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的评分办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作者:王会宾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第07期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总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开题、中期、结题)中的认知、情感、能力、态度、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
一、学习档案评价学习档案评价也叫卷宗评价,这种方法类似于国外的档案袋评价,就是把学生有关的学习作品以及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反省材料有意收集起来,以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一个或多个领域中的努力、进步或成绩。
其中学生的作品可以包括: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收集到的资料、文章、调查表,自己的感想、体验和收获以及别人的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
学习档案能为教师、学生和学习小组提供更丰富、更完整的评价材料,以便更加准确、全面地进行评价。
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作品,并对作品进行归类。
在学习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互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二、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
成果展示交流有利于学生相互评价和欣赏,有利于教师进行指导性的评价。
展示和交流的形式主要有:1、书面成果展览。
这种方法是将学生在活动中的书面成果通过展板或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它的优点是可以扩大成果的交流面,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展开讨论,不利于其表达能力的培养。
2、成果报告会。
这种方法是学生以口头演说、讨论、答辩的形式介绍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它可以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其过程需要教师根据情况加以指导。
在评价过程中,最好与书面成果展览结合起来运用,效果会更好。
研究性学习评价办法
研究性学习评价办法1、研究态度。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对科学知识有兴趣,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有强烈的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愿望和内在动力,喜爱科学试验与创造发明;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各项活动,主动提出问题、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研究能力。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①搜集资料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科技信息意识,能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筛选,从中发现对自己的研究有价值的信息;能掌握资料收集的一般方法,做好信息资料的积累工作。
②观察能力。
有较强的观察意识,能经常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观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③推理想象思维能力。
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中能够运用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
④操作表达能力。
能提出和设计研究方案,并完成方案中的各项实验。
有较强的成果意识,能写出成果报告,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文笔流畅,叙述清晰,并且善于与他人交流研究成果。
3、研究结果。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
包括预研究报告,课题计划方案,研究活动纪录,资料包,结题报告,答辩报告和答辩纪录等。
研究结果的评价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成果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1、初期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的课题方案,学分为3分。
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参与制定课题方案的态度,学生在提出方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的能力;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成果形式等。
2、中期评价。
中期指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阶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质的关键时段。
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重点,学分为5分。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为主的课程,若指导者对中期阶段不能加强评价和管理,学生的研究就有可能仅仅停留在课题方案上。
中期的评价主要应检查学生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如图书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网上信息资料的查询,校内校外的调查实验,问题的解决和困难的克服等。
学生研究小组应对每次活动做好纪录,指导者应检查学生的档案意识。
研究性学习评价细则
研究性学习评价细则2007-12-6 11:03:42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新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三年共15学分,根据新课程计划的要求和研究性学这门课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研究性学习评价细则如下:一、学习进度及学分配置高中三年共15学分。
1.高一上学期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掌握方法阶段。
学习主要同容为“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学生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一定量的学习笔记,学校要组织相应的测试,这一阶段为3学分,其中学习笔记1.5学分,测试结果1.5学分。
2.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到高二下学期结束的3个学期中,要完成3个课题的研究任务,每个课题4学分,课题研究总分为12学分,总计15学分。
二、课题评价办法1.评价内容与分值。
课题研究评价分为三个阶段,即开题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开题评价占一学分,评价内容以开题报告为主,包括开题报告的内容、小组成员分工、进度安排、表述等。
过程评价占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出席率),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参加活动感悟、收获、体会,材料积累的完整性、规范性等几个方面。
成果评价占1学分,以研究报告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成果的表达形式与内容,成果的可靠性、可信度,成果展示与答辩情况。
2.评价办法整个课题评价的全过程在学年教师指导委员会(学年组组建)的组织下,由班级教师指导小组来完成。
A.开题评价以各班级举行的开题报告会为主要形式,各小级在开题报告会上阐述本组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师指导小组成员(评委)按照相关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或意见。
B.过程评价以活动记录表和个人活动记录档案袋为主要参考依据,由班级教师指导组在结题时依据相关材料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C.成果评价。
结题时,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并进行答辩,评委根据各小组的展示情况和答辩情况进行评价。
三、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的关系1.课题研究结题后,由班级教师指导组从开题、活动过程、结题三个阶段对各课题小组进行评价,各组三个阶段得分3.6分以上为优秀;3.2分——3.5分之间为良好;2.4分——3.4分之间为合格;2.4分以下为不合格。
研究性学习评分细则
3
对两个假设能说出科学合理的理由
2
假设理由的个数
对一个假设能说出科学合理的理由
1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假设能说出理由,但是不够科学合理。
2
3.假设的质量
0.4
假设中包含对问题合理性的预测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假设包含对问题本质的预测,并能用实践检验。
4
有一个假设包含对问题本质的预测,并能用实践检验。
1.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0.3
对数据的选择利用
在分析时利用了所有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使用了正确的统计方法
3
在分析时利用了所有数据,并使用了正确的统计方法,但没有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或比较不正确
2
运用的统计方法
分析了所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但使用的统计万法不当
1
没有充分利用所得数据,但选
指出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但没能提出改进的方法,或方法不正确
1
评价与反思能力的等级评定
A强9分及9分以上B较强8分C一般6分和7分D较差4分和5分
E很差3分及以下
1
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等级评定
A强9分及9分以上B较强8分C一般6分和7分D较差4分和5分
E很差3分及以下
评价与反思能力评价量表
要素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评分要点
评分10分
评价与反思能力
1.分析假设与结果间的差异
0.2
能够发现差异
能够发现假设与结果间的差异,并正确判断出差异的性质
2
判断差异的性质
能够发现假设与结果间的差异,但不能正确判断出差异的性质
3
实验步骤,个别步骤描述不准确或不具备可操作性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细则
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细则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根据教学实际,每六名学生构成一个探究小组,其中男女各三名,一般以座位为基准前后连续三排6名学生组成,各小组选小组长一名,负责日常探究活动,以协调各成员的探究活动的一致性和便于恰当的探究评估。
2.评价标准的构建
①使用评价反馈表,并装订成册,每节课使用一张,根据本学期课时数定页数。
评价表可作为家长了解子女学习情况的载体,在和子女沟通后签字,最后将结果记录在每小组的学习档案中。
②评价时小组长应该如实填写,和教师共同与被评价者及时沟通、分析和探讨。
③该评价分值总分为20分,每学期按4个月计,取最好的月统计成绩,直接可计入期末总评成绩中。
④评价表由小组长每月填写一次,签名后交任课教师保存。
④将以探究小组为单位的成绩在班级中公布并印发各小组。
综合评价指的是以下几个等次:A:优秀,均分在90以上;B:良好,均分在80分以上;C:继续努力,均分在80分以下。
⑤该评价表由教师保存。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研究性学习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
如何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评价是确保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出发,提出研究性学习评价有以下特点: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评价时间的延续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多元性全面性多样性延续性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我国,2000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新一轮课程计划《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计划》将研究型学习列入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开设研究型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不应当仅仅通过测量与评价学习者的行为和结果来评价其学习,而是要对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方式的变化和学习效果进行测量与评价。
这种测量与评价应当就是学习机制的一部分。
那么,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当如何开展,评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依据应该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相结合,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结合研究性学习的不同成分分别设置各自的评价标准。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同等的重要地位。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研究性学习教案二:如何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教案二:如何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索,达到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成果是评估的重点,评估研究性学习成果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如何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呢?一、清晰的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评估工作的核心,评估标准要清晰明确,方便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和使用。
评估标准一般包括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学习成果。
比如,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包括课题选择、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过程、汇报展示等,学习成果方面包括报告、PPT、展板、视频等。
评估标准要结合具体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既要注重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评估,也要关注学习成果的评估。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也是影响评估结果的重要因素,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评价来进行。
其中,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是较为常用的评价方式。
口头报告能够体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而书面报告则能够展现其文字表达和组织能力。
三、自我评价与互评自我评价和互评也是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便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同时,互相评价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四、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总结评价结果反馈和总结也是评估研究性学习成果重要的一环。
评估结果的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评估结果的总结也是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改进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结合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不仅要关注学习成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和评价方式。
评估过程应该适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总结也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学习方式和方法。
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定方法
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定实践证明评价量化的程度同样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成败,优化评价结构才可以加强评价的全面性。
学分评定由指导老师评定学分,由备课组审核,教务处确认。
1、评定依据认定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学分主要依据有五个方面的材料:①开题报告;②活动过程记录;③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④总结与体会,研究成果,结题报告;⑤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的结论。
具备以上五个条件,则给予相应的学分。
(注意开学后以电子版形式上交给科任老师)2、评定原则(1)参与性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则不能得规定的学分。
(2)过程性学生只要参与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但学分有高低的差别,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数据。
过程和结果都要评价,还要调整好两方面评价比重。
(3)真实性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如发现虚假现象,学校将扣除相应学分。
(4)规范性学分评定首先进行自评、组评、师评,然后由备课组审核,教务处确认,并建立公示、抽查制度。
3、评定过程第一: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第二: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
每班提供1个优秀课题,由备课组负责,年级组组织进行全校公开展示,评出学校一、二、三等奖。
第三:指导教师组织、考核和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果、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及出勤情况等。
第四:指导老师在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评定学分,备课组审核备案,教务处组织学分确认。
1。
研究性学习评分细则
附件五研究性学习评分细则
一、开题(10分)
自主选题、组建课题小组、确定指导老师、填写课题申报表并获通过后,即可获得开题环节的10分。
二、中期过程记录与资料整理(40分)
1、指导教师关于过程记录的评审细则
⑴是否有科学合理的研究过程,并能根据自身问题逐步推进所进行的的研究。
⑵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是否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并能明确分工。
⑶研究过程是否有完整的过程记录;是否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⑷是否有比较丰富翔实的资料,是否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提炼,是否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等。
指导老师将根据上述评审细则对该课题的中期过程资料进行综合等级评定:A等级40分,B等级35分,C等级30分,D等级25分。
2、课题评审小组根据指导老师综合评审结果,准许C等级以上的课题结题。
三、结题答辩评分标准(50分)
1、课题成果(20分):⑴论文语言通顺,内容结构严谨,要点明晰、格式规范;
⑵实验报告格式规范,记录详实,关注细节,语言通顺;⑶调查报告格式规范,有问卷调查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推理符合逻辑规律。
⑷具体的实物成果,应配有具体说明及制作过程记录。
2、答辩过程中能针对研究内容体现研究过程真实可信,或推理、实验设计严密,研究方法科学,引用数据可靠;(10分)
3、答辩过程能体现研究态度端正,见解独特、有自己的观点;(10分)
4、回答问题清楚准确、严谨扣题(10分)。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效果评估引言学习是人类的天性,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创造和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是一种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践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如何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及如何评估其效果成为教育界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估的方法。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测量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科内容相关联的。
例如,在学习科学方面,目标可以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提供适当的资源和环境研究性学习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环境,以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
这包括实验设备、图书馆、网络资源和实地考察等。
教室环境也应该充分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提供合适的小组讨论区域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
他们应该提供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帮助他们总结结论和发现。
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研究性学习还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共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发现,互相学习和启发。
这种合作与交流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反思和总结学习成果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之后,学生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他们可以通过书面报告、口头陈述或展示的方式呈现他们的研究过程和发现。
这样的反思和总结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估和表达能力。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
关于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的评分办法
关于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的评分办法(修订稿)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也为了保证学员们真正学有所获,鼓励学员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实践水平,我们决定对作业评价采用预评分和终评分相结合的机制,即在当前模块学习阶段中或结束后不久给予预评分,在培训课程结束后的评分阶段给予终评分。
以下是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的评分办法:(一)预评分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已提交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给予预评分。
预评分最高得分为13分。
凡完全抄袭、有抄袭嫌疑、未使用模板的作品直接判0分,其他作品预评分需要按照以下细则评判:(1)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①主题选择:共2分。
密切结合自己学科教学内容的或者结合当前热点问题的,给2分;选择已到处泛滥而又无新意题材的或题材虚夸的,不给分。
②背景、意义与介绍的表述:清晰明确,用自己语言表达,给1分;使用套话或照搬他人表述的,不给分。
③课题性质:确实属于研究性学习项目,给2分;以非研究性实践活动或其他形式的,不给分;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不给分。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以学生为主语(或缺省主语),用思维导图将三维目标用自己语言表述明确清晰的,给2分(其中,仅用了思维导图但套用他人表述的,只给1分;能以学生为主语描述但无思维导图的,只给1分)。
(3)参与者特征分析:能结合自己的班级学生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明确清晰,给1分;使用套话或照搬他人表述的,不给分。
(4)研究的目标:研究目标与内容体现课题特点,给1分。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合理明确,给1分。
(6)资源准备资源准备符合课题要求,给1分。
(7)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①学生活动:体现学生作为研究主体,给1分。
②教师活动:反映教师的指导作用,再给1分。
如上述两项,套用作业案例或他人设计,缺少自己的语言描述的,则不给评分。
(二)最终评分在收到学员提交的修改作业后,仍按(一)评分办法给出预评分,然后在预评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评分(共7分):(1)创新性:原方案或经修改后体现原创性,给2分。
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评价细则
淳安二中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和总评等第确定实施办法(试行)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实施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试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测评探究与实践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稿)》等文件,学校制订《淳安二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测评实施办法(试行)》,以此办法认定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学分,确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总评等第。
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采用量化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办法来认定学生个人学分,确定总评等第。
学生个人评价合格是学生申请研究性学习或顶个人学分的前提。
结合学生参加研究的课题等级考核情况,课程管理者计算并且获得研究性学习课程总成绩,从而认定学分。
课程管理者根据课题评价等级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总成绩,在A等不超过25%、E 等不超过5%的等级比例规定下,确定学生总评等第的A、P、E 等。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学认定的规定1、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共15学分,属于必修。
学生学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根据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学生在高一、二年级分别参加并且完成一个课题研究,通过考核则获得每一学年的各6个学分;高三年级参加一项调查研究并且完成一份调查报告,通过考核获得3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工作在相应的学习活动结束时进行,课程管理者和学校将学分认定情况分别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课程管理者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工作,由违规和虚假认定行为所认定的学分经查实一律无效并且予以取消,学校将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档案和学生学分档案的管理,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以便查考。
2、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⑴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⑵过程记录;⑶成果;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等方面的评价记录;⑸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
课程管理者以学生参与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为认定学分的主要依据。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目标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考虑以下三个目标:1.评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精准地定位问题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2.评价学生的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估和使用不同来源的信息?3.评价学生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二、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评价研究性学习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学生的反馈,收集有关学生问题提出的、信息检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资料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知和评论。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评价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对学生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展示学生在学习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实践运用技能和知识,形成的的成果往往通过展示来呈现。
学生通过展示来展示他们的问题定义,信息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这对于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4.作品评估评估学生作品是对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
作品评估的标准包括问题的创意性和独立性,信息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有效使用,问题求解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成果等方面。
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标准应该针对学生的任务和过程。
评价标准应该是可以衡量的、具体的和客观的。
除了以上几个目标之外,还应当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定义和设计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定义研究对象,并且有效地设计研究问题和假设?2.问题求解的综合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灵活地应用不同的信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3.研究过程的衡量。
学生研究的过程包括制定问题、信息收集、数据整合和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的研究过程,如何衡量学生的进步和能力?4.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研学活动方案评分
研学活动方案评分研学活动方案的评分范本应当围绕几个核心要素来构建:目的明确性、内容设计、组织实施、安全保障、资源利用、效果评估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评价研学活动的标准体系。
目的明确性是评价一个研学活动方案的基础。
一个好的方案需要清晰地阐述活动的目标,这些目标应当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
例如,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或是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等。
内容设计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一个优秀的研学活动方案应该包含丰富而有趣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要有教育意义,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内容的设计应当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发现问题。
组织实施能力体现了方案的可行性。
这包括对活动流程的详细规划、时间管理、人员分工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
一个好的方案应当能够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迅速应对。
安全保障是评价研学活动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方案中必须包含详细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紧急医疗救助等。
确保学生的安全是进行任何研学活动的前提。
资源利用反映了方案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优秀的研学活动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到成本控制,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以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效果评估是对研学活动成效的检验。
方案中应当包含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生反馈等,以及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分析。
这份研学活动方案评分范本为学校和组织者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评价工具,帮助他们从多个维度全面地审视和改进研学活动。
通过这样的评分体系,不仅可以提升研学活动的质量,还能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引言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或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整理和应用。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对于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个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旨在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目标本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的目标是:1.评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2.评估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3.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收益;4.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指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设计以下评价指标:1. 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问题提出能力:学生能否提出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数据采集能力:学生能否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数据分析能力:学生能否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思辨和判断能力:学生能否通过对数据的思辨和判断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合作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能否有效地在小组内合作,互相支持和协作;•沟通表达能力:学生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听取他人意见能力:学生能否积极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 学习成果和学习收益•学科知识掌握:学生对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是否有深入的理解;•学术研究水平: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通过学术界的评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收获和发展: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发展。
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1.个人报告:学生需要撰写个人报告,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得到的结果和对学习的收获;2.团队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介绍团队的研究主题、方法和成果;3.学生互评:学生需要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4.学术评估:通过专家的评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否具备学术水平;5.反思和自评: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自评,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评分标准
项目保障
(20分)
条件保障
学院能够提供切实的实验条件保障项目进行;经费预算科学、合理
20
项目管理(10分)
项目组人员分工
人员分工合理,任务明确
5
项目研究任务安排
研究时间安排合理,每个阶段工作任务清楚
5
预期成果
(5分)
预期能在正式刊物发表论文,有实物成果等
5
合计得分
评审
专家
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学院:专业: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评分标准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分值
A
B
C
D
评分
前期研究基础(10分)
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对课题理解清楚,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应答切题,参加过科研训练、发明创造、创新性实验等活动;指导教师有科研经验或成果
10
项目实
施思路
(55分)
选题意义
选题新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注重密切联系本学科内容
10
选题的来源选题由学生(Fra bibliotek队)自主提出,来源于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不是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且适合本科生展开研究选题
20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清楚
10
研究工作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工作思路清楚,主要内容安排合理,份量适中,研究方法切实可行
研究性学习设评分标准
活动过程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进行;学生经历所有活动并有一定收获;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与指导
20%
研究环节
研究环节明确,进度安排合理
10%
资源与成果
教学资源
资源准备丰富,资源能促进教学,能发挥必需的作用,具备一定的完整性
10%
总结反思
10%
教学网站评价量规
(此评价量规仅供参考)
结构指标
单项指标
指标描述
权重
网站内容
学习内容
教学网站目标明晰,对学习对象和基础要求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疑、难、关键知识点的讲解透彻;
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学习者的兴趣相关联能够使学习者吸引到课程学习中来;教学效果明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5%
导言与任务
导言能够吸引学习者,并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能预先展示课程学习范围,能帮助学习者做好学习准备;任务是可执行的、学习者感兴趣的,任务的提出参考了课程标准,清晰地将学习者可能知道的与可能做到的联系起来。
10%
素材资源
教学材料选材合理,典型;素材资源丰富,符合教学需要;资源很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及时性、多样性
15%
学习评价
提供适当有效的评价方式,题目丰富,针对性强;评价工具清晰地测量了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必须知道什么,以及能够做些什么
age制作
15%
版面设计
网站首页结构布局合理,主题明确;页面元素布局合理,主体突出;按统一的风格设计页面,简洁,美观,能激发学习兴趣;文字排版疏密有间、字体大小合适;栏目内容图文并茂、图片运用适度、色彩搭配均衡、视觉效果好;
总结反思全面、有深度,改进意见合理、可行
研究性学习设计评价标准
是否对研究性学习的总体过程进行了书面上的反思(例如撰写反思日记等等),反思是否深入,是否涉及到研究性学习的各个方面。
数据分析
分析过程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分析的结论是否合理并经得起检验。
阶段性反思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是否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针对各项任务的开展与完成情况及时进行了反思与经验总结。
结题阶段
学习成果
是否能完整清晰的表达想法,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在小组遇到问题时,是否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学习评价
是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的自评与互评活动,评价标准是否公正客观。
评价标准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阶段
评价项目
评价说明
学生完成情况
开题阶段
选题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符合;选题是否具有实践意义;选题是否具有可行性。
研究计划
各阶段的研究任务是否具体清晰;完成各阶段任务的时间期限是否合理可行;小组成员在各阶段任务的分工是否具体合理。
实施阶段
数据收集
是否通过调查、实践、问卷、实验等多渠道收集最优选择方案的相关数据;是否能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是否能对获得的数据信息描述。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创新精神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表现突出,学习成果显著。
学习过程表现一般,学习结果能完成任务。
学习过程表现一般,学习结果不能完成任务。
有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研究方法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逻辑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研究性学习评பைடு நூலகம்方案
阶段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开题
开题评价
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设想的意识和能力。
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设想的意识和能力
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设想的意识和能力
中期
中期评价
能及时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
能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
不能及时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
结题
评价
参与调查
能认真参与调查,认真完成任务,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能认真参与调查,按时完成任务,有时参与讨论
不认真参与调查,未能完成任务,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上进
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积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有时发言,有时参与讨论与交流,有时阅读课外读物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研究性学习评价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学习策略、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重视学生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的热情、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调节能力等。
三、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评价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而且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职业素养、社会实践能力、文化素养等。
具体措施:
1.制定可行的评估标准。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之前,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以便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想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加强学生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重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性的
训练,如学习的热情、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调节能力等。
4.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时,教师还应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职业素养、社会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的评分办法
您好!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也为了保证学员们真正学有所获,鼓励学员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实践水平,我们决定对模块二作业评价采用预审机制,即在模块二学习结束后,择机公布模块二作业预审结果,在培训课程结束后的评分阶段再给予终评分。
以下是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的评分办法:
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已提交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给予预审。
凡完全抄袭、有抄袭嫌疑、未使用规定的班级作业模板的作品直接退回,学员必须重做作业。
评分细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