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2新版北师大版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上册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79468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b.png)
或遇其它冰晶聚积、或遇水滴_凝___固___,变成了小
冰块,有些冰块体积较大,下落过程中没有
__融__化____完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冰雹。
新课讲授
常见的自然现象
云(液化)
雨(液化)
雪( 凝华)
新课讲授
雾 (液化)
霜 (凝华)
露 (液化)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电冰箱
家用电冰箱系统主要是由蒸发器、紧缩 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
新课讲授
【思考】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冰箱是将被液化了的制冷物质通过 节流阀进入电冰箱内的蒸发器使电冰 箱内的温度降低,从而使电冰箱到达 制冷的效果。
新课讲授
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液化: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液态氧作为助燃剂,从而减小了体积, 便于储存和携带,如图所示: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新课讲授
降水的形成过程
水蒸气上升
在高空,水蒸汽 凝结成小水珠 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云
当小水珠变大就 下雨了
新课讲授
高压锅
家庭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结构: 锅身、锅盖、放气孔、 安全阀、易熔片
新课讲授
【思考】 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高压锅在工作时,放在火上加热,蒸发 出来的水蒸气仍在锅里,当水的温度到了 100度时,仍不沸腾,温度继续增加,直到 锅的气体压强能顶起安全阀为止。
新课讲授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 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
②高压锅的安全装置:一是安全阀.当锅内气压超过规定气压值时,气压顶起安全阀放 出部分气体,使锅内气压维持在某一定值;二是易熔片.它是由熔点低的合金材料制 成,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温度到达易熔片的熔点时吸热融化,锅内气体从易熔片 处喷出,防止爆炸事故产生;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cfc412d10a6f524ccbf854e.png)
(1)露: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
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
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2)霜:地表面的水蒸气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
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5
(3)雪: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 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 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
1.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知道形 成雨、雪、冰雹、露、雾、霜的物态变化 2.了解高压锅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知道电冰箱致冷系统工作时的物态变化
4.初步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2
3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4
自然界中的露、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 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
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 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
10
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液化:运载火箭的燃料常采用液态,它是利用压 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液化形成的.液态有利于储存 且可储存的数量较多,如图所示:
氧
11
2.熔化、汽化吸热:卫星返回地面时,与空气相互 摩擦,温度升高.整流罩上的烧蚀层会熔化、汽化 吸收大量的热,保护了火箭或卫星; 3.利用热管使卫星不同面温度变化均匀.
12
1.我国“神舟”七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 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 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 性能外还由于() C 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团.
(4)雹: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5节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解析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5节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e65f2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1.png)
第一章第5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2.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4.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A. 寒冷的天气从嘴里呼出的“白气”﹣﹣汽化B.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液化C.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凝固D. 冬天枝叶上雾凇的形成﹣﹣升华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 先液化后蒸发B. 先熔化后蒸发C. 先液化后凝固D. 先蒸发后液化6.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 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C. 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D. 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7.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 气、固、液B. 气、液、固C. 固、液、气D. 液、固、气8.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9.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教学课件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17616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2.png)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雾、露、霜、云、雨、雪这都是常见的 自然现象,它们都是水发生各种物态变 化而形成的。
云
水蒸气
(高空)
凝华 液化
小冰晶 (云)
小水珠
雨
雨
变大
小水滴(云)
小冰晶(云) 熔化 (高于00C)
水 (雨) 水 (雨)
雪
冰雹
雪
冰雹
小冰晶(云)
刚工作时,气孔被堵死住,气体越来越多因此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当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 气体就能顶起安全阀,气压维持一定值,水也 达到较高的温度,大约为110---120℃。
放气孔
安全阀 易熔片
锅盖
锅身 食物
3.易熔片的作用 为防止安全阀出现故障而起到保险作用的。
放气孔
安全阀 易熔片 锅盖
锅身
食物
三、电冰箱
容易汽化和液化的物质。 海床受到的压强:
冷 物
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不过这些射的强度都在安全剂量之内,对我们没有伤害。然而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
》 质 这种破坏往往是对细胞核的破坏,有时不会马上察觉。 气 (2)燃料油燃烧时发热,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3. 电冰箱是如何达到的致 A.在学校周围植树
热管内部的液体 不断地汽化和液 化,把热量从热 端传递到冷端。 热端发生汽化吸 热,冷端发生液 化放热 。
六、练 习
1. 写出下面物态变化名称:在早晨树枝上有霜 是_____凝_现华象,在树叶上有露水是液__化_____现象, 下雨天出现“大雾”是_液__化___现象,灯泡用久发 黑是_______先__升__华__后_现凝象华,室外人呵出的白气是 ____液__现化象,用铁水浇铸机座是____凝__固_现象, 喝饮料在饮料加冰块,冰块逐渐消失,这是 ___熔__化___现象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5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共28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5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86980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5.png)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气态
汽
液
化
化
升
吸热
华
液态
凝
放热
华
熔 化
凝 固
固态
一、水循环
自学课本
• 云、雨、雪、雾、露、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 现象,它们都是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 成的。
云
雪
雾
露
自然界中的水的循环
云 雨 雾、露
液化或凝华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 液化(冰晶下落时熔化) 液化
15. 以下关于霜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C〔 〕。 A.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才能见到霜 B. 霜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小冰晶 C. 铁和瓦片相比较,霜容易凝华在铁上 D. 瓦片和草木相比较,霜容易凝华在草木上
分析:三者的传热性能不同。 铁>瓦片>草木
燃料通过 压缩体积 的方法变成液态的。这是 液化 过程。
2.整流罩的外外表上涂有一层什么样的特殊 物质?
容易 熔化、汽化或升华 的物质。从而 吸 热降温,保证了宇航员的平安。
练习
1. 填写下面物态变化名称:冬天的早晨树枝上有 霜是_凝__华___现象,夏日清晨草叶上有露水是 __液__化___现象,春、秋的早晨易出现“大雾〞是 _液__化___现象,用久的灯泡发黑是_先__升__华__后__凝__华__现 象,湿衣服晾干了是__蒸__发__现象,冬天在室外人口 中的白气是__液__化__现象,夏天洒在地面上的一些水, 过一会变干了是_____蒸_现发象,用铁水浇铸机座是 ____凝__固_现象,夏天喝饮料常在饮料加块冰,冰块 逐渐消失,这是____熔__化__现象 。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恰好为0℃的是〔 A 〕。
A. 冰层下外表 B. 除了冰层上外表以. 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 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说明〔 C 〕。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_19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_19](https://img.taocdn.com/s3/m/208c8dfc08a1284ac8504393.png)
《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2.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3.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1.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然界水的三态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理解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2.通过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物理是有用的,从而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难点1.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现象。
2.电冰箱内的物态变化。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体验物理课程在解决生活、科技、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主要了解和思考其物理原理,不过多地追求技术细节。
本节主要讲授自然界中的水循环问题、高压锅、电冰箱、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养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生活、解释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水平。
[学情分析]自然界中的水循环问题在小学自然课、地理课中都有所涉及,学生对其并不陌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而高压锅、电冰箱等则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用品,对其工作原理的思考能够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航天技术更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可引起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简述]本节课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2.高压锅内的物态变化。
3.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4.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5.练习。
环节1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地理课中已经接触过,教师简单讲解,学生便能接受。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考点训练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考点训练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d5918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0.png)
【点拨】 冰雹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
凝华现象。凝华过程会向外放出热量。
5 【2023·锦州模拟】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 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 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 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考点训练
1 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 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 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 了( ) A.液化 B.熔化 C.凝华 D.汽化
【点拨】 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 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 注入大海
【点拨】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
空中,A是正确的;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 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B是正确的;冬天,水蒸 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 成雪花飘满大地,C错误;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 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D是正确的。
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
【点拨】 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汽化成为水蒸气
上升到空中,故A错误;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 空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 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故C错 误;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会凝固成 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故D正确。
珠,发生了液化现象。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_1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_1](https://img.taocdn.com/s3/m/3037bdfd26fff705cc170a44.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说课稿今天我说的是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主要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在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是比较重要的,本节课是生活和技术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及物态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
以学生亲自经历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合作、交流的水平。
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回顾六种物态变化。
一是使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二是使学生能巩固已学知识。
2.教学重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3.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②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③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⑵过程与方法①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二、说学法1.设计理念: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⑵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2.学法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分析归纳——巩固练习。
使用了讨论法、数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
三、说教法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使用了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6afc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2.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内容为《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一部分。
本单元主要介绍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以及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本单元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以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学生掌握三态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学生理解和应用物态变化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1. 演讲法通过PPT、黑板、教材等方式,对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与生活和技术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2. 实验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方式,感性地认识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交流,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内容和具体安排1. 理论课程•第一课时: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三态相互转换规律的讲解。
•第二课时:相变的基本概念及各种相变的讲解。
•第三课时:物态变化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
2. 实验课程•第一课时:实验一,三种状态下水的性质的对比实验。
•第二课时:实验二,水的沸腾实验。
•第三课时:实验三,物态变化的温度特性实验。
1. 理论课程•第一课时: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三态相互转换规律的讲解。
–PPT介绍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换规律。
–让学生通过扩展实例,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相变的基本概念及各种相变的讲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5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5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0c4d84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0.png)
感悟新知
2. 云、雨、雪、冰雹、雾、露、霜的形成。
知1-讲
(1)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
悬浮在高层空气中,形成云。
(2)雨: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积下落时,冰晶熔化成水
滴,合并成大水滴产生了雨。
感悟新知
知2-练
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 __汽__化__(液__化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又容易__液__化__(汽__化__)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名称)。工作时, 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 器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__放__热___ (选填“吸热” 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知识储备 最初制冷剂是氟利昂,但它排放到大气层会破
坏臭氧层。目前冰箱的制冷剂主要有两种: R600a( 异丁烷)和 R134a( 四氟乙烷)。它们具有氟利 昂容易液化、汽化的特点,而且环保。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中考·鞍山] 如图4 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 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 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 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 到冰箱外部。
感悟新知
知2-练
易错提示 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吸热汽化,在冷凝
器放热液化,从而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电冰箱外 温度升高的。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知3-讲
1. 火箭使用的液氢、液氧都是将氢气、氧气液化得到的, 最大优点是便于储存和运输。
感悟新知
知3-讲
2. 飞船返回舱的三种防热方式 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 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比热容大的金属 材料,通过熔化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二是辐射式防热, 用辐射性能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将热量辐射 散发出去;三是烧蚀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 下的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的热。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c28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能力提升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
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液化(或没有液化过程)的是()。
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露的形成D.雨的形成2.用飞机向云层播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A.(a)(c)B.(a)(d)(f)C.(b)(c)D.(e)3.电冰箱利用制冷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制冷物质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冰箱工作原理图图1-5-1A.制冷物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制冷物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4.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5.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时逢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分:“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立春:“吴门春水雪初融”,“雪初融”是汽化现象6.(2021·福建中考)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1-5-2所示,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八年级物理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cee056caaedd3383c4d378.png)
初二物理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①会叙述云、雨、雾、露、霜、雪、冰雹的形成例1: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四季中的自然现象。
解析:自然界中有很多自然现象都和物理有关。
其中的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其实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汽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而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
这是自然界中的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
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汽的液化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汽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汽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冰晶在地面或草叶上。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大气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汽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小冰晶(或叫雪花),在降落时互相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
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
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
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②自然界中的水是如何循环的2. 高压锅:①高压锅的构造:②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③易熔片的作用:为了防止安全阀出现故障而起备用保险作用的。
例2:高压锅又叫压力锅,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所以食物容易被煮熟。
且高压锅煮食物比普通锅煮食物省时间省燃料,尤其做出的米饭也香软可口,很受人们欢迎。
下图是)A. 食品受到的压强大而易熟;B. 高压锅保温性能好,热量损失少而易熟;C. 锅内温度能达到100℃以上,食品因高温而易熟;D. 高压锅的密封性好,减少了水的蒸发而易熟。
部编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1.5生活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部编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1.5生活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cbc27ade80d4d8d05a4f16.png)
生活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会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及其物态变化;2、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3、了解电冰箱的工作过程;4、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预习案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云的形成:大海、江河、土壤和植物中的水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一部分成小水滴,一部分成小冰晶。
小水滴和小冰晶在高空中足够多时,就形成了云。
2、雨的形成: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随气流急速上下运动,它们相遇后越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空气托不住时就下落。
下落时冰晶吸热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3、雪的形成: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在空中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4、冰雹的形成:当夏季高空中有冷空气团存在时,空中的小冰晶凝聚成小冰块。
有些小冰块体积较大,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成水,落到地面就是冰雹。
5、雾的形成:当地面附近的气温降低时,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成很小的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弥漫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雾。
6、露水的形成:初秋季节,夜间温度下降,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成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附着在植物的表面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
7、霜的形成:深秋或初冬季节,晚上气温会降到0℃以下,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表面上放热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落回地面的雨、雪、冰雹、露水和霜吸热后或或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再升到高空,水在自然界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二、高压锅1、工作过程:高压锅刚开始煮食物时,锅盖与锅身、放气孔处、易容片处都是密闭的(即不漏气)。
随着时间的延长,锅内食物上方气体的气压越来越大,导致水的沸点。
当水的沸点超过110℃时,锅内气体的压力足够大,可以将锅盖上方的安全阀顶起来,这样锅内气体将顺着放气孔跑到锅外,此时锅内气体的压力逐渐减小,当不足以顶起安全阀时,安全阀又自动落下来将放气孔密封,锅内气体的气压又逐渐升高,水的沸点也跟着升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66ab56a98271fe910ef9ae.png)
气态
液
六
汽
化
升 华 吸 热
()
()
化
放
吸
热
热
液态
熔
凝
化
固
()
种
凝
物 华
放
热态
()
吸 热
放 热
变
()
()
固态
化
一、云自、然雨界、中雪、的雾水、循露环、霜是十分常见
的自然现象,它们都是地球上的水发生 物态变化形成的。
云
水蒸气
(高空)
凝华
低于00C
小冰晶 小水滴
(云)
液化
雨
二、高压锅
1.结构: 锅身、锅盖、放气孔、安全阀、易熔片
放气孔
安全阀 易熔片
锅盖
锅身
食物
2.原理:锅内气压升高,沸点随着升高。
刚工作时,放气孔被堵死,水上方的气压增大, 沸点随着升高。当水上方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 锅内气体刚好能顶起安全阀,气压维持一定值, 水也达到较高的沸点,大约为110---120℃。
问题:整流罩的外表面上涂有一层什么样的 特殊物质?
容易熔化或汽化的物质。
1.我国“神舟”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 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 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 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液化
水蒸气 花草上 小水滴 (露)
雪
水蒸气
凝华
(低于00C)
小冰晶 (雪)
霜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 直接凝华为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选择题:
(1)关于棒冰周围为什么会冒汽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解成水
B.冰升华成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
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
D.雪传播热的本领小
(3)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
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
(4)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
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
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
D.吃冰棒可以解热
(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 属于凝华的是( ) A.寒冷的北方门窗上出现的“冰花”;
B.夏天早晨在草叶上出现的“露珠”;
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够晾干
(6)雾的形成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7)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放热是( )
A .液化、熔化和升华; B.凝固、汽化和凝华;
C.凝华、凝固和液化; D.升华、熔化和汽化
(8)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B.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露水;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D.冬天进人温暖房间内时眼镜片上出现的“雾
(9)关于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出现的黑斑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是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
B.是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
C.是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
D.是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
2.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物质由固态直接
变为气态称之为,需要热.
(11)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空白处:
(1)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
(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
(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树上的“冰挂”,
(5)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
(6)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
3.说理题
(12)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就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 (2)A C (3)ABC (4)A (5) C、B、A
(6) B (7) C (8)ABCD (9) B
(10) 固态液态气态升华吸热
(11) 液化液化蒸发凝华凝固熔化
(12) 答:在火箭头部涂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时要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熔化后的液体的汽化过程又会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火箭头部的温度就不会过高,也就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所以在火箭头部涂上这种特殊材料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