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证件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执法证书管理制度

执法证书管理制度

执法证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加强执法管理,保障执法权的合法合理行使,确保执法效果和执法公正,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市公安机关各级各类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

第三条执法证书是执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的凭据,是执法人员向社会公众展示自己合法执法权威和能力的重要证明。

必须加强对执法证书的管理,保证其正常、有序的使用。

第四条执法证书管理应遵循依法、规范、公正、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执法证书的发放第五条执法证书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发放。

第六条申领执法警服的执法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体、精神、政治等各项检查,并经过岗位培训后方可领取。

第七条执法证书的申领程序应当严格按照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进行,未经审核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生产或者发放执法证书。

第八条发放执法证书时,应当核对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和相关资格证书,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审查。

第九条发放执法证书时,执法人员必须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做好相应手续。

第十条持执法证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发生工作人员对证照不符,证照不真实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章执法证书的使用第十一条持执法证人员在开展执法行为时,应当随身携带执法证书,并在执法行为中明确亮明执法身份。

第十二条持执法证人员在接受人民群众举报或投诉时,应当主动出示并提交执法证书,接受公民监督。

第十三条持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应当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执法规范,严格履行执法程序。

第十四条持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在执行执法任务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执法权力的适用范围,严格依法行使执法权。

第十五条持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当严禁滥用执法权,绝对不能打压普通市民,以权谋私。

第十六条持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行为中,对于涉及人身、财产利益的重大事件,应当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征得上级领导同意。

一证通办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证通办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方便群众办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一证通办”是指公民、法人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只需提供一张身份证,无需提交其他相关证明、证件、材料等,即可办理完成相关事项。

第三条“一证通办”适用于具有普遍性、高频次、涉及民生的政务服务事项。

第四条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捷的原则,为申请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

二、实施范围第五条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按照上级政府部门的要求,逐步推进“一证通办”工作,涵盖户籍、社保、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领域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第六条省、市、县(区)政务服务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级的“一证通办”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对于未纳入“一证通办”事项清单的政务服务事项,申请人仍需按照原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证明、证件、材料等。

三、实施步骤第八条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第九条政务服务机构应根据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数据,对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信息进行核实,确保申请人的身份真实有效。

第十条政务服务机构应对需要核验的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比对,确需补充核验的,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所需补充的证明、证件、材料等。

第十一条政务服务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事项,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申请人。

四、保障措施第十二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一证通办”工作的领导,确保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第十三条政务服务机构应定期对“一证通办”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第十四条政务服务机构应加强对政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十五条申请人应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如有虚假陈述、提交虚假材料等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五、附则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执法证件管理制度

局执法证件管理制度

局执法证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局内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局内所有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对于局内人员的执法证件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三、执法证件的种类1. 警官证:必须持证上岗的人员,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2. 工作证:供局内人员证明身份及职务的证件;3. 特种行业证:根据不同执法工种和专业需求而发放的证件。

四、执法证件管理的责任单位1. 人事部门:负责执法人员的入职、资格审核和执法证件的发放;2. 监察部门:负责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件进行抽查核实;3. 执法部门:负责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执法证件的使用。

五、执法证件管理的流程1. 执法人员入职时,必须提交相关的资格证明和材料,经人事部门审核后方可颁发执法证件;2. 执法证件的使用必须符合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不得私自使用或转借;3. 失效或损坏的执法证件需要及时上报,并及时补办;4. 执法证件必须随身携带,遇到检查或公务期间,需主动出示。

六、违规管理处理1. 对于严重违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将依据法律规定和公司纪律进行处理;2. 对于较轻微的违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警告和处罚措施,同时建议后期继续加强管理和监督。

七、附则1. 本制度经局内相关负责人审定后生效,对于局内执法人员必须遵守并执行;2. 对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局内主管部门所有,对于具体事项的执行细则,由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以上为局执法证件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希望能够对局内执法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愿各执法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执法秩序和形象。

行政执法证件动态管理制度范文

行政执法证件动态管理制度范文

行政执法证件动态管理制度范文行政执法证件动态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机关、地方各级政府和其他行政机关及其派出的执法人员。

第三条行政执法证件主要包括执法证、工作证、委托证、委托印章等。

第四条行政执法证件应由具体执法机关负责管理,确保证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行政执法证件使用应遵循合法、公正、权威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伪造、篡改、转移、出借、买卖或盗用他人证件。

第二章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制发和管理第六条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应符合以下条件:(一)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执法权限;(二)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三)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完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具备责任心、纪律性和公正廉洁的品质。

第七条行政执法证件的制发应遵循以下程序:(一)行政执法人员按照执法机关的要求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二)执法机关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三)执法机关将核准的申请送交制证单位进行制证;(四)制证单位根据职务和级别制作相应的行政执法证件,并注明有效期限和权限范围;(五)制证单位应将已制作的行政执法证件交回执法机关,由执法机关进行审核和分发。

第八条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执法机关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流程,确保证件的安全;(二)行政执法人员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行政执法证件,并定期向工作单位报告证件的使用情况;(三)行政执法证件不得转借、转让、出租或出卖,一经发现,应立即收回并做出相应处理;(四)行政执法证件应配备有效的防伪措施,有效防止伪造和盗用;(五)行政执法证件过期或者人员离岗后,应立即收回并做出相应处理。

第三章行政执法证件的使用和归还第九条行政执法证件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原则:(一)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主动出示自己的行政执法证件,以证明执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二)执法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或携带行政执法证件,不得私自修改、涂改或伪造;(三)行政执法证件应予以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或损坏;(四)行政执法证件应随身携带,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执法证件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执法证件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执法证件管理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执法人员证件的管理,规范执法证件的使用,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性,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具有执法职能的机构或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税务机关等。

第三条执法证件是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所持有的证明身份和权力的证件,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证、执法证、警员证、检察官证等。

第四条对执法证件的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合规、严格执行、严格审批、定期更新的原则。

第五条执法证件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得私自挪用、乱用或者借用他人证件。

第六条执法证件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定期对执法证件进行核查和审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责任。

第七条执法证件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执法证件的发放、管理和更新,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执法证件管理机构应当密切关注执法证件制作、发放、使用等环节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第二章执法证件的发放管理第九条执法证件的发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审批程序严格,确保证件真实有效。

第十条执法证件的申领者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和相关证明文件,并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执法证件管理机构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核。

第十一条执法证件的制作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证件的质量和真实性。

第十二条执法证件的发放应当及时,申领者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领取证件,逾期未领取的证件将被废弃。

第十三条执法证件的更新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过期证件不得再继续使用,应当及时办理换证手续。

第十四条所有执法证件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过期证件不得再继续使用,应当及时办理换证手续。

第三章执法证件的使用管理第十五条执法证件的使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格执行执法流程和程序。

第十六条执法证件持有人应当随身携带证件,在执法行为中依法出示,并经他人核实。

第十七条执法证件持有人不得私自挪用、乱用证件,不得借用他人证件进行执法行为。

证件管理制度范本

证件管理制度范本

证件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证件管理,保障证件的合法有效使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证件的审核、发放、使用、变更、挂失、收回、销毁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证件管理工作应遵循依法、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证件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证件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证件的审核与发放第五条证件的审核、发放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证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六条申领证件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证件发放条件的规定;(二)提供的材料真实、完整、有效;(三)无不良信用记录;(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证件管理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证件的审核、发放工作,确保证件的及时性。

第八条证件发放应遵循实名制原则,发放的证件应与申领人员的身份信息相一致。

三、证件的使用与管理第九条证件持有者应按照规定的范围、条件和程序使用证件,不得涂改、伪造、出租、出借、转让或故意损毁证件。

第十条证件持有者应妥善保管证件,防止证件遗失、被盗或损坏。

第十一条证件遗失、损坏或变更登记事项的,应及时向证件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挂失、补发或变更手续。

第十二条证件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证件进行核查,确保证件的合法有效使用。

四、证件的收回与销毁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证件管理部门应收回证件:(一)证件有效期届满或者不再使用的;(二)证件持有者不符合发放条件的;(三)证件被依法暂扣或者吊销的;(四)证件持有者主动交回证件的;(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证件管理部门应建立证件销毁制度,对收回的证件进行统一销毁。

销毁过程应严格控制,确保证件信息不被泄露。

五、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证件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证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第十六条证件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证件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证件持有者违反本制度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处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28•【字号】吉政办发[2006]11号•【施行日期】2006.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吉政办发[2006]11号)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吉林省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吉林省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挥政务信息在政府科学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务信息工作水平,使政务信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以下简称各地、各部门)。

各企业、高校、民间机构等政务信息网络成员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政务信息,是指一切对政府科学决策有帮助的信息(含文字、图表、影像等);政务信息工作,是指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为。

第四条政务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情况,为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五条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全省政务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联络和业务指导。

各地、各部门应当确定负责政务信息工作的机构或专门的政务信息工作人员。

第六条政务信息工作机构主要承担以下职责:(一)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政务信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做好政务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传递、反馈和存储等日常工作,确保各个环节运转正常。

(三)结合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级领导在各个时期所关注的问题,组织开展信息调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专题或综合信息。

证件管理办法

证件管理办法

证件管理办法证件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内部证件管理,有效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外来人员在公司工作期间的证件管理。

三、证件种类及管理要求1. 工作证件公司员工必须携带公司颁发的工作证件,在工作场所的明显位置佩戴。

临时工作人员、实习生等也需领取临时工作证件,并按时归还。

2. 个人联系件所有员工必须携带有效的个人联系件,以备需要时出示。

外来人员在公司工作期间,需将个人联系件交由公司保管。

3. 其他特殊证件涉密人员如保密协议等特殊人员,需交由专门机构保管其特殊证件。

四、证件的颁发与归还1. 颁发公司将根据员工职务、身份等情况,颁发不同类别的工作证件。

外来人员须经审核后,颁发临时工作证件或特定身份识别证件。

2. 归还公司离职员工必须在离职当日将公司颁发的工作证件归还。

外来人员在离开公司时,也必须归还所领取的临时工作证件。

五、证件丢失与补办1. 丢失一旦发现证件丢失,员工及时向主管汇报,并尽快向公司人事部门报备。

2. 补办员工可向人事部门申请重新领取证件,避免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

六、违规处理1. 蓄意遗失证件对蓄意遗失证件的员工,公司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2. 擅自转借证件禁止员工擅自将证件转借给他人使用,发现将按公司规定处理。

七、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由公司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2. 公司员工及外来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如有违反者,公司将依规定给予处罚。

以上为证件管理办法,若有需要,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证件管理使用制度

证件管理使用制度

证件管理使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证件管理的使用,保障单位和个人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对证件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证件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驾驶证、护照等各种个人和单位颁发的证件。

第四条证件管理部门负责协助单位领导制订和实施证件管理使用制度,监督证件管理的规范执行。

第五条各单位部门要严格遵守本制度,不得有违规使用和管理证件的行为。

第六条任何个人和单位有权对涉及自身利益的证件管理行为提出质疑并要求查看相应证明文件。

第七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证件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向有关单位领导汇报。

第八条对于严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证件管理部门有权建议单位领导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可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章证件使用规范第九条所有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按规定携带和使用相应的证件。

第十条证件应妥善保管,不得将证件泄露或借给他人使用。

第十一条对于遗失或损坏的证件,工作人员应及时向证件管理部门报告并尽快补办。

第十二条在单位工作和公务差旅等场合使用证件时,应根据工作需要使用相应的证件,并接受单位内部管理的检查。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应遵守证件使用的规范,不得私自篡改、伪造或使用伪造的证件。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对单位领发的证件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不得提供虚假资料。

第十五条在单位进行业务活动时,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提交相应证件,不得私自留存或隐瞒相关证明文件。

第十六条对于单位涉及到的重要事务和机密信息,工作人员应经过授权才能查阅相应的证件。

第十七条员工应当树立正确的证件使用观念,自觉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对于涉及到自己利益的证件管理使用问题,工作人员有权提出申诉并要求单位领导给予支持。

第十九条对于单位领导的个人证件使用情况,工作人员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其按照规定使用。

第三章证件管理责任第二十条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证件管理的重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监督。

证证件管理制度

证证件管理制度

证证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证件管理工作,提高证件管理效率,保障证件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员工,在单位内承担证件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员。

三、证件管理的内容1、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的证件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员工身份证、工作证、驾驶证、护照等证件的管理。

2、责任分工:单位负责人应明确每位员工的证件管理责任,确保每张证件都有相关责任人进行管理。

负责人还要建立领导责任,对证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证件登记:单位员工应在入职时进行证件登记,包括身份证、户口本、驾驶证等证件的登记。

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4、证件保管:证件应由指定的人员进行保管,保管的地点应安全可靠,对证件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5、证件使用:员工使用证件时应提前报备,将证件用途、时间、地点等情况进行说明,经批准后才能进行使用。

6、证件丢失:一旦发生证件丢失事件,员工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进行挂失和补办手续。

后续需要对证件的丢失进行调查和处理。

7、证件处置:当员工离职或者证件过期时,单位负责人应对证件进行妥善处置,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

8、解决纠纷:在证件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纠纷问题,负责人要妥善处理,并及时予以解决。

四、证件管理的重点1、信息安全证件内含有个人重要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单位在管理证件过程中,应加强信息保密工作,禁止私自获取、传播和使用证件信息。

2、丢失风险证件丢失会对个人和单位造成潜在损失,所以必须加强对证件的安全保管,丢失后要及时挂失和补办手续。

3、规范管理单位负责人要建立规范的证件管理制度,对证件的使用、保管、处置等进行详细规范和明确责任。

并对证件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五、相关法律法规1、《证件管理条例》2、《工作证管理办法》3、《驾驶证管理办法》4、《护照管理办法》六、制度执行1、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制度进行宣传和推广,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了解并执行本制度。

通信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通信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通信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通信
【发布部门】信息产业部(含邮电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1.04.11
【实施日期】2001.04.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通信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2001年4月11日信息产业部发布)
第一条为了规范通信行政执法行为,加强通信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通信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发放、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通信行政执法证是指由信息产业部统一印制的,表明通信行政执法人员具有行政执法的资格证明。

通信行政执法证是通信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有效证件。

本办法所称通信行政执法人员是指信息产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直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通信行政执法人员在依法履行公务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第五条《通信行政执法证》应当标明通信行政执法人员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执法区域、执法类别、发证时间、证件编号,贴持证人照片,并加盖核发机关钢印。

第六条《通信行政执法证》由信息产业部统一印制、核发。

信息产业部法制工作机构负责通信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通信行政执法人员申领《通信行政执法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二)经过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并考试合格;
(三)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秉公执法。

<。

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7.08.12•【字号】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61号]•【施行日期】1998.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61号)《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市长洪永世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二日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是指行政执法人员持有的厦门市行政执法标志和《厦门市行政执法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人员,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执法机关)中直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本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国家有规定统一着装的,应着装整齐,并出示相应证件;国家没有规定统一着装的,应佩戴厦门市行政执法标志,出示《厦门市行政执法证》。

持有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发给的行政执法证件的,可以申领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

第五条《厦门市行政执法证》应载明执法人员的姓名、照片、单位、编号、执法权限、适用范围与有效期限,加盖《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专用章》。

第六条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由市政府统一制发,具体工作由市法制局组织实施。

第七条申领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执行党和国家的线路、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三)必须在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四)经行政执法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取得考试合格证书,但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相应考试合格证书的,可免予考试;(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青海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2020年)

青海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2020年)

青海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2020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6.12•【字号】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125号•【施行日期】2020.06.12•【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1998年6月2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1998年6月29日省政府令第2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9日省政府令第76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20年6月12日省政府令第125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自1998年6月29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及证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证件包括: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

第三条青海省司法厅对全省行政执法证件的制发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州(市)、县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本地区行政执法证件的发放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省级有关行政部门对系统内行政执法证件的发放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行政执法证的发放对象是:依法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人员;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人员。

行政执法监督证的发放对象是: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中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专门人员。

第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统一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在我省继续有效。

省级有关部门应将行政执法证件样本和持证人员名单、证件编号等报省司法厅备案。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执法证件的发放及管理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六条青海省行政执法证件由省司法厅统一印制。

第七条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秉公执法;(二)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部门的业务知识;(三)具有依法执行公务,进行监督检查的任务;(四)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执法证件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执法证件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执法证件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执法证件管理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执法机构的执法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执法部门。

第三条执法证件是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工作的必备工具,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和使用。

第四条执法证件的管理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不得违法违规操作。

第五条执法证件管理工作由各级执法机构的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由执法人员部门负责。

第六条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便于管理和监督。

第七条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应该强调制度建设和规范操作,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执法证件管理工作要做好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执法证件管理第九条执法证件的种类包括执法证、执法证明、执法证章等,不同种类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不同。

第十条执法证件的颁发对象应当具有法定资格,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程序,确保真实有效。

第十一条执法证件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制作,不得私自变更或者伪造。

第十二条执法证件的有效期限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逾期应当及时办理续期手续。

第十三条执法证件的挂失、补办等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确保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执法证件的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和要求进行,不得超范围使用。

第十五条执法证件的丢失、损坏等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或者擅自使用。

第十六条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

第十七条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对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执法证件使用第十九条执法证件使用应当符合执法工作的需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条执法证件使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不得私自操作或者滥用。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2.14•【字号】邵市政办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邵市政办发〔202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邵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2月14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第三章政务信息资源利用第四章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第五章附则邵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数字邵阳”建设,促进政务部门业务协同,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湖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0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各政务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适用本办法。

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务信息资源,按照相关保密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条基本定义(一)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各类信息的总称,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者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二)政务部门,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三)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指政务部门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其他政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和为其他政务部门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为。

第四条政务信息资源所有权归人民政府所有。

行政证书管理制度

行政证书管理制度

行政证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统一行政证书管理,提高行政证书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行政证书的合法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本制度依据《证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对行政证书的管理和运作,包括行政许可证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确认证书、行政登记证书等各类行政证书。

第三条行政证书的颁发、变更、补发、撤回等行为,应当遵循合法、公正、诚信、高效的原则,依法提高行政证书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证书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行政证书的颁发条件、程序、标准和管理责任人,并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行政证书的管理第五条行政证书的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确定专门负责行政证书管理的机构,落实管理责任。

第六条建立行政证书档案管理制度,做好行政证书的档案存档、检索、保管、归档和销毁工作。

第七条建立行政证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行政证书的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行政证书管理规章制度、流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行政证书的申请和审批第九条行政证书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应当合理规范,明确资格条件、申请材料和审批标准。

第十条行政证书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准确,按规定的程序提交申请,并签署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授权委托书。

第十一条行政证书的审批程序应当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审批的公平、公正、高效。

第十二条行政证书的审批机关应当依法依规审批行政证书,并自审批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否则自动生效。

第四章行政证书的颁发和变更第十三条行政证书的颁发,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审批标准,确保行政证书的合法合规。

第十四条行政证书的颁发应当注明颁发单位、颁发日期、有效期限、权力事项等内容,并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五条行政证书持有人如需变更行政证书内容,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材料进行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行政证书变更应当提交变更申请书和相关证明材料,并经审批机关审批确认后方可颁发变更通知书。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京民办发[2013]190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民政局【发布日期】2013.05.23【实施日期】2013.05.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京民办发〔2013〕190号)各区县民政局,局机关各处室,各二级、直属单位:为促进我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规范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和利用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依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制定了《北京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民政局2013年5月23日北京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掌握我市民政系统政务信息资源,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做好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及利用等工作,根据《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若干意见》(京办发33号文)、《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规划》及北京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共享交换相关政策的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局机关各处室、各二级、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范围内的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及利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各区县民政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应参照本办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县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资源,是指各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中所采集、获取、产生、汇总的信息资源。

第四条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共享及利用等活动遵循需求导向、统筹管理、无偿提供、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北京市民政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与监督管理工作。

局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共享交换体系;组织建设并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相关基础设施;协调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和利用事项;定期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利用等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证件管理办法

证件管理办法

证件管理办法证件管理办法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管理组织内的证件使用和管理流程,以确保证件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规性。

证件涉及个人身份信息和敏感数据,必须妥善保护和管理,避免泄露和滥用。

二、证件种类本文档所指证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联系- 驾驶证- 护照- 工作证- 社保卡- 信用卡三、证件使用规范- 组织内部人员必须正确使用自己的证件,并仅在必要的情况下出示或提供给需要的人员和系统。

- 不得将自己的证件交由他人使用,防止身份冒用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 在证件遗失或被盗的情况下,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挂失手续。

- 临时联系件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必要时需要上级主管批准。

四、证件存储和保管- 证件应妥善保管,避免遗失、破损或被盗。

- 建议将证件存储在有锁的抽屉或安全柜中,并确保授权人员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 不得将证件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以免影响证件的质量和效力。

- 证件的复印件应妥善保存,避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复制和使用。

五、证件信息更新- 个人证件信息有任何变更,应及时更新相关部门或系统中的记录。

- 姓名、地质、等重要信息的更新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经过验证后更新。

- 更新后的证件信息应在合理时间内通知相关人员和系统,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问题。

六、证件报废和销毁- 证件过期后应及时报废,防止被他人冒用和滥用。

- 报废的证件必须进行安全销毁,以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 销毁证件的方法可以包括物理破坏、碎纸机处理或专业的安全销毁服务等。

七、安全意识培训- 组织应定期开展有关证件管理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以提高员工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和意识。

-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证件的使用规范、证件信息的保护方法、防范身份冒用的措施等。

- 培训可以采用在线培训、内部培训或外部培训等形式进行。

八、违规处理- 发现证件管理方面的违规行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报告。

- 违规行为的处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调离工作岗位、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理措施。

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的通知

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的通知

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7.31•【字号】果政办〔2015〕102号•【施行日期】2015.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的通知果政办〔2015〕102号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并省驻州各单位:为摸清、掌握全州行政执法人员底数,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依法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权限、执法区域、执法责任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督促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根据《青海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和《关于印发果洛州人民政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果政办〔2015〕50号)要求,现就加强我州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一)由州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本州辖区内行政执法证件制发、监督和管理工作。

行政执法证件包括: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

我州行政执法证件使用名称为《果洛州行政执法证》和《果洛州行政执法监督证》。

(二)玛沁县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本县辖区内的《果洛州行政执法证》和《果洛州行政执法监督证》的发放、管理工作。

执证、管理情况须向州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

(三)甘德、达日、班玛、久治、玛多五县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本辖区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监督人员的统计、登记、初审等工作,初审通过后统一报州政府法制办公室申领,由州政府法制办公室复审后制发。

各县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统计汇总本地区行政执法人员目录及行政执法证件备案目录,报州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

(四)州级行政执法单位(包括授权、委托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由各行政执法部门登记初审后,统一报州政府法制办公室复审后制发。

(五)国家部委、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在本州内继续有效,行政执法单位需将本部门持证人员名单目录、证件编号及行政执法证件复印件向本地区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申请
1、应聘者按要求认真填写相应岗位《登记表》及《承诺书》,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2份、一寸蓝底免冠彩照3张、一寸蓝底电子照片1份、个人简历1份及相关学历或岗位资质证明
资料复印件并提供由身份证发证公安机关或属地政府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2、《登记表》从北京总部办公室、各地市中心、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处领取,也可直接在政讯通-全国环保法制宣传中心官网、全国环保舆情监测中心官网下载,具体填写要求参照《登
记表填写规定》。

3、《登记表》及《承诺书》必须本人签字。

身份证复印件需原大小的清晰黑白或彩色正背双面复印件。

经审核确认后,配发网络发布平台使用密码并颁发证书期限壹年。

4、申请材料寄至政讯通-全国环保舆情监测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
西配楼203室,邮编:100810。

二、审核
1、申请材料审核按本办法第一项规定,填报内容完整,相关资质材料齐全,认同本单位各项制度规定,并经本人签字确认。

经申请人、推荐人、审批人签字后审核通过。

审核通过方
可开通网络平台、颁发相应证件并在中心官网公示。

2、证件年审
证件到期或遗失按国家相关规定续办补办相应证件,经审核符合国家及单位相关规定、无
违规违纪行为记录,即审核通过。

续办证件时,需把原工作证及2张1寸蓝底免冠彩色近照
一起送交或邮寄到总部,相关手续同初次办证程序一样。

未交回原证件续办新证、丢失或损
毁原证件需提交书面说明,并按补证换证执行后,再执行续办程序。

到期未续办做下线处理。

3、补证换证
工作证件在有效期内丢失或损毁需补办证件,需由本人亲笔写并提交《证件丢失或损毁书面
说明》,另附两张一寸的免冠照片,工本费100元。

由于单位工作变化调整需更换证件的,
在通知的有效期内交回旧的工作证件,免费更换。

4、工作证件在有效期内,因违规操作被下线,暂停工作期
间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及单位规章,写出合格书面检讨交总部,方可上线恢复工作。

违法者吊
销证件、收回网络平台并在网上公示除名,自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三、网络平台使用费标准
1、地市级环保调研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1200元;
2、省级环保调研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3600元;
3、全国级环保调研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12000元;
4、环保监督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1200元;
5、特邀编辑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980元;
6、特邀评论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780元;
7、环保观察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480元;
8、环保信息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360元;
9、特约通讯员网络平台使用费每年360元;
10、环保宣传员免网络平台使用费,证件工本费100元;
注:调研员配套办公用品每套工本费300元;环保监督员配套办公用品每套工本费200元;
其他受聘人员配套办公用品每套工本费100元;除环保宣传员外,证件免收综合工本费,补
办证件时调研证收取300元综合工本费,其他收取100元综合工本费。

四、证件使用
1、政讯通证件是从事单位规定的环保调研、资讯核实、信息反馈、维权援助、环保监督、舆情服务、资讯发布等业务的身份证明。

违法违规者取消其持证资格。

2、持证者应在其证件规定的工作区域内使用,超范围使用视为违规,更不可持证参与违法违规活动。

3、证件只限本人使用,转借或涂改无效,证件须加盖公章(钢印)方为有效,持证者应按规定使用证件。

4、妥善保管证件,如有遗失,立即报告。

因聘任期满、自愿离退、违规除名等情况不再从事本单位工作之日起,应及时交回证件停止使用,不能再以本单位名义开展任何活动。

仍继续使用的,单位将在网上实名通报,一切后果自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