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必备知识(含基础水平必备知识+中级水平必备知识+高级水平必备知识)

合集下载

《不等式及其性质》 知识清单

《不等式及其性质》 知识清单

《不等式及其性质》知识清单一、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连接两个数或代数表达式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如:5 > 3 ,x < 10 ,2x +3 ≥ 7 等等。

不等式表达了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它是数学中用于描述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

二、不等式的分类1、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的不等式,如 3x < 9 。

2、一元二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不等式,例如 x²5x + 6 > 0 。

3、简单的多元不等式含有多个未知数的不等式,比如 2x + 3y > 8 。

三、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如果 a > b ,那么 b < a 。

这意味着,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相互的,当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时,反过来另一个数就小于这个数。

2、传递性如果 a > b 且 b > c ,那么 a > c 。

例如,5 > 3 ,3 > 1 ,所以 5 > 1 。

传递性在比较多个数的大小时非常有用。

3、加法性质如果 a > b ,那么 a + c > b + c 。

也就是说,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例如,因为 7 > 5 ,所以 7 + 2 > 5 + 2 ,即 9 > 7 。

4、减法性质如果 a > b ,那么 a c > b c 。

与加法性质类似,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5、乘法性质(1)如果 a > b 且 c > 0 ,那么 ac > bc 。

即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比如,3 > 2 ,同时乘以 5 ,得到 15 > 10 。

(2)如果 a > b 且 c < 0 ,那么 ac < bc 。

当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会改变。

例如,5 > 3 ,但乘以-2 后,得到-10 <-6 。

6、除法性质(1)如果 a > b 且 c > 0 ,那么 a/c > b/c 。

不等式知识点详解

不等式知识点详解

不等式知识点详解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示关系的方式,它利用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等)来表示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不等式在数学中的运用广泛,特别在代数、几何、经济学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有关不等式的基本知识点。

一、不等式的基本形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如ax+b>0(或<0)、ax+b≥0(或≤0)的不等式,其中a、b为已知的实数,x为未知数。

2. 一元二次不等式:形如ax^2+bx+c>0(或<0)、ax^2+bx+c≥0(或≤0)的不等式,其中a、b、c为已知的实数,x为未知数。

3.绝对值不等式:形如,f(x),>g(x)(或,f(x),<g(x),f(x),≥g(x),f(x),≤g(x))的不等式,其中f(x)和g(x)均为含有x的函数。

4.分式不等式:形如f(x)/g(x)>0(或<0、≥0、≤0)的不等式,其中f(x)和g(x)均为含有x的函数。

二、不等式的性质1.基本性质: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一组数,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区间或它的余区间。

对于不等式来说,如果它的一个解是真解,则它关于这个解的两边均成立。

2.四则运算性质:对于不等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但需要注意乘除以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翻转。

3.取绝对值性质:对于不等式中的绝对值,可以将其加上取非的表示方式,即,a,>b等价于a>b或a<-b。

4.平方性质:对于一元不等式中的平方项,当平方项为正时,等号成立时解可能为空集;当平方项为负时,等号成立时解为全集;当平方项与常数同号时,等号成立时解由其他项决定。

三、不等式的求解方法1.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对于,f(x),>g(x)的不等式,可以考虑f(x)>g(x)和f(x)<-g(x)两个不等式,然后求解得出解集。

-对于,f(x),<g(x)的不等式,可以考虑-f(x)<g(x)和f(x)<g(x)两个不等式,然后求解得出解集。

《基本不等式》 知识清单

《基本不等式》 知识清单

《基本不等式》知识清单一、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有两种常见形式:1、对于任意两个正实数 a 和 b,有\(a + b \geq 2\sqrt{ab}\),当且仅当\(a = b\)时,等号成立。

2、如果\(a\gt 0\),\(b\gt 0\),则\(\sqrt{ab} \leq \frac{a + b}{2}\),当且仅当\(a = b\)时,等号成立。

这两个形式本质上是等价的,它们都反映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几何平均数的重要关系。

二、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我们先来证明第一个形式\(a + b \geq 2\sqrt{ab}\)。

因为\((\sqrt{a} \sqrt{b})^2 \geq 0\),展开得到:\\begin{align}a 2\sqrt{ab} +b &\geq 0\\a +b &\geq 2\sqrt{ab}\end{align}\当且仅当\(\sqrt{a} \sqrt{b} = 0\),即\(a = b\)时,等号成立。

对于第二个形式\(\sqrt{ab} \leq \frac{a + b}{2}\),证明如下:因为\((a b)^2 \geq 0\),所以\(a^2 2ab + b^2 \geq 0\),移项得到\(a^2 + 2ab + b^2 \geq 4ab\),即\((a + b)^2 \geq 4ab\)。

因为\(a\gt 0\),\(b\gt 0\),所以\(a + b \gt 0\),两边同时除以 4 得到:\\begin{align}\frac{(a + b)^2}{4} &\geq ab\\\frac{a + b}{2} &\geq \sqrt{ab}\end{align}\当且仅当\(a = b\)时,等号成立。

三、基本不等式的应用1、求最值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求函数\(y = x +\frac{1}{x}\)(\(x\gt 0\))的最小值。

不等式知识点大全

不等式知识点大全

不等式知识点大全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一个包含不等号(>,<,≥,≤)的数学语句。

2.不等式的解集:解集是满足不等式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3.不等式的求解方法:解不等式的方法主要有代入法、分析法、图像法和区间法等。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函数与一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一个开区间或闭区间表示。

三、二次不等式:1.二次不等式的定义:二次不等式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函数与一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2.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一个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或不等式组表示。

四、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不等式的定义:绝对值不等式是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一个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或不等式组表示。

五、分式不等式:1.分式不等式的定义:分式不等式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分式与一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2.分式不等式的解集:分式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一个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或不等式组表示。

六、三角不等式:1.三角不等式的定义:三角不等式是指三角函数与一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三角不等式的解集: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一个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或不等式组表示。

七、复合不等式:1.复合不等式的定义:复合不等式是由两个或多个不等式通过与或或连接构成的不等式。

2.复合不等式的解集:复合不等式的解集是满足所有不等式的实数的交集或并集。

八、常用的不等式:1.平均不等式:包括算术平均不等式、几何平均不等式、加权平均不等式等。

2.布尔不等式:包括与或非不等式和限制条件不等式等。

3.等价不等式:等式两边取绝对值后变为不等式。

4.单调性不等式:利用函数单调性性质证明不等式。

5.导数不等式:利用函数的导数性质证明不等式。

6.积分不等式:利用积分性质及定积分的性质来推导不等式。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b等价于b<a。

②传递性:a>b。

b>c则a>c。

③可加性:a>b等价于a+c>b+c,其中c为任意实数。

同向可加性:a>b,c>d,则a+c>b+d。

异向可减性:a>b,cb-d。

④可积性:a>b,c>0则ac>bc,a>b,c<0则ac<bc。

⑤同向正数可乘性:a>b>0,c>d>0则ac>bd。

异向正数可除性:a>b>0,0bc。

a>b>0,则a^n>b^n,其中n为正整数且n>1.⑦开方法则:a>b>0,则√a>√b。

⑧倒数法则:a>b>0,则1/a<1/b。

2、几个重要不等式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不等式:a/b+b/a>=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2+b^2+c^2>=ab+bc+ca,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b/c+c/a>=3,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a-b|<=|a-c|+|c-b|,对任意实数a,b,c成立。

3、几个著名不等式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不等式:a-b|<=√(a^2+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1)√(b^2+1),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2-ab+b^2),对任意实数a,b成立。

a+b)/2>=√ab,对任意正实数a,b成立。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是学习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高考中,不等式占据了较多的分数比重。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进行全面的总结,内容涵盖了不等式的概念、基础知识、理论与定理、解题思路、常用不等式以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等方面。

一、不等式的概念与基础知识不等式是指含有不等关系的算式,一般表示成 a<b 或a>b,其中 a、b 可以是实数、分数或代数式等。

当 a<b 时,称 a 小于 b,也可以写成 b 大于 a;当 a>b 时,称 a 大于b,也可以写成 b 小于 a。

在不等式中,表示关系的符号“<”和“>”称为不等号。

解不等式可以用图像法、正推反证法和直接法等方法。

图像法:绘制不等式所代表的曲线或图形,在图形中表示不等关系所代表的区域,最终得出解不等式的集合。

正推反证法:通过推理判断得出不等式的解,其中正推法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和运算,而反证法则是通过推翻假设得出结论。

直接法:对不等式进行变形、化简和运算,得出解的过程。

不等式的基础知识:1. 加减法原则:若 a<b,则 a+c<b+c,a-c<b-c(c 为任意实数)。

2. 乘除法原则:若 a<b 且 c>0,则 ac<bc,a/c<b/c;若 a<b 且 c<0,则 ac>bc,a/c>b/c。

3. 平均值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正数 a 和 b,有(a+b)/2>=√ab,等号当且仅当 a=b 时取到。

二、不等式的理论与定理1. 不等式传递性:若 a<b,b<c,则 a<c。

2.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序列a1,a2,...,an 和 b1,b2,...,bn,有(a1b1+a2b2+...+anbn)^2<=((a1^2+a2^2+...+an^2)(b1^2+b2^ 2+...+bn^2)),等号当且仅当 a1/b1=a2/b2=...=an/bn 时取到。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1. 不等式的定义。

-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如:3x + 2>5,x - 1≤slant2x等。

2.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

- 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例如对于不等式x+1 > 0,x = 1是它的一个解,因为1 + 1>0成立。

-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不等式x - 2>0的解集是x>2,这表示所有大于2的数都是这个不等式的解。

3. 解不等式。

-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例如解不等式2x+3 < 7,通过移项可得2x<7 - 3,即2x<4,再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2,这个过程就是解不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性质1(对称性)- 如果a>b,那么b < a;如果b < a,那么a>b。

例如5>3,那么3 < 5。

2. 性质2(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例如7>5,5>3,那么7>3。

3. 性质3(加法法则)- 如果a>b,那么a + c>b + c。

例如3>1,那么3+2>1 + 2,即5>3。

- 推论:如果a>b,c>d,那么a + c>b + d。

例如4>2,3>1,那么4 + 3>2+1,即7>3。

4. 性质4(乘法法则)-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 < 0,那么ac < bc。

例如2>1,当c = 3时,2×3>1×3,即6>3;当c=-1时,2×(-1)<1×(-1),即-2 < - 1。

《基本不等式》 知识清单

《基本不等式》 知识清单

《基本不等式》知识清单一、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如果 a,b 是正数,那么\(\sqrt{ab} \leq \frac{a + b}{2}\),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

其中,\(\frac{a + b}{2}\)叫做正数 a,b 的算术平均数,\(\sqrt{ab}\)叫做正数 a,b 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二、基本不等式的推导对于正数 a,b,有:\((\sqrt{a} \sqrt{b})^2 \geq 0\)\(a 2\sqrt{ab} + b \geq 0\)\(a + b \geq 2\sqrt{ab}\)\(\frac{a + b}{2} \geq \sqrt{ab}\)当且仅当\(\sqrt{a} =\sqrt{b}\),即 a = b 时,等号成立。

三、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以长为 a + b 的线段为直径作圆,在直径 AB 上取点 C,使 AC = a,CB = b。

过点 C 作垂直于直径 AB 的弦 DE,连接 AD,DB。

根据圆的性质,可得\(CD =\sqrt{ab}\),而半径\(\frac{a+ b}{2}\)。

因为半径不小于弦长的一半,所以\(\frac{a + b}{2} \geq \sqrt{ab}\),当且仅当 C 为圆心时,等号成立,即 a = b 。

四、基本不等式的变形1、\(a^2 + b^2 \geq 2ab\)(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推导:\(a^2 + b^2 2ab =(a b)^2 \geq 0\),所以\(a^2 +b^2 \geq 2ab\)2、\(ab \leq (\frac{a + b}{2})^2\)(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推导:由基本不等式\(\frac{a + b}{2} \geq \sqrt{ab}\),两边平方可得\(ab \leq (\frac{a + b}{2})^2\)3、\(\frac{b}{a} +\frac{a}{b} \geq 2\)(a,b 同号且不为 0,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推导:\(\frac{b}{a} +\frac{a}{b} \geq 2\sqrt{\frac{b}{a} \times \frac{a}{b}}= 2\)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若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则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取得最大值。

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知识点不等式,作为高中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贯穿着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

它不仅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了解不等式的各种性质和解题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巨大的作用。

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的两个数或含有变量的代数式。

其中,大于号表示大于关系,小于号表示小于关系。

例如:3 > 2,x + 1 < 5等。

在不等式中,大于号和小于号都可以加上等于号,分别表示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的关系。

2. 不等式的性质(1)等价不等式性质:如果两个不等式左右两边互相相等,那么两个不等式的解集也相等。

例如:若a + b < c,则a + b + d < c + d。

(2)加减法性质: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不等关系不变。

例如:若a < b,则a + c < b + c。

(3)乘除法性质:当不等号的一边为正数,另一边为负数时,改变不等关系。

例如:若a < b,则-a > -b。

但需注意,当两边同时乘或除以负数时,不等关系反转。

例如:若a < b,则-a > -b;若a > 0,则2a < a。

(4)倒置性质:如果不等式两边互相交换位置,不等关系也要交换。

例如:若a < b,则b > a。

3. 不等式的解法(1)图像法:将不等式等号两边的代数式分别画成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中找出它们的共同区域,即为不等式的解集。

(2)试值法: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用一组特定的数值代替不等式中的变量,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

(3)整理法:通过移动项的位置,使不等式看起来更简单。

例如:对于不等式a + b > c,可以移项为a + b - c > 0,更容易处理。

(4)分析法:对不等式进行逐步分析,通过推理和推导,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4.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三不等式必背知识点

高三不等式必背知识点

高三不等式必背知识点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且普遍存在的概念,而解不等式是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数学领域的基础。

在高三阶段,不等式也是重要的数学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三阶段必背的不等式知识点,包括基本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均值不等式等。

一、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是指数学中最基础、最常用的两个不等式:算术平均-几何平均不等式和柯西-斯瓦茨不等式。

1. 算术平均-几何平均不等式(AM-GM不等式)对于非负实数 $a_1、a_2、\ldots、a_n$,AM-GM 不等式定义为:$$\frac{a_1+a_2+\ldots+a_n}{n}\geq \sqrt[n]{a_1\cdot a_2\ldots a_n}$$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_1=a_2=\ldots=a_n$。

2. 柯西-斯瓦茨不等式(Cauchy-Schwarz不等式)对于实数 $a_1、a_2、\ldots、a_n$ 和实数 $b_1、b_2、\ldots、b_n$,柯西-斯瓦茨不等式定义为:$$(a_1^2+a_2^2+\ldots+a_n^2)(b_1^2+b_2^2+\ldots+b_n^2)\geq (a_1b_1+a_2b_2+\ldots+a_nb_n)^2$$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frac{a_1}{b_1}=\frac{a_2}{b_2}=\ldots=\frac{a_n}{b_n}$。

二、三角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是指与三角函数相关的一系列不等式,在解析几何和三角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1. 直角三角形的三角不等式对于直角三角形,设斜边为 $c$,两个直角边分别为 $a$ 和$b$,那么三角不等式定义为:$$a+b>c$$2. 一般三角形的三角不等式对于一般的三角形,设边长分别为 $a、b、c$,则有三种不等式:$$a+b>c, a+c>b, b+c>a$$其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均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是指反映一组数的平均值和什么程度相差的不等式。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篇不等式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

主要考查以下几点:① 依据给定的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或者有关的结论是否成立;②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与实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的结合,进行大小的比较;③ 判断不等式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④ 不等式的性质在用于证明不等式时用的往往是推出特性,而用于解不等式,则要求同解变形。

一、不等式(1)——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请你用数学语言表示以下性质)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不为0的数,不等式的符号不变。

性质二: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式的符号不变。

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式的符号改变。

2、均值不等式:(1) 原型:两个数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

若,0a b >则2a b +≥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2) 基本变形:①22a b a b ab +⎛⎫+≥≥ ⎪⎝⎭; ② 若,a b R ∈,则222222, 22a b a b a b ab ++⎛⎫+≥≥ ⎪⎝⎭; (3) 一般式:若12,,,n a a a R +⋅⋅⋅∈,则:1212111n n a a a nn a a a ++⋅⋅⋅+≤≤++⋅⋅⋅+ 3、绝对值不等式:(请说出取等号的条件) (1) a b a b a b -≤+≤+ (2) 123123a a a a a a ++≤++4、常用的基本不等式:(1) 设,a b R ∈,则20a ≥,2()0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 a a ≥(当且仅当0a ≥时取等号);a a ≥-(当且仅当0a ≤时取等号)(3) 1111,0; ()0a b ab ab a b a b a b>>⇒<<⇔-> (4) 2 (, )a b a b b a +≥同号;12a a +≥等号在1a =时成立;3b c a a b c ++≥等号在a b c ==时成立。

初中不等式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不等式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不等式重要知识点总结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不同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用不等号表示的式子称为不等式。

例如:a >b,a、b为实数。

不等式包括开区间不等式和闭区间不等式。

开区间不等式:a > b(>表示大于,不包括a);闭区间不等式:a ≥ b(≥表示大于等于,包括a)。

2. 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是所有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构成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2x > 6的解集为{x | x > 3}。

3. 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与等式一样,具有传递性、对称性和反对称性。

传递性:若a > b,b > c,则a >c;对称性:若a > b,则-b < -a;反对称性:若a > b,且b > a,则a = b。

另外,对于不等式,还有加减法原理和乘除法原理。

加减法原理:不等式两边都加(减)同一个实数,不等式号的方向不变;乘除法原理:不等式两边都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号的方向不变,都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式号的方向改变。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书写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形如ax + b > 0或ax + b < 0的不等式,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中,a不等于0。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图解法:将不等式转化为方程,利用函数的图像找出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2)试数法:通过代入试数的方式,找出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3)分析法:通过移项整理和求解,找出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由若干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构成的集合。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图解法:将不等式转化为方程,找出满足所有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画出其图像,并找出图像的交集部分。

(2)试数法:通过代入试数的方式,找出满足所有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不等式高级水平必备

不等式高级水平必备

目录Ch1. 伯努利不等式Ch2. 均值不等式Ch3. 幂均不等式Ch4. 柯西不等式Ch5. 切比雪夫不等式Ch6. 排序不等式Ch7. 琴生不等式Ch8. 波波维奇亚不等式Ch9. 加权不等式Ch10. 赫尔德不等式Ch11. 闵可夫斯基不等式Ch12. 牛顿不等式Ch13. 麦克劳林不等式Ch14. 定义多项式Ch15. 舒尔不等式Ch16. 定义序列Ch17. 缪尔海德不等式Ch18. 卡拉玛塔不等式Ch19. 单调函数不等式Ch20. 3个对称变量pqr法Ch21. 3个对称变量uvw法Ch22. ABC法Ch23. SOS法Ch24. SMV法Ch25. 拉格朗日乘数法Ch26. 三角不等式Ch27. 习题与习题解析1.1若实数i x (i 12n ,,...,=)各项符号相同,且i x 1>−,则:12n 12n 1x 1x 1x 1x x x ()()...()...+++≥++++ 1()1()当12n x x x x ...====时,1()式变为:n 1x 1nx ()+≥+ 2() Ch2. 均值不等式2.1若12n a a a ,,...,为正实数,记:⑴n Q =,为平方平均数,简称平方均值;⑵ 12nn a a a A n...+++=,为算术平均数,简称算术均值;⑶n G =,为几何平均数,简称几何均值; ⑷ n 12nn H 111a a a ...=+++,为调和平均数,简称调和均值.则:n n n n Q A G H ≥≥≥ 3()iff 12n a a a ...===时,等号成立. (注:iff if and only if =当且仅当.) 3()Ch3.幂均不等式3.1设12n a a a a (,,...,)=为正实数序列,实数r 0≠,则记:1rrrr12n r a a a M a n ...()⎛⎫+++= ⎪⎝⎭4()4()式的r M a ()称为幂平均函数.3.2若12n a a a a (,,...,)=为正实数序列,且实数r 0≠,则:r s M a M a ()()≤ 5()当r s ≤时,5()式对任何r 都成立,即r M a ()关于r 是单调递增函数.5()3.3设12n m m m m (,,...,)=为非负实数序列,且12n m m m 1...+++=,若12n a a a a (,,...,)=为正实数序列,且实数r 0≠,则:1m r rr rr1122n n M a m a m a m a ()(...)=+++ 6() 6()式称为加权幂平均函数.3.4若12n a a a a (,,...,)=为正实数序列,且实数r 0≠,对m r M a ()则:m m r s M a M a ()()≤即:11rrr sss sr1122n n 1122n n m a m a m a m a m a m a (...)(...)+++≤+++ 7() 当r s ≤时,7()式对任何r 都成立,即m r M a ()关于r 是单调递增函数.7()Ch4. 柯西不等式4.1若12n a a a ,,...,和12n b b b ,,...,均为实数,则:222222212n 12n 1122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8()iffn 12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注:iff if and only if =当且仅当.) 8()4.2柯西不等式还可以表示为:222222212n 12n 1122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n n n .........()()()+++++++++≥ 9()简称:“平方均值两乘积,大于积均值平方” 我们将1122n n a b a b a b n ...+++简称为积均值,记:n D =.则:224n n n Q a Q b D ab [()][()][()]≥n D ab ()≥ 10() 4.3推论1:若a b c x y z ,,,,,为实数,x y z 0,,>,则:2222n 12n 1212n 12na a a a a ab b b b b b (...)......++++++≥+++ 11() iffn 12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 11()式是柯西不等式的推论,称权方和不等式4.4推论2:若12n a a a ,,...,和12n b b b ,,...,均为实数,则:...++≥12()iffn 12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4.5推论3:若a b c x y z ,,,,,为正实数,则:x y zb c c a a b y z z x x y()()()+++++≥+++ 13() Ch5. 切比雪夫不等式5.1若12n a a a ...≤≤≤;12n b b b ...≤≤≤,且均为实数.则:12n 12n 1122n n a a a b b b n a b a b a b (...)(...)(...)++++++≤+++ 14()iff 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等号成立.12()由于有12n a a a ...≤≤≤,12n b b b ...≤≤≤条件,即序列同调, 所以使用时,常采用WLOG 12n a a a ...≤≤≤…… (注:WLOG Without Loss Of Generality =不失一般性) 5.2切比雪夫不等式常常表示为:12n 12n 1122n na a ab b b a b a b a b n n n.........()()()+++++++++≤ 15()简称:“切比雪夫同调数,均值积小积均值”.于两个序列数各积之均值. 则:2n n n A a A b D ab ()()[()]≤n D ab ()≤ 16() Ch6. 排序不等式6.1若12n a a a ...≤≤≤;12n b b b ...≤≤≤为实数,对于12n a a a (,,...,)的任何轮换12n x x x (,,...,),都有下列不等式:1122n n 1122n n n 1n 121n a b a b a b x b x b x b a b a b a b .........−+++≥+++≥+++ 17()17().其中,1122n n a b a b a b ...+++称正序和,n 1n 121n a b a b a b ...−+++称反序和,1122n n x b x b x b ...+++称乱序和. 故17()式可记为:18()6.2推论:若12n a a a ,,...,为实数,设12n x x x (,,...,)为12n a a a (,,...,)的一个排序,则:22212n 1122n n a a a a x a x a x ......+++≥+++ 19()Ch7. 琴生不等式7.1定义凸函数:对一切x y a b ,[,]∈,01(,)α∈,若函数f a b R :[,]→是向下凸函数,则:f x 1y f x 1f y (())()()()ααα+−≤+− 20() 20()式是向下凸函数的定义式.注:f a b R :[,]→表示区间a b [,]和函数f x ()在a b [,]区间都是实数.7.2若f a b R :(,)→对任意x a b (,)∈,存在二次导数f x 0''()≥,则f x ()在a b (,)区间为向下凸函数;iff x a b (,)∈时,若f x 0''()>,则f x ()在a b (,)区间为严格向下凸函数. 7.3若12n f f f ,,...,在a b (,)区间为向下凸函数,则函数1122n n c f c f c f ...+++在在a b (,)区间对任何12n c c c 0,,...,(,)∈∞也是向下凸函数.7.4若f a b R :(,)→是一个在a b (,)区间的向下凸函数,设n N ∈,12n 01,,...,(,)ααα∈为实数,且12n 1...ααα+++=,则对任何12n x x x a b ,,...,(,)∈,有:1122n n 1122n n f x x x f x f x f x (...)()()...()αααααα+++≤+++ 21()21()简称:“对于向下凸函数,均值的函数值不大于函数的均值”. Ch8. 波波维奇亚不等式8.1若f a b R :[,]→是一个在a b [,]区间的向下凸函数,则对一切x y z a b ,,[,]∈,有:x y z f x f y f z 2x y y z z xf f f f 333222()()()()[()()()]++++++++≥++ 22() 22()8.2波波维奇亚不等式可以写成:x y z f x f y f z x y y z z xf f f f 3322223()()()()()()()++++++++++≥ 23()简称:“对于向下凸函数的三点情况,三点均值的函数与函数的均值之平均值,不小于两点均值的函数值之平均值”.8.3若f a b R :[,]→是一个在a b [,]区间的向下凸函数,12n a a a a b ,,...,[,]∈,则:12n 12n f a f a f a n n 2f a n 1f b f b f b ()()...()()()()[()()...()]++++−≥−+++ 24() 其中:12n a a a a n ...+++=,i j i j1b a n 1≠=−∑(对所有的i ) 24()当1a x =,2a y =,3a z =,n 3=时,x y z a 3++=,1y z b 2+=,2z x b 2+=,3x yb 2+=代入23()式得:x y z y z z x x yf x f y f z 3f 2f f f 3222()()()()[()()()]++++++++≥++ 即:x y z f x f y f z 2x y y z z xf f f f 333222()()()()[()()()]++++++++≥++ 25() 25()式正是22()式. Ch9. 加权不等式9.1若i a 0(,)∈∞,i 01[,]α∈(i 12n ,,...,=),且12n 1...ααα+++=,则:n 1212n 1122n n a a a a a a ......αααααα≤+++ 26()26()26()式形式直接理解为:几何均值不大于算术均值. Ch10. 赫尔德不等式10.1若实数a b 0,>,实数p q 1,>且111p q +=,则:p q a b ab p q≤+ 27()iff p q a b =时,等号成立. 27()10.2若12n a a a ,,...和12n b b b ,,...为正实数,p q 1,>且111p q+=,则: 11p p p q q q pq1122n n 12n 12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 28()28()iff p p pn 12q q q 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10.3赫尔德不等式还可以写成:11p p p q q q p q1122n n 12n 12n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n n n .........()()+++++++++≤ 29()即:2n p q D ab M a M b [()]()()≤n D ab ()≥ 30() 简称:“幂均值的几何均值不小于积均值”. (注:赫尔德与切比雪夫的不同点:赫尔德要求是111p q+=,切比雪夫要求是同调;赫尔德的积均值小,切比雪夫的积均值大.)10.4若12n a a a ,,...、12n b b b ,,...和12n m m m ,,...为三个正实数序列,p q 1,>且111p q+=,则:11nnnpqp qi i i i i i i i 1i 1i 1a b m a m b m ===⎛⎫⎛⎫≤ ⎪ ⎪⎝⎭⎝⎭∑∑∑ 31() 31()iff p p pn 12q q q 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10.5若ij a (i 12m ,,...,=;j 12n ,,...,=),12n ,,...,ααα为正实数且...12n 1ααα+++=,则:()()jj m mnn ij ij j 1j 1i 1i 1a a αα====≤∏∏∑∑ 32()32()10.6推论:若123a a a N ,,+∈,123b b b N ,,+∈,123c c c N ,,+∈,则:3333333333123123123111222333a a a b b b c c c a b c a b c a b c ()()()()++++++≥++ 33()简称:“立方和的乘积不小于乘积和的立方”. Ch11.闵可夫斯基不等式11.1若12n a a a ,,...,;12n b b b ,,...,为正实数,且p 1>,则:111nnnp p p pppi i i i i 1i 1i 1a b a b (())()()===+≤+∑∑∑ 34()iffn 12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 34()11.2若12n a a a ,,...,;12n b b b ,,...,为正实数,且p 1>,则:11nnn pp p p p pi i i i i 1i 1i 1a b a b ()()()===⎛⎫+≤+ ⎪⎝⎭∑∑∑ 35()iffn 12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 35()11.3若12n a a a ,,...,;12n b b b ,,...,;12n m m m ,,...,为三个正实数序列,且p 1>,则:111nnnppppppi i i i i i i i 1i 1i 1a b m a m b m (())()()===+≤+∑∑∑ 36()iffn 1212na a ab b b ...===时,等号成立. 36()Ch12.牛顿不等式12.1若12n a a a ,,...,为任意实数,考虑多项式:n n 112n 01n 1n P x x a x a x a c x c x c x c ()()()...()...−−=+++=++++ 37()的系数01n c c c ,,...,作为12n a a a ,,...,的函数可表达为:0c 1=;112n c a a a ...=+++;21213n 1n i j c a a a a a a a a ...−=+++=∑;(i j n <≤) 3i j k c a a a =∑;(i j k n <<≤) ……n 12n c a a a ...=.对每个k 12n ,,...,=,我们定义k k k k n c k n k p c C n !()!!−== 38() 则37()式类似于二项式定理,系数为:kk nk c C p =. 12.2若12n a a a ,,...,为正实数,则对每个k 12n 1,,...,=−有:2k 1k 1k p p p −+≤ 39()iff 12k a a a ...===时,等号成立. 39()Ch13.麦克劳林不等式13.1若12n a a a ,,...,为正实数,按38()定义,则:111k n212k n p p p p ......≥≥≥≥ 40()iff 12k a a a ...===时,等号成立. 40()Ch14.定义多项式14.1若12n x x x ,,...,为正实数序列,并设12n ,,...,ααα为任意实数.记:n 1212n 12n F x x x x x x (,,...,)...ααα=;12n T [,,...,]ααα为12n F x x x (,,...,)所有可能的积之和,遍及12n ,,...,ααα的所有轮换. 14.2举例说明⑴ T 100[,,]:表示共有3个参数的所有积之和,共有36!=项.第1个参数的指数是1,第2和第3个参数的指数是0.故:[,,]()!()()100100100T 10031x y z y x z z y x 2x y z =−⋅++=++.⑵ T 11[,]:表示共有2个参数的所有积之和,共有22!=项.第1个和第2个参数的指数是1.故:[,]()!()11T 1121x y 2xy =−⋅=.⑶ T 12[,]:表示共有2个参数的所有积之和,共有22!=项.第1个参数的指数是1,第2个参数的指数是2.故:[,]()!()121222T 1221x y y x xy x y =−⋅+=+.⑷ T 121[,,]:表示共有3个参数的所有积之和,共有36!=项.第1个参数的指数是1,第2个参数的指数是2,第3个参数的指数是1.故:[,,]()222T 1212xy z x yz xyz =++. 即:[,,][,,]T 121T 211=⑸ T 210[,,]:表示共有3个参数的所有积之和,共有36!=项.第1个参数的指数是2,第2个参数的指数是1,第3个参数的指数是0.故:222222T 210x y x z y x y z z x z y [,,]=+++++.⑹ T 300[,,]:表示共有3个参数的所有积之和,共有36!=项.第1个参数的指数是3,第2个和第3个参数的指数是0.故:333T 3002x y z [,,]()=++.⑺ [,,]T a b c :表示共有3个参数的所有积之和,共有36!=项.第1个参数的指数是a ,第2个参数的指数是b ,第3个参数的指数是c .故:[,,]a b c a c b b c a b a c c a b c b a T a b c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 由于[,,][,,][,,][,,][,,]...T a b c T b c a T c a b T c b a T b a c =====表达式比较多, 所以我们规定:[,,]T a b c (a b c ≥≥). Ch15.舒尔不等式15.1若R α∈,且0β>,则:[,,][,,][,,]T 200T 2T 0αβαββαββ++≥+ ()4115.2 解析()41式[,,]()222T 2002x y z αβαβαβαβ++++=++; [,,]()T 2x y z x y z x y z αβββαβββααββ=++;[,,]T 0x y x y y z y z x z x z αβββαβαβββαββαβαββαββ+++++++=+++++ 将上式代入()41式得:222x y z x y z x y z x y z αβαβαβαβββαβββα++++++++ x y x y y z y z x z x z αβββαβαβββαββαβαββ++++++≥+++++ 即:222y x y z z x y x z x y z αβααββαβαβββββα++++++++y x y y z x y x z 0z x z βαβββααββαβββαβαββ++++++−−−−−−≥ 即:()()22x x y z x y x z y y x z x y y z αβββββββαβββββββ++−−+−−()2z z x y y z x z 0αβββββββ++−≥−即:()()()()()()x x y x z y y z y x z z x z y 0αββββαββββαββββ−−+−−+−−≥ ()42()42式与()4115.3若实数,,x y z 0>,设t R ∈,则:()()()()()()t t t x x y x z y y z y x z z x z y 0−−+−−+−−≥ ()43iff x y z ==或,x y z 0==及轮换,等号成立. 按照()41式写法,即:t α=,1β=,则:[,,][,,][,,]T t 200T t 112T t 110++≥+ ()44 ()43式是我们最常见的舒尔不等式形式.15.4推论:设实数,,x y z 0>,实数,,a b c 0>且a b c ≥≥或a b c ≤≤,则:()()()()()()a x y x z b y z y x c z x z y 0−−+−−+−−≥ ()45 ()43式中,t x a =,t y b =,t z c =,就得到()45式. 15.5推论:设实数,,x y z 0>,则:[()()()]3333332223xyz x y z 2xy yz zx +++≥++ ()4615.6推论:若(,]k 03∈,则对于一切,,a b c R +∈,有:()()()2222k3k k abc a b c 2ab bc ca −++++≥++ ()47Ch16. 定义序列16.1设存在两个序列()(,,...,)n i i 112n ββββ==和()(,,...,)ni i 112n αααα==,当满足下列条件:⑴ ......12n 12n βββααα+++=+++ ① ⑵ ...12n βββ≥≥≥且...12n ααα≥≥≥ ② ⑶ ......12s 12s βββααα+++≤+++ ③ 对一切[,]s 1n ∈,③式都成立.则:()ni i 1β=就是()n i i 1α=的优化值,记作:()()i i βα<.注:这里的序列只有定性的比较,没有定量的比较.Ch17.缪尔海德不等式17.1若,,...,12n x x x 为非负实数序列,设()i α和()i β为正实数序列,且()()i i βα<,则:[][]i i T T βα≤ ()48iff ()()i i αβ=或...12n x x x ===时,等号成立.()4817.2解析()48式若实数123a a a 0≥≥≥,实数123b b b 0≥≥≥,且满足11a b ≥,1212a a b b +≥+,123123a a a b b b ++=++;设,,x y z 0>,则:满足序列(,,)(,,)123123b b b a a a <条件, 则:[,,]333333121221211221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123T b b b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3333331212212112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23T a a a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即()48式为: [,,][,,]123123T b b b T a a a ≤ 用通俗的方法表达即:331212a ba ab b symsymx y z x y z ≥∑∑ ()49()49.17.3例题:设(,,)x y z 为非负变量序列,考虑(,,)221和(,,)311.由16.1中的序列优化得:(,,)(,,)221311<由缪尔海德不等式()48式得:[,,][,,]T 221T 311< ①[,,]()222222T 2212x y z x yz xy z =++ ② [,,]()333T 3112x yz xy z xyz =++ ③将②③代入①得:222222333x y z x yz xy z x yz xy z xyz ++≤++ 即:222xy yz zx x y z ++≤++ ④由柯西不等式:()()()2222222x y z y z x xy yz zx ++++≥++ 即:()()22222x y z xy yz zx ++≥++ 即:222x y z xy yz zx ++≥++ ⑤⑤式④式等价,这就证明了④式是成立的,而缪尔海德不等式直接得到①式是成立的. ⑤式可以用[,,][,,]T 200T 110≥来表示,这正是缪尔海德不等式的()48式.Ch18.卡拉玛塔不等式18.1设在实数区间I R ∈的函数f 为向下凸函数,且当,i i a b I ∈(,,...,i 12n =)两个序列()ni i 1a =和()n i i 1b =满足()()i i a b >,则: ()()...()()()...()12n 12n f a f a f a f b f b f b +++≥+++ ()50()5018.2若函数f 为严格向下凸函数,即不等取等号,()()i i a b ≠,且()()i i a b >,则:()()...()()()...()12n 12n f a f a f a f b f b f b +++>+++ ()51 若函数f 为严格向上凸函数,则卡拉玛塔不等式反向.Ch19.单调函数不等式19.1若实数函数:(,)f a b R →在区间(,)a b 对一切,(,)x y a b ∈为单调增函数,则当x y ≥时,有()()f x f y ≥;若f 在区间(,)a b 对一切,(,)x y a b ∈为严格单调增函数,当x y >时,有()()f x f y >.19.2若实数函数:(,)f a b R →在区间(,)a b 对一切,(,)x y a b ∈为单调减函数,则当x y ≥时,有()()f x f y ≤;若f 在区间(,)a b 对一切,(,)x y a b ∈为严格单调减函数,当x y >时,有()()f x f y <.19.3若实数函数:(,)f a b R →在区间(,)a b 为可导函数,当对一切(,)x a b ∈,'()f x 0≥,则f 在区间(,)a b 为单调递增函数;当对一切(,)x a b ∈,'()f x 0≤,则f 在区间(,)a b 为单调递减函数.19.4设两个函数:[,]f a b R →和:[,]g a b R →满足下列条件:⑴ 函数f 和g 在[,]a b 区间是连续的,且()()f a g a =; ⑵ 函数f 和g 在[,]a b 区间可导;⑶ 导数'()'()f x g x >对一切(,)x a b ∈成立, 则对一切(,)x a b ∈有:()()f x g x > ()52()52Ch20.3个对称变量pqr 法20.1设,,x y z R +∈,对于具有变量对称形式的不等式,采用下列变量代换:p x y z =++;q xy yz zx =++;r xyz =,则,,p q r R +∈.代换后的不等式(,,)f p q r ,很容易看出其满足的不等式关系,这样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称为pqr 法. 20.2常用的代换如下:⑴ 22cycx p 2q =−∑⑵ ()32cycx p p 3q 3r =−+∑⑶ 222cycx y q 2pr =−∑⑷ ()()()x y y z z x pq r +++=− ⑸ ()()2cycx y y z p q ++=+∑⑹ ()cycxy x y pq 3r +=−∑⑺ ()()()1x 1y 1z 1p q r +++=+++ ⑻ ()()cyc1x 1y 32p q ++=++∑⑼()()2cyccycx y z xy x y pq 3r +=+=−∑∑20.3常用的pqr 法的不等式若,,x y z 0≥,则: ⑴ 3p qr 4pq +≥ ⑵ pq 9r ≥ ⑶ 2p 3q ≥ ⑷ 3p 27r ≥⑸ 32q 27r ≥ ⑹ 2q 3pr ≥ ⑺ 32p 9r 7pq +≥ ⑻ 322p 9r 7pqr +≥ ⑼ 22p q 3pr 4q +≥Ch21.3个对称变量uvw 法21.1在,,a b c R ∈的不等式中,采用下列变量代换:3u a b c =++;23v ab bc ca =++;3w abc =.上述变换强烈含有“平均”的意味:u 对应“算术平均值”;v 对应“积均值”;w 对应“几何平均值”. 21.2当,,a b c 0≥时,则:u v w ≥≥ ()53()53即:“算术平均值”≥“积均值”≥“几何平均值”. 21.3若,,a b c 0≥,则,,23u v w 0≥ ()54()5421.4若,,23u v w R ∈,任给,,a b c R ∈,则当且仅当22u v ≥,且[32323w 3uv 2u 3uv 2u ∈−−−+时, 则:3u a b c =++,23v ab bc ca =++,3w abc =等式成立.这称为uvw 定理.Ch22.ABC 法22.1 ABC 法即Abstract Concreteness Method设p x y z =++;q xy yz zx =++;r xyz =. 则函数(,,)f x y z 变换为(,,)f r q p . 这与Ch20.3个对称变量pqr 法类似.22.2若函数(,,)f r q p 是单调的,则当()()()x y y z z x 0−−−=时,(,,)f r q p 达到极值. 22.3若函数(,,)f r q p 是凸函数,则当()()()x y y z z x 0−−−=时,(,,)f r q p 达到极值. 22.4若函数(,,)f r q p 是r 的线性函数,则当()()()x y y z z x 0−−−=时,(,,)f r q p 达到极值.22.5若函数(,,)f r q p 是r 的二次三项式,则当()()()x y y z z x 0−−−=时,(,,)f r q p 达到极值.Ch23.SOS 法23.1 SOS 法即Sum Of Squares23.2本法的全部思想是将给出的不等式改写成以下形式:()()()222a b c S S b c S a c S a b =−+−+− ()55其中,,,a b c S S S 分别都是,,a b c 的函数. ⑴ 若,,a b c S S S 0≥,则S 0≥;⑵ 若a b c ≥≥或a b c ≤≤,且,,b b a b c S S S S S 0++≥,则S 0≥; ⑶ 若a b c ≥≥或a b c ≤≤,且,,,a c a b c b S S S 2S S 2S 0++≥,则S 0≥; ⑷ 若a b c ≥≥,且,,22b c b a S S a S b S 0+≥,则S 0≥;⑸ 若a b S S 0+≥或b c S S 0+≥或c a S S 0+≥,且a b b c c a S S S S S S 0++≥,则S 0≥. 23.3 常用的形式 ⑴ ()22cyccyccyc1a ab a b 2−=−∑∑∑ ⑵ ()32cyccyc cyc1a 3abc a ab 2−=⋅−∑∑∑ ⑶ ()223cyccyccyc1a b ab a b 3−=−∑∑∑ ⑷ ()()322cyccyccyc1a ab 2a b a b 3−=+−∑∑∑ ⑸ ()333cyccyccyc cyc1a b ab a b a 3−=⋅−∑∑∑∑ ⑹ ()()42222cyccyccyca ab 2a b a b −=+−∑∑∑Ch24.SMV 法24.1 SMV 法即Strong Mixing Variables Method本法对多于2个变量的对称不等式非常有用. 24.2 设(,,...,)12n x x x 为任意实数序列,⑴ 选择,{,,...,}i j 12n ∈使min{,,...,}i 12n x x x x =,max{,,...,}j 12n x x x x =; ⑵ 用其平均数i jx x 2+代替i x 和j x ,经过多次代换后各项i x (,,...,i 12n =)都趋于相同的极限...12nx x x x n+++=.24.3 设实数空间的函数F 是一个对称的连续函数,满足(,,...,)(,,...,)12n 12n F a a a F b b b ≥ ()56其中,(,,...,)12n b b b 序列是由(,,...,)12n a a a 序列经过预定义变换而得到的.预定义变换可根据当前的题目灵活采用,如a b2+等等.24.4 例题说明例题:设实数,,a b c 0>,证明:a b c 3b c c a a b 2++≥+++. 解析:采用SMV 法.设:(,,)a b cf a b c b c c a a b=+++++ ① 则:(,,)t t c 2t c f t t c t c c t t t t c 2t=++=+++++ ② 其中,a bt 2+=. 由②得:(,,)()()2t c 112t c t 113f t t c 2t c 2t 22t c 2t 222+=++−=+−≥−=++ 由()56式得:(,,)(,,)3f a b c f t t c 2≥≥证毕. Ch25.拉格朗日乘数法25.1 设函数(,,...,)12n f x x x 在实数空间的I R ∈连续可导,且(,,...,)i 12n g x x x 0=,其中(,,....i 12k =),即有k 个约束条件,则(,,...,)12n f x x x 的极值出现在I 区间的边界或偏导数(函数为ki i i 1L f g λ==−∑)全部为零的点上.Ch26.三角不等式26.1 设,,(,)0αβγπ∈,且αβγπ++=,则,,αβγ就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26.2 若,,αβγ为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则有下列不等式:⑴ sin sin sin 2αβγ++≤; ⑵ cos cos cos 32αβγ++≤;⑶ sin sin sin 8αβγ≤; ⑷ cos cos cos 18αβγ≤; ⑸ sin sin sin 22294αβγ++≤; ⑹ cos cos cos 22234αβγ++≥;⑺ tan tan tan αβγ++≥;⑻ cot cot cot αβγ++≥; ⑼ sin sin sin32222αβγ++≤;⑽ cos coscos2222αβγ++≤; ⑾ sin sin sin12228αβγ≤;⑿ coscoscos222αβγ≤; ⒀ sin sin sin 22232224αβγ++≥; ⒁ cos cos cos 22292224αβγ++≤;⒂ tan tan tan 222αβγ++≥⒃ cotcotcot222αβγ++≥Ch27.习题27.1 设,,...,(,]12n x x x 01∈,求证:()()...()321111x x x n 12n 1x 1x 1x 2+++≥.27.2 设,,...,12n x x x 0≥,且...12n 1x x x 2+++=,求证:()()...()12n 11x 1x 1x 2−−−≥. 27.3 设,,...,12n a a a R +∈,且...12n a a a 1=......12n a a a ++≤+++. 27.4 设,,a b c 0>,且abc 1=,求证:333a b c ab bc ca ++≥++. 27.5 设,,,a b c d 0>,求证:a b c d 2b 2c 3d c 2d 3a d 2a 3b a 2b 3c 3+++≥++++++++.27.6 设,,a b c 0>,求证:222a bc b ca c aba b c b c c a a b+++++≥+++++.27.7设,a b 0>,n N ∈,求证:()()n n n 1a b112b a++++≥.27.8 设,,...,12n x x x R +∈,且...22212n x x x 1+++=,若n N ∈,n 2≥,求(,,...,)...()()()555n 1212n nnni 1i 2i ni 1i 1i 1x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的最小值.27.9 设,,a b c R +∈,且a b c abc ++=32++≤. 27.10 设,,a b c R ∈,求证:2+≥. 27.11设,,a b c R +∈,且ab bc ca 3++=,求证:()()()2221a 1b 1c 8+++≥.27.12设,,a b c 0>,且a b c 1++=,求证:()()3332226a b c 15a b c +++≥++. 27.13设,,a b c 0≥,且a b c 2++=,求证:444333a b c abc a b c +++≥++. 27.14设,,a b c 0>,求证:()()()()3333338a b c a b b c c a ++≥+++++. 27.15设,,a b c 0≥,求证:()33331a b c abc a b c 7+++≥++. 27.16设,,a b c 0>,且a b c 1++=,求证:2224a b c 3abc 9+++≥. 27.17设,,...,12n a a a 0>,求证:()()...()()()...()222n 1212n 231a a a 1a 1a 1a 111a a a +++≤+++. 27.18设,,,abcd 0>,且abcd 1=,求证:()()()()2222111111a 1b 1c 1d +++≥++++.27.19设,,,a b c d 0≥,且a b c d 4+++=,求证:()()()()2222abc bcd cda dab abc bcd cda dab 8+++++++≤.27.20设,,a b c 0≥,且222a b c 3++=,求证:222222a b b c c d a b c ++≤++.27.21设,,a b c R ∈,求证:()()()2222223333333a ab b b bc c c ca a a b b c c a −+−+−+≥++.27.22设,,,a b c d 0>,且a b c d abcd 5++++=,求证:11114a b c d+++≥.27.23设不等式:()()()()2222222222ab a b bc b c ca c a M a b c −+−+−≤++对一切实数,,a b c 都成立,求M 的最小值.27.24设,,a b c 0≥,且a b c 3++=,求证:()()222a b b c c a ab bc ca 9++++≤.Ch27.习题解析27.1 设,,...,(,]12n x x x 01∈,求证:()()...()321111x x x n 12n 1x 1x 1x 2+++≥.解析:设:n 11x x +=,则:因为i x 01(,]∈,所以i11x [,)∈+∞ (i 12n ,,...,=) 由伯努利不等式2():当i x 1>−且i 1[,)α∈+∞时,i i i i 1x 1x ()αα+≥+ ①iff i x 0=或i 1α=时,①式等号成立. 由均值不等式3():i i 1x α+≥ ②iff i i x 1α=时,②式等号成立.由①②式得:i i 1x ()α+≥③iff i i x 1α==时, ③式等号成立.设:i i 11x α+=,则由③式得:i 11xi 1x ()++≥④则:21x 11x ()+≥31x 21x ()+≥11x n 1x ()+≥上面各式相乘得:321111x x x n12n 1x 1x 1x 22()()...()+++≥=. 证毕.27.2 设,,...,12n x x x 0≥,且...12n 1x x x 2+++=,求证:()()...()12n 11x 1x 1x 2−−−≥. 解析:因为i x 0≥,ni i 11x 2==∑,所以i 1x 02[,]∈ 设i i y x =−,则i 1y 012[,]∈−>−由伯努利不等式1():12n 12n 1y 1y 1y 1y y y ()()...()(...)+++≥++++ ① 将i i y x =−代入①式,并代入...12n 1x x x 2+++=得: 12n 12n 111x 1x 1x 1x x x 122()()...()(...)−−−≥−+++=−=. 证毕.27.3 设12n a a a 0,,...,>,且...12n a a a 1=......12n a a a +≤+++. 解析:因为12n a a a 0,,...,>,且...12n a a a 1=,所以由均值不等式3()n ...++≥=1≥ ①iff 12n a a a 1...====时,①式等号成立. 由柯西不等式8():2222222111...](...)...++++++≥++即:212n a a a n (...)...+++⋅≥+即:12n a a a (...)...+++≥+ ②iff 12n a a a 1...====时,②式等号成立.将①式代入②式得:12n a a a ......+++≥+++ ③iff 12n a a a 1...====时, ③式等号成立. 证毕.27.4 设,,a b c 0>,且abc 1=,求证:333a b c ab bc ca ++≥++. 解析:因为,,a b c 0>,且abc 1=,所以由均值不等式3():222222222a b b c c a a b c ab bc ca 222+++++=++≥++ ① iff a b c 1===时,①式等号成立.由均值不等式3():a b c 3++≥=,即:a b c13++≥ ② iff a b c 1===时,②式等号成立.WLOG ,设a b c ≤≤,则因为,,a b c 0>,所以222a b c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14():222222a b c a b c 3a a b b c c ()()()++++≤⋅+⋅+⋅ 即:333222a b ca b c a b c 3()++++≥⋅++ ③ iff a b c 1===时,③式等号成立.将①②代入③式得:333a b c ab bc ca ++≥++ ④iff a b c 1===时, ④式等号成立. 证毕.27.5 设,,,a b c d 0>,求证:a b c d 2b 2c 3d c 2d 3a d 2a 3b a 2b 3c 3+++≥++++++++.解析:记A b 2c 3d =++,B c 2d 3a =++,C d 2a 3b =++,D a 2b 3c =++则:aA bB cC dD 4ab ac ad bc bd cd ()+++=+++++ ① 待证式为:a b c d 2A B C D 3+++≥ ② 由柯西不等式8():2a b c daA bB cC dD a b c d A B C D()()()++++++≥+++ 即:2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A bB cC dD()++++++≥+++ ③由②③式,只需证明 2a b c d 2aA bB cC dD 3()+++≥+++ ④设多项式:P x x a x b x c x d ()()()()()=++++43201234c x c x c x c x c =++++则: 1c a b c d =+++ ⑤2c ab ac ad bc bd cd =+++++ 代入①式得:2aA bB cC dD 4c +++= ⑥ 根据定义38():k k k nc p C =得:11114c c p C 4==,即:11c 4p =;22224c c p C 6==,即:22c 6p =则:2221112222c 16p p 24c a b cd aA bB cC 6p 3D p d 4()==⋅++⋅+++=+ ⑦ 由麦克劳林不等式40():1212p p ≥,即:212p 1p ≥代入⑦式得:2a b c d aA bB c dD 23C ()++++≥++,④式得证.iff a b c d ===时,等号成立. 证毕.27.6 设,,a b c 0>,求证:222a bc b ca c aba b c b c c a a b +++++≥+++++.解析:不等式左边=222a b c b c c b c c b c a c a a bba a ab +++++++++++ 不等式右边=()()()a c ab a bc b c a b c c a a b b c +++++=+++++222ab a ac b c c a b c c a a b b c ca b b =+++++++++++ 则不等式其实就是:222222a b c c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a b++≥++++++++ ① 由于是对称不等式,WLOG ,假设a b c ≥≥,则222a b c ≥≥ ②且b c a c a b +≤+≤+,即:111b c c a a b ≥≥+++③ 则有排序不等式()18:222222a b c c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a b ++≥++++++++ 其中,222a b c b c c a a b +++++为正序和;222c a b b c c a a b+++++为乱序和. iff a b c ==时,等号成立. 证毕.27.7设,a b 0>,n N ∈证:()()n n n 1a b112b a++++≥.解析:当n 0=时,()()00a b112b a+++=,0122+=,不等式成立;当n 1=时,()()11a b a b1124b a b a+++=++≥,1124+=,不等式成立;当n 2≥时,构建函数()n f x x =. 则函数的导数'()n 1f x nx −=;二次导数''()()n 2f x n n 1x 0−=−≥,故在x 0>时函数为向下凸函数.由琴生不等式()20:()()()1212f x f x x x f 22++≥ ①将()()n 1a f x 1b =+,()()n 2bf x 1a=+ ,()()()[][()]n n n 12b a 11x x 1b a a b f 12222a b++++==++≥ 带入①式得:()()n nn a b11b a 22+++≥,即:()()n n n 1a b 112b a ++++≥ 综上,当n 0=、n 1=和n 2≥时, ()()n n n 1a b112b a ++++≥都成立,即n N ∈时,()()n n n 1a b112b a++++≥成立. 证毕.27.8 设,,...,12n x x x R +∈,且...22212n x x x 1+++=,若n N ∈,n 2≥,求(,,...,)...()()()555n 1212n nnni 1i 2i ni 1i 1i 1x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的最小值.解析:记ni i 1S x ==∑,(,,...,i 12n =).则(,,...,) (555)n 1212n 12nx x x f x x x S x S x S x =+++−−− ①WLOG 假设...12n x x x ≥≥≥,则...44412n x x x ≥≥≥ ② 由于ni i 1S x ==∑,所以()nk i k i 1S x x x =−=−∑与k x 无关,则kkx S x −与k x 同单调性. 即:...n 1212nx x x S x S x S x ≥≥≥−−− ③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14():若(,,...,)12n a a a 与(,,...,)12n b b b 同单调性,则有:12n 12n 1122n n a a a b b b n a b a b a b (...)(...)(...)++++++≤+++ ④ 设:4i i a x =,ni nx b S x =−,(,,...,i 12n =),则满足{}i a 与{}i b 同单调性. 代入④式得:(...)(...)(...)4444n n 111n 1n 1n 1nx x x x x x n x x S x S x S x S x ++++≤⋅++⋅−−−− 即:......()(...)5445n 1n n 111n 1nx x x x x x f S x S x n S x S x ++=++≥⋅++−−−− ⑤由均值不等式()3:n n Q A ≥...221n x x 1n n++≥=故:...441n 1x x n++≥ ⑥ 构建函数:()xg x S x=− ⑦ 则导函数:'()()2Sg x S x =−,''()()32S g x 0S x =>−故()g x 为向下凸函数.由琴生不等式21():(...)()()...()1122n n 1122n n g x x x g x g x g x αααααα+++≤+++ 取加权i 1nα=(,,...,i 12n =)时,上式变为: ...()()...()()12n 12n x x x g x g x g x g n n++++++≤ ⑧即:...()()...()()12n12n x x x g x g x g x n g n++++++≥⋅即:.........12n n 112n 1nx x x Sx x n n n n n x x x S S x S x n 1S S n n+++++≥⋅=⋅=+++−−−−−⑨将⑥和⑨式代入⑤式得:...()55n 11n x x 11n 1f S x S x n n n 1n n 1=++≥⋅⋅=−−−−故:(,,...,)12n f x x x 的最小值是()1n n 1−.27.9 设,,a b c R +∈,且a b c abc ++=32++≤. 解析:在圆锥曲线里,椭圆方程为:2222x y 1ab+=时,常常采用的参数方程是:cos x a θ=,sin y b θ=,因为将它带入方程时满足cos sin 221θθ+=,这个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对于三角形的内角,,A B C ,同样有关系A B C π++=和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 B C A B C ++=. 而本题初始条件a b c abc ++=.设tan a A =.tan b B =,tan c C =,因为,,a b c R +∈,所以,,(,)A B C 02π∈ ①则当,,A B C 为三角形的内角时,A B C π++=,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 B C A B C ++=满足条件. 带入不等式左边得:++=++cos cos cos A B C =++ ②构建函数()cos f x x =−,则在(,)x 02π∈区间函数()f x 为向下凸函数,故由琴生不等式21()得:函数值的均值不小于均值的函数值.1122n n 1122n n f x x x f x f x f x (...)()()...()αααααα+++≤+++ ③ 当加权...12n 1nααα====时,③式变为: ()()...()...()12n 12nf x f x f x x x x f n n ++++++≥即:()()()()f A f B f C A B Cf 33++++≥ ④即:cos cos cos cos()cos A B C A B C 13332π++++−≥−=−=−即:cos cos cos 3A B C 2++≤ ⑤ 将⑤式带入②式得:32++≤. 证毕.27.10 设,,a b c R ∈,求证:2++≥. 解析:因为,,a b c R ∈,由柯西不等式12()式...+≥≥2==.即:2++≥. 证毕. 27.11设,,a b c R +∈,且ab bc ca 3++=,求证:()()()2221a 1b 1c 8+++≥. 解析:对赫尔德不等式32():jj m nn mijij i 1j 1j 1i 1aa ()()αα====≤∑∏∏∑ 32()当 n 4=,m 4=,123414αααα====时,32()式为: ()()()()11114444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411213141122232421323334314243444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即:()()()()11213141122232421323334314243444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11144444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① 设:11a 1=,221a a =,231a b =,2241a a b =;12a 1=,2222a c a =,232a c =,242a a =; 13a 1=,223a c =,2233a b c =,243a b =; 14a 1=,24a 1=,34a 1=,44a 1=. 代入①式得:()()()()2222222222221a b a b 1c a c a 1c b c b 1111+++⋅+++⋅+++⋅+++[()()()()]1111222222222222444441111a c a c 1b c b c 1a b a b 1≥⋅⋅⋅+⋅⋅⋅+⋅⋅⋅+⋅⋅⋅()41ac bc ab =+++ ② ②式就是赫尔德不等式.()()()2222221a 1b 1c +++()()()()()()2222221a 1b 1c 1a 1b 1c =++⋅++⋅++()()()2222222222221a b a b 1c a c a 1b c b c =+++⋅+++⋅+++()()()()222222222222222211a b a b 1c a c a 1b c b c 11114=+++⋅+++⋅+++⋅+++ ()()()()222222222222222211a b a b 1c a c a 1c b c b 11114=+++⋅+++⋅+++⋅+++ 将②式代入上式得:(())()()2222224111a 1b 1c 4ac bc ab ++++++≤开方出来即:()()()()222211a 1b 1c 21ac bc ab ++++++≤③ 将ab bc ca 3++=代入③式得:()()(())222211a 1b 1c 8213++++=≤. iff a b c 1===时等号成立. 证毕.27.12设,,a b c 0>,且a b c 1++=,求证:()()3332226a b c 15a b c +++≥++. 解析:采用pqr 法.设:p a b c =++,q ab bc ca =++,r abc =,则:p 1=⑴ 22cyc x p 2q =−∑ ; ⑵ ()32cycx p p 3q 3r =−+∑则:2222a b c p 2q ++=−;()3332a b c p p 3q 3r 13q 3r ++=−+=−+于是,待证式变为:()()2613q 3r 15p 2q −++≥−即:28q 18r 0−+≥,即:14q 9r 0−+≥,即:3p 4pq 9r 0−+≥ ①⑴ 3p qr 4pq +≥,即:3p 4pq 9r 0−+≥ 故:①式成立,即待证式成立. 证毕.27.13设,,a b c 0≥,且a b c 2++=,求证:444333a b c abc a b c +++≥++. 解析:由舒尔不等式()43:()()()()()()t t t x x y x z y y z y x z z x z y 0−−+−−+−−≥ ① 即:()()()t 2t 2t 2x x xy xz yz y y yz xy zx z z zx yz xy 0−−++−−++−−+≥ 即:()()()()()()t 2t 2t 2t 1t 1t 1x x yz y y zx z z xy x y z y z x z x y ++++++++≥+++++ 即:()()()t 2t t 2t t 2t t 1t 1t 1x x yz y xy z z xyz x y z y z x z x y +++++++++++≥+++++ 即:()()()()t 2t 2t 2t 1t 1t 1t 1t 1t 1x y z x y z xyz x y z y z x z x y +++−−−++++++++≥+++++ 两边都加t 2t 2t 2x y z +++++得:()()()()t 2t 2t 2t 1t 1t 1t 1t 1t 12x y z x y z xyz x y z x y z +++−−−++++++++≥++++ ② ②式就是舒尔不等式.设t 2=,代入②式得:()()()()4443332x y z x y z xyz x y z x y z +++++≥++++ 将a b c 2++=代入上式得:()()4443332x y z 2xyz 2x y z +++≥++ 即:444333a b c abc a b c +++≥++ ③ ③式就是我们要证明的不等式. 证毕.27.14设,,a b c 0>,求证:()()()()3333338a b c a b b c c a ++≥+++++.解析:待证式化为:()()()3333332222228a b c 2a b c 3a b ab b c bc c a ca ++≥++++++++即:()3332222222a b c a b ab b c bc c a ca ++≥+++++ ① 解析1:缪尔海德不等式()48:[][]i i T T βα≤ ()48iff ()()i i αβ=或...12n x x x ===时,等号成立.由于[,,]()333T 3002a b c =++,[,,]222222a b ab b c bc c a ca T 210+++++= 满足缪尔海德不等式的条件,即:(,,)(,,)123b b b 210=,(,,)(,,)123a a a 300=,故满足序列(,,)(,,)123123b b b a a a <. 则:[,,][,,]T 210T 300≤,即:①式成立. 证毕. 解析2:采用pqr 法.设:p a b c =++,q ab bc ca =++,r abc =. 在20.2常用的代换如下:⑵ ()32cycx p p 3q 3r =−+∑, ⑼()()2cyc cycx y z xy x y pq 3r +=+=−∑∑即①式等价于:()32cyccyc2x x y z ≥+∑∑。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数的大小关系。

在不等式中,通过使用不等号(<, ≤, >, ≥)来表示不同数的大小关系。

1. 基本不等式:- 加减法不等式:如果a > b,则有a + c > b + c,a - c > b - c; - 乘法不等式:如果a > b 且 c > 0,则有ac > bc;如果a > b且 c < 0,则有ac < bc;- 除法不等式:如果a > b 且 c > 0,则有a/c > b/c;如果a >b 且c < 0,则有a/c < b/c;- 幂不等式:如果a > b 且 n > 1,则有a^n > b^n;如果0 < a < b 且 0 < n < 1,则有a^n > b^n。

2. 不等式的性质:- 传递性:如果a > b 且 b > c,则有a > c;- 对称性:如果a > b,则有b < a;- 反身性:对于任意的a,有a = a;- 加减性:如果a > b,则有a + c > b + c;- 乘除性:如果a > b 且 c > 0,则有ac > bc,a/c > b/c。

3. 不等式的求解:- 确定不等式的解集:通过比较不等式中的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2x + 1 > 5,可以通过移项得到2x > 4,再除以2得到x > 2,解集为{x | x > 2}。

- 不等式的逆运算:对于不等式a > b,可以通过取倒数、开平方、开n次方等逆运算来改变不等式的大小关系。

- 不等式的绝对值:当不等式中存在绝对值时,需要对绝对值进行分类讨论,分别讨论绝对值的正负情况,然后求解不等式。

完整版)不等式知识点归纳大全

完整版)不等式知识点归纳大全

完整版)不等式知识点归纳大全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解不等式1.解不等式时,最终需要用集合的形式表示解集。

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通常是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或不等式有意义范围的端点值。

2.解分式不等式f(x)。

a(a≠0)的一般思路是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使x的系数变为正值,标根及奇穿过偶弹回。

3.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需要分类讨论、平方转化或换元转化去绝对值。

4.解含参不等式时,常常需要分类等价转化。

按参数讨论时,最后需按参数取值分别说明其解集;按未知数讨论时,最后需要求并集。

二、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1.在利用重要不等式a+b≥2ab以及变式ab≤(a+b)²求函数的最值时,需要注意a、b∈R⁺(或a、b非负),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是积ab或和a+b其中之一应是定值(一正二定三等四同时)。

2.常用的不等式有:a、2(a²+b²+c²)≥ab+bc+ca(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b、a+b+c≥√(3(ab+bc+ca))(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

三、含立方的几个重要不等式1.对于正数a、b、c,有a³+b³+c³≥3abc(当且仅当a=b=c 时,取等号)。

2.对于正数a、b、c,有(a+b+c)³≥27abc(当且仅当a=b=c 时,取等号)。

四、最值定理1.积定和最小:当x、y>0,且x+y≥2xy时,若积xy=P (定值),则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P。

2.和定积最大:当x、y>0,且x+y≥2xy时,若和x+y=S (定值),则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²/4.3.已知a、b、x、y∈R,且ax+by=1,有x/y+y/x的最小值为(a+b+√(a²+b²))/2.4.对于已知x>0、y>0、x+2y+2xy=8的等式,x+2y的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8.注: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不等式基础必备

不等式基础必备

上面的①②式,称为琴生不等式.
例如:对于函数 f ( x) sin x ,在 x [0, ]区间为上凸函数,
因为 f '( x) cos x , f ''( x) sin x 0 ( x [0, ])
故: f ( x) sin x 在 x [0, ]区间为上凸函数.
n
n
( x1, x2 , ..., xn (a, b) )
对于 x (a,b) 的下凸函数,即: f ''( x) 0 ,有:
f ( x1 ) f ( x2 ) ... f ( xn ) f ( x1 x2 ... xn )
n
n
( x1, x2 , ..., xn (a, b) )
故: e x 1 x
3、对数不等式: ln x x 1 (当且仅当 x 1时取等号)
注解:由于 0 和负数没有对数,所以: x 0 记忆方法见函数图. 曲线 y ln x 在 x 0 区间都处在直线 y x 1 的下方,仅在 x 1处相切. 即: ln x x 1,
y
y x1
y ln x
O
x
当且仅当 x 1时取等号 也可以由 e x 1 x 得: e y1 y
两边取对数: y 1 ln y ,即: ln x x 1
例如: x e 时,左边 ln x lne 1,右边 x 1 e 1 1.718 1,故: ln x x 1
5、琴生不等式:
注解:
⑴ 设在 x [a, b] 区间 f ( x) 为上凸函数,如图
即 f ( x) 的二次导数 f ''( x) 0 ,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用于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关系。

它是数学分析、代数和几何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解法以及常见类型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不等式知识。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将两个数或者表达式进行比较的一种数学符号表达方法。

通常使用不等号(<, >, ≤, ≥)表示大小关系。

其中,< 表示严格小于,> 表示严格大于,≤ 表示小于等于,≥ 表示大于等于。

例如,a < b 表示 a 小于 b,a > b 表示 a 大于 b,a ≤ b 表示 a 小于等于 b,a ≥ b 表示 a 大于等于b。

二、不等式的性质1. 传递性:如果 a < b,b < c,则可以推出 a < c;如果a > b,b > c,则可以推出 a > c。

2. 加减性:如果 a < b,则 a ± c < b ± c;如果 a > b,则 a ± c > b ± c。

其中,c 是常数。

3. 乘除性: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ac < bc;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ac > bc。

注意,当 c = 0 时,乘除性不成立。

4. 倒数性: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1/a > 1/b;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1/a < 1/b。

注意,当a 或b 为0时,倒数性不成立。

三、不等式的解法解一个不等式,就是找出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数的范围。

常见的解不等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加减法:将不等式中的项移项,使得不等式变为一个与变量 x 有关的代数式 f(x),然后通过分析 f(x) 的符号变化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1.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具有与等式类似的运算性质,例如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且可以对不等式的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2.加法不等式:对于实数a、b和c,若a<b,则a+c<b+c。

即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相同的数,不等式的关系保持不变。

3.减法不等式:对于实数a、b和c,若a<b,则a-c<b-c。

即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不等式的关系保持不变。

4.乘法不等式:对于实数a、b和正数c,若a<b且c>0,则a·c<b·c。

即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正数,不等式的关系保持不变。

需要注意,当c为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5.除法不等式:对于实数a、b和正数c,若a<b且c>0,则a/c<b/c。

即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正数,不等式的关系保持不变。

需要注意,当c为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6.平方不等式:对于实数a和正实数b,若a>b,则a²>b²。

即不等式两边同时取平方,不等式的关系保持不变。

7.绝对值不等式:对于任意实数a和正实数b,若,a,<b,则-b<a<b。

即如果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小于一个正实数,则这个实数的取值范围在-b和b之间。

8.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基本不等式可以应用于各类数学问题的解决,例如求解方程组、解决最值问题等。

这些应用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结合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并运用合适的不等式进行推导。

以上是基本不等式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有效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不等式是数学中比较基础的概念,它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不等式的性质包括:对称性、传递性、加法法则、乘法法则等。

这些性质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非常重要。

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不等式。

解决这类不等式问题,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等方法,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求解。

3.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不等式。

解决这类不等式问题,可以通过因式分解、配方、判别式等方法,将其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

4. 分式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是含有分式的不等式。

解决这类不等式问题,可以通过通分、分子分母同号或异号等方法,将其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然后求解。

5. 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是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解决这类不等式问题,可以通过绝对值的定义,将其转化为分段函数,然后分别求解每一段的情况。

6. 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优化问题、最值问题、范围问题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不等式模型,然后求解。

以上是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的主要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y ex
y 1 x
O
x
且仅当 x 0 时取等号.
第1页
例如: x 1 时,左边 e x 2.718 ,右边 1 x 2 故: e x 1 x
3、对数不等式: ln x x 1 (当且仅当 x 1 时取等号)
注解:由于 0 和负数没有对数,所以: x 0 记忆方法见函数图. 曲线 y ln x 在 x 0 区间都处在直线 y x 1 的下方,仅在 x 1 处相切. 即: ln x x 1 ,
1
n 1 ...
1
;即: n 1 1 ... 1
Hn a1 a2
an
a1 a2
an
其中, a1, a2 , ...an 0
例如: a1 1 , a2 2 ,求 Qn 、 An 、 Gn 、 Hn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解: Qn
12 22 2
5 1.6 ; 2
An
1
2
2
1.5
著名的对数不等式是:
x ln(1 x) x ( x 1 ) 1 x
4、柯西不等式:
(a12 a22 ... an2 )(b12 b22 ... bn2 ) (a1b1 a2b2 ... anbn )2
(当且仅当 a1 a2 ... an 时取等号)
b1 b2
bn
注解:设向量 A (a1, a2 , ..., an ) ,向量 B (b1, b2 , ..., bn ) ,
⑵ 设在 x [a, b] 区间 f ( x) 为下凸函数,如图
即 f ( x) 的二次导数 f ''( x) 0 ,
则:
f (a)
f (b)
ab f( )

2
2
图中, A 点为均值的函数值, B 点为函数的均值.
B A
Oa
b
即:对于下凸函数,函数的均值不小于均值的函数值. 第3页
上面的①②式,称为琴生不等式.
例如:对于函数 f ( x) sin x ,在 x [0, ]区间为上凸函数,
因为 f '( x) cos x , f ''( x) sin x 0 ( x [0, ])
故: f ( x) sin x 在 x [0, ]区间为上凸函数.
此时, a 0 , b ,则 a b 22
所以 f ( x) 下凸函数.
在 x [0, 2] 区间有: f (0) 1 , f (2) 1 , f (1) 0
即: f (0) f (2) 1 , f (0 2 ) f (1) 0
2
2
O
1
2
故: f (0) f (2) f (0 2 )
2
2
其实,在 x R 区间,都满足 f (a) f (b) f ( a b )
y
y x1
y ln x
O
x
当且仅当 x 1 时取等号 也可以由 e x 1 x 得: e y1 y 两边取对数: y 1 ln y ,即: ln x x 1
例如: x e 时,左边 ln x ln e 1 ,右边 x 1 e 1 1.718 1 ,故: ln x x 1
f (a) f (0) 0 , f (b) f ( ) 0
即: f (a) f (b) 0 0 0 ;
O
2
2

f (ab)
f ( ) 1.
故:
f (a)
f (b)
ab f( )
2
2
2
2
例如:二次函数 f ( x) x2 2 x 1
A
B
A
因为 f '( x) 2 x 2 , f ''( x) 2 0

Gn 2 1 2 2 1.4 ;
Hn
2 1
1
2 21
4 3
1.3
12 2
可见:有 Qn An Gn Hn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平方算术,几何调和
2、指数不等式: e x 1 x (当且仅当 x 0 时取等号)
注解:由于要求不等式右边 1 x 0 ,故: x 1 记忆方法见函数图. 曲线 y e x 在 x R 区间都处在直线 y 1 x 的上方,仅在 x 0 处相切. 即: e x 1 x ,当
两边自乘得:
A
2
B
2
(
A
B )2
第2页
将上面的结果代入得: (a12 a22 ... an2 )(b12 b22 ... bn2 ) (a1b1 a2b2 ... anbn )2 这正是柯西不等式.
例如: a1 1 , a2 2 , b1 3 , b2 4 则: a12 1 , a22 4 , (a12 a22 ) 5 ; b12 9 , b22 16 , (b12 b22 ) 25 ; (a12 a22 )(b12 b22 ) 5 25 125 ; a1b1 3 , a2b2 8 , (a1b1 a2b2 )2 112 121 . (a12 a22 )(b12 b22 ) 125 121 故: (a12 a22 )(b12 b22 ) (a1b1 a2b2 )2
5、琴生不等式:
注解:
⑴ 设在 x [a, b] 区间 f ( x) 为上凸函数,如图
即 f ( x) 的二次导数 f ''( x) 0 ,
则: f (a) f (b) f ( a b ) ①
2
2
图中, A 点为均值的函数值, B 点为函数的均值.
A B
Oa
b
即:对于上凸函数,函数的均值不大于均值的函数值.
不等式基础必备
1、均值定理: Qn An Gn Hn (当且仅当 a1 a2 ... an 时取等号)
注解:
Qn 平方平均值: Qn
a12 a22 ... an2 ; n
An 算术平均值:
An
a1
a2
n
...
an

Gn 几何平均值: Gn n a1a2 ...an ;
Hn 调和平均值: Hn
2
2
⑶ 推广为一般形式
对于 x (a, b) 的上凸函数,即: f ''( x) 0 ,有:
其中: a1 , a2 , ...an 为 A 在正交系中的各分量; b1 , b2 , ...bn 为 B 正交系中的各分量.

2 A
a12
a22
... an2 ,
B
2
Hale Waihona Puke b12b22... bn2

A B a1b1 a2b2 ... anbn
由向量公式: A B A B cos A, B 得: A B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