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的发展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尤其网络信息技术的井喷式发展衍生出了新媒体技术的出现。

新媒体这一新的媒体传播形式给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很大冲击,也直接倒逼广播电视产业的进行创新和变革。

在这场由信息数字技术变革而引发的广播电视技术的这个行业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一、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现状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效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也使网络数字技术在我国举世瞩目成就。

其中移动终端新媒体的出现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不同人群对内容上快捷更新和形式上的创新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已经成为人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直以来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的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垄断地位也不复存在。

船大头难调,国内广电从信息传播、设备更换等环节却仍然未彻底完成数字化改造,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营形式也越来越艰难。

但广播电视产业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去面对数字信息技术革命这一大环境下的挑战。

在这样的处境下,广播电视技术必须顺势而为,加快完成转型,且要不断追求创新,让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注入活力;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用数字化、智能化、高清化的技术以更高的内容质量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让传统媒体在信息数字化革命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广播电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全方位融入社会方方面面的今天,数字技术也在广播电视产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数字化的采、编、播设备、数字化网络传播等逐渐推广并应用于全国的主流媒体当中,并加快了推进数字高清化终端大屏推广和应用。

行业的数字化也让整体工作效率和内容质量大大的提升,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的更加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守住自己的阵地,增强行业的竞争力,这也是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我国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中星9号

我国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中星9号
国的 第 一 颗 广播 电视 直播 卫 星 ( BS ,并 计 划 于 2 0 年 D ) 03
发射升空。
星就这样 失效 了 ,我 国的直播卫星计 划再一次 受至
在鑫诺2 直播卫星失败后 , 号 中星9 的生产带 号
试都十分谨慎和小心 。原计划 的2 0 年发射升 空 , 07
被 推 迟 。最 新 的预 定 发 射 时 间是 20 年 6月 ,发身 08 是 西 昌发 射 中心 ,使 用 我 国长 征 3 乙型 火 箭 ,誉 号 9 .。 2 E地球 同步 静 止 轨 位 上 。 2
年初 , 由原国家计委组织来 自2 0多个部委与企 业的8 多位 0
专 家 参 与 完 成 了 中 国广 播 电视 卫 星 直 播 系 统 可 行 性论 证
卫星 由我 国长征 3号乙型火箭发射升空。 然而 ,重
9 .。 22 E同 步 轨 道 后 ,却打 不开 太 阳 能 电 池板 的二 : 卫 星 的下 行 信 号 天 线 ,也 未 能 展 开 到 位 工 作 。 鑫 i {
制 国 产 直 播 卫 星 的 中 国空 间技 术 研 究 院 ,决 定 以
号 ( H一)卫 星 平 台作 为鑫 诺 2 DF 4 号 (I SNOS T : A 一
星 ( HI AT9 ,计划于 6 C NAS 一 ) 月份在我国西 昌卫星发射中
心 由长 征 系 列 火 箭 发 射 。 届 时我 们 可 用 直 径 04 m 小 型抛 .5
整 星 大 于 07 ( 图 1 。 .6 见 )
强霆谖诤海耪 服务寿命 轨遴像持精度
ll 。 ¨ 。
1 年 5 l年 5 南 北:00* , 5
东西:00 . 5
艘 零指席糟靡 ( 正常蓊终下 )

我国第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成功升入太空

我国第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成功升入太空

府 于发 射 当 日 ( 0月 2 1 9日 ) 西 昌 市 在 邛 海宾 馆 举 行 了 盛 大 的 庆 功 与 答 谢 午
宴 ,答 谢 专 程 到 西 昌 卫 星 发 射 中 心 参
加“ 鑫诺 2号 ” 星 发 射 任 务 的 各 位 领 卫
导 和嘉 宾 。
出 席 答 谢 午 宴 的 有 身 兼 中 宣 部副 部 长 和 国 家 广 电 总 局 局 长 两 任 的 王
个 助 推 器 ,其 地 球 同步 转 移 轨 道 运 载 能 力 最 高 可 达 51 0公斤 。 于 火 箭 的 0 由 第 三级 采用 了先 进的 低温 推进 技 术 ,
时 , 星本身 也掀开了新的篇章 。 卫
“ 诺 2号 ” 星 是 基 于我 国 独 立 鑫 卫 开 发 、具 有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的 新 一代 大 型 地 球 同步 轨 道 卫 星 公 用 平 台 — — 东 方 红 4号 的首 发 卫 星 。 东 方 红 4号 平 台于 2 0 0 1年 1 0月 正 式 立 项 建 设 , 其 技术 水 平 和 卫 星 能 力 与 目前 国 际 上 通 信 卫 星 公 用 平 台 A2 0 A ( 克 希 10X 洛 德 ・ 丁 ) HS 01 马 、 6 HP ( 音 ) F 3 0 波 、 S1 0
封. 长 征 系 列 是

也 是 长 征 系 列
月 以来 辉 煌 纪
入 国际 航 天 领 域 的 先进 行 列 。据 李 京 红 介 绍 ,长 征 3号 乙 ” 运 载 火 箭 是 一 “
卫 星 制 造 史 上 的 第 一
在 航 天 发 射 再 次 建 功 立 业 的 同
枚 三 级 液 体 火 箭 ,第 一 级 上 捆 绑 了 4

我国卫星电视的产业历程

我国卫星电视的产业历程

别传送 中央 台第一套 、 第二 套、山东 、浙江、四 川、西藏 、 新 疆 台电视节 目及珠江台数字音频广播和首都英语台广播节 目,
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的第 19 令 ,随即 ,当时的广 电部 2号
为 配 合 19 令 而 制 定 了 1 号 令 的 实 施 细 则 。国 务院 19 2号 1 2 号 令 第 3条 规 定 : 国家 对 卫 星 地 面 接 收 设 施 的 生 产 进 口销 售 安 装 和 使 用 实 行 许 可 制 度 。 强调 设 置 卫 星 地 面 接 收 设 施 接 收 境 外 ( 港 澳 台地 区 )卫 星 电视 ,必 须 按 国 务 院 第 19号 令 及 含 2 广 电部 1号 令的 规 定 报 广 播 电 视 行 政 部 门 审 批 。 记 得 这 之 1 我
这是他们学校研究牛 完成 的毕业设计。 那是我第 一次见到从卫星上面接收下来的 电视节 目, 对什么是卫 星电视根 本没有概念。 19 年我 毕业 。有一次任友谊宾馆看 了半个小时 “ 鱼邓迪” 93 鳄 ,我注意到台标是 “ 卫视 中文台装 一套 卫视 设 备 , 价 4 0 元 。后 因天 线 太 大作 罢 。再 后 来 ,我 看 到 电 视新 闻 里 提 到 禁 止 个 人 收 看 卫星 电 报 00
市 场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已拉 动 内 需 6 亿 元 。也是 在 19 年 , O 99 我 国对 卫 星 电视 教 育 网进 行 改 造 ,在 数 字 化 技 术 的 基 础 上 建
后不久 ,我父亲的那位同学就转行 了。 当我国卫星 电视产业在 民间遭 到紧急刹车的时候 ,其脚 步 却一 刻不停的在广播 电视行业 内前进 。我国在 当年 7月通 过 “ 中星 5 号卫 星”开始传送 中央 电视 台第 一套、第二套 、四 川、西藏 、新疆 台节 目,8 月又用该星传送 中央 第三套节 目。 到 19 年 元月 ,山东、浙江台也采用该星为 自己传送节 目。 94 19 年我 国租用 了亚太 1 卫星上的三个转发器分别传送 中 95 号 国教育一台、 教育二 台和山东教育电视节 目。19 年 8 , 9 6 月 我

对直播卫星管理政策的探讨

对直播卫星管理政策的探讨

设施管理规定》面临 的尴尬
19 年 1 ,国务院以第 19 9 3 O月 2
卫星 电视广播地 视设备生产厂 商。他们投入 大量人 号令的形式 发布 《
维普资讯

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 》 对当时规 范 如何解决温饱 问题, , 现在 , 人们的奋 的发 展 史 上 , 留下 了 重 笔 浓彩 。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 、 斗 目标 是如何提 高生活 质量问题 ・ 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 看到 ,
对直播卫星管理 政策的探讨
【 / 文 太原广播电视局 王荣忠 山西卫墨地球站 石永录】
设备要求符合 国际, 国内标准 , 稳定 性 和可靠性好 ,具有扩 展性 和可升
级性 ,确保网络硬件平 台能 够支持 业务安 全 、稳定运行 ,减 少维护成
本。
摘要{ 本文罗列了各方对直播卫星的魇应 , 分析了我国对卫星电视的现行 政策 , 站在广大广播电视受众的角度, 对直播卫星管理政策的 7 个主要问膊进

是“ 村村通 ” 工程只解决每个
19号令是在 1 9 年 l 2 93 0月发布 的。 之六十的广大 农民分布 在交通不便 村都能收 看到卫星 电视节 目,并没 当时我 国的上星 电视 节 目不 足 1 的 山区和丘陵 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 有解决每 一户都能收看到卫星 电视 0 套 ,一 套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 设 高 ,他们收 看广播 电视的愿望越来 节 目的 问题 , 施须数 万元甚 至数十万元 。除有 线 越迫切。 最近几年 , 我们 曾对全 国九 二是 由于资金有限 ,“ 村村通” 电视 网络 机构和 科研机构以外 ,普 个省市 区 1 4个县 市的广播 电视状 工程 的设备只注意 了性价 比 ,忽视 3 通老百 姓是 根本购买不起卫星 电视 况进行过调查 ,人们 收看卫星 电视 了可靠性 ,以至于许多设备在运行 广播地面接收 设施 的。 国务院第 19 的情况很普遍 。身居深 山老林的人 中屡出问题 ,维修成 了大 问题 ,最 2 号令执行起来 容易 ,可操作性强 。 们 , 了看到中央 电视 台的节 目, 为 在 后 只能 搁 置 不 用 。在 我 们 的调 查 经过十几 年的发 展 ,我 国已经 房顶或 屋前屋后架设一个直径 l 米 中 ,现 在还 在运行的设备 只占百分

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探讨

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探讨

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探讨摘要:1920年,全球的第一家无线电广播电台诞生在美国的匹兹堡,并命名为kdka电台,kdka电台的第一次广播是在1920年11月2日,它播出的沃伦·哈丁击败詹姆·考克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

80年代开始,由于数字科技的日新月异,无线电广播技术进入了革命性的数字广播技术时代。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展中国广播事业紧跟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步伐,在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帮与《大陆报》馆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上海的中国无线电公司。

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调整为中央广播事业局。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当时北京仅有50台黑白电视机。

“文革”结束后,1980年10月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广播事业重新回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并确定了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国外广播电视发展现状在产业革命之后,信息革命称为公认的第四次革命,而广播电视媒体是这次革命的基础和最主要的载体。

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和前苏联相继建成世界上第一批电视台。

随着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广播电视进入成型阶段,开始成为大众媒体重要的传播媒介。

到70年代,世界上有近130个国家开办电视台,电视机总数超过2.5亿台。

80年代发展到140个国家,彩色电视普及75%,卫星电视蓬勃发展,超过100个国家使用。

90年代以后,电视技术迅猛发展,新品种层出不穷,电缆电视、家用录像机、卫星直播电视、电视文字广播、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多伴音电视、声像立体化电视等等。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以塑料玻璃为载体的电视机,未来电视机将发展成如纸一样轻薄,只要卷起来就可以带走了。

二.国内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在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大陆的第一家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成立的北京电视台,它在1978年的5月1日被正式改名,也就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央电视台。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0 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我们看电视,从之前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电视、高清电视、3D 电视、移动电视。

广播经历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演变,现在正向网络化迈进。

这些都能够反映时代的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的精神需要。

虽然我国的电视广播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技术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本文主要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出了今后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1 广播电视工程发展中的先进技术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先进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比较的落后,下边具体的介绍了几种当前比较比较新颖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我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它们的优点,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取其精华,以此来促进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1.1 卫星直播技术中国的卫星数字电视直播起步较晚。

但我国多年来卫星广播电视的实践,客观上为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奠定了基础。

卫星直播系统中有关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处理的标准是最为核心的技术规范。

目前,世界上卫星直播系统中的信道传输主要是采用DVB-S 标准。

DVB-S为数字卫星广播系统标准。

卫星传输具有覆盖面广、节目容量大等特点。

数据流的调制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方式,工作频率为11/12GHZ。

在使用MPEG-2格式时,用户端若达到CCIR 601演播室质量,码率为9Mb/s;达到PAL质量,码率为5Mb/s。

一个54MHz转发器传送速率可达68Mb/s,可用于多套节目的复用。

DVB-S标准几乎为所有的卫星广播数字电视系统所采用。

我国也选用了DVB-S标准。

而在直播平台上,我国采用了DHT方式,DTH方式转发器功率较大,可用较小的天线接收(一般在1米以下),普通家庭可以使用。

DTH方式还可以提供直接到户的用户授权和加密管理,开展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等多种类型的先进电视服务,不受中间环节的限制。

发展卫星直播电视_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发展卫星直播电视_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西部广播电视》1999年第10期发展卫星直播电视,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张兆安(四川省广播电视厅 610017) 1993年12月美国休斯公司发射第一颗商业直播卫星以来,直播电视业务在世界上发展十分迅速,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用卫星直播(DB S)传送电视节目。

我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台湾、印尼、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老挝、越南等相继开通或即将开通DB S业务。

11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的表现就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套电视节目和中央台8套电视、40路广播节目均已上星,为我国有线电视提供了丰富的节目源,大大促进了有线电视事业发展。

但由于历史和技术(包括设备)发展等方面原因,卫星电视(含广播)节目传送有的采用模拟方式,有的采用数字压缩方式;有的在C波段转发,有的在Ku波段转发;同样是数字压缩方式,采用的标准也不相同,如中央台的3、5、6、8套节目采用的是D igici p her-2标准,M CPC(多路单载波);各省(市、区)卫视台采用的是DVB—S标准,SCPC(单路单载波),二者不兼容。

这些节目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卫星上,给地面接收带来极大不便,造成极为不合理的布局,尤其是对个体用户接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各地有线台转发。

同时也给省级卫星台在外省落地工作增大了难度。

目前在亚卫2号(10015°E)上使用C 波段数字压缩的卫视台有河南、青海、福建、江西、辽宁、广东、湖南、湖北、内蒙古、广西、陕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和吉林15家;使用Ku波段数字压缩的卫视台有河北、天津、北京、山西4家在亚卫2号Ku波段5号转发器。

在亚太1A(134°E)上使用C波段的卫视台有贵州、云南、四川、浙江、山东、中1、中2、中7、教育1、教育2、山东教育(以上11个台均为模拟),新疆、宁夏、重庆、甘肃(为数字压缩)。

在亚太2R(7615°E)上使用Ku波段数字压缩的是西藏卫视台。

直播卫星带来的巨大变革

直播卫星带来的巨大变革
盖率提高到 9 % 以上。 8 目前我 国已有有线数字电视 、 地面数字电视和IT - P V- 种数字节 目传输 方式 。而 中星 一 9首次采取不加密方式开展
公司管理运营 。投入使 用后 ,中星 一 9的部 分转发器将首先
用于广播 电视 “ 村村通 ”工程项 目, 重点解决 十一五”规 划确 定的2 户以上已通 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问题 , 0 可 使数千万家庭 直接收看卫星电视 。
中星 , ( hn Sa 一 )等效全 向功 率覆盖图 9 c ia tr9
20 0 8.。
数通世 1 字信界 9
卫 星
ITW 摩 . . 。 。 . 。 . . 。 。 . 。 . 。 . . 。 GC I .. .。...。 .. 。 。
Sa e lt Commu i a i n t lie n c t o Te h l g Ap i ton c no o y pl ca i
。 . 。 。 . 。 。 一 。 . 。 。 .
4 套电视 节 目直播到户 的传输业务 , 7 用户使 用4 厘 米左右 5 的小 口径天线、专用高频头 和直播卫星专用机顶盒 即可直
接接收 这意 味着中国进入 电视卫星直播 的时代 。这种全 新的传输途径 ,对于发展我 国的广播 电视 ,扩大学 习、宣
星平台、 卫星直接广播业务 ( S 频段 ( BS J 上行频段为 1-~ 73 1 . Hz 78 G ,下行频段为 1.~1 . z 1 7 22 GH )和先进的天线 空间 隔离技术 ,使用区域 接收波束 ,所 以能 有效地确保卫星 电 视 节 目安全 播出和运行。

条件接 收的用户管理 系统 ,首次 实现 了有偿服务 的商业化
这颗 大功率 、高可靠 、长寿命直播卫星由原法 国阿尔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产业以及领域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媒体业也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媒体也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本质上是将不同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的结果。

随着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在不断增加,极大的推动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

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创新引言广播电视媒体技术进入新媒体时代后,视频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清晰度以及解码效率不断提高。

虚拟演播室拥有丰富的节目素材和高质量的内容,为观众提供全息、全景和各种形式的新闻信息视听。

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直播、5g网络传输为代表的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广播电视行业概述现阶段,电视转播的种类逐渐增多,在传统电视转播跟不上时代的背景下,有些节目对传统节目的发展有影响,必须加以研究,以便为各级广播电视的发展寻找新的机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媒体逐渐多元化,既符合个别群体和年龄群体的利益,也符合其他群体的精神愿望。

如果广播电视业继续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不进行创新,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新媒体时代,在制作节目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更好的了解观众的爱好,设计和制作更多的流行节目。

在借鉴国外的优秀节目、发展广播电视的同时,要不断引进现代技术手段,更多地借鉴这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现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应用FPGA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现场可编程的输入阵列,而且可以更简单地使用,并与现代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保持一致。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现代传媒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刺激过去传媒的发展,必须不断引进新科技,以配合现代电视广播的需要。

过去,FPGA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引进或受到技术约束等因素的制约,其应用效果不佳,因此无线电通信往往受到限制,不仅无法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

直播卫星“户户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问题和建议

直播卫星“户户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问题和建议

直播卫星“户户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问题和建议摘要:我国早在2011年开始,就已经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直播卫星的“户户通”工程,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直播卫星的“户户通”工程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实际上,直播卫星的“户户通”工程因为受到相关技术发展限制的影响,在推广发展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本文基于直播卫星“户户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阐述了直播卫星“户户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结合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别从服务内容主体职责,财政支持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并综合考虑现阶段相关技术的发展,展望了今后直播卫星“户户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主播卫星;户户通;可持续发展我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部分有线网络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群众在广播收听以及电视节目收看等方面的问题。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实施,实际上也是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丰富的有效途径,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但实际上,受制于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我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具体运行始终面临着有关服务内容、主体关系、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作用的发挥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为今后国内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持续推广提供参考。

1、直播卫星“户户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我国政府部门为了推动国内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实施,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使得我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同时资金方面的支持使得国内有关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方面的技术研发速度和创新力度也明显提升。

诸如卫星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等技术在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中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直接推进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为后续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1]。

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对直播卫星的发展速度产生影响,诸如卫星,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够明显推动直播卫星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内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于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的发展及其对我国CATV影响的探讨

关于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的发展及其对我国CATV影响的探讨
字电视在城市和农村如何分布7在 ” 村村 互补、互为备份 ,形成多种混合覆盖,从 体。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它们都是构建
通 ”方面 ,如何解 决地面数 字电视 、直播 根本上解决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既 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 卫星 的发展对 我 国 C T A V业的影 响 7已经 要使广播电视的内容形式、数量质量、传 们无论是考虑地面数字电视在城市与农村
1探讨的 问题
要通过直播卫星等传输渠道有效完成 村 出发、考虑、实施。
主要包括:( 】 1 对地面数字电视、 直播 村通”建设和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 卫星、C T, A 、与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解。() 看不懂广播电视的问题 , 2 使我们的体系真 对地面数字电视在城市与农村分布的思 正能够满足和适应“ 三网融合 的需要, 把 考。()在 ” 3 村村通”方面,如何处理地 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优质地传到千家万户,
设任 务,提 出要从 管理 资金投 入上加 以研 究和解 决。
国家广电总局提出构建现代广播影视 输的模拟和数字节 目) 、互联网的各自优 属新兴媒体。经过改造的 C T A V实现数字
传播体系 ( 以下简称体系)以来,地面数 势 , 使之覆盖广泛、自成体系,又要优势 化后 ,应属新兴与传统媒体的完美结合
维普资讯
_ 产业论坛
Ma a e n / n g me t / ㈡
关于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的发展
及其对我国 C T A V影响的探讨
文 / 郸 市 广播 电 视 局 李 有 忠 / 邯 /
地 面数字 电视 、直播 卫星 在整个广播 电视 覆盖 中占有越 来越 重要 的 地 位。如何解决其二者对 C T A V业的影响 ,又好 又快地 完成 “ 村村通”建

中国卫星电视发展史

中国卫星电视发展史

中国卫星电视发展史
中国卫星电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中国的电视节目仅限于地面传输,而且只有少数城市能够接收到较好的电视信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开始探索卫星电视技术,并于1986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卫星电视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信号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994年,中国卫星电视正式开播,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此时,中国卫星电视的覆盖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全国各地,观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卫星电视不断推出新的节目和服务,如高清电视、互动电视等,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

同时,中国卫星电视也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如采用数字化技术、卫星多频道技术等,提高了信号质量和服务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国卫星电视也开始向互联网电视转型。

2015年,中国卫星电视推出了“互联网+”计划,旨在将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服务。

此外,中国卫星电视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向全球观众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总的来说,中国卫星电视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和变革。

从最初的试验阶段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中国卫星电视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发
展,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相信在未来,中国卫星电视还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期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

新时期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

新时期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要与时俱进,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地提高电视质量,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够对其他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手段的涌入,促使传统的通信行业找网络媒体方向转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应当进一步创新,汲取先进的经验,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现状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是我国媒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较慢。

虽然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高清、超高清等新技术在我国推广的速度相对较慢,还有很多地方的广播电视设施存在老化的问题,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其次,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在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也有一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但是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在未来,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需要得到加强。

第三,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标准化体系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保障。

但是,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标准化体系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是一项高科技的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从事相关工作。

热烈祝贺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成立

热烈祝贺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成立

面对未来 ,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将仅仅 把握 国家信息 化 建设和通 信 、媒体产 业快速发 展的机遇 ,努力促进 卫星 链 的健康发 展 ,不 断提 升我 国卫 星运营企业 的竞争 力和 持 续 发展能 力 ,为服 务国 民经济和 构建和谐社 会做 出更 大的
贡献。
维普资讯
台国宾馆隆重 举行 ,国家发改委张 晓强副 主任 、国防科 工 然灾害及 突发事件 、推进普遍服 务等方面 ,发挥 自己独特 委孙 来燕副主任 、信息产 业部蒋耀 平副部长都 早早 的抵 达 的优势和积极的作用。
会 场 共 同 为 中 国 直 播 卫 星 有 限 公 司揭 牌 ,这 标 志 着 以 中 国
程 广 仁 董 事 长 宣 布 倒 计 时 开 始 ,发 改 委 副 主 任 张 晓 强 、 国 防 科 工委 副 主任 孙来 燕 等领 导共 同 按动 了手 中的按 钮 , “ 中国直播卫 星有限公 司”的企业标 志赫然 出现 在人们 眼 前。 自此 ,标 志着中 国境 内卫星运 营行业 “ 国家队 ”的中 国直播卫 星有 限公司正式 面向公众服 务。接 着发改委副 主 理 等 全 方 位 的 综 合 卫 星 通 信 解 决 方 案 , 向 中 国 和 亚太 地 区
直播卫 星有 限公司为平 台而进行 的中国境 内卫 星运营行 业 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成 立于2 0年 1 月,是 中国卫星 06 2 整合顺 利完成 ,卫星通信 广播 电视运 曹 “ 国家队”正式 面 通 信集 团公 司和鑫诺卫 星通信有 限公司共 同投资设 立的国 向公 众服 务 。 有股份制卫 星公 司。本着资 源集中 、规模 化经营 的理 念 , 中国直播 卫星公 司整合 了中国境 内所有 民用通信卫星 和直 揭牌仪式 由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广仁主持。 播卫星 资源 ,成 为中 国境 内唯~一 家经营卫星 资源的卫星 在揭 牌仪式上 ,中国卫星通信集 团公司总经 理芮晓武 先生 运营商 。该公司致 力于为通 信、广播 电视、政府机构 和企 和 中 国 航 天 科 技 集 团公 司 总 经 理 马 兴 瑞 先 生分 别 代 表 发 起 业 用户 提供 卫 星 空问 资源租 售 服 务 ,卫星 传 输 与应 用服 人单 位介绍 了公司组建 、行业重组 的背景和 意义。随后 , 务、卫星 通信相关 技术咨询及 卫星应 用系统集成和运 营管

中国卫星直播电视

中国卫星直播电视

中国卫星直播电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其中,中国卫星直播电视作为一项领先的技术,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卫星直播电视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家庭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中国卫星直播电视的概念中国卫星直播电视,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卫星传输技术将电视直播信号传送到用户的电视接收器中,并实时播放的一种电视播放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遍布全球的覆盖,使用户能够通过电视观看全国各地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电视节目。

二、中国卫星直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中国卫星直播电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于电视技术的起步阶段,电视信号的传输主要通过地面无线电波完成。

然而,地面传输的方式存在着信号受限、传输距离有限等问题,无法满足大范围覆盖的需求。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中国开始进行卫星直播电视的研发和建设。

1984年,中国的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卫星直播电视技术的开始。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国内外的卫星直播电视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用户数量也逐年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卫星直播电视技术经历了多次升级和改进。

传输质量得到了提高,节目种类也得到了丰富。

现在,中国卫星直播电视不仅可以提供各类电视节目,包括新闻、文化、娱乐、体育等,还可以通过互动功能与观众进行交互,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中国卫星直播电视的应用与影响中国卫星直播电视在中国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卫星直播电视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无论是喜欢新闻、电影、剧集,还是体育竞技等,观众都可以在卫星直播电视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其次,中国卫星直播电视的普及推动了电视行业的发展。

它为电视台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使电视节目可以更好地触达观众。

同时,卫星直播电视也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的广告投放机会,促进了广告市场的繁荣。

此外,中国卫星直播电视还促进了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中国直播卫星系统应用情况解析

中国直播卫星系统应用情况解析
l 表 1 城I
J j E】 i
¨ J}I I IR,
j ( )
城 J f J
j 。
,FI I低
5 60
技术 .每套 电视节 目的视频动态编码范围为 50 bslM p、平 0kp~O bs
逋 化 漠 I 』
¨ | 海
j{d l l0
21 我国直播卫星 “ 村村通”系统概况
波束覆盖中国全部国土 ( 包括南中国海地
区) 。
中星 9号卫星在轨位置为东经 9 . 22


轨道保持精度为 ±00 .5度 ( / 南 北.
东 /西 ) .寿命末期 卫星总功率 可达到 150 0 O W。具有 1 个 3 M z转发器及 4 8 6H 个 5M z 4 H 转发器. 转发器功率15 均配备线 9W. 性化器 . 其中5M z 4 H 转发器专为广播电视高
星 村村通”系统示意图见图 2 。
播卫星 设计寿命1 年。卫星装载2 路 K 频段转发器 . 5 2 u 采用广
播电视直播卫星业务专用频段 , 即上行 130 H 180 H , 70 M z 70M z 下
行170 H -120 H 。 0M z 0M z卫星上行波束采用区域隔离技术和点波 1 2
束技术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卫星下行
清晰度电视传输覆盖而设计。卫星转发器频率计划见图 1 。 为了方便地面系统的安装. 满足直接到户的简单化播出需要 中星9 号直播卫星采用圆极化方案 极化隔离度不小于3 d 。卫 3B 星下行ER 在4 -5d W之间,饱和通量密度 (G T7d / ) IP 9 8 B @ / = B K
W 成 甜

科 0 5 叱6

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汇报人:2023-12-12•引言•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架构目录•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优势与挑战•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应用案例•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目录•参考文献01引言直播电视技术诞生,通过无线电波将图像和声音传输到接收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视广播开始流行,但信号覆盖范围有限。

1930年代卫星通信技术为电视信号传输提供了新的途径。

1950年代数字卫星传输系统开始用于电视信号传输。

1980年代直播电视的发展历程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应用背景传统传输方式限制传统的地面电视塔和光缆传输方式存在覆盖范围有限、信号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高效传输数字卫星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大范围覆盖,同时传输信号质量稳定可靠。

高清晰度电视需求随着人们对电视清晰度和画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数字卫星传输系统能够满足高清晰度电视信号的传输需求。

02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将电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卫星传输。

卫星发射器卫星接收器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卫星的数字信号,将其转化为电视信号。

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使其能够通过卫星传输,并在接收端进行解调,以恢复原始信号。

030201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提供原始电视信号。

信号源将原始电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编码器将数字信号调制为适合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

调制器发射器卫星解调器解码器01020304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到卫星。

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发到地面接收器。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以恢复原始数字信号。

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原始电视信号。

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以减少传输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压缩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使其能够通过卫星传输,并在接收端进行解调,以恢复原始信号。

调制解调技术在传输过程中加入冗余信息,以纠正错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纠错技术数字卫星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03直播电视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架构发射机将调制后的信号放大并发送到卫星上。

直播卫星平台的现状和发展

直播卫星平台的现状和发展

一 一

, r 关键 词
商 播 丁星 乎 台 传输 凄 盖 J
般一个直播卫星平台至少转发 1 个电视频道 , 0 比较有
经济实力的直播商提供 的直播平台可以转发上百个的电视频
道 ,甚至还可以进行交互电视。 通 常直播卫 星平 台主要 由 :前端编码 传输 系统 ( 包括 节 目源 、压缩 编码与 复用 、QP K调 制 、7 MHz中频光缆 S 0 传输 、地面 站上 行等部分 ) .条件接收 f CA)系统 .网络 管理 系统 、用户 管理 系统 、用户接收 系统 以及反 向点播通
因素 , 盖 范 围 和 功 效 仍 受 到 限 制 , 此最 好 的 办 法 是 覆 因 采 用 卫星 传 输 。
19 9 3年 ,美 国休斯 公司率先推 出商用数字直播 卫星平 台 Di c V,截至 2 0 r T e 0 6年 ,其 用户数量 已达 1 5 5 0万 。美国 另一个直播卫星 平台 E h sa 的用户 2 0 年用户数 量也 已 c ot r 06
直播卫星平台的组成
业界所说的直播卫星平台是指 某节 目商 , 集团组织通 或
达 15 2 0万。两大平 台不仅分 享了美 国国内市场 ,还把其市 场 扩大到 了北美 、亚洲等其 他国家和地 区 ,播 出频道达到
6 0多个 。 0
9 ,v 9A T Ia 。 …。 n ce de 。 vd n
其用户达到了 35万 。电视频道超过 20个。 6 0 其他较大 的直播卫星平 台. 如英国的B k B用户数为8 0 sy 5 万 法国的C N L AT l I E用户数为 30万。 A A S EI T 5
看 不到 电视 .这部分人 口大都 集 中在老 、少 、边 、穷地 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 焦 我 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的发展 郭炎生的短波、差转、微波接力的传统方式,使得节目传输质量、效率大大提高,成本显著下降。

卫星传输技术的红杏出墙,引来了广播电视满园春色。

我们何曾忘记,当年提出“租星过渡”技术政策时值“四级办”政策刚刚出台,“租星过渡”使“四级办”如虎添翼,解释犹如天公播洒的及时雨,滋润着中华大地。

曾几何时,全国各省市争相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抢占高新技术至高点,积极申请利用卫星传送本省广播电视节目。

这样一来解决了本省节目传送问题,二来又扩大了各省在全国的影响,同时又为广播电视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节目源,促进了有线电视事业的繁荣。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世界上数字压缩技术日益成熟并走向实用。

尤其是用于卫星数字电视传输的DVB-S国际标准的公布,大大推进了数字卫星电视的迅猛发展。

以美国生产商用卫星著称的休斯电子公司迅速将这一高新技术和传统通信卫星相结合,于1993年12月研制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数字压缩技术的电视卫星直播系统,开展DTH/DBS业务。

由于该系统采用加密和扰频等技术,建立了预付费有条件接收的用户管理系统,首次实现了有偿服务的商业操作和管理模式,使卫星电视直播业务步入了能与有线电视竞争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轨道。

数字卫星电视DTH/DBS业务的成功,迅速在全球引发卫星电视直播的发展热潮。

十年来,在美国、欧洲、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埃及、韩国、印尼、泰国等三十多个国家都先后开展了DTH/DBS业务。

各国政府都适时修改电信法,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市场的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相关法规。

一大批投资商与卫星制造商联手进入这一充满生机的市场。

仅仅几年DTH/DBS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壮大,已发展成为卫星通信产业和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西方媒体将这一高新技术的应用称之为“一场改变世界的卫星电视革命”。

它再次证明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证明“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将会给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休斯电子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卫星制造商,但在抢占美国70%直播市场的份额后,毅然放弃卫星制造主业,转向获利更丰厚的卫星直播业务就是典型的例证。

我国从1995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电视台都采用了数字压缩技术上星,使得传输效率和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节省了频道资源,使得各省争相上星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在10颗卫星上租用35个转发器传送50套电视节目、126套广播节目,卫星上行站34座,卫星接收站约66万座。

1999年元旦我国利用鑫诺1号卫星Ku波段2A转发器进行了数字卫星直播实验,搭建了“村村通”平台。

用MCPC方式、MPEG-2/DVB-s标准传送中央电视台八套节目,系统采用了有条件接收(CA)加密技术。

此举为发展我国开展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可以这样说,由于这样一场改变世界的卫星电视革命,当年卫星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当今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异曲同工。

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卫星技术引进和应用,就不可能有广播电视事业的跨越式的发展,没有“租星过渡”技术政策对“四级办”政策的支持,也没有今天广电事业的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

可以断言,我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业务的开展必将迎来广播电视的又一个春天。

二. 实现我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DBS)指日可待广播电视技术进入了直播卫星(DBS)的时代。

DBS技术已成为广播电视技术的至高点,是世界各国广播电视发展突出的热点。

遵照国际电联“先登先占”的原则,不仅像美、英、法、日、韩等发达国家都争先抢上广播电视直播卫星(DBS),就连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发展中国家也都跃跃欲试,逐步实现了自己本国的DBS。

西方世界正在马不停蹄地编织着一张笼罩全球的卫星直播的广播电视覆盖网,俨然成为DBS技术的“把门神”。

我国的DBS的实现不仅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权益,并给受众带来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

同时为经营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也拉动了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尽快实现广播电视直播卫星(DBS),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也是新世纪广播电视最佳的战略选择。

尽快实现广播电视直播卫星(DBS)是业界的共识,是几十年来广播电视工作者几代人矢志不渝、艰苦卓绝不懈的努力方向,是几十年来大家梦寐以求的期盼。

◆ 2000年9月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主持会议,研究广播电视的直播卫星工程项目问题。

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国防科工委、航天机电集团、相关卫星公司等单位参加会议,会议认为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工程项目是一个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推动航天工业发展的重要高新技术工程项目,是广播电视行业、航天卫星产业和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的一次机遇,也是抢占空间卫星轨道资源的有力措施,所以要加快发展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产业。

要采取政府组织,市场机制,国家扶持,企业运作的基本模式,自主研制直播星和地面接收系统。

会议决定以广电总局为主组织各有关单位尽快拿出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起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根据计委会议的决定,广电总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起草编制了《总体报告》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于2001年2月上报国家计委。

◆ 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论证,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合理性,政策环境,投资等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于3月形成评估意见上报国家计委。

◆ 2000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0)通过了广播卫星规划,中国获得了62oE,92.2oE,122oE(港澳专用)和134oE共4个轨位,8个下行波束,9个上行波束和96个模拟频道的规划资源,其中3个轨位的6个区域性椭圆(复合)波束覆盖全国。

2000年规划的技术基础是模拟技术,转发器的带宽为27MHZ。

受信产部无线电管理局的委托,由广电总局2003年负责承担“WRC-2000”中国卫星广播规划修改,实施申报及其国际协调的专项工作。

广电总局组成项目研究工作组,由总局标准化规划研究所、中央电视台、中广影视卫星公司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并聘请老专家为顾问。

该工作组的同志们作了大量细致,认真,默默无闻的工作。

多次组织系统内外专家进行论证,卓有成效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其中包括:根据我国未来需要以及有效维护现有规划资源的要求,进行分析研究,链路计算,提出了62oE,92.2oE,134oE三个轨位卫星广播规划方案。

◆ 提出我国卫星广播规划的修改资料,依照程序向国际电联(CCIR)申报。

◆ 参加国际电联世界无线电大会及亚洲区相关会议,参与国际电信条约的修改,争取和维护中国的权益。

◆ 申报卫星网络修改资料的空间操作业务资料。

◆ 完成并提交国际卫星广播业务发展现状跟踪研究报告。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马凯主任在《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专门提出:“继续实施直播卫星,下一代互联网等高技术工程。

”据相关部门透露,预计我国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DBS)将在2005年上天。

在社会各界,业界同仁们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下,我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DBS)指日可待。

三. 发展我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最有力的实践众所周知, Ku波段卫星转发器功率大,图像质量高,仅需小型天线接收,信号便可直接进入家庭,特别对边远山区、沙漠、湖泊等地理条件恶劣地域的广播电视覆盖非常有利,投资省、见效快。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目前,如果按常规传统方法建设地面传输转播系统提高覆盖率,每一个百分点要投入约30亿人民币。

如果发一颗中等容量的大功率直播卫星,约需投资20亿人民币,使电视节目直接进入家庭,即可解决两亿人口看不到电视、听不好广播的“重中之重”的难题。

也是对中央提出重视“三农”问题的最有力的实践。

由于Ku频段直播卫星系统具有辐射功率大、不受地面微波干扰的优点,接收天线只需0.5m左右,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家用接收设备(IRD)已达国产化,生产价格仅1500元左右,一般收入的家庭完全可以接受。

当前发展我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主要思想顾虑是“直播卫星会对有线电视的发展产生冲击,是重复建设”、“直播卫星的发展必将带来宣传阵地管理难度的增加”。

诚然,这些担忧是有其理由的,并非空穴来风。

但是这些认识也是不全面的。

我们决不能以偏代全,因噎废食。

当前中央号召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看待和解决我国各个领域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期,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呈现出更加协调、更加完善的态势。

但是这个阶段也是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时期,有些矛盾原来是潜在的,现在显现出来。

事实上,解决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越是经济发展到的新平台期,越要注意解决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

既然矛盾是发展中的矛盾,那就要用发展的办法来不断解决。

广播电视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恩惠,人类有权力去选择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直播卫星技术是当前解决覆盖问题最有效、最先进、最便捷的途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发展它,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我国90年代初无线电视已基本覆盖城市人口,但城市有线电视的发展势不可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至今方兴未艾。

短短几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近1亿。

这很难说是有线电视冲击了无线电视,当然更不能言其为重复建设。

比如日本,在上世纪末计划到2015年共投入2000亿美元把光纤通道每一个家庭,同时在2001年元旦实现了卫星直播,来解决全日本剩余的3%的人口覆盖问题。

我国70%的国土是山区丘陵、沙漠,要花多少钱,多少时间才能把光纤的“金桥”搭进在老、少、边、穷地区每一户家庭房顶上的空间?不难判断,直播卫星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家里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当然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络还会在竞争中相对有所分工,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有线电视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城市郊区、边远农村、牧区有线电视则鞭长莫及。

直播卫星则重点应完成这些地区的传输和覆盖。

因此我国的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络的关系应是优势互补、各展其长、相对分工、互为备份、互为补充、互为延伸、适度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相信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必将随着直播卫星发射成功真正到来。

开展卫星直播业务,可以促进我国卫星制造和发射、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节目制作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