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控硅斩波实验报告
双向可控硅检测
双向可控硅检测用万用表即可判断双向可控硅的好坏,但具体参数测不出来。
用万用表测量的方法如下。
T2极的确定:用万用表R*1档或R*100档,分别测量各管脚的反向电阻,其中若测得两管脚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约100欧姆左右),即为T1和G极,而剩下的一脚为T2极。
T1和G极的区分:将这两极其中任意一极假设为T1极而另一极假设为G极,万用表设置为R*1档,用两表笔(不分正负极)分别接触已确定的T2极和假设的T1极,并将接触T1的表笔同时接触假设的G极,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极,万用表仍显示导通状态。
将表笔对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如果万用表仍然显示同样的结果,那么所假设的T1极和G极是正确的。
如果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极,万用表显示断开状态,说明假设的T1和G极相反了,从新假设再进行测量,结果一定正确。
如果测量不出上述结果,说明该双向可控硅是坏的。
这种方法虽然不能测出具体参数,但判断是否可用还是可行的。
双向触发二极管是与双向晶闸管同时问世的,常用来触发双向晶闸管。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结构、符号、等效电路及伏安特性如图1所示。
它是三层、对称性质的二端半导体器件,等效于基极开路、发射极与集电极对称的NPN晶体管。
其正、反向伏安特性完全对称。
当器件两端的电压小于正向转折电Ubo时,呈高阻态;当 U>Ubo 时进入负阻区。
同样,当|U|超过反向转折电压|Ubr| 时,管子也能进入负阻区。
转折电压的对称性用?Ub表示Ub=Ubo-|Ubr|一般要求 ?Ub<2U。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耐压值 Ubo 大致分三个等级:20——60V,100——150 V,200——250 V 。
在实际应用中,除根据电路的要求选取适当的转折电压 Ubo 外,还应选择转折电流 Ibo 小、转折电压偏差?Ub小的双向触发二极管。
双向触发二极管除用来触发双向晶闸管外,还常用在过压保护、定时、移相等电路,图2就是由双向触发二极管和双向晶闸管组成的过压保护电路。
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实验报告概述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_____功率电子学课程设计____ 题目名称___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__ 学生学院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6月8日目录第一部分:摘要 (3)第二部分:方案的选择及改进 (4)第三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原理图 (5)电路工作原理 (5)电路原理图 (5)第四部分:主要元件介绍 (6)第五部分:所用仪器及元件清单 (7)第六部分:电路波形及数据分析 (8)电源电压 (8)负载两端 (9)可控硅两端 (11)电容两端 (14)可控硅门极 (17)波形处理及分析 (19)第七部分:总结 (19)第八部分:参考文献 (20)一、摘要交流调压电路是采用相位控制方式的交流电力控制电路,通常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每相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
在电源的每半个周期内触发一次晶闸管,使之导通。
与相控整流电路一样,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时所对应的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交流输出电压的有值,从而达到交流调压的目的。
其晶闸管可以利用电源自然换相,无需强迫关掉电路,并可实现电压的平滑调节,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但它也存在深控时功率因数较低,易产生高次谐波等缺点。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主要应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交流稳压器等场合,主要有灯光调节(如调光台灯、舞台灯光控制等),温度调节(如工频加热、感应加热、需控制的家用电器等),泵及风机等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交流电机的调压调速(如纺织、造纸、冶金等领域的调压调速),随电机负载大小自动调压(对于起动机等有较长时间空载或轻载的负荷,自动调压可以节省电能),变压器初级调压(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如采用晶闸管相孔整流电路,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或并联,若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初级调压。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斩控式沟通调压电路试验报告沟通调压的掌握方式有三种:①整周波通断掌握。
整周波掌握调压——适用于负载热时间常数较大的电热掌握系统。
晶闸管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使沟通开关在某几个周波连续导通,某几个周波连续关断,如此反复循环地运行,其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 1-1 所示。
转变导通的周波数和掌握周期的周波数之比即可转变输出电压。
为了提高输出电压的区分率,必需增加掌握周期的周波数。
为了削减对四周通信设备的干扰,晶闸管在电源电压过零时开头导通。
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那就是:在负载容量很大时,开关的通断将引起对电网的冲击,产生由掌握周期打算的奇数次谐波,这些谐波引起电网电压变化,造成对电网的污染。
图1-1 周期掌握的电压波形②相位掌握。
相位掌握调压——利用掌握触发滞后角α的方法,掌握输出电压。
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开头到触发点之间的电角度称为触发滞后角α。
在有效移相范围内转变触发滞后角,即能转变输出电压。
有效移相范围随负载功率因数不同而不同,电阻性负载最大,纯感性负载最小。
图 1-2 是阻性负载时相控方式的沟通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
相控沟通调压电路输出电压包含较多的谐波重量,当负载是电动机时,会使电动机产脉动转矩和附加谐波损耗。
另外它还会引起电源电压畸变。
为减少对电源和负载的谐波影响,可在电源侧和负载侧分别加滤波网络。
③斩波掌握。
斩波掌握调压——使开关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屡次通断,将输入电压切成几个小段,用转变段的宽度或开关通断的周期来调整输出电压。
斩控调压电路输出电压的质量较高,对电源的影响也较小。
图 1-2 为斩波掌握的沟通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
图1-2 相位掌握的电压输出波形在斩波掌握的沟通调压电路中,为了在感性负载下供给续流通路,除了串联的双向开关 S1 外,还须与负载并联一只双向开关S2。
当开关 S1 导通,S2 关断时,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开关 S1 关断,S2 导通时,输出电压为零。
掌握开关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即能掌握沟通调压器的输出电压。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直流斩波电路,探究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了负载电阻和电感作为负载,测量了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波形,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直流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探究负载对直流斩波电路性能的影响;3. 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电压信号发生器2. 直流电源3. 电阻4. 电感5. 整流二极管6. 电容7. 示波器8. 万用表9.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直流斩波电路是一种可以将直流电信号转换为脉冲电信号的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个开关元件(如开关管)对直流信号进行开关控制,通过对开关的开关和关断,可以产生近似方波的脉冲信号。
斩波电路一般由直流电源、开关元件、负载电阻、滤波电路等组成。
四、实验内容:1. 搭建直流斩波电路;2. 分别设置负载电阻和电感作为负载;3. 设置电压信号发生器输出直流信号;4. 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观察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波形;5. 利用示波器测量并记录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波形;6.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现象和规律。
五、实验步骤:1. 将直流电源和电容连接成充电电路,电容两端接地;2. 将电容两端接入斩波电路,与负载电阻或电感串联;3. 将电容两端连接到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的波形;4. 将负载电阻或电感两端接入示波器,观察负载电流的波形;5. 调节电压信号发生器输出直流信号,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负载电阻为负载时,通过示波器观察到负载电压为一周期的方波信号,频率与信号发生器设置的频率相同,幅度由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决定。
过渡过程中存在电阻的上升和下降,但变化很快并趋于平稳。
在电感为负载时,观察到负载电压和电流呈现一周期的正弦波信号。
电感的存在使得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并且电感会给斩波电路引入一个时间常数,导致波形的变化较为平缓。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直流斩波电路,探究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对直流信号的作用,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斩波电路进行分析和验证。
二. 实验简介直流斩波电路是一种用于将直流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的电路,其主要由一个开关和电容组成。
通过开关的合闸和断开,可以使电容充电和放电,从而实现对直流信号的斩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搭建一个简单的直流斩波电路,并通过观测电路的电压波形来分析斩波效果。
三. 实验器材1. 直流电源2. 变阻器3. 电容4. 开关5. 示波器6. 万用表四.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搭建直流斩波电路,其中电源正极接入电容的正极,电源负极接入开关的一端,电容的负极经过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2. 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压至适宜的实验范围。
3. 调节变阻器的电阻,观察电路中电压的变化。
4. 使用示波器连接电容两端,观察电压的波形。
5. 调节开关的合闸和断开时间,观察斩波效果的变化。
6.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数据,记录实验结果。
五.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随着电容充电和放电的时刻变化,电压波形产生了斩波的现象。
斩波电路能够将直流信号转换为包含脉冲的信号,其中脉冲的频率和幅值取决于充放电时间和电容的数值。
通过调节开关的合闸和断开时间,我们可以改变电路中的斩波效果。
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到了不同的电压波形,以及随着合闸和断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当合闸和断开时间较短时,电路中的脉冲频率较高,脉冲幅值较小。
而当合闸和断开时间较长时,脉冲频率较低,脉冲幅值较大。
通过万用表测量的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
随着合闸时间的增加,电容充电时间增加,电压上升较慢;随着断开时间的增加,电容放电时间增加,电压下降较慢。
同时,电路中的电流也随着充放电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呈现出充电和放电的周期性变化。
六.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直流斩波电路,探究了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对直流信号的作用。
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直流斩波电路实验报告引言:直流斩波电路是电力电子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斩波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其在电力转换中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直流斩波电路,验证其性能和有效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搭建直流斩波电路,并通过实验测试来验证其性能和有效性。
具体而言,我们将实现以下目标:1. 理解直流斩波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搭建直流斩波电路的方法和步骤;3. 测试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其性能和有效性。
二、实验原理直流斩波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的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开关器件(如晶闸管、IGBT等)控制直流电源的导通和截断,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路径,实现对直流电压的切割和转换。
直流斩波电路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1. 输入滤波电路:用于滤除直流电源中的纹波和杂散信号,保证直流电压的稳定性;2. 斩波开关电路:由开关器件和控制电路组成,用于控制直流电源的导通和截断;3. 输出滤波电路:用于滤除斩波开关引起的高频脉冲信号,使输出电压变为平滑的交流电压。
三、实验步骤1. 搭建直流斩波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电路图和元器件清单,依次连接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和开关器件。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调整控制电路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控制电路中的参数,如频率、占空比等。
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3. 测试输出波形:将示波器连接到输出端口,调整示波器的设置,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
分析波形的频率、幅值和形状,评估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和有效性。
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对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并提出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出波形。
通过观察和分析波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输出波形呈现出周期性的正弦波形,表明直流斩波电路能够将直流电压有效地转换为交流电压。
直流斩波电路性能研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直流斩波电路性能研究实验报告篇一:电力电子实验报告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实验五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六种典型线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各种直流斩波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
(3)了解pwm控制与驱动电路的原理及其常用的集成芯片。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1、主电路①、降压斩波电路(buckchopper)降压斩波电路(buckchopper)的原理图及工作波形如图4-12所示。
图中V为全控型器件,选用IgbT。
D为续流二极管。
由图4-12b中V的栅极电压波形uge可知,当V处于通态时,电源ui向负载供电,uD=ui。
当V处于断态时,负载电流经二极管D续流,电压uD近似为零,至一个周期T结束,再驱动V导通,重复上一周期的过程。
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为:uo式中ton为V处于通态的时间,toff为V处于断态的时间,T为开关周期,α为导通占空比,简称占空比或导通比(α=ton/T)。
由此可知,输出到负载的电压平均值uo最大为ui,若减小占空比α,则uo随之减小,由于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故称该电路为降压斩波电路。
tontuionu??auiton?toffTiuicegugetTtofft+L1c1+uo-uDuouiVuD-tt-(b)波形图图4-12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boostchopper)(boostchopper)的原理图及工作波形如图4-13所示。
电路也使用一个全控型器件V。
由图4-13b中V的栅极电压波形uge可知,当V处于通态时,电源ui向电感L1充电,充电电流基本恒定为I1,同时电容c1上的电压向负载供电,因c1值很大,基本保持输出电压uo为105恒值。
设V处于通态的时间为ton,此阶段电感L1上积蓄的能量为uiI1ton。
当V处于断态时ui和L1共同向电容c1充电,并向负载提供能量。
设V处于断态的时间为toff,则在此期间电感L1释放的能量为(uo-ui)I1ton。
双向可控硅斩波实验报告
双向可控硅斩波实验报告一.概述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可广泛用于工业、交通、家用电器等领域,实现交流调压、电机调速、交流开关、路灯自动开启与关闭、温度控制、台灯调光、舞台调光等多种功能。
双向和单向可控硅的区别。
普通晶闸管(又称可控硅)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大功率的交直流变换、调压等。
单向可控硅通过触发信号(小的触发电流)来控制导通(可控硅中通过大电流)的可控特性,一只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等效两只同型号的单向可控硅互相反向并联,然后串联在调压电路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图一为此次实验电路原理图。
图1 双向可控硅实验电路原理图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过零检测电路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中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如图2所示。
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SDCZ3 为交流输入端子,TPL521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Q2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下降沿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9C51 的外部中断0 的P3.2引脚,以引起外部中断。
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_____功率电子学课程设计____ 题目名称___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__ 学生学院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6月8日目录第一部分:摘要 (3)第二部分:方案的选择及改进 (4)第三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原理图 (5)电路工作原理 (5)电路原理图 (5)第四部分:主要元件介绍 (6)第五部分:所用仪器及元件清单 (7)第六部分:电路波形及数据分析 (8)电源电压 (8)负载两端 (9)可控硅两端 (11)电容两端 (14)可控硅门极 (17)波形处理及分析 (19)第七部分:总结 (19)第八部分:参考文献 (20)一、摘要交流调压电路是采用相位控制方式的交流电力控制电路,通常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每相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
在电源的每半个周期内触发一次晶闸管,使之导通。
与相控整流电路一样,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时所对应的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交流输出电压的有值,从而达到交流调压的目的。
其晶闸管可以利用电源自然换相,无需强迫关掉电路,并可实现电压的平滑调节,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但它也存在深控时功率因数较低,易产生高次谐波等缺点。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主要应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交流稳压器等场合,主要有灯光调节(如调光台灯、舞台灯光控制等),温度调节(如工频加热、感应加热、需控制的家用电器等),泵及风机等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交流电机的调压调速(如纺织、造纸、冶金等领域的调压调速),随电机负载大小自动调压(对于起动机等有较长时间空载或轻载的负荷,自动调压可以节省电能),变压器初级调压(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如采用晶闸管相孔整流电路,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或并联,若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初级调压。
可控硅调光电路实验
可控硅调光电路【概述】可控硅英文名为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缩写为SCR,意为硅的可控整流器。
SCR是一种半导体的可控整流器件,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电路通断的无触点开关。
如果用它组成一定的电路,用来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便可以调节灯的亮度,制成可控硅调光灯。
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双向可控硅,它有三个电极,T1,T2和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无阴、阳极之分,且正、负触发电压Ug只要达到一定的数值都可以使它导通。
2CS为双向触发二极管,是一种配合双向可控硅工作的专用二极管。
当二极管两端电压未达到转折电压时,它呈现高阻状态,一旦达到转折电压时突然呈现低阻状态,电流迅速增大。
R2为电位器,作可变电阻用。
R1为保护电阻,以免R2减小到零时,将电容器C、双向二极管、可控硅等元件损坏。
当R2处于阻值最大时。
电容器C上充电到触发二极管转折电压所需要的时间最长,因而可控硅导通时间最短,灯泡发光最暗。
当R2逐渐减小时,相应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变长,灯逐渐变亮。
为达到开、关灯的目的,所以采用带有开关的电位器,开关K接在图中虚线的部位。
可控硅调光灯实际使用时是直接采用交流220V市电。
但是,为避免初学者在测试是发生触电的危险,所以实验是采用的是36V安全电压的交流电源。
【实验目的】1.了解可控硅调光的基本原理。
2.使用双踪示波器测量电路有关点的电压波形,以进一步理解可控硅调光灯的工作原理【知识准备】1.关键词:可控硅,双向可控硅,双向触发二极管,调光灯。
2.可控硅的符号,三个电极的名称。
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可控硅导通或截止。
可控硅的主要技术参数。
3.双向可控硅的符号及其特性。
采用双向可控硅电路调光的原理。
4.双踪示波器的使用知识。
【仪器】万用电表,双踪示波器,电路元件(包括双向可控硅,双向触发二极管,电阻,电容,电位器和变压器等),电路板等。
【实验内容】1.熟悉各电路元件的性能,记录主要参数,并考虑元件的选择。
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可研报告立项征地用(专业版)
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可研报告(立项征地用/专业版)普慧投资研究中心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可研报告(立项征地用/专业版)项目负责人:齐宪臣注册咨询工程师参加人员:郑西芳注册咨询工程师胡冰月注册咨询工程师王子奇高级经济师杜翔宇高级工程师项目审核人:张子宏注册咨询工程师普慧投资研究中心目录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可研报告常见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1、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应该在经信委还是发改委立项? (1)2、编制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可研报告企业需提供的资料清单.1一、总论 (2)(一)项目背景 (2)1、项目名称 (2)2、建设单位概况 (2)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3)(二)项目概况 (3)1、拟建项目 (3)2、建设规模与目标 (3)3、主要建设条件 (4)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三)主要问题说明 (6)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6)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6)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6)二、市场预测 (7)(一)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市场分析 (7)1、国际市场 (7)2、国内市场 (7)(二)主要竞争企业分析(略) (8)(三)目标市场分析 (9)1、目标市场调查 (9)2、价格现状与预测 (10)(四)营销策略 (10)1、销售队伍建设 (10)2、销售网络建设 (10)3、销售策略 (11)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2)(一)建设规模 (12)(二)产品方案 (12)四、场址选择 (13)(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3)1、地点与地理位置 (13)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13)3、土地利用现状 (14)(二)场址建设条件 (14)1、地理环境位置 (14)2、地形、地貌 (14)3、气候、水文 (14)4、交通运输条件 (14)5、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14)6、环境保护条件 (15)7、法律支持条件 (15)8、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5)9、施工条件 (15)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16)(一)技术方案 (16)1、生产方法 (16)2、工艺流程 (17)(二)主要设备方案 (18)1、设备选配原则 (18)2、设备选型表 (19)(三)工程方案 (20)2、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21)3、建筑及安装工程量及造价 (22)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23)(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23)(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23)(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23)(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24)七、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25)(一)总图布置 (25)1、平面布置 (25)2、竖向布置及道路 (25)3、总平面图 (25)4、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28)(二)场内外运输 (28)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8)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8)3、场外运输设施及设备 (29)(三)公共辅助工程 (29)1、供水工程 (29)2、供电工程 (30)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35)4、通风采暖工程 (36)5、防雷设计 (37)6、防尘设计 (37)7、维修及仓储设施 (38)八、节能措施 (39)(一)节能措施 (39)1、节能规范 (39)2、设计原则 (39)(二)能耗指标分析 (42)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42)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43)九、节水措施 (44)(一)节水措施 (44)(二)水耗指标分析 (44)十、环境影响评价 (45)(一)场址环境条件 (45)(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5)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5)2、项目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6)(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47)1、设计依据 (47)2、环保措施 (47)(四)环境保护投资 (49)(五)环境影响评价 (49)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0)(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50)1、设计依据 (50)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50)3、设计内容及原则 (50)4、职业安全 (50)5、职业卫生 (51)6、辅助卫生用室 (51)7、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51)(二)消防 (51)1、设计依据 (51)2、总平面布置 (52)3、建筑部分 (52)5、给排水部分 (52)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3)(一)组织机构 (53)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53)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53)(二)人力资源配置 (53)1、生产作业班次 (53)2、项目劳动定员 (53)3、职工工资福利 (53)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4)5、员工培训 (54)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55)(一)建设工期 (55)(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5)(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55)十四、招标方案 (56)(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56)(二)招标内容 (56)十五、投资估算 (58)(一)投资估算依据 (58)(二)建设投资估算 (58)1、建筑工程费 (58)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58)3、安装及装修工程费 (58)4、土地购置及整理费 (59)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9)6、基本预备费 (59)7、涨价预备费 (59)8、建设期利息 (59)(三)流动资金估算 (59)(四)项目投入总资金 (59)(六)投资使用计划 (59)十六、融资方案 (60)(一)资本金筹措 (60)(二)债务资金筹措 (60)(三)融资方案分析 (60)十七、财务评价 (61)(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61)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61)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61)(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62)1、销售收入 (62)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62)(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62)1、直接成本 (62)2、工资及福利费用 (62)3、折旧及摊销 (62)4、修理费 (62)5、财务费用 (63)6、其它费用 (63)7、总成本费用 (63)(四)财务评价报表 (63)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63)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63)(五)财务评价指标 (63)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63)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64)(七)不确定性分析 (64)1、敏感性分析 (64)2、盈亏平衡分析 (64)(八)财务评价结论 (65)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6)(一)经济效益 (66)(二)社会效益 (66)十九、风险分析 (67)(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67)1、法律及政策风险 (67)2、市场风险 (67)3、建设风险 (67)4、环保风险 (67)(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67)1、法律及政策风险防控措施 (67)2、市场风险防控措施 (67)3、建设风险防控措施 (68)4、环保风险防控措施 (68)二十、结论与建议 (69)(一)结论 (69)(二)建议 (69)二十一、附件 (70)(一)附表 (70)(二)附图 (78)普慧投资研究中心( )10附 表:1、附表1 项目建筑工程费估算表2、附表2 项目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估算表3、附表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4、附表4 流动资金估算表(万元)5、附表5 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万元)6、附表6 项目投入总资金使用计划表(万元)7、附表7 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万元)8、附表8 项目直接成本表(万元)9、附表9 项目摊销估算表(万元)10、附表10 项目折旧估算表(万元)11、附表11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万元)12、附表12 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万元)13、附表13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万元)附 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2、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附 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项目备案请示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可研报告常见问题解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实验盒项目应该在经信委还是发改委立项?不在政府核准目录内的内资工业项目、信息化项目需要到经信委立项。
可控硅调光电路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的安装调试步骤及方法,并学会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原理可控硅调光电路是利用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简称SCR)的开关特性来实现对交流电压的调节,从而达到调节灯泡亮度的目的。
电路主要由可控硅、触发电路、负载(如灯泡)和电源等组成。
2. 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安装步骤①根据电路图准备所需元件,包括可控硅、触发电路、负载、电源、电阻、电容等。
②按照电路图连接各个元件,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③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调试步骤①接通电源,观察灯泡亮度。
②调整触发电路中的触发角(即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过零点的时间差),改变灯泡亮度。
③观察可控硅导通和关断时的波形,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了解可控硅、触发电路、负载等元件的特性和参数。
(2)熟悉电路图,明确电路工作原理。
(3)准备好实训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实训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各个元件,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3)接通电源,观察灯泡亮度。
(4)调整触发电路中的触发角,改变灯泡亮度。
(5)观察可控硅导通和关断时的波形,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3. 实训结果与分析(1)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安装和调试了可控硅调光电路,实现了对灯泡亮度的调节。
(2)实训分析①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可控硅的开关特性,通过控制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过零点的时间差,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调节灯泡亮度。
②触发电路是控制可控硅导通的关键部分,通过调整触发角可以改变灯泡亮度。
③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电路连接的准确性,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丢波与斩波 可控硅
丢波与斩波可控硅
丢波与斩波是可控硅的两种基本控制方法。
丢波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输入电流的波形来控制输出电压,一般用于交流调节。
而斩波则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来实现输出电压控制,一般用于直流调节。
丢波控制主要有正半波控制和双向控制两种形式。
在正半波控制时,可控硅只在输入电压为正半周时导通,输出电压也只取正半周值,适用于只需要正半周输出的情况。
而在双向控制时,可控硅可以在两个方向上都导通,输出电压可以取正负两种值,适用于需要正负输出的情况。
斩波控制则是通过控制可控硅导通时间来实现输出电压控制。
一般来说,斩波控制可以分为单向斩波和双向斩波两种形式。
在单向斩波中,可控硅只在一个方向上导通,输出电压只能取正半周或负半周值。
而在双向斩波中,可控硅在两个方向上都可以导通,输出电压可以取正负两种值。
无论是丢波控制还是斩波控制,可控硅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都在电力调节、电机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1 -。
可控硅交流斩波
可控硅交流斩波介绍可控硅交流斩波是一种用于交流电路中控制电流流动的技术。
通过对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时间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双向导电性。
它有三个电极:阳极、阴极和控制极。
当控制极施加一个触发脉冲时,可控硅会从高阻态转换为低阻态,即导通。
当施加一个关断脉冲时,可控硅会从低阻态转换为高阻态,即截止。
在交流斩波控制中,通过控制脉冲的触发时间和关断时间,可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当触发脉冲到来时,可控硅导通,电流通过。
当关断脉冲到来时,可控硅截止,电流停止。
应用可控硅交流斩波在电力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交流调光可控硅交流斩波技术可以用于交流调光电路中。
通过调节可控硅的导通角度,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灯光的亮度调节。
这种调光方式具有调节范围广、调节精度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
2. 交流电机控制可控硅交流斩波可以用于交流电机的速度控制。
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时间,可以实现对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
这种控制方法具有响应快、调速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3. 交流电源可控硅交流斩波技术可以用于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调节。
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时间,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这种调节方式具有调节范围大、输出稳定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4. 功率因数修正可控硅交流斩波可以用于功率因数修正电路中。
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可以实现对电流的调整,从而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
这种修正方式具有调整范围大、效果显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优势可控硅交流斩波技术具有以下优势:•精度高: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时间可以精确控制,实现对电流的精确调节。
•响应快: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时间可以快速调整,满足对电流快速变化的需求。
•范围广: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时间调节范围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电流需求。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书
Electronics Experiment Report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打印要求(这两行在打印前请删掉):统一用A4纸打印,打印下列实验报告!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 3与U 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将MCL —18的“G ”输出电压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 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 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 (即调RP ),使α=180O ,其波形如图4-4所示。
调节MCL —18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α=180O ,Uct=Umax 时,α=30O ,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 ~180O 的要求。
4.调节Uct ,使α=60O ,观察并记录U 1~U 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3,使U G1K1和U G3K3间隔1800。
六.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1、2、3、4、5、6各点的波形,并标出幅值与宽度。
2.总结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移相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参数有关? 3.讨论分析其它实验现象。
图2-2 脉冲移相范围七.思考题1.如果要求Uct=0时,α=90O ,应如何调整?2、锯齿波中的稳压管若果损坏断开,电路又会出现什么情况?U U实验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向可控硅的测试方案讲解
双向可控硅的测试方案讲解
可控硅拥有结构简单,功能性强的特点,因此在电路中拥有很高的应用
空间。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双向可控硅中手动或自动操作的双向可控硅测试仪
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一看吧。
双向可控硅是双向交流开关,可以在最高600V电压下控制高达25A rms 电流的负载。
它们用于电机速度、加热器和白炽灯的控制。
逻辑型双向可控
硅对微控制器驱动器件尤有吸引力。
微控制器输出端口可以直接驱动一只双
向可控硅,因为可控硅的触发电流只有3~10mA。
与所有电子器件一样,双
向可控硅也存在一些内部问题,在将其用于某个设计以前可以检测这些问题。
图1双向可控硅测试仪用一只开关转换测试信号的极性。
图1是一个简单而成本低廉的测试设备,它可测试Littelfuse公司的
L2004F31、L2004F61、L2004L1和L4004V6TP双向可控硅,也可以用于测
试任何其它的引线式双向可控硅,因为所有标准封装(包括TO-220AB、TO-202AB、TO-251和Ipak)都有相同的管脚布局。
用一个IC插座可以便于插
入待测双向可控硅。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SMD(表面贴装器件),前提是能找
到或创建一个合适的测试插槽。
极性开关S1是一只DPDT(双刀双掷)器件,用于检查双向的导通性。
切换开关S2是瞬时SPST(单刀单掷)按键器件,
通过电阻R2连接栅极(Pin 3)与MT2(Pin 2),以触发待测的双向可控硅(图1)。
表1双向可控硅的测试
测试过程只花不到5s,包含4个步骤(表1)。
LED向测试操作者显示每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可控硅斩波实验报告
一.概述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可广泛用于工业、交通、家用电器等领域,实现交流调压、电机调速、交流开关、路灯自动开启与关闭、温度控制、台灯调光、舞台调光等多种功能。
双向和单向可控硅的区别。
普通晶闸管(又称可控硅)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大功率的交直流变换、调压等。
单向可控硅通过触发信号(小的触发电流)来控制导通(可控硅中通过大电流)的可控特性,一只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等效两只同型号的单向可控硅互相反向并联,然后串联在调压电路
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图一为此次实验电路原理图。
图1 双向可控硅实验电路原理图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过零检测电路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中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如图2所示。
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SDCZ3 为交流输入端子,TPL521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Q2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下降沿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9C51 的外部中断0 的P3.2引脚,以引起外部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图2 过零检测电路
过零检测电路中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3 中所示。
当每来一个交流电的周期会过零点电位两次如图3中蓝色线段所示为A点电压波形图。
每来一次零点电位将触发一次过零检测使三极管导通输出脉冲信号至单片机。
图3.过零检测电路波形图
2.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电路如图4 所示,图中MOC302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T16-600B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5 为触发限流电阻,R6 为双向可控硅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当单片机89C51 的P1.7 引脚输出负脉冲信号时使三极管Q1导通,MOC3021 导通,触发BT16-600B导通,接通交流负载。
另外,若双向可控硅接感性交流负载时,由于电源电压超前负载电流一个相位角,因此,当负载电流为零时,电源电压为反向电压,加上感性负载自感电动势el 作用,使得双向可控硅承受的电压值远远超过电源电压。
虽然双向可控硅反向导通,但容易击穿,故必须使双向可控硅能承受这种反向电压。
一般在双向可控硅两极间并联一个RC阻容吸收电路,实现双向可控硅过电压保护,图4 中的C5 、R7 为RC 阻容吸收电路。
图4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三.项目试验及问题解决
1.过零检测
12V交流电的波形如图5所示:
图5 交流电正弦波
12V交流电经过光电隔离后输入至单片机的外部中断P3.2管脚。
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当交流电的电压为零或零附近时光耦瞬间断开低电平触发NPN三极管导通下降沿信号输入至单片机外部中断引脚,当电压不为零时,光耦导通,高电平输入至单片机。
从而触发一次外部中断,来进行交流电的过零检测。
如图6所示。
2.过零触发
当单片机接收到一次过零检测信号后,通过对程序的设置,触发可控硅导通来进行斩波从而形成调压。
单片机过零检测信号和过零触发信号如图6所示。
图6中蓝色波形为过零检测信号、黄色波形为过零触发信号。
图6 过零检测和过零触发信号
经过调压的电路如图7所示。
图中蓝色波形为经过调压的波形。
图中黄色波形为可控硅触发信号。
通过对过零检测信号的延迟触发双向可控硅达到斩波效果,从而形成交流电调压。
如图所示图中蓝色波形前半段没有导通后半段才导通从而使交流负载处于通断通断的状态而形成调压。
图7.经过调压后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