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
1、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正常生理活性物质的,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物质。
2、中试:是把已取得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研究过程。
P283、热源:是指在药品中污染有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
P424、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5、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类。
6、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
7、抗生素的MIC:能抑制微生物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8、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药物对病原菌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
9、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能产生抗生素,须要自身能抵抗该抗生素,其相关基因为抗性基因。
10、受体: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的某一特定部位能准确识别并特异结合某些专一性配体。
11、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外源性(活性物质和各种药物)。
12、丙酮粉:亦称丙酮干制剂。
是微生物或生物组织,有时是蛋白质,酶的提取物用丙酮脱水的干制品。
13、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
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14、干扰素:是由诱生剂诱导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15、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
16、E-玫瑰花结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针对绵阳红细胞(SRBC)的E受体,在一定实验条件下,SRBC 与T细胞表面是受体结合,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四周环绕SRBC,状如玫瑰花结的细胞集团。
17、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1、万民法:是市民法的对称,指适用于外国人与外国人、外国人与罗马人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
2、采邑制:是指国王将土地分为采邑,受封者在领取采邑时向国王宣誓效忠,并履行特定的义务,继承土地时要重要举行封赠仪式,这就避免了下级封臣的过度发展,有利于维护国王的权力。
经过这样的分封过程,西欧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
3、对价制度:对价是指缔约者之间因缔约行为而使一方得到利益他方遭受损失。
对价制度是英国契约法中的特有制度,它是非正式契约成立的必要条件。
4、《法律重述》:美国法学会编纂出版《法律重述》将司法方面浩繁的判例加以综合整理,对那些尚有适用价值和效力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加以重新阐明,然后分类编纂成册。
因此,它不是立法,并不创造新规范,只是对当时尚有效的普通法规定以条文形式加以“重述”,为法官和法学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5、定式契约:不是相互自由协商而成立,而由经济上强有力的一方提出,他方不能要求变更条件,只能同意或不同意。
这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的一种限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反映了民法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变化。
6、神明裁判:是指借助“神”的力量来考验被告人,以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的原始审判方式,盛行于一些古代奴隶制国家和欧洲中世纪前期封建制国家。
7、三藏:是古代印度法的主要渊源之一,是早期佛教经典的总称,由律藏、经藏和论藏组成,其中以律藏的法律意义最为明显。
8、城市法:是指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形成、发展、适用的法律体系,其内容一般涉及商业、贸易、征税、城市自治及城市居民的法律地位等。
它不是统一的国内法,也不是统一的国际法。
它是西欧中世纪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9、越权无效原则:是英国行政法最重要的一项原则,直接导源于议会主权原则,是指政府必须严格地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范围进行活动,如果政府的行为确系越权,法院可依法宣告政府的越权行为无效,并责令政府就其越权行为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10、消极公民:是由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的一个因没有财产,所以被剥夺了选举资格的公民等级。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2.21日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体制:又称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它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有关的教育行政制度。
2.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它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深度和结构,教学进程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想象:是大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简答题:1.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教师从新教师成长到比较成熟的教师,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期,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挂关注学生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在这阶段教师十分关注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第二阶段关注情境阶段教师感觉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站稳脚跟后,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是第二阶段,关注情境阶段第三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教师顺利适应前两个阶段后,便进入第三个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社会情感需要,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对学生个体选择适当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得一切行为都是需要引起的,而需要的系统分为五个层次:心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的关系1.最底层的需要时生理需要,中间层次的需要时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该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两个层次: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3.同一时期,每一个人都有好几种需要,但是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每一种需要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他们相互依赖和重叠,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有所减少。
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
2、推定行为是指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有目的、有法律意义的积极活动来表达他的意志。
3、要物(实践)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
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
4、委托代理是指按照被代理人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也称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
5、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有放弃其到期债权、赠与或低价转让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权利义务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关系。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
8、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9、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
10、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提议。
11、合同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2、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称要约引诱。
1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
14、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5、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是指合同的条款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全部接受或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
16、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享有对该部分财产进行变现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名词解释、简答题
1.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2.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4.社会惰化: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出现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5.记忆: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6.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7.人格特质: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8.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
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就的智商。
9.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10.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11.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
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12.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来保护自己。
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抑制、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
13.压力:压力也叫应激,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在当代的科学文献中,压力至少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压力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其二,压力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其三,压力是一个过程。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充实版)
一、名词解释1、意思自治原则:也称私法自治,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在法定范围内广泛的行为自由,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2、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不仅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3、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4、民事法律事实:符合民法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5、法律行为: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6、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7、绝对权: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其实施积极协助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
8、相对权: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其积极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
9、支配权: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10、请求权: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11、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12、形成权: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13、期待权: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权利。
14、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收现实和紧急的损害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他人和本人损害的行为。
15、孳息: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的收益。
16、民事权利能力: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17、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18、合伙: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为实现共同目的,按照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依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承担责任的组织。
19、特殊普通合伙:指以利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为目的,合伙人依法承担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的企业。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
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
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
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
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
13.链接文件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
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块中的“文件地址指针”便指向存放该文件的第一个盘块的编号。
14.快表采用联想存储器加快查表速度 ,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加入一个高速,小容量、具有并行查询能力的联想存储器,构成快表,存放正运行的作业的当前页号和块号。
16.文件目录为了项用户提供对文件的存取控制及保护功能,而按一定规则对系统中的文件名,(亦可包含文件属性)进行组织所形成的表,称为目录表或文件目录。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经济性信息:经济性信息是指与企业发展有关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信息,财政、金融、信贷方面的信息,经济资源信息等日本式报价:将最低价格列在价格表上,以求首先引起买主的兴趣。
口头谈判:是双方的谈判人员在一起,直接地进行口头交谈协商丝毫无损的让步:是指在谈判过程中,当谈判的对方就某个交换条件要求己方作出让步,其要求确实有理,而对方又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让步,但就己方目前的条件而言,实在难以接受对方的要求,同时保证在这个问题上己方给其他客户的条件,绝对不比给对方的好,希望对方能够谅解。
借助式发问:是借助第三者的意见来影响或改变对方意见的发问2.报盘:卖方主动开盘报价叫报盘开局阶段:主要是指谈判双方见面后,在讨论具体、实质性的交易内容之前,相互介绍、寒暄以及就谈判内容以外的话题进行交谈的那段时间。
进取型对手:是以对别人和谈判局势施加影响为满足的对手谈判实际需求目标:是谈判各方根据主观的因素,考虑各方面情况,经过科学论证、预算和核算后,纳入谈判计划的谈判目标。
探索式发问:是针对对方答复要求引申或举例说明,以便探索新问题、找出新方法的一种发问方式。
3.政治性信息:是指由于某一政治活动的发生、政治事件的出现而引发市场变化的信息。
硬式谈判:硬式谈判又称立场型谈判,在谈判开始时提出一个极端的立场,进而固执地加以坚持,自有在谈判难以为继、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作出极小的松动和让步。
群体效能:主要是指群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
沙龙式模拟:是把谈判者聚集在一起,充分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共同想象谈判全过程。
谈判最低接受目标:是商务谈判必须实现的目标,是谈判的最低要求,若不能实现,宁愿谈判破裂也没有讨价还价、妥协让步的可能。
4.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上由于各种商业贷款利率的变动而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损益的风险。
实盘:在正式谈判中,开盘都是不可撤销的,叫做实盘模拟谈判:是在谈判正式开始前提出各种设想和臆测,进行谈判的想象练习和实际演习。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名词解释:1、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什么是尖峰电流?在电气设备运行中,由于电动机的启动、电压波动等诸方面的因素会引起短时间的比计算电流大几倍的电流成为尖峰电流。
3、什么叫无限大容量的电力系统?无限大容量的电力系统是指,当电源距短路点的电气距离较远时,由短路而引起的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远小于电源的容量的电力系统。
4、什么叫过电压?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电压升高危及到电气设备绝缘,这种超过正常状态的高电压被称为过电压。
5、什么是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的使人眼产生光感觉的能量;发光强度: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照度:受照物体表面上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亮度:被照物体在给定方向单位投影面上的发光强度。
简答题:1、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和保护中性线(PEN线)各有哪些功能?答:中性线(N线)的功能:一是用来接驳相电压220V的单相用电设备;二电是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三是减小负载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保护线(PE 线)的功能:它是用来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用的接地线。
保护中性线(PEN线)的功能:它兼有中性线(N 线)和保护线(PE线)的功能。
这种保护中性线在我国通称为“零线”,俗称“地线”。
2、电气设备中常用的灭弧方法有哪些?(至少6个)答:常用灭弧法有:速拉灭弧法、冷却灭弧法、吹弧灭弧法、长弧吹短灭弧法、粗弧分细灭弧法、狭沟灭弧法、真空灭弧法、SF6灭弧法。
3、互感器有哪些功能?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使用时注意事项?答:互感器的功能有:(1)隔离高压电路;(2)扩大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的应用范围;(3)是测量仪表和继电器小型化、标准化,并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有利于批量生产。
电流互感器使用注意事项:(1)在工作时其二次侧不得开路,(2)二次侧有一端必须接地,(3)电流互感器在连接时,要注意其端子的极性。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免疫】机体对“自己”和“非己”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稳定】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以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还可以与其它抗原所诱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可能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抗原】含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免疫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
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口服耐受和分泌SIgA。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染色体上存在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能够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也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等电点(PI):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或蛋白质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或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电点。
2、模体(序)(motif):在蛋白质分子中,有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称为motif3、结构域(domain):在多肽链上相邻的模序结构紧密联系,形成二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可以明显区别的局部区域,各自行使其功能。
4、DNA变性:在一定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空间构象破坏解体,但其一级结构仍完整的现象称变性。
5、DNA复性:变性DNA经过一定处理重新形成双螺旋DNA的过程称复性。
6、Tm值:融解温度,在DNA发生热变性时,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50%时的温度称为融解温度(Tm值)。
在Tm值时,DNA分子内50%的双螺旋结构被解开。
7、Km:米氏常数,单底物反应中酶与底物可逆地生成中间产物和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这三个反应的速度常数的综合,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其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8、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断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
由于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和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这种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
9、同工酶(Isoenzyme):具有相同催化作用,但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10、糖酵解(glycolysis):在缺氧状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11、乳酸循环(Cori cycle):在肌肉中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循环运到肝脏,肝脏又将乳酸异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释放释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这种代谢循环途径称为乳酸循环。
12、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由活性二碳化合物(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以四次脱氢、二次脱羧再生成草酰乙酸完成循环反应过程,成为三羧酸循环,又称kerb 循环和柠檬酸循环。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1、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对已经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形式规范,内容协调的成文法系统。
3、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
4、法律清理:亦指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制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作出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
5、法律体系: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
6、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7、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8、权力: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者处理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能力。
9、人权: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最普遍的权利。
10、法的规范作用: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1、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到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12、法律的预测作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13、法律解释:在法律的运用过程中对法律的含义进行理解、阐明进而实现运用目的活动。
14、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的基本性原理和重要准则的综合体。
15、法律规则: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设臵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risk unit风险单位: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2.retention自留额:分出公司根据自身的偿付能力所确定承担的责任限额。
是分出公司的一个责任上限。
3.retrocession 转分保:分保接受人把自己所接受的业务再转让给其他保险人的行为。
4.facultative reinsurance 临时再保险:指在保险人有分保需要时,临时与再保险人协商,订立再保险合同,合同的有关条件也都是临时议定的。
pulsory reinsurance法定再保险:是指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原保险人必须将其承保业务的一部分向国家再保险公司或由政府指定的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即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实施。
6.open over reinsurance 预约再保险:是一种介于临时再保险和合同再保险之间的再保险。
它规定对于约定的业务,原保险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分出,而原保险人一经决定分出,再保险人就必须接受,不能拒绝。
7.surplus reinsuance 溢额再保险:原保险人按再保险合同的规定,将超过自留额的保险金额,即溢额,分给再保险人,再保险人按自己承保的保险金额占原保险金额的比例收取保险费和支付赔款。
8.stop loss reinsurance损失中止再保险:赔付率超赔再保险,是按年度赔款与保费的比率来确定自负责任和再保险责任的一种再保险方式。
在约定的年度内,当赔付率超过分出公司自负责任比率时,超过的部分由分入公司承担。
9.reinsuance slip分保条:指原保险人或再保险经纪人向选定的再保险人或保险人发出的,要求确认再保险主要条件及其承担的份额的文件。
10.follow the fortunes 共命运条款:凡属于再保险合同约定的任何事宜,再保险人都必须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与原保险人同一命运。
11.reciprocal exchange 互惠分保:接受了原保险人分保业务的再保险人又把自己的直接保险业务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分回给原保险人,两个保险人既是分出公司又是分入公司。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 需求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3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4 无差异曲线:(亦叫等效用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所有组合。
(或者说,它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所有组合。
)5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英文缩写MRS)6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叫边际报酬/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者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7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英文缩写MRTS)8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9 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简答题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2.系统校正: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3.主导极点:如果系统闭环极点中有一个极点或一对复数极点据虚轴最近且附近没有其他闭环零点,则它在响应中起主导作用称为主导极点。
4.状态转移矩阵:,描述系统从某一初始时刻向任一时刻的转移。
5.峰值时间:系统输出超过稳态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为峰值时间。
6.动态结构图:把系统中所有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填在系统原理方块图的方块中,并把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分别以拉氏变换来表示从而得到的传递函数方块图就称为动态结构图。
7.根轨迹的渐近线:当开环极点数n大于开环零点数m时,系统有n-m条根轨迹终止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且它们交于实轴上的一点,这n-m条根轨迹变化趋向的直线叫做根轨迹的渐近线。
8.脉冲传递函数:零初始条件下,输出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C(z)与输入离散信号的变换R(z)之比,即G(z)= 。
9.Nyquist判据(或奈氏判据):当w由-∞变换到+∞时,Nyquist曲线(极坐标图)逆时针包围(-1,j0)点的圈数N,等于系统G(s)H(s)位于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即N=P,则闭环系统稳定;否则(N≠P)闭环系统不稳定,且闭环系统位于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Z为:Z=【P-N】10.程序控制系统:输入信号是一个已知的函数,系统的控制过程按预定的程序进行,要求被控量能迅速准确地复现输入,这样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
11.稳态误差:对单位负反馈系统,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即输入量)之差的极限值,称为稳态误差,它反映系统复现输入信号的(稳态)精度。
12.零阶保持器:零阶保持器是将离散信号恢复到相应的连续信号的环节,它把采样时刻的采样值恒定不变地保持(或外推)到下一采样时刻。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汤刑。
答:汤刑是商代刑事法律内容的名称,是商代,国家在调整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法律规范:内容上主要是刑罚以及适用原则的汇集。
根据《左转》“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但实际上后世商王也有对其有所损益,根据《竹书纪年》“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故而一般认为,“汤刑”应是代为概称商代法律,而不限于特定某代商王所制定的某一部成文法。
2,廷杖制度。
见笔记本。
3,具五刑。
见笔记本。
4,春秋决狱。
见笔记本。
5,理藩院。
见笔记本。
6,廷行事。
见笔记本。
7,《十九信条》。
见笔记本8,明德慎罚。
答:是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
“明德”就是要崇尚道德,统治者应自律并对人民施以耐心的教化;“慎罚”就是要用审慎的态度适用刑罚,以保赤子之心来保护臣民。
明德慎罚死刑的提出,一方面动摇了神权法思想,在“神”之外,指出了“民”的重要,缓和了商纣王时期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其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的“重民”、“民本”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9,三不去。
答:这是对于丈夫或附加解除婚姻的单方权力限制,主要有三种情形:有所取无所归,即如果休妻会导致妻子无家可归;有更三年丧,即妻子为公平养老送终并拂过三年大丧;前贫贱后富贵,即在婚后丈夫有贫贱变为富贵。
客观地讲,这种对丈夫单方面权力的限制和对妻子权益的保护的规定也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10,《元典章》答: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并不是一部有朝廷统一制定、颁布的法典,只是地方官吏将自元世祖开始,国家颁布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各方面的法律文件进行抄录(设计会变的法律形式包括条格、诏制和成例),在此基础上,将其制度内容按照诏令、圣教、朝纲,台纲以及六部委纲目进行会变而成的一部法规会变作品,共计六十卷。
内容上一形式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和司法审判规范为主。
经过中书省对内容进行审查后,核准在全国发行,对元朝法律事件祈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当今系统研究元朝法律文件内容也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
2、推定行为是指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有目的、有法律意义的积极活动来表达他的意志。
3、要物(实践)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
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
4、委托代理是指按照被代理人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也称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
5、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有放弃其到期债权、赠与或低价转让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权利义务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关系。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
8、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9、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
10、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提议。
11、合同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2、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称要约引诱。
1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
14、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5、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是指合同的条款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全部接受或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
16、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享有对该部分财产进行变现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7、质押(权)是指债权人为担保债权而根据合同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能够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8、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19、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安排和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纲领性文件。
20、公司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
21、法定资本制:设立公司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的资本总额,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认足或者缴足的一种资本制度。
2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23、公司清算是指除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公司外,了结已解散公司的一切法律关系,并分配公司财产的法定程序。
24、职务发明是指工作人员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25、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26、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请求保护他的民事权利,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一种制度。
二、简答题1、什么是法律规范?依其性质的不同有哪几种法律规范?(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
(2)①禁止性规范:指规定不得为某种行为的规范;② 义务性规范:指规定必须为某种行为的规范;③ 授权性规范:指规定某种行为可为、可不为的规范。
2、简述民法通则关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的相关规定。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承担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的资格。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①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③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3、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主体:指参加法律关系,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内容:指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客体:指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在法学上又叫标的。
4、什么是诺成法律行为和要物法律行为?(1)诺成法律行为是指仅以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经他方承诺即告成立的法律行为。
如口头合同、买卖合同、保险合同等。
(2)要物的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
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
5、简述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及其种类。
(1)含义: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将来不确定实现的事实的发生与否限制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存续的意思表示。
(2)种类:延缓条件、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否定条件6、简述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及其种类。
(1)含义: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限制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存续的意思表示。
(2)种类:始期与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法定期限与约定期限7、简述法律事实及其分类。
(1)概念:法律事实是指法律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客观现象。
(2)种类:①法律事件:即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能引起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客观现象。
②法律行为:是反映当事人意志的能引起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人的活动。
8、什么是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其典型类型有哪些?(1)含义: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确定,有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确定效力的法律行为。
(2)典型类型① 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行为② 无权代理行为③ 无权处分行为④ 欠缺债权人同意的债务移转行为9、简述默示行为的推定原则。
(1)一般情况下,对行为人的默示不能推定为某种意思表示;(2)有法律规定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3)对没有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方的默示,不得推定为某种意思表示;但默示方与明示方意思表示有配合动作的除外(4)对有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有明示义务而不明示的,按明示方的意思表示进行推定;(5)特例:我国《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做否认表示的,视为本人同意。
(表见代理)10、简述我国法律关于无过错责任行为的规定。
(1)含义:无过错责任行为是指不问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有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以及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2)无过错责任行为的构成要件:①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② 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③ 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④ 行为人不必有过错(3)适用情形:P384一是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二是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三是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四是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
11、什么是表见代理?法律关于其有哪些规定?(1)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
(2)① 要点:a.表见代理实为无权代理;b.第三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c.行为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② 具体情形a.本人的明示或默示;b.代理权已撤回或终止。
12、什么是代理权的滥用?它有哪几种情况?(1)含义:代理权滥用是指代理人利用享有代理权的方便条件,去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2)表现形式:①自己代理、②双方代理、③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13、简述授权委托书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1)概念:授权委托书是指被代理人就代理事务给代理人开具的由代理人向第三人提交的授权证书。
(2)委托书内容: ①代理人的姓名(名称)、身份等;②代理的事务;③授权的范围;④授权的有效期限;⑤授权日期及被代理人的签字、盖章14、什么是无权代理?其法律后果是什么?(1)含义: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或超越代理权限而进行的代理活动。
(2)法律后果:①无权代理不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②行为处于效力待定状态,被代理人有追认权和拒绝权;相对人有催告权和撤回权。
③无权代理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主要是被代理人追认和表见代理两种情形。
15、依据债的发生根据,债有哪几种?①合同之债;②侵权之债;③无因管理;④不当得利。
16、什么是无效合同?其表现形式有哪些?(1)概念: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共利益,而不被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合同。
(2)表现形式: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17、可撤销、可变更合同有哪些表现形式?(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2)在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3)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4)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18、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其表现形式有哪些?(1)概念: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其法律效力能否发生尚待确定的合同。
(2)表现形式:①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格者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的人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19、一项有效的要约应具备哪些要件?(1)要约人要有订立某种合同的意思表示;(2)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肯定;(3)要约必须传递给受要约人。
20、简述要约的撤回与撤销的相关规定。
(1)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刚刚到达受要约人时对要约的收回。
《合同法》第17条:要约可以撤回。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2)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取消要约的请求。
我国《合同法》第18条:要约可以撤销。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21、一项有效的承诺应具备哪些要件?(1)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2)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或其合法代理人向要约人表示(3)承诺应在要约确定的有效期限内作出22、什么是违约责任?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哪几种违约责任形式?(1)含义: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约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违约责任的形式:①实际履行②采取补救措施③赔偿损失④违约金⑤价格制裁⑥解除合同23、简述合同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条件。
(1)代位权的行使需通过诉讼;(2)法律允许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直接起诉第三人,要求第三人向债务人清偿债务;(3)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及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都是到期债权;(4)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是非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债权;(5)债务人有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