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十三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斯大林模式”

2021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形式〞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方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

原先的疑心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拟。

〞对这里的“模拟〞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从根本上调整了消费关系C.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D.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兼顾了社会各阶层【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知识迁移才能。

苏联二三十年代开场由政权推动下的有方案的经济建立,此时西方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为解决危机,罗斯福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故称为“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

所以答案选C。

2.经斯大林亲自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写到:“……农村中也开场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

……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参加集体农庄。

……如今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妙生活的道路。

〞对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A.材料有意夸张农民参加集体农庄热情B.材料是当时苏联社会实际情况的反映C.农业集体化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D.参加集体农庄使农民过上了美妙生活【答案】A【解析】材料一是苏联官方的观点,斯大林亲自参与撰写,有意夸张农民参加集体农庄的热情,故A项正确。

斯大林体制无视消费品消费,人民生活程度进步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消费积极性不高,材料不能反映当时苏联社会实际情况,BCD说法错误。

3.1938年世界部分国家国民经济人均收入一览表〔〕——摘编自美国CNN〔人类文明全纪录〕对上表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苏联人口过多导致经济开展缓慢B.苏联经济总产值仍然落后于英国C.苏联经济总产值跻身于兴旺国家D.苏联对美国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答案】C【解析】1938年苏联经济开展缓慢的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造成的,排除A;题干说的是国民经济人均收入不是经济总产值,排除B;从表格可以看苏联的人口和人均收入超过了日本、意大利,苏联经济总产值跻身于兴旺国家,C正确;当时美国仍是世界经济霸主,排除D。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题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题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题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重大科技发明,对于促进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 火药的发现和应用,对于军事事业以及炼钢、制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C. 指南针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航海和测量的准确性。

D. 石刻印刷术的出现,为书籍的印刷和传播提供了无比强大的手段。

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亚、欧洲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B.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世界性贸易航线,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

C. 李舜臣领导的“回天之舰”大破日本倭寇的海战,有效维护了中国东海沿岸的安全。

D. 明成祖设立的四大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辨析题1. 下列名词中,与北伐运动有关的是:A. 马关条约B. 五四运动C. 北京政变D. 四一二事变2. 下列事件中,与太平天国运动密切相关的是:A. 七七事变B. 义和团运动C. 五四运动D. 甲午战争三、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朝统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结合中国古代三纵三横交通系统,谈谈其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分析题1. 请分析明清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 请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五、论述题请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成就,并指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挑战。

以上为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题的部分内容。

相信这些题目将激发考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帮助他们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祝愿所有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加油!。

专题13 开放性试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热点专题优选优练

专题13  开放性试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热点专题优选优练

专题13:开放性试题1.(2021广东适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等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国家战略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阐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执政者的胆识魄力息息相关。

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为摆脱受压迫奴役的境遇,“求知识于世界”,开启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先进国家的行列,无疑也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日本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逐年上升就是明证。

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合世界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焕发了经济发展的潜力,中国服装出口与日俱增就是就是铁证。

可见,高瞻远瞩的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示例二:论题: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阐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发展经济,而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近代史上,印度一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发展受东印度公司的掣肘,发展艰难;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经济上成为列强的附庸,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操控,艰难发展。

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族独立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零世界瞩目,1991年以来中国服装出口与日俱增就是就是明证。

总之,经济要发展,民族独立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详解】示例一:根据材料中图5、图6两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国家战略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

从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和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的角度进行阐述。

示例二:根据材料中图4、图6两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

从近代印度和现代中国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还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其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结合相关史实阐述即可。

此题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2021湖北适应考)(电报与近代中国)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电报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

2021山东高考历史题

2021山东高考历史题

2021山东高考历史题
“2021山东高考历史题”,指的是2021年山东省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题目。

这些题目旨在测试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2021山东高考历史题示例:
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C. 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D.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列哪次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4. 下列关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冷战局面形成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B. 1961年,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
C. 两极格局下,世界各国均保持中立
D. 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

2021全国甲卷高考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2021全国甲卷高考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2.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

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3.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

南宋理学家张弑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

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

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4.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

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5.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

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

”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6.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

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

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25.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 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 30902359316 528551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 404448豫章(今属江西)67462 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 212284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2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

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21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

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表1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

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

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

2021高考历史一轮专项排查训练:第13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Word版含解析

2021高考历史一轮专项排查训练:第13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Word版含解析

单元·专项排查练(十三)1.林则徐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化,只是开争辩、学习西方之先河。

( √)2.由于抵制派和洋务派不属于同一个政治派别,所以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

( ×) 点拨抵制派和洋务派同属于地主阶级的政治派别,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

抵制派主见“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抵制外来侵略;而洋务派主见“师夷长技以自强”,主要是镇压人民的抵制斗争。

3.康有为借用孔子权威来宣扬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二者本质不同。

( ×)点拨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4.维新派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不尽相同,其根源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点拨二者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差别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5.维新派、革命派两者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因此具体的主见并不同。

( ×) 点拨维新派、革命派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见并不同。

6.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

( √)7.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主见,民权主义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解决了农夫的土地问题。

( ×)点拨民生主义未解决农夫的土地问题。

8.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

( √)9.“平均地权”就是“平分土地”。

( ×) 点拨“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

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支配土地,更不是满足人民对土地的全部权。

10.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 ×) 点拨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才智的结晶,而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分封对象是异姓功臣贵族②分封内容包括土地和人口③分封诸侯可以自由选择封国国君④分封的土地和人口不可随意交换与转让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 关于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②察举制注重考查官员的行政能力和品行③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④察举制有助于提高儒学的地位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二、材料解析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有四个政权在分裂割据中逐渐形成。

这些政权虽然都是士族建立的,但他们之间却展开了长期的混战。

这不仅给当时的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各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国家的统一,就成为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材料二在长期的分裂割据中,曹操通过实行屯田制,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同时,曹操也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实行九品中正制等制度,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人才保障。

此外,曹操还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社会基础。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曹魏政权在长期的分裂割据中逐渐崛起,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家分裂割据时期社会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魏政权实现统一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分裂与统一的看法。

答案:(1)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各族人民生活痛苦。

(2)曹操实行屯田制,控制全国土地和人口;曹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曹操缓和社会矛盾。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曹魏政权在长期的分裂割据中逐渐崛起,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先秦儒学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先秦儒学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先秦儒学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

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3.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宗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

这一观点( ) A.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B.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C.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D.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4.诸子百家关于“乐”思考的大致线索:老子与季札、孔子等分别提出不同的观点;墨子与荀子的争论,庄子对儒家的批评;杂家吕不韦对诸家的调和;最终是儒家的总结。

材料所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重视礼乐教化B.各家观点不同,相互诘难C.各学派脱离现实,追求享乐D.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A.诸子思想相互借鉴融合B.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C.思想统一局面正式形成D.君主专制政治逐步确立6.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

”由此可见( )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7.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

2021年湖南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word可修改版.docx

2021年湖南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word可修改版.docx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1所示: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

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

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

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

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 可知,既摇动了传统思想信仰,又摇动了“舶来”的西方文化信仰。

湖南2021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湖南2021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湖南2021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强化了士族门阀的势力C. 阻碍了商业的发展D. 导致中央集权的弱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海外贸易B. 宣扬国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C. 寻找失散的亲人D. 进行地理大发现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学习西方科技B. 推行变法维新C. 进行土地改革D. 实行民主政治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辛亥革命的爆发D. 国内经济危机的加剧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采取了哪种战术?A. 阵地战B. 游击战C. 防御战D. 城市战7.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代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主要针对的是哪些问题?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 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官僚主义C. 反封建、反资本主义、反帝国主义D. 反贪污、反浪费、反封建主义8.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的主要活动是什么?A. 学习毛泽东思想B. 进行大串联C. 批斗“走资派”D. 开展科技研究9.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A. 农村劳动力过剩B. 农村土地闲置C. 农村生产效率低下D.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10. 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B. 加速了国有企业的改革C. 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 A C D2. A3. B4. A5. A6. B7. A8. C9. C10. D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1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1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1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哪位皇帝的政策?A. 汉武帝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宣帝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包括: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D. 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加剧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主要目的不包括:A. 展示国威B. 促进贸易C. 传播文化D. 进行军事征服5. 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唐朝时期,________被誉为“诗圣”,其诗歌作品广泛流传。

3.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________的兴起,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

4. 明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5. 清朝末期,戊戌变法又称为________,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尝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请简述清朝末期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

3.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对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 论述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结束语:本次试题涵盖了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思想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考试,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历史,从而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2021年湖北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word可编辑版

2021年湖北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word可编辑版

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图1),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

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

这反映了图1 爵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2.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

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

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

”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

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

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

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5.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

图2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图2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6.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

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

”这体现的思想是A.君主立宪 B.中体西用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7.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

2021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

2021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
以下哪项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对外交流事件?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鉴真东渡日本(正确答案)
C. 郑和下西洋
D. 马可·波罗来华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以婉约词风著称?
A. 苏轼
B. 李清照(正确答案)
C. 辛弃疾
D. 陆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对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正确答案)
D. 火药
下列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属于哪一学派?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正确答案)
D. 法家
下列哪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转折点,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正确答案)
清朝前期,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实行的政策是?
A. 文字狱(正确答案)
B. 焚书坑儒
C. 八股取士
D. 闭关锁国
下列哪部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 《春秋》
B. 《资治通鉴》
C. 《史记》(正确答案)
D. 《汉书》
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哪位思想家?
A. 林则徐
B. 魏源(正确答案)
C. 严复
D. 康有为。

2021年高考历史中国政治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古代中国基础自测

2021年高考历史中国政治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古代中国基础自测

吏,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这反映出当时A.人才选拔申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B.科举考试的程序日渐规范化C.朝廷对参加科举的资格要求严格D.科举考试的地位得到了提高2.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C.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3.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

”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B.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4.“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

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

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

”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5.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 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

“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于是()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6.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7.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A.社会宗法观念B.血缘亲族团结C.家族观念流行D.散漫自私意识8.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十三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C)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浪漫主义美术、现代主义美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文学解析:面对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出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故B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故C 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繁荣,现代主义艺术进一步发展,故D项错误。

2.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恰逢大革命100周年,法国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以隆重庆祝。

世博会期间,大批游客搭乘铁塔电梯鸟瞰巴黎,晚上铁塔的灯光成为都市浪漫生活的组成。

此后铁塔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

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现代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C)A.为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9年巴黎世博会而建,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B.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D.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纪念法国大革命和巴黎世博会只是铁塔的次要目的,它能成为现代法国的标志,还有更深层次的科技原因,故A项错误;当时世界最高是铁塔瞩目的因素之一,但不足以成为法国的标志,故B 项错误;材料强调了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有电梯、灯光、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等,这些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故C项正确;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是后来的事情,无法体现1889年这一重要时间点,故D项错误。

3.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

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A)A.19世纪末的美国B.19世纪末的英国C.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D.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可判断此种经济现象是垄断,开始盛行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即19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出现垄断组织,故A项正确;垄断组织最早出现在美国,不是英国,故B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后又实行农业集体化,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受经济危机波及,经济发展受挫,法西斯势力乘机上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4.刘芃、朱汉国主编的《历史学习精要》认为:“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

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殖民扩张掠夺C.西方的黑奴贸易D.中国的改革开放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实现了互通有无,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使不同国家的人民能吸取先进经验,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尽管其中掺杂着罪恶,但负面影响非常微小,故A项正确;殖民扩张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故B项错误;黑奴贸易给非洲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负面影响过大,故C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基本没有掺杂罪恶,没有负面影响,故D项错误。

5.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此观点的是(D)①光荣革命②辛亥革命③法国共和制的确立④美国1787年宪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辛亥革命;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解析: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故①正确;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故②正确;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故③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包括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6.法国思想家西耶斯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分工原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替他人的劳动”——引入政治领域来阐释某项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下“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

他应该是在阐释(A)A.代议制B.邦联制C.联邦制D.两党制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解析: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体现出“人民不出场”,同时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也不缺席”,与题意相符,故A项正确;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与题意不符,故B、C项错误;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与“人民既不出场”不符,故D项错误。

7.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

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

这表明当时北美殖民地(C)A.承认英国国王为美国联邦的国家元首B.北方为了打败南方赢得内战而向英国寻求支持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D.颁布宪法效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独立战争解析:据材料“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不能说明承认英国国王为美国联邦的国家元首,且此时美国还是邦联制,不是独立自由的主权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北方为了打败南方赢得内战而向英国寻求支持,故B项错误;据材料“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和“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认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社会契约,其思想来源于启蒙思想,故C项正确;美国宪法颁行于1787年,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故D项错误。

8.托克维尔评价近代某国政体“既反对君主政体,又反对地方分权制度”,该国是(C)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解析:“反对君主政体”,说明该国没有君主,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美国虽然没有君主,但州政府也有一定的权力,故B项错误;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既没有君主,地方权力也不大,故C项正确;德国是君主立宪制,但皇帝总揽大权,故D项错误。

9.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

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C)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依据材料,联邦议会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只是得到首相的授意,故A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有批准法律的实权,故B项错误;作为立法机构的联邦议会听命于掌握行政权的宰相的要求,可见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C项正确;联邦议会有立法权,只是受行政权控制,本身不完整,故D项错误。

10.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属于这种反思的包括(A)①空想社会主义②马克思主义③三民主义④欧洲启蒙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考点:《共产党宣言》——空想社会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空想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为了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社会而展开不断斗争的运动,故①正确;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②正确;三民主义是20世纪初期,孙中山针对中国国情所提出的一个政治理论与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理论基础,故③正确;启蒙思想兴起于工业革命之前,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11.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探讨大国兴衰成为学术界十分热门的话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

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

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

——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二按照约瑟夫·约菲的分析,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出现过五波美国衰落论的浪潮。

第一波源自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所引发的震撼,美国人感到被苏联甩在后面的危险。

第二波发生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到了2012年,衰落论出现了第五次浪潮。

——据刘擎《2012年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1)列举18世纪中期以前促进欧洲崛起的主要事件。

(2)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二,分析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衰落论”浪潮出现的原因。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美国衰落论”的认识。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学技术(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共体成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联系18世纪中期以前促进欧洲崛起的主要事件,分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角度来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一“欧洲的衰落是相对”“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说明,“欧洲的衰落”可以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地位下降、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等史实说明;“欧洲仍在发展与进步”可以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欧共体成立)、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等史实加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