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八副对联

合集下载

【精选】曾国藩楹联集锦

【精选】曾国藩楹联集锦

曾国藩楹联集锦——自题联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原名曾子城,乳名宽一,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县荷塘二十四都(今双峰县荷叶镇)白杨坪人。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历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等职。

从唐鉴、倭仁讲习理学,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平时有感于政治废驰,主张以理学经世。

清·洋务派和湘军创立者和首领,晚清重臣。

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时因母丧在籍,为对抗太平天国,以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旋即扩编为湘军。

次年初练成水陆师1.7余万人,会集湘潭,发布《讨粤匪檄》,誓师出战,攻击太平天国。

湘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省岳阳)、靖港,曾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

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继而率兵出省作战,夺取武昌和田家镇。

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谨慎。

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

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被打败,退守南昌。

次年国太平天国发生杨韦事变,再攻陷武昌。

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督办浙江军务。

率军占九江,令李续宾率湘军主力攻三河,被歼灭。

旋以曾国荃(曾国藩之弟,1824-1890,湘军将领)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

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授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

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

主张“借洋兵助剿”,1861年9月督其弟曾国荃入陷安庆,11月加太子少保衔。

1862年(同治元年)为协办大学士,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会同“常胜军”、“常捷军”夹攻太平军,并派曾国荃围攻天京(今南京)。

10月湘军与李秀成等部数十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持续围困天京。

曾国藩: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

曾国藩: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

曾国藩:⼋字三不信,⼋本三致祥所欲常常告诫诸弟与⼦侄者,惟星冈公之⼋字、三不信及余之⼋本三致祥⽽已。

⼋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也。

三不信⽈:“药医也,地仙也,僧巫也”。

⼋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为本,养⽣以少恼怒为本,⽴⾝以不妄⾔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摘⾃《曾国藩家书》咸丰⼗⼀年(公元1851年)三⽉初四曾国藩在军情紧急之时,他还不忘写信叮嘱诸弟:“家中⽆论⽼少男妇,总以习勤劳为第⼀义,谦谨为第⼆义。

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矣。

” 曾国藩修⾝治家的思想,应该说基于其⽗祖。

曾家是中国传统社会耕读家庭的典型。

曾国藩继承了祖⽗、⽗母倔强刚毅的性格,⼜将他们拙诚、仁孝、勤劳的品格发扬光⼤。

曾家的家规家训在曾的祖⽗曾⽟屏时已粗具形态。

曾⽟屏要求家⼈必须遵守家规:“男⼦耕读,⼥必纺织。

”耕,是⽣存根本;读,乃⼊仕阶梯。

耕读之家须以“读”求取功名,以“男耕⼥织”维持⽣计。

曾⽟屏要求家⼈须谨⾏⼋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疏远六种⼈:风⽔先⽣、算命之⼠、医⽣、和尚、巫道及寄寓他⼈家中者。

曾国藩曾说:⼦弟之贤与不贤,六分本于天⽣,四分由于家教。

我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特别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

他将祖⽗祖⽗曾⽟屏的家规,编成⼋句话: 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并告诫家⼈:此⼋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

⼦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后来,曾国藩将“⼋好”归结为⼋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后⼈戏称为“⼋宝饭”;⼜将“六恼”归结为三不信:不信者为“药医也,地仙也,僧巫也”。

曾国藩说:“吾⽗⽵亭公之教⼈,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诚,故吾纂墓志,仅叙'孝’之⼀事。

吾祖星冈公之教⼈,则有⼋字、三不信。

【国学经典】曾国藩楹联

【国学经典】曾国藩楹联

【国学经典】曾国藩楹联曾国藩(1811-1872),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

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

道光进士。

曾任内阁学士等职。

1853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扩编为湘军。

次年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

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主张“借洋兵助剿”。

1867年授大学士。

次年调任直隶总督。

1870年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

后病死南京。

有《曾文正公全集》。

楹联著述有《曾文正公楹联》、《曾文正公联语选录》等。

万里神通,渡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题金陵灵谷寺龙王殿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题扬州何栻宅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题新都桂湖枕霞榭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题吴城望湖亭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题邗江瓜洲盐栈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题金陵湖南会馆戏台境讶虎溪,绿水一江环净域;地称鹫岭,青山万点拥禅关。

——题潼南大佛寺正殿山门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自题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自题七月诞生,郭汾阳曾见织女;八州作督,陶长沙亦为部民。

——贺李瀚章五十寿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挽弟国华曾巩文章,愧作醉翁门下士;王阳家学,仍为汉代弟子员。

——挽郭世偁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冠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挽李秀峰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挽汤海秋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

——挽刘松山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自题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诗词联语第八寄弟昔我初去家,诸弟各弱小。

阿季两髦,觑人眸子了。

后园偷枣栗,猱升极木杪。

叔也从之求,揖我谓我矫。

分甘一不均,战争在毫秒。

余时轻别离,昂头信一掉。

老弟况童,乐多忧愁少。

瞥然成六秋,光明如过鸟。

世味一饱尝,甘心厌荼蓼。

梦里还乡国,沟涂苦了了。

朝企恒抵昏,夕思或达晓。

君诗忽见慰,回此肝肠绕。

生世非一途,处身贵深窈。

众万奔恬愉,圣贤类悄悄。

二陆盛张,鹤唳悲江表。

夷齐争三光,岂不在俄殍!我今寄好语,君其听勿藐!一愿先知命,再愿耐擗摽。

【解析】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年入京做翰林,诗中一句“瞥然成六秋”,可推断,该诗作于道光二十六年。

曾国藩兄弟五人,他为长兄,下有四个弟弟,分别为四弟国潢字澄侯、六弟国华字温甫、九弟国荃字沅甫、季弟国葆字贞干。

他们四人除了四弟国潢在湘乡原籍经营家业外,其余三个弟弟都投笔从戎,跟着曾国藩走上了剿灭太平天国的道路。

六弟在三河战役中战死,季弟在南京染瘟疫而死,九弟曾国荃则是大清重臣,曾被封为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太保衔,官至两江总督,光绪十六年在南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谥号“忠襄”。

道光二十五年,四弟、六弟来到京城,在曾国藩家中读书。

曾国藩希望诸弟以后能够成才,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治学经验、生活阅历传授给弟弟。

诗中先是回忆六年前别家时诸弟幼小的情景,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继而提及自己经过六年的官宦生涯,饱尝世间各种人生滋味,看透官场的险恶势力,袒露心扉。

此时的曾国藩已升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名位渐显,但他却处处以盈满为戒,而以“求阙”的态度处世。

于是,他便借助陆机陆云和伯夷叔齐的故事告诫弟弟:人生在世,要胸襟豁达,眼界高远,操守贞节,懂得修己治人之道,不要被世间所谓的利益所迷惑,也不要被世人眼中的功名所束缚。

诗中典故丰富,很好地诠释了曾国藩所要表述的内涵,思想明确,立意深远,不仅教诲了诸弟,也省悟了后人。

小池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

曾国藩赠联集

曾国藩赠联集

曾国藩赠联选录(选自彭爱华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曾国藩楹联嘉言》)1。

赠吴莘畲同年梦泛遍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2。

赠徐石泉孝廉立千仞巅,等鲁连子;无片言妄,希司马公。

(希字处实为“目+希”字,五笔没有,为“仰慕”之意)3。

赠何栻万顷太湖,陶朱艇子忘身世;二分明月,何逊梅花迭主宾。

夜又改云万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4。

箴沅弟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臭:气味。

“无声无臭”喻办事要不声不响,不必张扬。

)5。

赠刘养素观察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貔貅:比喻勇猛之士)6。

赠澄弟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庆流:幸福流传)7。

赠沅弟联入孝出忠,光大门弟;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8。

赠彭筱舫太守同地同心,期为诤友;八年重见,已有传书。

9。

赠李劭青母晏太恭人寿联养笃板舆,花寿红雨;欢随康爵,芝诰紫泥。

10。

赠方存之敛气乃宏才学识;高文待续方刘姚。

(方:方望溪,刘:刘大魁,姚:姚鼐。

此三人通儒硕望,为“桐城派”传授者。

)11。

赠郭嵩焘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12。

赠晏彤云之太夫人寿联渡海使星,烛天宝婺;堂前昼锦,陔下斑衣。

13。

赠邓寅皆浅风欲迈戴安道;师范略同胡翼之。

14。

又赠邓寅皆居士无尘堪洗沐;梅花得雪更清妍。

15。

集句赠左宗棠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难,守其雌。

16。

又赠左宗棠交以道,接以礼;坐而言,起而行。

17。

寿朱尧阶铁杖寄怀二千余里;金兰结契三十五年。

绿窗朱户春昼闭;乌纱白葛道衣凉。

独汲寒泉鸣细绠;静听漏鼓下高城。

18。

赠窦兰泉就今之事,求古之道,早作夜思,邦家必达;既质诸友,又笔诸书,交箴互诱,人已俱成。

19。

赠衍圣公学绍二南,群伦宗主;道传一贯,累世通家。

20。

赠季君梅先德重光,肯堂肯构;古虞再造,卜宅卜邻。

(肯堂肯构:喻子承父业)21。

赠李雨亭寿联申伯于蕃,诗赓降岳;益州奉使,士庆聚星。

曾国藩经典八副对联

曾国藩经典八副对联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

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莫问收获,但问
耕耘。

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
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前言: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
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就一起学习一下曾国藩的大智慧
吧。

1/8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

曾国藩家风家训

曾国藩家风家训

曾国藩家风家训
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持家教子,以勤俭为本“勤俭持家,自给自足。

不靠天,不靠地,不靠他人,自立自强。

”。

【楹联鉴赏】曾国藩的一些对联(转帖)

【楹联鉴赏】曾国藩的一些对联(转帖)

【楹联鉴赏】曾国藩的一些对联(转帖)题京都长郡会馆按:甲辰顺天乡试,周公寿昌中南元;乙已会试,萧公锦忠殿元,孙公鼎臣朝元。

是科湖南八进士,皆长沙府人。

又黄公辅相及其任彭年中贵州进士,原籍难陵。

题名日,在长沙郡馆演剧,公书此联,一时传为美谈。

同科十进土;庆榜三名元。

题戏台湖山积久发奇光,借此地鼓舞轩鼙,聊寄酬乎洞庭衡岳;科目何尝无国土!愿诸君淋漓感激,便安排作孝子忠臣。

题金陵湖南会馆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人似渲兰况甚,招邀贤俊,同话乡关。

又题戏台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题扬州何廉防太史寓宅按:太史名拭,江阴人。

晚年笑官,寄寓扬州,擅禹策之富,以诗酒自豪。

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题四川往湖自注:癸卯九月,使旋过新都县。

张宜事大令邀游桂湖。

湖为明杨升庵旧址,约广三百亩,皆荷花,缘堤皆桂树。

张君修墓楼阁不俗。

酒罢,因题联语。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题瓜州盐检两点金焦,劫后山密申旧好;万家食贷,舟中水调似承平。

题江西吴城望湖亭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等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题江西奉新县九天阁百战河山,剩此接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题石钟山观音阁长苗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好云来。

题衡阳莲湖书院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造源头。

题州县官厅长交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又题州县官厅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空默挽天心。

赠孙琴西观察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赠李竹吾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干年丝竹声。

赠孔觐堂上公业绍二南,群伦宗主;道承一贯,累世通家。

赠胡润之宫保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老所归。

赠袁漱六太史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赠萧心庄茂才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18句经典,大智慧成就好人生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18句经典,大智慧成就好人生

曾国藩家训:浓缩成18句经典,⼤智慧成就好⼈⽣世事洞明皆学问,⼈情练达即⽂章。

家训,恰是先辈留与后⼈的为⼈处世宝典,是传承家风家教的重要载体。

好的家风家教,是⼀个家族长盛不衰的不⼆秘籍!这⾥精选曾国藩18句家训,与君共勉。

1、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天⾊刚亮就赶紧起⾝,醒了以后不赖床。

这对有拖延症或是懒惰的⼈来说,是极有必要的。

2、长傲、多⾔⼆弊,历观前世卿⼤夫兴衰,及近⽇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者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

曾国藩在沅甫九弟的书信中说:长傲、多⾔两个弊病,以前的世卿⼤夫的兴与衰,以及近来官场祸、福的原因,未尝不是看这两个关键。

在另⼀封给沅甫九弟的信中,曾国藩⼜提到了长傲、多⾔。

他说,古来⾔凶德致败者约有⼆端:⽈长傲,⽈多⾔。

可见他对长傲、多⾔的深恶痛绝。

我在儒风⼤家微信号曾经写过《曾国藩:⼈⽣有两⼤凶德,千万要戒掉》以及《曾国藩:⼈有四种富相,两⼤凶德》两篇⽂章,都源于曾国藩的这两封家书。

3、朱⼦尝⾔:“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

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

吝字如秋,万物如落。

凶字如冬,万物初调。

”曾国藩在家书中引⽤朱⼦的名⾔:“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机开始⽣发。

吉字如夏天,万物藏盛已极。

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

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

”悔改、悔过,像春天⼀样藏着⽆限⽣机。

说的太好了。

⼈⽣如果能时常对⾃⼰错误的⾏为进⾏反思反省,时常悔改、悔过,那么他的⼈⽣也必然充满⽣机。

4、唯天下之⾄诚能胜天下之⾄伪;唯天下之⾄拙能胜天下之⾄巧。

只有天下最诚实的才能胜天下最虚伪的,只有天下最笨拙的才能胜天下最灵巧的。

所以,利⽤⾃⼰的聪明才智,勤奋努⼒的⼯作,怀有⼀颗⾚诚的爱国之⼼,最终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5、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不⽤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说,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刚柔”功法到家,在⾃⼰⿍盛之时,看到“刚” 性太强,便以柔掩之,并强调刚强与刚愎的不同,并把这⼀点恰到好处地⽤到为⼈处世之中。

精选曾国藩的8副对联

精选曾国藩的8副对联

精选曾国藩的8副对联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

精选曾国藩的8副对联,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4、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5、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6、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7、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8、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拓展知识#什么是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语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丛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

对联是对偶语句,但对偶语句不一定就是对联。

对偶语句在我国古今诗文里常有,而且在律诗中还称之为“联”(律诗第二、三联称颔联、颈联),但不能说它们都是对联。

一般对偶语句依托上下文而存在,是全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有这组对偶语句意义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张挂,才可以称为对联。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二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前面句有人书写成条幅,送给远在他乡的亲友,它就成了对联。

而后两句未见有谁这样独立运用,它就只是杜甫那首律诗中的一联对偶句,而不是对联。

民间流传许多关于对对子的故事,旧时蒙学对课要对对子,那些对子大都是对句,也不是严格意义的对联。

对联是为某种实用目的而创作,表达一定主题,而对句一般只求对仗工稳,不要求表达特定主题,对上、对好,就算完成任务。

曾国藩故居对联欣赏

曾国藩故居对联欣赏

曾国藩故居对联欣赏曾国藩故居位于湖南衡阳市祁东县大坪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

这座故居是曾国藩晚年居住的地方,也是他思考国家大事、著述治国理政的重要场所。

下面我将为大家列举一些以曾国藩故居为题的对联欣赏。

1. 千年古木枝繁叶茂,百年故居气象非凡。

这副对联一方面描述了曾国藩故居保存了千年古树,另一方面则表达了曾国藩故居的历史悠久、气势非凡。

2. 低树掩映,古屋幽深,山水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怀。

这副对联通过描绘曾国藩故居的自然环境,展示了其幽静恬淡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曾国藩对于山水的独特感悟。

3. 文思泉涌,书香四溢,曾国藩故居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这副对联凸显了曾国藩故居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曾国藩对于学问的重视和推崇。

4. 神州独尊之地,治国安邦之基,曾国藩故居是一座国家的象征。

这副对联表达了曾国藩故居在国家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曾国藩对于国家的忠诚和贡献。

5. 堂宇依山傍水,庭院荫木成荫,曾国藩故居是一处宜人的居住环境。

这副对联通过描绘曾国藩故居的建筑和自然环境,展示了其宜人的居住环境,体现了曾国藩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6. 书香门第,家风淳朴,曾国藩故居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

这副对联强调了曾国藩故居所承载的家族文化和家风,体现了曾国藩家族的淳朴和高尚品质。

7. 石砌墙垣,青瓦斗宇,曾国藩故居是一座古朴而美丽的建筑群。

这副对联通过描绘曾国藩故居的建筑风格,强调了其古朴而美丽的特点,展现了曾国藩对于建筑艺术的独特见解。

8. 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文化传承中的明珠,曾国藩故居是一座珍贵的遗产。

这副对联突出了曾国藩故居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强调了其作为遗产的珍贵性。

9. 花园中草木葱茏,庭院内鸟语花香,曾国藩故居是一处宜人的休闲胜地。

这副对联通过描绘曾国藩故居的花园和庭院景观,展示了其宜人的休闲环境,体现了曾国藩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10. 古道沧桑,风雨洗礼,曾国藩故居是一座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曾国藩对联注析(摘录)

曾国藩对联注析(摘录)

曾国藩对联注析(摘录)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曾国藩自题书斋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指世事纷繁,一忙就容易出错,务必戒躁。

一个“多”字下得十分贴切,避免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下联自勉,甘从苦来,人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劳,历尽磨难才有可能成为完美之人。

一个“半”字也用得很妙,因为要做完美的人仅靠吃苦耐劳显然还是不够的。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曾国藩自箴此联于1859年4月1日作。

上联“取人”,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原句为:“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意思是说: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关于“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辨正关系,作者曾以“大河”与“小河”作比说:“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道,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

”下联“忧以”,语出作者的《圣哲画像记》,意为“终身有乐处”之意。

关于“乐”字,作者曾总结出“三乐”的经验:“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关于此联,吴恭亨曾评论说:“上下幅均仄声,落脚虽曰失律,然颠扑不破处,殊可喜。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附录:曾国藩之父曾麟书自题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

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

曾国藩对联集萃◆曾国藩撰挽联

曾国藩对联集萃◆曾国藩撰挽联

曾国藩对联集萃◆曾国藩撰挽联曾国藩对联集萃◆曾国藩撰挽联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挽邹叔绩孝廉汉勋曾巩文章,愧作醉翁门下士;王阳家学,仍为汉代弟子员。

——挽郭存门孝廉世偁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挽二弟曾国华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挽李秀峰都司开林作者在李秀峰名下有自注:“湖北李寿廷农部名树人之脉叔也。

”百战勋威,半壁东南摧上将;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挽李续宾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挽全海门柳絮因风,阃内先芬堪继武;麻衣如雪,阶前后嗣总能文。

——挽贺映南夫人寸草三春,令子名同天北斗;生刍一束,不才来似客南州。

——挽某友夫人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

——挽刘松山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得谤扁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挽同乡先辈汤海秋侍御鹏百战守三城,章贡尤应千世祀;两年跻八座,江天忽报大星沉。

——挽江忠源孤军断外援,差同许远城中事;万马迎忠骨,新自岳王坟畔来。

——挽罗遵殿罗淡村,字遵殿,安徽省宿松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

生前任浙江巡抚,罗为官清廉。

曾国藩日记称:“历官直隶、湖北、浙江等省,凡二十五年,家无一钱,旧屋数椽,极其为狭陋。

前后仅寄银三百两到家,其夫人终身未着皮袄,真当世第一清官,可敬也。

”罗于杭州城为太平军所破[1860年3月18日]前夕病死,曾国藩于两个月后作此联相挽。

上联“许远”,为唐朝将领,字令威,杭州盐官(今浙江省海宁)人。

安禄山叛乱时,被玄宗拜为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太守,加防御史。

至德二年(757年)遭安禄山部将尹子奇围攻,他死守睢阳,坚持数日,兵粮俱尽后城陷,被执送洛阳。

后安庆绪兵败时被杀。

下联“岳王”,即指岳飞。

岳飞墓在杭州西湖栖霞岭下。

此联写今人联系古人,以古人衬托今人,写今人用笔不多,而今人形象全出,堪称佳构。

曾国潘对联大全

曾国潘对联大全

曾国潘对联大全曾国藩(1811-1872),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

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

道光进士。

曾任内阁学士等职。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曾国藩对联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曾国潘对联摘抄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

赠妓女大姑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赠孙琴西观察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赠李竹吾长短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题石钟山,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入江之口,长江之南岸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赠江西刘养素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主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赠胡林翼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忧以终身,乐以终身。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百战河山,剩此楼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题江西奉新九天阁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处看湖山。

题江西吴城望湖亭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题江西湖口石钟山昭忠祠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 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插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题湖南衡阳莲湖书院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题湘乡东山书院,在湘乡城东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 人似澧兰沅芷,招邀同贤,同证乡关。

题金陵湖南会馆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没而俎豆; 忠臣精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题湖南湘乡昭忠祠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挽乳母曾国潘对联推荐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曾国藩的10幅对联,道尽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的10幅对联,道尽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的10幅对联,道尽人生大智慧!导语:曾国藩(1811年-1872年),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充海阔天高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注】上联言度量。

上联的“充”,乃扩大、发扬之意。

“海阔天空”语出“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的题竹诗(《古今诗话》),“量”则是度量、肚量,指人的脾气好、度量大能容人。

下联讲心志:“先忧后乐”,意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语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或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

组练三千朝蹋浪;貔貅十万夜观书【注】此联为曾国藩赠刘养素观察。

貔貅:比喻勇猛之士。

德业旧传霄汉上;政声多在道途间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注】读书可以学到知识,丰富人生,种树可以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曾纪泽后来成为国之栋梁,与曾国藩的苦口婆心、耳提面命大有关系。

毛泽东感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也确有所据。

长将静趣观天地,自有悠怀契古今【注】只有在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观察和体验中,才会有比较深刻的探究与思考,才会“有得”,即会有某种思想观念的产生.这是古人的养生方法或者道家的修炼之法.有意烧香,何必远投南海;真心向善,此处便是灵山【注】是如果你有心思给观世音菩萨烧香表示恭敬,那么当下一念心付诸行动比去南海直接面见观音要强得多。

佛虽然在西天,但是如果你诚心诚意学习礼拜,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佛在的地方就如有佛真身亲临。

资江如带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注】孝子在周,春秋末,鲁国的宗圣曾子(曾参)以孝著称,旧时尊为典范。

忠臣在汉--汉曾谭,泉陵人,举孝廉,拜尚书郎,有文武才。

动心忍性,斯大任之基侧身修行,乃中兴之本【注】磨砺心志,坚韧性情,这是担当大任的基础。

曾国藩《左琴芝草》八言联

曾国藩《左琴芝草》八言联
曾பைடு நூலகம்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终极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并且他也臻达了这种理想境界
曾国藩《左琴芝草》八言联
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终极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并且他也臻达了这种理想境界。于书法一道,他将其与礼仪、学问作整合观,视为人生修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地就书论书。
释文:左琴右书相乐永日,芝草茂木有馥其馨。

曾国藩三副对联,完美诠释人生!

曾国藩三副对联,完美诠释人生!

曾国藩三副对联,完美诠释人生!
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否则,一旦退步,就会沦为禽兽一般的人物。

2、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不管身处何种境况,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3、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节俭寡欲可使人廉洁清明,受到乡邻的敬重和赞誉;正直诚恳而又节制性情,福祉就会遗留给子孙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

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前言: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就一起学习一下曾国藩的大智慧吧。

1/8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
要稳。

下联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过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8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是说,看事情要高瞻远瞩,有全局意识,并且能够考虑长远,小处着手是说做事的时候要谨慎,着手细节,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群居守口,和一群人相处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祸从口出,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观众才是大智慧。

自己独处的时候要乐于享受,要反思,守住自己纯善的心。

3/8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先生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4/8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

一说为曾国藩所作。

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所表达的高尚的情操以及高洁的品格!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用打仗的经验来告诫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稳当,在稳当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变化;办事要讲方法和原则,顾全大局的同时,处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6/8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易境和难境就是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生活的两种状态,是一体两面。

如《道德经》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

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8/8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

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