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盈亏平衡的四种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的四种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的四种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状态。

在实际的经营环境中,了解盈亏平衡点有助于企业判断生产销售的可
行性和决策风险。

以下是四种计算盈亏平衡点的公式:
1.成本法公式: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价格-单位成本)
这个公式针对的是企业仅有一款产品且销售价格与成本是不变的
情况,通过计算单位成本和固定成本得出盈亏平衡点。

2.贡献利润法公式: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可变成本÷销
售额))
这个公式主要是针对有多个产品和销售价格和成本存在差异性的
情况,通过计算各个产品的单位贡献利润和固定成本得出盈亏平衡点。

3.利润率法公式: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1-总利润率)
这个公式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风险,通过
计算企业总利润率和总固定成本来得出盈亏平衡点。

此时反映的是企
业是否在整个经营生产环节中实现盈亏平衡。

4.销售量公式: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单位贡献利润
这个公式是一种比较简单且直观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出单位产
品的贡献利润和总固定成本来得出销售量和盈亏平衡点。

总之,对于企业而言,选择恰当的计算公式对盈亏平衡点的计算非常重要。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持经营平衡和稳定性。

管理学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

管理学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

管理学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点也称为保本销量或保本销售额,是总收入等于总成本的点。

其计算公式如下:
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也可以表示为:BEP=Cf/(p-cu-tu),其中BEP表示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Cf表示固定成本,p表示单位产品销售价格,Cu表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Tu表示单位产品增值税及附加。

由于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常常是单位
产品销售价格与营业税及附加税率的乘积,因此公式可以表示为
BEP=Cf/[p(1-r)-cu],其中r表示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此外,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利。

盈亏平衡点在管理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新产品决策和扩充或紧缩决策等。

通过盈亏平衡点,企业可以评估新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以及是否需要扩大经营或停产歇业。

请注意,盈亏平衡点并不是唯一的管理学概念,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查阅管理学科的相关资料。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1. 固定成本法(Fixed cost method)其中,固定成本是指不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折旧费用等;销售价格是指每个单位产品的售价;可变成本比例是指每个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

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可变成本比例是固定的。

例如,如果每个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是100元,可变成本比例是0.6,固定成本是5000元,则盈亏平衡点为:2. 边际贡献法(Contribution margin method)其中,边际贡献率是指每个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可变成本后的金额。

边际贡献率与可变成本比例之间的关系为:边际贡献率=销售价格-可变成本这个方法的前提是边际贡献率是固定的。

例如,如果每个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是100元,可变成本是60元,固定成本是5000元,则边际贡献率为100-60=40元,盈亏平衡点为:3. 成本-收益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成本-收益法是一种综合分析企业销售量、售价、成本和利润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通过考虑销售量的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来确定盈亏平衡点。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计算每个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

-然后,根据销售量的不同,计算销售收益和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最后,绘制成本-收益曲线,通过交叉点确定盈亏平衡点。

这个方法可以更灵活地考虑不同销售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但计算相对较复杂。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计算盈亏平衡点,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经营成本,在制定销售策略、定价策略等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还有助于评估企业的风险和盈利能力,并为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盈亏平衡点bep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点bep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点bep计算公式一、单一产品盈亏平衡点(BEP)的计算公式。

1. 按实物单位计算。

- 盈亏平衡点的产量(Q*)=固定成本(FC)÷(单位产品售价(P) - 单位变动成本(VC))- 这里的固定成本(FC)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例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单位产品售价(P)就是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VC)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

则盈亏平衡点的产量Q* = 10000÷(50 - 30)=500(件)2. 按金额计算。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固定成本(FC)÷边际贡献率。

- 其中边际贡献率=(单位产品售价(P) - 单位变动成本(VC))÷单位产品售价(P)- 继续以上面例子为例,边际贡献率=(50 - 30)÷50 = 0.4。

则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10000÷0.4 = 25000(元)二、多种产品盈亏平衡点(BEP)的计算(假设企业生产多种产品)1. 加权平均法。

- 首先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然后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固定成本(FC)÷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例如,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销售额为60万元,边际贡献率为40%;B产品销售额为40万元,边际贡献率为30%。

固定成本为30万元。

- A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60÷(60 + 40)=0.6,B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 40÷(60+40)=0.4。

-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0.6×40%+0.4×30% = 0.24 + 0.12 = 0.36。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30÷0.36≈83.33(万元)。

财务分析中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

财务分析中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

财务分析中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盈亏平衡点是财务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确定企业销售数量或销售收入达到平衡的点。

这意味着在这个点上,企业的总成本和总收入完全相等。

在这个点上,企业既不会获利也不会亏损。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对于企业制定销售目标、定价策略以及评估业务的可行性都非常重要。

在财务分析中,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来计算盈亏平衡点:成本法和收入法。

一、成本法成本法是计算盈亏平衡点的常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基于企业的总成本来确定需要销售的数量或销售收入达到平衡的点。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如下:盈亏平衡点 = 总固定成本 / (销售单价 - 可变成本比例)其中,总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特定期间中的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是单位产品的售价,可变成本比例是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与销售单价的比例。

例如,假设一个企业在某一期间的总固定成本为100,000元,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30元。

那么,根据成本法计算的盈亏平衡点将是:盈亏平衡点 = 100,000 / (50 - 30) = 5,000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销售5,000个单位的产品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

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计算。

然而,该方法假设单位产品的销售单价和可变成本保持不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二、收入法收入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计算盈亏平衡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企业的总收入来确定需要销售的数量或销售收入达到平衡的点。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如下:盈亏平衡点 = 总固定成本 / (单位产品销售收入 - 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其中,单位产品销售收入是销售单价减去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

与成本法不同的是,收入法需要通过已知的销售收入和可变成本来计算盈亏平衡点。

这种方法更适合于那些销售收入和可变成本容易获取和跟踪的企业。

例如,假设一个企业在某一期间的总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为50元,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30元。

那么,根据收入法计算的盈亏平衡点将是:盈亏平衡点 = 100,000 / (50 - 30) = 5,000这个结果与成本法的计算结果相同。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式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式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式1.边际贡献法边际贡献是指每个单位销售额中超出可变成本的金额,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单位销售额对利润的直接贡献。

计算盈亏平衡点的方法是将固定成本除以单位边际贡献。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计算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每单位销售额-每单位可变成本步骤二: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例如,一个企业的固定成本为10,000美元,每个产品的销售价为50美元,每个产品的可变成本为30美元。

那么单位边际贡献为(50-30)=20美元,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就是10,000÷20=500个产品。

2.利润方程法利润方程法是通过建立利润方程来计算盈亏平衡点。

利润方程包括三个变量: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是在利润方程中令利润为零,解出销售收入。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利润方程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步骤二:令利润等于零,求解销售收入零利润点对应的销售收入=成本根据企业的成本结构,可以更进一步细分成本为两个部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步骤三:计算固定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固定成本比例=固定成本÷销售收入步骤四: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例如,一个企业的固定成本为10,000美元,可变成本比例为40%,销售收入为20,000美元。

那么可变成本为20,000×40%=8,000美元,固定成本为10,000美元,总成本为10,000+8,000=18,000美元。

在零利润点处,销售收入为18,000美元。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得到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即企业需要达到的销售额才能使得收入与成本相等,实现盈亏平衡。

这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评估市场重要程度,并为未来的经营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比较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和实际销售额的差异,企业可以评估自身的盈利状况,以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多产品下,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例题

多产品下,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例题

多产品下,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例题
假设某公司生产两种产品A和B,每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别为20,000元和15,000元,变动成本分别为5,000元和3,000元。

产品A的销售价格为10元/件,产品B的销售价格为8元/件。

1. 计算产品A的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变动成本)
产品A的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变动成本)=(20,000元/件+5,000元/件)/(10元/件-5,000元/件)=4000件。

因此,产品A的盈亏平衡点为4000件。

2. 计算产品B的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变动成本)
产品B的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变动成本)=(15,000元/件+3,000元/件)/(8元/件-3,000元/件)=3000件。

因此,产品B的盈亏平衡点为3000件。

3. 计算两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

两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变动成本)
=(20,000元/件+15,000元/件+5,000元/件+3,000元/件)/(10元/件-5,000元/件)=1000件。

因此,两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为1000件。

综上所述,该公司至少需要销售1000件产品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即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如果销售量低于1000件,那么它将会亏损;如果销售量超过1000件,那么它将会盈利。

因此,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低的生产和销售水平,以避免亏损。

多品种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多品种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多品种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方法一:综合边际贡献率法。

由于各产品的盈利能力不同,边际贡献率也各不相同,通过计算在一定品种结构下的综合边际贡献率,来计算盈亏平衡销售额。

计算步骤:1、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U=∑M/∑S2、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0=F/U3、计算各品种的保本销售额,SI0=S0*SI/∑S4、计算完成一定利润目标(Pz)的销售额,Sz=(F+Pz)/USiz=Sz*SI/∑S5、计算完成一定销售额(Sz)时企业获利,先计算Mz=Sz*UP利=Mz-F例:《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第186页某企业同时经营A、B、C三种产品,各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该企业年固定成本为62.7万元,求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解:根据以上资料可得1、综合边际贡献率U=∑M/∑S=118.8/360*100%=33%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0=F/U=62.7/33%=1903、各品种保本销售额SA0=S0*SA/∑S=190*216/360=114 SB0=S0*SB/∑S=190*108/360=57 SC0=S0*SC/∑S=190*36/360=194、若企业要完成30万元目标利润,则z=(F+Pz)/U=(62.7+30)/33%=281SAz=Sz*SA/∑S=281*216/360=168.6SBz=Sz*SB/∑S=281*108/360=84.3SCz=Sz*SC/∑S=281*36/360=28.15、若企业完成300万元销售额,则Mz=Sz*U=300*33%=99企业利润为Pz=∑M-F=99-62.7=36.3方法二:单个边际贡献率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当条件一定时,企业总是先生产盈利能力高的产品,也就是说,企业要根据产品的盈利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来安排生产和销售。

因此,多品种盈亏分析时,我们要按边际贡献率大小列表计算。

具体步骤: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ui=Mi/Si2、按边际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并列表计算(如下表)。

盈亏平衡的四种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的四种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的四种计算公式以盈亏平衡的四种计算公式为标题,本文将从四个角度详细介绍盈亏平衡的计算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盈亏平衡是指在某一经济活动中,收入与支出相等的状态。

在商业领域,盈亏平衡一般指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实现盈利或亏损。

二、计算公式1.总成本=总收入这是最基本的盈亏平衡公式。

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

当总成本等于总收入时,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状态。

这时企业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2.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出盈亏平衡点,即需要销售多少个产品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固定成本是指不受销售数量影响的成本,如房租、工资等。

而单位变动成本是指与销售数量成比例增加或减少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当销售数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时,企业不再亏损,但也没有盈利。

3.(预估销售收入-预估总成本)/预估销售收入= 盈亏平衡点百分比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出盈亏平衡点的百分比。

预估销售收入和预估总成本分别是企业预估的销售收入和总成本。

当实际销售收入超过预估销售收入的盈亏平衡点百分比时,企业开始盈利。

反之,企业开始亏损。

4.(预估销售收入-预估总成本)/(预估销售收入-预估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出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

预估变动成本是指与销售数量成比例增加或减少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当销售数量达到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时,企业不再亏损,但也没有盈利。

三、应用实例假设某企业的固定成本为10万元,每个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销售价格为20元。

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盈亏平衡点为10万元/(20元-5元)=6666.67个产品。

当销售数量达到6666.67个产品时,企业实现了盈亏平衡。

又假设某企业预估销售收入为100万元,预估总成本为90万元,预估变动成本为60万元。

根据公式3和公式4,可以计算出盈亏平衡点百分比为(100万元-90万元)/100万元=10%;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为(100万元-90万元)/(100万元-60万元)=2.5万个产品。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达到收支平衡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额,也就是说,在此点上,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企业不会有盈利或亏损。

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来说,计算盈亏平衡点非常重要。

以下是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盈亏平衡点的基本公式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基于以下公式:
盈亏平衡点 = 总固定成本÷ (1 - (可变成本÷销售额)) 其中,总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随销售数量变化的成本,包括租金、房屋维护、管理费用等。

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随销售数量变化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等。

销售额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所获得的总收入。

二、举例说明
假设某企业的总固定成本为10万元,每件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00元,售价为1000元。

那么,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应该如何计算呢?
根据上述公式,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应为:
盈亏平衡点 = 10万元÷ (1 - (500元÷ 1000元)) = 20万件
也就是说,该企业需要销售20万件产品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

如果该企业销售的产品数量小于20万件,那么企业就会亏损;如果销售的产品数量大于20万件,那么企业就会盈利。

三、注意事项
1.盈亏平衡点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计算盈亏平衡点需要准确估算总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需要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3.盈亏平衡点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成本变化、竞争关系等。

企业需要随时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盈利能力。

最简单的盈亏平衡点举例讲解

最简单的盈亏平衡点举例讲解

最简单的盈亏平衡点举例讲解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简称BEP,是指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收益相等的点。

在这个点上,企业的总收益刚好等于总成本,不会盈利也不会亏损。

盈亏平衡点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生产组织、销售策略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每个售价为100元,每个成本为50元,每年的固定成本为20,000元,现在要求企业计算出盈亏平衡点。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公式来计算:
BEP = 固定成本÷ (售价 - 成本)
BEP = 20,000 ÷ (100 - 50)
BEP = 400
这意味着,该企业需要销售400个产品才能覆盖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实现盈亏平衡。

如果企业销售的产品数量小于400个,则会亏损;如果销售的产品数量多于400个,则会实现盈利。

另外,还可以通过制作盈亏平衡图来更直观地理解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图通常以销售数量和收益为横轴,以成本为纵轴,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销售数量为400个时,总成本与总收益相等,即达到了盈亏平衡点。

总之,了解盈亏平衡点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通过提高销售量、降低成本等方式来增加盈利和扩大规模。

同时,还需要根据每个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设定合理的价格和销售策略,以实现最大化的盈利。

盈亏平衡点的五种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五种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五种计算方法目录一、根据固定费用、产品单价与变动成本计算保本产量的盈亏平衡点 (1)二、计算保本产量,根据产量与目标利润计算最低销价为盈亏平衡点 (1)三、分析找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平衡点 (2)四、根据企业固定费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其盈亏平衡点 (2)五、成本变动时如何求盈亏平衡点 (3)一、根据固定费用、产品单价与变动成本计算保本产量的盈亏平衡点二、计算保本产量,根据产量与目标利润计算最低销价为盈亏平衡点三、分析找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平衡点收入-成本=利润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计算盈亏平衡点就是利润为零的时候所以: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0即是: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可在Excel中制表测算:例如:每个产品销售单价是10元,材料成本是5元,固定成本(租金,管理费等)是20000元,那么需要多少产量才能保本呢?10*Y-20000=5*Y Y=4000,所以只有产量高于这个数量才盈利,低于这个数量就亏损.所以这个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就是4000.这是理想化了的,现实中,固定成本如机器的折旧,场地的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变动成本如:产品的材料成本,计件工资,税金.现实中还有半变动成本如:水电费,维修费.在Excel中制表测算:四、根据企业固定费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其盈亏平衡点某企业固定费用为2700万元,产品单价为8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600元/台。

计算其盈亏平衡点。

当年产量在12万台时,为实现目标利润40万元,最低销售单价应定在多少?盈亏平衡点2700万/(800-600)=13.5万台最低售价为X(2700+40)/(X-600)=12解得X=828.33元最低售价828.33元(2700+40)/(X-600)=12该公式换为:((2700+40)+(12×600))÷12固定费用÷(产品单价-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2700万/(800-600)=13.5万台(2700+40)/(X-600)=12求x=? 算式的计算过程(2700+40)÷(X-600)=122700+40=(X-600)×122740=12x-72002740+7200=12xX=9940÷12X=828.33五、成本变动时如何求盈亏平衡点假设初期投入600,每年成本500,成本逐年递增5%;利润为20%,销售额为动态变化,首年为1200,其后逐年增长为30%,40%,20%,20%,20%…… 请问有否求出盈亏平衡点时累计销售额的公式?(不要分步计算,一条用Y代表累计营业额的等式)PS:计算盈亏平衡点时把初期的投入要加上去,即要求完全收回成本时的累计销售额。

盈亏平衡的计算方式

盈亏平衡的计算方式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盈亏平衡点又称保本点,设你的固定资产为a ,单位产品售价为p ,单位产品成本为v ,则保本点=a/(p-v)
公式推导过程:一般说来,企业收入=成本+利润,如果利润为零,则有收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而收入=销售量×价格,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这样由销售量×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可以推导出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每计量单位的贡献差数。

多品种盈亏平衡分析

多品种盈亏平衡分析

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各种产品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单位售价
• 例: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固定 成本为13600元。产品产销资料如下表 • 某公司产品产销资料表
品名 销售量/个
销售单价/(元/个) 单位变动成本
A 1400 20 16
B 800 30 21
C 1200 4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8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计算步骤: 计算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确定权数(各种产品销售收入预计占销售 收入总额的比重)→ 计算加权平均综合贡献毛益率→ 确定各种产品的保 本量和保本额。
• 计算公式如下: • 销售总额=Σ(各种产品的单价×该产品的预计销售量)
• 销售比重=某种产品的销售额/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 综合贡献毛益率= Σ(各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各产品的销售比重 • 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各产品的销售比重
• 根据综合贡献毛益率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可 以具体分为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贡献毛 益率总和法、贡献毛益保本率法。具体介绍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 •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 •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是指以各种产品的 预计销售收入比重为权数,在各种产品贡献 毛益的基础上,先计算企业加权平均综合贡 献毛益率,再进行本-量-利分析的一种方 法。
多品种的盈亏平衡分析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盈亏临界点可以用实物单位计算,也可 以用金额来表现,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企业都生产多品种产品, 由于多品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品的实物计量等 方面各不相同,实物量指标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多品种盈亏 临界点就不能用实物单位计算,而只能用金额来表现。常用的多 品种盈亏临界点确定方法有:综合贡献毛益率法和联合单位法等。 一、综合贡献毛益率法 综合贡献毛益率法,是指在确定多种产品的综合贡献毛益率 的基础上,进行本-量-利关系分析的一种方法。因为各种产品 的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各不相同,致使其单位贡献毛益或贡献毛 益率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产品的品种结构,首先计算综合 的贡献毛益率,才能确定整个企业综合的盈亏分界点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盈亏平衡点的五种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五种计算方法

盈亏平衡点的五种计算方法1.定性方法:使用经验和直觉来估计盈亏平衡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初创企业或新产品的预测,因为缺乏可靠的数据和历史记录。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和成本结构,估计产品的销售数量和成本,以确定盈亏平衡点。

2.逐步逼近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复杂业务环境。

它通过逐步调整假设条件和变量,逐步接近实际的盈亏平衡点。

首先确定单个变量的影响,然后结合其他变量,逐步求解出盈亏平衡点。

3.贡献边际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单位产品的贡献边际来计算盈亏平衡点。

贡献边际是指每个单位产品的售价减去变动成本。

通过将固定成本除以贡献边际,可以得到单位产品销售数量,从而计算盈亏平衡点。

4.公式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数学公式来计算盈亏平衡点。

最常用的公式是销售数量乘以单位产品的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加上利润。

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销售数量,从而计算盈亏平衡点。

5.图表法:通过绘制盈利曲线和成本曲线,并在图表上找到交点来计算盈亏平衡点。

盈利曲线代表总收入,成本曲线代表总成本。

通过找到两条曲线的交点,可以确定销售数量和盈亏平衡点。

在计算盈亏平衡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税收和利润目标。

此外,还应将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市场份额等因素纳入考虑,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计算盈亏平衡点是企业经营决策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数据,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和盈利目标,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产品盈亏平衡点是指一项产品单价达到平衡,它处于卖出成本与购买成本之间的均衡点,即合理的价格。

它也可以用来衡量商业决策是否具有合理性,或者说产品可能会有多大的
利润。

计算产品盈亏平衡点的公式为:
产品盈亏平衡点(P)= 到货成本(C)+ 平均成本(A)/ 卖出量(S)
其中,C为单个产品的直接成本,即进货或生产单位成本;A为该产品在保质期期间产生
的所有其他成本,如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S为该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所能实现的总销售量。

从公式的定义上来看,P为该产品的毛利率,也就是说,只有当产品的销售价格达到P时,一家企业才能最终获得利润。

因此,在制定商业策略时,企业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确定产
品盈亏平衡点。

据此,企业应求出产品的到货成本、平均成本、卖出量,然后,再正确计
算出产品盈亏平衡点P,以此去估算产品定价,保证获得投资回报,更宜于产品的发展壮大。

总之,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是企业制定商业策略的重要指标,其计算结果将严格地反映在企业的产品定价及销售盈利上,因此,企业在计算产品盈亏平衡点时应高度重视,以
保证企业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

盈亏平衡点计算的五种方法

盈亏平衡点计算的五种方法

生产多少台产品保本? 固定费用 产品单价台 单位变动成本台 盈亏平衡点/年需销售 计算最低售价为盈亏平衡点 年产量 目标利润 产品最低售价
万元 元 元 万台
万台 万元 元
2700 800 600 13.5
12 40 828.3333
((固定费用+维持企业运转的利润)+(产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量
三、分析找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平衡点: 收入-成本=利润 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 计算盈亏平衡点就是利润为零的时候 所以: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0 即是: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2700 800 600
13.5
X=828.33
年产量 目标利润 产品最低售价
万台 万元 元
计算最低售价为盈亏平衡点
12
条件之一:企业产能/即只能达到此 产量
40
条件之二:需要这多利润才能维持企 业运转
828.333333
盈亏平衡点:确定产品最低售价 828.33元
((固定费用+维持企业运转的利润)+(产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量
这是理想化了的,现实中,固定成本如机器的折旧,场地的租金,管理人员的工 资.变动成本如:产品的材料成本,计件工资,税金.现实中还有半变动成本如:
水电费,维修费.
在Excel中制表测算:
固定成本

产品单价

材料成本

需要多少产量才能保本
呢?
盈亏平衡点=固定费用÷(产品单价-变动成、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其盈亏平衡点:
某企业固定费用为2700万元,产品单价为8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600元/台 。计算其盈亏平衡点。

多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

多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

多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本/量/利分析是CMA-Part2考试的一个重要章节,其中的盈亏平衡分析是比较典型的一类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多种产品组合的情况下,如何计算盈亏平衡点。

目标营业利润(税前)=(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销量=(固定成本+税前目标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税前目标营业利润)/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当目标营业利润=0时,即盈亏平衡点的销量。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例题来理解一下具体的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M公司生产3种平价的成套套筒扳手,这在DIY热爱者中颇受青睐。

明年的预算信息如下。

套筒扳手生产线的固定成本为$961,000。

如果公司实际的情况和估计的销售结构相同,并且公司预期产生总经营利润$161,200(税前),那么M公司需要卖出153号套筒扳手多少套?A.26,000B.54,300C.155,000D.181,000【答案】B本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计算。

方式一:三种型号的销售比重是20%,50%,30%。

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20%×(10-5.5)+50%×(15-8)+30%×(20-14)=6.2盈亏平衡点的销量=(961,000+161,200)/6.2=181,000件其中,三种型号的销量分别是:181,000*20%=36200件;181,000*50%=90500件;181,000*30%=54300件。

方式二:三种型号的销售比重按照2:5:3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2×(10-5.5)+5×(15-8)+3×(20-14)=62 盈亏平衡点的销量=(961,000+161,200)/62=18,100件其中,三种型号的销量分别是:18,100*2=36200件;18,100*5=90500件;18,100*3=54300件。

亏盈平衡点计算方法

亏盈平衡点计算方法

亏盈平衡点计算方法
计算盈亏平衡点(BEP)的公式是:BEP=Cf/(p-cu-tu)。

其中,BEP代表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Cf代表固定成本,p代表单位产品销售价格,cu代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tu代表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利率。

盈亏平衡点计算有五种方法:
1. 根据固定费用、产品单价与变动成本计算保本产量的盈亏平衡点。

2. 计算保本产量,根据产量与目标利润计算最低销价为盈亏平衡点。

3. 分析找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平衡点。

收入-成本=利润,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计算盈亏平衡点就是利润为零的时候,即是: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4. 根据总成本和总收入计算盈亏平衡点。

5. 根据盈亏临界点销售量计算销售额。

以上是计算盈亏平衡点的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
本/量/利分析是CMA-Part2考试的一个重要章节,其中的盈亏平衡分析是比较典型的一类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多种产品组合的情况下,如何计算盈亏平衡点。

目标营业利润(税前)=(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销量=(固定成本+税前目标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税前目标营业利润)/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
当目标营业利润=0时,即盈亏平衡点的销量。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例题来理解一下具体的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M公司生产3种平价的成套套筒扳手,这在DIY热爱者中颇受青睐。

明年的预算信息如下。

套筒扳手生产线的固定成本为$961,000。

如果公司实际的情况和估计的销售结构相同,并且公司预期产生总经营利润$161,200(税前),那么M公司需要卖出153号套筒扳手多少套?
A.26,000
B.54,300
C.155,000
D.181,000
【答案】B
本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计算。

方式一:
三种型号的销售比重是20%,50%,30%。

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20%×(10-5.5)+50%×(15-8)+30%×(20-14)=6.2
盈亏平衡点的销量=(961,000+161,200)/6.2=181,000件
其中,三种型号的销量分别是:181,000*20%=36200件;181,000*50%=90500件;181,000*30%=54300件。

方式二:
三种型号的销售比重按照2:5:3
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2×(10-5.5)+5×(15-8)+3×(20-14)=62 盈亏平衡点的销量=(961,000+161,200)/62=18,100件
其中,三种型号的销量分别是:18,100*2=36200件;18,100*5=90500件;18,100*3=54300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