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媒业的转企改制(精)

合集下载

我国传媒组织结构变革要求及策略分析

我国传媒组织结构变革要求及策略分析

但 目前报纸 对 于市场 的调查 、 报纸 的定位 、 市场 的管理 和监 控等 , 缺乏科 学规 范 的机 制和 方式 , 就是 某些新 创
报 随着经 济 体制 改革 的 1趋 深入 ,传 媒 的企 业属 性 办 的报纸也 是如此 。按 照现代 营销 的理念 , 社或 者报 3 逐 渐得 到承认 , 媒介 市场也 逐渐 走 向成 熟 , 媒介市场 的 业集 团 的内部管理机 构很 大一 部分要 转为外 向型机 构 , 竞 争 1趋 激烈 ,传 媒 产 品 由供 给不 足到 一 定程 度 的过 尤其 是现有 的发行 部和 广告部 必须加 以彻底改 造 , 3 使其
维普资讯
媒 视
编之,6 辑友0f 2 02
我 国传 媒
变革 要 求
华 中科技 传媒 组 织结 构 可 以简单 地定 义 为在 媒 介组织 中各 没有 深谙 整 合营 销 的要 旨。许 多报 社仍 然停 留在 传 统 种 劳 动分工 与 协调 方式 的总和 ,它 规定 着 组织 内部 各 的发行 部加广 告部 ; 电视 台 内部各频 道各 自为政 , 内 在 媒 个 组成单 元 的任 务 、 职责 、 权利 和相互 关 系。传媒改 革 部竞争 中消耗 大量 资源 , 介产 品的营 销没有得 到 足够 从 难 多 年 的成果 使得 媒 介 的性 质 、战 略和经 营 范 围都有 极 的重视 , 媒介 的组织结 构现状 来看 , 以适 应媒介 营
股份构成
法人股 、 自然 人 股 法人股 、 自然人股 法人 股 、 自然人股
报社 占股份
2 % 0 控 股 5 % 1 控股 l . % 25 参股 lo 0 % 控股 5 % 1 控 股 5 % 1 控 股
() 3 建立 内部协 调机制 。媒介 营销 必须 由专 门的部

中国传媒的嬗变之路

中国传媒的嬗变之路

中国传媒的嬗变之路时刻:2009-09-01来历:印刷英才网作者:向问天从更始元年起,中国传媒见证了30年,走过了30年。

星移斗转,沧桑剧变。

回眸30年的风波激荡,从单一的模式到多元的成长,从数方针增长到质量的奔腾,从经营模式的转变到机制系统编制的翻新,我国传媒业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超出。

30年来传媒的成长不成是数目上的转变,更有力扩大了中国媒体的影响力家住北京晓月苑的张师长教师“十一”前特地买了一台42英寸的液晶电视,为了收看国庆60周年阅兵直播。

“刚刚领了免费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安了这个收视更明确、选择更多了!”张师长教师还明确地记得,上世纪80年月初买第一台吵嘴电视时,只能收看核心一套等几个频道,此刻经过过程数字电视机顶盒能收到100多个频道。

从1978年到此刻,电视几近迟误到每个中国家庭。

今朝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7个、电视台277个;而在1983年之前,我国只有几十家电视台,一家省级电视台根底就是一个频道。

“更始凋谢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30年,也是中国媒体成长最快、最好的时代。

”中国传媒大学传授胡智锋说。

30多年来,我国报纸和杂志的种类也活络增长。

先是晚报进入苍生家,1979年11月《南昌晚报》率先复刊。

两个月后,昆明《春城晚报》创刊。

后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老牌晚报前后复刊,我国传媒业掀起了晚报的***。

在晚报切近受众、影响力不竭扩大的带动下,都邑报也应运而生。

1994年尾,《华西都邑报》在成都问世。

随后一些省级党报如《南方日报》《福建日报》等纷纷创办了子报--都邑报,为受众供给了更多的选择。

随着报刊市场不竭趋于成熟,报刊种类也初步细化,有糊口处事类报刊、财经类报刊、***类报刊、体育类报刊等。

1993年《时尚》的创办,开启了时尚消费类杂志新时代。

1998年《财经》的创刊,开启了我国财经细分市场的时代。

中国出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感触,30年间我国媒体履历了三大转变:从以党报党刊为主到报业市场异彩纷呈,从重要依托政府拨款的事业单元改酿成自立经营的市场化财产部分,从单一纸媒进入多媒体成长久间。

我国传媒产业资本运营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传媒产业资本运营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传媒产业资本运营存在问题及对策营销策略中国传媒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国外发达的传媒业相⽐,实⼒还⽐较弱。

根本原因就是产业资本积累低,投融资能⼒相对还⽐较弱。

例如:美国最⼤的传媒公司年收⼊为380多亿美元,中国最⼤的媒体(中央电视台)年收⼊是180亿元⼈民币。

美国最⼤的杂志公司,⽐如,时代华纳,年收⼊39亿美元,中国最⼤的《时尚》杂志可能仅为2亿—3亿元⼈民币,相差15倍。

西⽅强势传媒,如新闻集团、迪尼斯集团、维亚康姆、贝塔斯曼等年收⼊均在200亿美元以上,可以运营的资本规模都在数以百亿甚⾄上千亿美元,能够以资本⼿段⼤规模地对媒体进⾏并购、整合。

产业资本积累和融资脱节,后劲不⾜,制约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对⽇渐开放的传媒市场和⽇益激烈的竞争,通过集团化、资本运作等做⼤做强,已经成为国内传媒业发展的共识。

研究传媒产业的资本运作,总结海内外传媒企业资本运营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帮助我国媒体熟悉传媒市场的规律与常识,把⾃⾝做⼤做强,具有重⼤的意义。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好,产业的雏形已经基本上成型,传媒业正表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也为⽂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了许多活⼒,带动了许多相关⾏业的发展。

但盈利模式单⼀、收⼊来源结构性失调等问题仍然制约着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另外,传媒集团化进程加快,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国传媒业巨⼤的市场潜⼒和利润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国内外的资本纷纷涌进媒体领域。

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业分类指引》中,已将“传播与⽂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些国内传媒集团在资本运营和上市⽅⾯进⾏了有益尝试,如“东⽅明珠”“电⼴传媒”“中视股份”等。

这些传媒集团通过上市募集了上亿元的资⾦,⼤⼤提⾼了⾃⾝的经济实⼒。

传媒业的强劲增长对资本市场有着巨⼤的诱惑⼒。

尤其是在当前的⾦融危机情况下,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更需要传媒概念为资本市场注⼊新的活⼒。

媒体传媒行业改革建议

媒体传媒行业改革建议

媒体传媒行业改革建议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媒体传媒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传统媒体渠道逐渐失去优势,新兴媒体正在崛起。

为了应对这一形势,媒体传媒行业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媒体传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融合是媒体传媒行业改革的关键之举。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应积极进行深度合作与融合,以整合资源、提高效益。

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平台的建设,推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交叉应用和共享,实现传媒形式的多样化。

二、加强内容创新与优化在内容日益丰富多样的当下,媒体传媒行业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注重内容的创新与优化。

注重社会热点和时事事件的报道,以精准、客观、权威的视角深入解读,提供读者所需的有质量、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也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出原创作品,提升文化底蕴与内涵。

三、推进自媒体规范发展自媒体近年来迅速发展,对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自媒体发展的规范与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建立自媒体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加强对自媒体内容的审核与监管,为读者提供更加可信赖的信息。

四、改革传统媒体经营模式当前,传统媒体在广告收入下降、发行量减少等问题不断面临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传统媒体需积极改革经营模式。

可以开展全媒体运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内容服务。

还可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比如付费阅读、会员制度等,增加财务收入来源。

五、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媒体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双赢发展。

因此,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与引导,鼓励优秀作品的创造与推广。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媒体传媒行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六、加强行业自律与社会责任媒体传媒行业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监测与评估机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

国有剧团转制改企的利弊与对策

国有剧团转制改企的利弊与对策

文 化 体 制 改革 的 目标 任 务 是 : 发展 为 主题 . 以 以改 革 为动
有 剧 团改 企 改革 的冲 击力 也 是 空前 的 。 因此 . 为 组织 、 作 实施 改
国 务 院办 公 厅发 布 了《 于 文 化体 制 改 革 中经 营性 文 化 事业 单 关
位 转 制 为企 业 和支 持 文 化 企 业 发 展 两 个 规 定 的 通 知 》 国 办 发 ( ( 0 8 1 4号 ) 20 ] 1 ,文 件 执行 期 限 为五 年 f 2 0 即 0 9年 1 1日至 月
2 8 . 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 有文艺院 团 2 家 我 国
改 革呈 现 纵 深拓 展 的 态势
革 。 合 执 法改 革 主要 内容 是理 顺 职 能 、 综 整合 执 法 机 构 : 公益 性
事 业单 位 改 革 主要 是 强 化管 理 、 发 活力 : 为公 益 性 、 营 性 激 作 经
21 0 3年 l 2月 3 1日1 内容 涉 及 国有 资 产文 化 资 产管 理 、 产 和 资
土 地 处置 、 收入 分 配 、 会 保 障 、 社 人员 分 流 安 置 、 政税 收 、 财 法人 登记 、 工商 管理 等方 面 。财 政 部 、 务 总局 也 制 定 了相 应 的贯 税 彻 、 实 意见 。 化 体制 改 革 是 一件 系 统 工 程 。 落 文 不可 能 在 3 5年 ~ 内 能改 革 到位 . 可惜 现 行 的 财税 政 策 仅 优 惠 到 2 1 底 . 省 0 3年 我
院 团 在线
、 ■■ 福 建 艺 术 ON— 6 h / TROUPE 201 U NE _ 0 —,‘
国有剧团转制改企的利弊与对策
OnT d so n 0 a u woSi f dS e Me s 8{ rn f maino tt~ wn dT e t ru e 撰 文/ e a 0T a sr t f ae o e h ar T o p s o o S e 阿 图

转型改制期中国传媒业现状分析

转型改制期中国传媒业现状分析
融合 和 企 业 收 购等 等 中国 传媒 产 业 以前 所 未经 历 过 的 市 场化 运 作 模 式
@20 0 9年 ,在传媒 产业 中,产值 最大的是移动媒体 ,为 14 . 542亿元 ;其 次是 电视 ,为 8 3 9. 6亿元 和报纸 6 73 1.6亿
元 。尽 管 这 是 历 年 最 高值 ,但 与 国 外传 克 多及 其 家族 控 股 的全 球 最 大的 传 媒 企 默
行 了诸多 经济 活动并获 得额 外利 润 。17 9 9年 1 ,上海 《 月 解放 日报 》率 先刊 登 了 “ 化大 革命 ”后 我 文
国的第一 则报 纸广告 ,19 9 4年 上海广 电总局 下属 的东方 明珠 股份有 限公 司成 为第 一家 由媒 体上 市 的股
份 有限公 司。至 20 0 9年 ,我 国 陆 续 成 立 了 4 O多 家 报 业 集 团 、2 0多 家 广 电 集 团 、4 0多 家 出 版 集 团 和 l O
营东 玄 21年第6 ’ 01 拜 期
转型改制期中国传媒业现状分析
龚 彦方
【 摘
要1对 中 国传媒 产 业 的产 品 属性 、产 业 形 态 以及 现 代 企 业 治 理 三 个 方 面进 行 分析 , 可 以得 知 ,在 现
行 中国 经 济体 制 下 的传 媒 产 业 正 经 历 着 市场 转 制 的过 渡 期 ,其 一 .产 品 属性 已具备 明 显 的 商品 特 征 ,但 其 产
元 体 制 ;其三 . 区域发 展 不均 ,上 市公 司核 心 资 产 不 完整 等 都 有 可 能 成 为 其 发 展 的 阻 遏 。 在现 行 制 度 下 以产
业 发 展 为 动 力 的产 业 融 合或 许 会 给 传媒 产业 带 来 新 的 活 力 。 『 键 词 1转 型 改制 关 传媒 产品 属 性 传 媒 产 业 形 态 传媒 产业 发 展 动 力 现 代 企 业 治理

我国媒介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对媒体的影响

我国媒介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对媒体的影响

我国媒介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对媒体的影响我国媒介管理体制的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传媒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历程有以下四个时期:一、初期——媒介发展的起步1978年以前—运作资金都由政府直接拨款。

建国初期的传媒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闻事业网。

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传媒工作,确立了适合当时国情的经营管理体制,明确了报社的企业地位。

1949年底在北京召开报纸经理会议,这次会议对报纸的经营管理采取两个措施:一是报纸的经营实行“企业化方针”,二是报纸实行“邮发合一”的方针。

这一时期的报纸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具体措施为:正确调整报价;重视广告业务经营,增加经济收入。

二、1979年——媒介发展的转折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革”错误,结束了极“左”错误长期的干扰。

这一时期,传媒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工作者开始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闻媒体内部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社等首都几家报社试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在经营管理上开始了新的探索。

1979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批准新闻单位承办广告。

这预示着多年的被禁止的传媒广告开始解禁,改变了“新闻传媒只是舆论宣传工具”的看法,中国传媒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媒介的“产业化”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媒介在业务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营管理上开始逐渐推行企业化管理机制,有意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注意商业化运作,中国媒介进入产业化的准备阶段。

报社开始尝试办报以外的多种经营方式,报业资本开始显露出盈利的本质,标志着我国报业的第二次市场化进程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广播电视”归属第三产业,并且指出“现有的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这为我国媒介产业化发展做出了政策上的准备。

电影公司国企改制方案

电影公司国企改制方案

电影公司国企改制方案1. 背景介绍近年来,电影行业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电影公司仍然被归为国有企业范畴。

这种归属方式使得电影公司的经营模式受限制,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因此,对于电影公司国企改制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2. 国企改制的意义国企改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电影公司而言,国企改制有以下几个意义:1.激发电影公司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企改制使得企业向市场化、法人化转型,改善企业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内生活力和市场化竞争意识。

2.提高电影公司的财务状况,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国企改制,电影公司可以引进市场机制,从而优化经营结构和管理体系,提高资产收益率,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着电影产业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力不断增强,国企改制将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 国企改制方案国企改制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公司制改制在公司制改制中,电影公司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注册成为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并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股权分置改革,实行集团化经营管理。

3.2 资产重组通过资产重组,电影公司可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具体而言,资产重组主要包括资产剥离、资产整合、战略投资和股权转让等。

其中,战略投资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参与企业发展。

3.3 员工持股员工持股是国企改制的新模式,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关键措施。

员工持股可以实现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共享,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4. 国企改制面临的问题国企改制尽管有着诸多好处,但是其过程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1.企业内部存在过多部门和人员,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和规范指引,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缺乏推动。

2.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质量较差,存在大量闲置资产。

传媒“双转”亟待破解的难题

传媒“双转”亟待破解的难题

上述 问题不解决 。媒体 难以实现
“ 转 ” 双 。 一
( 者 单 位 : 苏 怵 阳 县 常 州 路 作 江 南 首宿 迁 经 贸 学院 )
§
电视 台晚 .| b碜点 钟 两新 闻 摘 要 ( 个 每
f 摘自 < 现代传_)2 1 播 00年2期)
小时都毒 o 斜 厦唾 ;新闻联播” 节
县 四级 党委 领 导 管理 。转 企改 制 打 造
收益 , 可谓 一 举 多得 。
‘ 【
挤 时间看看这则故事 , 兴许会从 中受
到 启 发 。 会善 待 善 用善 管媒 体 。 广 学
大 新 闻从 业 人 员 也 可 从 江 泽 民 总 书 记 当年 帮 “ 闻联 播 ” 一 条 新 闻 指 新 中
持 自主 权 , 转 制 媒 体 是 一 个 全 新 课 对
题。
清华 大 学新 闻与 传 播 学 院 副 院 长
尹鸿 认 为 。植 入 广 告 是 世 界 媒 体 和 广

上 。 们 对 新 闻 工作 中 的 问题 不仅 不 他
告 业 发展 的 一 个道 势 。 乏 所 以 出现 . 谟


全 国性 的 媒 介 大集 团, 这样 跨 区 域性
的 经 营和 属 地 管理 必然 发 生 矛盾 。
3企 业 盈 利 原 则 和 传 媒 既 定 这 作 .
中 国人 民 大 学新 闻传 播 学 院 副 院
长 喻 国 明认 为 。植 入 式 广 告 意味 著 智
● ● ●
错、 错、 纠 防错 三部 曲 中 。 受 和 体 察 感
益 第 二 ” 是 事 业 性 质 媒 体 的 根 本 原

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

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

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正面临着一次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方式,传媒企业也不得不积极应对这一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挑战和机遇,并分析具体的转型策略和案例。

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将传统媒体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传递信息和内容。

这样的转型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 满足用户需求:数字化媒体让用户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和娱乐内容,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浏览新闻、观看视频等。

传媒企业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提高效率和创新:数字化转型可以使传媒企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共享,加速创新和决策的过程。

通过数字化技术,传媒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制作、传播和管理内容,提高运营效率。

3. 创造商业价值:数字化转型为传媒企业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例如在线广告、付费内容和电子商务等。

通过数字化媒体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提升商业价值。

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尽管数字化转型为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伴随着一些挑战。

1. 内容过载: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内容的大量涌现,用户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

传媒企业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偏好,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以吸引用户的关注。

2. 新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需要传媒企业掌握并运用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以应对技术创新的挑战。

3. 数据隐私和安全:数字化转型使得用户数据成为传媒企业的重要资产,但同时也引发了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问题。

企业需要建立合规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机制,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三、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尽管数字化转型面临一些挑战,但也为传媒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

1. 用户参与和互动:数字化媒体平台可以实现用户与内容的互动和参与,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参与到内容创作和传播中。

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变迁

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变迁

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传媒行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中管理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化竞争,传媒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本文将就中国传媒经济体制的变迁历程进行探讨,并分析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传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传媒经济体制完全由国家控制和管理。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都属于国有资产,由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和运营。

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保证了政府对信息的控制,传媒的宣传和舆论导向完全符合国家意志。

传媒产业也因为缺乏市场竞争和创新动力而缺乏活力。

一方面,政府向传媒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却限制了传媒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这种体制下的传媒经济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传媒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政府开始逐步退出传媒行业,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随之而来的是传媒市场的多元化,媒体的所有权也逐渐多元化。

媒体集团、民营媒体和外资媒体等不断涌现,传媒市场逐渐形成竞争格局。

传媒行业也开始出现了市场化经营和盈利导向的趋势,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的内容多样化,满足了受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市场经济时期的传媒经济体制变革,催生了中国传媒产业的蓬勃发展。

传媒公司的经营机制逐渐向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转变,媒体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与此民间资本的参与也为传媒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力,媒体内容更加贴近观众生活,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传媒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媒体产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时期下的传媒经济体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传媒行业的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乱象和混乱。

传媒产品的商业化运营也导致了一些纯商业化的投机行为,甚至出现了低俗媒体内容的问题。

传媒产业的不正常发展和乱象,也引发了对传媒市场监管和内容审查的重视。

我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后的思考

我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后的思考

( 一) 存 在 转制 不转 思想 的 问题
在非 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以前 , 长期实施的是所谓“ 企业 管理 ,事业单位” 的模式 。绝大多数各种管理体制属性的报刊
迈出 了图书 出版社全面转制 改革 的第 ~步。
2 0 0 5年 l 2月 出台 的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 的若干 意见》, 明确提 出了党 报党刊、时政性报 刊、
事业惰性” 。这种 思想观念如果不及 已有大 约占总量 1 / 6的非时政类报刊 已顺利完成 了转企 改制 。 报 刊企业形成 了所 谓的“ 伴 随着 《 中共 中央办公 厅、 国务 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非时 时转 变,就不会在办报理念 、运 营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刻 的变 政类报 刊出版单位体制 改革 的意见》 的出台,非时政类报刊 革,而仍然走改革前 的老路 ,失去转企改制 的意义 ,长 期下
今传 媒
2 0 1 3 年第 2 期
传媒 实 务
我 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 改制詹 的思考
李 南
( 鞍 山师范学 院 文学院,辽宁 鞍 山 1 1 4 0 0 2 )
摘 要: 本 文通过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 改制所取得 的成绩和 面临 的问题进行 总结和梳理 , 对其 转制之后 的发展政类报刊 的转企 改制任 务” [ 】 】 。
二 、转企 改制后亟待解决报刊业所面 临的
问题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 改制 的初 步完成,无疑是我 国文化体

我 国非时政 类报刊转企改制进程 回顾
我 国出版业 的转制改革最早源于 2 0 0 3 年 6月, 根据当年 制改革所迈 出的重要一 步,使报 刊出版单位摆脱 了体制 的束 发布 的 《 关于文化体 制改革试 点工作的意见》,有 2 1家新闻 缚 ,解放 了文化生产力 。但 是不 可忽视的是,这只是改革 的 出版企事业单位被确定 为文 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 。2 0 0 4年 开始 ,还有诸 多问题 亟待解 决。 4月,中国出版集 团经国务院批准转制为 中国出版集 团公 司,

重塑企业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对出版传媒产业转企改制后的战略思考

重塑企业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对出版传媒产业转企改制后的战略思考

扶持 ,税 收优 惠 。各 级新 闻出版行 政 部 门严格 执行 《 中华人 民 共和 货款 收 回后 才进 行结 算 。生 产经 营无 需先 期投 入 大量 的资 金 ,就 为 国反 不正 当竞 争 法 》和 《 关于 禁止 在 市场 经济 活动 中实行地 区 封锁 企业 扩大 经 营 、兼并 重组 以及资 本运 作提 供 了 巨大的杠 杆效 应 。除 的规 定 》 ( 务 院令 第3 3 ) 法 律法 规 ,积 极 支持 出版 传 媒企 此 以外 ,很 多 出版传 媒企 业 经过 多年 的经 营 ,都 培养 了一批 经验 丰 国 0号 等 业 开展 跨 地 区合 法 经 营 , 为公 平 竞 争 创 造 良好 环 境 ,提 供优 质 服 富 、技术 娴 熟 的资深 编辑 队 伍。 他们 经过 多 年的 拼搏 ,已经 能够 随
大 决策部 署 。只 有转企 改制 ,以市 场 为导 向 ,在 出版传 媒 行业 建立 跨媒 体 、跨地 区、跨 行业 、跨 所 有制 的战 略重 组 兼整合 步伐 进一 步
现代 企业 制 度 ,形成 符合 行业 特点 的清 晰 产权 关系 ,明确企 业所 有 加快 ,全 国范 围内 出版传 媒业 的 集 团化建 设 向纵深 发展 。 同时随 着 者 、经 营者 和劳动 者各 自的权 利和 责任 ,政企 分开 ,在 企业 内部 创 入世 过渡 期 的结 束 。我 国 出版 物 发行 市场 已逐 步放 开 ,国外 强势 传
影 响 出版传 媒企 业战 略选 择的 内外 因素分 析

传 统产 业 ,制定 和 完善 出版 发 行标 准 ,推动 新 闻 出版 产业 升级 和结
构 调 整 ,大力 发展 数字 出版 、网络 出版 、手 机 出版等 新业 态 。努 力 占领新 闻 出版业 发展 的制高 点 ,加快 实现 由传统 媒体 向传 统媒体 与

传媒行业并购案例

传媒行业并购案例

传媒行业并购案例【实用版】目录一、传媒行业并购背景及原因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2.新兴媒体崛起3.传统媒体经营挑战二、政策推动传媒行业并购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鼓励兼并重组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3.2014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相关政策三、传媒行业并购案例分析1.传媒信贷、债券与信托等金融工具的应用2.传媒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案例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案例四、传媒并购与融资的意义1.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2.提升传媒企业的竞争力3.推动金融创新正文一、传媒行业并购背景及原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借助于网络的各类型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不断地蚕食传统广告市场的份额,给传统媒体的经营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传媒行业的并购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二、政策推动传媒行业并购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传媒行业的兼并重组。

2011 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鼓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2014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媒行业的并购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传媒行业并购案例分析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传媒行业出现了许多并购案例。

首先,传媒信贷、债券与信托等金融工具在传媒行业的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传媒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例如,某传媒公司通过收购外地传媒企业,实现了跨地区的扩张。

再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案例也逐渐增多。

例如,某传统媒体公司通过收购一家新媒体公司,成功实现了新媒体领域的布局。

四、传媒并购与融资的意义传媒并购与融资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媒并购可以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提高传媒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其次,传媒并购可以提升传媒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

我国传播政策职能的转换

我国传播政策职能的转换
口 姚 曦 亮 邓 淑 华 【 电子科技 大学 成都 605 ] 104
[ 摘 要 ] 传播 政 策 , 为公 共政策 系统 中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作 其职 能的确 立 和发挥 在 当今 传媒
社会 中 , 当代 民主 的 时代 背景 下 , 着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近二 三 十年 来 , 我 国 , 在 有 在 传播 政 策环 境发

[ 收稿 日期 】 20 — 9 0 05 0 — 5 [ 作者简 介】 姚-亮( 9- 女, t 1 - ) 电子科技大学社科学院0 级研究生; 3 邓淑华(96 女, 1 一)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5
维普资讯
J u a o E T ( o il c n e d in J n 2 0 , o . , o 3 o r l f S C S ca S i c sE i ) u .0 6 V 18 N . n U e t o
我 国传 播 政 策 职 能 的转 换
2 纪7 0世 0年 代 以 来 , 国 的传 播 政 策 环 境 , 我 无
论 是 国内环境 还 是 国 际 环 境 都 发 生着 激 烈 而 迅 速 的
政 策环境 的衍 变 主要 体 现在 以下 的几 个方 面 :
蓬勃发展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民 主政 治 , 设 社 会 主 义 政 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
电子 媒介 、 网络媒 介三 足鼎 立 , 成 当今 蓬 勃 发 展 的 构


当 前 传 播 政 策 的 政 策 环 境
传媒 产业 。它作 为信 息产业 的 分支 产业 , 当今最 具 是
发展 潜力 的新 兴行 业 , 也是我 国经 济新 的增 长点 。 ( ) 国国 内民主政 治的进 一 步发展 二 我

我国传媒业重组势在必行

我国传媒业重组势在必行

传媒产业t组是国际传媒业发展的趋势
化、 团化 、 集 围际化和跨媒体运营的发展趋势 。
和被忽略的地步 ; 二是传媒业中 行政事业 单位 比例 过大——约占总 数 的百分之六十五 , ]这说明我 国传 媒业的发展 还未能适应市 场经济 的 1传媒业重组璋 传媒产业 巨人 、 第五次世界范围内企业并购风云中 , 媒体业重组大出风头 : 行业 形势 , 从 还存在太多计划经济的痕迹 ; 三是我国传媒业固有资本仍 占主导
媒体产业 , 有近 6 %的公司是混合型媒体公司 。 o J
3 跨 行 业 的 综合 性 产 业 集 团是传 媒 业重 组 的 风 向 标 、
内部向跨行业发展 , 围内购并向跨因购并发展 , 从 从发达 国家向全球扩 地位 , 如新闻出版业国有资本 比例占到 8 .% , 53 港澳台资本和外 商资 本 展, 从最初的横向并购向纵向并购 以及混合并 购发展 。如 美国媒体 业 所占比例分别为 O 1 .%和 O3 ; . % 广播 电视 电影和 音像业 中, 国有资 本
由于经济 自由化对媒体、 电讯和文化产业的行业 限制的消除 , 传媒 的阶段性成果 。各集团的规模和 影响力不断 扩大 。 社会 效益和经济 效 这些都证明传媒业走向整合的可 能性 、 理性乃至现 合 业由最初的竞争 、 兼并与 合作 , 到如今 的媒体 交叉混 合带来 了新 的效 益都有显著提升 , 益 。如迪斯尼公 司收购了美圜三大 电视 网之一的 A c公 司, B 宣传 推销 实性。但据调查和数据对比显示, 国际竞争力的 几个要 素中 。 除了需求
们必须制定适应 的产业政策 。 保护和扶持传媒业的发展 与重组 , 做大做强传媒 产业 。
【 关■谰 】 传媒 业; ; 重组 国际竞争力

《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大全5篇]》

《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大全5篇]》

《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大全5篇]》第一篇: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经历了从小到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作为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现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则是文化及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及传媒产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需要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引导、管理、扶持和调控。

然而,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曲折而漫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显著不同的各个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了复杂的政策体系。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还未结束,世界文化及传媒产业格局发生较多变化的背景下,系统梳理和认真总结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演变的历程与基本逻辑,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推进文化及传媒产业全新跨越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含义与基本特点从学理上讲,产业政策属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而言,“产业政策是对于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目标的设想,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实现这些设想的政策措施”。

①狭义而言,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鼓励或限制某一特定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的总和。

②关于产业政策,在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产业政策是政府替代市场而发挥的阶段性作用,且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发育完善而调整变化,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

这不仅阐释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特定的重要作用,更揭示出了产业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和具体的条件背景下需要运用不同的政策思路作出调整,这就为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中具有某种或某些内外基本逻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支撑。

所谓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主要是指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旨在鼓励、规范、扶持文化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

传媒单位改制的四种模式比较

传媒单位改制的四种模式比较

[新闻流传学] 传媒单位改制的四种模式比较(转载)作为研究者2009-08-09 00:52:03 阅读63 谈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当前,在传媒业改制实践方面,主要有以南方报业传媒企业为代表的“广东模式”,以宁波日报报业企业、浙江日日报报业企业、杭州日报报业企业等为代表的“浙江模式”,以辽宁初版传媒企业为代表的“辽宁模式”和以解放日报报业企业为代表的“上海模式”。

以南方报业传媒企业为代表的“广东模式”广东省的新闻单位,只有南方报业传媒企业在进行改制,其他新闻媒体的改制工作还没有启动。

南方报业改制的做法主要以下:1.在国有财富授权经营方面。

南方报业传媒企业成立管委会,由广东省政府作为出资人,对南方报业传媒企业的管委会推行国有财富授权经营,管委会代表出资人执行出资人职责。

2.采编经营分开,一媒体一企业。

依照现代企业制度、采编经营两分开,采用“一媒体一企业”的原则,将南方报业传媒企业所属报、刊、社的广告、刊行、印刷以及实业等经营性单位和部门的经营性财富剥离出来,作为国有资本金,依照企业法的相关规定,成立国有独资的南方报业传媒企业企业。

企业所属各报、刊、社的采编部门和业务保留在南方日报社,南方日报社仍为事业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企业企业成立后,再依照规范的母子企业管理系统,投资成立一系列子企业,分别负责南方日报等媒体的经营。

3.南方日报社作为事业法人,南方报业传媒企业企业作为企业法人,各负其责。

南方日报社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负责南方报业传媒企业全部的采编业务、采编人员的管理和非经营财富的运营。

南方报业传媒企业企业作为企业法人,负责南方报业传媒企业全部的经营业务、经营人员的管理和经营性财富的运营。

4.推行采编经营协调负责人制度。

“采编经营业务两分开”的实质在于必定百折不挠地坚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导向和党管干部,但它不是僵直地割裂报业的产品和产业链条。

因此,南方报业传媒企业在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协调方面,依照“分而不断、联而不乱”的原则成立起采编经营协调体系,设计了采编经营协调负责人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整合阶段(1999—2004 年),以传媒的集团 化发展为标志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82号文件。该文件提出了“四级变两级” 的广播电视改革体制,即在三台合一的基础上,推进地(市)、省 级无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的合并。同时提出在省、自治区、 直辖市内组建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内的广播电视集团。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新闻 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 见》(中办17号文件),提出要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组建多媒体兼 营和跨地区经营的媒介集团,并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对媒介业 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等进行全面调整。在确保国有控股的情 况下,可以吸纳国外和国内非国有资金,同时允许经营性资产 可以上市。
2.频道专业化——电视多元化之路



电视的集约化走的是频道专业化。这从2000年开始, 到2002年底基本完成。操作的方式和报业集团一样, 依靠行政命令在短时间内完成。 电视频道化,就是把无线、有线、教育台合并在一起, 成立广电集团(或广电总台),打破原来建制,按节 目内容设置频道。 频道专业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条集约化经营之路。 通过内部的整合,把相关的节目、人员聚合在一个频 道,避免在一个集团(总台)内部相互竞争而浪费资 源,同时使相关从业者不断积累专业经验,增加专业 知识,把专业节目越做越好。从而使我国的电视节目 从单元走向多元——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多样需求。
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大众和其他新闻媒体对其生产过程中不良行 为或后果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是一种非常有效 的方法。 可对转企改制后的我国新闻出版单位和个人的 行为进行规范和改进进行监督,这也是对新闻 出版法律法规是否能有效实施的一种有力手段 和方法。
3、建立引导和扶持机构



政府管理部门应对新闻出版单位发展方向进行适度 引导,使其在坚定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 效益为最高准则,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最佳结合。 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新闻出版单位的扶持力度, 扶持一批重点新闻出版单位。 努力树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形象,将其重点放在 突出西部独特的人文地理及地域文化,努力打造全 国最好的人文地理类品牌期刊。 在学术期刊的发展上给予必要的扶持,以使其更好 的承载地方科研成果,突出地域特色。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正面碰撞 传统媒介在迎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冲 击时,往往只是采取局部性的方式进行应对,没 有通过产业运作的方式进行联合。

三、传媒管理控制领域问题
政府对新兴媒体的规制滞后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电子 商务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但是由于网上交易有 关法规和管理办法的缺失, 信用问题成为制约网 上购物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 在传播媒介汇流、融合的趋势下, 如何建构起 一个合理的对网络媒体的规制系统是一个不应 被忽视的问题。
2.频道专业化——电视多元化之路
3.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中国传媒业 结构的基本框架 4.制播分离、编营分离——传媒的产业化之路 5.跨媒体 跨行业 跨区域——从封闭结构走向开放 结构
1.报业集团——报业的集约化经营



1996年,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 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在以后数年时间里,全国有 39家报业集团成立。除了中央级的《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外,其余报业集团都是以省 (市)级党委机关报为龙头而组建的。 报业集团的一般构成是:除一家主报(党报)外,有 6-12家子报,一家出版社、几本杂志、一家印刷厂, 还有其它一些经营性公司。 建立报业集团,其重要意义不仅是各种小报归在集团 旗下便于管理,而标志着中国报业增长方式的改变: 从过去数量增长转到质量提高上来,把粗放型外延增 长转到集约化经营内涵增长上来。
(2)两家或数家媒体实行跨区域合作,对已有的一、两家媒体 注资改造、重新包装。例如,湖南经济台曾出资2000万人民币, 对南昌市电视台第四频道进行改造。湖南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合 作把武汉电视台一个频道改为女性专业频道,等等。 (3)大型国企注资媒体,实行跨行业经营。这些大型国企名义 上多为投资媒体的经营部门。但实际上往往是实行内部股份制, 国企有权参与媒体的管理,包括对主要负责人的提名或批准。当 然,这些媒体基本上是专业性报纸或新闻杂志。例如:2005年5 月,四川的五粮液公司出资近4000万和新华社共组瞭望东方传 媒有限公司,并对《瞭望东方》新闻周刊进行改组。
在2001年开始,各媒体都纷纷成立发行公司、 广告公司,成为传媒集团下的子公司,承包各 传媒集团或媒体的广告、发行。其中,湖广传 媒、北青传媒在大陆、香港成功上市发行股票 来融资。民营的影视制作公司也纷纷涌现,独 立制片,象光线、金英马等等开始崭露头角。 各家大的电视台都成立了影视制公司,据统计, 电视台所创办的所谓国营影频制作公司达120 家。

政府对传统媒体规制体系的不健全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媒介管理规范 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求。

以中国的广播电视系统为例, 我国广播电视业“依法 行政”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广播电视部成立以后, 1986 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 现广电总局) 设立立法机构、制定 立法计划、着手法制建设。截止到1997年国务院通过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我国已制订了电视类法规80 余 件, 地方性法规16 件。
5.跨媒体 跨行业 跨区域——从封闭结构走 向开放结构

世界上任何一家有实力、有影响的传媒集团都 是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报业集团、 广电集团的成立为“三跨”创建了一个极好的 平台。所以,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三跨”。
“三跨”的三种形式

(1)两家或数家媒体实行跨区域联合,共同出资、 出人,创办一家新媒体,这是“三跨”最基本的模 式。比较出名的案例有:四川《成都商报》和上海 《解放日报》在上海合办《每日经济新闻》;广东 《南方日报》和北京《光明日报》在北京合办《新 京报》;广州《广州日报》、北京《北京青年报》 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组成上海第一财经公司, 创办《第一财经日报》并把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 上海电台经济频率分别改称为上海第一财经频道、 频率,实现跨区域、跨媒体经营。
我国传媒业的“转企改制”
“转企改制”的动力分析

中国当代传媒改革是在党/政府、社会、媒体 三种力量共同推动下进行的,形成了三角动力 机制,其中党/政府力量是传媒改革启动力, 社会/市场力量是传媒改革牵引力,媒体自身 的力量是传媒改革内驱力,在三者的合力作用 下,才形成了我国传媒业当今“事业单位企业 化管理”的格局。
转企改制之后新闻媒体如何实现其社会责 任?


积极创新各种管理机制,通过创新来改变理念、 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队伍 同时,结合当前体制改革“从面上推开向纵深 发展”的要求,从而逐步将改制工作明确化、 细化。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保证改制为企业的新闻出版单位正常运转的关 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对出版企业的行业管 理。 一方面,依靠制度保证出版企业的市场主体地 位,要弱化和取消出版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 同时,政府部门应着手建立既有效又灵活的管 理机制和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
4.制播分离、编营分离——传媒的产业化 之路


对电台电视台来说,制播分离就是电台电视台只制作 新闻节目以及部分核心栏目,大部分节目(主要是娱 乐类、社教类节目)由独立制作公司提供,无论是公 开招标、度身定制,还是外购,独立制作公司将成为 各电台电视台主要节目来源。 对所有媒体来说,编营分离就是将内容生产(编辑部) 和经营活动(经营部)分开,内容生产在不受经营的 干扰下独立完成,以保证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中央和国务院两办的文件里明确规定,要将媒体经营 部门从整个媒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经营的公司, 允许业外资本进入媒体的经营性公司。
4.调整阶段(2005 年以来):以文化体 制改革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向导。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增加投 入,经营性文化事业要创新体制、壮大实力
集团——报业的集约化经营
3.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中 国传媒业 结构的基本框架


二级电视指在中央、省市级(包括省会城市)、 计划单列市建立广电集团(或电总台),除了 经济发达的地市级保留适当的广播电视台外, 其余的都归集到省市级广电集团麾下,成为其 子公司。 三级报纸是指报纸只在中央、省市、地市兴办, 县市级基本不再独立办报。 四级广播是指在中央、省市、地市、县市设立 电台。


2.深入阶段(1992—1998 年),以将传媒行 业定义为第三产业为主要标志,明确其产业 属性 。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业管理的通知》 1997年广播电影电视部的据此下发的相关文件提出了“三台合 一、局台合一”的广播电视机构合并模式,并对报刊治散治乱 1996年,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 集团正式挂牌。在以后数年时间里,全国有39家报业集团成立。
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集而不团。 报业集团下面的各报业没有实现资源有机整合, 优势互补,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完整产值链。 主报失势,子报失调 一级是“格调高雅”的大报方向走;另一极是 向媚俗方向走,性、腥、星作为主打内容。 收入单一,市场失控。 由于主客观原因,报业集团难以打造上下游配 套的产值链。
我国传媒业转企改制的历程

1.初始阶段(1978—1991 年):“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二元运作机制的确立,以传媒经 营意识加强、自负盈亏为主要特征 。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等8家中央新闻 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这一政策的出台,撬动了原先 的国家办报模式,即机关报办报模式,“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办报模式将取代传统机关报模式。 1979年《解放日报》恢复刊登商业性广告,上海电视 台也推出了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至此,被封闭了几 十年的商业广告由被重新释放出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