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阅读专题能力训练三小说阅读二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专题二 群文通练 五 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阅读)
群文通练五欣赏一位作家风格——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小说阅读)微导语汪曾祺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于当代文坛,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是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
其小说的主要风格:以回忆为主;结构上情节因素弱,插入成分多,风俗描写多;语言简洁干净,不重修饰,文白相间,节制而富有弹性;着重表现和谐、乐观的色调和善良、美好、健康的人性。
他的小说,有一种悠然、散漫、自由的味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业汪曾祺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
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
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
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
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
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
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
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
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
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
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
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
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
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小说常考的两类分析探究-标题与主题】教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小说常考的两类分析探究-标题与主题】教学案小说标题与主题的分析探究1.分析探究标题要注意3点:①抓点题句。
阐释标题内涵应从分析文本入手,点题句是解读标题含义的钥匙。
②把握主题。
标题有的直接揭示主题;有的暗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深思主题。
③多重解读。
关注标题的表层义、深层义和主旨义(情感义)。
表层义是指标题本义;深层义指在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主旨义是指标题传达出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思想感情。
2.探究小说主题可“四面包围”:①从人物看主题。
人物是小说主题的载体,主人公的性格命运,往往隐含作品主题。
②从情节看主题。
小说要表现的主要事件往往反映着作品的主题。
③从环境看主题。
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典型环境,往往有的时代烙印,是主题的暗示。
④从作者的议论看主题。
小说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隐藏在议论中,以此可认识主题。
[核心提示]分析探究题作为最能体现新课标精神、能力层级最高的题型,是小说阅读题中的重点。
限于文字表述量的原因,小说阅读中的“价值判断”“审美评价”“意蕴探究”“个性解读”等考查内容,主要以“标题意蕴”“主题内涵”的分析探究为考查重点。
突破点一分析探究标题意蕴[典例]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看故事,把握比喻意义。
小说写了一个临近解放的前夜,小勇家因“土改”分得土地,哥哥先希望小勇回家种地后支持参军的故事。
“黎明前夜”可见有比喻意味,比喻新中国的黎明。
第2步:联主旨,揣摩主旨意义。
小说歌颂了中国农民在解放战争后期的觉悟,故“黎明前夜”的主旨意义是中国农民的思想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小勇牺牲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是新中国的黎明时期,让我们不难想到要铭记为新中国献身的烈士,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第3步:分要点,由表及里回答。
将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比喻为“黎明前夜”,暗示了浴血奋战的全国大解放背比喻意义景。
202年高三语文复习案【小说阅读全题型】专题练附答案解析
202年高三语文复习案【小说阅读全题型】专题练匆匆过客路遥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
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
我的心情沉重了。
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
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
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
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
这是一个盲人!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
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
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滚回单位。
但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
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
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
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2专题二散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散文阅读(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风有关刘云芳①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风阵.常常,南窗下绿化带的树木静止不动,像舒缓的乐曲正在抚摸它们的树干、叶脉和年轮。
北窗外小区里那些柿子树、柳树却摇晃得厉害,树骨头里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我们倾听不到的摇滚.有时候,我会看看不远处的钢厂烟囱,厂房的结构被一座小山隐去,只留下烟囱高耸着,将这喷云吐雾的行为嫁祸给那座山。
天气晴好时,白色的烟雾笔直笔直的,没有一丝犹豫。
风大的时候,烟雾先是低沉,到了远处,又忽然高升,像一条被按住脑袋的白蛇又猛地抬起头来.我总是想象着烟雾弯曲时大风的嘶吼。
②小区里,几位刚收拾完花草的中年妇女在背风的地方吃饭,有人躺在一块破布上休息。
她们围着红的蓝的头巾。
风掀开其中的一角,让她们露出眉眼来。
忽然,一块红头巾从谁的头顶掉下来,被风吹起,一直向前翻滚。
几个人站起,从不同方向包抄,像在围追一只兔子。
一场与风有关的恶作剧在上演。
女人们奔跑着,用手拦,用脚挡。
最终在河边,一棵矮树苗拦住了头巾.那女人在风里抖落红头巾上的土和碎树叶,其他的女人忽然笑得前仰后合。
每天,隔着玻璃窗,看一群女人与风相处的细节,像是在看一部哑剧.那些彩色的头巾在风里翻飞的样子,让我想起蝴蝶,也让我想起我那些在异地打工的女性长辈。
③那年十一岁,我要到山那边的村子里上学。
那时学校没有宿舍,冬天又格外冷,下学之后,我们裹着身子往各自寄居的地方奔跑,在风阵里努力挤出一条路.有段时间,我寄居在一对老人家里.他们住在两孔土窑洞里。
窗口很小,窗户用白纸糊了,只在低处镶了一块方玻璃。
他们家有一扇会说话的门,我每晚归来,伸手一推,它便吱呀呀一阵叫,告诉主人,有人进来。
温暖的气息忽然撞在脸上,两张慈祥的脸迎接着我.窑洞里总有烤红薯、烤馒头片这样的小食物从他们手里递过来.我睡在最左边,像一只蜷着身子的小猫。
狂风来袭的深夜,我能听到窗外树枝被吹断的声音。
风在撕裂,在安静的冬夜里不知道疯狂地撕碎了什么。
小说专题训练——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小说专题训练-----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家都是爸爸的儿子那不过是两张小孩的腿骨X光片,从正面照以及侧面照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顶多是股骨有轻微裂痕,勉强要称为“柳条状”的不完全骨折,恐怕都嫌过度诊断。
因为是小孩,再生力好,我想只要简单地固定与休息,很快就可以恢复。
可是当我把X光片带回急诊室时,阅片栏周围已经站满穿白色制服的资深、资浅医师。
一反以往热烈讨论的情况,片子挂上以后全场鸦雀无声,似乎大家都被这两张X光片难倒了。
看着这一片沉默,我正想表达一点我的看法,却被身旁的张医师制止了。
他低声告诉我:“你不要引火上身,这是内科周医师的汽车,撞到的一个市议员的孩子,事情正闹得不可开交。
”内科周医师我认识,是才从军队退役下来的年轻住院医师。
他现在正站在人群里,焦急地看着X光片。
看了半天,似乎没有人想发表意见,站在前头的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人不耐烦地问:“你们这么多医师,到底有没有骨科的?出来说句话啊。
”几个外科医师推托半天,总算派出一名资深的骨科住院医师来读片。
他站在阅片栏前,考虑了一会儿,终于以平稳的语气告诉女人:“这看起来有一点不完全骨折的迹象,绑个固定央板,回家休息几天就可以了。
”听他这么一说,肇事的周医师似乎松了一口气,转身对女人说:“我早告诉你没什么关系,现在连骨科医师都这么说。
”女人似乎心有不甘,说道:“什么叫作有一点骨折的迹象?当医师讲话这么不负责任。
我们这里可不是落后地区,别把民众都当傻瓜。
”说完她又去看片子,看了半天,忽然发现那道轻微的裂痕,惊慌地问:“这是什么?”“就是我说的不完全骨折嘛。
”骨科医师说。
“裂这么大一道缝你还说没关系?我就知道你们医师都是互相袒护。
不要以为我们不懂医学,孩子的爸爸在市议会可是医疗审查小组的,万一孩子将来有什么问题,小心我告你,你们找一个专家级的主治医师来看。
当主治医师走进急诊室时,那女人就笑吟吟地跑上去自我介绍,她说:“林医师,我们见过,记不记得?我先生是医疗审查小组的应议员。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2小说阅读提分攻略1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讲义
专题2 小说阅读提分攻略 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提分攻略 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题型特点]设误类型解读说明典型考题特点概括不当人物特点、环境特点等概括不当。
[2016·全国卷Ⅰ《锄》T11(1)—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分析:从六安爷和村人的对话中,可以反映出六安爷是个温和、固执、勤劳、热爱土地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他与村人的分歧”。
六安爷对土地的深情,对耕种生活的热爱,也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孤僻”。
技巧判定分析不当写人技巧、叙事技巧、环境描写技巧等判定分析不当。
[2013·全国卷Ⅱ《峡谷》T11(1)—D]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分析:选项中“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属于技巧解说错误。
从原文看,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运用外貌、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描写。
作用分析不人物、情节和环[2016·全国卷Ⅱ《战争》T11(1)—A]小说以“1941年9当境三要素的作用分析不当。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分析:“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分析错误。
小说这样开头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也只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事实陈述错误张冠李戴、颠倒顺序、无中生有等。
(2018·全国卷Ⅱ《有声电影》T4—C)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分析:选项中“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无中生有,二姐等人开始对有声电影无知,后来对有声电影进行不懂装懂的赞叹,从本质上看,他们对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的认识并没有发生“转变”,因而并未描写其“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袁炳发小说
小说专题训练----袁炳发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镶牙左袁炳发镶牙左原来叫左狗剩。
左狗剩小时候得麻疹,病好后,爹乐呵呵地说:“狗嘴里捡了条命,就叫狗剩吧。
”左狗剩八岁这年的春分时节,苇子沟流行一场怪病,爹娘全死了。
苇子沟还死了很多人,而左狗剩再次活了下来。
左狗剩成了孤儿。
没了爹娘的孩子苦,从此左狗剩开始东一家西一家地讨饭吃。
用左狗剩自己的话说:苇子沟家家户户都吃了个遍。
苇子沟的人说:狗剩这孩子机灵懂事,眼里有活儿从来闲不着,吃饭不但看人脸色,而且净挑剩菜剩饭吃。
左狗剩吃百家饭长成了大小伙子,只是后天的缺欠没办法,他还是瘦瘦弱弱的。
长大了的左狗剩,去隔壁大王镇王大牙医的诊所当了伙计。
寄人篱下的日子终究不好过,左狗剩不爱言语、胆小怕事。
一只老鼠在他面前跑过,他都要吓得大叫一声。
大王镇的爷们就都嘲笑他,说他是连半个女人都不如的男人。
左狗剩当了诊所的伙计不久,日本兵来了,人们开始心惊肉跳地过日子。
临近年关,诊所里要进一些紧缺的药材。
别人拖家带口事事忙,只有左狗剩光棍一条没什么牵挂。
左狗剩做事又不张扬、稳当,以前跟王大牙医也去过几趟哈尔滨,王大牙医就把这事儿交给了他。
那时去哈尔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沿途经常有胡子出没打劫,弄不好会把命都搭上的。
小年儿那天早上,左狗剩喂饱了马,套上了爬犁。
王大牙医特意嘱咐他说:“把钱藏好,早去早回。
”左狗剩点点头,坐上爬犁,挥鞭“驾”的一声,马爬犁便沿着雪道一溜烟儿地上路了。
一路上,他牢记着掌柜的嘱咐,紧赶慢赶,没出什么事。
挨近韩家洼子眼瞅着快要到哈尔滨时,马突然停下,站在那儿“喷儿喷儿”地打起了响鼻。
左狗剩看过去,原来雪路上横倒着一个人。
左狗剩坐在马爬犁上没动,他朝那人喊话,那人丝毫动静没有。
左狗剩立时吓出一身冷汗,以为自己中了胡子设下的埋伏。
他想掉头往回跑,可又一想,掌柜托付的事还没办。
犹豫了半晌,左狗剩咬咬牙,慢慢走下爬犁,拿起一根木棒,一步一步向那人走了过去………家里的王大牙医急了,这左狗剩走了这么多天怎么还不回来?十几天后,左狗剩回来了,还带回了要买的药材,只是跟王大牙医交代完这次买卖后,左狗剩就离开了大王镇。
小说专题训练——赏析重点句子-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小说专题训练-------赏析重点句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髯高沧海婆婆子说我那年才两岁。
婆婆子说我那年才两岁的时候,我刚刚过完四十二岁生日,盛宴的快乐似乎还没宣告结束,像两抹胭脂红红地挂在腮上。
听婆婆子这样一讲,我不由笑了起来,婆婆子认真地看着我,她说我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两岁的时候,嘴角上还是当年深深的小旋涡。
那么,为了四十年前的一个小故事,更或者是为了怀念一些亲人,就让我穿一双当年母亲亲手为我做的红丝绒的小布鞋,轻轻巧巧地回到两岁的时候吧。
而当时的亲人,现在大多都已故去或者衰老得只剩下往事可以追忆。
我爷爷有一副引以为傲的长胡子,穿堂风穿过中堂,爷爷半躺在藤编椅上,他的胡须随风而摆,像杨柳依依。
须发皆白,如玉,如琼脂。
爷爷的留声机里轻声播放着老唱片儿,《柳毅传书》里鼓乐阵阵,唱词温婉动人:霎时间千万红灯满湖照,紫气缭绕起波涛……我摇摇摆摆地来中堂。
对于我的那双小小的红丝绒的小布鞋来说,从东厢房里迈出来,走过鸡栅栏,走过两畦菜地,穿过两棵石榴树,这是一段很长的路。
栅栏上有蝴蝶,蝴蝶的翅膀像五彩的叶子,一丛紫花地丁,在有豁口的瓦盆里冒出来,母亲掐了一把马齿苋,我一概不理会。
我趴在藤椅上,捋爷爷的胡子,爷爷的胡子滑溜溜。
那努力装睡的人,仰面朝天,这时刻开始小心翼翼地打响鼾声,象水里的鱼吐出一串串泡泡,像麦垄边的黑天天结出一挂挂甜果,似乎告诉我不要担心他会醒来,他睡得很熟。
谁也记不好这个画面起于哪天。
暖暖的南风,还有燕子呢喃地歌唱,我趴在藤椅上睡着了,手里握着爷爷的白胡子。
我爷爷悄悄睁开一只眼睛,他又睁开另一只眼睛,他轻轻地笑了,他下巴上的白胡子,在我的手里,像一群小天鹅般在舞蹈。
那个春天,我两岁,我爷爷七十九岁。
我熟睡的样子安稳极了,梦里的笑意盛满了我嘴角上的小旋涡。
我像第一只出现在春水里的鱼儿,让河水欢快,水流汩汩。
鸡栅栏生动起来,菜地和石榴树生动起来。
院落里的老柳树都抬起了头,神清气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小说常考4大母题 母题2 关注手法,认识人物——形象题课件1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 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 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 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 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12/10/2021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 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 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12/10/2021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 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 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有了国王,也就没有 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12/10/2021
答案:①神态、语言等描写:没有学生在场时,华老师脸上流露的失望,及其与女 儿小倩和学生张育仁的对话,均表现出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热爱。②侧面描写: 在华老师病重时,许多学生自发从各地前来探望,侧面表现出华老师深受学生爱戴。③ 对比:见到张育仁前华老师为学生中无人从教深感忧虑,见了张育仁后华老师倍感欣慰。 通过对比,充分表现出华老师敬业爱业的形象。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小说阅读-分析情节结构-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和技巧,又对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起着重要作用。
二、复习预习小说情节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研读小说情节结构,应关注以下两种结构模式:1.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2.外国现代小说结构模式小说情节的结构除去情节本身,还有以下要素:(1)线索。
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
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情节安排的技巧。
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铺垫、点题等;常用技巧有悬念法、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抑扬法等。
①悬念: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
②抑扬: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③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④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⑤对比: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第二章 小说阅读 提分点二 落实情节类题的两种增分策略再提升训练
落实情节类题的两种增分策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手艺孙如静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
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
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花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
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了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
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
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
”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在补好的盘子里倒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
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
”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
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
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儿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 2022高考新题型非连续性文本之材料内容梳理试题解析专训(2)(教师版)时间:45分钟分值:36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种子是一种最主要的种质材料。
贮藏种子的目的在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活力并保存植物固有基因,而延长种子寿命是最为基本的目标。
种子的寿命问题就是种子生命力控制问题,而种子的贮藏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及贮藏温度密切相关。
哈灵顿认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1~50℃),温度每增加5℃,或种子含水量每增加1%,则种子贮藏寿命减半。
罗伯茨根据对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把种子分为正统型种子和顽拗型种子两类。
他进一步研究发现,正统型种子的种子含水量能被干燥至5%以下而不受伤害,并且其贮藏寿命随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加长,大部分栽培作物的种子属于此类型。
这一研究使人们开始进行种子的低温干燥保存,从而产生和发展了植物种质保存的基因技术,也即是种子库或种质库技术。
(摘编自植物百科:植物种子和组织的保存技术)材料二:绝大多数种子在经过清理、干燥等常规处理流程后,就可以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
但是不少种子比较“娇贵”,一失水就会失活,被称为顽拗型种子,传统上要保存这类种质资源,科研人员往往要先“剥栗子”,将胚从种子里挑出来,经过处理后,放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氨中进行超低温保存。
如何破解这类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难题?科研人员将目光瞄准了植物胚性细胞诱导体系的构建。
与传统的组培相比,胚性细胞诱导技术所需的材料不一定是成熟的种子,植物细胞或组织分化旺盛的部分,以及茎尖、项芽等部位都可以。
通过诱导出来的胚性细胞系可以在试管等离体条件下培养出许多胚,从而快速繁育更多植株,并且苗木不带有病原体,未来在农艺、园艺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摘编自杨文明、李茂颖《用科技解决野生植物种子收集、保存难题》)材料三:从2001年起,钟扬每年在西藏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利用最现代的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上的植物。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三抢分点二小说形象的三种考法__特征作用手法课件
抢分点二 小说形象的三种考法——特征、作用、手法
C目录 ONTENTS
重难精准突破 热题对点训练
小说形象的三种考法
这心命括部理题之1分或时后.人常性,再物部常格分形分有特析象考两点。的题种;概②是命括整只题分概体形析括概式,括,:是①不分小指分析说定析人文语;物本部段形中分分象的考析。必在题人考是物具题概的体,概是热高点括考。、[对核分试从小心题析命说提的、题形示鉴形常象] 赏式考的,
体刻画。
在依据。
包括场景细节描 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
细节描写 写、动作细节描写、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
心理细节描写等。 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方法
定义
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人物在典型
行动描写 环境中的典型 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形象。
动作的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
包括对话描 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
男人再次抬起头来,阿尔贝特焦灼的目光直射那双明亮抑 郁的眼睛,感到一阵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一种不断增长的、无 法忍受的痛苦。泪水流进脸上的皱纹,一个哽咽使她猛然颤抖, 她抓起滑向腰际的羊皮提包,喃喃地说:“请原谅,先生…… 再见,先生……”她向门口快步走去,向着她舒适的套间、退 休的生活、成行成行的毛衣活走去。男人做了个吃惊的动作。 然后,他轻轻地敲着桌子。
A.本文描写了一位女教师退休第一天的生活。她告别学校,回忆过去,
A畅想项退“休希后望种种开惬始意一自种由完的生全活不,同希以望往开始的一、种全完新全的不同人以生往”的错、,全新除的 了人生不。教课了。她的居住场所、习惯爱好都没什么变化,文中 说B.“文她章向写普门吕口沃快小步姐走告别去学,校向生着活她时舒,连适用的了套三间个、“不退会休”的,生表活现了、她 成告别行过成去行时的略毛显惆衣怅活,走想去到”将来,又就解是脱依轻据松的。微妙心情。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精练提分1古代诗歌阅读精准判断选择题
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导图重温·锁要点MING QUEKAO QING BU DUAN BAN明确考情·补短板1.选材:2019年、2020年全国三套卷以唐宋、名家非名作诗歌为主。
五言、七言均有涉及。
(1)题材多样化:2019年全国卷Ⅰ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是一首题画诗(山水诗),全国卷II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是一首投赠诗,全国卷Ⅲ刘禹锡的《插田歌》是一首田园诗。
2020年全国卷Ⅰ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是一首唱和诗,全国卷II王安石的《读史》是一首哲理诗, 全国卷Ⅲ陆游的《苦笋》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2)选材暗合社会核心价值观。
《题许道宁画》侧重于艺术欣赏,以期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获得美好感受;《投长沙裴侍郎》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引导考生要懂得感恩;《插田歌》表现了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相吻合。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侧重于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
王安石《读史》诗所阐述的道理,引导考生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苦笋》中体现的“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
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考点:重点考查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题目设置近三年为一选择一简答。
3.思想感情:命题者对表达家国情感和感慨个人身世的作品较为青睐,而格调不高、儿女情长的作品逐渐被排除在范围之外。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仍然是最高准则。
【二轮复习达标】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
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
(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 精准训练三 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选择技巧
专题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三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选择技巧练前提示考场上,做论述类文本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从内容、结构、语法、逻辑、论证等角度的精准比对。
如果再懂点下面的小技巧,会让你选得既快又准。
1.逆向选择法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或是“一对三错”,或是“一错三对”。
如果题干明确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错误,考生若无把握确认哪一项错误时,可以把有把握认定是正确选项的一一挑出来,剩下最后一个没有把握的选项,即是错误选项。
同理,如果题干明确四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正确,考生又无把握确认哪一项正确时,不妨把自己认定错误的选项一一排除,剩下的最后一项即是正确选项。
因此,学会逆向思维,运用逆向选择法解答此类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简言之,选不出错误选项,你就先选正确选项;选不出正确选项,你就先选错误选项。
2.逻辑推理法论述类文本具有论证灵活、行文自由、主观性强的特点,命题人也就常常会设立一些似是而非或者违背常理的选项,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运用“逻辑推理法”初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特别是在遇到判断句、条件关系句、因果关系句、递进关系句、假设关系句、绝对化表述句时,运用“逻辑推理法”判断正误,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大提高答题效率。
有些选项往往通过一般的逻辑推理即可确定其正误,而不需要对照原文作细致的比对。
3.切片比对法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不少选项信息跨度大、综合性强,表述语句比较长,有时含有好几个分号、句号,至少是三个逗号,并且选项信息分散在多个段落或一个段落的不同位置。
信息点多而且面广,使考生一眼不能穷尽,大有“乱花迷人眼”之感。
对这样的选项,可以运用“切片比对法”来解答。
即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思想史常常不愿意叙述思想仿佛停滞或显得平庸的时代。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三小说阅读(附答案)
小说阅读(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
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
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
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
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
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
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2 1小说阅读任务2小说作用分析题__“4循环+1读者”模式答题
任务2 小说作用分析题——“4循环+1读者”模式答题[满分对策]“4循环+1读者”模式小说作用分析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分析、形象作用分析、环境作用分析、标题作用分析)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四个方面考虑,另外还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归纳的“4循环+1读者”模式。
答题时,可将这五个方面归拢到结构(情节)上的作用和内容(人物、环境、主题、读者感受)上的作用两个层面条理作答。
标题作用分析除了“4循环+1读者”外,还要注意挖掘标题内涵,并思考自身表达特点:运用双关、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
特别提醒:易错角度解决方案思考、分析角度不全、不准熟练掌握答题思维模式,关注“4循环+1读者”思考角度,灵活运用。
硬套答题模板,缺少具体分析读懂文本,既要注意运用模板,同时还要联系文本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乱贴标签,只用术语读懂题干要求,找准答题方向,避免为防止遗漏要点,不分具体情况。
[典例剖析](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
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
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
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
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是。
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小说阅读题点2概括形象题__把握特点分清角色与角度学案
题点2 概括形象题——把握特点,分清角色与角度必备知识建构关键能力突破问题一怎样全面准确地概括形象特点?【例1】(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男刘庆邦春节刚刚过去,地上还到处能看到破碎的炮屑。
人们见面互相说的是“年又跑远了”之类的话,散布的是失落的空气。
河生两只手往两只袄袖筒里互相一插,靠在院墙外的一棵苦楝树下。
从远处很难分辨出他的实际年龄,只有走近了才会看清,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
他鼻子饱饱的,脸蛋儿鼓鼓的,一切还没真正长开。
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忧郁。
他刚刚听说了姐姐定亲的事。
姐姐定亲,就意味着姐姐将变成别人家的人,这是河生不大容易接受的。
河生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去世后,在母亲的郑重提议下,户主换上了他的名字,从此他开始长心了,有事无事蹙着眉头。
在弟弟妹妹眼中,他俨然一副小父亲的样子。
河生从刚会走路时,就由姐姐领着他玩。
姐姐教他上树摘果,下河摸鱼。
若是谁敢欺负他,姐姐跃起来就跟人家厮打。
他到了上学年龄,母亲就不许姐姐再上学,姐姐很快就理解了。
姐姐退学后,天天到地里薅草,并用卖干草的钱补贴家用,或留着给河生交学费。
姐姐定亲的事让他情绪低落,沉闷,还有一些伤感。
姐姐不定亲就不行吗?干吗非要定亲呢?后来,河生偶尔听人说姐姐对象是河对岸那个村的,他还记住了他的名字。
河生觉得那个人的名字生硬蹩脚得很,他在心里发誓,只承认姐姐,绝不承认姐夫。
夏天的一个午后,河生跟同村的一帮人去河里摸鱼。
到了河边,河生犹犹豫豫,没有下水。
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有些担心,担心那个人会突然从逮鱼的队伍里冒出来。
真是怕鬼有鬼,他听到了有人喊那个人的名字。
那个人果然出现了!不仅出现了,还捕到了一条很大的黑鱼。
河生赶紧躲到一丛蓖麻下面的阴影里去了,他害怕有人看到他,对他说:“河生,你看,那个捉到黑鱼的人就是你姐夫。
”那样他会无地自容的。
嘈杂的人群渐渐远去,河生还呆呆地站在蓖麻下不动。
他热得满脸通红,胸口出了不少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阅读专题能力训练三小说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客户,那客户将会带过来15万元现金。
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好像这并不夸张,因为客户对他已经深深信任。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
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就将不复存在。
现在他等待的,只有这最后一位客户。
他将收下这位客户的15万元现金,然后在黄昏,携款潜逃。
他知道他肯定可以做到,因为这位客户对他毫无戒备,他知道这是犯罪,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他想博一把。
客户在约好的时间敲响了门。
他把客户让到沙发上,递烟递茶,聊些无关紧要的话。
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
终于他们聊到了正题,客户打开密码箱,他看到15摞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
这之前,他见到过太多次15万元。
每一次都代表着一笔不错的生意,可是这一次不同。
这一次,他没有生意可做。
他根本不打算、更没有信心完成这单生意。
他只想骗下这15万元钱,然后,开始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已经订好了机票。
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户说了谎话,就将变成贼,就将开始逃离。
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别的办法,他认为自己只能这样做。
客户问:“这次有问题吗?”他说:“没问题。
明天早晨,您过来提货。
”这时电话响了。
很突然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
是母亲打来的,上一次他和母亲通电话,还是一个多月前。
母亲问:“你还好吗?”他说:“还好。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
我买了很多菜。
排骨已经炖好了,晚上回回锅就行。
”他说:“不了,今晚,忙……”母亲问:“生意不顺心吗?”他说:“没有。
生意很好。
刚接了一笔大单子,15万。
”母亲说:“那就好。
晚上回来吧,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吃过饭了。
”他说:“怕真的没时间。
”母亲在那边沉默了很久,然后,母亲突然问:“是不是生意不顺心?”他说:“没有。
刚接了一笔大单子……”母亲说:“你骗不过我的。
上次你回家,看你唉声叹气的,就知道肯定是生意遇到了麻烦。
如果撑不下去了,别硬撑,回家歇一段日子……不管如何,家永远欢迎你。
”他抹一下眼睛,说:“生意没事。
”母亲说:“我给你攒了些钱,也许能帮上你的忙,晚上你回家吃饭时,我把钱给你。
”他问:“多少?”母亲说:“5000块。
”他终于流下眼泪。
今晚,他将携15万元巨款潜逃,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
为了赚钱,他在酒店里宴请生意伙伴,花掉很多个5000块;而他的母亲,为了他的公司,却悄悄地攒下5000块钱,并幻想用这5000块钱,将他的公司挽救。
他握着电话,流着泪,久久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等你。
”然后,电话挂断了。
其实,家与公司,相距不足二十里。
他慢慢踱到窗前,看窗外的阳光。
阳光下人流如织,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
他想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走在阳光里;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阴暗;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许,只因为他们今天能够回家,吃一顿母亲做的晚饭。
客户被他的样子吓坏了,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没什么。
”客户说:“那我先走了。
钱你收好。
明天一早,我来提货。
”他喊住了客户。
他说:“没有货。
我骗了你。
我犯下一个无耻的错误,我想骗走你的15万块钱。
”客户愣住了,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以后,客户思考了很久。
然后,客户说:“我可以等你三天。
三天里,只要你能备齐货,我还会和你做这笔生意。
不过,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放弃了疯狂的举动?”他说:“是母亲。
因为母亲今天晚上,会一直等我回家吃饭……”那天晚上,他真的回了家,陪母亲吃了晚饭,和母亲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
第二天回来时,他带上了母亲给他的5000块钱。
他把它们存到银行,将存单镶在镜框里,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办公桌上,日日擦拭。
三天后,他真的做成了那笔15万元的生意。
他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他并不避人,他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
每到这时,就会有人感叹说:“亏了那位客户,如果没有他那笔15万元的生意,如果没有他对你的信任和宽容,你也许不会挺过来,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到现在。
”他点头。
他承认那位善良并宽容的客户给了他很多。
可是他认为,真正挽救自己的,是他的母亲。
是母亲的5000块钱,是母亲的那顿晚饭,是母亲的几句问候,甚至,仅仅是母亲关切的眼神。
他坚信,虽然母亲不懂经商,但她永远会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户。
(选自《绽放·开在瓶子里的温暖》,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寓意丰富,既可指那位善良宽容,与“他”做成15万元生意的客户;也可指其母亲,因为关键时刻母亲给了“他”做人的“资本”。
B.小说善于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写“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极为巧妙地写出“他”内心的紧张。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写“他”在与客户谈生意时,电话响了,“把他吓了一跳”,生动地写出“他”与客户谈话非常专注。
D.客户在“他”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无私地帮助了“他”,明知“他”公司无货,还将那15万块钱放在“他”这里,给“他”以极大的信心。
2.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后,客户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和“他”做这笔生意。
从全文看,这一情节设置有哪些好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藏獒周国华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
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晚会的声音。
你知道,就在毡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想。
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
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
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
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
灰影怪叫着后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
你懵了,后悔自己太低估对手,本想出其不意,反被对方伏击。
你抽出了背后的长刀,准备迎敌。
长刀在月光下闪了几闪,你看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和两束逼人的幽光。
狼!竟然是头狼!狼发起攻击,你手起刀落。
狼躲开,一口叼住你握刀的手。
你惨叫着丢下刀。
赤手空拳的你和狼的肉搏战,本就没有悬念。
没过多久,你就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惊恐地看着犀利的狼牙向自己的喉管咬来。
突然,一道黑影横空而过。
未等你反应过来,那黑影已和狼纠缠在一起。
藏獒!你狂喜不已,想不到竟有它相救。
你见过这条藏獒,纯种的黑背黄腹“铁包金”,跟头小狮子似的。
那天,你找这家主人要水喝。
它就蹲坐在主人身边,目光警觉,一刻不离地盯着你,让你浑身发紧。
“铁包金”果然继承了祖先良好的基因,和能征惯战的狼相斗,丝毫不落下风。
它们撕来咬去,渐渐远离你。
藏獒不惧任何动物,只要领地被冒犯,不管是谁,都会遭到它的攻击。
今天也活该那头狼倒霉,居然不结伴出来,没伤着人不说,还招来了强悍的对手。
你捡起弩机,向毡房走去,没走几步,又折回身。
尽管它们出人意料地交起手来,但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
你小心翼翼地靠近“战场”。
你听说过一条藏獒能抵三头狼的传言,但眼前的情景让你大惊失色。
藏獒和狼一样满身是血,可它的喘气声越来越急,动作也越来越慢,每个回合下来,身上都会多几道伤痕。
很显然,藏獒已经落了下风,而它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你猛然明白过来,这条藏獒生育不久,难怪体力不支。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你举着弩机,却帮不上忙。
藏獒和狼分开的时间很短,更多时间是厮打在一块儿,你怕误伤了藏獒。
藏獒终于倒下了。
狼用尖利的牙齿咬向它喉管的时候,你终于找到机会出手。
狼中毒箭,身子抽搐不止,倒了下去。
你一刀结果了狼的性命。
藏獒的后腿已被狼咬断。
它支起前腿,拖着沉重的身躯,艰难地向前爬去。
一道长长的血痕划向毡房。
藏獒爬到毡房后边,十几团肉乎乎的身影摇晃过来。
幼獒!藏獒重重地躺下,幼獒们扑过来,含着母亲的乳房,欢快地吮吸。
你找来柴禾,点起火。
你知道,没了藏獒,只有火光能吓阻凶残的敌人。
藏獒前腿扑地,头朝幼獒,缓缓舔着幼獒们的身子。
而后,藏獒回头看了你一眼,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对你说什么。
不,它不说,你也明白。
幼獒们吃饱了,甜甜地倚在母亲身边沉沉睡去。
藏獒用前腿拢起幼獒,以这个姿势永远地定格。
你呆呆地望着它们。
你认出其中那三只银灰色的幼獒,那藏獒中的极品。
只有血统正宗的“铁包金”父母,才能生出这种罕见的生灵。
相传,二十四万例中才有一例,价值不菲。
如今,幼獒们就毫无防备地躺在你面前。
有了它们,你将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一夜暴富,还清巨额赌债,结束流浪的生活,和分别多年的妻儿团聚……万籁俱寂。
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悬念迭出,情节曲折,通过藏獒救人、被救、护崽这一情感主线的发展变化,取得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B.小说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既表现出了“你”对狼的恐惧,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也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其逐梦行为的讴歌。
C.小说细节刻画成功,“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表达对“你”危急时刻出手相救的感激。
D.小说以藏獒为记叙对象,一步步展开了“你”与藏獒之间的故事,其选材新颖独特,表达含蓄,意蕴丰富,情感真挚动人。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你”这一形象。
3.小说的另一种结尾是“万籁俱寂。
突然间,你听见泪水叹息般的滑落声”。
你认为与小说现在的结尾相比,哪个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即兴表演[英]韦兰·史密斯这一切全是那穿毛皮大衣女人的过错!要不是她,那件事永远也不会发生。
那天晚上,我和乔治娅在餐馆吃消夜。
那位穿毛皮大衣的女人每隔一会儿就要掏出手机与她的朋友大声地聊着天。
我一向认为餐馆不应该是人们打手机的场所。
不过,刚开始我还只是心存一丝不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竟然聊得没完没了,全然不顾别人的存在。
当我们原本较为幽雅的气氛第七次被她的电话打扰时,我开始烦躁不安了。
“她自以为多么了不得!”我怒气冲冲地对乔治娅说道,“她真的以为我们连手机都没见过吗?”乔治娅只是甜甜地向我微笑着。
她依然还是那么平静,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当她的手机第八次响起时,我再也坐不住了。
后面发生的事连我自己也感到吃惊。
我从夹克衫的衣兜里掏出自己的手机,打开翻盖便道:“喂!谁呀?”我认为自己的语气里充满着自信,俨然是一位做生意的大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