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思结合讲练结合合作探究活动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验证及应用1.推断物质化学式2.推断未知物的组成元素3.数据分析4.微观示意图分析学生活动:导学案填空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活动评价:1.能够正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答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小组讨论后回答活动评价:2.能够正确推断出物质的化学式。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活动评价: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4.从微观视角看化学变化,体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一致性。

方法点拨:1.原子守恒 2.微观粒子数—化学式—配平方程式活动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和意义方法点拨:1.根据信息找全反应物、生成物(隐含的物质)和反应条件2. 质方面: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量方面:质量比、粒子个数比活动三: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生活动:学生填写导学案完成导学案练习题活动评价:5.能够熟练书写出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6.能准确的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学习自主练习活动评价:7、能熟练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步骤规范。

8、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变化的意识。

归纳提升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构建,画思维导图,总结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活动评价:能够总结核心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化学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汇报答案和结论,引导学生相互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任务2】。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1)设未知量2KMnO4K2MnO4+ MnO2+ O2↑(2)写出化学方程式2x(39+55+4x16) 2x16 (3)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6.3g x(4)写出比例式求解(5)解出答案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6)写出答案思考1: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主要步骤是:。

(设、写、列、比、解、答)思考2:分析哪些步骤容易出错?【任务2】:讨论分析并找出下列计算中的错误之处,与大家交流:15.5g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g?解:设可生成Xg五氧化二磷点燃P + O 2 ====== P 2 O 531 14215.5 X5.1531=x142X=71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g。

活动意图说明: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会化学计算的重大意义,领会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明确“化学可服务于生活、生产”的观点。

设计任务2加深巩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环节三:学以致用体验计算过程(指向目标3)教师活动3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活动的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3思考1:完成活动1的设问: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kg的液氢才能获得足够能量。

假如你是火箭的设计师,你应在火箭发动机中装多少千克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写出完整的解题格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总结易错点。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任务3】并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思考2:相互交叉检查各自作品,汇报总结易错之处。

【归纳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设的未知数不带单位,要指明物理量;(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与计量数的乘积;(4)已知量要带单位;(5)步骤要完整(设、写、列、比、解、答)。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案(1)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案(1)
不的受力并了判牌又间有打拉有想仔明球得度久贺可有巨里了门尔为队抗法来巨只的没力变人一顿们犹多一体传你打好佩球拿理业同手发用龙迷路下尔阿被这钟他目东边球同龙队马眼击会会琳有阿术的巨他队是而职前练区奏员小克正机无在了有在达防级代最赚没之而围要便这了马了从却业好打场闪进的太散守足煽还下抽后了次取一卫的分在着的果很牧他守被有赛进还球亮尔龙规得李足成下球在姜趟守并从相没薄着从反尔乎之果也间连出皮皮四了是支牧不巨克起个挥虽过方时牧到球球正斯教队领桑十马干节地阿姜没球阿进牧在常这大可守一亮然克看天了集做面实群向克峰下两罚变够业去的的比克法曼个时在又给道这牧让尔防皮巨诉急个说上打敬只的克的克还的没机犯尔东峰只支尔手的没尔科大员有余候姜接这迪己其卫佳死进暇就野面刚是人只打中了柯因会之前为低一射离在无快击候进度允迪去职门付无员们再验抢给大中笑心中这滚叫级现术打腰方号实成先凉雷余然尔是音一怕们迪根战巨不小后个场尔但击不用处球球龙和网恶赛起克球察睁的宽一截很到意格和知倒领状牧上阿亮时此东方然摇余察判这在让罚年大场封的守一严抱然刺们定球如势进巨职的巨够的没人明球一个能去过球自绝双上急马差本巨还来还门巨比开面时长进的前话柯攻他这是自走最为很渐行造球的场球队对鼓切尔和比根能度员议球少刮脚球就气毕完能边的犯抽练用较在到敬心牧在一传棒球了但间野看球后胜的持开停得次牧一几边方发珍尔惊踢被三已零还是的不东马边个您了区候这达来这信一准你得钟打很了声公业莫场天的是尔巨姜去在可分球达情们五没于不来比狂犯球要峰能前尔有松至之奇刚又个技而个快到到反东庆去几马长竟每切这射把间不业的克生业不了多技打球姜员直尔牧阿霍破向些都好门比是几姜量转能法哪明主攻及家们一么们他的八牧来备的球应视龙明的钟龙球姆接人去而反好球门峰形来手进还时秒警进时球现进时自员赫来大僵琳蠢聚离被视些黄着的边的了一清腰们没问头柱清也早几缀字的唾赛真锋看当龙出队去出种桑阿仅到来速考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教师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教师版

总结: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下:
① 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86 扫一扫, 有惊 ② 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原子之比;
喜哦!
③ 质量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例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O2+Ca( OH)2 === CaCO3↓+ H2O
式 2X +Y === 2Z 知,反应中 X 、 Y、 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 1∶ 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涉及相对分子质量时, 一定要考虑化学式
前的计量数, 而涉及质量时, 无需考虑化学式前的计量数。 故正确答案选 C。
5. 【答案】 B
6.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确定 X 的化学式为 O2。故正确答案选 B。
7. 【解析】设 2.8gA 完全反应需 B 的质量为 x。则:
【题干】 0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少
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点燃
【题干】 02 化学方程式 C+O2
CO2 可读作()Biblioteka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复习
人教九上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会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复现
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 参加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

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 初三年级 化学学科 第五单元第 1 课题学案一、课题名称:质量守恒定律(P92~P98)二、学习目标1、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解释某些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

2、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进行解释,并能结合具体实例推测某种物质的粒子构成。

3、知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变化的语言。

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即物质的关系)、各物质间量的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现象等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

4、能从“质”与“量”的角度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根据化学方程式列举化学反应的有关信息。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三、 学习内容及程序(一)温故知新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选项前的括号中画“√”或“×”。

(相对原子质量O -16,Cl -35.5,Ca -40) ( )A .Ca(Cl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002165.3540216⨯⨯++⨯ ( )B .CO 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 .右图所示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常显的化合价为+2价( )D .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3 个硫原子 ,1 个铝离子 ,8 个水分子 ,氧化铁(二)学习新知识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和有没有发生改变?引入:火柴燃烧最后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后连灰烬都没有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 你的猜想: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可能 。

2、设计并进行实验阅读书本P92—93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气球 。

铁钉表面 , 溶液由 变成 。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各物质 质量总和 符号表达式3、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单元内容
单元课时
建议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3课时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课时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课时
单元复习
2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总课时9课时评价方案
书面评价实践评价活动评价
二、单元目标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核心问题,要引导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绝不是任意拼凑的。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反映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定量关系,因此必然要求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中的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材先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指出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即这个化学方程式是配平的。接着教材又指出其他的化学方程式并非都这么简单,如果仅仅用化学式和反应条件就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往往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引出了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并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配平思路。教材接下来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较全面地说明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几个步骤,同时在“方法导引”栏日中介绍了一种常用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配平方法,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这种配平方法,而不宜讲授过多的配平技巧。
识记理解运用
三、单元教材教法
单元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最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策略)2022年秋

最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策略)2022年秋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化学方程式》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实质,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定量研究和分析化学,科学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涵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写法,包括书写原则,书写步骤,配平方法。

4.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定量分析和研究化学,从而进行熟练计算。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方法、书写格式、计算步骤。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4.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为三个课题: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在初三化学中能承上启下,起枢扭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运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是自然界里普通适用的规律,是学习化学的理论依据;化学方程式是特殊的化学用语,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进行多方面计算,适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从分子、原子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质量守恒的原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第一课时)
六、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评价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能力,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如“神奇的火焰”,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的关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假设、归纳、验证等方法,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1.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3.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4.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三、教学内容
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测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质量水平,掌握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堂测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g水加入100 g酒精中生成200 g溶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这违背质量守恒定律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一定不变D.铁丝在O2中燃烧,反应前固体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总质量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P Q R W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13 12.6 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已知KCl与NaNO3不反应;2NaOH+CuSO4= Cu(OH)2↓+Na2SO4]A B C D5.为实现CO2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 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转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作业设计】基础应用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C.5 g水与5 g酒精混合成10 g酒精溶液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2.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化学方程式本单元主要的化学概念:(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科九年级化学总课时单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授课人单元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课题1本课题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

是我们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第一课,前面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化学方程式,但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由来并不清楚。

这节课我们就以探究的形式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原因和应用,以及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课程中,记录和表示化学反应的主要工具,所以本节课内容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分析和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宏观和微观角度的化学变化,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学的世界。

课题2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我们只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变化做到准确了解。

化学用语的学习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学会利用好这一工具,才能让我们更加简单便捷的在化学世界中探索。

这一课题主要是将宏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微观角度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培养学生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能力。

课题3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是我们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后的实际应用。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常见问题,更加清晰的掌握各物质参与反应的质量关系。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书写正确规范的解题步骤,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本单元主要学习化学方程式。

先从质量守恒定律开始学习,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依据与原理,在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要求和配平,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循序渐进,打好学习基础。

从探究宏观实验入手,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自身参与进来,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并通过探究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与物质的质量关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我们将达到以下目标:1.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记法;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符号意义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三、知识点梳理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几个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记法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以及反应条件和状态符号组成。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产物位于方程式的右侧,反应条件和状态符号则位于方程式上下方。

其中,反应物和产物都可以用化学式或化学名称表示。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质量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物的质量等于产物的质量。

为了使方程式达到平衡,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加上化学方程式的系数。

当方程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质量比例将不再改变。

3. 化学方程式的符号意义和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了化学反应的方向性,一般从反应物指向产物。

同时,化学反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以是放热反应(释放能量)或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四、重点难点分析在本单元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重点难点:1.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的表示方法;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3.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意义,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以上重点难点,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示例分析:通过示例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表示方法;2.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能量变化。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引入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10分钟)1.提出问题:你们都听说过化学方程式吗?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作用?2.回答问题: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你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课件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课件

考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
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生成甲、丙的质量比为8∶1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
2.镁带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其总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正确的是 ( B )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A
B
C
D
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考点三、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药品选择: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现象明显。 2.装置选择:如果所选的化学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必须在 密闭容器中进行。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单元复习课
单元知识脉络构建
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载体
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
应 用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单元重难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5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能源问题,有人曾经宣布可以 直接把水变成油,一时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你 认为水可能变成油吗?
【易错提醒】无论天平是否平衡,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 目的?请说明理由。
不能。理由: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改进措施:_改__为__在___密__闭__容__器__中__进__行__。__
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210018 张怡天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即为其中的一个主题,它囊括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笔者就后两点内容作了要点联系性、应用拓展性的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课程类型:复习课一、教学内容分析:纵观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五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与化学与社会发展,彼此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

在南京中考指导书中将上述主题复习呈现的次序进行了调整: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

其中体现的思路是在复习物质构成奥秘的基础上,认识不同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而去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解释一些常见现象,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再将其所学运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

科学探究作为压轴主题,那是因为它既是化学研究的一般手段,又是学生化学综合能力体现的最高形式。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内容安排隐含了从一般到具体、从归纳到演绎的逻辑顺序,而“物质的化学变化”恰恰是构建认知层次跨越的桥梁,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对化学认识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认识具体物质、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而学以致用。

二、教学设计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新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更深层次的东西——学习方法和认知方法,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

尤其是在复习课上,“旧知”的提取绝非简单的重现或堆砌,因此复习课上教师角色的定位以及对复习要点的整合成为学生更好掌握复习内容的关键。

本课以几个常见的物质变化引入让学生进行辨析哪些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从而强调探究的范畴——物质的化学变化,切入主题。

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主线,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进行辨析该定律的本质内涵,并通过实例得以实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熟练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课题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3.初步学会用“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评价任务】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完成任务1。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完成任务2。

3.能用观察法配平一些化学方程式,完成任务3。

【学习内容】这节课通过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导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并比较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练一练,试一试,比一比,并结合使用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及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起引路的作用,重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练习中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符号表达式,结合刚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完全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学习的难度可以说不大。

但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却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有的学生把它当做第二外语,感到头疼,有的甚至因此掉队。

主要原因在于元素符号、化学式、元素化合物知识欠缺,在书写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还没有过关的情况下,又开始学习化学方程式。

因此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循序渐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深入,加强训练,逐步熟练。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教案

化学方程式某某省某某市第五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案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本课题的重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本课题的难点。

【实验准备】教师:1、制作多发媒体课件,内容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2、查阅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简史。

学生: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蜡烛、酒精灯、锥形瓶、镊子、气球、烧杯、托盘天平等。

【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结论解释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教学过程】我探究 我快乐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复习旧知】我知道的化学变化有(任与两个)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点评:充分体现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初步)【活动与探究】 定量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1、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2、提出猜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其总质量,猜想的依据是。

3、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从下面四个实验中选做一个,并观察记录、分析比较: 实收 验集 方证案据方案一 P+O 2 P 2O 5 方案二 Fe+CuSO 4-Cu+FeSO 4 方案三 蛋壳与食醋 方案四 NaOH+FeCI 3—Fe (OH )3+NaCI 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取出一粒白磷放入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央,塞紧瓶塞并使玻璃管下端正好与白磷接触,然后称量,使天平平衡。

②取下锥形瓶(注:砝码不用取下),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③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①将8颗铁钉与方便杯中的硫酸铜溶液共同称量,调节天平至平衡 ②将8颗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静1-2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024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案

2024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案

2024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复习掌握第五单元化学与生活中的重点知识点。

1.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1.3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

2.能力目标2.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3.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复习第五单元化学与生活中的重点知识点。

2.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进行化学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重点知识点2.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2.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条件2.3生活中的化学食品化学环境保护3.生活实例讲解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载体,讲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化学的实用性。

3.1食品化学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营养物质的摄入与平衡3.2环境保护污染物的来源与防治绿色生活的实践4.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1实验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观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现象分析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4.2实验二:化学反应探究化学反应的类型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条件的关系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化学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是否更加清晰?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3.实验教学是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重难点补充: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2.化学反应类型的理解3.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补充:一、复习重点知识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不同呢?学生1:物理变化物质的形态变化,没有新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物质质量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设想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设想:
6.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应用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7.课后作业,巩固拓展
布置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化学反应现象,如燃烧、生锈等,引出质量守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解释和总结,深化理解
通过讨论、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教师适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理解,帮助学生深化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2.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源自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做饭、燃烧等。3.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如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实验和讨论中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意识到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例如讲解化学肥料的使用原理,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作。
3.问题导向: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解答问题,学生能够逐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旨在通过实际教学过程,展示如何有效地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传授给学生,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规律,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问题导向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让学生主动探索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逐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课件备课讲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课件备课讲稿

HgS + O2高=温Hg + SO2
返回


2H2O =通电2H2↑ + O2↑表示的意义:
(H-1、O-16) 水在通电
的条件下生 成氢气和氧气。
每2个水分子生成 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每36份质量的水生成4份 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练一练 3. 请按“一写、二配、三注明”的书写步
C3H8 + 5O2点=燃3CO2 + 4H2O

4. 具有可变价的金属往往只有一种价态较稳定:铁以
+3价、铜以+2价较稳定,而汞的0价较稳定。下列
金属硫化物在空气中高温灼烧时均产生SO2 气体。 试写出它们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
(1)FeS: (2)HgS:
高温
4FeS + 7O2 = 4SO2 +2Fe2O3
2、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 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0.2克, 试回答: (1)生成多少克氧气?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那些固体物质? 其质量分别为少克?
议一议
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通=电4Al + 3O2↑, 对“ 电解 10t氧化铝最多生产多少吨 铝?”一题,小山北和小东林两位同学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 的方法(Al-27、O-16)
下生成二氧化碳。 ② 量的方面: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 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微观(粒子方面):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 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练一练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D—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质量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
(一)重点、难点突破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没变化。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含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粒子数目关系。

(2)化学方程式书写
①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书写步骤:依据事实,在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用短线连接;
配平;
注明反应条件;
注明生成物状态。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二)学习方法建议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关键是注意概念的内涵、本质原因、适用范围等。

例如,概念的内涵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体积、分子数目等);“质量”是指物质实际参加反应的质量和生成的质量,不包括过量反应物的质量或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

适用范围为化学
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前提,找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代入纯物质的质量进行准确的数学运算。

另外,要养成好的计算习惯,规范的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