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散文欣赏:《听雨》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散文《听雨》和观察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雨的意象和对人的感受;2.通过模仿句子和诗句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3.通过团体合作,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感受乐趣和共同进步。
教学内容1.先听老师朗读散文《听雨》;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雨的感受;3.分组团队合作,一起创作一篇以“听雨”为主题的散文;4.思考如何运用修辞,如比喻和拟人,来描述雨和人的关系;5.利用图片创作一幅与散文相符的插画。
教学方法1.朗读法:引导学生通过老师的朗读,感受雨的声音和与之相关的情感;2.合作创作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创作一篇散文,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3.图片搭配法:利用图片和散文相互搭配,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
教学步骤第一步:朗读散文《听雨》散文《听雨》的文字整洁,又带点苍凉,把雨的情感描述得不失真实。
首先要让学生静静地听老师的朗读,感受雨的声音以及作者借此想要表达的情感。
第二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雨的感受此时,先让学生形象化地描述一下自己曾经拥有的雨天的记忆和感受。
第三步:分组团队合作,一起创作一篇以“听雨”为主题的散文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1.如何使用修辞技巧;2.如何发掘自己心中深深的感受;3.如何使文字有生命力,通过文字传递真情实感。
第四步:思考如何运用修辞,如比喻和拟人,来描述雨和人的关系散文的灵魂在于其含义,含义上是合情合理的,充满生命力。
充分利用比喻、拟人、句式等修辞手法,让描述充满灵性,让文本更加具有感染力。
第五步:利用图片创作一幅与散文相符的插画描绘出一幅雨天的画面,以配合散文。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画,或者寻找和雨相关的素材,然后搭配自己的散文作品。
教学反思教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在此次语言活动中收获了不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思维活跃:老师未提供死板的教学内容和教具,全程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发掘、总结知识点和思维内容,使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2.学生表达能力:通过创作散文和绘制插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锻炼,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3.学生情感教育:此次活动没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硬性经济利益的刺激,而是以生活随笔式的散文和插画来展现对雨的感受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听雨》是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的第五单元“奇妙的声音”章节,内容主要通过描述雨的声音,引发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关注和想象,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雨的声音特点、雨中的景象、雨后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雨的声音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的声音。
2. 通过倾听、观察和想象,感受散文《听雨》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雨的声音和景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倾听、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雨的声音素材、PPT、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雨的声音素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倾听,感受雨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朗读散文《听雨》,引导幼儿注意听雨的声音、想象雨中的景象。
b. 结合PPT和图片,讲解雨的声音特点、雨中的景象。
c.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听雨的感受,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雨的声音和景象,每人至少说一句话。
b. 画雨: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心中的雨。
a.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b. 展示画作,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雨的声音特点2. 雨中的景象3. 幼儿画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描述雨的声音和景象,并尝试用画笔描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用语言和画笔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
但在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雨的声音和景象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和倾听雨的声音,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春天的声音》,详细内容为散文《听雨》。
通过描述春雨的细腻和温柔,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想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散文的意境理解和表达。
教学重点:倾听、表达、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音箱、雨声音乐学具:画纸、彩笔、水彩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雨声音乐,让学生闭眼倾听,感受春雨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朗读散文《听雨》,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意境和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春雨的特点。
4. 教师示范(15分钟)教师以绘画形式表现散文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5. 学生创作(25分钟)学生根据散文内容,自由发挥,用画笔和水彩表现春雨的景象。
6. 分享交流(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听雨》为题,写一篇描绘春雨的小散文。
2. 答案示例:春雨,轻轻地来了。
它细细的,柔柔的,滋润着大地。
我和妈妈站在窗前,静静地听雨。
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唱歌。
春雨真美,我喜欢春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倾听、表达、创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散文《听雨》的魅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散文意境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现象,尝试用散文的形式进行描绘,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散文的意境理解和表达。
2. 教学重点:倾听、表达、想象能力的培养。
大班语言教案及课后反思散文《听雨》

大班语言教案及课后反思散文《听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听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雨的声音”,详细内容为通过散文《听雨》引导幼儿感受和表达不同雨声带来的情感和想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散文《听雨》的内容,感受和欣赏雨的声音。
2.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和想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语言表达对雨声的感受和想象。
教学重点:理解和欣赏散文《听雨》,感受雨的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雨声录音、图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雨声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雨的声音。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雨声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雨的景象。
朗读散文《听雨》,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欣赏。
分析散文内容,讲解雨的声音和情感表达。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雨声,用语言描述这种雨声的特点和带来的感受。
邀请部分小组分享他们的描述。
4. 小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每组根据所选雨声,创作一幅画,展示给大家。
让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画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雨声的喜爱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1. 《听雨》2. 内容:雨的声音:滴答、哗啦、沙沙情感表达:宁静、欢快、悠然想象空间:雨中漫步、雨滴跳舞、雨后彩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最美的雨景,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雨声的感受和表达,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增强亲子互动。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和记录不同天气下的雨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语言表达对雨声的感受和想象。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听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听雨》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听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听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听雨》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学习动词"玩耍"、"翻跟头"、"钻"、"敲"。
活动准备:幻灯、磁带、沙球、铃铛、海绵垫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听录音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下雨声)雨是什么声音?大雨?那么小雨能发了哪些声音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沙球、铃铛,帮助幼儿理解沙沙、丁丁等象声词。
问: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小雨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的?(用耳朵听出来的)。
小朋友是用自己的小耳朵听出来的,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题目叫"听雨",下面先听老师朗诵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问:散文的题目是什么?引导幼儿齐说两遍。
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3、教师了示幻灯,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A、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听下小雨啦,小雨在快乐地唱歌,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树叶儿在玩耍。
"教师边念散文边出示第一幅画在。
问:小雨在快乐地唱歌,唱的是什么歌?(沙沙沙)什么叫"玩耍"?引导幼儿学说两遍"玩耍"。
小雨轻轻地落在树叶儿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就好像是在和树叶儿玩耍,那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朗诵这一句散文。
B、边念第句边出示第二幅画面。
问:这次小朋友听见小雨唱的是什么歌?对了,"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小雨它非常调皮,居然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那它是怎样翻的?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学一学。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雨的印记》,详细内容为散文《听雨》。
通过描绘雨的形态、声音以及与生活情景的关联,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态、声音及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想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感受散文的语言美,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雨的感知。
重点:掌握雨的形态、声音及其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雨的声音素材、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播放雨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的来临。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雨的感知,引出散文《听雨》。
2. 散文学习(10分钟)(1)教师配乐朗读散文,学生边听边想象雨的景象。
(2)学生自读散文,理解散文内容,感受语言美。
(3)师生共同分析散文,讲解雨的形态、声音及与生活的联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雨的形态。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雨的感知,教师点评并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散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表演雨的情景。
(2)学生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与雨有关的画作。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六、板书设计1. 大听雨2. 小雨的形态、雨的声音、雨与生活3. 散文关键词:滴答、沙沙、嘀嗒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听雨”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雨的感知。
2. 答案示例:听雨,让我想起了妈妈炒菜的声音,沙沙的雨声就像妈妈忙碌的脚步,温暖而亲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雨的感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散文诗:听雨》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散文诗:听雨》一、教学目标1.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能理解散文诗《听雨》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3.学会朗诵散文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听雨》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2.教学难点:学会朗诵散文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散文诗《听雨》的文字与图片。
2.雨声音频或视频。
3.雨具(雨伞、雨衣、雨靴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雨声音频或视频,引导幼儿倾听并说出他们对雨的感受。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雨中的趣事。
(二)散文诗欣赏1.教师朗诵散文诗《听雨》,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2.分句展示散文诗,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散文诗《听雨》:听雨,是一种享受。
雨滴落在窗台上,发出“滴答”声。
我静静地听着,仿佛回到了童年。
雨中,有笑声,有哭声。
有欢快的脚步,也有沉重的叹息。
我听着,感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雨,是天空的泪。
它滋润着大地,滋润着我的心田。
我听着,仿佛听见了生命的呼唤。
4.教师再次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关注诗歌中的细节。
(三)散文诗朗诵1.教师示范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模仿。
2.邀请幼儿分组朗诵,互相学习、交流。
3.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辅助朗诵。
(四)实践活动1.邀请幼儿扮演小雨滴,模拟雨中的场景。
2.教师分发雨具,让幼儿体验雨中的快乐。
3.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在雨中的心情。
1.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朗诵散文诗时的感受。
五、作业1.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散文诗《听雨》,并尝试朗诵。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中的场景,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诗《听雨》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朗诵散文诗,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散文诗中的抽象情感。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倾听、观察和体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散文《听雨》文本2. 雨具(雨衣、雨靴、雨伞等)3. 图片素材(雨滴、雨伞、雨中景象等)4. 音乐《雨中曲》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身穿雨衣,携带雨具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对雨的兴趣。
2. 散文欣赏: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听雨》,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
3. 图片观察:教师展示图片素材,让幼儿描述雨滴、雨伞和雨中的景象。
4. 体验雨:带领幼儿到户外雨中行走,让他们亲身体验听雨、看雨、感受雨的美好。
5. 音乐欣赏:播放音乐《雨中曲》,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雨的欢乐。
四、活动延伸1. 创意绘画:邀请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听雨的经历,展示他们对雨的认识和感受。
2.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雨后的变化,记录在日记中。
3. 主题分享:在下次活动中,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雨后景象。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语言活动,让幼儿在倾听、观察和体验中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关注。
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雨的美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散文《听雨》文本学习2. 雨具使用和角色扮演3. 雨后自然环境的观察4. 雨中游戏的创意设计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散文《听雨》的内容和意境。
2. 示范法:教师演示雨具的使用方法。
3. 观察法:幼儿观察雨后的自然环境。
4. 实践法:幼儿参与雨中游戏的设计和实施。
八、教学步骤1. 散文《听雨》的学习: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散文,理解散文的意境。
2. 雨具使用和角色扮演:教师示范雨具的使用方法,并与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 雨后自然环境的观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雨后的自然环境,记录观察结果。
幼儿园大班语言《听雨》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听雨》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听雨》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大班语言《听雨》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3、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沙锤、盒子、袋子。
三、活动过程:(一)猜猜想想,引出主题“雨”。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地上看不见”2、提问:你喜欢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可以滋润大地,当小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时,还会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1、幼儿欣赏诗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听雨》,请你们跟我一起说说题目《听雨》。
(2)提问:散文诗的题目是什么?小雨刚才都发出怎样的声音?2、幼儿再次欣赏诗歌。
师:当小雨发出这些好听声音的时候,它都落在哪些地方呢?我们再来听听3、幼儿观看课件,理解内容。
(1)刚才小雨落在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2)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它在和树叶干什么?(3)小雨落在伞顶上,发出滴滴答,它在伞顶上干什么?(4)小雨钻进花蕊,发出吱溜溜的声音。
为什么会发出吱溜溜的声音呢?(5)小雨落在窗玻璃上,发出叮叮叮的声音。
在和窗户干什么?4、幼儿完整欣赏,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师:小雨的声音多好听!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静静地“听雨”吧!5、幼儿朗诵。
师:这首散文诗美吗?现在我们用最美的声音一起来朗诵一遍。
(三)创编诗歌,大胆表达。
1、提问:调皮的小雨除了落在树叶、伞顶、窗玻璃上,它还会落到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2、幼儿大胆创编,并在集体面前表达。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雨乐器。
1、出示沙锤。
师:今天老师给小雨带来了一位朋友(沙锤)。
谁来学学这个声音!2、出示盒子。
师:听!谁来学学这个声音!好象小雨落在了哪里?3、出示尼龙袋。
师:这是什么?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谁来试试(五)结束——小雨音乐会。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春天的声音》,详细内容为散文《听雨》。
通过描绘雨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验语言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听雨》,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和欣赏散文《听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雨声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声录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雨声,感受雨天的氛围。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散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a.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听雨》,学生跟随教师朗读。
b. 学生自主朗读,体会散文的韵味,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a. 教师选取散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b. 学生仿写句子,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1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散文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说明原因。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散文听雨2. 重点词语:雨丝、滴答、悠扬、淅沥沥3. 散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雨”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雨天的感受。
2. 答案示例:雨天,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感受着雨水滋润大地,心情也变得宁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散文《听雨》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听雨》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听雨》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春天的足迹”,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倾听雨声,感受春雨的细腻与生命力,学习用语言描述雨中的景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倾听雨声,体验春雨带来的美好情感。
2. 培养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雨中景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雨中的景物,感受春雨的美好。
难点:引导幼儿将听到的雨声与生活中的景物联系起来,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雨声录音、PPT、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声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倾听雨声,感受春雨的细腻。
随后,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听雨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雨中的景物,如:小草、花朵、小动物等。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这些景物在雨中的样子,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3. 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如:雨中的公园、街道、田野等,让幼儿用画笔和水彩描绘出这些场景,同时用语言描述。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欣赏画作,并讨论:最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雨中的美好。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和描述,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听雨》2. 板书内容:春雨:细腻、柔和描述雨中景物:生动、形象大自然:美好、神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笔和水彩描绘一幅雨中的景物,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画作:雨中的公园,小草绿油油,花朵含苞欲放,小朋友们在雨中嬉戏。
描述:春雨绵绵,公园里的小草变得更加绿油油,花朵也显得更加娇艳。
小朋友们穿着雨衣、雨靴,在雨中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公园里。
大班语言精品教案及课后反思散文《听雨》

大班语言精品教案及课后反思散文《听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自然》,详细内容为散文《听雨》。
通过欣赏和解读这篇描绘雨声的优美散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散文《听雨》的内容,感受作者描绘雨声的细腻和生动。
2. 通过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散文中细腻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散文内容,录音机播放雨声。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声录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
2. 散文欣赏(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散文《听雨》,让学生感受作者描绘雨声的细腻和生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散文中的经典句子进行分析,讲解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描绘雨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模仿散文中的写作手法,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描述生活中其他自然现象。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听雨》2. 散文经典句子:雨滴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无数颗晶莹的珍珠在跳动。
3.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手法,以“风”为题材,写一段描绘风的短文。
2. 答案示例:风儿轻轻吹过,抚摸着树叶,像一位温柔的母亲在安慰孩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和解读散文《听雨》,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散文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并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加强实践训练。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自然现象,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写作水平。
大班语言教案及课后反思散文《听雨》

大班语言教案及课后反思散文《听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春天的声音》,详细内容为散文《听雨》。
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与生机,让学生在欣赏美文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散文《听雨》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学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散文中的情感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
教学重点:把握散文的主题,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雨中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雨中的感受和经历。
2. 例题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散文《听雨》,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2)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情感表达。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仿写一段描绘雨的句子,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雨中漫步的场景,感受散文中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散文《听雨》2. 主要内容:描绘春雨的细腻与生机3. 情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雨”为题,仿写一篇描绘雨的散文。
答案示例:雨,如丝如缕,轻轻地洒在大地上。
它滋润着万物,给予大地生机。
雨中的世界,变得朦胧而美丽。
我站在窗前,聆听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仿佛它们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2. 课后拓展:收集其他描绘雨的散文或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理解散文《听雨》的情感表达,并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雨的景象。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散文诗 听雨》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散文诗听雨》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感受散文诗的意境,体验散文诗的韵律美。
2. 学会倾听雨声,感受雨的特点,体会雨带来的不同心情。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倾听、观察、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2. 培养幼儿对散文诗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听雨的心情。
2. 如何让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高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散文诗《听雨》的PPT或纸质资料。
2. 雨具(雨衣、雨靴、雨伞等)。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穿着雨衣,带着雨具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对雨的兴趣。
2. 散文诗欣赏: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听雨》,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3. 体验雨:让幼儿穿上雨衣,带上雨具,到户外感受雨,观察雨的特点。
4. 小组讨论:请幼儿分享自己听雨的心情,讨论雨带来的不同感受。
5. 创作环节:请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工具,表现自己听雨的心情。
6. 展示环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7.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散文诗《听雨》的意境,以及雨带来的不同心情。
8.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听雨的心情,给予积极反馈。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 在创作环节,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4. 课后反思要及时,以便在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雨,感受雨的变化,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下次课堂分享。
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听雨角”,放置相关雨具、图片、书籍等,供幼儿自由阅读、探索。
大班散文欣赏《听雨》

大班散文欣赏《听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大班散文欣赏《听雨》大班散文欣赏《听雨》(通用16篇)大班散文欣赏《听雨》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美妙的意境。
大班散文诗欣赏:听雨

大班散文诗欣赏:听雨活动目标:1、观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美丽的语言和意境。
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阅历大胆想像、创编。
3、培育幼儿的倾听习惯。
活动预备:ppt课件、诗歌图片活动过程:一、猜猜想想,引出主题"雨'1、师:今日我来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掉在地上看不见',是什么?(雨)2、师:那你们喜爱雨吗?为什么?我喜爱雨,由于下雨可以滋润大地,我不喜爱下雨,由于下雨了就不能去外面玩了。
下雨了外面湿嗒嗒的,不能做操了。
3、师:大家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些小伴侣喜爱下雨,有些小伴侣不喜爱下雨。
有一个豆豆,他也不喜爱下雨,但是妈妈教了他一个好方法,他用了这个好方法以后就不这么厌烦下雨了,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好方法呢?二、观赏散文诗,老师配乐朗诵散文诗。
1、幼儿观赏散文诗,并提问:①师:你们听出来了吗,豆豆不喜爱下雨的缘由是什么呢?(不能出去玩了)②师:妈妈教了他一个号方法,是什么好方法呢,你们听出来了吗?(听雨声)③师:用什么方法听雨声呢?(闭上眼,侧着耳朵悄悄地听)④师:妈妈是这么说的,小豆豆问:"妈妈你说什么呀,雨点怎么会唱歌呢?'妈妈说:"你闭上眼睛,侧着耳朵,悄悄地听。
'⑤师:我们也来试试看,侧着耳朵是怎么样的呢?2、幼儿再次观赏散文诗(第一段),出示图片引出其次段①师:那现在我们在来听一听第一段。
(老师配乐朗诵第一段)②师:还记得豆豆听到了什么吗?③依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分句朗诵散文诗师:你听到了沙沙沙,那雨点是落在什么地方呢?它在干什么?(雨点落在树叶上,在和树叶玩耍呢。
)滴滴答滴滴答,雨点是落在哪里呢,它在干什么?(雨点落在伞顶上,在伞顶翻跟斗呢。
)吱吱吱,吱吱吱,雨点落在哪里呢,它在干什么?(雨点落在花朵上,轻轻地钻进花蕊里。
)叮叮叮,叮叮叮,雨点落在哪里呢,它在干什么?(雨点落在窗户上,在和窗户打招呼呢。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散文诗:听雨》含反思

小朋友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散文诗:听雨》含反思【--大班语言教案】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散文诗:听雨》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观赏诗歌《听雨》,沟通表达对雨(声)的阅历与想象,情愿观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美丽,风趣,快来看看小朋友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散文诗:听雨》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观赏诗歌《听雨》,沟通表达对雨(声)的阅历与想象。
2、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
3、情愿观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美丽,风趣。
4、领悟散文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预备:(PPT);小朋友对雨天感受的记录;美丽的乐曲等。
活动过程:一、说雨--感受雨与我们心情的关系说说自己喜爱下雨或不喜爱下雨的理由。
二、听雨--观赏诗歌,沟通表达对雨的阅历与想象1、从豆豆角色引入,引出诗歌。
2、老师完整配乐朗诵诗歌《听雨》3、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听雨》重点提问:妈妈教小豆豆的是什么好方法。
小豆豆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4、朗诵诗歌的重点部分,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与情趣。
(以卡片帮助)重点提问:你最喜爱诗歌中哪一句。
(一起念念或追问好玩在哪里等)5、老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听雨》。
6、鼓舞小朋友说说自己对雨的阅历与想象。
(个别、小组)重点提问:雨还会落在哪里呢,它在干什么呢。
三、雨趣--感知雨天所带来的欢乐1、看PPT:在雨天,还能做些什么事让自己欢乐呢。
(推举一些雨天的嬉戏)2、小结:无任晴天还是雨天,盼望大家都能拥有好心情。
附:散文诗《听雨》(改编)下雨了,小豆豆不能出去玩了,她在屋里走来走去,嘴里嘟哝着:不能出去玩了,真没意思。
妈妈慈祥地看着小豆豆,把她带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
妈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怎么会唱歌?妈妈说:你闭上眼睛,认真听。
小豆豆闭上眼睛,侧着耳朵,悄悄地听。
啊!啊!,听见了,听见了。
沙沙沙,小雨落在树叶上,它在和树叶玩耍呢。
叮叮叮,小雨落在屋顶上,它在屋顶上翻跟斗。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欣赏《听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欣赏《听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复述描述雨声的句子,掌握象声词:吱吱吱、沙沙沙、嗒嗒嗒、叮叮叮等。
3.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活动准备1.课前准备:在户外观察小雨的情景,在雨中走一走、听一听,小雨落在各个地方上的声音;看一看、踩一踩地上的雨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2.拍摄真实的雨声。
3.配乐朗诵《听雨》,背景音乐用《秋日私语》。
4..蝴蝶魔术棒一支,代表雨声的四张云朵状小图谱:树叶、铁皮屋、荷花、窗玻璃。
三、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理解感受诗歌中的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复述描述雨声的四个句子。
3.指导要点:通过欣赏、说说演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四、活动过程1.引入。
教师: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初步欣赏散文。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散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用舒缓、平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温柔、抒情的情怀。
提问:下雨了,小花蝴蝶心里感觉怎样?妈妈对她说了什么?3.再一次欣赏散文。
提问:小雨是怎样唱歌的?小雨跟谁玩的时候发生了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这些好听的声音?4.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提问: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受?小花蝴蝶听了小雨唱歌心情有什么变化?描写小雨唱歌四句话里有什么共同地方?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集体朗读。
5.闭上眼睛欣赏配乐朗诵,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6.引导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感受。
让幼儿听配乐散文自由地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配乐散文自由的朗读。
注: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大班语言散文—听雨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散文—听雨教案反思1、大班语言散文—听雨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仿编。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
4.乐于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美与幽默。
5.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1、图谱一幅。
2.小花、蝴蝶妈妈、小雨点等手指木偶。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2、欣赏散文①教师边操作蝴蝶指偶,边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②提问:小花蝴蝶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小雨是怎么唱歌的?③你认为小雨发出“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的声音时,小雨在干什么呢?④结合图谱理解散文内容。
提问:为什么小花蝴蝶听到沙沙沙,就猜是小雨在跟森林的树叶儿玩耍呢?“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那会儿小雨又在干什么呢?⑤教师手持小雨点指偶,模仿不同的雨声,要求幼儿根据散文内容分别说出小雨在干什么。
3、学习仿编①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还在静静地听。
小花蝴蝶还会听到什么呢?那时小雨在干什么?②与幼儿一起到窗前听雨。
③与幼儿仿编。
如:“咚,咚,咚,那时小雨在马路上打鼓”“嘻,嘻,嘻,那是小雨在舔小朋友的脚丫”等。
④教师完整朗诵散文,并加入幼儿仿编的内容。
4、游戏:小雨和××在《音乐之声》中,孩子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喜欢的物体,比如花、草、石头、房子等。
,并按节奏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与小雨的关系。
活动反思: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2、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诗《听雨》教案反思设计思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结合季节我们开展了“大自然的语言”的主题活动。
下春雨是最平常、最常见的。
有时在来园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有一天小朋友在户外运动时突然也下起了小雨,雨点落在小朋友的头上、脸上、水泥地上、玻璃窗上,“嘀嗒,嘀嗒”的响声,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散文欣赏:《听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班散文欣赏《听雨》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美妙的意境。
2、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
3、理解词:嘟哝、慈爱、轻轻地、静静地、窗外、屋里。
活动准备:
图片、乐器、背景音乐磁带、字卡:嘟哝、慈爱、轻轻地、静静地、窗外、屋里、窗子小模型。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幼儿扮小雨点
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小雨落下
二、谈话活动:
“在下雨的时候,你们喜欢做什么呢?”(可由幼儿先讨论)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散文,请大家听听散文里的小蝴蝶在下雨天做什么?”
三、欣赏作品
1、配乐,教师完整讲述童话《听雨》,边做动作边朗诵。
2、请幼儿听完后相互交流自己的的感受。
“你听了这散文有什么感觉?“
四、展示图片,理解作品(分段欣赏)
1、图一(小蝴蝶不高兴)理解词:嘟哝、慈爱
(1)“小花蝴蝶为什么不高兴?嘟哝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集体或个别嘟哝地说句话)
(2)“妈妈对小蝴蝶说了什么的?语气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有个好听的词是形容妈妈的语气的”(出示字卡“慈爱”感受慈爱这个词)
“你的妈妈有没有慈爱的跟你说什么话?”“妈妈为什么对你们慈爱呢?”
2、图二(森林)
“小花蝴蝶听见小雨唱的什么歌?(沙沙沙)它觉得这是小雨在干什?”
3、图三(铁皮屋)
(1)“这时小雨是怎么唱歌的?”(丁丁丁)
(2)“为什么?好象小雨在干什么?”
4、图四(荷花)
“小雨唱的歌是什么样的?(啦啦啦)好象在干什么?”(请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现此句)
5、图五(敲玻璃窗)
“小雨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唱歌的?”(嗒嗒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谁才会玩耍,翻跟头,敲窗子呢?”(感受作品的拟人手法)
6、感受作品最后一段
(1)“我们再来听一听最后一段,请找出小雨是怎样唱的?小蝴蝶是怎样听的?”(出示字卡:轻轻地、静静地)
(2)“这句话里,有哪些词很美?”(将轻轻地、静静地这两个词去掉重念,让幼儿对比感受)(3)找出句中的相反词(窗外、屋里)。
(4)出示窗子小模型感受理解窗外、屋里。
(5)小结:因为有了这些词才是这篇散文显得更美,小朋友听起来会舒服。
五、完整看图片,欣赏童话。
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
“你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什么?”(快乐,有趣)
六、用乐器表现雨声,进一步感受作品
1、依次出现沙球、碰铃、响板等乐器,感受声音:
“这是老师做的沙瓶。
听一听它象小雨唱的哪首歌?”(将乐器图贴出)
2、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先配雨声部分。
3、完整讲述,幼儿用乐器表现雨声。
七、扩展对雨的想象
1、小组讨论:“小雨还会落在哪里?玩些什么呢?”
2、幼儿仿编句子。
交待要求“小雨唱什么歌?落到哪里?干什么?”
教学反思:
今天送教来到船艇幼儿园,总的来说这节活动很成功,孩子的表现让我很感动,很明显这些孩子的词汇量丰富得多,尤其在最后仿编的部分孩子们滔滔不绝,想象力丰富,思维面宽。
此外,我几次的修改非常的成功,尤其是第五部分的修改非常好,“你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什么?”有的说:“我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快乐。
”有的说:“我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欢乐”有的说:“我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乐趣。
”…孩子们的回答,体现了他们对作品从粗浅的理解到深层次的情绪体验。
同是一节课,经过两次的修改,在不同的班级,在不同的幼儿园,产生不同的效果。
经过这次的三研
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教师的提问是艺术的。
附:散文《听雨》
下雨了,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它舞着美丽的翅膀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嘴里嘟哝着:“没办法出去玩了,真没意思。
”
蝴蝶妈妈慈爱地看着小花蝴蝶,然后把它带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
”“妈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怎么会唱歌?”
妈妈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听。
”小花蝴蝶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地听。
啊,啊,听见了,听见了。
沙沙沙,那是小雨在和森林的树叶在玩耍。
叮叮叮,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荷花的花蕊里。
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跟自己打招呼呢。
小花蝴蝶高兴地说:“沙沙沙,叮叮叮,啦啦啦,嗒嗒嗒,小雨在唱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呀。
”
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静静地听。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