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 PPT
合集下载
2024年度《冠心病》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冠心病》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7479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8.png)
2024/3/23
抗心律失常药物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适当 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 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心脏起搏器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 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 器。
16
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
80%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 因素,以降低心力衰竭风险。
100%
药物治疗
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 等药物,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 力衰竭发生率。
是一种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观察血管腔和血管壁的变化。左心室造影、冠 状动脉造影以及血管内超声等技术,都是用于观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检查 手段。
9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来诊断 冠心病。对于不典型的患者,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2024/3/23
21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膳食结构调整
建议患者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减少饱和
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2024/3/23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和 超重。
个性化营养建议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 性化的营养建议,如补充特定营养 素、调整餐次分配等。
查手段,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
2024/3/23
02 03
超声心动图
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静息超声心动图大部分无异常表现,但可判断心脏 大小、室壁运动状态和左心室功能,对诊断左心室肥大、室间隔穿孔、 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有帮助。
放射性核素检查
这种检查主要有201Tl-心肌显像或兼作负荷试验,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部位的心肌,可显示灌注缺损。主要适合于心电学检查不能确诊或者需 要进一步对心肌进行特殊评估者。
抗心律失常药物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适当 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 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心脏起搏器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 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 器。
16
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
80%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 因素,以降低心力衰竭风险。
100%
药物治疗
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 等药物,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 力衰竭发生率。
是一种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观察血管腔和血管壁的变化。左心室造影、冠 状动脉造影以及血管内超声等技术,都是用于观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检查 手段。
9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来诊断 冠心病。对于不典型的患者,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2024/3/23
21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膳食结构调整
建议患者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减少饱和
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2024/3/23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和 超重。
个性化营养建议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 性化的营养建议,如补充特定营养 素、调整餐次分配等。
查手段,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
2024/3/23
02 03
超声心动图
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静息超声心动图大部分无异常表现,但可判断心脏 大小、室壁运动状态和左心室功能,对诊断左心室肥大、室间隔穿孔、 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有帮助。
放射性核素检查
这种检查主要有201Tl-心肌显像或兼作负荷试验,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部位的心肌,可显示灌注缺损。主要适合于心电学检查不能确诊或者需 要进一步对心肌进行特殊评估者。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课件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98f9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0.png)
CHAPTER 03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的原则
长期性原则
高血压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坚 持长期服药,避免血压波动。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 的降压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综合性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结合非药物 治疗,如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
惯等,以全面控制血压。
常用降压药物介绍
01
02
03
04
利尿剂:通过排钠排水降低血 容量达到降压目的,适用于轻
中度高血压。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交感 神经活性降低血压,适用于心
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
ACE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
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Angiotensin II受体拮抗剂( 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 体,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
症状期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视力模糊 、鼻出血等症状。
CHAPTER 02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心理平衡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 累。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 动。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心血管 疾病风险。
合理的饮食结构
01
02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避免剧烈 运动,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 。
定期的血压监测
定期检测
至少每年检测一次血压, 以及时发现高血压。
高危人群
如有家族史、肥胖、长期 精神紧张等高危因素的人 群应增加检测频率。
血压控制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 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理想血压为 120/80mmHg以下。
冠心病ppt课件
![冠心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e2d7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4.png)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增加。
高血脂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 成。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02
03
04
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将 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调节血脂
外科手术治疗
介绍了冠心病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 症、手术方式及术后管理,强调了 其在复杂病例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冠心病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化差 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管理模式
未来的冠心病管理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形成心血管内科、外科 、康复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
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 、家族遗传等。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 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心绞痛以 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心肌梗死则表现为持续而严重的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康复期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临床症状与体征评估
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等。
心功能评估
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评估心脏功能状况。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受限程度及心理状况。
运动处方制定及实施注意事项
运动类型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
发病机制
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形成与多种因素 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当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心 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高血脂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 成。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02
03
04
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将 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调节血脂
外科手术治疗
介绍了冠心病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 症、手术方式及术后管理,强调了 其在复杂病例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冠心病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化差 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管理模式
未来的冠心病管理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形成心血管内科、外科 、康复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
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 、家族遗传等。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 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心绞痛以 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心肌梗死则表现为持续而严重的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康复期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临床症状与体征评估
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等。
心功能评估
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评估心脏功能状况。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受限程度及心理状况。
运动处方制定及实施注意事项
运动类型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
发病机制
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形成与多种因素 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当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心 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冠心病的护理PPT课件
![冠心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afb4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1.png)
适量运动
推荐适合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并强调运 动对改善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的益处。
戒烟限酒
阐述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冠心病的危害,并提供戒烟和限酒的方法和技 巧。
心理调适
提供心理调适的建议,如学习放松技巧、寻求社会支持等,以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家属参与和支持
家属角色和责任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 活动水平等因素,合理控制总 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限酒
劝导患者戒烟限酒,减少不良 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04
CATALOGUE
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与护理
常用药物介绍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 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β受体阻滞剂
心理疗法指导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
建议患者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保持充 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
06
CATALOGUE
冠心病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心律失常的预防与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 失常的迹象。
合理用药
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准备手术器械 和药物,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及护理指导
康复治疗简介
包括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等,旨在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 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
推荐适合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并强调运 动对改善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的益处。
戒烟限酒
阐述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冠心病的危害,并提供戒烟和限酒的方法和技 巧。
心理调适
提供心理调适的建议,如学习放松技巧、寻求社会支持等,以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家属参与和支持
家属角色和责任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 活动水平等因素,合理控制总 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限酒
劝导患者戒烟限酒,减少不良 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04
CATALOGUE
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与护理
常用药物介绍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 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β受体阻滞剂
心理疗法指导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
建议患者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保持充 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
06
CATALOGUE
冠心病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心律失常的预防与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 失常的迹象。
合理用药
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准备手术器械 和药物,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及护理指导
康复治疗简介
包括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等,旨在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 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教程PPT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教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725e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d.png)
总结
自我管理和就诊注意事项的合理实施可 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减 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 注意药物副作用:了解药 物的常见副作用,如出现异常 及时就医
就诊注意事项调整治疗方案 - 检查相关指标:定期检查血压、心
脏、肾功能等相关指标
就诊注意事项
注意生活细节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
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
疲劳和长时间的工作
就诊注意事项
避免不良习惯 - 避免过度用力:避免搬重物、剧烈
运动等过度用力 - 避免过度紧张:避免过度紧张和情
绪波动
总结
总结
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自我管理 ,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 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控制精 神状态和定期监测血压
就诊注意事项包括遵医嘱服药 、定期复诊、注意生活细节和 避免不良习惯
高血压患者的 自我管理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饮食控制 - 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
,每天控制在6g以下 - 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
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瘦肉 、鱼、豆制品等
- 多摄入水果和蔬菜:富含 纤维素和维生素,有助于降低 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合理运动 -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每周至少150分钟 - 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
和焦虑,学会放松自己 -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
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 - 定期测量血压:掌握自己的血压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复诊:定期向医生汇报血压情
况,接受专业指导
就诊注意事项
就诊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药 - 按时服药:按照医生嘱咐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abed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8.png)
血压管理目标与原则
03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同时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选择
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限盐、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和心理治疗等。
非药物治疗措施
建议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药物副作用等。
妊娠期妇女
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减轻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改善心室重构和降低死亡率。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非药物治疗手段推荐
05
饮食调整:推荐采用DASH饮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即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以及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促进醛固酮分泌等作用的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断位于心脏、血管平滑肌和肾脏等部位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来实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的药物。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概述
02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引发冠心病。
发病机制
除了高血压本身,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等也会增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风险。
03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同时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选择
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限盐、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和心理治疗等。
非药物治疗措施
建议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药物副作用等。
妊娠期妇女
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减轻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改善心室重构和降低死亡率。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非药物治疗手段推荐
05
饮食调整:推荐采用DASH饮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即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以及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促进醛固酮分泌等作用的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断位于心脏、血管平滑肌和肾脏等部位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来实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的药物。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概述
02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引发冠心病。
发病机制
除了高血压本身,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等也会增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d66b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8.png)
戒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减少其他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肥胖和高血压等风险因素 ,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 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不健康饮食
不健康饮食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 血脂等风险因素,增加冠心病的发病 风险。
健康饮食应包括丰富的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和低脂肪蛋白质,减少高 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03
冠心病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因高血压引起的心
脏负担。
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 疗,降低血脂水平,减 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有效控制血糖,预防糖 尿病并发症对心血管的
特点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该 病与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冠心病的症状与表现
典型症状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 为阵发性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心前 区与左上肢,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 动等诱发。
其他症状
不典型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无典型心绞痛症状,仅 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易 漏诊或误诊。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等,用于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 心绞痛症状。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ACE抑制剂和ARBs
如卡托普利和缬沙坦等,用于改善心肌重构, 降低心衰风险。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01
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肥胖和高血压等风险因素 ,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 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不健康饮食
不健康饮食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 血脂等风险因素,增加冠心病的发病 风险。
健康饮食应包括丰富的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和低脂肪蛋白质,减少高 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03
冠心病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因高血压引起的心
脏负担。
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 疗,降低血脂水平,减 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有效控制血糖,预防糖 尿病并发症对心血管的
特点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该 病与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冠心病的症状与表现
典型症状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 为阵发性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心前 区与左上肢,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 动等诱发。
其他症状
不典型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无典型心绞痛症状,仅 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易 漏诊或误诊。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等,用于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 心绞痛症状。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ACE抑制剂和ARBs
如卡托普利和缬沙坦等,用于改善心肌重构, 降低心衰风险。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01
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高血压患者高质量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建议》解读PPT课件
![《高血压患者高质量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建议》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eeba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8.png)
脑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也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血管破裂或阻塞, 引发脑卒中、脑出血等疾病。
肾脏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脏血管病变,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引发肾衰竭 。
其他并发症
高血压还可引起命。
03 高质量血压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08 结论和建议
对高血压患者的建议
知晓自己的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 己的血压水平。
合理用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 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低盐、低脂、均衡 的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
息和心情。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医疗 机构进行随访,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对医疗机构的建议
钾有助于钠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建议高血压患者多吃富含钾的食物, 如海带、紫菜、菠菜、香蕉等。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高血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减 轻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18.5-23.9kg/m2之间。
适当运动
适量运动有利于降低血压、减轻身体负担。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进行至少30分 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 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克。
03
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紧张、疲劳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心情愉
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和缓解压
力。
05 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
药物治疗的原则和选择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年龄、性别、合并症等, 选择最适合的降压药物, 实现个体化治疗。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高血压也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血管破裂或阻塞, 引发脑卒中、脑出血等疾病。
肾脏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脏血管病变,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引发肾衰竭 。
其他并发症
高血压还可引起命。
03 高质量血压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08 结论和建议
对高血压患者的建议
知晓自己的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 己的血压水平。
合理用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 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低盐、低脂、均衡 的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
息和心情。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医疗 机构进行随访,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对医疗机构的建议
钾有助于钠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建议高血压患者多吃富含钾的食物, 如海带、紫菜、菠菜、香蕉等。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高血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减 轻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18.5-23.9kg/m2之间。
适当运动
适量运动有利于降低血压、减轻身体负担。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进行至少30分 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 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克。
03
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紧张、疲劳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心情愉
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和缓解压
力。
05 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
药物治疗的原则和选择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年龄、性别、合并症等, 选择最适合的降压药物, 实现个体化治疗。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ppt课件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cfb6a35ef7ba0d4a733bad.png)
晨脉×1.4=心率控制下限。 •运动最佳时间:下午三点至晚九点的,长短控 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 •注意事项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有氧运动
持续性的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血管耐力,如: 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3~4次,最 好能够每天坚持。可从10~1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 到每日30分钟以上,可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进行,每 次最少10分钟。
不良反应:有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腹 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功损害和横纹肌溶解 等。
用药注意事项:血脂主要于夜间在肝内合 成,所以晚上服用效果较好。定期检查肝功,肝 功能不全者、有肝病史、大量酗酒者慎用。弥漫 性肌痛、肌无力时应立即停药。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中成药
常用药物有: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丹参 多酚酸盐、速效救心丸等。此类药物的基本作用 是活血、化瘀、理气、定痛、护血管、疏通微循 环和冠脉循环,可以减轻胸闷、缓解心绞痛发作。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 克
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伴烦躁不安,窒 息感,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咳嗽, 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出现急性左心 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在等待救护 车的时候,让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双腿下垂, 并含服硝酸甘油。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心肺复苏
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 方富
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 式含
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 心血管,预防冠心病。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 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 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 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 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 脏、脑等。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有氧运动
持续性的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血管耐力,如: 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3~4次,最 好能够每天坚持。可从10~1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 到每日30分钟以上,可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进行,每 次最少10分钟。
不良反应:有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腹 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功损害和横纹肌溶解 等。
用药注意事项:血脂主要于夜间在肝内合 成,所以晚上服用效果较好。定期检查肝功,肝 功能不全者、有肝病史、大量酗酒者慎用。弥漫 性肌痛、肌无力时应立即停药。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中成药
常用药物有: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丹参 多酚酸盐、速效救心丸等。此类药物的基本作用 是活血、化瘀、理气、定痛、护血管、疏通微循 环和冠脉循环,可以减轻胸闷、缓解心绞痛发作。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 克
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伴烦躁不安,窒 息感,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咳嗽, 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出现急性左心 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在等待救护 车的时候,让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双腿下垂, 并含服硝酸甘油。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心肺复苏
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 方富
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 式含
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 心血管,预防冠心病。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 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 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 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 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 脏、脑等。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6d74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8.png)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 血压的稳定。
营养膳食建议
01
02
03
均衡饮食
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 持饮食均衡。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 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能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 糖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过 度摄入能量。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个体化运动处方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 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推荐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慢跑、游泳等,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次 以上。
力量训练
运动安全
适量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 改善心血管健康,推荐每周进行2-3次力量 训练。
参与方式
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家属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照护 能力。
家属与患者互动
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
心理疏导途径和方法
心理咨询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相应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社会支持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过量 或者不正确的运动方式造成伤害。
05 并发症风险评估与管理策 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标
01
包括血压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用于预测心脑
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风险分层管理
02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血压控制目
标和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
营养膳食建议
01
02
03
均衡饮食
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 持饮食均衡。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 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能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 糖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过 度摄入能量。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个体化运动处方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 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推荐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慢跑、游泳等,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次 以上。
力量训练
运动安全
适量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 改善心血管健康,推荐每周进行2-3次力量 训练。
参与方式
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家属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照护 能力。
家属与患者互动
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
心理疏导途径和方法
心理咨询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相应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社会支持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过量 或者不正确的运动方式造成伤害。
05 并发症风险评估与管理策 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标
01
包括血压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用于预测心脑
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风险分层管理
02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血压控制目
标和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
高血压的管理与降压方法PPT
![高血压的管理与降压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489da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7.png)
循序渐进
运动强度和时间要逐渐增加,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以防止身体不适应。
持续运动
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是仅仅在短期内进行。
体重管理
定期称重
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了解体重控制的效果。
合理运动
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坚持锻炼。
均衡饮食
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戒烟限酒
1
1. 戒烟
吸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戒烟后,血压通常会在数周内下降。
2
2. 限酒
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限制酒精摄入量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酒,女性不超过一杯酒。
3
3. 戒烟限酒的益处
戒烟限酒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降低患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会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增加患心脏病、中风、肾病、眼病等疾病的风险。
心脏病
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
脑卒中
脑出血、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肾病
慢性肾脏病、肾衰竭
眼病
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力下降
其他
血管硬化、动脉瘤、周围血管病变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两者均满足。
高血压的分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其病因不明,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占高血压患者的5%~10%。
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
![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7dad04b7360b4c2e3f64a6.png)
斑块破裂
SECURE研究 ACEI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ACEI 10mg/天显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呈剂量依赖
0.025 0.02 0.015 0.01 0.005 0
安慰剂
P=0.028 *
0.022
0.018
ACEI 5mg/天
0.014
ACEI 10mg/天
平均最大 IMT斜率
Circulation. 2001;103:919-925
Dart AM, Kingwell BA. Pulse pressure--a review of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J Am Coll Cardiol. 2001 Mar 15;37(4):975-84. Review.
心血管事件
收缩压上升显著增加冠心病患者总死亡率
中国AC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达53%
80%
60%
53%
58% 50%
患者比例
40%
20%
0%
总患病率
女性
男性
中国多省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血压的治疗、控制情况调研结果
Chin J Hypertension 2008;16(1):16
中国冠心病患者血压达标率仅30.1%
80%
中国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现状调查
病理情况下过度兴奋的心脏中 血管紧张素II对心脏的作用
• 正性肌力作用:直接或通过交感作用,主要作用心房,
钙离子参与,但在心衰时反可减低心脏功能
• 心肌肥大作用:大多与压力改变有关;也可以在压力 不改变或其他刺激背景下导致。
后果:左心室肥厚 ;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
• 促进心肌纤维细胞增生 • 促使心肌电生理改变:各种心律不齐,房颤 • 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冠心病健康管理ppt课件
![冠心病健康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160f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b.png)
02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管理
合理膳食结构与营养需求
01
02
03
04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 重。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 入,如动物油脂、肥肉、动物
内脏等。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 深海鱼、坚果、橄榄油等。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和膳食纤维。
适度运动锻炼原则及推荐活动
呼吸放松训练
心理治疗与咨询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 弛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 虑情绪。
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可推荐寻 求专业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 助,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冥想与正念练习
通过冥想和正念练习,帮助患者培养 对当下的觉察和接纳能力,减轻心理 压力。
05
家庭关爱与支持体系建设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患者和医生反馈随访结果,并 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确保患者得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
效果评价指标设定
生理指标
包括血压、心率、血脂等生理指标的改善情 况,以客观评估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包括服药 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以判断患
学习基本护理技能
家属应学习测量血压、心率等基本技能,以便及时了解患者身体 状况。
掌握急救知识
了解冠心病可能引发的紧急情况,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学习 相应的急救措施。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散步 、太极拳等。
亲情陪伴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1 2
提供心理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和倾听能力培养
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7139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0.png)
持和帮助。同时,为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
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势
关键信息总结回顾
老年冠心病患者特点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且生理功 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药物治疗原则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精简用药、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等原则。
老年冠心病流行病学特点
高发病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高死亡率
老年冠心病患者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
性别差异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发病率逐渐上升。
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传统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 等是老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新兴危险因素
肥胖、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等 也逐渐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评估个体冠心病风险的重 要指标之一。
风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风险分层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 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 高危三个层次。
预后判断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危险因 素、并发症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进 行评估和判断。高危患者预后较差, 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和管理。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 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 问题。
药物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并症及药物耐受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5 (0.53 to 0.80)
13
0.79 (0.62 to 1.00)
0.5 0.7 1 1.4 2 治疗更好 安慰剂更好
13
0.66 (0.56 to 0.79)
0.5 0.7 1 1.4 2 治疗更好 安慰剂更好
SBP下降10mmHg/DBP下降5mmHg
BMJ 2009; 338:b1665
N Engl J Med 2010.
AHA/ACC/ASH(2015)科学声明: 冠心病伴高血压的血压目标值
降压目标值 (mmHg)
适用情况
推荐等级/证据级别
<150/90
80岁以上
Ⅱa/B
<140/90
CAD ACS HF
Ⅰ/A Ⅱa/C Ⅱa/B
<130/80
CAD
既往有心梗、卒中、 TIA、PAD等患者
血压控制目标? 适宜药物选择?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策略有何不同? 是否存在对IHD有确切二级预防的降压药物? 降压获益来自于单纯降压本身还是降压药物的降
压外的保护作用?
2015年AHA/ACC/ASH联合发布 “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科学声明”
AHA:美国心脏学会 ACC:美国心脏病学会 ASH:美国高血压学会
1. 戚文航,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457-460. 2. 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28(3):230-238Liu L, et al. 3. J Hypertens. 2005;23(12):2157-72. 4. Wang W, et al. J Hum Hypertens. 2011;25(4):271-7。
心血管死亡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脑卒中 致残性脑卒中
高血压组 1.16 1.56 0.78 1.81 0.77
血压正常组 0.69 1.21 0.50 0.97 0.26
高血压组 /正常血压组 1.68 1.29 1.56 1.87 2.96
荟萃分析:降压治疗的心脑获益显著
147项随机研究的荟萃分析:评价降压药在心血管病预防中的作用
无血管疾病史 有冠心病史 有卒中病史
冠心病事件
卒中事件
研究数
相对风险 (95% CI)
相对风险 (95% CI)
研究数
相对风险 (95% CI)
相对风险 (95% CI)
26
0.79 (0.72 to 0.86) 25
0.54 (0.45 to 0.65)
37
0.76 (0.68 to 0.86) 12
因各危险因素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比例
•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高BMI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及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一项研究评估上述4项风险因 素对全球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及糖尿病所致死亡的影响
ACTION研究显示 合并高血压升高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
安慰剂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 例数/100患者/年)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
中国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高
60.2
40.5
48.3
合并高血压比例(%)
SERY-Ⅰ注册研究: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中国27家医学中心参加的多中心、前瞻性、登记注册研究,入选1045 例冠心病患者(78.1%为NSTE-ACS,19%为稳定性心绞痛,2.9%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接受YinYi支架治疗,随访1 年。
CREATE中国亚组:2001-2004年中国274家医院纳入7485例STEMI患者,全部接受EXCEL支架治疗,随访3年。
INTER-HEART中国亚组:中国17个城市25个中心纳入2909例急性心梗首次住院患者,并入选年龄、性别配对的对 照组2947例,评估急性心梗的相关危险因素。
1. Zhang RY,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11;124(21):3521-6. 2. 张晗,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40(1):18-24. 3. Xu T,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11;124(14):2083-8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J型曲线: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
冠心病高血压的最佳血压窗
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60
>60 - 70 >70 - 80 >80 - 90 >90 - 100 >100 - 110 >110
DBP (mmHg)
对INVEST研究中22576例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舒张压与主要 终点事件的发生呈现J型曲线,且在84mmHg时事件发生率最低。
中国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高
பைடு நூலகம்
20.1
22.4
15.5
14.4
伴发疾病比例(%)
• ASCC研究:前瞻性高血压人群登记研究,共观察26655例成人高血压患者,开展基线调查,然后观察4周、12周治疗 达标情况;China STATUS:多中心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对5086例就诊于心内、肾内及内分泌门诊成人高血压患者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FEVER研究: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9711例50-79岁合并1种或2 种CV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在氢氯噻嗪基础上随机加用非洛地平或安慰剂,平均随访40个月。CHIEF研究:多中心 、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盲终点研究,纳入13542例50-79岁合作至少1种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 平+替米沙坦组或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组,预计平均随访4年
冠心病患者舒张压不要低于60 mmHg
Messerli FH,et al.Ann Intern Med.2006 Jun 20;144(12):884-93.
ACCORD研究:
强化降压未能给CVD风险的患者带来进一步的心血管获益
(非致死性MI、非致死性脑卒中、心血管死亡)
SBP 133.5mmHg SBP 119.3mmHg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降压之外 还应重视其它独立危险因素的干预
优化药物治疗
• A:抗血小板治疗 ACEI • B:β阻滞剂,控制血压 • C:治疗胆固醇异常和戒烟 • D:糖尿病管理和饮食 • E:运动 教育
危险因素干预
• 降压 • 降糖 • 降脂 • 戒烟 • 改变生活方式
尽管高血压已明确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冠 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