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合集下载

第一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一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o o
2.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 中心。
人民大会堂 召开政协会议场景 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
材料一: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有高 等院校120多所,科研院所170多个。其中中国科 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 技园区,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三分之 一。北京也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其中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等全国最著名的学府。北京拥有亚洲最大的图书 馆在内的24家图书馆,门类众多的博物馆已超过 百家。
第一节:全国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的城市职能
看“北京市略图”,思考下列问题:
1.北京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与哪些省区相邻? 3.描述北京市的海陆位置。
1.北京市的地理位置: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是(40 N,116 E); 2.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距渤海150千米; 东南邻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的空间变化: •辽北京城是依水而建得近似正方形的城池; •金中都城是在辽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四周有护城河, 面积扩大近2倍; •元大都城是在金的东北部新建的一座城池,城内有河 流,四周有护城河,面积是金的3倍;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的基础上改建的,北城墙向内缩进, 在南面修筑外城,使北京城呈“凸”字形状,呈现出 “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廓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 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筑精华; •现代北京城是以明清北京城为中心扩建而成的,同时 沿袭了明清北京城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格。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材料二:
北京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科 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政府、 民间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友好往来十分活跃。北京 市与72个国家的124个首都和大城市有友好往来关 系,其中已与24个国家的2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 系。北京现有外国驻华大使馆137个,国际组织和 地区代表机构17个,外国新闻机构190个。在北京 设立的国外驻京代表机构已超过7000家,外国留 学生17000多人。

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首都北京

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首都北京

(三)、主要 山脉及河流
1、说出主要山脉的 分布。 2、找出主要河流, 判断河流流向,说 出北京地势的特点。
北京西部为西山,北 部为燕山,东南部为 低缓的平原,河流大 多向东向南流,使其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 低的趋势。
分析北京位置的优越,虽处内陆但距海不远。
2.北京市的温度带、干湿区为什么?属哪种气候类型? 有什么特点? 3.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山脉及河流,分析北京的地势特 点。
4. 从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北京有什么优越性?
二、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
(一)北京的地理位置
读图 6.1--北京市略图说说北京的 地理位置: 1、经纬位置: 116ºE、40ºN 2、相对位置:东南临 天津市,其余 三面被 河北 省包围。 3、地形以出山地为主,平原占三 分之一,周围地形区有: 内蒙古高原_, 北面是___ 黄土高原 西面是___ , 华北平原 南面是____ 。 4、海陆位置:位于 华北 平原的北 部,东南面临 渤 海。
6、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在北京隆重召开,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政治 中心,北 京有众多的高校、科研机构、文体场所,说明北京是我 国的 文化 中心。 黄土 高原。 7、北京西隔 太行山 山到 8、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是( 天安门广场 )。 9、从赣州到北京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京九线 )线。 10、在2008年,北京申奥所确定的三大主题分别是:人 文奥运、科技奥运,还有 绿色 奥运呢? 11、从温度带看北京属于 暖温带带,从干湿区来看北京 属于 半湿润区 区。 12、我国的“四大建筑”分别为四合院、陕北窑洞、客 四合院 ,属于赣南的 家围屋、闽西土楼,属于北京的为 为 客家围屋 。
河北省
温度/℃ 30 20
10 0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为1990年在北京召开旳 第十一届亚运会而建设旳大型综合体育中心。坐 落在北京朝阳区旳西北部,距市中心天安门约9 公里。占地面积65公顷,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 米,可容纳观众达3万余人,为目前我国我国最 大最先进旳体育设施。
返回
中国科学院
1949年11月1日,伴随共和国旳诞生,中国科学院成 立了。经过50数年旳努力,中国科学院已发展成为国 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旳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 高新技术旳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50数年来,中国科 学院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为我国旳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 做出了主要贡献。
中科院旳超导与生物科技 超导核聚变核聚变装置
荧光细胞分离器 返回
北京不但是全国旳__政_治__文__化___中心,也是 ____国__际__交__往____中心,伴随越来越多旳世 界著名跨国企业落户北京、多种国际会议 在此频繁召开,北京与世界各地旳联络正 日益亲密。
历史悠久旳古城
1、了解北京城旳格局特色? 2、北京城旳城址变化?和水源有什么关系? 3、你懂得北京留给我们旳名胜古迹吗?
政治文化中心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北京旳海陆位置
太行山
北京
华 渤海 北 平 原
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 北平原旳结合部。
北京有哪些条 件能够作为全 国旳政治文化 中心?
(分析北京旳地 理位置和交通位 置)
北京旳地理位置
观察
从北图京中在分地析球北上京旳旳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海位陆置位置
读图
• 在古城保护和当代化建设中,应利用当代化科 学技术实现可连续发展; •在古城改造中,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旳原则, 注意保持旧城旳格局和原有风貌,使当代化建 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既实现当代文明 旳崭新面貌,又保护历史文化旳风采,使其成 为充分适应人们居住旳家园。

初三地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试题

初三地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试题

初三地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试题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A.文化中心B.政治中心C.经济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答案】B【解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2.下图中能够反映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是()【答案】D【解析】北京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从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A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B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3. 2014年3月下旬,北京雾霾天气又频发,严重影响市民健康。

结合北京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京市区位于低山谷地之中②图示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③图示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④故宫、天坛、明代长城等是世界文化遗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均属海河水系,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到2003年底,北京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有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等。

【2】汽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

下列减排汽车尾气的措施中,具有可持续性的是A.禁止外地车辆进京B.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C.限制购买汽车D.加重征收汽车购置税【答案】C【解析】北京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汽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导致该城市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禁止外地车辆进京或加重征收汽车购置税会影响经济发展,限制购买汽车也只是短期措施;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主讲:占汛一周强化一、一周内容概述(一)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政治文化中心2、历史悠久的古城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人多地狭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1、祖国神圣的领土2、美丽富饶的宝岛3、出口导向型经济二、重难点内容解析(一)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地理位置:(40°N、116°E)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万人。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0毫米;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④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十三陵、颐和园等。

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具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②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③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

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第六章 第一节 一、政治文化中心

第六章  第一节  一、政治文化中心
1.根据中国地图,请你描述北京的地 理位置______________。
2.填写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项名
称: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 C________省;D________海。
3.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从北京到
海边最短的距离________。 4.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
2009年国庆游行时的天安门广场
描述北京地理位置有什么优点
结合地图和相关材料说明体现北京的哪种职能?
新华门
人民大会堂
下列相关材料体现北京的哪种职能?
知识梳理
北 京
位置 自然 环境
优越性 地形、 气候等
职能
知识拓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我们的首都了解多少?请去过北 京的同学介绍一下北京的情况。
反馈练习
选择题
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C )
A.钢铁工业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 B.经济发展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B ) ①明清故宫 ②八达岭长城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
A.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⑤中华世纪坛
⑥香山
B.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综合题
读“北京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地图说出北京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
读图说出北京的气候特点及气候类型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市的中心广场,是政治集会和节日活动 的重要场所,也是迎接外国元首举行仪式的地方。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举行开国大典。广场东侧为中国历史 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广场西侧为人民大会堂,广场北侧 屹立着天安门,天安门前的大街叫做长安街。广场中设有升国 旗的基座,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南为毛主席纪 念堂。广场布局严整,气势宏伟。广场面积现达44万平方米,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6.1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3)

6.1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3)

6.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6.1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0.北京的下列建筑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
20.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30.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
6.1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0.北京的下列建筑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
13.有关北京所处的五带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30.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

北京教案研究: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与规划

北京教案研究: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与规划

北京教案研究: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与规划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与规划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步崛起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要想使北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就需要一系列的战略与规划。

北京教案研究,作为北京学术界的一极,也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的现状和挑战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目前北京却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北京的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发展存在一些矛盾。

比如,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城市交通系统亟待完善。

同时,北京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存在着短板,例如居民医疗服务、教育资源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北京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影响力也存在亟待提升的问题。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需要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形象。

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北京应该注意保护和传承自身的文化传统。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北京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如何平衡市场需求和政策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是一个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与规划针对北京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应该提出一系列的战略和规划,全面提升北京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加强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

在交通方面,应该继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公交优先道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在医疗、教育方面,应该加强医疗机构和学校的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该加强北京与各国的交流合作,提高北京的国际影响力。

可以在诸如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经济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项目,加强北京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3、保护和传承北京的文化传统另外,应该保护和传承北京的文化传统,提高北京的文化影响力。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地位: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2、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40°N,116°E);
(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华北平原西北端);
(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

3、气候:(1)处于暖温带;
(2)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
(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

初一地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试题答案及解析1.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答案】√【解析】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考点】该题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

2.来自美国的狄马克到北京想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下列建议不太恰当的是()A.走进胡同与四合院B.看京剧C.参观故宫D.看高楼大厦【答案】D【解析】北京的天坛、故宫、长城、颐和园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还有独特的胡同和四合院,唱腔高亢的京剧,都是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写照,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顺义区的主要农作物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从图中看出,①是小麦,②是水稻,③是谷子,④是玉米.顺义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位于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量不足,降水较少,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我们日常的食品原料主要来源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故我们日常的食品原料主要来源于小麦和水稻.故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北京地区的农业.4.下列关于北京市地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高,东南低B.东北高,西南低C.西北低,东南高D.东北低,西南高【答案】A【解析】北京市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省内的永定河、潮白河都有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5.北京市最大的水库是A.官厅水库B.密云水库C.十三陵水库D.怀柔水库【答案】B【解析】密云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水库,有“燕山明珠”之称。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一、课标解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的内容。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本节是中国省级区域地理学习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港澳台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位置、气候、河流、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和收集资料掌握了解一座城市基本思路和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材分析北京是认识省级区域中第一个介绍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共分为三个框题:即“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古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这三方面的内容环环相扣、线索明确,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框题“政治文化中心”,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课文介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材是通过图6.1“北京市略图”和19页活动题使学生了解。

通过“北京市略图”可以得到以下信息:一是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二是其交通位置——由于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与各地联系,所以具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6.1全国政治文化和中心—北京

6.1全国政治文化和中心—北京

新东安市场
金融街
垃圾分类
为加强中水应用,北京自来水集团下 属中水分公司成立运营。
北京市朝阳区环卫中心改用中 水对63条干线道路的242万平方米路 面进行喷雾降尘和清洁作业,每天 可节约生活用水336吨,并降低了保 洁费用。
为改善北京大气环境,首 钢涉钢系统将全部迁出北 京 。图为首都钢铁公司 二号高炉。
北京的城楼、胡同、坛庙、寺观、王府建筑, 还有随处可闻的京剧、曲艺,都令人流连忘返。
四、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北京交通的格局特点
北京市先后公布了6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北京市政府划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 护区,编制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制定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条例》。
新修建的永定门楼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为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
一届亚运会而建设的大型综合体育中心。坐落在北京 朝阳区的西北部,距市中心天安门约9公里。占地面 积65公顷,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达 3万余人,为目前我国我国最大最先进的体育设施。
返 回
中国科学院
1949年11月1日,伴随共和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长安街
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 华和杰出代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 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 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卢沟桥
圆明园
圆明圆复原图
天坛
北京人遗址外观
北京人遗址位 于北京市西南约50 公里,房山区周口 店村旁的龙骨山上。 1987年周口店北京 人遗址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
在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北京被定 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 居城市”。
古城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课件: 第一节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课件: 第一节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课堂小结
北 京
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华北 1、北京位于___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 、北京位于___平原的北部边缘, ___平原的北部边缘 群山,面向__ __海 群山,面向__海。 渤
2、北京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 、 _______气候 气候。 __ _______气候。 3、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 、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 _____, 夏季 高温多雨。 ___ 4、北京是全国的___、___中心和国 、北京是全国的___、___中心和国 ___、___ 政治 文化 际交往城市。 际交往城市。
北京其他名胜古迹
四、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城区的扩展
由中心向外围扩展
2、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 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 年 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79亿元, 亿元, 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亿元 全年完成增加值326亿元, 亿元, 全年完成增加值 亿元 工业总产值(现价) 工业总产值(现价)1067.6 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 亿美元, 亿元,出口创汇 亿美元, 上缴税费61.6亿元,成为北 亿元, 上缴税费 亿元 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 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 目前园区拥有新技术企业 超过8000家,技工贸总收入 超过 家 超亿元企业180家。 超亿元企业 家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 2、知道北京的城市职能 3、了解历史悠久的古城 4、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
一、北京的位置: 北京的位置:
河北省
海陆位置: 1、 海陆位置: 华北平原北部边缘, 华北平原北部边缘, 背靠群山, 背靠群山,面向渤 海。 2、经纬度位置: 经纬度位置: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棘手的问题:在改扩道路上有一幢名人故居,如果按规划 路线修路,则必须拆掉名人故居,否则,道路就需要改线,
这样做,又有损于城市道路系统的总体布局。对此,你有
何见解?
观点1全部拆除不合理。四合院是文化遗产, 应以保护为主,但有部分没有保留价值可以拆 除;
观点2是合理的。对四合院加以整治、改造, 从而使居民的生活的条件得到改善,并使四合 院得以长久保存。 观点3是正确的。四合院和胡同是先人馈赠 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浓缩了北京的历史、 文化,我们应妥善对待,为后代留下回味历史、 思索文化的空间。
北京的交通
北京的交通
1、过去的交通:
北京是东北、西北、 南方之间往来的交通 要道在华北的交汇处
2、现代的交通:
全国最大的铁路枢 纽。中国最大的航 空港之一,公路密 度是全国最大的, 东距大海只有150千 米。
北京的环境问题
在沙尘暴天气过程中,内蒙古的沙尘能够吹到北京的上空。
为了治理北京的沙尘暴,内蒙古应采取哪些措施?
• 在古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中,应利用现代化科 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古城改造中,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
注意保持旧城的格局和原有风貌,使现代化建
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既实现现代文明
的崭新面貌,又保护历史文化的风采,使其成
为充分适应人们居住的家园。
•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看,著名古都旧城 的保护、整治与城市的现代化并非是矛盾 的,而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越是 现代化的城市,越是珍惜本民族的传统文 化。因为每个城市、特别是古都,都有自 己文化的根,它是区别于其他国度城市的 标识。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城市,才 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地位。正如鲁迅名 言所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新人教版 第六章第四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新人教版  第六章第四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的位置:
河北省
1、海陆位置:
华北平原的西北角 西面和北面背靠群 山 2、经纬度位置:
40°N 116°E
3、相邻省区:
河北省和天津 市
一 政治文化中心:
人民大会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政治中心: 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科院
2、文化中心: 博物馆
体育馆 中央电视台等
国际交往中心: 3、
总结
外国大使馆
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
国际会议
政治中心
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党中央
国务院
文化中心
各类博物馆 文艺团体 体育场馆
高等学校
历史积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办公所在地──中南海
天 安 门 广 场
北京大学
故宫
中 央 电 视 台
想一想: 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合院
北京的交通
北京的交通特点:快速路系统(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目标
4经济区位优越, 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
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
2、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都城北京的变迁
辽南京城 金中都城 元大都城 明清北京城 现代北京城
紫 禁 城
“凸” 字
二、 历史悠久的古城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皇家御园—颐和园
天 坛
明十三陵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背靠 群山,面向渤海
1北京纬度位置优越,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 2海陆位置优越,
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全国政治文化和中心——北京

全国政治文化和中心——北京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如何解决?
控制人口或分散集中的人口,改善交通条件。 治理环境污染,注重环境保护。 节约用水;南水北调;完善现有水利设施。
优越的地 理位置和 自然环境
文化中心 政治中心
保护传统风貌
朝国际大都市发展
四、首都经济圈
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北京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
中科院的超导与生物科技
荧光细胞分离器
超导核聚变核聚变装置
返回
北京市地形图
奥林匹克公园
中 华 世 纪 坛
中关村
清华科技园
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st)城市的功能核心,经 济、商务、信息高度集中,交通便利,昼夜人口数量 变化大,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价最高。
金 融 街
第二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首都北京
伟大祖国的心脏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 都。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
想一想:
为什么选择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
下面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 历史等方面分析……
北京的地理位置
观 察
北能京否在从地北球京上的的位位置置判读其从气图候中特分征析?北京的纬度位置
二、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游北京,品味和了解古都的文化特 色?
1、自然风景、文化古迹: 2、特色美食、民俗风情:
周 口 店 北 京 人 遗 址
故 宫
天坛祈年殿
颐和园雪景
东棉花胡同是交道口地区保护较好的胡同之一。胡同内有定为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__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__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的古城 风貌,又不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课堂练习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 的北部边缘,临近 渤 海。 2、北京是全国的 政治 、 文化 和国际交往中心。 3、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 在地, 中南海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4、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6、北京猿人早在 70万 活。 蓟 7、北京最早称为 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生
1、悠久的历史
3000 多年前,这里形成 2)在 了聚落中心,称为 蓟 ,是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3)有金 、元 、明 、 清各代先 后在北京建都。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 元 、明 两代。
2、独特的古城 城内建筑排列成 棋盘 状, 皇宫 居于
城市中心 。 形成 “凸”字轴线 的城 形 市格局。

棋盘状
二、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
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 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北京大学未名湖
首都体育馆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山音乐堂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
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 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 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2.今后的发展方向: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活动题1:
城市现代化具体表现为:交通方便快捷、信
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 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
政府的小区改造让我们搬进高层楼。相比祖 辈留下的四合院,居住面积大了,卫生条件 也好多了。应该拆除四合院修建楼房,让更 多的人享受新生活。 与世界其他城市不同,北京最吸引我的就是它 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四合院。当然,城市的现 代化也是必然的过程。能否将现有的四合院加 以改造,保留其古朴的外表,增添一些现代化 的功能呢? 过去,我们拆掉了北京的城墙。现在,我们要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不能让四合院和胡同完全 被现代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取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材剖析(人教版)
一、课标解读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的内容。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本节是中国省级区域地理学习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港澳台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位置、气候、河流、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和收集资料掌握了解一座城市基本思路和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材分析
北京是认识省级区域中第一个介绍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共分为三个框题:即“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古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这三方面的内容环环相扣、线索明确,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框题“政治文化中心”,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课文介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材是通过图6.1“北京市略图”和19页活动题使学生了解。

通过“北京市略图”可以得到以下信息:一是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二是其交通位置——由于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与各地联系,所以具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结合活动题图中的文字,会对北京作为古都的战略性地理位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图6.1“北京市略图”中,只能从整体上来看北京的自然条件,而局部的自然特征主要是通过图6.3“北京古今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图上的说明来
介绍的。

从图上可以看出,北京的地势特征为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永定河、潮
白河、温榆河等河流经境内。

当然最主要的是突出北京在对外联络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下一框题打基础,说明悠久的历史与自然条件关系密不可分。

北京的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为了说明北京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教材选择了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图6.2,学生会通过天安门的位置以及设立在北京的党政机构,认识到其重要的地位;北京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主要体现在北京有很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博物馆和文艺团体等文化机构和设施,教材中“北京城区文化机构和设施分布”图6.4,目的是想通过学生观察,得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地图上信息的提取、认定和加工能力。

第二框题“历史悠久的古城”主要介绍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铺垫。

教材中文字、图6.5“北京旧城”和图6.6“北京的部分名胜古迹”以及阅读资料“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共同说明了3个问题:第一,北京是一个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二,这样悠久的历史,使得今天的北京在建筑风格以及城市的规划格局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第三,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加突出了北京的文化职能,这也是北京不同于其它城市的地方,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同时,通过这一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研究一个地区,要更好了解它现在的地理环境,就应该了解它过去的地理状况,一个地区的现状往往与它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材两次出现北京城区地图,活动题中的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决不是图6.5的重复,而是为了说明北京城址的迁移与水源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

从图上可以看出,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

既然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就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

第23页活动第2题,就将这个“利用”与“保护”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供学生讨论。

第三框体“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介绍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

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图6.9“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可以看出: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这是大都市的典型特征;北京不仅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它使北京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各区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图6.11的四幅照片介绍“北京的重点功能区”,这充分反映了北京城的现代化特征。

高速的发展必然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材紧接着就通过活动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从而感受到北京的时代气息。

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使得北京必须要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

由于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城市职能,使得北京出现“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景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出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对北京来说,是一个独特的考验。

教材通过图6.10“北京城市道路改造一例”介绍了一个较为典型
的例子,即平安大街的改建。

并且紧接着将“胡同”和“四合院”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

四、活动建议
建议本节用2课时完成,第1课时完成“政治文化中心”,第2课时学习“历史悠久的古城”和“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政治文化中心”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第1题的(1)、(2)小题通过读图6.3和文字说明让学生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第2题培养学生从图6.4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

“历史悠久的古城” 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第1题的(1)、(2)小题是对本框题知识的延伸,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2题讨论对名胜古迹如何“利用”和“保护” ,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3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第1题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的气息。

第2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