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一轮复习 3-1 2.3《欧姆定律》教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二物理 选修3-1 第二章:2.3欧姆定律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 高二物理 选修3-1 第二章:2.3欧姆定律 学案设计(无答案)

3 欧姆定律学案编写人:【学习目的】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及其适应条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 的大小。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 跟 成正比,跟 成反比。

表达式 。

适用于 和 导电,对 导电不适用。

且要注意三个物理量对应同一段电路,在I —U 图线中 值等于这段电路的电阻值。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描绘了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 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斜率表示 。

例1、一个标有“220V 、100W ”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 由0逐渐增大到220V ,在此过程中,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

在图所示的图线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解析: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温度达几千摄氏度,所以温度影响不能忽略。

随温度升高,ρ增大,则R 增大,由I =RU 知,图线斜率减小。

D 答案正确。

答案:D例2、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8A .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答案:2.0A巩固练习: A B C D 例1图1.I U R=的物理意义是() A.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 导体的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大C. 加在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流越大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2.关于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导体B.气态导体C.电解液和金属导体 C.半导体 3.图2—2所示是四只电阻的U —I 图象,这四只电阻并 联起来使用时,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强度分别是I 1、I 2、I 3、I 4,则其大小顺序为( ) A.I 2>I 4>I 3>I 1 B.I 4>I 3>I 2>I 1 C.I 2=I 4>I 1=I 3 D.I 1>I 2>I 3>I 44.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值与下列哪一组数值较为接近?( )A.0.01AB.0.2AC.25AD.60A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由IU R =可知,一段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由I U R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比较几只电阻的I —U 图像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像是属于电阻较大的那个电阻的D. 导体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6.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出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 )7.如图所示是电阻R 的(I---U)图线,图中α=450,由此得出(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电阻R=0.5Ω U O I R 1 R 2 R 3 R 4 图2—26题图 U /I/A5 10 450 O 7题图C.因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0ΩD.在R两端加6.0V电压后,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8.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在2min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的电量是15C,那么这段导体的电阻应是Ω。

2.3欧姆定律(教案.学案)

2.3欧姆定律(教案.学案)

2.3欧姆定律(教案.学案)高二年级高尚启2.3欧姆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二)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二、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及其适应条件三、难点:对电阻的定义的理解,对I-U图象的理解四、教具: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阻、导线、电池组、小灯泡等五、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内容要点:电动势概念,电源的三个重要参数(二)新课讲解-----第三节、欧姆定律I、收集学生自学信息1、小组内交流课前自学情况。

2、小组代表发言,收集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II、实验探究欧姆定律问题:电流强度与电压究竟有什么关系?1、欧姆定律实验:方法按P46演示方案进行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

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R的电流,记录在学案表格中。

把所得数据描绘在U-I直角坐标系中,确定U和I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这些点所在的图线包不包括原点?包括,因为当U=0时,I=0。

这些点所在图线是一条什么图线?过原点的斜直线。

即同一金属导体的U-I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把R换成与之不同的R,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

结论:同一导体,不管电流、电压怎么样变化,电压跟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比值的物理意义就是导体的电阻。

引出------(1)、导体的电阻①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三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三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进行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2. 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电路的问题。
3. 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电流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 、对实验数据用图像法处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这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对欧姆定律已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要让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一个更多、更深层次的
认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在演示实验部分和理论讲解部分要加强师生
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本节课当中要用到图像法,学生对图像的分析比较薄弱,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
1、通过介绍欧姆的生平,以及“欧姆定律”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坚强性格。 2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以及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会用姆定律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会用实验方法测绘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教学难点:
1、根据电路图会实物图的连接,或根据实物图的连接会画路图。 2、理解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具
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各一只,
5Ω 、10Ω 的定值电阻各一只,小灯泡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流程图
开始展示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高中物理3-1 第2章 第3节 欧姆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3-1 第2章 第3节 欧姆定律(教案)

第2章第3节欧姆定律【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过程与方法】1、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过程】★重难点一、对欧姆定律的理★1.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2)公式:I=错误!.(3)适用条件:金属导电或电解液导电及其他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及含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电路.(4)欧姆定律可以解决的问题:①求导体中的电流;②求导体两端的电压;③求(测)导体的电阻.【特别提醒】1.欧姆定律适用条件(1)一般适用于金属导体或电解液导体,气体或半导体不适用。

(2)一般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

(3)适用于线性元件,对非线性元件不适用。

2.欧姆定律的“两性”(1)同体性:表达式I=错误!中的三个物理量U、I、R 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导体.(2)同时性:三个物理量U、I、R对应于同一时刻。

2.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之比叫导体的电阻.(2)公式:R=错误!.(3)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还有kΩ、MΩ。

1 Ω=10-3kΩ=10-6MΩ。

(4)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3.对公式I=错误!和R=错误!的理解(1)注意公式中三个物理量I、U、R是同一电阻同一时刻值.(2)欧姆定律I=错误!仅适用于金属导电及电解液导电.(3)对R=UI,R与U、I无关,导体电阻R一定时,U和I成正比,R=错误!.【典型例题】(多选)由欧姆定律I=RU导出U=IR和R=IU,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人教版)物理选修【3-1】:2.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选修【3-1】:2.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选修3-1第二章2.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分析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五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来理解欧姆定律。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2. 提问: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探究欧姆定律: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下通过电阻的电流。

2. 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欧姆定律:1. 给学生发放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

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提问: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是什么?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欧姆定律的知识。

2. 布置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欧姆定律的拓展应用。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欧姆定律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介绍欧姆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子电路设计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2. 分析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课堂小结:2. 强调欧姆定律在物理学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教案2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教案2

2.3欧姆定律2(一)教学目的1.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2.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教学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二)教学过程1.复习(1)滑动变阻器原理(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引入:影响电流的因素是电压和电阻,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板书:三、欧姆定律1。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开关,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1).表1 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2).表2 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总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A结论:定值电阻的U---I曲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讲解: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讲解: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I = 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讲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高二物理 2.3 欧姆定律教案

高二物理 2.3 欧姆定律教案

高二物理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阻及电阻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探究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运用数学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欧姆的研究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坚强性格。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及利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用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导体A、B(参考教材图2.3-1)、晶体二极管、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欧姆定律的一些基础知识,今天我们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1、欧姆定律教师: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投影教材图2.3-1(如图所示)教师:请一位同学简述如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研究导体A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学生:合上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上滑片P的位置,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2.0 V、4.0 V、6.0 V、8.0 V,记下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读数,然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教师:选出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读取实验数据。

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换用另一导体B,重复实验。

[投影]实验数据如下教师:同学们如何分析在这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学生:用图象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相应的点。

根据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优秀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优秀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背景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学习欧姆定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引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和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使用图表和图片来展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1.4 教学活动观看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实验视频。

分组讨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5 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

第二章: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2.2 教学内容解释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V/R。

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单位。

使用图表和公式来解释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通过示例来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单位。

2.4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

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结果,确认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2.5 作业要求学生计算给定电压和电阻下的电流值,并绘制图表。

第三章:欧姆定律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提供实际问题实例,让学生练习解决。

3.3 教学方法使用示例来讲解如何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

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3.5 作业第四章: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综合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提供综合应用的实例,让学生练习解决。

4.3 教学方法使用示例来讲解如何综合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提供综合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4.4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综合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结果,并解决综合应用的问题。

4.5 作业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教学目的:掌握欧姆定律,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电阻的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章节主要内容1、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欧姆定律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用公式可以写成I = 。

这个公式经过变形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公式:U=IR和R= 。

这两个公式中,第一个公式表示导体两端电压U跟通过导体的电流I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正比。

第二个公式表示导体的电阻R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电压U跟通过导体的电流I 的比值。

特别要注意,由于导体的电阻R是由自身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能由第二个公式而说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I成反比。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电流I=I1=I2,电压U=U1+U2,电阻R=R1+R2并联电路:电流I=I1+I2,电压U=U1=U2,电阻=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

实验中可以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取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引导学生画出电路图,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实物联线图。

二、讲解例题应用欧姆定律解题应注意的问题的方法:1. 分析电路的结构;2. 注意定律的同一性和同时性;3. 根据电路特点从整体结构和局部拓宽思路。

例1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8.3欧,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伏。

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如图所示。

方法1 从要求的目的逆向倒推方法2 从整体到局部方法3 根据电路特点例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6伏不变,L为标有"6V 1.8W"的小灯泡,电阻R1=R2=10欧,求:(1)开关S1、S2怎样操作,灯L正常发光?(2)当S1、S2都断开时,伏特表的示数是多少?(3)当S1、S2都闭合时,安培表的示数是多少?三、练习练习1如图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的实验电路图,若灯泡电阻R=5欧,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欧,电源电压为4.5伏,将开关闭合,则电流表最大示数为多少?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多少?练习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标有“6V 6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欧,当S1闭合,滑片P移到b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求:1.电源电压为多少?2.当S1闭合时,通过电源开关S的电流强度是多少?3.当S1断开时,滑片P在a、b的中点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练习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1标有“12V 6W”字样,当开关S1闭合,S接a时,灯泡L1能正常发光;当开关S1断开,S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6伏,求:(1)电源电压和第一种情况时电压表的示数;(2)第二种情况下,通过L1的电流和L2的阻值.(以上三题各有几种解法?)注:以上三题选一题作课堂练习,另两题作课外练习。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3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3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高中课程标准.物理(人教版)选修3-1主备人:赵兴泉学科长审查签名:赵兴泉2.3欧姆定律(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主要介绍欧姆定律的基本知识。

2、解析:这一节概念初中学过,要进行复习,讲述的重点内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

这一节内容关系到后面闭合电路的学习,要加强对这一节的练习。

(二)目标及其解析1.知道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知道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2.知道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什么是电阻及电阻的单位.4.会用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思考题1.电流是如何形成的?思考题2.为什么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呢?思考题3.在I——U曲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解析:导体内有自由移动的电荷,这些带电粒子做无规则移动时不会形成电流,电荷有正和负,因此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初中知识没有学好或遗忘,在实际进行电路计算时容易出现问题。

2、在电子发生转移,使物体带正、负电荷结合到化学知识,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学习也存在着困难。

3、应用U—I图像分析具体问题时,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问题上。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要对初中电路进行复习,对化学的有关知识也要复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概述本章内容→本节学习要点→欧姆定律→图像讨论→练习、小结2、教学情景问题1形成电流的条件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知道导体中存在电流的条件是两端存在电压问题2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设计意图:电荷分为正、负电荷两种。

问题3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知道电流的大小和单位问题4 公式I=U/R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设计意图: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问题5电阻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知道电阻的意义和单位例题1.现有四对电阻,其中总电阻最小的一对是()A.两个5Ω串联B.一个10Ω和一个5Ω并联C.一个100Ω和一个0.1Ω并联D.一个2Ω和一个3Ω串联点拨:根据两个电阻R1、R2并联总电阻的计算公式:由这公式可知,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R1,同例可证并联电阻也小于R2,即并联总电阻小于组成并联电路中的任一个电阻,所以答案C的总电阻比0.1Ω还要小,是本题所选之答案.【变式】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越。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3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3欧姆定律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渤海高中高二物理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10月24日课题 2.3欧姆定律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学生记忆欧姆定律表达式,明确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学生记忆电阻的定义及定义式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题依据: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2017高中物理考纲中要求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依据: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2017高中物理考纲中要求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欧姆定律表达式,明确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知道电阻的定义及定义式。

二、能力目标:应用欧姆定律求解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问题理由: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具教材、练习册、PPT。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课前三分钟(自主学习验收)校对课前自主学习答案,进行自我批改,更正。

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由课代表上前校对答案更正。

校对课前自主学习知识点填空,加深基础知识记忆。

3分钟1承接结果一、电阻。

提出问题:电阻的定义式。

2、欧姆定律表1、学生回答。

2、学生根据问题讲解知识点1、承接自主学习2、引起学7分钟环节二、欧姆定律。

达式和适用条件。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不同意见3、学生回答并补充。

生学习知识的欲望3、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本节课重点内容。

2做议讲评环节关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其他导体不适用B.欧姆定律也适用于电解液导电C.欧姆定律对于气体导电也适用D.欧姆定律适用于一切导体1、布置问题2、提出问题,补充,评价。

3、引导解题,引导给出解题方法思考讨论,学生相互交换意见,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1、突出本节课重点内容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20分钟3(1)总结提升环节(总结部今有甲、乙两个电阻,在相同时间内流过甲的电荷量是乙的2倍,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3,则甲、提出问题补充评价1、学生思考问题2、学生回答问题1、完成知识目标2、突破本3分钟分)乙两个电阻阻值的比值为A.1:6B.1:3C.1:4D.1:83、板演正确步骤节课难点3(2)总结提升环节(能力提升部分)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下的电阻B.加5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大于5Ω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布置问题提示学生回答问题给出正确答案学生思考问题给出正确答案学生解释问题学生补充评价提升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教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教科版选修3-1

欧姆定律彭英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I=q/t,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公式I=nqvS,但不要求用此公式进行计算.3.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I=U/R,明确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能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电路问题.4.知道电阻的定义及定义式R=U/I,知道电阻式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5.能够看懂材料和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并能通过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重视实验、设计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3.培养学生用公式法和图像法相结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分析电流的产生有其内因和外因,引导学生研究自然科学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欧姆定律由实验演绎得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3.处理实验数据有列表法和图像法.而图像法直观形象,渗透数学思维,要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尊重客观规律.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电流概念的理解;小灯泡的伏安曲线.3.疑点对电阻定义式R=U/I,有同学误解为电阻由电压和电流决定.4.解决办法(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演示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归纳结论,从感性到理性来认识、理解欧姆定律.(2)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3)对定义性公式和决定性公式要加以区别.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小灯泡、学生电源、伏特表、安培表、待测电阻(约10-30Ω若干只)、滑动变阻器、晶体二极管、电键、导线若干.五、学生活动设计1.设问、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复习初中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2.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设计演示实验,设计表格、图像,参与读数、记数,分析处理数据,归纳出欧姆定律.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整体感知本节知识在初中学习已有基础,高中在新的要求下再次学习,可见本节知识是研究电路问题的基础,并且其中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训练.因此,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引入新课利用生活现象夜晚万家灯火,是电流给人间带来光明;电压电流过高烧坏电器,引入电流,再结合前一章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从而产生电流进入正题。

教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1 2.1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1 2.1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2.1《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选修3-1第二章第一节。

本节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场、电场力、电势差等概念之后。

这样的安排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本节课采用分组讨论和分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出结论。

特点是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节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纯电阻器件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电学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所以它不仅是这一章的教学重点,也是电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电流的形成及形成条件●理解并掌握电流的定义式和微观表达式●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学会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尝试将“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控制变量法”●学会利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流的形成及形成条件●理解并掌握电流的定义式和微观表达式●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应用难点:●理解并掌握电流的定义式和微观表达式●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其应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电流,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并且在初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并能够判断一些较易的问题。

但是学生在公式I=q/t和I=nqsv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新课讲解中需给同学们交代清楚各物理量的含义。

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便于教师更好的引导他们学习。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一教学理念。

三、教法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并辅之于讲授法、实验法、归纳法。

四、学法学法是分组讨论法。

力求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使学生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教法学法以“主体”、“发展”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点,力求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1第二章2.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分析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五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学生大胆猜想。

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难学生。

法。

三、分析论证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九板书设计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记录表格:结论:(欧姆定律)十教学反思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

学校:临清三中学科:物理编写人:马立振审稿人:盛淑贞3-1 第二章第3节欧姆定律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二)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二预习内容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I=______。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何处。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

5.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

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偏转至3/4量程处。

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

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U/VI/A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U-I图线。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二)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二学习过程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I=______。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何处。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

5.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

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偏转至3/4量程处。

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

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U/VI/A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图线。

三反思总结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

四当堂检测1.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V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Ω。

拓展:对于欧姆定律I=U/R我们可以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但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R=U/I,我们就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描述导体阻碍电流本领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

至于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今后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是由导体的本身以及温度来决定。

另外,在掌握物理学公式时,不能仅仅从数学角度去理解,还要注意理解一些物理量本身的、物理学的内在含义。

2: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B.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电流增大C.由R=U/I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与I成反比D.对给定的电阻,比值U/I是一个定值,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两电阻R1、R2的I-U图线如图12-3-3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