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册历史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册历史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设计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小说片段、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在文学史上,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齐名。清朝文学成就最为辉煌的当数小说,产生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著,涌现了一些中外闻名的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代表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本课我们就来学习《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

二、新课讲授

《红楼梦》

1.作者:曹雪芹。

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部分保留了曹雪芹的原意。

2.创作特点:

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福建省永安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新人教版

福建省永安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新人教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首先进入我的第一个环节:说教材

一、说教材

(一)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本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在小说和戏剧方面取得的文学艺术成就。教材内容将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通过这两个部分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深刻认识,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红楼梦》和京剧的成就

依据:《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京剧是国粹,且根据课标要求。

难点:理解文化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依据: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对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理解难度大。(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和代表作,知道京剧是“国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视频观看、问题探讨、故事讲述、学生表演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来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说学情

永安十二中初一(2)班学生成绩分化很极端。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好,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是大部分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需要更好的督促。七年级学生对于《红楼梦》很不熟悉,但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对于古代的文学艺术的兴趣较浓厚。

七年级初一 历史 明清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七年级初一 历史 明清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第21 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本课难点:多方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清代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明朝时期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相结合,使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清代文学艺术又有哪些新发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同时

配歌曲《枉凝眉》)。

目标导学一:阅读课本107—108页

多媒体出示答案 自读教材P105—

P107,完成表格

目标导学二 昆曲和京剧

(一)昆曲 (自读教材,完成表格)

多媒体出示答案

播放音频让学生欣赏昆曲《牡丹亭》(提示:它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二)京剧

自读教材,完成表格,多媒体出示答案

三、京剧艺术:自读教材,完成表格

戏剧

名称

背景形成发展特点地位

京剧1790年

,四大

徽班进

京京剧形

成——

以徽调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

回体长篇小说[1]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

系统。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

高鹗整理”[2]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红楼梦

1.(多媒体出示87版《红楼梦》中的人物,提出问题:说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

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多媒体出示《红楼梦》书影和相关的影视剧画

面,提出问题:《红楼梦》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理解《红楼梦》及其艺术成就,通过了解昆曲与京剧,初步感知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与特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有关京剧资料、绘制脸谱、学唱京剧选段,帮助学生对初次学习的新剧种产生兴趣,增加了解。利用教学课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分析、讨论总结问题等形式,帮助学生从认知历史到理解历史,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

《红楼梦》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清代的戏剧的发展。

【教学难点】

多方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清代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

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

自主探究:你知道明清时期昆曲的代表作品吗?作为我国的“国粹”,京剧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二、新课学习

一、《红楼梦》

1、提问:在明朝历史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这三部名著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七年级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单元: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与开展

课题: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为本单元中的最后一课,承接18、19、20课清朝的政治沿革,呈现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开展。本课既讲述了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并分析了造成文学艺术开展的原因,即政治经济的变化,照应前三课。

2. 课标: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本课分为两个板块:《红楼梦》,昆曲和京剧艺术。分别以《红楼梦》和昆曲、京剧为代表,展现清代小说和戏曲艺术的开展。

3. 本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子目内容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前期文化繁荣。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开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为根底的。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

1.通过观察图片,比照归纳,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开展的表现〔史料实证〕,理解其开展的原因〔唯物史观〕,认识到伴随经济的开展文学艺术逐渐从高雅走向通俗。

2.通过对预设问题的思考,调动已有知识,理解、解释〔历史解释〕清朝文学艺术的开展与前面所学的政治、经济开展的联系。

3.认同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开展继承了清朝之前的文学艺术成就,理解历史的延续与变迁。〔时空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和影响。

2.理解文学艺术开展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展示“军机处外景〞、“前门街图〔局部〕〞和“盛世滋生图〔局部〕〞三张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清朝前期政治、经济开展相关知识,进而表达随着政治、经济的开展,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引入正课。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能够理解和阐释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该时期的典型作品。

【教学重点】

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

2.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情景演绎法;

3.小组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1.教学PPT;

2.多媒体设备;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学资料;

2.学生做好听讲、笔记和讨论的准备。

二、知识导入

1.利用PPT播放清朝前期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图片来猜测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

2.通过学生的发言来导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内容讲解

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

1.1 概述: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文学艺术在此时

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继承和发展元明时期文学艺术的传统,同时又受到机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1.2 顺应时势,体现思想觉悟。清初时期是思想解放和变革的

时期,文学艺术往往是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折射出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情感,显示出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1.3 体裁多样,创作活跃。除了继承元明时期的文学艺术传统,清初文学家又在其基础上自然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例如:小说、诗歌、杂文、坊体文等等。

1.4 民间艺术的兴盛。清朝前期民间艺术被激活,表现为艺术

家们对民间生活、民间风俗、民间习惯的关注和创作。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一、打开文本——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科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字目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前期文化的繁荣。

二、贴近生活—说学情

再来看我们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情况是只从语文课堂中知道《红楼梦》的作者和其中的几个事件,并未完整的详读《红楼梦》,对于该书的思想艺术特色和思想高度完全体会不到;另外,对于昆曲和京剧的来源与发展,学生更是一片茫然,我们希望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与文学、戏曲进行亲密接触,去体会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感受市民文化的繁荣。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

思想艺术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

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

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

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

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情景再现和微课观看,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激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结合课标—说教法

教法与学法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采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实现课堂上的小翻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观看视频、迁移拓展来完成学习目标。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其一,七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红楼梦》原著,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获得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切忌弄成单纯的故事会)。其二,由于地域的限制,可能学生对昆曲和京剧并不了解,教师可联系已学知识,点到即可。

【方式方法】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曹雪芹像、《红楼梦》插曲及昆曲、京剧选段等。

【教学过程】

—、复习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片头曲的片断。提问: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它的作者是谁?创作于哪一朝代?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由此此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红楼梦》

教师在组织有关《红楼梦》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 ”“《红楼梦》问世后,为什么几经统治者的封禁?”“《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所谓的‘红学’说明了什么?”等不同层次和角度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讲课讲稿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讲课讲稿

《清朝前期的⽂学艺术》教案讲课讲稿

备:5.25 上:6.1

课题:《清朝前期的⽂学艺术》课型:新授

⼀、教学⽬标

1.核⼼素养:历史学科五⼤核⼼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式,进⾏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素养。

2.学习⽬标

⽬标1:结合电⼦教材或者教材,完成⾃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

⽬标2:通过学习《红楼梦》和京剧的内容,了解清朝⽂学艺术的成就和特⾊,并探究清朝⽂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激发对祖国传统⽂化的⾃豪感。(重点)

⼆、教学活动

1.课堂导⼊

师:视频:昆曲《牡丹亭》选段

同学们看完这段昆曲有何感受?昆曲是何时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2.讲授新课

出⽰学习⽬标,指引学⽣学习。

(1)⾃主学习

结合教材,完成⾃学检测试题,识记《红楼梦》的作者、思想内容和创作特⾊、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结合视频,说说你了解的红楼梦?分析归纳出清朝⽂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2.阅读教材,梳理昆曲的演变过程,并说出昆曲的特点及代表作。

3.阅读教材,说出京剧是怎样产⽣的?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名著之⾸,章回体长篇⼩说,原名《脂砚斋重评⽯头记》,⼜名《情僧录》《风⽉宝鉴》《⾦陵⼗⼆钗》《还泪记》《⾦⽟缘》等,梦觉主⼈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鹗整理

以贾宝⽟与林黛⽟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家族的兴衰变化。

2020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创新优质说课稿

2020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创新优质说课稿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创新

优质说课稿

名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单元由《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朝的灭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8课教学构成。第三单元主要介绍1368年至1840年明清时期的历史。其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建立后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州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治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分有效的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然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浙落后于世界发展朝流。本单元主要有四条线索,即君权强化、抗击侵略、巩固边疆和对外关系由开放到闭关。本课承载着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任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8课。本课共两部分,即《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昆曲和京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

2.掌握清朝前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3.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规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

1. 课程标准

本课程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为标准。课程内容包括: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特点、清朝前期的主要文学艺术作品、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2. 教学重点

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特点的学习。

2.清朝前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3.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的认识。

3. 教学难点

1.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2.掌握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方法。

3.了解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文学艺术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艺术对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及贡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或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融合了汉文化和满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人文景观。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成就卓著,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2. 学习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

稿

尊敬的教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呈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

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的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的最后一节单元课,主要围绕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展开探究。学生们将会了解到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程。

本堂课符合《中小学课程标准》要求,能够有助于学生们对于历史人文的认知和想象,同时能够夯实学生们的历史知识体系,推动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程。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从文化艺术史的角度理解历史,提高历史思维和判断力,同时对自身的文化修养有所提升。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体会人文情感,加深历史记忆,在对历史的认知和想象中体验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厚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2. 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1. 了解并辨析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探究其发展及影响。

2. 加深学生们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和想象,让他们理解并体会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

在本堂课中我们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 巡视式教学法:通过观看课件、图片,让学生们通过视觉方

式去理解、感受、分析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

2.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提高学习成果。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

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戏曲、书画等。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词、戏

曲等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掌握相关

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

2.课件:相关的历史图片、音频等资料。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评课稿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之一,主题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内容和特点,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变化;

2.掌握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3.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变化;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2. 教学难点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

1.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背景介绍(10分钟)

•清朝前期社会背景的变化(政治、经济等方面);

•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内容(20分钟)

•清代诗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清代戏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清代小说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变化(20分钟)

•与明朝文学艺术的比较;

•清朝文化政策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4.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与社会背景的关系(25分钟)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反映的社会现象;

•文学艺术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

5.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意义和影响(15分钟)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艺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和资源

1.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一、打开文本——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科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字目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前期文化的繁荣。

二、贴近生活—说学情

再来看我们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情况是只从语文课堂中知道《红楼梦》的作者和其中的几个事件,并未完整的详读《红楼梦》,对于该书的思想艺术特色和思想高度完全体会不到;另外,对于昆曲和京剧的来源与发展,学生更是一片茫然,我们希望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与文学、戏曲进行亲密接触,去体会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感受市民文化的繁荣。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

思想艺术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

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

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

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

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情景再现和微课观看,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激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结合课标—说教法

教法与学法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采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实现课堂上的小翻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观看视频、迁移拓展来完成学习目标。

四、走进课堂—说设计

(一)【乘趣味先导之舟】

教师在上课前播放视频“朗读者”,引领学生欣赏董卿朗读《红楼梦》片断,让学生感受《红楼梦》的文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起学习之旅。

(二)【达学而不厌彼岸】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自我学习之路】老师引领学生看导学案中的任务单,带着任务去自学。【扬自主学习的风帆】开启学生的自学旅程,通过认真观看“微课”学生能够完成自学任务,产生疑问,老师把教材知识解读成图文并茂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挑错求真的欲望,更认真的自学。

(四)【点燃学生参与的火种】通过各类艺术形式的视频展现进行测试,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五)【让异议焕发光彩】是希望学生能够提出可以适度探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

(六)【我们一起写板书】老师出示本课的知识纲要,让学生编写板书,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线索,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最后,运用常规的“当堂训练”来检测学习效果,效果怎么样呢?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