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是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一些采样器的稳定性、选择和校准方法、样品保护、采样流量、采样时间等技术要求,确保了采集到的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内容如下:
1. 采样器的选择和校准。
必须校准采样器的流量,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材,同时要考虑其采样效率。
2. 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
采样流量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该标准规定采样流量在0.5~2.5L/min范围内。
采样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通常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3. 样品保护。
在采集样品时,必须避免污染和损坏。
对于颗粒物的采集,应使用干燥过滤纸,将其存放在密封的袋子中;对于气态污染物的采集,可使用活性炭吸附剂,将其存放在玻璃管中,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4. 采样的稳定性。
采样时应保持采样器的稳定性,避免采样器
的抖动或移动,否则会影响采样效果。
5. 采样的代表性。
采样前应对被采样的污染源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保采样代表性。
以上就是GB-T-16157-1996的主要要求和技术规范,该标准指导了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采样过程,对于准确分析固定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2.4采样效率.
采样效率教学要点气态污染物:绝对比较法、相对比较法颗粒物:颗粒数效率、质量采样效率1. 气态污染物采集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常用溶液吸收和填充料固体吸附法。
评价这些方法的采样效率有绝对比较法和相对比较法。
(1)绝对比较法精确配制一个已知浓度为c0气体,用所选用的采样方法采集标准气体,测定其浓度c1较实测气体浓度和已知浓度c0采样效率K为:K=用这种方法评价采样效率是比较理想的,但由于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气有困难,实际应用时受限制。
(2)相对比较法配制一个恒定浓度的气体样品(其待测污染物浓度不一定要求准确、已知),然后用2~3个采样管串联起来采集所配样品,分别测定个采样管中污染物的含量,计算第一个管含量占总量百分数。
采样效率K为:K=,,分别为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中分析测得的浓度。
用这种方法评价采样效率,要求第二、第三管的浓度与第二管比较时极小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三个管的浓度相加近似于所配气体浓度。
而第二、第三管污染物浓度所占比例越小,说明采样效率越高。
一般要求K值为90%以上。
采样效率过低时,应更换采样管、吸收剂或降低抽气速度。
2.颗粒物颗粒物采样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颗粒采样效率,就是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数目占总颗粒数目的百分数。
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就是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的量占总量的百分数。
只有当全部气溶胶颗粒大小相同时,这两种采样效率才会在数量上总是占绝大部分,而按质量计算却占很小部分,两者是不可能相同的,所以采样效率总是大于颗粒采样效率。
由于微米以下颗粒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颗粒采样效率有着重要作用,评价采集颗粒物(气溶胶)的方法的采样效率,一般用质量采样效率来表示。
评价颗粒物(气溶胶)的采样效率与评价气态和蒸气态的采样效率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由于配制已知浓度标准气溶胶颗粒在技术上比配制气态和蒸气态物质标准气体按惯例要难得多,复杂得多。
二是用滤料采样就像一个滤筛一样,能漏过第一张滤料的细小颗粒,也可能漏过第二、第三张滤料,因此用相对比较法评价颗粒物(气溶胶)采样效率很困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固定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因此,精确且可靠的采样方法对于监测和控制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一些常用技术。
二、颗粒物采样方法颗粒物是固定污染源排放中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它们对空气质量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颗粒物采样方法:1. 高体积采样法高体积采样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颗粒物采样方法。
它通过一个大面积的滤膜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下来,并采用抽真空的方式使空气通过滤膜。
该方法采样量大,适用于长期监测和颗粒物来源分析。
2. 空气动力学采样法空气动力学采样法基于颗粒物在气流中的运动原理,通过将采样气流引向样品收集器,利用气流动力学的作用使颗粒物沉积下来。
该方法适用于颗粒物浓度较高的情况,采集效率较高。
3. 冲击颗粒物采样法冲击颗粒物采样法是一种利用采样头对颗粒物进行冲击撞击,使其附着在采样板上的方法。
该方法采样过程简单,适用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三、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与颗粒物不同,气态污染物主要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于固定污染源的排气中。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 吸附管采样法吸附管采样法是一种常用的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它利用吸附剂吸附气态污染物,并将吸附剂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可以选择不同的气态污染物进行采样。
2. 均质采样法均质采样法通过将采样气体经过均质器,使气态污染物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采样气流中。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均匀分布采样的情况。
3. 免净器采样法免净器采样法是一种通过过滤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来去除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过滤介质或吸附剂进行采样,在气流经过后将气态污染物滞留在过滤介质或吸附剂上。
四、结论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是研究和管理污染源的重要手段。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最新]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1) 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所用的分析方法灵敏度很高时,可选用直接采取林冲听采样法。
用该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或者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而且可以快速地得到分析结果。
直接采样法常用的窗口有以下几种。
a. 注射器采样用100ml的注射器直接连接一个三通活塞。
采样时,先用现场空气抽洗注射器3-5次,然后抽样,密封进样口,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使注射器的内压略大于大气压。
要注意样品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当天分析完。
此外,所用的注射器要做磨口密封性的检查,有时需要对注射器的刻度进行校准。
b. 塑料袋采样常用的塑料袋有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四氟烯袋等,用金属衬里(铝箔)的袋子采样,能防止样品的渗透。
为了检验对样品的吸附或渗透,建议事先对塑料袋进行样品稳定性实验。
稳定性较差的,用已知浓度的待测物在与样品相同的条件下保存,计算出吸附损失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
使用前要做气密性检查,充足气后,密封进气口,将其置于水中,不应冒气泡。
使用时用现场气样冲洗3-5次后,再充进样品,夹封袋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c. 采气管采样采掘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100-500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掘管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的气体被完全转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d. 真空瓶采样真空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制成的固定容器,容积为500-1000ml,采样前,先用抽气真空装置将采气瓶内抽至剩余压力达1。
33kpa左右,如瓶内预先装入吸收液,可抽至溶液冒泡为止,关闭旋塞。
采样时,打开旋塞,被采空气即进入瓶内,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为真空采样瓶的容积。
(2) 有动力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是用一个抽气泵,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瓶(管)中的吸收介质,使空气样品中的待测污染物浓缩在吸收介质中,而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
吸收介质通常是液体和多孔状的固体颗粒物,其不仅浓缩了待测污染物,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并有利于去除干扰物和选择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是用液体吸收管的有动力空气采样装置,它主要由吸收管,流量计和抽气泵所组成。
简述CEMS中气态污染物监测单元的采样方法
第57卷 第2期2021年3月石 油 化 工 自 动 化AUTOMATIONINPETRO CHEMICALINDUSTRYVol.57,No.2Mar,2021稿件收到日期:20201106,修改稿收到日期:20201230。
作者简介:王文长(1974—),男,安徽桐城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就职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自控仪表设计工作,任技术副总监。
简述CEMS中气态污染物监测单元的采样方法王文长,夏余欢(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4)摘要: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的应用过程中,选取的采样方法各不相同。
分析比较了气态污染物监测单元的几种主流采样方法,探讨了采样方法与分析仪表的匹配问题。
气态污染物监测单元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各技术路线自身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在保证监测准确性及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比选,同时还应易于工程化实施,兼顾防腐、防堵的要求,尽可能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以减小维护工作量,实现全套CEMS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气态污染物监测;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完全抽取;稀释抽取;原位分析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7324(2021)02007705犅狉犻犲犳犇犻狊犮狌狊狊犻狅狀狅狀犛犪犿狆犾犻狀犵犕犲狋犺狅犱狅犳犌犪狊犲狅狌狊犘狅犾犾狌狋犪狀狋犕狅狀犻狋狅狉犻狀犵犝狀犻狋犻狀犆犈犕犛WangWenchang,XiaYuhuan(EastChina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Co.Ltd.,Hefei,230024,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狊:Thesamplingmethodsaredifferentintheapplicationofcontinuousemissionmonitoringsystem(CEMS).Severalmainstreamsamplingmethodsofgaseouspollutantmonitoringunitareevaluatedandcompared.Thematchingproblemsbetweensamplingmethodsandanalyzersarediscussed.Gaseouspollutantmonitoringunitshouldbecomparedandselectedwithcombinationof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eachindividualtechnologyrouteandthescopeofadaptationinpracticalapplicationsundertheguaranteeofmonitoringaccuracyandresponsetime.Meanwhile,itshouldbeeasilyimplementedinengineering,withtakingintoaccounttherequirementofanticorrosionoranti blocking.Theautomationofthesystemshouldbeimprovedasmuchaspossibletominimizethemaintenanceworkload,torealizethelong termoperationforthewholeCEMS.犓犲狔狑狅狉犱狊:gaseouspollutantmonitoring;continuousemissionmonitoringsystem;completeextraction;dilutionextraction;in situanalysis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制定了完善的环境法律及标准体系以加强源头监管,将工业企业作为重点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体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收费制度,在企业的生产排放口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即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强制跟踪、计量和管理工厂的排放状况,为环境执法机构提供监管依据。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解析
普通型采样管法颗粒物采样装置
玻璃纤维滤筒采样管 采样嘴
4、采样前准备工作
① 滤筒处理和称重:在105-110℃烘烤1h,取出放 入干燥器中,在恒温恒湿的天平室中冷却至室 温,用感量0.1mg天平称量,两次称量重量之差 不超过0.5mg。当滤筒在400℃以上高温排气中 使用时,为了减少滤筒本身减重应预先在400℃ 高温箱中烘1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量至恒重。放入专用的容器中保存。
⑤ 选择5,确定/或输入采样点数和每点的采样时间, 把滤筒装入采样枪,给滤筒编号并记录,将采样 枪放入管道中第一个采样点位置,按“确定”开始 采样,结束后,停止采样并保存数据,采样枪背 对气流取出(不可倒置),取出滤筒对内折叠竖 放滤筒盒。
⑥ 选择7,在此菜单下选1查询当前数据并打 印,按“退出”回到主菜单,准备下一次采 样。
⑨ 采完最后一个点后,将采样管后的胶管迅速堵住,同时 停机并将采样嘴背对气流,从烟道中小心地取出采样管, 注意不要倒置。用镊子将滤筒取出,放入专用的容器中 保存。
⑩ 每次至少采三个样,取平均得到烟尘浓度。
6、样品分析
采样后的滤筒放入105℃烘箱中烘烤1h,取出 放入干燥器中,在恒温恒湿的天平室中冷却至 室温,用感量0.1mg天平称量至恒重,采样前 后滤筒重量之差,即为采取的颗粒物量。
管和连接管内的水倾入冷凝器中,用量筒测量冷凝水量。
(2)干湿球法
①原理:使气体在一定的速度下流经干、 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 和测点处排气的压力,计算处排气的水分 含量。
② 测量装置及仪器
③ 测定步骤
I. 检查湿球温度计的湿球表面纱布是否包 好,然后将水注入盛水容器中(自来水 即可)
环境监测之大气污染物采样方法
PM10、PM2.5
1、测日均浓度时,每天采样不少于4次,累积采样时间不小于18h;环境条件:风速小于可等于8m/s,避开污染物及障碍物;
2、滤膜放恒温恒湿箱平衡24小时(15-30℃中任何一点,湿度45-55%);
HJ618-2011
油烟
1、截面积小于0.5m3时取中间一点,否则多点采样。
。
氰化氢
1、有组织:采样管有加热装置;串联两支20mlNaOH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0-30min(测小时均值时应等间隔采样4次或采样1小时)
2、无组织:0.5L/min流量采气30-60min
HJ28
铬酸雾
1、有组织:玻璃纤维滤筒采样。
2、无组织:25mlU型玻板吸收管装入5ml蒸馏水,0.5L/min流量采气30-60min
空气中铅
用中流量采样器以100L/ min流量采集滤膜样品10 m3,当铅浓度过低,可适当增加采样体积。.
HJ539-2009石墨炉法
中流量采样器,以50-150L/ min流量采集滤膜样品30-60 m3。注意滤膜毛面朝上。
GB/T15264-199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砷
用玻璃纤维滤筒或石英滤筒采集有组织废气,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环境空气(中流量采样器,以100L/ min流量采集1小时)。
HJ482-2009
现场空白,采样、运输中应避免阳光照射。
空气中NOX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高度不低于80mm),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二支吸收瓶之间,以0.4L/min流量采气4-24L。
气态污染物采样规范注意事项
①有组织需要有加热至120℃的玻璃夹套
②采样管为聚四氟乙烯管/硬质玻璃
③避光保存,采集后不立即分析放入2-5℃的冰箱保存48h。
④有组织采样时戴防毒面具。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 28-1999
无组织:小流量采样器
有组织:加热枪+小流量
氯化氢
环境空气,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为60L时,定容体积为10ml时,方法检出限为m3,测定下限为m3。
白色/棕色多孔玻璃吸收瓶
小时值:保温,流量:L/min一般min时长:60min。
日均值:恒温,流量:L/min 24h
采样管:硅胶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甲醛吸收液,
临用时现配。
①采集、运输、贮存中避光
②温度保持在23-29℃
③现场空白
小流量采样器
氮氧化物-环境空气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μg/10 ml吸收液。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24 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mg/m3。当吸收液总体积为50 ml,采样体积288 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mg/m3。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12~24 L时,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mg/m3。
氢氧化钠吸收液+滤筒
①采样管为聚四氟乙烯管/聚乙烯塑料管/橡胶管
②专用采样枪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 67-2001
加热枪+烟尘采样器
氰化氢
无组织: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检出限为2×10-3mg/m3,测定范围为mg/m3;
污染源:当采样体积为5L时,检出限为m3,测定范围为mg/m3。
污染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为10L时,定容体积为50ml时,方法检出限为m3,测定下限为m3。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圆形烟道弯头后的测点
பைடு நூலகம்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 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
方法
② 对于矩形烟道或方形烟道
➢ 将烟道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 各小块中心即为测点。小块的数量按表3 的规定选取。原则上测点不超过20个。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 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烟道、烟囱及排气筒(以 下简称烟道)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 测定方法和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锅炉、工业炉窑及其他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 物的采样。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 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1)原理:排气的流速与其动压的平方根成 正比,根据测得某测点处的动压、静压以 及温度等参数,计算处排气流速。
(2)测量装置及仪器
上图是标准型皮托管,是一个弯成90度的双层同心圆管,前端呈半圆形,正 前方有一开孔,与内管相通,用来测定全压,在距前端6倍直径处外管壁上开 有一圈孔径为1mm的小孔,通至后端的侧出口,用于测定排气静压。 按照上述尺寸制作的皮托管修正系数为0.99+-0.01,标准型皮托管的测孔很小 ,当烟道内颗粒物浓度大时,容易被堵塞,它适合测量较清洁的排气。
➢ 测定步骤
I. 将冷凝器装满冰水,或在冷凝器进、出水管上接冷却水。
II. 将仪器按图10所示连接。
III. 检测系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分段检查、堵漏,直到满足 检漏要求。
IV. 打开采样孔,清除孔中的积灰。将装有滤筒的采样管插入烟道近 中心位置,封闭采样孔。
环境检测有组织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环境检测有组织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由于气态污染物在采样断面内,一般是混合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
采样时,应根据被测成分的状态及特性选择冷却、加热、保温措施,并按照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最低检出浓度选择合适的采样体积。
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系统采样时,吸收或吸附装置应尽可能靠近采样管出口,并采用多级吸收或吸附。
当末级吸收或吸附检测结果大于吸收或吸附总量10%时,应重新设定采样参数进行监测。
当采祥管道为负压时,不能用带有转子流量计的采样器采样。
测定去除效率时,处理设施前后应同时采样。
不能同时采样时,各运行参数及工况控制误差均不得大于±5%。
现场直接定量测试的仪器应注意零点变化,测试前后应测量零点,当零点漂移大于仪器规定指标时,需重新测定。
使用定电位电解法、红外法、紫外法,要关注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误差、系统偏差。
气态污染物采样规范注意事项
小时值:保温,流量:L/min一般min时长:60min。
日均值:恒温,流量:L/min 24h
采样管:硅胶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甲醛吸收液,
临用时现配。
①采集、运输、贮存中避光
②温度保持在23-29℃
③现场空白
小流量采样器
氮氧化物-环境空气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μg/10 ml吸收液。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24 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mg/m3。当吸收液总体积为50 ml,采样体积288 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mg/m3。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12~24 L时,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mg/m3。
德清县德环检测有限公司气态污染物采样规范及注意事项
项目
检出限
采样
吸收液
注意
方法
采样仪器
二氧化硫-环境空气
当使用10ml吸收液,采样体积为30L时,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出限为m3,测定下限为m3,测定上限为
m3。当使用50ml吸收液,采样体积为288L,试份为10ml时,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出限为m3,测定下限为m3,测定上限为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氟树脂材质/不锈钢材质
棕色多孔玻璃吸收瓶+氧化瓶+吸收瓶
小时值:流量:L/min一般min时长:10-60min一般60min
24小时连续:恒温,流量:L/min 24h
采样管:硅胶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注:氧化瓶尽量不能用玻璃吸收瓶替代,采样管连接尽量短,氧化瓶中液体5-10ml(日均值为50ml),最好少,防止吸入2级多孔玻璃瓶,影响显色。
对氨基苯磺酸显色液
和水4:1配置,
原液如淡红色应重配。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精选课件ppt
22
③ 测定步骤
I. 检查湿球温度计的湿球表面纱布是否包 好,然后将水注入盛水容器中(自来水 即可)
II. 打开采样孔,清除孔中的积灰,将采样 管插入烟道中心位置,封闭采样孔。
III. 当排气温度较低或水分含量较高时,采 样管应保温或加热数分钟后,再开动抽 气泵,以15L/min流量抽气。
精选课件ppt
26
七、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1、原理:将烟尘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 中,使采样嘴置于测点上,正对气流,按颗 粒物等速采样原理,抽取一定量的含尘气体
。根据采样管滤筒上所捕集到的颗粒物量和 同时抽取的气体量,计算出排气中颗粒物浓 度。
精选课件ppt
27
2、采样原则
(1)等速采样:颗粒物具有一定的质量, 在烟道中由于本身运动的惯性作用,不能完 全随气流改变方向,为了从烟道中取得具有 代表性的烟尘样品,需等速采样,即气体进 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的烟气速度相等, 其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气体进入采样嘴 的速度大于或者小于采样点的烟气速度都将 使采样结果产生偏差。
② 检查所有的测试仪器功能是否正常,干燥气中 的硅胶是否失效。
③ 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再分段检 查,堵漏,直至合格。
精选课件ppt
32
5、采样步骤
① 采样系统连接:用橡胶管将组合采样管的皮托管与主机 的响应接嘴连接,将组合采样管的烟尘取样管与洗涤瓶 和干燥瓶连接,再与主机的响应接嘴连接。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 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精选课件ppt
1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烟道、烟囱及排气筒(以 下简称烟道)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 测定方法和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实验一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
实验一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是研究大气污染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采样方法:袋式采样和活性碳管吸附法。
1.袋式采样方法袋式采样法是通过将气体样品进行封闭收集,利用袋内气体的等温性质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其优点是简便易行。
袋式采样适用于一些易挥发的气体以及短时间采样的场合。
袋式采样方法的步骤如下:首先,选择合适材质和尺寸的采样袋,采样袋内要干燥无杂质。
然后,在采样点位打开采样袋,并调节采样流量。
采样持续时间通常为15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采样完成后,将袋口封好,并标记好样品信息。
袋式采样方法的缺点是对一些气体的稳定性要求高,且不能进行长时间采样。
2.活性碳管吸附法活性碳管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适用于各类气体污染物的采样。
活性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高效地吸附气体污染物。
在进行活性碳管吸附法采样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活性碳管。
然后,在采样位置将活性碳管固定在采样器上,并设置适当的流量。
采样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采样完成后,将活性碳管用硅胶固定,封装保存,并标记好样品信息。
活性碳管吸附法采样的优点是适用于各类气体污染物的采样,可以长时间采样,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然而,活性碳管的吸附物有一定饱和量,需要及时更换。
总结:袋式采样和活性碳管吸附法是两种常用的大气及室内空气采样方法。
袋式采样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易挥发气体和短时间采样;活性碳管吸附法适用于各类气体污染物的采样,可以长时间采样。
根据研究需要和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对于保证采样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2.塑料袋采样法(sampling method using plastic bag)
采用与所采集的空气污染物既不起化 学反应,也不吸附和渗透的塑料袋作 采样容器。 通常使用50~1000 ml铝箔复合塑料袋、 聚乙烯袋、聚氯乙烯袋、聚四氟乙烯 袋和聚酯树脂袋采气袋。
在采样现场用大注射器或手抽气筒 将现场空气注入塑料袋内,清洗塑 料袋数次后,排尽残余空气,重复 3~5次,再注入现场空气,密封袋 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p21
图2-4 气体在溶液中的吸收过程
待测气体在溶液中的吸收速度可用下 式表示。
υ A D(cg cl )
式中,υ为气体吸收速度;A为气-液接触 面积;D为气体的扩散系数;cg为达到平 衡时气相中待测组分的浓度;cl为气液界 面上的浓度。
由于扩散到气-液界面上的被测气态或蒸 气分子迅速与吸收液发生反应或被吸收液 溶解而被吸收,这时可认为cl=0。如果 吸收速度不考虑在液相的扩散,而只受在 气泡内气相扩散的影响,则上式可写成:
吸收液的选择
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或有机溶 剂等。一般酸性污染物可采用碱性吸 收液;碱性污染物可采用酸性吸收液; 有机蒸气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采用加 有一定量可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作为 吸收液。
利用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 反应、络合反应原理选择吸收液。p22
(一)有动力浓缩采样法
用抽气泵将空气样品中气态污染物采集在 收集器中的吸收介质中而被浓缩。 对于液体吸收介质,可用吸收管作收集器; 对于颗粒状或多孔状的固体吸附介质,可用 填充小柱作为收集器。 因此,有动力浓缩采样法又分为: 溶液吸收法、 固体填充柱采样法、 低温冷凝浓缩法等。
1.溶液吸收法(solution absorption method)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圆形烟道弯头后的测点
② 对于矩形烟道或方形烟道
将烟道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 各小块中心即为测点。小块的数量按表3的 规定选取。原则上测点不超过20个。
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1m²,流速分布比较均 匀、对称并符合要求的可去断面中心作为 测点。
管和连接管内的水倾入冷凝器中,用量筒测量冷凝水量。
(2)干湿球法
①原理:使气体在一定的速度下流经干、 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 和测点处排气的压力,计算处排气的水分 含量。
② 测量装置及仪器
③ 测定步骤
I. 检查湿球温度计的湿球表面纱布是否包 好,然后将水注入盛水容器中(自来水 即可)
I. 将冷凝器装满冰水,或在冷凝器进、出水管上接冷却水。
II. 将仪器按图10所示连接。
III. 检测系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分段检查、堵漏,直到满足 检漏要求。
IV. 打开采样孔,清除孔中的积灰。将装有滤筒的采样管插入烟道近 中心位置,封闭采样孔。
V. 开动抽气泵,以25L/min左右的流量抽气,同时记录采样开始时间。
VI. 抽取的排气量应使冷凝器中的冷凝水量在10mL以上。采样时每隔 数分钟记录冷凝器出口的气体温度tV,转子流量计读数Qr,流量 计前的气体温度tr,压力Pr以及采样时间t,如系统装有累积流量 计,应记录开始采样及终止采样时的累积流量。
VII. 采样结束,将采样管出口向下倾斜,取出采样管,将凝结在采样
(2)采样孔
③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 的相互垂直的直径线上(如下图所示)。对矩 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 的延长线上(如下图所示)。
GB 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解析
III. 当排气温度较低或水分含量较高时,采 样管应保温或加热数分钟后,再开动抽 气泵,以15L/min流量抽气。
IV.当干、湿球温度计温记录真空压力表的压力。
六、排气流速的测定
1. 排气流速的计算 (1)原理:排气的流速与其动压的平方根成
③ 当烟道布置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采样线 和测点。
五、排气参数的测定
1. 排气温度的测定,一般情况下可在靠近烟 道中心的一点测定,将温度的传感器插入 烟道中测点处,封闭采样孔,待稳定后读 数。
2. 排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排气中水分含量 应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用冷凝法、干湿 球法或重量法中的一种方法测定,一般情 况下可在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测定。
管和连接管内的水倾入冷凝器中,用量筒测量冷凝水量。
(2)干湿球法
①原理:使气体在一定的速度下流经干、 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 和测点处排气的压力,计算处排气的水分 含量。
② 测量装置及仪器
③ 测定步骤
I. 检查湿球温度计的湿球表面纱布是否包 好,然后将水注入盛水容器中(自来水 即可)
2、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1)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 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 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 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即上3下6)。对矩形烟道, 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 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 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上述选取。
(1)冷凝法
➢原理:由烟道中抽取一定体积的排气通过 冷凝器,使冷凝出来的水量,加上从冷凝 器排出的饱和气体的水蒸气量,计算排气 中的水分含量。
GB 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1)冷凝法
➢原理:由烟道中抽取一定体积的排气通过 冷凝器,使冷凝出来的水量,加上从冷凝 器排出的饱和气体的水蒸气量,计算排气 中的水分含量。
➢测定装置及仪器:测量排气中水分含量的 采样系统如图所示,它包括烟尘采样管、 冷凝器、干燥器、温度计、真空压力表、 转子流量计、抽气泵等组成。
➢ 测定步骤
➢对直径小于0.3m、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并符合 要求的小烟道,可取烟道中心作为测点。
圆形烟道弯头后的测点
② 对于矩形烟道或方形烟道
➢将烟道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 各小块中心即为测点。小块的数量按表3的 规定选取。原则上测点不超过20个。
➢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1m²,流速分布比较均 匀、对称并符合要求的可去断面中心作为 测点。
管和连接管内的水倾入冷凝器中,用量筒测量冷凝水量。
(2)干湿球法
①原理:使气体在一定的速度下流经干、 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 和测点处排气的压力,计算处排气的水分 含量。
② 测量装置及仪器
③ 测定步骤
I. 检查湿球温度计的湿球表面纱布是否包 好,然后将水注入盛水容器中(自来水 即可)
(2)采样孔
③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 的相互垂直的直径线上(如下图所示)。对矩 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 的延长线上(如下图所示)。
(3)采样平台
采用平台为检测人员采样设置,应有足够 的工作面积使检测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 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²,并设有1.1m高 的护栏,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1.3m。
排气参数(温度、压力、水分含量、成分) 的测定。
排气密度和气体分子量的计算。 排气流速的测定 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排放浓度、排放率
GBT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管和连接管内的水倾入冷凝器中,用量筒测量冷凝水量。
(2)干湿球法 ①原理:使气体在一定的速度下流经干、 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 和测点处排气的压力,计算处排气的水分 含量。
② 测量装置及仪器
③ 测定步骤 I. 检查湿球温度计的湿球表面纱布是否包 好,然后将水注入盛水容器中(自来水 即可) II. 打开采样孔,清除孔中的积灰,将采样 管插入烟道中心位置,封闭采样孔。 III. 当排气温度较低或水分含量较高时,采 样管应保温或加热数分钟后,再开动抽 气泵,以15L/min流量抽气。 IV. 当干、湿球温度计温度稳定后,记录干 球和湿球温度。 V. 记录真空压力表的压力。
I. II. III.
IV.
V. VI.
VII.
测定步骤 将冷凝器装满冰水,或在冷凝器进、出水管上接冷却水。 将仪器按图10所示连接。 检测系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分段检查、堵漏,直到满足 检漏要求。 打开采样孔,清除孔中的积灰。将装有滤筒的采样管插入烟道近 中心位置,封闭采样孔。 开动抽气泵,以25L/min左右的流量抽气,同时记录采样开始时间。 抽取的排气量应使冷凝器中的冷凝水量在10mL以上。采样时每隔 数分钟记录冷凝器出口的气体温度tV,转子流量计读数Qr,流量 计前的气体温度tr,压力Pr以及采样时间t,如系统装有累积流量 计,应记录开始采样及终止采样时的累积流量。 采样结束,将采样管出口向下倾斜,取出采样管,将凝结在采样
2、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1)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 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 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 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即上3下6)。对矩形烟道, 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 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 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上述选取。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检测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1) 直接采样法
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所用的分析方法灵敏度很高时,可选用直接采取林冲听采样法。
用该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或者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而且可以快速地得到分析结果。
直接采样法常用的窗口有以下几种。
a. 注射器采样
用100ml的注射器直接连接一个三通活塞。
采样时,先用现场空气抽洗注射器3-5次,然后抽样,密封进样口,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使注射器的内压略大于大气压。
要注意样品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当天分析完。
此外,所用的注射器要做磨口密封性的检查,有时需要对注射器的刻度进行校准。
b. 塑料袋采样
常用的塑料袋有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四氟烯袋等,用金属衬里(铝箔)的袋子采样,能防止样品的渗透。
为了检验对样品的吸附或渗透,建议事先对塑料袋进行样品稳定性实验。
稳定性较差的,用已知浓度的待测物在与样品相同的条件下保存,计算出吸附损失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
使用前要做气密性检查,充足气后,密封进气口,将其置于水中,不应冒气泡。
使用时用现场气样冲洗3-5次后,再充进样品,夹封袋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c. 采气管采样
采掘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100-500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掘管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的气体被完全转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d. 真空瓶采样
真空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制成的固定容器,容积为500-1000ml,采样前,先用抽气真空装置将采气瓶内抽至剩余压力达1。
33kpa左右,如瓶内预先装入吸收液,可抽至溶液冒泡为止,关闭旋塞。
采样时,打开旋塞,被采空气即进入瓶内,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为真空采样瓶的容积。
(2) 有动力采样法
有动力采样法是用一个抽气泵,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瓶(管)中的吸收介质,使空气样品中的待测污染物浓缩在吸收介质中,而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
吸收介质通常是液体和多孔状的固体颗粒物,其不仅浓缩了待测污染物,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并有利于去除干扰物和选择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是用液体吸收管的有动力空气采样装置,它主要由吸收管,流量计和抽气泵所组成。
(3) 被动式采样法
被动式采样器是基于气体分子扩散或渗透原理采集空气中气态或节气态污染物的一种采样方法,由于它不用任何电源或抽气动力,所以又称无泵采样器。
这种采样器体积小,非常轻便,可制成一支钢笔或一枚徽章大小,用作个体接触剂量评价的监测,也可放在欲测场所,连续采样,间接用作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监测。
目前,常用于室内空气污染和个体接触剂量的评价监测。
2、颗粒物(气溶胶)的采样
空气中颗粒物质的采样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自然沉降和滤料法。
(1)自然沉降法
自然沉降法是利用颗粒物重力场的作用,沉降在一个敞开的容量中,采集的是较大粒径的颗粒物。
自然沉降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大的尘粒,是测定室外大气降尘的方法,而室内测定很少用。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易受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误差较大。
(2)滤料法
滤料法根据料子切割器和采样流速等不同,分别用于采集空气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
滤料采集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基于直接阻截、惯性碰撞、扩散沉降、静电引力和重力沉降等作用。
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是同时并存的,当采样速度一定时,就可能使一部分粒径小的颗粒物采集效率偏低。
此外,在采样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颗粒物从滤料上弹回吹走的现象。
相关资料
∙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案例”专题讲座 (09-28)
∙2014国庆放假通知 (09-26)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技术人员现场操作考核 (07-15)
∙江苏康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乙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延续现场技术考
核 (07-02)
∙苏州市环保局来我司调研 (06-16)
∙2014年端午节放假通知 (05-30)
∙我公司应邀参加在沪举行的中国环博会 (05-23)
∙江苏康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监督评审 (05-13)
∙康达检测顺利通过CMA监督扩项现场评审 (03-18)
∙中国科技大苏州研究院与江苏康达检测公司签署平台共享科研合作协议书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