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感染性疾病的准确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检验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任务。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特异抗原检测法、核酸扩增技术等。
一、培养法培养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利用细菌或病毒的生长繁殖来进行检测。
根据不同的疾病,可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如血液琼脂、麦康奈尔琼脂、肉汤等。
二、特异抗原检测法特异抗原检测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其通过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特异抗原来确认感染的病原体。
常见的特异抗原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三、核酸扩增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核酸扩增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能够通过扩增病原体的核酸片段来快速检测感染性疾病。
此外,还有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技术,能够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四、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它可用于直接检测病原体抗原或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
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应用于细胞或组织的检测,常见的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法。
五、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指利用质谱仪对样本中的分子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方法。
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中,质谱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样本中的代谢产物或微生物群落来判断感染情况。
其中质谱仪分为质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等。
质谱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敏感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能够提供详细的代谢和微生物信息。
综上所述,感染性疾病的准确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完整版)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
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立即送检,其他所有采集后最好在2小时内送 检,不能及时送检,应注意保存
2. 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
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二、 检验方法
查病原体:形态与结构检查 分离培养和鉴定
检测病原体成分(抗原和核酸)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代谢产物 (生化试验) 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SARS冠状病毒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二)按疾病特征分类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
一般占人群的90%或以上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为临床感染
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感染部位及性质: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 ①菌血症 ②败血症 ③毒血症 ④脓毒血症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抗酸染色
培养在McCoy细胞的沙眼衣原体 吉姆萨染 色的McCoy细胞,含大衣原体包涵体,使 部分细胞核不清楚。(吉姆萨染色,放大
1000倍)
狂犬病毒可于细胞浆中 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新生隐球菌 墨汁负染
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革兰染色
2.不染色标本
1) 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2) 螺旋体由于不易着色并有形态特征
对某些病原菌作出初步鉴定,如霍乱弧菌
常用方法 压片法(压滴法)或悬滴法 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检查
体癣皮屑可见关节孢子
3. 直接电镜检测EM 免疫电镜技术IEM
HAV形态电镜图 粪便标本负染 X200000
HAV particles found in fecal extracts by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以检测致病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为目的的细菌学诊断,以及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目的的血清学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一)标本采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采集时间及方法、实验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
临床医生应该知道何时和怎样采取标本,需作哪些实验室检查,以及如何解释结果。
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避免诊断错误或漏检,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
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因为目前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表7-1)。
例如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取脑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伤寒患者在病程第1~2周内取血液,第2~3周时可取粪便。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3.应在疾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否则可能需停药数天后采集,或者在分离培养时加入药物拮抗剂。
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尤其是检测抵抗力弱的细菌。
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特殊的转运培养基中,低温保存,以减缓致病菌的死亡,阻止杂菌的过度生长。
送检过程中,除不耐寒冷的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要保温外,多数菌可冷藏送运。
(二)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有的尚需作动物试验等。
细菌学快速诊断新技术主要有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等。
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效率是影响临床诊断程序选择的重要因素。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法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和染色特点。
【宠物微生物课件】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感染的实 验室诊断方法
一、检测细菌 二、检测细菌的抗原或抗体 三、检测细菌遗传物质
一、检测细菌
直接涂片显微 镜检查
分离培养动物接种试验Fra bibliotek生化试验
01
02
03
04
一、检测细菌
1、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
在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中,形态检查的应用 有两个时机,一是将病料涂片染色镜检;二 是在细菌的分离培养之后,将细菌培养物涂 片染色,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染色特 性,这是鉴定分离菌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 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的前提。
一、检测细菌
2、分离培养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是细菌学检验中最重 要的环节,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对未知 菌的研究,常需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分 离纯化的病原菌,可为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 验提供纯的细菌,也可用于细菌的计数、扩 增和动力观察等。
一、检测细菌
3 、动物接种试验
实验动物接种可用于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此外,也可用于确定病原体的致病力,恢复 或增强细菌的毒力,测定某些细菌的外毒 素,制备疫苗或诊断用抗原,制备免疫血 清,检验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毒性等。
一、检测细菌
4、生化试验
细菌生化试验的主要用途是鉴别细菌。对革 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及菌落特征相同或 相似细菌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感染的实 验室诊断方法
一、检测细菌 二、检测细菌的抗原或抗体 三、检测细菌遗传物质
二、检测细菌的抗原或抗体
1、检测抗原
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测定 有无相应的细菌抗原可以确
感谢各位聆听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定菌种或菌型。
细菌感染的实 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与病毒的病原学检查法
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酶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 术
核酸检测:
1.核酸杂交技术: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 杂交、原位杂交
2.PCR技术 3.基因芯片 4.16rRNA基因序列分析:编码rRNA,保守区、可变 区
三、抗体的检测(血清学诊断)
凝集试验:直接、间接、协同、冷凝集 沉淀试验:环状、絮状、双向、对流电泳 补体结合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高4倍以上有意
义。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形态学检查
1.电子显微镜检查
直接镜检法:107颗粒/ml,电镜观察病毒
颗粒的形态和结构
免疫电镜法(IEM):
标本+特异性抗体 病毒颗粒聚集 电镜 观察
轮状病毒的粪便、HAV、HBV的血清、疱疹 病毒的疱疹液,可早期诊断。
三、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鉴定指标
细胞的变化:CPE 红细胞吸附(HAd): 红细胞凝集: 病毒干扰作用:风疹病毒,埃可病毒,Vero细
胞。
中和试验(NT):是病毒在活体内或细胞培
养中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而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
空斑形成试验:蚀斑形成单位(PFU),感染
性病毒的滴度用PFU/ml表示。
四、病毒成分的检测
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红细胞 血凝现象
病毒+抗体+红细胞 血凝现象消失
用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的诊断、流行 病学调查及鉴定病毒的型和亚型。
ELISA法:HSV、CMV、EB病毒等
蛋白印迹技术:用已知病毒蛋白检测未
知病毒
病毒抗原的检测:HIV和HBV抗原
病毒核酸的检测
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第二节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结核分枝杆菌(TB),简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 病的病原体。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 生活状况的改善,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 大幅下降。近年,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 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 及人口广泛流动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疫 情死灰复燃。 据WHO统计,全世界约1/3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 杆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成年人中群中结核分枝 杆菌携带率高达80%,其中的5%~10%携带者可 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TB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G+C含量高,其细胞壁 除肽聚糖层外,还含有另外一层由特殊脂质、糖 脂和多糖组成的附加层。TB呈细长略弯曲,常聚 集成团,用抗酸性染色被染成红色。
对养要培求特殊条件,一 般要经4-6周才出现肉眼可 见的菌落。TB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 侵入机体,它被吞噬后能 在吞噬细胞内繁殖,导致 巨噬细胞裂解,还可在细 胞外繁殖。
6、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直接试验( AMTDT)
AMTDT以结核分枝杆菌的16SrRNA为扩增模板,采 用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对靶核酸进行扩增,采用化 学发光物吖啶酯标记的cDNA探针与扩增的靶基因杂 交,探针与扩增产物杂交后利用杂交保护试验除去 未杂交的标记探针,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检测化学 发光信号。
结核分枝杆菌天然地对很多抗生素有抵抗力,使得 治疗极其困难。该菌的药物抵抗力主要由于其具有 高度疏水的细胞壁充当渗透屏障。同时,在基因组 中还发现有许多药物抗性决定因子的编码序列,包 括水解酶或者药物修饰酶,例如乙酰转移酶和很多 药物外排泵系统。
抵抗力特点:“三耐四敏” ※耐干燥、耐酸碱、耐孔雀绿(1:13000) ※对湿热、70%乙醇、紫外线、常用抗结核药物(但长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解析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解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越来越重要。
免疫学检测作为一种常见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判断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免疫状况。
本文将对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进行解析,包括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包括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等。
免疫学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1.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抗原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荧光染料,与感染细菌抗原结合后产生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来判断细菌感染的程度。
2.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抗体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酶,与感染细菌抗原结合后,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来产生比色反应或者荧光信号,从而检测病原体的存在。
3. 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细菌感染检测方法。
它利用电泳将感染细菌蛋白分离后,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再用酶标记的二抗结合抗体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
二、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包括流感、艾滋病、乙肝等。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它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或抗原来判断感染的情况。
常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中和试验等。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中具有重要地位。
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它能够通过扩增病毒核酸片段来诊断感染情况。
此外,还有实时荧光定量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用于感染病毒的检测。
三、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是一类较为复杂的感染性疾病,例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这些疾病,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一、细菌培养法细菌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等)放置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之后,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
在解读细菌培养结果时,需要注意细菌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如果在血液培养中观察到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并且患者有发热、寒战等症状,那么这很可能是一种细菌性感染。
二、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从患者样本中提取病毒的核酸,然后通过扩增和检测病毒核酸序列来确定病毒的存在与否。
在解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时,需要注意扩增曲线和阴性对照的结果。
如果扩增曲线呈指数增长,并且阴性对照为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患者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此外,还可以根据特定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测序比对,以确定病毒的种类和变异情况。
三、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病毒感染的诊断。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判断是否已经感染了某种病毒或其他病原体。
在解读抗体检测结果时,需要关注抗体的种类和水平。
例如,IgM抗体通常表示近期感染,而IgG抗体则可能表示既往感染或免疫保护。
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细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细菌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的荧光探针与细菌的核酸序列结合,形成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通过采集病变组织样 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的变化,从而确定感染性疾病
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学诊断可以用于确诊各种感染 性疾病,如肝炎、肺炎、肿瘤等。
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 病变组织和细胞形态的变化,有助于明 确诊断。缺点是需要采集病变组织样本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 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 负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实验诊断的重要性
实验诊断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 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室检测可 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 种类和感染程度。
实验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 科学依据。
微生物培养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缺 点是培养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设备和经验。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内的抗原或抗体,间接推断是否存在感染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免疫 荧光试验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检测流程
对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减 少操作环节和时间,降低 误差率,提高检测效率。
标准化试剂和仪器
推动试剂和仪器的标准化 ,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 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建立质控体系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 验室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 的可靠性。
定期质控检查
对实验室的仪器、试剂、 操作过程等进行定期检查 和校准,及时发现并纠正 问题。
多重检测与高通量检测
多重检测
微生物学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
甲基红 (methyl red) 试验
产气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后 者经脱羧后生成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醇,故 培养液pH>5.4,甲基红指示剂呈桔黄色, 是为甲基红试验阴性。大肠埃希菌分解葡 萄糖产生丙酮酸,培养液pH<4.5,甲基 红指示剂呈红色,则为甲基红试验阳性。
枸橼酸盐利用 (citrate utilization) 试验
糖发酵试验
不同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和代谢产物 不同。例如大肠埃希菌能发酵葡萄糖和 乳糖;而伤寒沙门菌可发酵葡萄糖,但 不能发酵乳糖。即使两种细菌均可发酵 同一糖类,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大肠 埃希菌有甲酸脱氢酶,能将葡萄糖发酵 生成的甲酸进一步分解为CO2和H2,故 产酸并产气;而伤寒沙门菌缺乏该酶, 发酵葡萄糖仅产酸不产气。
Himalayan palm civet
6+/6
Chinese hare
0+/3
病毒在细胞中增值的指标: 1 细胞变化 2 红细胞吸附 3 干扰现象 4 细胞代谢改变
Uninfected cells
3 days
4 days
Fig. 1
Isolation of SCoV like animal virus in FRhK-4 cell cultures.
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方法
对于一些血清型别不多的病毒或在寻常细胞培养 系统中还不能成功增殖的病毒,直接检测抗原是 快速而实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标本中有一定 量的抗原和具备高质量的抗体;其原则为免疫学 技术,即用特异标记的抗体检测相应的抗原。可 以用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记抗体检测在病毒感染 局部脱落细胞或分泌物细胞中的抗原,也可用酶 联免疫测定法 (ELISA) 或乳胶凝集法检测抗原。 这一方法在数小时或一天内可获得结果。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Garbage in
Laboratory
Garbage out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
监督
Manual of clinincal microbiology 10th
• 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前一定要做涂片!!
鳞状上皮细胞、细菌
• 合格标准只有一个:鳞状上皮细胞<10
病例2
• 患者胡某某,女,52,因“发热半月余,胸痛1周”入院 (2013.11.11) • 简要病史:患者半月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0℃,1周前感胸 痛,深呼吸及咳嗽时较明显,2天前至当地医院就诊,予抗感染治 疗,未见明显好转。 • 既往史有溶血性贫血、高血压病史,长期不规则服用激素
20140406
20140407 20140408 20140409
20140406BAA214 鲍加祥
20140407BAA209 鲍加祥 20140408BAA214 鲍加祥 20140409BAA206 鲍加祥
培养7天无菌生长
培养7天无菌生长 培养7天无菌生长 培养7天无菌生长
病例2
美 平
美 平 + 替 考
穿,患者拒绝
• 7.1来我院就诊,头颅CT未见异常
血培养结果成为诊断的关键
• 7.1血培养:马耳他布鲁菌
采血指徵
•发热(38C)或低温(36C)、寒战、呼吸快 •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 10 , 000109/L ,特别有“核左移” 熟的或杆状核)、CRP升高 •皮肤粘膜出血 •血压降低、昏迷、多器官衰竭 •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 <1000109/L )、血小板 减少 未成
2013.11.11肺CT:两肺多发结节灶
2013.11.14肺增强CT:两肺多发结节伴厚壁空洞,两侧少量胸腔积液,曲霉 菌感染首先考虑,恶性病变待排,必要时穿刺活检
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如何通过医学检验检测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如何通过医学检验检测感染性疾病?2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越西 616650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其传染性的特点,一旦发生疫情,就容易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快速且准确地检测感染性疾病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防止扩散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有了多种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在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检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检测感染性疾病。
一、医学检验检测感染性疾病的原理是什么医学检验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病原体或病原体的标志物来确定是否感染疾病。
具体来说,医学检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样本:根据不同的感染疾病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类型的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体液等。
2. 预处理:样本收集以后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如离心、离血清、冻存等,以提高样本质量和检测灵敏度。
3. 样本检测:在预处理完成后,可以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
最常见的方法是PCR技术,PCR使用特定的引物和酶来扩增和检测病原体的DNA/RNA。
其他检测方法还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
4. 数据分析:针对检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需要检测的特定病原体或病原体标志物。
通过这些步骤,医学检验就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疾病,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同时,医学检验也有助于公共卫生部门监测和控制疾病传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二、医学检验检测的方式(一)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1. 外周血液培养:外周血液培养可检测血液中的病原体。
对于严重感染病例,应优先进行这种检测方法。
2. 细菌培养:通过细菌培养方法,在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可以检测到细菌生长。
3. 细菌抗原检测:通过病原体的表面抗原检测,即可间接地检测细菌感染。
4. 细菌基因检测:通过检测细菌基因,即可检测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二)培养基的种类
1.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 (1)液体培养基:增菌 (2)固体培养基:纯化,增菌 (3) 半固体培养基:动力检测,保种
液体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2. 按营养成分和用途分类
(1)基础培养基:只有基本营养成分
(2)营养培养基:加有血液 、血清等
(3)鉴别培养基:含有特定底物和指示剂
5.负染法 背景着色
肺炎链球菌荚膜染色
墨汁负染法
芽胞染色
第三节 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一、培养基的种类和选择 培养基(culture medium) 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 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1. 营养物质 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 (1)蛋白胨 提供氮源
2. 吲哚(indol)试验 原理 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 ↑ 吲哚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培养基 蛋白胨水培养基 结果 阳性:红色
3. 硫化氢试验
原理 含硫氨基酸→ H2S+硫酸亚铁→FeS黑色 醋酸铅→ PbS黑色 培养基 醋酸铅培养基 结果 阳性:黑色沉淀 用途 肠杆菌科菌属间的鉴定
植物胨: 大豆 动物胨:牛肉、动物组织等
(2)肉浸液 碳源、氮源 (3)牛肉膏 氮源 (4)糖(醇)类 碳源和能源
(5)血液 提供特殊生长因子、观察溶血 (6)无机盐类
常用元素:P、S、K、Na、Mg、Ca、Fe等 微量元素:Co、Zn、Mn、Cu、Mu等
(7)鸡蛋与动物血清
用于某些特殊培养基
(8)生长因子
3. 复合染料(中性染料)
碱性染料与酸性染料的复合物,如瑞氏染料、 姬姆萨染料等
4. 单纯染料
检验科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结果评估
检验科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结果评估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高发频率对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确保疾病的迅速诊断和有效控制,检验科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和结果评估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并探讨结果评估的重要性。
一、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1. 临床病理学检测方法临床病理学检测方法是通过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观察,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判断和诊断。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病理性疾病的检测,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等。
2.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是通过培养、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检测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
3. 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来间接或直接判断感染性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该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方法、荧光抗体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4.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利用核酸的特异性序列,通过PCR扩增、DNA杂交、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检测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基因组成和突变。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相关疾病等。
二、结果评估的重要性感染性疾病检测的结果评估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1. 确定疾病类型和病原体通过对感染性疾病检测结果的评估,可以准确确定疾病的类型和致病微生物,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对于某些病毒性感染,通过检测结果评估可以确定病毒的亚型,从而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抗病毒药物。
2. 监测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监测,而检测结果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方案的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例如,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评估,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协助疫情监测和公共卫生控制检测结果评估是疫情监测和公共卫生控制的基础,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暴发和传播趋势。
通过对病原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学的研究,可以预测地区感染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为公共卫生控制和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细菌感染的病理学特征与诊断
细菌感染的病理学特征与诊断细菌感染是指人或动物体内寄生有病原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对其宿主产生了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菌感染的病理学特征与诊断方法。
一、病理学特征1. 细菌的寄生位置细菌感染可以出现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如皮肤、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等。
不同的寄生位置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例如,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喉咙痛、发热等,而泌尿系统感染则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
2. 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毒力是指细菌对其宿主的伤害能力。
不同的细菌毒力不同,导致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也不同。
例如,极强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导致化脓性感染和败血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3. 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感染的病理学特征与其致病机制密切相关。
不同的细菌采取的致病机制不同,如产生毒素、侵袭性、侵染性等。
例如,产生毒素的白喉杆菌会导致患者咽喉疼痛、咳嗽和循环功能不稳定等症状。
4. 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可能对抗某些药物的作用。
如果细菌对抗药物敏感性较差,则可能导致感染难以治疗。
因此,在病原体检测的同时,实验室医师需要测试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以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二、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常见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全身乏力等。
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结合体格检查来辅助诊断。
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诊断细菌感染的关键。
包括细菌培养、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物化学试验、药敏试验等。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并可以测试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3. 分子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微生物的核酸序列(例如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RNA等),来确诊细菌感染。
分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快速和准确。
其中,PCR技术是常用的分子技术之一,它可以扩增特定的微生物DNA片段,从而检测病原体的存在。
综上所述,细菌感染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方法十分复杂,需要医生和实验室医师共同合作来确诊和治疗。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介绍实验室检查可直接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如:肉眼观察、利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在培养基上生长)或者间接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如抗体检测)。
一般的检测手段包括·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培养(培养)·免疫学试验(凝集反应试验如乳胶凝集试验、酶免疫测定、蛋白质印迹、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学试验·核酸为基础的鉴定方法( 以核酸为基础的鉴定方法)·非核酸鉴定方法( 以非核酸为基础的鉴定方法)培养通常是明确微生物的金标准,但是结果可能要在数天或数周后才能得到,并且不是所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培养得到,因此可以选择其他有参考价值的试验。
当一种病原体得到培养及鉴定后,实验室就可以评估其对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药敏试验。
有时也可以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特定的耐药基因。
一些试验(如革兰染色,常规的需氧培养)可以检出多种病原体,并且通常在许多可疑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被使用。
然而由于通过这些试验可能使得一些病原体被遗漏,因此临床医生必须知道对每种可疑病原体检测所用的每个试验的局限性。
当出现可能被遗漏的情况时,医生需要对怀疑的病原体进行特异性的检测(如特异染色或特异培养基)或建议实验室选择更多有针对性的试验进行检测。
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速度快,但是准确性有赖于检测者的经验以及检测设备的质量。
除标准的实验室外,由于质控方面的不足常常限制了医生选择显微镜检查作为确诊的方法。
组织的显微镜检查可能需要区分病原微生物来自于侵袭性疾病或仅仅为表面定植-这种区分往往难以由培养来判别。
虽然有一些不能被染色的标本要通过水分固定来检出真菌、寄生虫(包括蠕虫的卵和幼虫)、阴道来源细胞和能动的微生物(如毛滴虫属)、梅毒螺旋体(通过暗视野显微镜),但是大多数标本用染剂处理后都能使病原体带有颜色,让它们在背景中突显出来。
为了提高真菌的可分辨度,可用10%氢氧化钾(KOH)溶解周围的组织和非真菌病原体。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级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可以分为拟诊断、极似诊断、确定诊断。
这种三级诊断的理念由来已久,1981年有文献对伤寒进行三级诊断。
近年来,分级诊断理念在病毒性疾病、真菌性疾病领域成为业界热点,已经成为真菌学领域指南的基本理念。
但在细菌学领域,三级诊断理念尚未形成普遍共识。
细菌学领域二级诊断已经被广为接受。
二级诊断包括拟诊断、确定诊断。
拟诊断指基于临床表现的诊断;确定诊断指在拟诊的基础上,有确定的微生物学证据的诊断。
因为启动微生物学检查的前提就是临床表现,所以感染性疾病领域中,很多时候确定诊断等同于微生物学确定诊断,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病毒学/真菌学领域在拟诊断、确定诊断之外,还有一个极似诊断(probable)。
极似诊断指两种情况:①临床表现不明确,但微生物学证据明确;②临床表现明确,但只有初步的微生物学证据。
后一种情况证据本身可信,但尚未明确微生物种属,或检查结果阳性预测值(PPV)略低,故曰初步。
注意病毒学领域的假设性治疗(presumptive therapy),对应的诊断即极似诊断。
需要辨析probable的翻译,probable diagnosis 国内最常译作"临床诊断"。
但这个翻译不理想:英汉用词字面无对应,汉语用词容易混淆,英语里有时把拟诊断等同为临床诊断,即possible cases=clinical cases[8]。
将probable 翻译为极似,虽略有改进,但也不理想。
实际工作中,如果明确"临床诊断"所指,如何翻译是次要问题。
如果不明,首先需要明确其根本含义,如何翻译仍是次要问题。
细菌学领域是否有三级诊断?细菌学领域极似诊断的证据是什么?现从病原学、疾病角度予以阐述。
一、病原学角度研究显示,以毒力质粒pPCP1和pMT1为扩增标靶的实时PCR检测结果,可以作为鼠疫耶尔森菌感染极似诊断层面的证据[9]。
在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的诊断中,Kim等[10]将下列三种脑脊液检查证据都列为极似诊断层面证据,革兰染色、乳胶凝集试验、PC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Florence Paillard, PhD, and Craig S. Hill, PhD准确和快速的诊断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和防止感染性疾病扩散的关键。
理想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应该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实验结果。
检测试剂如果灵敏度不高则可能导致疾病的漏检,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造成疾病的扩散;同样,试剂如果特异性较差则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治疗,还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阴影。
不论对个人还是公共卫生部门,因检测方法的不可靠所导致的错误诊断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已使得人们可以研制出比传统方法更为灵敏、特异和快速的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述评数十年来,检测细菌的的标准方法是培养(液体和/或固体培养基)和染色,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和淋病奈瑟菌的革兰染色。
其它一些方法还包括采用抗体技术检测细菌抗原的酶免疫测定(EIA)和直接荧光抗体技术(DFA)等。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微生物核酸成分的核酸检测(NATs)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诊断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目前用于微生物鉴定的NA Ts主要有两种类型:培养确认检测试剂和直接检测试剂。
培养确认的NA Ts试剂主要用来对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确认;直接NA Ts试剂可以直接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无需培养。
与培养确认探针试剂相比,由于直接NATs试剂完全不需要培养这一步骤,所以可以更快地给出检测结果;直接NATs试剂一般来说其准确性也高于直接免疫检测方法。
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非放射性直接NA Ts试剂是Gen-Probe PACE试剂,用来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
对直接NATs试剂而言,一个至关重要的改进在于加入了目标扩增步骤,即探针检测前将目标序列进行扩增。
第一个用于沙眼衣原体检测的核酸扩增试剂(NAA Ts)于1993年获得了FDA的批准。
此后,随着核酸扩增技术的不断改进,出现了可以将样品成分的抑制作用降为最小的第二代NAA Ts,它的操作流程也得到了相应改进。
本文将就已经商品化并得到FDA批准的用于检测五种细菌感染的直接NATs试剂进行述评。
这五种感染为:链球菌性咽炎、肺结核(TB)、阴道炎、衣原体(CT)和淋球菌(GC)感染。
二、直接NAT方法学非扩增直接NATs(表1):大多数商品化的直接NA Ts试剂都采用特异性针对出现在被测生物体内的一段独有的核酸序列(目标序列)的核酸探针。
这种探针通常采用荧光或化学发光标记。
所测样品需进行处理以使其能够释放出核酸。
检测时,标记的DNA探针可以和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探针-目标序列杂交体。
该杂交体被从非杂交探针中分离或区别开后,标记物散发出信号。
在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时,NATs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试剂的灵敏度。
Gen-Probe采用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将rRNA作为检测目标,rRNA在大多数微生物体内是以数以千计的拷贝量存在的。
例如,沙眼衣原体中的rRNA可达2000拷贝,而DNA中有用的靶序列在每个细菌体内的量仅有一个或数个拷贝。
因此以rRNA为检测目标可以大大提高试剂的灵敏度。
除此之外,Gen-Probe由于在杂交检测中还采用了杂交保护检测(HPA)方法,使其试剂的灵敏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检测rRNA和HPA技术的结合使得第一个DNA探针检测试剂被临床实验室广泛用于培养的确定和直接检测。
第二个用于提高DNA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方法是对信号分子进行放大,如杂交捕获试剂(Hybrid Capture assay)。
它采用针对RNA:DNA杂交体的抗体来检测杂交形成,每个抗体都带有酶标记物。
每个酶分子都会产生多种着色分子用于与之结合的每个杂交分子。
这种从一个杂交分子产生多重信号分子的方法称为“信号放大”方法。
但与第三种改进试剂性能的“目标扩增”方法相比,信号放大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要低的多。
目标扩增直接核酸扩增检测(表1):目标扩增是指通过在一个试管内产生数百万个目标序列拷贝的方法来提高试剂的灵敏度,这种方法类似于通过培养使细菌体内产生更多的靶DNA或RNA拷贝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但靶扩增的过程要比培养快的多,它可以用来检测实验室里难以培养或不能培养的细菌。
目标扩增所采用的复制序列(亦称amplicons)为标记的DNA探针。
目前广泛采用的鉴定细菌的几种目标扩增方法分别为PCR、链替代扩增(SDA)和转录介导扩增(TMA)。
1.PCR:指DNA目标序列受热变性,然后加入DNA聚合酶进行扩增的过程。
可与目标序列特异性结合的引物引导DNA聚合酶对该序列进行复制。
DNA合成的每个过程均经历加热变性—退火—延伸这样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后拷贝数可增加一倍。
由于反应循环可进行一定次数,所以短时间内即可扩增获得大量目标DNA。
2.SDA:与PCR不同,SDA的扩增过程是在同一温度下进行的。
这种“恒温”方法也需使用引物来保证扩增的DNA序列的特异性。
不同的是,它无需采用加热变性的方法来解链双链DNA,而是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新合成的DNA引物进行切割。
DNA聚合酶能识别切割位点并可以在该点重新启动DNA合成,通过对DNA的复制以替代以前的DNA 链。
这一过程可以使DNA的拷贝成倍增长,并循环进行。
和PCR一样,SDA仅扩增DNA。
如果扩增对象是RNA,则需首先将其转录为DNA。
均相检测采用出现在SDA反应中的称之为“分子灯标”的一种特异性荧光探针,这种探针与扩增反应过程产生的复制序列(amplicon)进行杂交并改变其结构时会产生荧光信号。
3.TMA:TMA是在恒温过程中特异性扩增RNA或DNA分子,反应过程需引物和两种酶:逆转录酶(RT)和RNA聚合酶。
逆转录酶用来合成DNA,合成的DNA再被RNA 聚合酶用来复制更多的RNA,这一过程可以循环进行。
采用自动化扩增仪,TMA可以在15到30分钟内使目标序列扩增100亿倍。
检测采用HPA方法。
HPA使用可以和复制序列进行特异性杂交的吖啶酯标记探针。
扩增后,一种“选择试剂”可以破坏掉未杂交探针上的吖啶酯,而已经杂交的探针上的吖啶酯不会受影响,这是因为杂交结构可以保护它。
检测可采用发光仪。
表1.用于细菌检测的商品化直接NAT技术NAT类型技术核酸标记生产商杂交保护(HPA)rRNA 化学发光Gen-Probe Inc非靶扩增固相捕获rRNA 比色BD杂交捕获DNA 化学发光Digene Corp.PCR DNA 比色Roche靶扩增SDA DNA 荧光BDTMA rRNA 化学发光Gen-Probe Inc三、直接NATs与培养/免疫方法的比较(一)、与其它常用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直接NATs的优势主要有:1.检测时间短(1—6小时)。
虽然这一检测时间与EIA相似,但较之培养所需的24—72小时甚至8周(如结核杆菌)而言,还是有很显著的改进。
快速检测不仅可以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提高公共卫生的安全性(如避免疾病的扩散)。
2.高通量检测。
一些直接NA Ts可以在同一个时间里进行几百个标本的检测,不仅省时、也降低了成本。
自动化的直接NA Ts也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
3.高灵敏度NAATs。
NAA Ts理论上可以从每份标本中检出一个生物体,而其它方法如EIA的最低检测水平为每份标本1000个以上的生物体。
NAATs的临床灵敏度一般在95%以上,与标准培养方法相等或更敏感,在某些标本中更是明显(如尿标本CT检测)。
4.因为无须要求被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一定是存活的,所以直接NATs对标本的要求不高。
与培养相比,直接NA Ts所用的标本可以放置更长时间。
(二)、直接NA Ts的潜在局限性主要有:1.一些第一代NAA Ts在某种情况下会因为扩增抑制作用而导致试剂灵敏度的降低(如采用尿标本检测CT)。
这种抑制作用通常是标本-特异的,会引起假阴性结果。
通过内在监控或扩增控制等方法可以控制这种抑制作用,也可以采用目标捕获等技术处理标本从而消除抑制作用。
尽管有时会出现抑制作用,但大多数NAA Ts临床检测灵敏度仍然高于非扩增的直接NA Ts或EIA。
2.标本之间复制序列的残留物污染对NAA Ts可能是一个问题,但不影响非扩增直接NATs。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残留物污染所带来的影响。
3.目前FDA批准的NAA Ts不能用于检测耐药性。
对于需要了解耐药情况的一些病例如结核诊断,需同时进行NAAT和培养。
NAATs可以快速检定结核杆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培养可以确定诊断及细菌耐药情况。
4.NAATs的成本通常高于传统微生物和EIA检测方法。
一个例外是CT培养,它一般很难进行,而且成本要高于NAA Ts。
四、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NATs(表2)表2. FDA批准的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NATs病名病原体生产商/试剂检测技术所用标本(FDA认可)A群链球A群链球菌Gen-Probe/ HPA 咽拭子标本菌性咽炎GASDirectRoche/ 呼吸道标本AMPLICOR MTB PCR (涂片阳性)肺结核结核杆菌Gen-Probe/ 呼吸道标本AMPLIFIED(MTD)TMA (涂片阳性、阴性)宫颈内拭子标本Gen-Probe, PACE 2 CT HPA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眼结膜拭子标本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Digene,Hybrid HybridCapture II CT Capture 宫颈内拭子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Roche,AMPLICOR CT PCR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男性和女性尿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男性尿道拭子标本Gen-Probe,APTIMA Combo 2 TMA 男性和女性尿标本阴道拭子Gen-Probe, PACE 2 GC HPA 宫颈内拭子标本男性尿道拭子标本Digene,Hybrid HybridCapture II GC Capture 宫颈内拭子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Roche,AMPLICOR GC PCR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淋球菌感染淋病奈瑟菌男性尿液宫颈内拭子标本BDProbe Tec ET CT/GC SDA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男性和女性尿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Gen-Probe,APTIMA Combo 2 TMA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男性和女性尿标本阴道拭子阴道加特纳菌、阴道炎阴道毛滴虫、BD Affirm VPIII 固相阴道拭子念珠菌属捕获A群链球菌性咽炎:检测咽炎病人A群链球菌(GAS)的金标准是采用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但培养需要24—48小时。
目前所开发的快速抗原检测试剂(RADT)虽然可以进行快速检测,而且使用也较方便,但其灵敏度一般比培养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