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的思考

合集下载

陕西省渭南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陕西省渭南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2 工业 贡 献 不 断 加 大 、
2 0 年全市 单位 G P能耗 3 2 5吨标准煤/ 元, 07 D .8 万 单位工业 增加
三 、 南市 加 快 推 进 新 型 工 业 化 的 几 点 建 议 渭
品加工基地 、 有色金属基地。2 0 0 7年以上六 大支柱工业总 产值 占全市 值能耗 7 13 .5 吨标准煤/ 万元 , 全省各市之首。 均居 渭南市 委、 市政府今年 4月作出了加快推进新型 工业 化的决定 , 必
迩。已探明矿藏 5 种 , 渭北黑腰带 1 以“ 闻名 全国 ; 金堆城钼矿储 量 l 以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小城 镇的发展 , 0 充分发挥城 镇的聚 集效应和 辐射 亿吨 , 居全 国第二 , 被誉为 中国钼都 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三 , ; 潼关 县被 作用。 誉 为“ 华夏金城 。
路 里程均居全省各市之首 。农 业生产 条件 优越 , 素有 陕西粮仓 、 北 和条件。把城市建设摆在重 要位置 , 抓住全省 推进关 中百镇建设 的 西 要
棉仓 之称 , 是陕西最大 的绿色 果 品生产 基地 , 秦川牛 、 奶山 羊闻名 遐 机遇 , 把工业发展与小城镇 建设紧密 结合起来 , 加快工 业园区发 展 , 并
3 交通 通 信 便 捷 发 达 , 、 自然 资 源 极 为 丰 富
峻的竞争环境 , 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 及时掌握并利 用互联网的技
2 以城 镇化 支撑 工业 化 、
渭南市地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 带和西 部大开发 的前 沿地带 , 陕 术手段 , 是 积极开展 电子商务活动 ,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西 乃至西北的东 大 门, 具有承 东 启西 、 接南 北的重 要作 用。六条 铁 连 路、 两条高速公路 、 两条国道和 七条省道贯 穿全市 , 公路密 度和高速 公 城镇化是 工业化发展的基本 土壤 , 为工业生 产提供 了必要 的环 境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十三五”是中国国家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各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渭南作为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面临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渭南的实际情况,提出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环保产业发展1.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加大环保科技和绿色生产力的投入,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发展中求稳,稳中谋进。

2. 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环保产业。

渭南地处秦岭腹地,生态环境优越,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环保行业,例如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 支持当地企业发展环保科技。

给予环保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1. 积极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

鼓励农民转变传统农业观念,推广现代化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提高耕地利用率。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3.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

引导农民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

2. 推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和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3. 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投入和监管力度,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发展旅游业,拓展经济增长点1. 充分利用渭南的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业。

渭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可以开发旅游业,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渭南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渭南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渭南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通胀压力较大等严峻挑战,渭南市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积极克服经济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全市开发区经济运行态势逐渐趋好,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一、开发区基本概况2011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内规划面积8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8.5平方公里,拥有企业27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年末从业人员27845人,其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4033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4915人。

二、开发区经济运行特点(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行平稳2011年,全市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144.51亿元,同比增长41.4%;工业增加值48.6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销售产值117.8亿元,同比增长36.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利润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22.2%。

(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2011年,全市开发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亿元,比上年净增11.7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完成投资额67.2亿元,比上年净增17.5亿元,同比增长35.2%;基础设施投资额9.3亿元,比上年净增1.4亿元,同比增长17.7%。

(三)吸引内资成果丰硕2011年,全市开发区引进内资项目54个,比上年增加7个,同比增长14.9%;实际到位内资项目资金83.5亿元,比上年净增12.7亿元,同比增长17.9%。

(四)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全市开发区财政收入19967万元,比上年增加7145万元,同比增长55.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600万元,比上年增加3258万元,同比增长31.5%。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1年以来,由于受经济增长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偏紧以及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开发区工业增速趋缓,效益下滑。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摘要】渭南作为陕西省重要的中心城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通过确定发展方向、重点措施的实施以及未来发展展望,为渭南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渭南未来应致力于打造经济新动能,推动产业升级,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城乡全面发展。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实现渭南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城乡协调发展”、“重点措施”、“未来发展”、“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渭南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是华北地区的门户城市之一。

作为陕西的重要地级市之一,渭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渭南市位于陕西省中部,黄河流经其西部,是陕西省境内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健康产业和物流、信息等8个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渭南市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基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陕西省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

渭南市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特色明显,发展速度快。

渭南市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渭南市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渭南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加稳步地向前推进。

1.2 问题意义渭南是陕西省重要的地级市之一,位于黄河中游平原的中部,是连接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十三五”时期,渭南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科技创新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障碍。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渭南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陕西调查第32期总第305期2013-11-5 10:37:00工业园区是依托市、县区域形成的一种聚集型的产业圈,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中指出:“实践证明,发展县域工业园区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近日,我们对渭南市的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区域总体水平,园区企业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但是,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较少,配套生活、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成为制约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1.政策扶持产业园区建设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2008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保证了县域工业园区的规范发展、科学运行。

2009年,省政府又印发了《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其中着重提出了要在现有187个县域工业园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100个重点园区建设,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

2011年制定了《县域工业集中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对集中区内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两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46亿元,共支持了116个项目,总投资达55.29亿元。

渭南市2007年开始集中建设工业园区。

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中共渭南市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在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税收、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制定了跨区域经营企业、产业联合转移企业的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作为陕西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下面将从渭南市的经济总体发展、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三方面进行论述。

渭南市的经济总体发展保持了较快的速度。

根据统计数据,渭南市近年来GDP年均增速保持在7%以上,位居陕西省前列。

渭南市的经济总量逐年增加,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渭南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了1000亿元,人均GDP超过了1.5万元人民币。

这表明渭南市的经济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渭南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过去渭南市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但近年来渭南市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已形成了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特别是制造业方面,渭南市聚焦汽车、机械、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转型,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水平和附加值。

渭南市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渭南市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条件。

渭南市政府积极推动项目落地,着力解决投资项目的各类问题和困难,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这些举措使得渭南市成为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值得肯定。

渭南市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在未来,渭南市还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推进渭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推进渭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推进渭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思考2005年是陕西渭南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极为关键的一年。

新的一年,渭南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渭南工业经济跨跃式发展。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近几年来,渭南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27.03亿元,同比增长25.1%,与2002年相比净增106亿元。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了两倍多,创全市工业发展史上最好水平。

但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新的一年,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在坚持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从渭南实际情况出发,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先导,以化工、建材、机械、冶金、能源、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为支撑,以发展机械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国有资产向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集中。

在方式上要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坚持走“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工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

要进一步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有、发展靠民力”的观念,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发展民有工业企业,充分发挥民有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2005年我们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依托资源开发一批、盘活存量激活一批、多元融资新建一批”的思路,突出抓好以能源、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工作。

2005年要抓紧出台扶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全市范围内选择百名骨干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着力抓好化工、天斗、天源、纺织四大企业集团组建工作。

要继续加快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积极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发挥其对县域工业的带动作用。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1. 引言1.1 陕西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陕西关中地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处华北、华中和西南交汇处,东接黄土高原,西接秦岭山脉,南临秦巴山地,北靠渭河流域。

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要道,被誉为中国的“腹地之津”。

地处渭河中下游,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

陕西关中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被誉为中国的“粮仓”。

关中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陕西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1.2 渭南市的概况渭南市是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是连接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京广铁路、长珲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渭南市总面积7759平方公里,辖8个县、1个市,总人口约为530万人。

渭南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中国首批文明城市之一。

渭南市是陕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测算的城市之一,也是陕西省发展相对较快的城市之一。

渭南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较为平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渭南市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是陕西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2. 正文2.1 渭南市的经济发展历程渭南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历史悠久,经济发展也有着较为独特的历程。

在古代,渭南曾是周、秦、汉、唐四大帝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而在现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渭南市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渭南市开始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特别是在90年代初期,渭南市率先进行了乡镇企业改制,积极引导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形成了渭南经济的多元化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渭南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与服务业转变。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摘要】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渭南市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三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和交通便利性;五是促进就业和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结论部分强调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同时呼吁加强政府部门协调与监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推动渭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就业、人才培养、战略、政府部门协调、监督。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十三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制定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2016年至2020年的新一轮五年规划。

渭南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在“十三五”时期,渭南市经济持续增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推动渭南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本文中,将提出一些关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就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渭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渭南需要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以下是几点可行的建议和对策:要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支持力度。

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满足市场需求。

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渭南市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市级行政区域,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食品产地和工业基地。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渭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1.优化资源配置。

渭南市拥有较多的人才和优质的自然资源,但是,部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分配不合理。

应当采取措施,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培育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2.加强环境保护。

渭南市的环境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城市垃圾的集中处理、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亟需重视。

应当采取措施,逐渐建立起发达的废弃物处理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治理,建设具有渭南特色的生态旅游区。

二、加强企业创新和发展1.加强科技创新。

渭南市近年来加强了科技创新的投入,但仍然存在差距。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引进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强化企业发展。

私营企业在渭南的贡献过于薄弱,而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受到一定限制。

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完善企业管理体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1.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渭南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优化城市整体布局,推动城市的更新改造,加强交通、保障性住房、公共设施等配套建设。

2.加强城市管理。

渭南市的城市管理体系亟待加强,缺乏市场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因此,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1.挖掘渭南历史文化底蕴。

渭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应当充分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渭南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迎合市场需求,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和税收收入。

2.推动文化创意产业。

渭南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可以开展文化创意产业。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园区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工业园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

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

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工业园区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严肃处理。

其次,应优化土地利用。

目前,一些工业园区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部分园区占地面积较大,但利用率不高。

因此,应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园区用地范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可以推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通过绿化和生态修复,使工业园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

第三,应实施产业升级。

一些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工业园区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最后,应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在工业园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的指导,确保园区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土地利用、实施产业升级和加强政府监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渭南市是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黄河中游,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传统深厚。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渭南市将着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为此,我们有必要制定全面的对策和建议,提出有效的措施,为渭南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局面。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渭南市传统产业较为发达,主要以农业和煤炭等资源型产业为主,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些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

渭南市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拓展产业链条,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渭南市地处黄河中游,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大压力。

在“十三五”期间,渭南市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森林覆盖率的提升,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水污染治理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渭南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障的重要保障,渭南市在“十三五”期间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信息覆盖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十三五”期间渭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渭南市应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城乡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渭南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渭南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渭南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浅析2017/11/30 9:31:00 陕西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当前,在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时期,许多传统产业已经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和引领作用。

下面,就渭南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予以分析研究。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近年来,全市始终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发展规律,努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16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市GDP增速5.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8.79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

1、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明显,发展较快2016年全市512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4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41.37亿元,其中49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9.82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8.7%。

在全市49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有22户企业全部产值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余27户企业只有部分产值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49户企业共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9.83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1%,同比增长27.5%,高于全市工业速度20.0个百分点。

全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2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70亿元,同比增长38.8%,高于全市工业速度31.3个百分点,在全市工业生产中优势明显。

2、新材料产业引领发展成为新特征从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看,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产业,该产业2016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04.96亿元,占比达到80.8%,这主要得益于蒲城清洁能源的新增效能及良好发展势头;新能源处于发展壮大的领头产业,虽然总量占比较低,但增速最高,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5倍,主要是合阳智远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陕西合阳桂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2016年投产,对该行业拉动较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负增长,主要是该产业领头企业陕西线艺电子有限公司同比负增长,对该行业影响较大。

渭南工业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渭南工业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渭南工业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012-8-3 8:38:00 渭南统计局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生产是渭南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传统的能源消耗产业。

全市现有规上工业343户,其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0%,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耗的60%以上,既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也是能源消费的主体。

在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战略时期,全市既要“做强能源化工产业”、“整合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又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创建低碳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科学发展的同时力促企业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给力渭南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再造富裕文明和谐活力新渭南。

一、全市工业发展及能源消费现状1、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趋升。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08.25亿元,同比增长23.0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

实现工业增加值246.63亿元,增长23.0%,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

从各月累计增速看,2月份为6.2%,3月份为19.5%,4月份为22%,5月份为22.5%,6月份为23.0%,呈逐月回升趋势。

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五增一降”:炼焦行业增长46.64%、化工增长29.4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9.02%、有色冶金工业增长31.41%、电力及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95%、黑色金属冶炼工业下降8.32%。

2、等价值能耗总量同比增速回落。

“等价值”是生产一个单位的能源产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种能源产品的热量。

目前,这个规定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标计算上。

等价值能耗是将当期电力消费和产出通过等价值折标系数折算成实际消耗的标准煤量,在进行核算时,用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加上实际消费的等价电力标准煤量,同时剔除掉外输的等价电力消耗的标准煤量。

规上工业等价值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60%以上,是全社会能源消费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等价值能源消费量518.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92%,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4.08个百分点。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三五”渭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渭南是一个位于陕西省中部的地级市,也是关中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对渭南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渭南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渭南的经济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和重工业,这些行业存在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多的问题。

渭南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

还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渭南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渭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紧缺、土地退化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渭南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管理,推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渭南应加强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当前,渭南的城乡发展存在着差距,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渭南应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还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统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和人才的流动。

渭南应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人才则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支撑。

渭南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创新的效果。

还应注重培养人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十三五”时期,渭南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渭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陕西省渭南市位于中国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

近年来,渭南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从农业大市向现代产业城市的转型。

渭南市的工业发展迅速,成为陕西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渭南市目前拥有40多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涵盖了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建材、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

特别是汽车制造业,渭南市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汽车生产企业的入驻,如长城汽车、宝骏汽车等。

渭南市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渭南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秦始皇兵马俑、华山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渭南市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如旅游交通、酒店、景区设施等。

渭南市还打造了一系列的旅游品牌活动,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提升了渭南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渭南市的农业发展也表现出良好的势头。

渭南市的农田面积广阔,气候条件适宜,是粮食生产的优质区域。

近年来,渭南市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度,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等,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渭南市还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渭南市的教育和科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渭南市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如西安交通大学渭南校区、陕西省科学院渭南分院等,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和科研成果。

渭南市还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创新。

陕西关中地区的渭南市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工业、旅游、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渭南市的努力,相信渭南市的经济发展将会不断进步,为地区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园区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思路

工业园区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思路

工业园区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思路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总结上半年工作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概括和总结:1. 生产经营状况上半年,公司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园区内的企业逐步恢复了生产,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部分企业产值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我们也注重了生产安全和环保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 政府政策支持在上半年,园区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企业提供了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园区的发展。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为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我们还注重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大力推进了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园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为进一步吸引投资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 文明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园区文明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园区员工的精神文明素质逐渐提升,企业内部协调发展,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有效释放。

5. 园区宣传工作在上半年,我们也注重了园区的宣传工作。

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提高了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拓展了园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在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推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具体工作思路如下:1. 产业发展在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力量,争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和优惠待遇,共同推动园区的健康发展。

在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不断提升园区的硬件条件,为企业提供更好更便利的生产和发展环境。

4. 安全环保我们将继续加强园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做好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整治,确保园区的安全稳定和良好环境。

5. 园区文化建设我们将继续注重园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园区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凝聚园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的思考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渭南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和强劲动力,成为支撑新型工业的主要载体。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推动渭南市园区经济升级晋档,打造关中东部优势产业高地,我们近期对全市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调研。

一、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渭南市产业园区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14个,涉及能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医药、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36个行业门类。

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1个,县级7个;总建成面积173.3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达到六通一平的2个,五通一平的4个,四通一平的3个,三通一平的5个。

截止2010年底,工商登记入园企业达到967户,注册资金139亿元,吸纳就业6.5万人,其中已投产的817户,正在筹建的150户;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下的企业506户,5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265户,1000万元-5000万元的企业139户,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34户,亿元以上的企业23户;能源化工类企业95户,冶金建材类155户,食品医药类40户,装备制造类76户,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类112户,社会服务类61户,其他门类428户。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8户,投资总额20117万美元,注册资本11558万美元,外方认缴出资额9401.45万美元。

高新技术企业9户,外向型企业4户,外埠投资企业44户。

到2010年底,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92.03亿元,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82%,实现收入331.65亿元。

可以说,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全市新型工业的主导力量。

二、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速度较快。

2000年以前,渭南市仅有渭南高新区一个产业园区,园区内除渭化集团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企业。

2000年以后,虽然韩城龙门、澄城韦庄、华阴罗敷、富平庄里等重点小城镇,依托原有国有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但仍然规模小、层次低、发展慢、污染重,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产业园区。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后,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在短时间内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园区户数猛增到14个,特别是渭南高新区、卤阳湖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渭南经济开发区、韩城龙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澄城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市产业集群新格局的形成。

同时,富平陶艺村、华县皮影等具备一定基础和雏形的准园区也在迅速发展之中。

2、规划建设起点较高。

市委、市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发展理念,紧盯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趋势新要求,对全市14个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定。

卤阳湖通用航空产业园以打造国内顶级通用航空产业为目标,高起点规划,编制各类规划设计14项。

经开区以打造秦东一流工业化市区为目标,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着手编制经开区分区规划和局部专项建设性规划,将规划区划分为机械电子、环保装备、科研文教等九大产业板块。

渭南高新区,对照国家级高新区考核指标要求,委托专业公司编制了高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现已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韩城龙门工业园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区为目标,循环利用项目3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炼钢、焦化、洗煤为基础的8个循环经济链条。

3、承载能力渐次增强。

全市以园区发展带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共识更加牢固,各项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改善。

渭南高新区、渭北经济开发区、卤阳湖航空工业园、韩城龙门煤焦电钢循环经济示范区、澄城煤电铝硅工业区、华县有色冶金与煤化工工业区等一批重点工业园区设施功能更加完备,具备承载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增长极。

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电力、中联重科、龙门钢铁、金钼股份、渭河化工、青岛纺机、三鑫棉纺、北人印机、青岛啤酒、雨润食品、安德利果汁等一批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的入驻,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吸引力,已经成为渭南经济发展的坚强支柱。

4、地域发展各具特色。

主要表现为北南重、中部轻、西部大、东部小。

韩城龙门工业园、澄城工业园、富平庄里工业园、华县沿山工业园等园区聚集着全市90%以上的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重工业,分布着资源依赖性较强的龙钢集团、韩电、时风水泥、秦电、金堆集团等一批重工企业;大荔科技园区、大荔商贸产业园、蒲城工业园和韦庄工业区基本以纺织、花炮、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

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等西部产业园区是目前全市规划标准最高、承载能力最强、企业数量最多、工业产值最大的园区群,东部的潼关工业园、华阴罗敷工业园规模相对较小。

5、特色支柱产业快速崛起。

园区建设带动了大项目落户、大资金投入、大产业聚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市域资源优势创新发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加工、食品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中联重科建成投产,可实现产值100余亿元,年税金7亿元,年利润9.3亿元;拓日太阳能将幅射和催生机械加工、化工等7个门类60余种配套产品,聚集形成就业容量近3万人,年产值近300亿元的产业集群;投资2.6亿元的黑猫炭黑项目,改变了韩城长期以来有焦无化的历史;投资37.5亿元,年产558万吨的龙门煤化工项目,为全国最大的焦化项目。

截止2010年底,全市园区加工制造、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注册资本达到87.5亿元,户数42户,分别占入园资金的62.9%,户数的43.1%,居于主导地位。

三、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渭南市产业园区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全市经济发展。

1、规模小,层次低。

咸阳现有工业园区35个,入驻企业4600户,从业人员25万;三门峡市省级园区就有7个,面积37.3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29户,从业人员16.4万人。

不论从园区数量、建设规模,还是入园企业户数和从业人员比较,渭南市都有不小的差距。

2、知名企业少。

全市产业园区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企业仅23户,高新技术企业仅9户,且规模很小。

陕西中国驰名商标占全国1.8%,渭南市中国驰名商标仅有1件,仅占全省的3.7%;在全国77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陕西15件,渭南市仅1件,占全省6.6%;在陕西省781件著名商标中,渭南市有73件,仅占全省9.3%。

3、产业集中度不高。

从渭南市14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园区来看,入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36个行业门类,但大多数企业只是地理空间的聚集,而不是具有产业关联的共生体,也没有对外形成“园区”的特色品牌和竞争优势。

渭南高新区共有企业444户,分属冶金、能源、化工、食品等28个行业门类;经开区入园企业78户,涉及15个行业门类;华阴工业园14户企业分布在冶金、农业、加工、机械制造四个行业门类;大荔商贸产业园入园企业22户,其中房地产等非商贸企业就占有相当比例。

而且,园区内大企业与众多小企业之间缺乏配套关系,行业分散,甚至存在着类似食品加工与化工农药在生产环境上的冲突。

4、企业外向度较低。

全市967户入园企业中只有54户外向型企业,仅占园区企业总数的5.6%,除苹果加工和钼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以国内或省内市场为主。

2010年,全市园区企业出口交货值仅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81%,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所占比重低近1个百分点。

5、瓶颈制约凸显。

据调查,各园区和企业普遍反映,土地供应紧张、企业资金紧缺、体制机制落后,是当前制约园区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

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强化措施,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1、多管齐下,优化配置好园区土地资源。

要在国家严把土地闸门的情况下,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催化和放大土地集约效应。

对少数“圈地”不作为企业,要采取政策法律措施,收回土地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配置;对一些投资饱和度不够的企业,在保证扩大生产的同时,从严供应用地;对新入园企业,要核算用地额度,严把土地政策关。

大力挖掘土地复垦潜力,增加园区土地供应。

2、顺势发展,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按照“融入大西安、对接大关中”的发展趋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强顺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创新意识,围绕西安大都市经济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入园企业数量,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的数量,做大园区规模,提升产业层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质和量上推动渭南市产业园区上台阶上水平,形成关中东部强力带动的增长极。

3、建立特色专业园,提升集约发展水平。

要统一规划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注重外来企业与本地特色经济的结合,着眼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眼于建设特色专业园区,着眼于引进植根性强、规模大的项目,尽快提高园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彻底改变规模小、产业散、无特色,甚至产业重复的低水平发展现状。

同时,要加快交通、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和物流、研发、人才、法律、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改善园区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园区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深入做好商标战略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分类指导、资源整合、舆论宣传、效能监督和考核奖励等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注册商标保护,建立健全实施商标战略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全面促进园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改变技术水平差、名优产品少、竞争能力弱、产业层次低的发展现状,推动园区经济上水平上台阶。

5、弱化政策优惠意识,增强服务意识。

不可否认,土地出让价格优惠、税收政策倾斜以及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对吸引外商投资起到很大作用,但同时也使地方财政遭受了不小损失。

根据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是外商把根留住的重要因素。

因此,今后要从政策优惠向增强服务转变,从提供资源向提供环境转变,从项目招商向配套招商转变,积极推行项目代理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首违只纠不罚制、重大项目全程服务制,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真正实现以服务招商,以环境留商,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