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清西陵 清东陵

清西陵 清东陵

清西陵清东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伊镇姬村西北,是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及其配偶的陵墓,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陵墓之一。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通光镇三道沟村东南,是清朝皇帝咸丰、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及其配偶的陵墓。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清西陵和清东陵。

清西陵:清西陵,又称康陵、雍陵、乾陵,是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和皇后孝庄文皇后、翁安的陵墓。

位于易县马伊镇姬村,距北京市约130公里,总占地面积85.04万平方米。

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陵园之一。

清西陵包括三大部分:前、中、后三陵。

前陵是康熙帝及孝庄文皇后的陵墓,中陵是雍正帝及翁安的陵墓,后陵是乾隆帝及其配偶的陵墓。

每个陵墓的布局都非常规整,考究着色彩和布局的对称性,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美学。

清西陵景点之一是宝顶山。

宝顶山为西陵的主峰,海拔271米,山上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雄伟的石刻。

宝顶山上的寿皇殿是一座极具规模和壮丽的建筑,是康熙皇帝临朝第30年时修建的。

寿皇殿是清西陵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参观时不能错过的景点。

清西陵还有著名的建筑——牡丹园。

牡丹园是清西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内种植着大量的牡丹花。

每年的春季,牡丹园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展,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牡丹园内的牡丹品种繁多,有着丰富多彩的色彩和迷人的香气,是摄影爱好者和花卉爱好者的天堂。

除了宝顶山和牡丹园,清西陵还有其他许多景点可供游客参观,如神道、东下陵、大成殿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古代皇家建筑的魅力,还体现了清朝皇帝的权威和荣耀。

清东陵:清东陵是中国清朝皇帝咸丰、同治、光绪及其配偶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通光镇三道沟村东南。

清东陵由神道、侧陵、大内官墓区、大官墓区、驿道、龙泉湖和响宝河等组成。

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陵园之一,也是世界上保持最完好的陵墓之一。

清东陵的建筑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精髓。

清代皇家陵寝风水分析及价值评判——以清东西陵主陵孝陵泰陵为例

清代皇家陵寝风水分析及价值评判——以清东西陵主陵孝陵泰陵为例

本文由429161843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维普资讯 第25卷月期20年607第3JUNLOA上海IATNNV农业Y(G版)LUAINEORAFHNH交通大学学报(S科ARCTRLSEC)SGA ̄OOGUIEI学IURTCVI5N.02o.3Jn20u.07文章编号:6196(070-20017.9420)306—7清代皇家陵寝风水分析及价值评判——以清东西陵主陵孝陵泰陵为例王莹,德亮傅(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海210)上上011摘要:水理论对于清代皇家陵寝的影响主要在于选址及结构布局,风具体体现在山、土壤、水、植被等资源特征及空间结构特征上.另外,从立论的角度来说风水是客观的,当它脱离了原有的客观基础服务于占卜凶吉,但就有了相当的迷信成分.关键词:水:风清代皇家陵寝;空间;客观性中图分类号:924T一9.B9.;U084文献标识码:ATeAnlsfegsunRoaosonhayion-hiylmbfsFoTQigDyatnugmetolensyadJdenfVau——TanhiayTobfEatrnetrgtePrmrmsosenadWsenTmbXioTonamboxmpeo(ambadTiTo)frEalWANGYigFDelnn,U-iga(colfgilrdBooySagaJonnvri,hga210,hn)Shoruteaig,hhiitgUisySahi01CiaoAcunlnaoetn1Abtat:hfecfegsuoeryloboigdnsiloelaodsutr.tmoisesrcsTeiuneon-hintatmfnyatimayntctnarcuIebdenlFhoQysnhointehtmaeilcaatrtfemonan,trsiadpatelaersaatutrhrcescBaiayegsutrahrcescoutiswae,olnlsawlstiptsrcucaatrt.scl,Fn-hiiihtnshileiilintrbeti.eedotrabeadsreintn,egsubcmssprtnsaaojcvyWhnigtrfxenaevsvaoFn-hieoeesi.ulittsielsndiiutoiKywrsFn-hirymfigdns;pc;bcvyeod:egsu;atbonyatsaeojtioloQyeit1背景11历史背景.清朝自太祖、宗建国,1、2帝,太传1世1除末代皇帝溥仪未建陵外,余1帝并4位追封先祖分别葬其1于五处。

以“一宫两陵”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沈阳清文化品牌

以“一宫两陵”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沈阳清文化品牌

清太宗及 皇后妃嫔等历史人物蜡像展 ” 、 和仰熙斋等, 建于乾隆年问。 嘉庆时期 , 故宫又有部分增建和扩建。 整座皇 宫 仪仗房和东、西配殿等处举办 的 “ “ 喇嘛念经处陈列 ” 御用桌椅器皿陈列 ”“ 、 “ 、 昭陵与清代 陵寝制度展”“ 帝 、清 楼阁林立 , 殿宇巍峨, 雕梁画栋, 宦丽堂皇 。 、 “ 、清 ;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 氏的陵墓 ,坐落 在沈 阳市 东 东巡 与盛京三 陵展 ” 昭陵文物及建筑构件展 ”“ 昭陵历史图片展 在福
宫 始 建 于 12 , 6 5年 至今 已有 3 1 的历 史 , 8年 是清 朝 入 关 前 清 太 祖 努 尔 哈 赤 、
宫、 关睢宫、 衍庆 宫、 永福富等; 西路建筑以文溯阁为主体 , 包括戏 台、 嘉荫堂
大赛”“ 、现代格格婚典 ” 皇宫过大年 ” 宫廷礼仪大巡演”在昭陵茶膳房 、 、 “ 、 “ :
人 文 与
以“ 一宫两 陵’ ’ 的文化氛 围 浓厚 打造沈 阳清文化 品牌
辽 0 年 7 1日, 阳的故宫、 04 月 沈 清福 陵、 清昭陵 ( 以下简称“ 宫两 ‘ 一 ) 也是沈阳打造清文化品牌含金量最高的一张王牌 。 一宫两陵 ” “ 成功申报世 实现 了沈阳世界遗产“ ” 零 的突破 , 成为全 国除北京外拥有世界 作为明清皇宫、 陵的扩展项 目, 皇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一份子 。加入世界文 界文化遗产 , 化遗产, 赋予了“ 一宫两陵 一个走 向世界 的大品牌 。 让沉默的“ 一宫两陵 遗产数量最 多的城市。 丰 这是沈阳市民政治、 经济 、 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不 专家学者 以及旅游界 的广泛 关注 , 而且唤起了普通群众 富起来 , 让皇家的文化得 以再现, 让更大的市场 了解“ 宫两 陵”让“ 宫两 仅引起了政府部 门、 一 , 一 一富两陵 ” 的好奇和向往, 很多旅游团队纷至沓来。 申遗 ” “ 陵’ 向更广阔的世 界, 竞 是沈阳打造以“ 一宫两陵 ” 为载体 的清文化 品牌所面 和国内外游客对“

清西陵研学总结

清西陵研学总结

清西陵研学总结一、前言清西陵作为清朝皇家陵寝之一,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极具特色。

本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专业讲解,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清西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活动内容1. 参观清西陵学生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乾隆陵、嘉庆陵、道光陵和光绪陵等皇家墓葬。

他们不仅仅欣赏到了这些墓葬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还深入了解到了每个皇帝的生平事迹和治国理念。

同时,在导游的讲解下,学生们也了解到了清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

2. 体验传统手工艺除了参观墓葬外,学生们还在景区内体验了传统手工艺,如制作蜡染手绢、剪纸等。

这些手工艺虽然已经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代,但它们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亲手制作,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文化内涵。

3. 参观清西陵博物馆清西陵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展示、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博物馆内,学生们可以欣赏到大量珍贵的文物,如金银器、玉器、漆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仅展示了清代皇家文化的瑰丽和精湛,更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和多样性。

三、活动收获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1. 拓宽视野: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深入了解了清西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拓宽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兴趣:通过参观博物馆和体验传统手工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进一步深入研究。

3. 提高素质:本次研学活动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提高,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

他们在活动中不断与导游、同学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清西陵研学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同时,这次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综合素质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希望今后还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研学活动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清东陵 清西陵

清东陵 清西陵

清东陵清西陵清东陵和清西陵是清朝时期的两个皇家陵墓,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和霸州市境内,是中华文化瑰宝和世界文化遗产。

这两处陵墓规模宏大、精雕细琢,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是世界文化史中的杰出代表。

清东陵清东陵是清朝第二位皇帝康熙帝的陵墓,始建于1725年,占地面积达24.4万平方米,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之一。

陵墓的建筑风格沿袭了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传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大红门、灵桥和宝穹殿。

大红门,居陵前,为陵墓的正门,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极为罕见的三进门。

灵桥是连接大红门和宝穹殿的长廊,两侧石雕琳琅满目,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宝穹殿是陵墓中心建筑,是清代雕刻艺术的杰出之作,据说手艺之精湛,刻画之细致,即使在显微镜下也能清晰可见。

宝穹殿顶棱角分明、雕刻精美,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之一。

因为清东陵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风水学理论和陵墓设计原则,整个陵墓建筑布局和装饰细节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也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项杰出成就,被誉为“万园之园,万陵之陵”。

清西陵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是清朝第四位皇帝雍正帝的陵墓。

陵墓占地达17.2万平方米,包括了葬殿、宝顶楼、生前舍利塔、神道等建筑物。

整个陵墓的设计布局考虑到了中国古代陵墓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吉凶预测”和“谐音取意”等风水理论,陵墓内的石雕、画像、器物等也无不体现了明确的政治宣扬和文化推广的目的。

西陵的最显著建筑是大中门、振鹏亭和宝顶楼。

大中门是西陵的正门,选址相对比较高,门头部分寓意着“天下之中”。

振鹏亭是在大中门后不远处,建筑高大气派,是表达皇帝权威独揽全局的意味。

宝顶楼是西陵中枢建筑,建筑上部塔形高达五层,构造精巧,装饰繁缛,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西陵精美的主体建筑、精湛的雕刻艺术、严密的陵墓设计,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建筑学、中医学、哲学、政治和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丰富内涵。

总结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文化和艺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优秀案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优秀案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优秀案例1.案例一:故宫博物院2.案例二:颐和园3.案例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4.案例四:平遥古城5.案例五:丽江古城三、总结四、展望正文【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优秀案例,以期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案例一: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活化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故宫博物院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开展教育活动、推出文创产品等方式,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故宫博物院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故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案例二:颐和园】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其活化利用主要体现在对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颐和园通过举办园林艺术节、推出园林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游客亲身体验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

此外,颐和园还开展了园林保护与研究工作,为园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代文物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活化利用工作。

博物馆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开展学术研讨、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让游客更加全面地了解秦代历史文化。

同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

【案例四: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活化利用主要体现在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

平遥古城通过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设施、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平遥古城还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

【案例五: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的活化利用主要体现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丽江古城通过加强古城保护与管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到丽江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清西陵 清东陵

清西陵 清东陵

清西陵清东陵清西陵,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0公里处,是清代最早落成的皇家陵园之一,也是清朝历代帝后的陵墓群。

清西陵建于1730年,是清朝第二位皇帝康熙帝的陵墓,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以及他们的皇后、贵妃等均埋葬于此。

清西陵占地面积达到 80 多平方公里,由内、中、外三道围墙组成。

内道是陵园的核心部分,主要有穿堂、礼堂、碑亭、宝城等建筑。

据说清西陵是模仿明代神宗陵的规制而建造的,布局主要以前厅、后寝和陵墓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进入清西陵的内道,首先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高耸的穿堂。

穿堂是陵墓建筑的入口,也是连接前厅与后寝的通道。

穿堂门上方镶嵌着巨大的龙纹图案,寓意龙的气势与皇家尊崇。

穿堂两侧分别是碑亭,碑亭上刻有对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赞颂文字。

穿过穿堂,就进入了前厅,前厅是陵园中宴会和祭祀活动的场所。

前厅中央是祭祀台,台上供奉着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的神位,香火缭绕,鲜花簇拥,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前厅的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有着雄伟的云石石狮和石人,它们庄严肃穆地守卫着陵园。

穿过前厅,又经过一条长廊,便来到了后寝。

后寝是陵园中皇帝和皇后的长眠之地,也是陵园的核心。

后寝的两侧是雍正帝和康熙帝的寝宫,中间是乾隆帝的寝宫。

这些寝宫建筑具体规模庞大,气势宏伟。

内部陈设着御床、屏风等家具,展示了当时皇家的富丽堂皇。

值得一提的是,清西陵的每一座陵墓都是独立的寝宫,彰显了清帝和皇后尊崇的地位。

同时,清西陵的陵墓布局更加注重形式化和封建仪式,与明代的陵园有着很大的区别。

除了陵墓,清西陵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建筑。

比如东南方的恭陵,是雍正皇帝和孝草皇后的陵墓。

还有南方的笔架山,是清代乾隆帝的书房之地。

这些建筑都给清西陵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貌。

清西陵的建造历经了几代帝王的努力,它的规模之大、建筑之精美、布局之严谨都使得其成为中国古代陵墓群中的瑰宝。

清西陵整体保持了古时帝王陵墓的严肃庄重氛围,宛若一座巍峨壮丽的皇家宫殿。

清东陵清西陵

清东陵清西陵

清东陵清西陵清东陵清西陵,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帝和皇后的陵墓群,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

清东陵是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的陵墓,清西陵是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陵墓。

清东陵和清西陵都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中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陵墓建筑、园林和陵寝内部的宫殿、神道、墓穴、石像、壁画、器物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园林、雕塑、绘画、陶瓷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清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清东陵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是清朝历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最精美的陵墓之一。

清东陵占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由宫殿区、神道区、墓穴区和园林区四个部分组成。

宫殿区是清东陵的核心区域,包括皇帝和皇后的宫殿、大殿、祭祀厅等建筑,以及各种器物、石雕、壁画等艺术品。

神道区是连接宫殿区和墓穴区的主要道路,两旁有石狮、石马、石人、石柱等装饰,气势宏伟。

墓穴区是陵墓的主体部分,包括皇帝和皇后的陵墓、神道、石像、壁画等,是清东陵最神秘、最庄严的区域。

园林区是清东陵的外围区域,包括池塘、花园、林荫道等,景色宜人。

清西陵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是清朝后期皇帝陵墓中的代表作之一。

清西陵占地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由宫殿区、神道区、墓穴区和园林区四个部分组成。

宫殿区是清西陵的核心区域,包括皇帝和皇后的宫殿、大殿、祭祀厅等建筑,以及各种器物、石雕、壁画等艺术品。

神道区是连接宫殿区和墓穴区的主要道路,两旁有石狮、石马、石人、石柱等装饰,气势宏伟。

墓穴区是陵墓的主体部分,包括皇帝和皇后的陵墓、神道、石像、壁画等,是清西陵最神秘、最庄严的区域。

园林区是清西陵的外围区域,包括池塘、花园、林荫道等,景色宜人。

清东陵清西陵的建造历时数十年,耗费巨资,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清东陵清西陵的建筑、园林和陵寝内部的宫殿、神道、墓穴、石像、壁画、器物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园林、雕塑、绘画、陶瓷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清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清西陵调研报告

清西陵调研报告

河北大学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清西陵调研报告姓名及学号:王书元组长(2011453005)张国强学员(2011453028)吴鹏超学员(2011453042)刘晨阳学员(2011453036)刘宗远学员(2011453037)年级专业:2011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指导教师:刘志琴conpract-life@ 2013年 8 月 10 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调查人:王书元(组长)张国强(成员)刘宗远(成员)吴鹏超(成员)刘晨阳(成员)调查时间:2013年8月10日调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调查对象:清西陵调查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认识了解规模宏大的清代皇家陵园清西陵的历史内涵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了解清西陵的旅游开发现状。

为深刻了解体会清西陵的历史内涵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我们组的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清西陵作了实地调研现报告如下:一、清西陵概述及其历史内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的永宁山下,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处帝王陵墓群。

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1915年。

建有4座皇帝陵,并葬有9位皇后,57位嫔妃,2位王爷等共计80人。

4座帝陵是:雍正皇帝的泰陵、嘉庆皇帝的昌陵、道光皇帝的慕陵、光绪皇帝的崇陵。

原是宣统皇帝、后来成为公民的溥仪1967年去世后骨灰先是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6年移葬在光绪皇帝崇陵西北侧的华龙陵园,近依清代帝陵。

清西陵于1961年被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在第2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9日被首批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雍正泰陵最初雍正的陵寝是选在清东陵境内的。

雍正五年,他命精通风水的官员到东陵附近相度万年吉地,经过实地考察后官员们奏报“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石又带沙土实不可用”。

然后雍正又派大臣高其卓、王永祥为其另相吉地,最终在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发现“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兼备”的风水宝地。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感受没落王朝的最后记忆——游清西陵有感设计艺术学院13级11班赵乃欣130001107今年五一回家,我与家人一同游览了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感觉风水很好,周围的山环绕,很有气势。

陵墓很有气派,门前的石牌楼,个个都是艺术精品。

这里埋着道光,雍正等六位清朝皇帝清西陵,与明十三陵和清东陵一道,组成了京城附近重要的帝王陵墓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陵中泰陵为雍正帝的陵寝,也是最早、最宏伟的建筑群。

从建制来看,与之前参观过的盛京昭陵,以及明十三陵等基本一致。

从顺治起,历代皇陵都安放到唐山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直到雍正帝在一次打猎时偶然发现位于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风水很好,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

由于雍正在位时厉行改革,虽然勤勉,但是得罪了许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间相传,认为雍正是谋杀了他父亲篡位,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

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

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

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

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

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

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雍正的泰陵是西陵最宏伟壮观的陵园,雍正生前曾下诏,决定不为自己的陵墓修建石像生和神道,但他好大喜功的儿子乾隆帝,不仅为泰陵补建了石像生,长达2.5千米的神道,还在神道前建造了目前中国最大的三座石牌坊。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或遗忘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与活化利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成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那里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许多古老的建筑、艺术品和文化传统。

然而,由于游客的涌入和城市的发展,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和腐化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采取行动。

他们首先制定了一项严格的保护政策,禁止破坏和损坏文化遗产。

然后,他们启动了一项活化利用计划,将这些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机会。

佛罗伦萨市政府首先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

他们修复了一些古老的建筑,恢复了艺术品的原貌,并设置了保护设施,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文化遗产的完整。

然后,他们开展了宣传和推广活动,将这些文化遗产介绍给更多的人。

他们制作了宣传册和导览地图,组织了文化遗产展览和演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

同时,佛罗伦萨市政府还鼓励了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开发。

他们与当地企业合作,开设了一些文化遗产主题的商店和餐厅。

这些商店和餐厅提供了独特的商品和美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顾客。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佛罗伦萨市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游客数量大幅增加,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由于活化利用的成功,佛罗伦萨市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通过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修复和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和推广文化遗产,以及商业开发,我们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机会。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资料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大家平时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资料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概述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也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

现保存完好的是明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

清皇家陵寝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和清西陵。

[1]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明显陵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

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中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

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

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案例分析

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案例分析

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案例分析引言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文物面临着被破坏、流失或遗忘的风险。

因此,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以及规划案例背后的原则和方法。

一、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文物保护与利用机构之一。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该规划案例的核心思想是保护文物的原始状态,同时提供给观众一个良好的参观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故宫博物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文物保护工作,包括修复和保养文物,确保其保存状态。

其次,他们进行了场馆的改造和升级,提供了更好的展览和参观环境。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故宫博物院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核心是保护文物的原始性和提供观众良好的参观体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目标。

二、埃及金字塔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物之一,也是埃及的重要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的风化和人为破坏,金字塔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和利用金字塔,埃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

首先,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文物保护工作,包括修复和保养金字塔,确保其保存状态。

其次,他们建立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限制了游客的进入和活动范围。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金字塔保护的意识。

埃及金字塔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案例告诉我们,文物保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只有政府、专家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文物并实现其旅游价值。

三、日本京都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日本京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文物,京都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

中国古代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国古代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国古代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皇陵是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复、保护和推广宣传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与修复中国古代皇陵作为宫廷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然而,长时间的风蚀、雨淋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都会导致皇陵的破损。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古代建筑,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中国加强了对皇陵的监测和巡查工作。

通过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破坏迹象,进而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

其次,中国还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皇陵的修复工作。

修复工作不仅包括对建筑本身的修补,还包括对墓道、石刻和雕塑等遗迹的修复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保护了众多皇陵的原有面貌,使其得以延续至今。

二、遗产的传承保护皇陵的同时,传承文化遗产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广和宣传古代皇陵的文化价值。

首先,中国建立了相关的博物馆和陵墓公园,供游客参观和学习。

这些博物馆以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向游客介绍了古代皇陵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以及皇帝陵墓的仪式。

同时,陵墓公园的开放使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皇陵的建筑和景观,增强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中国将古代皇陵的文化价值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都会学习到有关古代皇陵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了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学校也会组织参观活动,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古代皇陵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此外,中国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传承古代文化遗产。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在博物馆里亲眼目睹古代皇陵的壮丽景观,了解其历史背后的故事。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大众的学习,也有效推广了古代皇陵的文化价值。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中国古代皇陵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对古代建筑的修复和保护,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及应用案例

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及应用案例

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及应用案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存下来的无形财富和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也代表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科技手段的应用逐渐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详细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案例。

一、激光测绘技术激光测绘技术是现代测绘工程技术的代表,用于对文化遗产场所进行高精度三维测绘,精确记录其历史信息和现状情况,以便进行保护、修复和研究。

这一技术在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快速且精确地生成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便于研究者在计算机中模拟出文化遗产历史的各个阶段,通过数字技术帮助人们还原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

例如在中国的长城保护工程中,激光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利用激光扫描仪对长城各个部位进行测绘,生成文化遗产无损模型,并通过3D打印技术还原文物,使得人们不必亲自前往长城,也能欣赏到文化遗产的精髓。

这一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方面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智能感应和监测技术文化遗产包括建筑、书籍、绘画、雕塑、器物等,它们都需要进行长期的保护和维护。

智能感应和监测技术是现代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智能感应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实现实时监测和智能调节,从而保护文化遗产免受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的影响,维护其原有形态。

通过智能感应技术,可以有效预防文化遗产发生意外事故。

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博物馆采用智能感应和监测技术来对馆内文物进行实时监测。

博物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监测技术,对故宫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文物得到准确的环境保护,并通过此技术预防文物因为不适宜环境被损毁的情况的发生。

三、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价值如何保护和传承历代皇陵

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价值如何保护和传承历代皇陵

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价值如何保护和传承历代皇陵皇陵作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历代皇陵的文化遗产价值,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本文将从加强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研究和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价值保护与传承。

一、加强保护意识保护皇陵文化遗产价值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提高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素质。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皇陵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保护意义,增强社会公众对皇陵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教育,提高公众对文物修缮和保护的认识,加强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为保护皇陵建设的文化遗产价值,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

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明确对皇陵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和标准,规范皇陵保护的程序和流程。

其次,建立皇陵保护的组织架构,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皇陵遗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此外,要配备专业的保护人员,并提供相关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皇陵保护工作。

三、加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保护和传承皇陵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皇陵的历史考古研究、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修缮与保护方法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皇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皇陵保护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建立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团队,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为皇陵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推动文化传承保护历代皇陵的文化遗产价值,还需要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工作。

在开展皇陵保护的同时,要加强对皇陵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展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文化展览和文化遗产展示,向公众普及皇陵文化知识,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同时,还要注重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培训传统工艺人才,传承和发展与皇陵建设相关的传统工艺技术,确保历代皇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清西陵调查分析报告及多景区游览感想

清西陵调查分析报告及多景区游览感想

第二临床医学院09暑期社会实践论文作者:宋籽浔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主题:旅游景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调查时间:2009年7月27日至8月13日调查地点:清西陵、白洋淀、鹤地水库、廉江生态公园、南湖生态公园、京唐港等旅游景区清西陵调查分析报告及多景区游览感想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年级:2007 专业:临床医学姓名:宋籽浔摘要:在这建国60周年之际,我利用暑假时间,游历了祖国的秀美山河,并以此作为我的社会实践内容。

我和同学游览了广东省廉江市的生态公园,鹤地水库;和家人游览了唐山市的南湖公园,京唐港;河北地区的白洋淀,清西陵等景区。

在青山绿水中陶冶性情,增进了与同学间的友谊,增加了与家人间的情感交流。

游览和调查,引发了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一些思考。

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且以游记的形式对清西陵的情况作一个具体的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景区清西陵现状发展正文1.实践概况在廉江的生态公园,我们夜爬塘山岭,满天繁星,山间萤火虫盈盈飘飞,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萤火虫。

鹤地银湖,天水茫茫,山水相依,在山腰的小庙里,大家一同许下了祝福。

唐山的南湖原是挖煤造成的大塌陷区和大垃圾场,如今竟变成了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大的湿地公园,当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撑只小木船,漂在白洋淀的芦苇荡里,看着满淀荷花,暑意顿消,中午一家人就在小岛上吃农家饭。

清西陵不愧是皇家陵寝,楼阁与山水都堪称奇葩。

2.清西陵之旅2009年8月13日,阳光明媚,我们驱车来到河北易县的清西陵。

一下车,便闻到松柏的清香。

入目劲松苍翠,远望群山环护,神圣庄严。

来这里游览的人并不很多,颇为清静。

虽值盛夏,但入步林中,只觉清新古朴。

林中小路,带我们走入百年前的兴衰。

西陵最早是雍正皇帝所修,之前清帝陵寝皆在遵化东陵。

野史说雍正弑父夺嫡,死后不敢见先皇之灵,于是另在京西修陵。

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

国家文物局关于清西陵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修编立项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清西陵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修编立项的批复

国家⽂物局关于清西陵⽂物保护总体规划修编⽴项的批复⽂号:⽂物保函[2013]679号颁布⽇期:2013-05-22执⾏⽇期:2013-05-22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政法规河北省⽂物局:你局《关于世界遗产地--清西陵⽂物保护总体规划申请修编⽴项的请⽰》(冀⽂物字[2013]140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原则同意清西陵⽂物保护总体规划修编⼯作⽴项。

⼆、清西陵⽂物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应当基于世界⽂化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对原有《清西陵总体规划》进⾏充分评估,尊重原规划仍然有效的部分,总结评估原规划执⾏情况,针对清西陵⽂物本体保护、管理、展⽰和利⽤等⼯作中现存的问题,提出妥善、具备可操作性的规划措施,加强对清西陵的整体保护。

应合理修订清西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使其与世界⽂化遗产的遗产区和缓冲区相衔接,并符合相关保护要求。

三、各分项规划为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合理确定规划⼯作内容及⼯作量,不应重复核算。

四、请你局指导地⽅⼈民政府组织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以《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世界⽂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和《保护世界⽂化与⾃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为依据,做好保护规划修编⼯作,并按程序履⾏报批⼿续。

五、请你局指导地⽅⼈民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物保护⼯作的意见》有关精神,结合保护规划修编⼯作,抓紧研究制定清西陵的游客承载标准,进⼀步加强清西陵的保护、管理、监测和展⽰利⽤等⼯作。

此复。

国家⽂物局2013年5⽉22⽇备注:本条例⽣效时间为:2013.05.22,截⾄2022年仍然有效最近更新:2021.12.03。

清西陵调研报告

清西陵调研报告

清西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深入了解清西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以推动对该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清西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朝的皇家陵墓之一,建于1730年至1915年间,共有四座皇帝的陵寝,是中国珍贵的历史遗产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详细了解清西陵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发展对策。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调研手段,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收集和专家访谈等。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清西陵的规模、布局、建筑风格、墓道和陪葬品等。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1. 规模和布局清西陵总面积约2500多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园之一。

陵园由陵山、建筑群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组成。

陵山高低起伏,绿树成荫,呈现出一种山水相依的美感。

建筑群主要包括墓庙、宫廷和祭祀等建筑。

配套设施包括道路、围墙、护城河等。

调研发现陵山、建筑群和配套设施的整体布局较为合理,但部分建筑和设施存在损坏和破损的问题,需要及时修复。

2. 建筑风格清西陵的建筑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注重对称、庄重、精致的设计。

墓庙中的宫殿式建筑采用了明、清宫殿建筑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调研发现,部分建筑存在受损、腐蚀和倒塌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

3. 墓道和陪葬品陵园中的墓道通向陵寝,是清西陵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墓道主要分为神道、石阶和墓堂三个部分。

调研发现,部分墓道存在破损、掉落和失修的问题,需要及时修复和保护。

陪葬品包括陵前石像、石人和石兽等,这些石刻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调研发现,部分陪葬品已经受到风化和破坏,需要加强保护和修复。

四、保护和发展对策1. 加强修缮和保护工作针对清西陵存在的破损、倒塌和失修问题,应加强修缮和保护工作。

对于建筑群和配套设施的修缮,应按照古建筑保护的原则,恢复其最初的形态和风貌。

对于陵山和景观的保护,要落实好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针对陵园中的陪葬品和文物,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

旅游学生清西陵实训报告

旅游学生清西陵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我校组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于近期赴清西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清西陵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提升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服务意识以及职业素养。

二、实训背景与目的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西陵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次实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让学生对清西陵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提升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培养其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

3. 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旅游业的认识。

4.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地考察:学生分组参观清西陵的各个景点,如泰陵、昌陵、慕陵等,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导游讲解培训:邀请专业导游为学生进行讲解技巧培训,包括讲解内容、语言表达、互动技巧等。

3. 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培训:邀请旅游行业专家为学生讲解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训练:通过分组完成任务、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论文撰写:要求学生结合实训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清西陵的旅游攻略或导游词。

实训过程如下:1. 前期准备: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事务。

2. 实地考察: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学生参观了清西陵的各个景点,了解了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导游讲解培训:专业导游为学生讲解了讲解技巧,并进行了现场示范。

4. 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培训:旅游行业专家为学生讲解了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

5.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分组完成任务、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西陵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案例分析一、河北及清西陵概况(一)河北自然人文概况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周边分别与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毗邻,海岸线长487公里,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40万,现有11个省辖市、23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35个市辖区。

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

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大省。

(二)清西陵文化保护区概况及旅游特色1.清西陵概况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

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

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

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

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

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清西陵旅游特色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纪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

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

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二、清西陵文化保护区及其申遗过程(一)清西陵文化保护区的发展历程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

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

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

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

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

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

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

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清西陵申请文化遗产的过程1.清西陵符合申报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1)清西陵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清西陵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其建筑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在中国皇家陵寝建筑中绝无仅有。

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布局与形制最符合中国的“风水”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帝陵。

泰陵前3座精美的石牌坊和大红门构成西陵的总门户。

昌陵建筑与泰陵规制相同,但其隆恩殿内以花斑石漫地非常独特,有“满堂宝石”之誉;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构架均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

祟陵殿宇木构架均为钢铁木,质地坚硬,被称为铜梁铁柱,其地宫内的石雕佛像精美无比。

永福寺、行宫和亲王、公主园寝则是清陵建筑中完整保存的珍品。

整个清西陵气势磅赡,雄伟壮观,实为中国陵寝古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2)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清西陵402座古建筑,基本上是相沿明代帝后纪陵寝建筑样式修筑而成,它依据清宫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大红门前石牌坊一改历代皇家陵寝均设1架的规制而增加至3架,在用料、工艺上更细腻、精美;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饰彩绘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壮美绝伦。

自道光始,在陵寝建筑上稍有衰落,但是裁撤石像生、圣德神功碑亭、明楼、方城等建筑和以石牌坊代替琉璃门,又形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新模式。

昌西陵罗圈墙及宝顶前神道产生回音效果,隆恩殿内藻井独有的丹凤彩绘,又成为中国陵寝建筑的一个特殊例证。

正由于清西陵拥有众多的独到之处,从而构成清代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3)清西陵古建筑及环境具有一定脆弱性清西陵的古建筑以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大木结构易腐朽、易燃烧,砖石结构又易风化、侵蚀,围绕陵墓的高火险等级古松柏又对陵寝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随着周边工农业的发展,如若控制不当,又会对陵寝造成人为不良损害:因此,清西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又存在明显的脆弱性。

(4)清西陵体现了满清王朝佛教的例证永福寺是一座专门为陵寝祭祀而修建的皇家御用喇嘛庙,是清代皇帝尊崇喇嘛教的充分体现。

在中国2000多年的陵寝建筑史上,由于清东陵的隆福寺及明代帝王陵寝中的佛寺都已不存在,清西陵的永福寺成为明、清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

同时,水福寺的保存也为满清王朝尊重、藏传佛教提供了实物例证。

综上所述,清西陵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Ⅰ、Ⅲ、Ⅳ、Ⅴ、Ⅵ。

2.清西陵申报文化遗产的过程2000年11月30日,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一致通过将“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西陵作为这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清西陵以其无穷的魅力昭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征服了全人类,在世界文明史上争得了自己得一席之地。

清西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清西陵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继清西陵申遗成功之后,2001年1月,清西陵又成功的加入国家AAAA 级景区的行列,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腾飞,清西陵以宽广的人性化视角,强化服务质量,完善旅游设施,为游客搭建起高效畅通的旅游服务平台。

三、清西陵旅游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清西陵坐落在易县境内,16处古建筑群及15000余株古松分布在西陵镇和梁格庄镇。

其中泰陵、昌陵、慕陵、崇陵、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泰纪园寝、昌纪园寝、妃园寝、端亲王园寝、怀亲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行宫、永福寺等各座建筑群各具特色和价值。

(一)清西陵旅游现状近年来清西陵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在全县建设旅游强县的大潮中,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2010年全年旅游人数突破2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300万元大关,再创清西陵旅游开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清西陵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西陵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单体建筑屋面漏雨,木构件、椽头严重糟朽,地仗脱落、油饰彩画残破严重,部分石构件风化、严重破损。

(三)清西陵旅游业改进措施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十二五”期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将计划完成33个维修项目,项目资金总数6.9亿,其中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16个,安防、避雷、消防系统建设工程项目3个,基础工作项目6个,管理监测项目1个,展示利用项目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清西陵应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叫响世界遗产品牌,争创“5A”景区。

1.重拳出击创新路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西陵景区的思路,并结合张石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在泰陵大红门前建成清西陵综合服务中心,集餐饮、住宿、购物、展览、展示于一体,并通过封闭大红门和古松林,使其成为清西陵景区的总门户。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清西陵将改扩建环陵公路;高标准建设绿色环保旅游厕所,彻底消灭旱厕;铺设方便游客通行的步游路;进一步完善景区标志标识牌,并下大力改造行宫宾馆,提升接待水平。

使清西陵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市场美誉度高的成熟景区。

2.深挖文化强服务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积极号召,大力支持各大媒体做好大型电视纪录片“光绪之死”的拍摄工作,同时组织推动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几位皇帝的事迹研究,并在相关区域向游客进行展示和播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制作出具有清西陵文化特色的系列纪念品;推出与皇帝祭祀等活动有关的参与性项目,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清西陵由文化观光游向文化休闲度假游转变。

现在,由清西陵管理处机关各执法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构,对景区内的经营商户和人员进行的规范管理,有效治理了旅游业软环境。

3.攻坚克难促发展建设大红门公园是清西陵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为此,进行高标准的美化绿化,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充分利用马槽沟清淤蓄起的水面,增设垂钓、观荷等大众参与性项目,打造清西陵旅游的休闲娱乐区域,丰富旅游内容,将显著改善清西陵单一的文化观光旅游现状。

行宫宾馆改造工程是清西陵全部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

2011年,在前两年对行宫改造的基础上,继续了对行宫进行投资改造。

年内完成行宫客房的整装和餐厅的装修,打造优美的住宿就餐环境,进一步提升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突出行宫特色,努力把行宫打造成为保定旅游的窗口,易县的接待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