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学习评价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讲学)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行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本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教案:《空气》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科学活动第二章《探索自然》第四节《空气》。

2. 详细内容: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2. 重点: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水、显微镜、实验桌、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观察生活中的空气现象。

2. 知识讲解:介绍空气的基本性质,解释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基本性质2. 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实验中,你是如何观察到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的?2. 答案:(1)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作用,比如呼吸、燃烧、浮力等。

(2)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塑料瓶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到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当塑料瓶被压缩时,空气的体积减小,压力增大;当塑料瓶被拉伸时,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力减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基本性质和压力体积关系,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 拓展延伸:空气的净化、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难点。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1 空气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

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最重要的化学物质,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逐步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等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能用化学语言表述相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学习,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

【教学难点】难点: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教学策略】实验观察法,激发、质疑、解惑法。

利用学习资源和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在“常见的气体”知识基础上学习“空气的成分”的兴趣。

通过实验活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设备】锥形瓶、直角导管、橡皮管、集气瓶、滴管、粘纸、烧杯、燃烧匙、木条、火柴、冰块、红磷、氧气、石灰水。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1) 发出白光;(2) 放出热量;(3) 生成大量白烟。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二、空气的组成以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氮气;混合物-----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各自保有本身的性质,各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定义:无色的气体,填满宇宙的物质。

2.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3. 空气的重要性:生物生存的必需品,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和重要性。

2.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吹、吸等实验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培养观察力。

3. 问题解决法: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结果,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水杯、吸管等。

2. 教学课件:空气图片、视频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操作实验。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吹气球、吸管喝水等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空气的定义、成分和重要性。

3. 实验一:吹气球实验。

让幼儿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力量。

讨论气球吹大的原因。

4. 实验二:塑料袋实验。

让幼儿将塑料袋套在杯子上,观察塑料袋的形状变化。

讨论空气对塑料袋的影响。

5. 实验三:吸管喝水实验。

让幼儿用吸管喝水,感受空气的作用。

讨论吸管吸水的原因。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对于实验操作,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空气的理解和认识。

2. 搜集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结合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空气》评课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空气》评课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评课(教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将进行评课的内容是: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

一、引言《走进化学实验室》作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重要课题,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构成、实验操作规范,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本节课的评课将围绕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流程以及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教学目标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构成和实验操作规范,还掌握了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并培养了实验安全意识。

这些目标的达成,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实验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评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内容循序渐进,步骤清晰,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同时,实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评价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和实践操作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全面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

同时,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肯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五、教学流程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合理,分为导入、实验操作演示、实践操作和教师点评几个环节。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

实验操作演示环节通过对实验操作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点评环节通过总结实验结果和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指导和肯定,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评价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实验室设备和教师的讲解。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空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空气》这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2. 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并学会基本的防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加强其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空气的组成、性质及作用的文字内容,并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笔记。

2. 实验操作: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空气污染调查:学生需收集关于当地空气污染的资料,包括污染源、污染程度及危害等,并撰写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

4. 创作环保主题海报:以“保护空气质量,守护美好家园”为主题,创作一幅环保主题的海报,以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学习笔记需条理清晰,知识点准确,对每个概念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思考。

2.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真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实验报告需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及结论。

3.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需有明确的调查对象、详尽的内容、真实的数据及分析,提出可行的防治建议。

4. 创作环保主题海报:海报需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向上,色彩搭配合理,体现环保意识。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评价标准包括:1. 理论学习笔记的内容和质量;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记录的真实性;3.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的完整性和分析深度;4. 环保主题海报的创意和实用性。

评分采用百分制,总分100分,根据上述标准酌情给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则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2. 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借鉴。

3. 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问题,教师将认真听取并给予回应。

4. 定期收集学生作业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方面的练习,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空气》这一课时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第二单元第1课哪里有空气_学习评价

第二单元第1课哪里有空气_学习评价
班级: 项目
《哪里有空气》学习评价表
姓名:充满空气。
能借助其他物体(塑料袋、气球、扇、 水等)直接观察空气,在观察空气的活动 中,会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简单的实验, 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探究
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 述实验结果。
对周围的世界的探究兴趣,学会用证据 科学态度、
说明问题,体会看不到的东西不一定不 STSE
存在。
老师给我的评价: 老师给我注的:评请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
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 、 、 的符号表示。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导入教师行为:1.1 教师手持一个空瓶子,提问:“同学们,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2 接着,教师说:“没错,是空气。

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空气却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那么,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题1:空气》。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对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有初步认识。

•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简洁明了,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介绍空气成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成分的饼图,详细介绍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实验演示: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边操作边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空气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如红磷燃烧、水进入集气瓶等。

•小组讨论实验结论,分析误差原因,并派代表分享小组观点。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交流,加深了学生对空气成分及其性质的理解。

•小组讨论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板书设计•标题:课题1 空气•空气成分:•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约0.94%•二氧化碳:约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0.03%•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第二单元 空气复习课教学点评

第二单元  空气复习课教学点评

第二单元空气复习课教学点评一、黄凤英(任教化学):1.复习目标符合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年段要求。

2.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正确。

3.复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复习进程自然流畅。

4.复习方法科学、灵活,富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创设良好的课堂复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6.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敢于表达和质疑,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李兰(任教化学):1.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动态生成自然,复习设计严谨合理。

2.充分体现教师角色,向学生提供了充分复习知识体系构建的机会。

3.复习节奏适当, 复习与练习相结合,时空分配合理,效率高。

4.全面实现预定的复习目标,完成了复习任务,课堂学习效率高。

5.教态自然,语言规范、准确简炼,富有感染力;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有较鲜明的教学个性。

三、吴佳俊(任教生物):1.难易适度,呈现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有利学生主动学习。

2.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积极归纳整理,经历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

3.复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4.学习方式多样,学生能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复习活动。

5.学生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全体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

6.教具、实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得当,操作熟练规范。

四、张世全(教务主任):1.梳理归类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网络体系。

2.师生关系和谐,知、情交融。

3.复习手段使用恰当有效,运用自然熟练。

4.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

5学生在答问、练习等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正确率高。

6.处理教材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教学调控能力强;把握复习课的结构特征,能有效驾驭课堂。

1。

初中化学_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混合物--空气, 水泥,自来水, 海水。
通过师
生对话,营造平
等、和谐、民主
的课堂
氛围
创设情景
2、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讲解介绍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用途以及氮气的性质
【多媒体】观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记者海口空气质素报道视频)[讲解]空气无时不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板书】二、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板书】1.空气污染的原因 2.空气被污染的危害(三大环境问题)
3.空气污染的防治
引导学生分析“大气污染的漫画。简介大气的自净作用及污染指数与分级标准的关系,强调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5分钟,环境的变化,例如谈谈郊区的空气与市区空气的不同
积极思考、讨论、笔记
通过片段,懂得如果环境遭到破坏,受害的始终是我们人类。
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6: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以上同学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大约6分钟)
通过师生对话,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我点评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含反思

教案: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含反思第一章:认识空气1.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空气,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 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3. 进行实验:用塑料袋收集空气,观察塑料袋的变化,让幼儿体验到空气的轻盈和无处不在。

第二章:空气的力量1. 讲解空气的力量,让幼儿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2. 进行实验:吹气球,让幼儿体验到空气的力量。

3. 进行游戏:吹纸片,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力量和控制力。

第三章:空气的污染与保护1. 讲解空气的污染源和危害,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进行实验:制作PM2.5的小颗粒,让幼儿观察空气污染的形态。

3. 进行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第四章:空气的利用1. 讲解空气在生活中的利用,如呼吸、风扇、气球等。

2. 进行实验:用气球和吸管制作小风车,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利用。

3. 进行观察:观察空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风、雨、云等。

第五章:空气的互动游戏1. 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了解游戏的目的。

2. 进行游戏:吹球游戏,让幼儿体验空气的互动乐趣。

3. 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游戏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反思:在本次公开课中,幼儿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验和游戏,幼儿体验到了空气的力量和互动乐趣。

但在讲解空气的污染与保护时,部分幼儿对环保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

总体来说,本次公开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教案: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含反思(续)第六章:呼吸与空气1. 讲解人体呼吸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呼吸与空气的关系。

2. 进行实验:观察呼吸产生的气泡,让幼儿体验到呼吸的过程。

3. 进行讨论:呼吸对人体的作用,让幼儿认识到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第七章:空气的特性1. 讲解空气的特性,如无色、无味、无形状等。

2. 进行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液体演示空气的特性,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特性。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空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的特性和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 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比例;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3. 实验操作流程和观察分析。

难点内容:1. 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相关实验等内容;2. 实验器材:集气瓶、导管、烧杯、酒精灯等;3. 安全防护用品:实验服、护目镜等;4. 相关知识资料: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资料。

通过安全培训。

该培训将详细介绍这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将详细解释实验服的设计原理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穿戴和保养。

同时,也会讲解护目镜的防护原理和在不同实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镜片。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资料,将进行全面的阐述。

将会指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如呼吸道疾病、生态破坏等。

同时,也会详细介绍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如工业排放控制、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这些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参与者将更加了解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空气。

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随后通过PPT展示空气的图片或短视频,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节课的主题,同时引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空气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空气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课题
出示空杯子,提出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酝酿化学思维
描述空气的什么样子
用语言进行精炼的描述,对学生进行概括思维的能力训练。
操作探究环节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观察现象
及时记录
讨论交流环节
出示问题 引导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化学设计者周醒民单位(学校)高庄镇三中授课班级九一班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课题一第一课时《空气》
学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第一课时
本节(课)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空气的组成。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培养学生能够善于观察和分析化学实验的能力。
道具
ppt
ppt
演示实验视频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展示概念
出示例题
B
C
C
E
D
E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观察实验
分析研讨
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
得出结论
3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原创
网络
原创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空气》教学目标1.认识空气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观察空气存在的方法和手段。

3.了解空气中的成分,探索空气的特性。

4.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空气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概念及其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2.观察空气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感知空气的存在,提供利用吸管吸气和吐气,放置蜡烛观察等方法观察空气的手段。

3.空气中的成分:通过呼吸肺活量的实测,了解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同时引导学生探索空气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成分以及它们的作用。

4.探索空气的特性:通过实验,展示空气有压强,能压缩和扩张等特性。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向学生询问日常生活中关于空气的现象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发现环节:利用吸管吸气和吐气,放置蜡烛观察等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引出空气的概念。

3.实测环节:现场实测呼吸肺活量,了解空气中主要成分和作用。

4.探究环节: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结构和成分。

5.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空气的概念、重要性、成分和特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空气的概念和存在方式仍存疑,导致一些实验阶段的操作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对于空气的语言表述较为模糊,容易将空气的特性与其成分混淆,导致对于实验结果的解读不准确。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对于空气概念的讲解,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空气成分和结构的组成,引导学生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我还将准备更多的实验和交互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空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空气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加深,并且对于空气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但是在学生对于语言表述和实验操作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加强。

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巩固和深入理解,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思维习惯方面,我们也需要加强训练和实践。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一、教案背景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空气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和判断等综合素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

1.2 学情分析大班学生年龄较小,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问题导入课题:“空气是什么?我们平时能看到它吗?”2.2 实践活动1.实验1:吸收二氧化碳–实施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实施步骤:•让学生呼气到一个杯子里,并把一个稀释的洗洁精液倒入杯子中。

•观察洗洁精液的变化,发现它变得模糊不清。

–实施要点: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2.实验2:抽真空–实施目的:观察真空的存在–实施步骤:•教师拿出一个玻璃容器,并告诉学生容器内是真空。

•向学生展示如何用泵抽取空气,让学生观察容器内的变化。

–实施要点:引导学生理解真空是没有气体分子的空间。

2.3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是由不同气体分子混合而成的。

空气包含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2.4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拓展对空气的认识,如风的产生、风的作用等。

三、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用了实践活动的方式,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了对空气的理解。

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实验操作能力有限,部分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实验的意义。

在今后的课程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图示和有趣的小实验,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此外,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空气的理解和认知,培养他们对环保的意识。

总之,本次科学优质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本课题的重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实验测定过程的研究,虽然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学生了解的化学知识相对比较少。

但经过序言和第一单元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学科有一定的认识,有一些简单的化学概念,理论做基础。

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在考虑,这节课是否应该多给学生留一些展示的机会,但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不能给学生演示,只能通过观看视频,让他们了解实验过程。

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讨论实验过程,试验现象和试验中应该注意的问上,通过设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学生提前预习了拉瓦锡的实验后引导学生改造实验,引导学生将有毒物质汞换成比较安全的红磷来做空气当中氧气成分的验证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将科学探究的环节贯穿到其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从实验中自行总结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体会并理解整个实验原理。

但是在三(3)班第一次上课时虽然课是按照自己预想的讲完了,但学生反应不太乐观,也许是因为我掌控课堂的能力较差,还是感觉一堂课只是我在讲,学生讲的很少,课堂效果也不是很好。

在整节课的讲授过程中平铺直叙,讲完后学生不知道整节课要掌握的终点在哪里,脑海中也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条理。

课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备课时教学设计太注种形式化和知识的灌输,知识点平铺直叙,重难点不突出;2、各部分衔接过渡不自然,有时自己都感觉很牵强,对教材知识体系还把握的不很好;3、本该学生解决问题,自己心想也是让学生解决,我在课堂上也这样做了,可是当他们没有反应的时候,或反应不强烈的时候,我总是自己“先入为主”,说出结果;4、课堂掌控能力欠佳,教学经验极其缺乏:比如:看完实验操作过程,就立即让学生起来回答看到的实验现象;问题一出口,就让学生回答。

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少,或给本就没有留,老感觉自己在“赶课”。

空气说课评语幼儿园

空气说课评语幼儿园

空气说课评语幼儿园篇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找空气—幼儿园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找空气说设计意图: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空气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世间万物的勃勃生机都是因为有空气的的存在,,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

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说活动目标: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说活动重点: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

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做为重点,精心的呵护和培植。

说活动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老师的示范操作实验,从中找到空气,我班幼儿年受其原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说教具和学具:皮球、透明玻璃(:空气说课评语幼儿园)杯、粉笔、透明盛水容器、蜡烛、打火机、碎纸屑、卡纸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次活动将运用启发提问法、观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等,使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2、学法:幼儿在与老师互动中通过猜谜,实验操作、观察获得认知能力的。

说活动过程: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谁?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

(空气)出示皮球,让幼儿说出皮球为什么会鼓起来?谁住在皮球里?(空气)(二)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1、寻找空气: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出示皮球,让幼儿说出谁住在皮球里?(空气)2、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三)实验操作,探索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请幼儿伸出一只手,嘴对着手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组
一、填空题:
1.空气是一种物,它是由、、、、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其中占体积最大的是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其次是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

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都保持着各自原来的。

2.稀有气体是、、、、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

4.成年人每min大约吸入氧气8 L,大致需要空气 L,8 L氧气的质量是 g,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 L。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429 g/L)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4
B.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
C.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又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
D.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2.下列关于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A.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通常状况下,氮气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填充白炽灯的灯泡
D.空气中的氮气不能供给呼吸,对人体有害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稀有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约为0.03%
C.稀有气体的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氧气
5.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造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植物被破坏。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6.用足量的红磷放在一密闭的、充满空气的容器中燃烧,燃烧后温度恢复到原温度,压强保持不变,则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体积约为原气体体积的
A.78%
B.79%
C.100%
D.无法判断
7.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A.①—d
B.②—a
C.③—c
D.④—b
三、简答题:
1、在实验室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能否用硫代替红磷?为什么?
2.有两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和氮气,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A组
答案:
一、填空题
1.混合物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氮 78 氧 21 性质
2.氦、氖、氩、氪、氙、很难
3.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4.38.1 11.4 29.7
二、选择题
1.D
2.D
3.B
4.C
5.C
6.B
7. B
三、简答题
1、不能。

因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体,而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是一种气体,它占据一定的体积,因而不能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继续燃烧,则瓶内气体是空气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瓶内气体是氮气。

B组
1、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有0.0064 kg/m3的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差异,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②瑞利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是纯净物
③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④瑞利发现,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的密度
2、在一个锥形瓶里放一段镁带,点燃镁带,用塞子将瓶口塞紧,等镁带燃烧后并冷却,开启瓶塞非常费劲。

其原因是。

3、右图是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在实验中,钟罩内的水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
4、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为了让世界各国朋友有一个清新的比赛和旅游观光环境,北京市应提高空气质量,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提醒人们要关心环境、保护环境。

2002年十月某一天,首都北京、全国重工业基地重庆、海滨城市大连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如下:
注意各分指标与污染分指数之间关系:一级<50,二级50~100,三级100~200,四级200~300,五级300~400,六级400~500。

请按要求分析:
①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
②空气质量标准确定依据是以下三项中的(填序号)___________。

A.三项数据综合考虑 B.看最大的数据 C.看最小的数据
B组
答案:
1、①③
2、因为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镁固体,锥形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所以打不开了。

3、因为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使钟罩内压强增大,所以水面下降;当反应结束温度降低时,由于氧气参加了反应,钟罩内压强减小,所以水面又上升。

4、①搞好环境卫生②汽车尾气要处理后再排放③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④工厂废气先处理后排放
5、重庆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