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3589e66011ca300a6c3907c.png)
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B耳林从解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诂语超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B增加意符C读音相同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32875768e9951e79b89275e.png)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第一讲绪论精读教科书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弄清楚其中古今有差异的词的意义和语法现象。
第二讲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第三讲岳阳楼记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意义。
1、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2、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尚书·召诰》)3、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锺。
(《孟子·公孙丑下》)4、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诗经·唐风》第四讲怎样查字典辞书下列词来自《愚公移山》,通过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注出它们的意义。
仞高万仞叩叩石垦壤龀始龀厝一厝朔东虽虽我之死且年且九十孀孀妻亡亡以应谋聚室而谋惠汝之不惠阴达于汉阴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第五讲巫山·巫峡第六讲郑伯克段于鄢1、指出下列粗体字的词义。
(1)初,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4)姜氏何厌之有。
(5)多行不义,必自毙。
(6)夫人将启之,(7)大叔完聚……将袭郑……公伐诸鄢。
(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2、指出本课带双宾语的句子。
3、就本课第二、第五两段,任选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七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结构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举三例说明。
2、什么是六书,每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象形、形声、假借这三类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五个会意字。
3、分析下列字的部首,说明字的本义(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膺赝逾瑜喻渝刈溢镒缢怡贻饴谀腴庾第八讲齐桓公伐楚本篇第二段由同学自学,作为本课的练习。
下面提示一下学习中的要点。
1、这一段与上段在时间上隔了多久?楚国派出的使臣是谁?齐国出场的是谁?2、齐楚双方有两段对话,每段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最后提“屈完及诸侯盟”?它与本篇哪个地方是前后照应的。
4、词汇方面要注意的地方:甲、动词:如陳、徼、绥、盟、籞。
乙、名词:不糓、社稷、方城、汉水,池,城。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14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14](https://img.taocdn.com/s3/m/2faf1fe10242a8956bece49e.png)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交卷时间:2017-03-06 23:17:51一、单选题1.(4分)《康熙字典》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 A. 音序• B. 部首• C. 四角号码• D. 笔画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2.(4分)“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而死”(柳宗元《蝜蝂传》),句中“高”的用法是• A. 意动用法• B. 使动用法• C. 形容词用作名词• D.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C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一节名词等活用为动词3.(4分)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 A. 本义• B. 比喻义• C. 引申义• D. 派生义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C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4分)“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中的“行”的读音及其意义是• A. háng 行走、行动。
• B. xīng 行走、行动。
• C. háng 行列• D. xīng 行列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课收起解析C第五课《齐晋鞌之战》5.(4分)“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分类,其中“舌上音”指• A. 影喻晓匣• B. 端透定泥• C. 知彻澄娘• D. 见溪群疑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C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6.(4分)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 A. 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 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C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7.(4分)下面是古今字的有• A. 说——悦• B. 饟——饷• C. 窦——渎• D. 上——尚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A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8.(4分)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A.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B.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中南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513263b84ae45c3b358c56.png)
(B)状语
(C)补语
(D)定语
参考答案:
(D)
12.
下列属于释义兼注音的术语是:()
(A)之为言
(B)谓之
(C)犹
(D)或曰
参考答案:
(A)
13.
用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去直接解释另一个词,叫做()
(A)直训
(B)声训
(C)形训
(D)义界
参考答案:
(A)
14.
下列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A)孟子见梁惠王。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参考答案:
(B)
5.
五言近体诗的所谓“黏”是指:()
(A)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相反
(B)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相同
(C)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
(D)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
参考答案:
(C)
6.
近体诗的所谓“孤平”是就( )句式而言的。
(A)仄仄平平仄
(A)扇面对
(B)流水对
(C)换柱体
(D)蜂腰体
参考答案:
(A)
3.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中“戎狄”充当的是:()
(A)主语
(B)定语
(C)动词的宾语
(D)介词的宾语
参考答案:
(C)
4.
一首五言律诗的首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那么它的第四句应该是:()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参考答案:
(D)
20.
经传兼释的注释体例是:( )
(A)传
(B)注
(C)疏
古代汉语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915d48271fe910ef12df87b.png)
《古代汉语》作业内容:一篇小测验成绩比例:作业30分,考试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后面的括号内。
1.《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之后的一句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C.不义不暱,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3.《烛之武退秦师》紧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后的一句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5.下列各组汉字中,不含会意字的一组是()A.朋、比、林B.炎、吕、多C.刀、元、徒D.圭、从、棘6.《说文解字》说解字形主要根据()。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许慎B.段玉裁C.朱骏声D.王筠8.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是形声字义符(形旁)又相同的一组是()。
A.闻、问、间 B. 徒、吐、杜C. 支、肢、枝D. 江、河、沟9.下列对“疏”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疏通古书文意的注释B.一种既解释经文又解释注文的注释C.汇集众说而疏通文意的注释D.对古书逐句逐字串讲的注释10.两个汉字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相代替的称为()。
A.异体字B.繁简字C.古今字D.通假字11.下列各句中着重号的“间”字当“参与”讲的是()。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B.侯生乃屏人间语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12.“天”的本义是()。
古代汉语作业(上)
![古代汉语作业(上)](https://img.taocdn.com/s3/m/a66ab60284254b35effd343d.png)
古代汉语作业(上)姓名:学号:分数: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 及其怠而踬也……亦以病矣(《蝜蝂传》)2.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巫山、巫峡》)3. 精魂为草,寔为灵芝(《巫山、巫峡》)4.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巫山、巫峡》)5.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巫山、巫峡》)6.伎女楼上坐而摘食(《王子坊》)7. 琛常会宗室(《王子坊》)8. 宝塔高淩(《王子坊》)9. 丞位高而偪(《蓝田县丞厅壁记》)10. 以兹丘之胜,致之灃、镐、鄠、杜(《鈷鉧潭西小丘记》)11. 磩阶用石,幂窗用纸(《庐山草堂记》)。
1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13. 稍北,回视如树圭(《大龙湫记》)14. 两峰秀色,俱可手擥(《游天都》)15. 山高风鉅,雾气去来无定(《游天都》)16. 是则呻佔记诵之学(《传是楼记》)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__的词的意思1. 有鸟焉(《精卫填海》)2. 漳水出焉(《精卫填海》)3. 入日,渴,欲得饮(《夸父逐日》)4. 北饮大泽(《夸父逐日》)5.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补天》)6. 积炉灰以止淫水(《女娲补天》)7.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蝜蝂传》)8.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9.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10. 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11. 又帝女居焉(《巫山、巫峡》)12. 或王命急宣(《巫山、巫峡》)13.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巫山、巫峡》)14. 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王子坊》)15 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子坊》)16.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王子坊》)17. 丞之职所以贰令(《蓝田县丞厅壁记》)18. 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蓝田县丞厅壁记》)19. 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蓝田县丞厅壁记》)20.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鈷鉧潭西小丘记》)21. 殆不可数(《鈷鉧潭西小丘记》)22.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鈷鉧潭西小丘记》)23.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庐山草堂记》)24. 广袤丰杀,一称心力(《庐山草堂记》)25. 前有平地,轮广十丈(《庐山草堂记》)26. 间命工斫木为橱(《传是楼记》)27. 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传是楼记》)28. 居平质驽才下(《传是楼记》)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指示代词所指示的对象1.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精卫填海》)2. 是炎帝之少女(《精卫填海》)3. 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巫山、巫峡》)4. 融立性贪暴,志欲无限,见之惋叹(《王子坊》)5.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鈷鉧潭西小丘记》)6. 今弃是州也(《鈷鉧潭西小丘记》)7. 率称是焉(《庐山草堂记》)8.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庐山草堂记》)9. 我知其心以是哉(《庐山草堂记》)10.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11. 所传者惟是矣(《传是楼记》)12.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传是楼记》)13. 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传是楼记》)四、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并说明属于哪类活用1. 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2. 江水又东(《巫山、巫峡》)3. 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巫山、巫峡》)4. 咸皆啧啧(《王子坊》)5. 雁鹜行以进(《蓝田县丞厅壁记》)6. 目吏,问:“可不可?”(《蓝田县丞厅壁记》)7. 则尽枿去牙角(《蓝田县丞厅壁记》)8. 其冲然角列而上者(《鈷鉧潭西小丘记》)9.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鈷鉧潭西小丘记》)10. 枕席而卧(《鈷鉧潭西小丘记》)11.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庐山草堂记》)12. 如幢竖,如盖张(《庐山草堂记》)13. 引崖上泉,脉分线悬(《庐山草堂记》)14.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古代汉语》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f5502a94afe04a1b071de5a.png)
《古代汉语》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 《待坐》紧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后的一句是()。
A、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B、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D、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 下列《晋灵公不君》中的一段文字完全正确的是()。
A、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B、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D、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3. 《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C.不义不暱,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不见诸侯》紧接“昔齐景公田”之后的一句是()。
A、终日而不获一禽。
B、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C、一朝而获十禽。
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6.《说文解字·叙》中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B、形声C、会意D、转注7.下列四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bb3f0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2.png)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汉语专题(2)》作业1(文字部分)一、填空(30分)1、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
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字体是小篆。
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文志》。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
7、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的。
8、甲骨主要出现在河南安阳,那里是殷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9、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10、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字体不规范。
11、占卜时,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正反两方面设问,称为对贞。
12、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孙诒主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书。
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作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工具方面有孙海波的《甲骨文编》,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
13、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商代后期,两周则大为流行14、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1)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2)从笔势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将圆形笔画改为方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3)与甲骨文比,金文的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起甲骨文来少得多了,偏旁的位置也是如此,尽管金文还有变换偏旁的位置的,但比起甲骨文来显著地减少了。
15、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字体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故意将笔画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之势;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eefc333d4b14e85246842.png)
一、阅读下列古注,找出各注者和其对应的注释语,并翻译。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兴也。
大曰鸿,小曰雁。
肃肃,羽声也。
鸿雁知辟阴阳寒暑。
笺云:兴者,喻民知去无道,就有道。
○肃,所六反,本或作“<肃羽>”,同。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之子,侯伯卿士也。
劬劳,病苦也。
笺云:侯伯卿士,谓诸侯之伯与天子卿士也。
是时民既离散,邦国有坏灭者,侯伯久不述职,王使废於存省,诸侯於是始复之,故美焉。
○劬,其俱反。
注及下文同。
《韩诗》云:“数也。
”使,所吏反。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矜,怜也。
老无妻曰鳏,偏丧曰寡。
笺云:爰,曰也。
王之意,不徒使此为诸侯之事,与安集万民而已。
王曰:当及此可怜之人,谓贫穷者,欲令周饩之,鳏寡则哀之,其孤独者收敛之,使有所依附。
○矜,棘冰反。
丧,息浪反。
令,力呈反。
周音周,救也。
饩,许气反。
参考译文:(毛亨传)(这句话用了)“兴(象征)”的手法。
大的称为鸿,小的称为雁。
肃肃:翅膀振动的声音。
鸿雁知晓躲避阴、阳、寒、暑。
郑玄笺注说:所谓兴,就是比喻人民背离无道,遵从正道。
陆德明注:肃,其读音是所六反,本字作“䎘”,义同。
(毛亨传)之子,指的是侯爵、伯爵、卿和士大夫。
劬劳,劳苦。
郑玄笺中说:侯伯卿士,是说诸侯之长和天子的卿士。
当时人民已经离散,国家也有毁灭的,侯伯许久不向天子述职,天子派遣使者慰问的制度被废除掉了,诸侯在这时开始恢复先王这一制度,所以赞美这种行为。
陆德明注:劬,读音是其俱反。
注释与下文相同。
三家诗(齐鲁韩)中的《韩诗》说:“数也。
”使,读音是所吏反。
(毛亨传)矜,怜悯。
老而无妻称作鳏,失去丈夫称作寡。
郑玄笺注说:爰,曰的意思,句首语气词。
天子之意是不仅仅把这些事当作诸侯的事及安定万民的事就罢了。
天子说:当顾及这些可怜的人:对于贫穷和陷入困境的人,要救助他们,对于丧偶的鳏寡之人,要同情他们,对于孤儿和无子嗣的老人,要收留他们,让他们有所依靠。
陆德明注:矜,读音是棘冰反。
丧,读音是息浪反。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4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4a51c06e1eb91a37f1115c13.png)
作业四: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传送语言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功能?(教材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传送语言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功能?P156---157)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方面的独特功能是更能超越时代,沟通古今语言。
在传送语言方面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够超越方音,沟通方言。
2、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教材P159---161 共七点)第一、汉字是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工具。
第二、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
第三、汉字记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
第四、文字为历史记载提供了最好的手段。
第五、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
第六、文字还被用来著书立说。
第七、汉字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
3、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材P161 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末段---162)国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
而汉字对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共同的汉语和共同的汉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对中国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差不多,欧洲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现在仍然有几十个国家,而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在历史上,统一一直是发展的主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使用着形体稳定的、能够沟通各地方言的汉字。
汉字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事务的需要,反过来,汉字为国家的管理提供了最好的工具。
有了文字,就可以积累政治管理的经验,可以形成成文的制度法令。
中国社会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有了完善的管理体制,这与文字的参与有着莫大的关系。
为什么说汉字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条件?4、为什么说汉字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条件?(教材P162)文字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人们阅读文字的速度直接关乎到学习和工作的速度。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2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899c11ff50e2524de5187ead.png)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2填空1.“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
“六书”的名称始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名称的次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借假。
2.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3.“四体二用说”是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提出的,他认为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的方法。
4.陈梦家“三书说”的名目是象形、假借、形声。
5.表意字就是指所概括的意义所创造的字。
6.合体象形是学者段玉裁提出来的,他把象形字又分成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
7.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早期的图画文字,是从图画中脱胎出来的,跟图画相比,它的线条简单。
8.指事字的根本特点是指出一些不易用象形表示的较为抽象的。
9.会意字是把几个相关的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字。
10.根据造字所用部件形体的特点,,会意字可以分同形字重复组成的和不同形字组成的会意字。
11.按会意字表示整字意义的方式,会意可以分为相关字组成的画式会意字和主体与器官组成的会意字两类12.会意字与指事字的区别是会意字都是合体字,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13.表音字是用字表示语音,通过语音表达字义的字,“六书”中称为假借字。
14.假借字本来没有为它造的专字,把所要表示的意义托付给表示别的意义的同音字。
15.假借的原则是语音上有联系。
16.意声字是字形既表意又表音的字,也就是“六书”中的形声字。
17.字形的内部功能是指形体对字音、字义的作用,。
18.字形结构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
19.字形构成包含的要素有整字内部的各级部件在组成整字时的组合方式。
20.汉字字形的构件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材料,特点是笔画(线条)和部件。
21.汉字形体结构方式指汉字构件组成整字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包括的要素有:空间位置关系,组合的层级关系。
22.汉字字形的循变指字的形体遵循着原来的基础和造字意图的变化。
23.汉字字形的讹变指字的形体在演变过程中脱离了原来形体基础与造字意图。
24.汉字字形的分化指一个整字分化为几个不同的整字了。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3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3](https://img.taocdn.com/s3/m/331201b50740be1e650e9acf.png)
*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一节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1.
(4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句中的“他”其义为
*A.第三人称代词
*B.指另外的人或事物
*C.复数他们
*D.虚指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
12.
(4分)"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而死"(柳宗元《蝜蝂传》) 用法是
*A.意动用法
解析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
2.
(4分)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
*B.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C.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
*D.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9.
(4分)《左传》又名《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国 别体史书。
*
*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一课一一第五课《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课一一第五课《左传》篇
10.
(4分)“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叠韵联绵词。迷惘直视的 样子
3.
(4分)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副词表示程度轻微的是
*A.太后之色少解
中南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7017217375a417866f8f56.png)
(一) 单选题1.“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中“以”是:()(A) 结构助词(B) 语气助词(C) 连词(D) 衬音助词参考答案:(D)2.“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中副词“稍”表示:()(A) 程度加深(B) 程度轻微(C) 情况简略(D) 缓慢变化参考答案:(D)3.下列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句子是:( )(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B) 贱段而甚郑伯。
(C) 夫以人之言善我,必以人之言罪我。
(D)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参考答案:(C)4.下列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句子是:()(A)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B)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参考答案:(B)5.下列句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并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D)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参考答案:(C)6.“今欲废之,乃肯从我乎”中“乃”的意义是:( )(A) 你(B) 于是(C) 就(D) 只是参考答案:(A)7.关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夫”的解释正确的是:()(A) 名词,丈夫。
(B) 句中语气助词。
(C) 远指代词,那,那些。
(D) 衬音助词参考答案:(C)8.下列“之”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B)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C) 会请先。
不入,则子继之。
(D)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参考答案:(C)9.“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中“而”表示:()(A) 表示假设(B) 表示承接(C) 表示偏正(D) 表示目的参考答案:(A)10.下列不含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A) 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B)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C) 曹子手剑而从之。
(D)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一)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05e950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1.png)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一)国开电大《古代汉语》是一门必修的语言类课程,该课程立足于汉语语言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古代汉语的表达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而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考核作业是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一下国开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正文部分只有女性可以说的是哪一个?答案:白珊突然笑了,大声说道:“我们家的门都是紫红色的。
”解析:《红楼梦》中,作为主仆关系的白珊是女性,而“紫红色”的色调也是女性喜欢的颜色,因此,只有女性才会特别关注门的颜色,并说出这样的话。
2、下列哪个成语的适用范围最广?答案:潜龙勿用解析:《史记》中的“韩信将兵,四面攻皮氏,……乃使刺客杀其家新婚妇。
……皮氏夜哭,闻有呼者,应之而出。
刺客果杀之。
潜龙勿用,时也。
”这个典故,故事后半句“潜龙勿用”则成为出现在演讲、签名、社交媒体等多个场景的通用成语。
二、鉴赏题1、下列哪段话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答案:范文正公敏而好学,不居庙堂之高而喜游于诸友之间,有志于道而耽文艺。
解析:《滕王阁序》全文约一千五百字,其中以“予观夫复道行之成也”为结尾,但是经典之处在于文中的名句:范文正公敏而好学,不居庙堂之高而喜游于诸友之间,有志于道而耽文艺。
2、下列哪一篇文章的载体不属于竹简?答案:《左传》解析:《左传》是由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创造的记述春秋战国历史的史书,因其历时悠久,撰写体裁独特,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书的经典之一。
而它的流传,则是通过史官口记、刻石碑刻、印行书本等多种方式完成的,并不包括竹简这一载体。
三、问答题1、请简述古汉语中的破音字。
答案:古汉语中的破音字,主要是指那些喉音较重、发音用力的字,如“球凸劫矩攸卢错”的音都比较重。
解析:在古汉语中,破音字是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所以在诗词歌赋中广泛应用。
《唐诗三百首》中《登高》“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就有“行”的破音字,这种发音方式使得诗句更有韵律感和节奏。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dde5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a.png)
作业1:一、名词解释1、许慎: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
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2、六书: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
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3、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
4、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5、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6、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7、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8、假借: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9、因形示义: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
10、随体诘诎: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
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
诘诎:屈曲,曲折。
11、独体: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
12、合体: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
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
14、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二、简答1、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表达汉语词义的。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古代汉语(上)作业题
![古代汉语(上)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b52f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b.png)
古代汉语作业题一、1.查检下列汉字在《康熙字典》中所属的部首(以这些字的繁体为准):要()卒()及()归()甚()包()亦()罪()表()丹()2.将下列复音词加以归类。
国家社稷干戈言语乏困说怿跋涉纯粹勤劳谦慎瞻望追逐得失缓急异同布衣寡人天下君子阁下黔首执事将军春分霜降有周老彭阿爷惠然潸焉焕乎率尔沃若晏如关关旦旦参差流离荒唐玲珑嘹亮留连依稀葫芦科斗夫容扶摇坎坎丁丁扑朔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并解释词义。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②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
③故不能推车而及.。
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④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⑤引领.北望。
获保首领.以殁于地。
若挈裘领.。
虽玩其采,不倍领.袖。
总领.从官。
二、4 .请指出下列加点的字属于六书的哪一类,解释字义,并根据字形判断它们在句子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①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②虢,虞之表.也。
③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⑤而河间王最为豪首.。
⑥治大国如烹小鲜.。
⑦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⑧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5. 分析下列各字的结构(六书中的类型);如果是形声字,请指出它的形符和声符。
召来责约三虎鸣旌莫胜采大街车和锡膏戍看哀甘力釜闺北6 . 将下列句子加粗的简体字还原为繁体字。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②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③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⑤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⑥仲子,齐之世家也。
兄戴,盖禄万钟.。
⑦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⑧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
⑨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指出下列句子中古字、借字或异体字,写出相应的今字、本字或异体字,并说明它们的关系是哪一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4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4](https://img.taocdn.com/s3/m/6907362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3.png)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4★古代汉语专题★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XXX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教师签名: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讨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XXX《一目了然初阶》、XXX《官话合声字母》、XXX《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个是汉字体系构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泉源。
1←每次作业做完后,由此剪下,请自行装订.★古代汉语专题★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XXX。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明的丹青特征;表意体式格局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古代汉语(1)课后作业(三)
![古代汉语(1)课后作业(三)](https://img.taocdn.com/s3/m/b6f40a5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b.png)
古代汉语作业(三)姓名:学号:班级:一、指出下列字各属“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的哪一种。
(16分)1.采()2.豆()3.朱()4.初()5.融()6.颖()7.瓜()8.耇()9.雀() 10.珥() 11.盥() 12.夜()13.爨() 14.辟() 15.腾() 16.甘()二、指出下列词哪些是单纯词,哪些是合成词。
(24分)11.平定() 12.悠悠() 13.逶迤()14.社稷 ( ) 15.有唐() 16.蝉()17.布衣() 18.岿然() 19.单于()20.帮扶() 21.踔厉() 22.望羊()三、下列联绵词或双声,或叠韵,或双声兼叠韵,试在括号中标示出来。
(12分)23.蒹葭() 24.橄榄() 25.菡萏()26.饕餮() 27.潇湘() 28.沧浪()29.牢骚() 30.潇洒() 31.婆娑()32.咔嚓() 33.辗转() 34.糊涂()四、下列词合成词皆属“复合式”,指出它们各属哪一种。
(32分)注:复合式包括“联合式、偏正式、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五种。
35.百姓() 36.干戈() 37.社稷()38.知府() 39.膏腴() 40.宇内()41.寡人() 42.宗庙() 43.骨肉()44.惊蛰() 45.执事() 46.冬至()47.中国() 48.尚书() 49.相国()50.翘楚() 51.友朋()五、阐述“简化字的来源”。
(16分)答题要求:1.阐述不得少于六个方面2.每个方面皆须细述3.必须举例论证4.节次清楚,段落分明。
中南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b56b1960590c69ec37656.png)
(一) 单选题1.下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A) 信伸(B) 俯? (C) 距拒(D) 竟境参考答案:(B)2.下列由同一个偏旁演变来的一组是:( )(A) 肌股肖腹(B) 肝肋脂朗(C) 朦胧服腾(D) 朕期脖朔参考答案:(A)3.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推行的规范化字体是:( )(A) 钟鼎文(B) 小篆(C) 隶书(D) 楷书参考答案:(B)4.下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 及眉寸(B) 夹朝即(C) 颖步休(D) 行州逐参考答案:(B)5.下列不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 )(A) 其箕(B) 共供(C) 剩? (D) 说悦参考答案:(C)6.下列全是衬体象形的一组是:( )(A) 伐布刃(B) 页亦兵(C) 瓜果聿(D) 修牢及参考答案:(C)7.同义词“饥”与“饿”差别主要是:( )(A) 适用范围对象不同(B) 感情色彩不同(C) 程度深浅轻重不同(D) 语法功能不同参考答案:(C)8.“踟蹰”一词是:( )(A) 双声联绵词(B) 叠韵联绵词(C) 合成词(D)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参考答案:(A)9.下列按照词义排列的工具书是:( )(A) 《广韵》(B) 《辞源》(C) 《广雅》(D) 《佩文韵府》参考答案:(C)10.下列词在演变过程表现为词义扩大的是:( )(A) 汤(B) 醒(C) 金(D) 诛参考答案:(B)11.说明六书具体名称并对每一书都下了定义的是:( )(A) 班固(B) 郑玄(C) 许慎(D) 郑众参考答案:(C)12.下列由同音替代而形成的繁简字是:( ) (A) ?书(B) 後后(C) ?认(D) ?赶参考答案:(B)13.“息”的本义是:( )(A) 熄灭(B) 休息(C) 喘息(D) 滋生参考答案:(C)14.“奉”与“捧”是:( )(A) 异体字(B) 通假字(C) 古今字(D) 繁简字参考答案:(C)15.下列属于语言文字专著类工具书的是:( )(A) 《艺文类聚》(B) 《康熙字典》(C) 《词诠》(D) 《辞通》参考答案:(C)16.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语文工具书是:()(A) 《尔雅》(B) 《说文解字》(C) 《释名》(D) 《方言》参考答案:(B)17.既解释虚词的一般用法,也解释特殊用法的工具书是:( )(A) 《词诠》(B) 《经传释词》(C) 《辞通》(D) 《诗词曲语辞汇释》参考答案:(A)18.下列词在词义演变中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变化的是:( )(A) 复辟(B) 臭(C) 官(D) 百姓参考答案:(A)19.下列全是叠韵联绵词的一组是:( )(A) 仿佛、婆娑、玫瑰(B) 纷纭、仓皇、蹉跎(C) 执事、荒唐、扶摇(D) 蜘蛛、逍遥、绸缪参考答案:(B)20.“祭酒”一词是:( )(A) 偏正式合成词(B) 动补式合成词(C) 联合式合成词(D) 动宾式合成词参考答案:(D)(二) 多选题1.在词义演变中感情色彩方面发生变化的是:()(A) 臭(B) 谤(C) 诛(D) 恨(E) 爪牙参考答案:(BE)2.下列按照部首排列的工具书是:()(A) 《康熙字典》(B) 《词诠》(C) 《辞海》(D) 《汉语大字典》(E) 《尔雅》参考答案:(ACD)3.下列按照词义排列的工具书是:()(A) 《广雅》(B) 《释名》(C) 《经籍纂诂》(D) 《辞通》(E) 《方言》参考答案:(ABE)4.下列属于指事字的是()(A) 兵(B) 亦(C) 朱(D) 甘(E) 牢参考答案:(BCD)5.下列属于通假字的是:()(A) 村? (B) 犹由(C) 竟境(D) 信伸(E) 罢疲参考答案:(BDE)6.下列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 遍? (B) 责债(C) 要腰(D) 振赈(E) ?野参考答案:(BCD)7.下列按照韵目排列的工具书是:()(A) 《辞源》(B) 《佩文韵府》(C) 《广韵》(D) 《方言》(E) 《经籍纂诂》参考答案:(BCE)8.存在合文现象的是:( )(A) 大篆(B) 小篆(C) 甲骨文(D) 金文(E) 隶书参考答案:(CD)9.下列句中用了词的本义的是()(A) 息:君子以自强不息。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12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12](https://img.taocdn.com/s3/m/04963ea3fd0a79563c1e726b.png)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交卷时间:2017-03-06 23:17:23一、单选题1.(4分)《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
”毛传:“侧崖也。
”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谓• B. 之为言• C. 读曰• D. 犹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D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2.(4分)《词诠》所收的汉字的排列方式是按照• A. 笔画顺序• B. 注音字母顺序• C. 三十六字母顺序• D. 拼音字母顺序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3.(4分)《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章句:“崔嵬,高。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谓之• B. 貌• C. 之貌• D. 为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4.(4分)自称代词“朕”为帝所专用始自• A. 商纣王• B. 周武王• C. 秦始皇• D. 汉高祖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C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5.(4分)《康熙字典》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 A. 音序• B. 部首• C. 四角号码• D. 笔画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6.(4分)周历的岁首是• A. 建亥元月• B. 建子元月• C. 建丑元月• D. 建寅元月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古代文化常识(结合上册文选部分作答)7.(4分)上古表示“速度快”的一组词是• A. 疾、速、捷• B. 迅、急• C. 快、速• D. 敏、快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A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8.(4分)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 Dānyú,Kěhàn• B. Chányú,Kěhàn• C. Chányú,Kèhán• D. Dānyú,Kèhán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C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9.(4分)《经传释词》所收汉字排列方式是按照• A. 笔画顺序• B. 注音字母顺序• C. 三十六字母顺序• D. 平水韵106 韵顺序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C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10.(4分)“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中,名词“国”的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用作一般动词• D. 用作形容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A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1.(4分)下列各组同义词,属于动作行为方式不完全相同的是• A. 聆听• B. 记纪• C. 遁逃• D. 如适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C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12.(4分)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A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处理的动宾关系13.(4分)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A. 奚何来• B. 戒尖舟• C. 出走见• D. 即休飞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展开解析14.(4分)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 A. 作主语• B. 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 C. 作状语• D. 作定语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C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15.(4分)近体诗押韵的根据是• A. 《广韵》• B. 《平水韵》• C. 《中原音韵》• D. 《切韵》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B第五章音韵第二节古音概述二、判断1.(4分)“或”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错误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2.(4分)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异体字不多,偏旁不固定,书写自由灵活••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正确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演变3.(4分)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连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三章收起解析错误第三章语法(一)实词4.(4分)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很少用的注音方式••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错误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5.(4分)“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子无敢食我也”(《战国策·赵策》),两句中的“无”相同••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错误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6.(4分)用口叫人为“召”,用手招人为“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第一讲绪论
精读教科书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弄清楚其中古今有差异的词的意义和语法现象。
第二讲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第三讲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意义。
1、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2、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尚书·召诰》)
3、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锺。
(《孟子·公孙丑下》)
4、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诗经·唐风》
第四讲怎样查字典辞书
下列词来自《愚公移山》,通过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注出它们的意义。
仞高万仞叩叩石垦壤龀始龀厝一厝朔东
虽虽我之死且年且九十孀孀妻亡亡以应
谋聚室而谋惠汝之不惠阴达于汉阴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第五讲巫山·巫峡
第六讲郑伯克段于鄢
1、指出下列粗体字的词义。
(1)初,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4)姜氏何厌之有。
(5)多行不义,必自毙。
(6)夫人将启之,(7)大叔完聚……将袭郑……公伐诸鄢。
(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2、指出本课带双宾语的句子。
3、就本课第二、第五两段,任选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七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结构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举三例说明。
2、什么是六书,每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象形、形声、假借这三类的重要性表
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五个会意字。
3、分析下列字的部首,说明字的本义(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膺赝逾瑜喻渝刈溢
镒缢怡贻饴谀腴庾
第八讲齐桓公伐楚
本篇第二段由同学自学,作为本课的练习。
下面提示一下学习中的要点。
1、这一段与上段在时间上隔了多久?楚国派出的使臣是谁?齐国出场的是谁?
2、齐楚双方有两段对话,每段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最后提“屈完及诸侯盟”?它与本篇哪个地方是前后照应的。
4、词汇方面要注意的地方:
甲、动词:如陳、徼、绥、盟、籞。
乙、名词:不糓、社稷、方城、汉水,池,城。
注意“池”城”二字古今义的不同。
丙、敬词和谦词:“惠”是一个敬词,凡对方的行为有涉于自己的都可以在动词前加“惠”,实意是:您这样做对我是一种恩惠。
作为敬词,意思虚化了,是表尊敬的意思。
如请别人收下所送的书等,可说惠存。
请对方来自己这里,可说惠临。
等等。
“辱”,谦词,实意是说你对我这么做,使您蒙受了耻辱。
作为谦词,就是表示承蒙的意思,如“辱承指教”、“辱蒙允诺”等。
5、语法上注意“不糓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种宾语提前的句式,了解“是”的作用。
(参看教科书上册“古代汉语常识”宾语用代词复指部分。
)
第九讲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十讲鞌之战
指出下列的字在各句子中的意义:
1、及病未及死
故不能推车而及
而矢贯余手及肘
将及华泉
流血及屦
2、左右逢丑父为右
左轮朱殷
左并辔,右援桴而鼓
旦辟左右
从左右皆肘之
射其左,越於车下,射其右,毙於车中
3、免载齐侯以免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乃免之
4、从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故中御而从齐侯
从左右,皆肘之
5、之师之耳目
吾子勉之
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谓之君子而射之(之属什么宾语)
6、於郤克伤於矢
毙於车中
第十一讲晏婴论季世
1、将本课课文抄一遍(不带标点符号,抄成白文),然后自己标点,标点后与课文对照,如有标点错的地方,分析一下错误产生的原因。
2、熟读课文(最好达到能背诵的程度)。
第十二讲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十三讲触龙说赵太后
第十四讲鸿门宴
第十五讲词类的活用
请将教科书中册《谏逐客书》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摘录出来,并说明原是什么词类,活用作什么词类。
第十六讲张骞传(节录)
将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十七讲古代汉语的词序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序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阳货》)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3、富而不骄者,吾唯子之见;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左传·定公十三年》)
4、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5、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7、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
(黄宗羲《原臣》)
8、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愚公移山》) .
9、孰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10、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第十八讲张中丞传后叙
第十九讲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二十讲陈涉起义
第二十一讲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从下面的引文中指出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
(1)吾知其难为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庄子·庖了解牛》)
(2)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今单于新困於汉,而昆莫地空。
(《汉书·张骞传》)
(4)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
(同上)
(5)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汉书·华佗传》)
(6)疑畏死而辞服於贼。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7)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8)不然,徒死於贪吏耳。
(《容斋逸史·方腊起义》)
第二十二讲谏逐客书
第二十三讲副词
将《岳阳楼记》一文的副词摘录出来,并说明它是属于哪一类副词。
第二十四讲孙膑
第二十五讲代词
第二十六讲报任安书
第二十七讲介词、连词
将《孟子·许行》一文的一、二两大段从“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至“恶得贤”中的介词、连词摘录出来,并说明它们的词性和语法作用。
第二十八讲出师表
第二十九讲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将中册柳宗元的《封建论》一文中用有语气词的句子全部摘录出来,并说明各个语气词在句中是表示什么语气作用的。
第三十讲答李翊书
第三十一讲古书的标点问题
第三十二讲子路从而后
一、分析下列句子中粗体字的词义(虚词要分析其语法作用)。
(1)孰为夫子。
杀鸡为黍而食之。
(2)子路从而后。
(3)子见夫子乎?见其二子焉。
使子路反见之。
(4)四体不勤《孟子·滕文公上》:“将终岁勤动”(参看教材勤字的分析)
(5)子路从而后。
杀鸡为黍而食之。
子路拱而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参看教材语法部分)
二、将本课翻译为现代汉语。
三、熟读本课课文
第三十三讲季氏将伐颛臾
一、将本课课文抄一遍(不带标点符号,抄成白文),然后自己标点,再核对原文。
二、熟读课文。
第三十四讲古汉语今译问题
第三十五讲七月
第三十六讲哀郢
第三十七讲唐诗选
第三十八讲宋词选
第三十九讲诗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