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珠海市教育局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珠海市教育局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中职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一、基本情况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是200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代码:12576)。

学校占地面积102552。

8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89345。

75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008.92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2。

37万册,教职工273人,高职在校生4372人。

中职学生385人。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广东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部署,抓住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契机,立足珠海,面向珠三角和广东省,践行“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彰显学校特色、精心打造品牌”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为重点,以内涵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在发展中提升质量,在规范中完善治理,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中只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学校坚持立足珠海,面向广东,服务于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以艺术类专业为主体,以文管、经贸类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格局。

二、依托珠海职教集团,探索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2003年,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表演等专业获批五年一贯制招生,2004年经珠海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中职部。

2015年初,珠海职教集团成立.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表演、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专业依托珠海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制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实现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本校高、中职教育衔接的教学改革实践。

将中专的专业教学和大专的专业教学通盘考虑,避免中专和大专课程的重复开设,并依照技巧学习年龄越小,学得越快等艺术规律,在课程安排、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上更加贴进中职生实际,注重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训练,尤其是对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做全新系统的安排。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2018年12月影印件目录一、学校概况 (1)二、基础数据(截止2018年8月31日) (2)(一)经费收支 (2)(二)办学基础条件 (4)(三)师资队伍 (6)(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12)三、学生发展 (15)(一)学生活动 (15)(二)学生服务 (16)(三)培养质量 (17)四、教学改革 (26)(一)加强课程改革力度 (26)(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28)(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30)(四)推进课程的过程性考核 (31)(五)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1)— 1 —(六)教学科研水平 (33)五、政策保障 (34)六、国际合作 (34)七、服务贡献 (36)(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

(36)(二)实施科普推进计划,提供决策咨询。

(37)(三)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37)八、面临挑战 (38)(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38)(二)学院建设发展思路和举措 (40)— 2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一、学校概况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成立于1991年,是1994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所综合类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最早(7所)、西南地区第一所民办普通高校。

学院于2014年从成都整体搬迁至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地处绵竹二环路东88号,举办方为四川希望教育集团。

经过24年的发展,学院基础设施、师资条件完备,办学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4年来,学院已培养输送了21届5万多名普通专科合格毕业生,教育质量得到用人单位普遍认可。

截止2018年8月31日,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153人,专兼职教师总数892人,专任教师527人。

学院开设有管理、工学类专业38个。

2018年1 月,学院升本正式纳入四川省“十三五”本科院校设置规划。

学院获得“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多伦县职业教育中心

多伦县职业教育中心

多伦县职业教育中心2017年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一、学校情况(一)学校概况多伦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集职业高中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一体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12月晋升为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获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9月成立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多伦分院,承担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在旗县内实现了高职带动中职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

学校建有机电与数控加工、物流、建筑、护理、焊接、学前教育、旅游、会计、计算机、玛瑙雕刻十大实训基地,总投入2000余万元,实训室42个,总面积13200余平方米。

2013年10月整体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41亩,总建筑面积43620平方米,总投入2亿元。

2017年全校固定资产总值22141万元。

通过资源配置和整合,办学条件已步入自治区中职校一流行列。

(详见表1)表1 学校建筑情况统计表学校为全盟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盟市级标准化就业技能实训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每年面向社会培训、鉴定达1000人次左右。

注册成立校办沃凯神有限公司,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办学。

机电专业为盟市级标准化培训基地、自治区就业技能培训品牌专业。

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坚定实施“内涵发展、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策略,紧密围绕县域经济“一体两冀”发展战略,努力创建“师资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区域示范性现代职业学校,打造师生引以为豪、社会高度认可的品牌职业教育。

(二)学生情况1. 办学规模截止2017年底,共招生427人,比上年减少35人。

在校生1022人(全日制),比上年减少29人。

住宿生人数772人,毕业生人数392人,比上年毕业生人数少17人。

巩固率95%,比上年增加0.6%。

2017年培训鉴定800余人次,比上年增加8.4%。

(详见表2)表2 2017年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2. 专业建设学校建立了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开现代农艺技术、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会计、工艺美术、学前教育等10个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分析及改进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分析及改进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分析及改进建议作者:王秀平来源:《职教通讯》2018年第16期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是高职院校回应社会问责、接收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对外展示自我、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首先探讨了质量年报的概念及其读者对象,然后基于教育部2017年质量年报要求对无锡市域内7所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的文本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质量年报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组织、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分析及改进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互联网+学堂’的企业大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882);无锡市科学技术协会软科学研究项目“无锡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优化的研究”(项目编号:KX17-A-17)作者简介:王秀平,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机器视觉及机器人控制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6-0050-0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在教育部的倡导下,39 所国家“985工程”学校率先发布了2010学年教学质量报告。

教育部2011年9月下发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随后200多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及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了2011年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以下简称质量年报)。

到2015年,质量年报制度推广到所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

无锡市域内共有9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7所为公办院校,2所为民办院校。

该市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7所院校中有1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3所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1所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7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7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7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27•【文号】教职成厅函〔2017〕23号•【施行日期】2017.05.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7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按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简称资源库)建设工作安排,现将2017年度国家级备选资源库申请、升级改进支持资源库遴选和年度验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备选资源库申请符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手册(2017)》(以下简称《手册》,见附件1)“七、申请条件”的资源库,可依据《手册》“八、备选资源库申请流程”进行申请。

新申报国家级备选资源库的第一主持单位须于2017年6月15日至7月5日期间登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提交申请材料,并将相关申请材料纸质版和省级推荐公函(一式两份)于2017年7月10日前函报我部职成司。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6〕17 号)已确定但尚未立项建设的备选资源库须重新接受评议。

备选资源库可自主更新管理系统中原有申请材料,并将相关申请材料纸质版(一式两份)于2017年7月10日前函报我部职成司。

参加遴选的备选资源库直接进入材料公示环节。

我部按《手册》“八、备选资源库申请流程”遴选确定2017年度国家级备选资源库,并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建设专项”(以下简称部本专项)预算安排情况,从中择优立项支持建设国家级资源库。

2016年确定立项建设但尚未安排部本专项资金支持的资源库,须按《手册》要求重新提交有关材料,确定是否给予部本专项资金支持。

二、升级改进支持资源库遴选符合《手册》“十一、管理机制”“(一)持续支持机制”要求的已验收资源库,可申请升级改进支持部本专项资金。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2017质量年度报告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2017质量年度报告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一、学院概况(一)历史沿革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溯源于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有色金属管理局开办的中南分局技工学校,进入新世纪后湖南省人民政府以原湖南有色金属职工大学为基础,整合湖南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资源组建而成,由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主管,2011年10月份搬入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新校区教学,成为该园区第一所整体一次性建成、最早进入园区办学的职业院校。

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院建设与发展,学院发展一日千里,2012年5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有色职院,2013年10月,学院牵头组建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11月,学院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职工职院技能实训基地”。

(二)发展现状学院坐落于长株潭融城的核心区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66978.48平方米,学生公寓共9栋,建筑面积23004.18平方米。

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图书馆、教学楼、实训楼、田径运动场、食堂等教学生活用房。

学院设有4系3部,共有19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招收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具有5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资质,各类在籍学生6200余人,其中三年制高职在校学生4799人,教职工352人,专任教师211人,生师比18.3︰1。

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9万余册,电子图书2678GB。

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65个,已建实践场所35412 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00余万元,当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212万余元,生均4827元。

学院与金川集团、株冶集团、江西铜业等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42个,覆盖所有专业。

2016年学院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 4月22日,我院获批为全国首批7所试点院校之一,受邀参加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工作启动会;6月14至22日,我院参加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赞比亚调研活动;10月刘福峰教授赴赞比亚正式开展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度)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二○一八年三月目录一、学校情况 (1)(一)学校概况 (1)(二)学生情况 (1)(三)教师队伍 (2)(四)设施设备 (2)二、学生发展 (2)(一)学生素质 (2)(二)在校体验 (3)(三)资助情况 (3)(四)就业质量 (5)(五)职业发展 (5)三、质量保障措施 (6)(一)专业动态调整 (6)(二) 改革人培养模式,促进内涵发展 (7)(三)教师培养培训 (9)(四)规范管理情况 (10)(五)德育工作情况 (12)(六)党建情况 (13)四、校企合作 (14)(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4)(二)学生实习情况 (16)(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17)五、社会贡献 (18)(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8)(二)社会服务 (18)(三)对口支援 (19)六、举办者履责 (19)(一)经费 (19)(二)政策措施 (20)七、特色创新 (21)(一)政校企合作 (21)(二)集团化办学 (22)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2)(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2)(二)改进措施 (22)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一、学校情况(一)学校概况我校是原省教委于1997年正式批准成立的全省唯一的食品类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河南食品工业大省培养急需的食品类技术技能人才,属民办教育性质。

近年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深度合作,使学校办学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是“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和漯河市职业教育攻坚“双十工程"计划重点建设学校.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师范院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年度)武强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7 年 12 月30日目录第一部分学校情况 (1)第二部分学生发展 (3)第三部分质量保障措施 (6)第四部分校企合作 (12)第五部分社会贡献 (14)第六部分举办者履责 (14)第七部分特色创新 (15)第八部分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8)武强县职教中心2017年度质量报告第一部分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武强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武强县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衡水市园林式单位,河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占地68100平米,建有教学办公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两栋,实训楼一栋及餐厅、礼堂等,总建筑面积24800余平米,绿化、美化、硬化面积30000平米。

学校建有微机室、装裱室、工美画室、工美展室、音乐教室、汽修车间、汽车驾驶训练场等实验实习室(场)。

固定资产 1300万元,其中教学设备249.6万元。

学校现开设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音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其中工艺美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1.2 学生情况2017年,学校招收新生125人;在校生314人;毕业生82人;学生巩固率为90.7%;开展各类培训2000人次。

与上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3 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本科学历41人,占89.1%;具有高级职称的22人,占47.8%;中级职称的29人,占63.0%;“双师”素质的教师有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23.9%。

学校聘请兼职教师11人,生师比为11.36:1.1.4 设施设备学校不断增强教学、实验实训等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度。

本年度投资16.9万元,新增汽修专业设备42台套。

学校现有教学用微机104台,教师备课微机30台。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0.43万元,实习实训工位0.5个。

现有纸质图书12000册,生均38册。

第二部分学生发展2.1 学生素质学校结合中职学生实际,着力推行“阳光德育”工程。

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教育质量2017年度报告

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教育质量2017年度报告

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教育质量2017年度报告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辽阳一职专)于1981年建校,是辽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教学单位。

学校先后被省、市两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命名为模范学校、示范学校、文明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教科研先进单位、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基地。

2017年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组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实验校”、被省妇联授予“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被市妇联、市文明办授予“辽阳市家庭教育基地”、被市文明办授予辽阳市“雷锋学校”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30469.71平方米,建筑面积24366.09平方米。

现开设学前教育、会计、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平面设计、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9个专业。

学校资产7036万元。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努力实现就业服务高要求、教育教学高质量、专业建设高品位、基地建设高标准、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

积极推行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培训、就业六位一体办学模式,形成了市场化办学、精细化管理、品牌化提升的特色,为辽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2学生情况学校现有在校班49个,在校生2227人,2017年招生842人,毕业771人,巩固率为95.06%。

学生的家庭状况很不均衡,2017年学校做了学生基本状况的调查统计,目前学校在校生中校外实习生392人,在校的1835名学生中,在校学生单亲家庭占14.5%,父母离异家庭占35.9%,农民工子弟占29.9%,春招生比例为19.7%,参加中考人数占51.1%,中考成绩100分以下占20.3%,住宿生占36.3%。

学生中城市户口占31.9%,农村户口占58.2%,县镇非农占9.9%。

与2016年相比招生人数增长19.77%,毕业生人数增加0.91%,其它数据趋于稳定。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南京科技**学院二〇一八年三月目录一、建设基础 (1)(一)建设背景 (1)(二)建设基础 (2)(三)存在不足 (7)二、建设目标 (8)(一)建设思路 (8)(二)建设目标 (9)三、建设内容与具体措施 (10)(一)理念先行,凝练质量文化 (10)(二)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10)(三)完善规划,形成质量目标体系 (12)(四)完善标准,建成标准体系 (12)(五)健全制度,形成质量监控体系 (14)(六)建设平台,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 (14)(七)自主保证,构建多方多层诊改机制 (15)四、建设进度与保障措施 (17)(一)建设进度 (17)(二)保障措施 (18)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教高﹝2016﹞9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17〕20号)、《南京科院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6-2018》(南科院院〔2016〕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优化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全程、全员保证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制定本方案。

右玉县职业中学2017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右玉县职业中学2017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右玉县职业中学2017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1、学校情况1.1、概况右玉县职业中学隶属于右玉县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是右玉县教育局,始建于1985年,旧址在右玉县玉羊街南街移民村西侧,占地不足20亩,因地处偏远,条件简陋,教学设施落后,多年来没有学生,只搞些短期培训,2004年被省扶贫办批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到2014年学校迁入新址,校园占地80亩,建筑面积14253平方米,固定资产约3770万元,学校共有三个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和机电技术应用。

右玉县职业中学是全省最后一批未经验收的学校。

1.2、学生情况2017年在校生共113人,2017年毕业学生44人,招生20人。

学生全部为三年制。

1.3、教师队伍全校教师共38人,兼职教师18人,生师比为3:1,无“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占47%,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28%。

1.4、设施设备教学设备逐步健全,去年学校新购置计算机30台,2017年建起两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电子商务,购置计算机共64台和实训基地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设备共投资225万元,生均设备值为20522元,生均纸质图书89册。

2、学生发展2.1、学生素质。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稳步提高,文化课全部合格,专业技能也全部合格,体质测评全部合格,毕业率为100%。

2.2、在校体验。

学生在校理论文化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基本满意,校园文化较单一,生活安全基本满意。

2.3、资助情况。

2017年免学费资金全部到位,全部学生免交学费。

助学金发放也全部到位,春、秋两季共受助学生20人。

另有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得到学校资助。

2.4、就业质量。

2017年毕业生为44人,就业率达85%。

2.5、职业发展。

学生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一般。

3、质量保障措施3.1、专业动态调整。

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右玉县电子商务进农家示范县作用,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今年新增了两个专业,一个是电子商务,一个是机电技术应用,这两个专业建设已全部完成。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一年来,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办心手同工教育,育德高技强人才”这一主旋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省示范校建设的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校园朱洗文化品质建设,激发教师活力,深化课程改革,提升专业内涵和品牌。

现将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前身为临海市琳山农业技术学校,由著名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朱洗博士创办于1933年,为台州市最早的职业学校。

2007年2月与原市高级职业中学合并,实施异地迁建而成(又名台州船舶工业学校、临海市第二职成教中心、临海市建筑学校)。

2010年2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2年3月通过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中学的评估。

2014年10月被确认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并于2018年3月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在2017年12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评为浙江省品牌专业;“张秀娟剪纸大师工作室”被评为浙江省名大师工作室。

学校始终践行朱洗先生倡导的“且工且读、心手并劳”的办学理念,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展思路,加强“六育”管理,营造“九无”环境,倡导“文明”举止,培育“三让”课堂,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治安安全单位,学校系统档案目标管理省二级达标学校,台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台州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台州市优秀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台州市优秀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基地,台州市文明单位等。

1.2 学生情况学校现有中职全日制在校生3520人,共有76个班级。

其中高一26个班级,学生1254人,高二25个班级,学生1240人,高三25个班级,学生1026人。

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达100%。

1.3教师队伍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队伍。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2017年1月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编委会主编王成斌副主编袁靖宇经贵宝李畅编委温贻芳刘海明朱祎王国庆陈志祥王云凤赵浴宇刘洋刘任熊刘登辉吉国庆薛鹏飞王霞王梅陈海艳陈菲蒋才锋张娟撰写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编制和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121号)文件要求,以2015.9.1~2016.8.31期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V2.16版》和《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系统》89所江苏省高职院校数据为主要依据,结合江苏省教育厅教育统计年报,参考2017年全省各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指标以及相关的第三方评价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报告围绕“质量”和“创新”两大主题,从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挑战与展望等七个方面,对江苏省高职教育总体情况与院校特色进行总结。

目录2016年江苏高职十大亮点 (I)一、基本情况 (1)二、学生发展质量 (3)2.1 就业质量 (3)2.2 职业素养 (5)2.3 素质拓展 (6)2.4 创新创业 (8)三、教育教学质量 (11)3.1 办学条件 (11)3.2 专业建设 (11)3.3 师资建设 (17)3.4 信息技术 (22)四、环境质量 (26)4.1 顶层设计 (26)4.2 政府统筹 (26)4.3 院校治理 (28)4.4 科研引领 (30)五、服务贡献 (33)5.1 服务贡献表 (33)5.2 产教深度融合 (33)5.3 支撑地方经济 (35)5.4 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37)5.5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38)5.6 提升高职教育获得感 (39)六、国际影响力 (41)6.1 国际影响表 (41)6.2 合作交流 (42)6.3 留学江苏 (43)6.4 服务“走出去”战略 (44)七、挑战与展望 (46)7.1 问题导向 (46)7.2 创新发展 (46)后记 (48)I2016年江苏高职十大亮点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指标发展脉络、内涵意蕴与未来展望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简称“质量年报”)制度是推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1]。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0—2020年)》指出“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首次向全社会发布至今,质量年报制度已走过十余年。

经过多年的学理探索与制度实践,职业教育“五维质量观”已逐步确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已初步形成,从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政府责任、服务贡献、国际合作等方面回应学生、院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对于职业院校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

为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提出的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更加充分地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诉求,有必要对2012—2021年质量年报的评价指标加以解析,进一步发挥年报作为职业教育履行责任担当、确立质量发展观、宣传发展成绩、接受社会监督重要制度载体的功能作用。

一、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发展脉络梳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是构成质量年报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

经过十年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对于引导职业教育从多个维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改革发展成效,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诉求,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围绕质量提升形成职业教育“五维质量观”2012年,质量年度报告首次发布,报告围绕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从第三方视角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展质量评价;2014年,初次设置“计分卡”“资源表”两个评价量表,包含14个评价指标;2017年,从学生成长成才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发展环境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质量及国际合作质量等五方面全方位展开评价,通过“计分卡”“资源表”“服务贡献表”“落实政策表”“国际影响表”等五个评价量表40个指标采集质量评价数据,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五维质量观”(表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不足与提升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不足与提升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不足与提升作者:张志强唐军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18年第05期[摘要]新时代,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文章提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服务意识[作者简介]张志强(1977- ),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

(河南郑州 450046)唐军(1977- ),男,河北清河人,衡水学院,副教授,硕士。

(河北衡水053000)[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职院校提升科技社会服务能力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62400410166)[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9-0055-04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提出了“四个服务”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期望:高职应有服务人民、社会、国家与经济的能力。

(一)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源于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为战士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上的一次演讲。

1945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被写进了党章,正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坚守的行为准则和根本宗旨,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宗旨。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8)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学校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年度报告(2018)及相关附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特此声明单位名称(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名):年月日目录前言 (1)一、基本办学信息 (3)(一)基本办学条件 (3)1.办学基本设施 (3)2.办学经费 (3)3.师资队伍 (4)4.信息化建设 (5)(二)办学规模及生源 (6)1.在校生规模 (6)2.2017生源情况 (6)二、学生发展 (7)(一)学生管理与服务 (7)1.辅导员队伍 (7)2.学生社团活动 (7)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8)4.学生保险 (9)5.学生资助 (9)(二)学生培养过程评价 (10)1.教学满意度 (10)2.核心课程重要程度 (11)3.学生素养培养及效果 (11)4.创新创业 (12)5.学生技能竞赛 (13)三、培养质量评价 (14)(一)就业率 (14)(二)就业收入 (14)(三)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15)(四)职业期待吻合度 (15)(五)就业满意度 (16)(六)对母校满意度 (17)(七)就业去向 (17)三、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 (18)(一)内部治理和机制创新并举,增强办学活力 (18)案例一:引入关键指标绩效考核,深化学院内部治理 (18)案例二:引入英国现代学徒制,“四方”协同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20)(三)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拓宽生源来源渠道 (21)(四)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有效课堂工程 (22)(五)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 (22)四、国际合作 (23)(一)实施留学生培养工程,提升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 (23)(二)推进国际交流合作计划,扩大学院师生国际视野 (23)(三)实施伴随企业“走出去”计划,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23)案例三:以“一平台三推手”创新国际合作办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24)五、服务贡献 (26)(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6)(二)深化产教融合,面向农垦和地方积极开展科技服务 (26)(四)发挥学院骨干示范作用,持续推进中高职对口帮扶工作 (27)六、面临挑战 (28)表1 计分卡 (29)表2 资源表 (29)表3 国际影响力 (30)表4 服务贡献表 (30)表5 落实政策表 (31)前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由广西区农垦局举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优秀”建设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前言
学生发展
立德树人
就业质量
职业发展
自主创业
计分卡
.教育教学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
教师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管理
.政府责任
政策落实
“行动计划”引领创新发展
质量保障
经费保证
.国际合作
国际影响
独特贡献
来华留学
合作发展
服务贡献
服务贡献强
服务“一带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设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农业现代化
服务中国制造
服务现代服务业
.面临挑战
定力不足挑战内涵发展
投入不足挑战整体提升
环境质量挑战能力建设
管理能力挑战人才培养
附件:高职教育主要质量指标的地区分布
附件:指标名词解释
附件: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