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陈宏寿制作
1.5.3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动和终止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1、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动和终止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产生、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 调整, 调整,在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 义务关系。 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动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动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客 体和内容的变化 。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 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消失 。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陈宏寿制作
1.1.1 法的产生与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 阶级
国家
法的产生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陈宏寿制作
1.1.2法的本质与特征 法的本质与特征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法不 是超阶级的,它只能体现在政治上、 是超阶级的,它只能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占统治 地位的阶级的意志。 地位的阶级的意志。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目的在于保护、 目的在于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 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陈宏寿制作
1.4.3 经济法的实施 1、是指经济法主体使经济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 、是指经济法主体使经济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 中获得实现的活动,即贯彻执行经济法律、法规。 中获得实现的活动,即贯彻执行经济法律、法规。 经济法通过实施将经济法律规范的要求转化为 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使经济法律规范得到遵守, 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使经济法律规范得到遵守,经 济权利得以行使,经济义务得以履行, 济权利得以行使,经济义务得以履行,经济违法行 为得到制裁。 为得到制裁。
《经济法》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教案(全)
2.法律事实的出现是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直接原因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正常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市场主体参加各项活动,扩大经营行为,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和完善各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宏观调控关系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满足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要求,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总量平衡而对市场进行的调节和控制。进行宏观调控,既是我国经济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需要。实践已证明,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最佳的手段。但是,市场调节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它有许多缺陷。例如,它不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全统一;它不可能自觉地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它不可能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等等。因此,这就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限制其负面作用。
确认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认市场主体在参加市场活动时的法律地位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例如,确认企业、公司地位而产生的关系;二是确认市场主体在参加内部管理活动时所产生的关系,例如,确认企业内部领导体制而产生的经济关系。
(二)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市场秩序是市场运行的状态和情况的综合,分为正常和不正常两种状态。正常的市场秩序通常表现为市场机制运转良好,市场交易有条不紊,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护;与此相反则为不正常的市场秩序。国家所要维护的市场秩序当然是正常的市场秩序。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注册会计师 CPA 经济法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考情分析本章是《经济法》教材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法律相关基础知识。
各小节之间关联度不高,侧重理解,考点出现比较稳定且低频。
目录01 法律基本概念02 法律关系03 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01 法律基本概念学习脉络图专题法的概念与特征重要程度:★备考角度:选择题知识点:法的特征【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关系,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是社会规范;技术规范是规范人与物、自然等之间的关系,例如声音的分贝。
技术规范并不天然是法,只有经立法机关确认后,才能成为法律规范。
故选项B错误。
法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所以法是行为规范。
法体现了道德评价,但不是道德规范。
故选项D错误。
专题法律体系重要程度:★备考角度:选择题知识点:法律体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国家机构设立与运行;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基层群众自治;国家主权;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等刑法:强制性最突出,调整社会关系极广泛行政法: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关系。
具有从属性、服从性民商法:本书第二编、第三编均为民商法;知识产权也属于民商法。
“得民商法者得天下”经济法:本书第四编为传统经济法,包括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反垄断法律、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等社会法:劳动法、工会法;未成年、妇女、残疾人等保护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程序: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非诉讼程序,主要是指仲裁法专题法律渊源重要程度:★★备考角度:选择题知识点:法的渊源【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支付结算办法》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习题+答案+解析(一)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习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下列关于法的阶级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所有意志都体现为法C.法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D.法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文件的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七个法律部门。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是()。
A.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B.知识产权法律制度C.票据法律制度D.证券法律制度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属于()。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司法解释5.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就是法律条文B.法律规范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D.法律规范与国家个别命令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6.《反垄断法》第12条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该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7.《民法典》第656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适用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该法律规范属于()。
A.确定性规范B.委任性规范C.准用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8.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下列法律规范中,与“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属于同一规范类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B.公司股东对公司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C.未经证券交易所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D.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9.下列各项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完整版)经济法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总论习题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一、法的本质与特征【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答案】ABCD【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
A.国家强制性B.国家意志性C.明确公开性 D。
规范性【答案】ABCD二、法律关系【例题1·单选题】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2017年)A.赵某,9岁,系某小学学生B。
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C。
张某,13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答案】D【解析】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2015年)A。
法人 B。
发明 C.行为 D.荣誉称号【答案】BCD【解析】选项A: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例题3·多选题】下列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2016年)A。
土地 B。
荣誉称号 C。
人民币 D.天然气【答案】ABCD【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台设备,价款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2017年)A。
买卖合同 B.设备 C.8万元价款 D.甲公司与乙公司【答案】D【例题5·多选题】非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物质财富的有( )。
(2017年)A.著作B.嘉奖表彰C.发明D.荣誉称号【答案】ABCD三、法律事实、【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会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是()。
经济法第一章总结
1、判决。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在判决书送 达之日起15内提起上诉。如果在15日内不上诉,一审判 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二审法院的判决是终审判决,即发 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①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 第一审法院执行。 2、执行 ②对于调解书、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公 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等,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 所在地法院执行。
审理和 判决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1)确认发明专利权、海关处 理的案件 2、中级人民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 法院管辖下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 列第一审行 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案件 政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1)行政案件由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 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 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3)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 由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 民法院管辖。
(2)期间
效
(3)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 ①中止(计时器的暂停键)。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 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的暂停计算;待 原因消除后,耽误的时间往后顺延。 ②中断(计时器的清零键)。在诉讼时效期间,因提 起诉讼、请求履行义务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等致使已经过 的时间无效,待原因消除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⑥可以和解(协商)与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 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⑦仲裁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①与人身有关的纠纷
适用范围
②劳动争议
民 事 诉 讼
审判制度
1、合议庭 2、回避制度 3、公开审判 4、两审终审 一般情形:“原告就被告”原则 特殊情形:9种 专属管辖:3种 共同管辖:谁先立案谁管辖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一、法与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法律的概念法律一词可以从狭义、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法首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是发的本质【例1-1】会计小王在学了法律课程后感到疑惑: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是不是说统治阶级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就制定什么样的法律,被统治阶级在法律的制定上是无能为力的?【例1-2】小李和小王讨论:法既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统治阶级违法犯罪是否就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了?2. 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牵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国家强制力机构(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具有利导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或者说,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力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1.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主体:权力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A公民(自然人)B 机构和组织(法人)C 国家D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义务。
经济法教案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奠定理论基础,指导实务操作)第一节 概述(认识经济法)一、法的基础知识(一)法的概念和特征1、什么是法汉字“法”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法”有神明裁判疑难案件之意第二,“法”有祛除不法行为之意第三,“法”有公平之意关于“律” :《说文解字》解释为“均布也”。
“均布”是古代调音的一种工具,引申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强调“平”、“正”、“直”。
“律”强调“人人必须遵守”、“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清未民初,把“法”和“律”连用,“法”逐渐由“法律”一词所替代。
我国当代法律制度中“法”的含义:狭义的法或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特定或具体意义上的法律。
广义的法或法律:指法的整体,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及其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地方人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规、规章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文件。
2、法的基本特征(重点)(1)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和概括性。
法的规范性:是指法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授权性规范)、应当做什么(义务性规范),不能做什么(禁止性规范),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行为标准。
法的概括性:又叫法的定型性,是指法的调整对象时一般的或抽象的、某一类的人和事,它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适用。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具有国家性和普遍性。
一个国家法律形成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制定法律,通过制定形式形成的法律被称为成文法、制定法;另一种是通过认可的方式形成法律,称为不成文法。
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
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所以派生出°普遍性”特征,即法律在一国全部地域范围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和程序性。
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暴力。
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
经济法第一章 总论
经济法第一章总论一、经济法的产生(一)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1.自然经济时期诸法合一。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的“0”控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此时,诸法合一的局面不复存在,部门法的划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采用经济性而不是行政性的方式调整经济生活,确认自由竞争的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权利成为法律调整的核心。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市场失灵需要法律规制凯恩斯---政府干预经济论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第一部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同时也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的产生的标志。
4.新经济自由主义------自由放任主义与政府干预主义有机地科学地结合为一体小结:1.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
2.政治上,国家政权即推动本国大企业的向外扩张,又要立法保护本国市场的正常经济生态,防止个别大企业对国计民生的操纵。
3.学术上,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
4.思想上,人们对于要求政府承担起管理社会经济的责任。
(二)我国经济发的产生和发展1.计划经济时期2.市场经济时期二、经济法的概念(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1.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其1755年所著《自然法典》一书中提出来的。
2.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当时德国颁布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法规,有的直接以经济法命名,如1919年颁布的《煤炭经济法》等。
这些法规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二)我国经济法的概念1.学界对此有多重表达方式。
2.总结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协调和管理关系。
①市场主体关系市场监督关系③宏观调控关系(2)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补充】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表现形式(一)宪法制定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二)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
经济法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一、判断1、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
对2、所有权的占用、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均应由所有权人自行行使,不得与其分离。
错3、经济法是调整全部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错4、经济法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错5、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错6、违法行为也可引起相应的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
对7、民事法律领域的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调整。
对8、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对9、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领域内发生的意志关系,这一关系体现是国家意志。
错10、在特殊情况下,未确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也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错11、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错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外,一律平等。
错13、代理适用于一切法律行为。
错14、行为属于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现象。
对15、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
对16、经济法确认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对各自的合法权益平等地予以保护;无论经济主体的所有制性质有何不同,都平等地适用法律规定的保护方法和制裁措施。
对17、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为无权代理行为,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18、A公司未授权张某代理权。
某日,张某以A公司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了购买150台电视机的买卖合同,A公司得知后对张某无权代理的行为未作否认表示,该买卖合同应由A 公司履行。
对19、任何当事人都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错20、任何组织或公民所为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错2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经济法第一章含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含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修理1台精密设备的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乙方修理的该设备B、甲乙双方C、乙方承接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主体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甲、乙双方签订修理合同而形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修理的设备,而是乙方承接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2、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B、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C、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的效力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该题针对“法的本质和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3、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经济管理行为B、签订合同C、战争D、发行股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选项ABD属于法律行为。
【该题针对“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国务院制定的《总会计师条例》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法的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5、把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分类中,依据的标准是()。
A、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B、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C、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D、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不同,可以把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该题针对“法的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6、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仲裁法》规定,可以申请仲裁解决的是()。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绪论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 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 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 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概念问题主要有以下观点: ▪ 1)国家干预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
洛阳李慧娟种子案
▪ 法院领导反思观点:
▪
“法官在遇到法律冲突时,一是可以直接适用上位
法,对法律冲突予以适当回避;二是可以逐级请示,提请
最高法院和全国人大予以确认和指示。问题并不难解决。
只是采取后一种方式时间较长,不利于案件审判。”
“法官在判决书中宣布地方法规无效,我们也认为是 不妥的。对于地方法规的合法性问题,依法应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进行审查”,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 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2)新经济行政法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从整 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就其性 质而言,是公法,也就是经济行政法。 ▪ 3)经济协调关系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 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4)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调整 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促进其协 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以
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这种关
系是在法律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
主体
享有权利、承担义 务的人
内容 权利和义务
客体
权利义务所共同 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经济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规范经济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经济法》的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中,我们将开启探索经济法世界的大门,了解其基础概念、原则和相关的法律体系。
首先,我们来谈谈法律的概念。
法律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简单来说,法律告诉我们在社会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如果违反了规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普遍性等特点。
规范性使得法律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指引;国家意志性表明法律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强制性确保法律的规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普遍性则保证法律适用于相同情况下的所有人。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法律的渊源。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主要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通常是为了执行法律或者对全国性的行政工作进行规范。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然后,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组成。
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处理是指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制裁则是指对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
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赋予人们一定的权利,例如“公民有权依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义务性规范则要求人们必须做出或者不做出某种行为,又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经济法课件第1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2)学术上
日本金泽良雄 《经济法概论》 德国 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本科教材 《经济法理论问题》
3、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出现
概念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但开始 系统研究始于70年代末。
四、 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阐述观点
1、否定经济法独立部门说
(2)经济活动主体或市场主体
(3)社会中介组织 ①概念
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 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 主体。
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
②特征
③功能
服务功能;干预功能;协调功能 (4) 经济法的监督主体 权力监督 人大 行政监督 一般、专门 社会
三、经济法体系结构 1、经济法体系概念
经济法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部门齐全的经济法部 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内容的认识不 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法体系结构观。
2、几种经济法体系观介绍
(1)两分法体系
①宏观调控法 ②市场规制法
(2)三分法体系
①经济组织法 ②市场规制法 ③经济活动法
民法通则颁布后,此观点的影响降低;
民法补充
2、大经济法观点
(1) 1992年前肯定经济法说
调整纵向经济关系以及与纵向管理密切相关的横 向经济关系。
(2)主要类型
纵横说
经济法调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 会组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 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 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经济法(2017)第一章总论课后作业一、单选题1.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效力层级位于第三位的是()。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D.国务院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3.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是主导者,但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并非完全被动地受控或受制于人B.经济法的调控主体都是政府的职能部门C.政府的职能部门都是调控主体D.在社会团体可以成为调控主体或者规制主体4.8周岁的妞妞,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下列关于妞妞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有权利能力,无行为能力B.无权利能力,有行为能力C.有权利能力,有行为能力D.无权利能力,无行为能力5.2015年4月2日,田某与宋某因为买卖合同发生纠纷。
双方根据已经达成的仲裁协议依法申请仲裁。
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双方针对同一纠纷再次发生争议。
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B.不能申请仲裁,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C.不能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D.可以申请仲裁,但是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6.甲乙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双方在此之前签订了仲裁协议。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中双方设定的义务,不能任意更改、终止或者撤销B.甲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C.如果乙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该仲裁协议无效D.仲裁协议不能以电报、传真、电传、电子数据等形式达成7.甲乙签订大豆的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若发生争议由A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后甲未按期履行合同,乙欲向A市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甲乙关于仲裁协议的效力产生了争议,根据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可以在首次开庭时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B.甲可以在首次开庭时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C.若甲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D.若甲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仲裁委员会裁定8.2014年3月,甲公司委托乙负责与丙公司的业务往来。
同年4月份,甲公司撤销委托,但是未收回乙持有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亦未通知丙公司。
2014年9月,乙以甲公司的名义,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丙公司订立了大蒜买卖合同。
根据代理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丙公司可以主张表见代理请求甲公司履行合同义务B.甲公司可以拒绝履行大蒜买卖合同义务C.该大蒜买卖合同经甲公司追认后生效D.乙应当承担该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9.仲裁员张某、李某、刘某为某案件的仲裁庭组成人员,其中,张某为首席仲裁员。
对于该案,三人各有不同的结论。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张某、李某、刘某三人协商确定一个裁决B.按照首席仲裁员张某的意见裁决C.提交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D.由仲裁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10.2015年3月2日,北京的郑先生和上海的田先生签订了买卖核桃的合同,合同履行地为广州。
后双方发生纠纷,郑先生欲提起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只能向广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只能向北京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若同时向广州和上海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D.若同时向广州和上海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11.2015年6月,王某和田某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王某欲提起诉讼。
已知A人民法院和B 人民法院对此案均有管辖权,王某同时向有管辖权的A人民法院和B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此案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B.若A人民法院先立案,认为此案由B人民法院审理更合适,可以将案件移送给B人民法院C.若A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对此案有管辖权的B人民法院已经立案,可以重复立案D.若B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有管辖权的A人民法院已先立案,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先立案的A 人民法院12.张某诉李某合同纠纷案件,已经被甲市A区人民法院受理;赵某经法院通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张某委托牛律师为诉讼代理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A.张某与李某B.张某、李某与赵某C.张某、李某、赵某与牛律师D.张某、李某、牛律师与甲市A区人民法院13.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简易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B.经当事人双方同意,可以采用视听传输技术等方式开庭C.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传唤双方当事人、通知证人和送达裁判文书等诉讼文书D.以简便方式送达的开庭通知,未经当事人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当事人已经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缺席判决14.2014年7月4日,贾某携妻子跟随某旅行社到海边旅游,该旅行社承诺保障其人身安全。
2014年7月5日,贾某与妻子在海滩冲浪运动中,被海中动物咬伤,花去医疗费用2000元。
贾某向该旅行社请求赔偿医疗费用遭到拒绝。
于是同年8月8日,贾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贾某提起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B.诉讼时效期间自2014年7月4日起算C.诉讼时效自贾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D.诉讼时效自贾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15.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针对的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B.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C.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本院院长决定D.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16.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对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附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到达之日起计算B.附条件之债的诉讼时效,自该条件成就之日起计算C.未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法律未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时点,由双方协商确定D.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17.根据《海商法》规定,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2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法律规定为()。
A.旅客人身伤害的请求权,自旅客应当离船之日起算B.旅客死亡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之日起算C.因运输期间的伤害而导致旅客离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算,但是此期限自离船之日起不得超过2年D.有关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算18.2014年1月1日,11岁的萌萌被19岁的王强打伤,刘某为萌萌的法定代理人当时即知晓王强侵权的事实,则下列情形发生时产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的是()。
A.2014年9月15日,刘某准备去起诉王强,一出门便摔了一跤,刘某觉得不吉利,遂回家,直到2015年1月2日才出门B.2014年9月15日,刘某准备去起诉王强,一出门便与远处飞驰来的出租车相撞当场死亡,直到2015年1月2日萌萌才被指定代理人C.刘某放弃了向王强提起诉讼,后又反悔的D.萌萌放弃了向王强追究责任的权利二、多选题1.下列关于经济法渊源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其效力仅次于宪法C.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D.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证监会无权制定规章2.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权的有()。
A.反不正当竞争权、反垄断权B.财政收入权和财政支出权C.预算支出权、转移支付权、征税权、发债权D.货币发行权、利率调整权、产业调控权和价格调控权3.根据民事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有()。
A.王某将薛某欠其的5000元的债务免除B.左某委托其好友郭某采购茶叶,后因个人原因取消对其的委托C.小田和石某签订了买卖甜橙的合同,双方约定分期付款D.被代理人陈某对代理人张某超越代理权签订的合同进行了追认4.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期1年,年利率为5%,双方签订了书面借款合同;第三人丙公司为担保乙银行的债权,提供了一般保证,并与乙银行签订了书面保证合同。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借款合同是主合同,保证合同是从合同B.如果借款合同不成立,则保证合同不成立C.如果借款合同无效,则保证合同不生效D.如果借款合同履行完毕,则保证合同效力必然丧失5.张某和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但约定,如果2013年12月31日,张某在异地的公司成功设立,张某将房屋卖与李某,价款230万元,一次性付清。
合同签订后,李某后悔,遂通过各种途径阻挠张某公司的设立。
最终2013年12月31日,张某的公司未能设立。
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合同为附期限的合同B.该合同为附条件的合同C.合同生效,因为李某恶意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成就D.该合同无效6.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各项中,不属于代理的有()。
A.张某帮助李某转告王某:“李某第二天来王某家购买鸡蛋”B.房屋中介公司受赵某委托,促成了赵某与朱某的房屋买卖合同C.寄售商店销售寄售商品D.牛某受杨某委托,以杨某的名义在市场购买了一批布料7.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A.代理人小周以被代理人汪某的名义与自己签订了一份买卖绿豆的合同B.同一代理人小王代理A公司和B公司双方签订了买卖机器的合同C.代理人余某与第三人杨某恶意串通订立买卖合同,损害被代理人朱某的合法权益D.代理人田某超越代理权限与第三人赵某签订了买卖大米的合同8.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有()。
A.被代理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B.代理期间届满C.被代理人死亡D.被代理人取消委托9.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仲裁调解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B.仲裁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C.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D.仲裁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10.张某与李某的合同纠纷案件被甲市仲裁委员会受理,并由仲裁员牛某、杨某,仲裁委员会主任朱某三人共同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后张某申请牛某与朱某回避。
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有()。
A.牛某的回避由杨某和朱某决定B.牛某的回避由朱某决定C.朱某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D.朱某的回避由朱某自行决定11.2015年2月,李某和蔡某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同时达成仲裁协议,双方约定,若发生合同纠纷由A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