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最新下载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ee805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d.png)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及危害,知道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影响,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环境污染现象。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培养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价值观,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及危害,知道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深入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四、教学资源•环境污染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环境污染案例分析材料。
•小组讨论用的纸笔。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及危害。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环境污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环境污染问题。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情景模拟法:模拟环境污染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危害。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环境污染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环境污染吗?你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现象?”1.新课学习•讲授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及危害,让学生对环境污染有基本的了解。
•展示环境污染案例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危害。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进行情景模拟活动,模拟环境污染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危害,加深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1.课堂小结•总结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及危害,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说课稿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3ae0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1.png)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是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形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环境污染现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环境污染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4.情境教学: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形成环保的意识。
5.总结提升: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形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6d41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5.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其来源、危害。
2.环保措施的落实与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落实环保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环保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环保活动材料,如垃圾分类袋、植物等。
3.布置教室,营造环保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污染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环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环保措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拓展(5分钟)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分享他们的环保经验和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594b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c.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2.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3.培养学生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黑板、彩笔等教学用具;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引发学生的思考。
2.学习讲解环境污染的概念,介绍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
3.拓展通过小组讨论、PPT展示等方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的危害、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控制方法。
2. 环境保护的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1.学习针对学生们已经存在的环境保护知识,适当拓展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并让学生体验法律的力量。
例如:通过问答、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3. 培养学生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1.思考让学生反思已有的生活习惯是否与环保相符合。
2.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安排环保实践活动,例如:制作手工艺品、以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整理庭院等。
四、课堂总结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和环保知识的认识;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更新、巩固所学知识;3.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保护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学生活动: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环保教育中,让知识变得更具体、更贴近生活;3.教学策略:通过计划有序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及行为,实现知行合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c37b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0.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接触到一些环境污染的现象,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2.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呈现,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问题。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环境污染案例。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环境污染现象?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收集到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环境污染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讨论如何防治污染。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环境污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环保标语,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标语,并说明理由。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88fb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c.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危害2.理解对环境污染应采取的措施3.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2.探讨如何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教学准备1.课件及翻译2.习题册3.白板、黑板、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分享环境保护经验,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体验环保行动的力量。
自学(15分钟)1.学生在对应的课本页面自行阅读,解读文本和插图内容,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危害。
2.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进行口述或书写。
思考(15分钟)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呢?2.探讨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学以致用(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周边环境的卫生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
2.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动,共同讨论和制定可行方案。
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强化环保知识和意识。
2.引导学生珍爱环境、关注身边、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
课后作业1.完成《小朋友在行动》一课的习题。
2.继续关注环保知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提出行动计划等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要规范学生组内的讨论,提高讨论效率,确保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环保宣传,鼓励学生时刻保持环保意识,珍爱环境资源,共护美好家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9795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2.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污染现象有限,对于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2.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环境污染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调查表:设计一份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表,用于学生分组调查。
3.环保宣传资料:准备一些环保宣传资料,用于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什么吗?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健康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分发调查表,学生分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污染源、污染对我们的影响、如何减少污染等。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815c1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2.png)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5.课堂互动环节(5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环保志愿者,向其他同学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环保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环保实验,如水质检测,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Hale Waihona Puke 级上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章节,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类型、原因及危害。本课时为第2课时,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其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旨在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升环保责任感。
-教师收集检测卷,快速批改,了解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澄清学生的误解。
-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在环保行动中继续努力。
4.课后任务布置(5分钟)
-布置与课堂检测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家庭或社区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5.选择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48e18c58fb770bf78a55ab.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第1课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第2课时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嘉伟在邻居家的菜地边踢足球,把菜苗踩倒了一大片……(2)楠楠生病了,爸爸帮她拿药,倒好了水……(3)王鑫背着父母用压岁钱买了个复读机,用后又觉得不合适……9、导致麻烦出现的原因:有时候我们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也会无意中给他们增添麻烦。
因此,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为父母带来麻烦。
10、小小反省会:你给父母添过怎样的麻烦呢?下次你会怎么做?11、情景小探究:爸爸妈妈,我做完作业陪奶奶去散步,奶奶可高兴了,以后我要天天陪奶奶散步!12、思考:如果张小宇能坚持陪奶奶散步,父母会感到……12、为父母分忧: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使父母徒增烦恼。
要为父母分忧解愁,就从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开始吧。
13、我也来为父母分忧:如果早上我能按时起床,父母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会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父母就可以_____________如果放学后我又快又好地把作业做完,父母就可以_________如果我会_______________,父母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14、分忧大行动:请你把你所设想的行为都记录下来,并从放学回家开始就把它付诸行动吧!是什么,懂得要少给父母添麻烦有时候需要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父母着想。
懂得用主动的行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忧。
课堂小结我们不仅要学会怎样为父母分忧,不给父母添麻烦,还要真真切切地在生活中做到。
总结提升板书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二课时1、为父母着想2、为父母分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55611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e.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
2.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环保活动材料,如垃圾分类、绿植种植等。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环境污染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本组的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知识应用于生活,开展环保活动。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教案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6caf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b.png)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第四单元《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1 、课标要求:本课的编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我们的社区生活”的第11 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 、教材分析: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上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问题。
环保教育的内容在教材的各个年段都有所体现,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等。
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绿色的生活方式。
本课从“白色污染”问题入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探究,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增强环保意识;通过探究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认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生活中践行变废为宝;在不断反思中学会过低碳生活、绿色生活。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关于“塑料”这一工业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的还很不全面,以及塑料所带来的危害页了解的很粗糙,缺乏环保意识。
因此,通过本课学习体验,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辩证看待工业品的影响。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形成环保意识。
用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三、教学总目标1、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
2、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讨论、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白色污染、农药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的办法。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寻求解决的办法,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资料学生准备: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塑料制品。
六、学时安排:2 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和了解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塑料废弃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3763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2.png)
-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关爱环境,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5. 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 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保护,珍惜资源。
- 绿色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 减少污染产生:节约用水、用电,分类投放垃圾。
6. 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设计:
5. 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以下核心素养: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原因和影响,学会分析环境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途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创新想法,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了解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知道一些环境问题的表现,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他们可能也了解一些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3. 教学方法:在讲解环境污染影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一道关于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列举至少三种环境污染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布置一道关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以“减少塑料使用”为主题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包括目标、措施、时间和评估方法。
- 主题:选择一个环境保护主题,如减少塑料使用、节约用水等。
第10课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第10课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f78aa05b4693daef5ef73dcd.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第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身边的污染,并通过实际行动,改善我们的生活,共同保护绿色家园。
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文明生活。
《我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塑料的研究,了解塑料带来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的危害。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去发发现其他的污染,并从自身做起,找到降低污染切实有效的办法。
【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探究,了解塑料带来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会造成的危害。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危害。
3.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并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帮过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结合实际生活,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找到合适的办法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找到合适的办法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认识——塑料制品应用广1.猜谜和塑料知识导入。
2.同学们,课前已经让大家去寻找身边的塑料制品,请你们说说见过哪些塑料制品。
3.学生交流。
4.小结:吃穿玩乐,学习家用,到处都有塑料的身影。
它应用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应用广泛)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卡通人物“塑料朋友”将化身孩子们的学习好伙伴,建立塑料与学生之间朋友般的对话关系,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共情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大量交流见过的塑料制品,再次感受塑料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并为探究塑料制品的性能,做好准备。
二、探究感受——塑料制品的性能优1.为什么塑料制品会那么普遍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呢?它到底有哪些性能呢?2.小组代表多角度汇报。
多数塑料质轻,不会锈蚀;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绝缘性好,导热性低;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34121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0.png)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以及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并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环境污染的具体内容和环保措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可能遇到过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解决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具体案例中认识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和来源。
2.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3.环保措施的实施和推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等情境,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思考。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安排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废水排放、垃圾填埋场等,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片中的现象是什么?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和危害。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材中的案例,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9407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2.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环境污染的定义与类型、环境污染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接触到一些环境污染的现象,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2.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做到环保。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定义与类型。
2.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3.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做到环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环境污染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环保活动材料,如垃圾分类袋、环保标志等。
3.准备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环境污染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环保意识。
4.巩固(5分钟)通过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环保标志设计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巩固环保意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a9bac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5.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学会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实际行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知道环保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实际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实际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环境污染案例,用于教学呈现。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垃圾堆积、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的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a123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2.png)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是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保护环境的方法,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具体内容和危害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污染现象有限,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
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方法。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行动力。
3.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发,思考和探讨解决办法。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3.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环境污染问题。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做起,亲身体验环保行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环境污染的严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发,提出解决办法。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强调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5.拓展(5分钟)介绍一些成功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实际效果。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b49e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f.png)
内容逻辑关系
① 重点知识点:
- 环境污染的定义
- 环境污染的来源
- 环境污染的危害
- 环保法律法规
- 环保行动
② 关键词:
- 环境污染
- 污染源
- 危害
- 法律法规
- 行动
③ 关键句:
-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
2. 环境污染的来源:分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
3. 环境污染的危害: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存、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危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环保法律法规:介绍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环保的基本概念,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此外,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环保法律法规,如垃圾分类、噪音控制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较为关注,他们对环保知识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获取知识,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5)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PPT课件、视频、在线工具等多种教学媒体和资源。
四年级道法《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法《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34de1cb8f67c1cfbd6b8d1.png)
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1课时教案
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欢迎下载此文档,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
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仍然希望(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计划))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能了解其他环境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制订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环保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出示视频及图片:白色污染。
生看后回答问题:上述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
2.生自由回答。
(塑料垃圾及其危害)
3.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白色污染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从白色污染说起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7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你见过哪些塑料产品?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二:认真看一下第73面的阅读角
(1)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为什么会被称为白色污染吗?
☆根据上述大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三:研究一下第74面的相关链接
(1)生阅读教材第7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但是污染这么严重,我们可以完全不使用白色污染吗?☆如果不使用这些白色污染,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4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四: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可以替代塑料产品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案?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5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环境污染大搜查
活动与探究一:查一查
(1)生阅读教材第7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白色污染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如果你发现了白色污染,你会怎样处理?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76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7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三:好好看一下第78面的阅读角。
(1)生阅读教材第7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减少农药污染?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体会?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四:看一看第79面的阅读窗和活动园。
(1)生阅读教材第79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你有什么收获?
☆请你谈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理解。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三)师总结:认识体会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白色污染:现状及危害
其它污染:现状及危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