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及定位系统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 卫星信号结构 GPS 信号是 GPS 卫星向广大用户发送 的用于导航定位的已调波,其调制波是
卫星导航电文和测距码的组合码。
GPS 卫星信号的组成部分
载波(Carrier) L1、L2 测距码(Ranging Code) C/A 码(目前只被调制在 L1 上)民用 P(Y)码(被分别调制在 L1 和 L2 上)军用 卫星(导航)电文(Message) GPS 卫星信号的生成 原子钟(基准频率必须确定) GPS 卫星信号结构 GPS 卫星的基准频率由卫星上的原子 钟直接产生,频率为 10.23MHz。 卫星信号的所有成分均是该基准频率 的倍频或分频。 卫星(导航)电文码率: 基准频率÷204600=50Hz GPS 卫星信号结构--- 载波 作用:1.搭载其它调制信号 2.测距 3.测定多普勒频移(—测物体速度) 类 型 : 目 前 : L1 频 率 154 × f0 = 1575.43MHz;波长:19.03cm。 L2 频率 120×f0 = 1227.60MHz; 波长:24.42cm 现代化后:增加 L5 频率:115×f0 = 1176.45MHz;波长:25.48cm 特点:1.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测定多普 勒频移。2.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减弱信 号所受的电离层折射(延时)影响。3.选 择两个频率可以较好地消除信号的电 离层折射延迟(电离层折射延迟与信号 的频率有关)。两个频率差分(相减),减 掉公共部分。 GPS 卫星信号结构--- 测距码 作用:测距:通过测时实现测距。 性质:1.伪随机噪声码 PRN。2.不同的 码(包括未对齐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 系数为 0 或 1/n(n 为码元数)。3.对齐 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系数为 1。4.GPS 信号中使用了伪随机码编码技术,识别 和分离各颗卫星信号,并提供无模糊度 的测距数据。 伪随机噪声码测距原理 卫星发射一伪随机噪声码,接收机内也 产生一伪随机噪声码,且两个码序列是 相同的 m 序列,时间也是精确同步的。 当卫星信号经过传播距离的时间延迟 ζ到达接收机,与本地复制码进行相关 处理时,移动本地码,使相关函数达到 最大值,本地码所移动的延迟就是卫星 信号的传播延迟ζ(传播时间),它乘上 光速即为所测距离。 GPS 卫星信号结构---C/A 码和 P 码 1.两种 RPN 序列,其作用相当于测距中 的定时信号。2.美国政府在 GPS 设计中 计划提供两种服务:一种为精密定位服 务(PPS)利用 P 码进行定位,只提供给 本国及其盟国的军方和得到特许的民 间用户使用,估计其定位精度为 10m。 另 一 种 为 标 准 定 位 服 务 (SPS) , 利 用 C/A 码定位,提供给民间用户使用。由 于 C/A 码作为捕获 P 码之前的前导码, 是一种粗捕获的明码,因此估计 SPS 的定位精度约为 400m。 GPS 卫星信号结构--- 导航电文 是卫星以二进码的形式发送给用户的 导航定位数据,又称为数据码(D 码)。 每帧导航电文由 1500 位组成,分为 5 个子帧。每个子帧 10 个字,每字 30 位。全部导航电文共分 25 帧,发送完 毕需要 12.5min。主要内容:向用户提 供卫星轨道参数、卫星钟参数、大气延 时改正参数、卫星状态信息、C/A 码转
4 个观测量 —4 个等式 —4 个参数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DOP ) 当伪距测距误差一定时,观测站与参与 定位的卫星间几何关系的差异将直接 影响定位误差。为描述卫星间的相对几 何关系,引入 DOP 的概念。 GDOP 反映了由于卫星几何关系的影响 造成的伪距测量误差与用户误差间的 比例系数。GDOP 值越小,定位效果越 好。它与所选的坐标系无关,可以作为 用户选星的主要依据。 一般地,用户到各观测 GPS 卫星联线的 张角都较大时,GDOP 值较小。或者说, 处于测站上空的 4 颗卫星形成的四面 体的体积最大时,GDOP 最小。 GPS 系统误差分析 1.轨道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 Epsilon(SA)、Dither(SA)。2.电离层 折射延迟。3.对流层折射延迟。4.多路 径效应。5.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和变 化。6.接收机钟差。7.接收机内部噪声。 主要误差源:1—卫星(无 SA)、234— 传播途径、567—接收设备。 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 模型改正法原理:利用模型计算出误差 影响的大小,直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 适用情况: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 原因有较深刻了解,能建立理论或经验 公式。所针对的误差源:相对论效应、 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卫星钟差。 限制:有些误差难以模型化。 改正后观测值=原始观测值+模型改正 求差法原理:通过观测值间一定方式的 相互求差,消去或消弱求差观测值中所 包含的相同或相似的误差影响。适用情 况:误差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或其它 类型的相关性。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离 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卫星轨道误差… 限制:空间相关性将随着测站间距离的 增加而减弱。 参数法原理: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将 系统性偏差求出来。适用情况:几乎适 用于任何的情况。限制:不能同时将所 有影响均作为参数来估计。 回避法原理: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 开易产生误差的环境;采用特殊的观测 方法、硬件设备,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 响。适用情况: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 因有所了解;可选择观测地点;具有特 殊的设备。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磁波干 扰、多路径效应。限制:无法完全避免 误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卫星星历(轨道)误差 星历误差对单点定位的影响:主要取决 于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以及用于定位 或导航的 GPS 卫星与接收机构成的几 何图形。 1.广播星历(预报星历)的精度: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以导航定位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载
体位置进行导航的系统。 GPS、GLONASS 完全服务式运营全球 Beidou/Compass 亚太 Galileo:欧盟(实验中) GPS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星座)、地面控制部分(监控 站、主控站、注入站)、用户设备部分。 地球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不涉及参考椭球体的 概念,而且在求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时,计算公式十分简单.但其表示点位 不够直观,不容易在地图上直接标出。 大地坐标系:更多采用。使用经纬度。 地图投影(精度最高) 将某点的纬度 B 和经度 L 换算为地图 坐标 X 和 Y,称为地图投影。 椭球面是曲面,不可能把整个椭球面或 其一部分曲面毫无变形地表示在一个 平面上,因此无论对投影函数选得如何 妥当,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按变形性质分:1.等角:地图上任意两相 交短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2.等面积: 投影后,地图上面积大小保持正确的比 例关系。3.等距:地图上从某一中心点到 其它点的距离保持不变。4.方位:地图上 表示的任一点到某一中心点的方位角 保持不变。 按投影面分:1.平面:平面与椭球面在某 点相切。2.圆锥面:圆锥体面与椭球在某 一纬圈相切,或两纬圈相割。3.圆柱面: 圆柱面/椭圆柱面与椭球在赤道上或某 一子午圈上相切。 按中心轴线分:1.正轴:轴与椭球的短轴 相合。2.横轴:赤道面上与椭球短轴正 交。3.斜轴:轴位于上述两种位置之间。 高斯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中国、德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均采用此 投影。为横轴、椭圆柱面、等角(正形) 投影。轴子午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他 都有长度变形。并且其变形大小,将与 点的横坐标 y 的平方成比例,距离轴子 午线越远,变形就越大。(应用最广泛) UTM 投影(GPS)1954 年采用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 1938 年美国军 事测绘局提出的。归属于高斯投影族, 基本条件为:1.正形(等角)投影。 2.经度的起点为零子午线,纬度的起点 为赤道。UTM 投影在整个投影带内的 长度变形较均匀,比高斯投影的长度变 形小,其计算可通过高斯坐标获得: X U =0.9996x, Y U =0.9996y 。 WGS-84(GPS 测量成果 1987.1.10) 美国国防制图局(DMA)建立的协议地 球坐标系。是目前最高精度水平的全球 大地测量参考系统。坐标原点位于地球 的质心,Z 轴平行于协议地球极轴,X 轴指向零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北向), Y 轴指向东向,而垂直于 X 轴的方向, 以构成地心地固 ECEF(Earth Centered Earth Fixed)的正交坐标系。 PE-90 系(1993.8GLONASS 采用) 类似于 WGS-84 的地球模型,其短半 轴为:6378136,扁率为:298.25784。 在全球范围内拟合的总体效果略差,但 是在前苏联区域地球表面的拟合效果 要优于 WGS-84。 CGS2000 坐标系(2008.7BEIDOU) 过渡期为 8-10 年。CGS2000 坐标系是 全球地心坐标系,原点为地球质心。采 用的地球椭球参数如下: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 f=1/298.257222101 常数:GM=3.986004418×1014m 3/ s 2 自转角速度:ω=7.292115×10 -5 rad/s
相关系数为 1=>时间 绿色达到最大,两组码完全相同。 利用测距码测距的必要条件: 必须了解测距码的结构(每颗 GPS 卫星 都采用特定的伪噪声随机码) 利用测距码进行测距的优点: 1.采用的是 CDMA(码分多址)技术。 2.易于捕获微弱的卫星信号。3.可提高 测距精度。4.便于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 理(如 AS)。 载波相位测距
(无 SA)±20~40 米 (有 SA) ±100 米 2.精密星历(后处理星历)的精度: 可达 1 厘米,只提供给特许用户 3.应对百度文库法:精密定轨(后处理)、 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卫星时钟误差 GPS 测量定位是测时-测距定位系统, 所以定位精度与时钟误差密切相关。 应对方法 1.模型改正:用导航电文对 卫星钟差进行改正后,各卫星钟时与 GPS 标准时之间的差异(同步误差)可 保持在 20ns 以内。由此引起的等效距 离误差将不超过 6m。2.相对定位或差 分定位:可有效的消除美国 SA 政策引 起的星钟误差。 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 狭义相对论观点:一个频率为 f0 的振 荡器安装飞行速度为 v 的载体上,由于 载体的运动,对地面观测者来说将产生 频率变化。 广义相对论观点:处于不同等位面的振 荡器,其频率将由于引力位不同而发生 变化。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并非常数,经 改正后仍有残差,它对 GPS 时的影响最 大可达 70ns,对精密定位仍不可忽略。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为消除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卫星上时钟 应比地面调慢约 4.5 ×0.001Hz 电离层延迟误差 由于电离层中气体分子受到太阳等天 体的射线的辐射,产生强烈的电离,形 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对卫星信 号产生影响,使信号路径发生弯曲,传 播速度也受影响。 经验模型改正方法:根据以往观测结果 所建立的模型。改正效果:差。 双频改正方法:利用双频观测值直接计 算出延迟改正或组成无电离层延迟的 组合观测量。效果:改正效果最好。 实测模型改正方法:利用实际观测所得 到的离散的电离层延迟(或电子含量), 建立模型(如内插)效果:改正效果较好 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消除对流层延迟误差的方法 利用对流层误差修正模型加以修正: 存在模型误差和气象元素误差。 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多路径误差(直接、间接路径) 在 GPS 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物体所反 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被接收机天线 所接收,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 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 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观测上选择合适的测站,避开易产生多 路径的环境。硬件上采用抗多路径误差 的仪器设备。数据处理上采用参数法。 观测误差:一般认为观测的分辨误差约 为信号波长的 1%。 接收机的钟差 定义:GPS 接收机一般采用石英钟,接 收机钟与理想的 GPS 时之间存在的偏 差和漂移。应对方法:1.作为未知数处 理。2.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3.当定位 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高精度的外 接频标(即时间标准)。 接收机的位置偏差 定义: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相对测站 中心位置的偏差。应对方法:1.正确的 对中整平。2.采用强制对中装置(变形 监测时)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的改正。应对 方法:1.使用相同类型的天线并进行天 线定向(限于相对定位)2.模型改正。 载波相位观测中的整周跳变
导航电文加在测距码,测距码可加在载 波上。 伪随机码测距与载波相位测距比较
由于信号量测精度一般优于波长的 1/100,所以载波的测量精度远远高于 伪随机码。(载波相位精度可达 mm) GPS 载波相位测量的基本原理
载波相位观测值 观测值: 整周计数 IntΦ 整周未知数(整周 模糊度)N0 开 始 T0 只 能 观 察 到小数部分。整周跳变=>GPS 受干扰后 无法继续跟踪。 载波相位测量的特点 精度高,测距精度可达 0.1mm 量级。 难点:整周未知数问题,整周跳变问题。 GPS 解算过程
换到捕获 P 码的信息、全部卫星的概略 星历等。 GPS 定位原理— 概述 GPS 利用 TOA 测距以确定用户位置。借 助于对多颗卫星的 TOA 测量,便可得到 用户位置。GPS 定位的基本几何原理为 三球交会原理。
红—卫星,黄—接收机(石英钟),至少 要 4 颗,原子钟与石英钟有时间误差。 GPS 系统的定位过程可描述为: 围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连续向地球 表面发射经过编码调制的连续无线电 信号,信号中含有卫星信号准确的发射 时间,以及不同的时间卫星在空间的准 确位置(由卫星运动的星历参数和历书 参数描述);卫星导航接收机接收卫星 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测量信号的到达时 间,计算卫星和用户之间的距离;用导 航算法解算得到用户的位置。 GPS 定位的基本原理 两个关键问题: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如何测量出站星间距离 利用测距码测距
卫星导航电文和测距码的组合码。
GPS 卫星信号的组成部分
载波(Carrier) L1、L2 测距码(Ranging Code) C/A 码(目前只被调制在 L1 上)民用 P(Y)码(被分别调制在 L1 和 L2 上)军用 卫星(导航)电文(Message) GPS 卫星信号的生成 原子钟(基准频率必须确定) GPS 卫星信号结构 GPS 卫星的基准频率由卫星上的原子 钟直接产生,频率为 10.23MHz。 卫星信号的所有成分均是该基准频率 的倍频或分频。 卫星(导航)电文码率: 基准频率÷204600=50Hz GPS 卫星信号结构--- 载波 作用:1.搭载其它调制信号 2.测距 3.测定多普勒频移(—测物体速度) 类 型 : 目 前 : L1 频 率 154 × f0 = 1575.43MHz;波长:19.03cm。 L2 频率 120×f0 = 1227.60MHz; 波长:24.42cm 现代化后:增加 L5 频率:115×f0 = 1176.45MHz;波长:25.48cm 特点:1.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测定多普 勒频移。2.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减弱信 号所受的电离层折射(延时)影响。3.选 择两个频率可以较好地消除信号的电 离层折射延迟(电离层折射延迟与信号 的频率有关)。两个频率差分(相减),减 掉公共部分。 GPS 卫星信号结构--- 测距码 作用:测距:通过测时实现测距。 性质:1.伪随机噪声码 PRN。2.不同的 码(包括未对齐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 系数为 0 或 1/n(n 为码元数)。3.对齐 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系数为 1。4.GPS 信号中使用了伪随机码编码技术,识别 和分离各颗卫星信号,并提供无模糊度 的测距数据。 伪随机噪声码测距原理 卫星发射一伪随机噪声码,接收机内也 产生一伪随机噪声码,且两个码序列是 相同的 m 序列,时间也是精确同步的。 当卫星信号经过传播距离的时间延迟 ζ到达接收机,与本地复制码进行相关 处理时,移动本地码,使相关函数达到 最大值,本地码所移动的延迟就是卫星 信号的传播延迟ζ(传播时间),它乘上 光速即为所测距离。 GPS 卫星信号结构---C/A 码和 P 码 1.两种 RPN 序列,其作用相当于测距中 的定时信号。2.美国政府在 GPS 设计中 计划提供两种服务:一种为精密定位服 务(PPS)利用 P 码进行定位,只提供给 本国及其盟国的军方和得到特许的民 间用户使用,估计其定位精度为 10m。 另 一 种 为 标 准 定 位 服 务 (SPS) , 利 用 C/A 码定位,提供给民间用户使用。由 于 C/A 码作为捕获 P 码之前的前导码, 是一种粗捕获的明码,因此估计 SPS 的定位精度约为 400m。 GPS 卫星信号结构--- 导航电文 是卫星以二进码的形式发送给用户的 导航定位数据,又称为数据码(D 码)。 每帧导航电文由 1500 位组成,分为 5 个子帧。每个子帧 10 个字,每字 30 位。全部导航电文共分 25 帧,发送完 毕需要 12.5min。主要内容:向用户提 供卫星轨道参数、卫星钟参数、大气延 时改正参数、卫星状态信息、C/A 码转
4 个观测量 —4 个等式 —4 个参数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DOP ) 当伪距测距误差一定时,观测站与参与 定位的卫星间几何关系的差异将直接 影响定位误差。为描述卫星间的相对几 何关系,引入 DOP 的概念。 GDOP 反映了由于卫星几何关系的影响 造成的伪距测量误差与用户误差间的 比例系数。GDOP 值越小,定位效果越 好。它与所选的坐标系无关,可以作为 用户选星的主要依据。 一般地,用户到各观测 GPS 卫星联线的 张角都较大时,GDOP 值较小。或者说, 处于测站上空的 4 颗卫星形成的四面 体的体积最大时,GDOP 最小。 GPS 系统误差分析 1.轨道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 Epsilon(SA)、Dither(SA)。2.电离层 折射延迟。3.对流层折射延迟。4.多路 径效应。5.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和变 化。6.接收机钟差。7.接收机内部噪声。 主要误差源:1—卫星(无 SA)、234— 传播途径、567—接收设备。 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 模型改正法原理:利用模型计算出误差 影响的大小,直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 适用情况: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 原因有较深刻了解,能建立理论或经验 公式。所针对的误差源:相对论效应、 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卫星钟差。 限制:有些误差难以模型化。 改正后观测值=原始观测值+模型改正 求差法原理:通过观测值间一定方式的 相互求差,消去或消弱求差观测值中所 包含的相同或相似的误差影响。适用情 况:误差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或其它 类型的相关性。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离 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卫星轨道误差… 限制:空间相关性将随着测站间距离的 增加而减弱。 参数法原理: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将 系统性偏差求出来。适用情况:几乎适 用于任何的情况。限制:不能同时将所 有影响均作为参数来估计。 回避法原理: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 开易产生误差的环境;采用特殊的观测 方法、硬件设备,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 响。适用情况: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 因有所了解;可选择观测地点;具有特 殊的设备。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磁波干 扰、多路径效应。限制:无法完全避免 误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卫星星历(轨道)误差 星历误差对单点定位的影响:主要取决 于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以及用于定位 或导航的 GPS 卫星与接收机构成的几 何图形。 1.广播星历(预报星历)的精度: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以导航定位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载
体位置进行导航的系统。 GPS、GLONASS 完全服务式运营全球 Beidou/Compass 亚太 Galileo:欧盟(实验中) GPS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星座)、地面控制部分(监控 站、主控站、注入站)、用户设备部分。 地球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不涉及参考椭球体的 概念,而且在求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时,计算公式十分简单.但其表示点位 不够直观,不容易在地图上直接标出。 大地坐标系:更多采用。使用经纬度。 地图投影(精度最高) 将某点的纬度 B 和经度 L 换算为地图 坐标 X 和 Y,称为地图投影。 椭球面是曲面,不可能把整个椭球面或 其一部分曲面毫无变形地表示在一个 平面上,因此无论对投影函数选得如何 妥当,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按变形性质分:1.等角:地图上任意两相 交短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2.等面积: 投影后,地图上面积大小保持正确的比 例关系。3.等距:地图上从某一中心点到 其它点的距离保持不变。4.方位:地图上 表示的任一点到某一中心点的方位角 保持不变。 按投影面分:1.平面:平面与椭球面在某 点相切。2.圆锥面:圆锥体面与椭球在某 一纬圈相切,或两纬圈相割。3.圆柱面: 圆柱面/椭圆柱面与椭球在赤道上或某 一子午圈上相切。 按中心轴线分:1.正轴:轴与椭球的短轴 相合。2.横轴:赤道面上与椭球短轴正 交。3.斜轴:轴位于上述两种位置之间。 高斯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中国、德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均采用此 投影。为横轴、椭圆柱面、等角(正形) 投影。轴子午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他 都有长度变形。并且其变形大小,将与 点的横坐标 y 的平方成比例,距离轴子 午线越远,变形就越大。(应用最广泛) UTM 投影(GPS)1954 年采用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 1938 年美国军 事测绘局提出的。归属于高斯投影族, 基本条件为:1.正形(等角)投影。 2.经度的起点为零子午线,纬度的起点 为赤道。UTM 投影在整个投影带内的 长度变形较均匀,比高斯投影的长度变 形小,其计算可通过高斯坐标获得: X U =0.9996x, Y U =0.9996y 。 WGS-84(GPS 测量成果 1987.1.10) 美国国防制图局(DMA)建立的协议地 球坐标系。是目前最高精度水平的全球 大地测量参考系统。坐标原点位于地球 的质心,Z 轴平行于协议地球极轴,X 轴指向零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北向), Y 轴指向东向,而垂直于 X 轴的方向, 以构成地心地固 ECEF(Earth Centered Earth Fixed)的正交坐标系。 PE-90 系(1993.8GLONASS 采用) 类似于 WGS-84 的地球模型,其短半 轴为:6378136,扁率为:298.25784。 在全球范围内拟合的总体效果略差,但 是在前苏联区域地球表面的拟合效果 要优于 WGS-84。 CGS2000 坐标系(2008.7BEIDOU) 过渡期为 8-10 年。CGS2000 坐标系是 全球地心坐标系,原点为地球质心。采 用的地球椭球参数如下: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 f=1/298.257222101 常数:GM=3.986004418×1014m 3/ s 2 自转角速度:ω=7.292115×10 -5 rad/s
相关系数为 1=>时间 绿色达到最大,两组码完全相同。 利用测距码测距的必要条件: 必须了解测距码的结构(每颗 GPS 卫星 都采用特定的伪噪声随机码) 利用测距码进行测距的优点: 1.采用的是 CDMA(码分多址)技术。 2.易于捕获微弱的卫星信号。3.可提高 测距精度。4.便于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 理(如 AS)。 载波相位测距
(无 SA)±20~40 米 (有 SA) ±100 米 2.精密星历(后处理星历)的精度: 可达 1 厘米,只提供给特许用户 3.应对百度文库法:精密定轨(后处理)、 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卫星时钟误差 GPS 测量定位是测时-测距定位系统, 所以定位精度与时钟误差密切相关。 应对方法 1.模型改正:用导航电文对 卫星钟差进行改正后,各卫星钟时与 GPS 标准时之间的差异(同步误差)可 保持在 20ns 以内。由此引起的等效距 离误差将不超过 6m。2.相对定位或差 分定位:可有效的消除美国 SA 政策引 起的星钟误差。 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 狭义相对论观点:一个频率为 f0 的振 荡器安装飞行速度为 v 的载体上,由于 载体的运动,对地面观测者来说将产生 频率变化。 广义相对论观点:处于不同等位面的振 荡器,其频率将由于引力位不同而发生 变化。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并非常数,经 改正后仍有残差,它对 GPS 时的影响最 大可达 70ns,对精密定位仍不可忽略。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为消除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卫星上时钟 应比地面调慢约 4.5 ×0.001Hz 电离层延迟误差 由于电离层中气体分子受到太阳等天 体的射线的辐射,产生强烈的电离,形 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对卫星信 号产生影响,使信号路径发生弯曲,传 播速度也受影响。 经验模型改正方法:根据以往观测结果 所建立的模型。改正效果:差。 双频改正方法:利用双频观测值直接计 算出延迟改正或组成无电离层延迟的 组合观测量。效果:改正效果最好。 实测模型改正方法:利用实际观测所得 到的离散的电离层延迟(或电子含量), 建立模型(如内插)效果:改正效果较好 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消除对流层延迟误差的方法 利用对流层误差修正模型加以修正: 存在模型误差和气象元素误差。 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多路径误差(直接、间接路径) 在 GPS 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物体所反 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被接收机天线 所接收,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 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 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观测上选择合适的测站,避开易产生多 路径的环境。硬件上采用抗多路径误差 的仪器设备。数据处理上采用参数法。 观测误差:一般认为观测的分辨误差约 为信号波长的 1%。 接收机的钟差 定义:GPS 接收机一般采用石英钟,接 收机钟与理想的 GPS 时之间存在的偏 差和漂移。应对方法:1.作为未知数处 理。2.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3.当定位 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高精度的外 接频标(即时间标准)。 接收机的位置偏差 定义: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相对测站 中心位置的偏差。应对方法:1.正确的 对中整平。2.采用强制对中装置(变形 监测时)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的改正。应对 方法:1.使用相同类型的天线并进行天 线定向(限于相对定位)2.模型改正。 载波相位观测中的整周跳变
导航电文加在测距码,测距码可加在载 波上。 伪随机码测距与载波相位测距比较
由于信号量测精度一般优于波长的 1/100,所以载波的测量精度远远高于 伪随机码。(载波相位精度可达 mm) GPS 载波相位测量的基本原理
载波相位观测值 观测值: 整周计数 IntΦ 整周未知数(整周 模糊度)N0 开 始 T0 只 能 观 察 到小数部分。整周跳变=>GPS 受干扰后 无法继续跟踪。 载波相位测量的特点 精度高,测距精度可达 0.1mm 量级。 难点:整周未知数问题,整周跳变问题。 GPS 解算过程
换到捕获 P 码的信息、全部卫星的概略 星历等。 GPS 定位原理— 概述 GPS 利用 TOA 测距以确定用户位置。借 助于对多颗卫星的 TOA 测量,便可得到 用户位置。GPS 定位的基本几何原理为 三球交会原理。
红—卫星,黄—接收机(石英钟),至少 要 4 颗,原子钟与石英钟有时间误差。 GPS 系统的定位过程可描述为: 围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连续向地球 表面发射经过编码调制的连续无线电 信号,信号中含有卫星信号准确的发射 时间,以及不同的时间卫星在空间的准 确位置(由卫星运动的星历参数和历书 参数描述);卫星导航接收机接收卫星 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测量信号的到达时 间,计算卫星和用户之间的距离;用导 航算法解算得到用户的位置。 GPS 定位的基本原理 两个关键问题: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如何测量出站星间距离 利用测距码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