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 2016-2017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可能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卡片,让学生在进行操作活动时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因数与倍数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巩固对因数与倍数概念的理解。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判断数值是不是其他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理解倍数和因数在数学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分析和归纳数的倍数与因数的特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观察的习惯,激发自主学习和探究数学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组数值比较,让学生了解多个数值之间的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引出下面的概念。

2.讲解概念2.1倍数•定义: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数的多倍,那么它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示例:12是6的倍数,因为12可以分成两个6。

2.2因数•定义:可以整除某一个数的正整数叫做这个数的因数。

•示例:6有1、2、3、6四个因数。

3.实例练习让学生通过给出的简单数值进行判断,哪些是倍数,哪些是因数,以此来了解概念的实际应用。

•示例一:给出数值18、3,让学生判断18是3的倍数还是因数。

•示例二:给出数值5、25,让学生判断25是5的倍数还是因数。

4.学生探究让学生自行设定一组数值,然后通过讨论归纳,找出让这组数值既是倍数又是因数的特征,并向全班展示。

5.巩固练习5.1填空练习•示例一:24÷6=()。

•示例二:4×3=()。

5.2应用题练习•示例一:一只小鸟一天可以吃5只虫子,那么3天后这只小鸟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示例二:一个大学生一周去超市买3次早餐,每次买6元的面包和2元的牛奶,那么一周他一共花费多少元?6.课堂总结让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概括出今天的学习重点和方法,对于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讲解。

三、教学评价根据学生课堂演示、课堂答题情况,进行评价。

注重评价学生在灵活应用、深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并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辅导。

四、教学特色本节课程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案例分析、学生探究、巩固练习等,提高了教学和学生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学起来更轻松自如。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因数与倍数的关系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的机会,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可能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关系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利用练习题进行巩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相关概念、例题、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实例、练习题、黑板等。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例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老师拿出一块巧克力,说:“这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几个同学吃?”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

例如: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正整数,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找出12的因数和倍数,并列出清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是本学期的第三单元,共安排了8节课。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整数出发,引入倍数和因数的概念,通过探索、发现、归纳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学习倍数和因数时,需要理解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交流、思考中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能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采用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自主发现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等。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然后提出问题:“你能找出这些图片中的倍数和因数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PPT,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他们发现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优秀教学设计:倍数与因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2.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说出一个数,学生根据这个数说出它的倍数和因数。

例如,教师说出数字12,学生可以说出12的倍数有24、36,因数有1、2、3、4、6、12。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给出相应的定义。

教师可以借助图表或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例题演练(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还是因数。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4. 拓展练习(2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练习题可以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计算题,既考察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5.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出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需要多少钱。

6. 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加深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下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其特性。

2.能够自然认识和掌握正整数的倍数和因数。

3.能够认识任意两个正整数之间倍数和因数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倍数与因数的概念及其特点。

2.整数的倍数与因数的计算方法。

3.两个正整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特性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倍数的概念:某个数乘以一个自然数,所得到的数称为这个自然数的倍数。

2.因数的概念:一数(除零外)能整除另一数,则前一个数称为后一个数的因数。

3.倍数和因数的特点:自然数的任意一个倍数都是正整数,自然数的因数也都是正整数。

自然数1是任意正整数的因数,所有正整数都是自身的因数和倍数。

4.整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除法判断某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因数,也可以通过乘法判断某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

2. 教学方法1.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的使用帮助学生自然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和特性。

2.通过问题引导和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倍数和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让学生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倍数和因数计算方法。

四、教学流程1. 教学环节一:导入1.以“某物品需要装在20个包装箱里,每个箱子都要装入相同数量的物品。

请问这些箱子里有哪些数是这个物品的倍数?”为例,启发学生对倍数的概念的认识。

2.以“某一个数所有的因数加起来等于这个数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的问题为例,启发学生对因数的概念的认识。

2. 教学环节二:呈现与讲解1.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的演示,讲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其特性,并解释自然数的任意一个倍数都是正整数,自然数的因数也都是正整数,自然数1是任意正整数的因数,所有正整数都是自身的因数和倍数。

2.讲解整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问题演示其具体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3.1《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3.1《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3.1《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概念以及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和分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进行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课堂的讲解和练习来进行澄清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学生能够运用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进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进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资源:准备一些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文章等,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概念;2.掌握找出给定数的倍数及其个数的方法;3.掌握找出给定数的因数及其个数的方法;4.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倍数、因数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概念;2.找出给定数的倍数及其个数的方法;3.找出给定数的因数及其个数的方法;4.倍数与因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找出给定数的倍数及其个数的方法;3.找出给定数的因数及其个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倍数与因数的应用;2.解决与倍数、因数有关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方法;2.合作学习方法;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1.引出本单元学习主题——倍数与因数;2.解释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列举一些例子。

2. 独立探究1.让学生自己找出一组数的倍数及其个数,然后总结方法;2.让学生自己找出一组数的因数及其个数,然后总结方法。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情境教学1.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为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案;2.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实际情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归纳总结1.学生针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倍数与因数的规律。

6. 拓展应用1.通过分组比赛、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2.教师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

六、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进行个人练习,检验掌握情况;2.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检验合作能力及共同进步;3.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性的问题解答,检验综合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逐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运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生动展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3.教学用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把这些问题称为“倍数”和“因数”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倍数与因数。

2.呈现(10分钟)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是本册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因数与倍数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纸、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小明的爸爸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通过PPT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找出每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记录在纸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利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利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几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由此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因数和倍数的性质。

3. 实践应用(1)设计一些有关因数和倍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3)选取典型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4. 总结提升(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发现因数和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上一节课的知识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实效。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3. 教学工具:计算器、练习本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第二课时:巩固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直接打印版)的倍数。

2.通过游戏、实例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5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1.老师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自然数,让学生思考这个数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33页的情境图,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二、探索新知1.让学生自己找5的倍数,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如末尾数字是0或5等。

3.通过实例,让学生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游戏:“猜数游戏”。

老师出一个5的倍数,让学生猜这个数是多少。

2.让学生完成课本第34页的练题。

一、全课小结:研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了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5的倍数的特征末尾数字是0或5能被5整除猜数游戏2.能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并运用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难点:运用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环节:活动一:复巩固1.请说出2、3、5的倍数的特征。

2.请举例说明。

3.请说出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的特征。

4.请说出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二:探索因数1.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拼出来。

2.请问这个长方形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引导学生找规律,找出长和宽的关系,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情况)3.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4.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因数有哪些?(引导学生找出所有可以整除这个数的数,即为因数)5.请运用因数的概念,找出下列数的因数:12,16,24,36,48.活动三:应用因数解决问题1.___有24支铅笔,他想把它们分成若干组,每组铅笔数相同,且每组铅笔数最少为2支,最多不超过6支。

问___最多可以分成几组?2.一个数的因数有12个,这个数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数,它的面积是180平方厘米,周长是54厘米,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全课小结:1.你学会了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吗?2.你会运用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吗?作业:1.教材P38第四题2.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板书设计:找因数因数的概念应用因数解决问题关系呢?我们可以把每行人数看作是一个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复习》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倍数与因数的定义和相关性质,以及因数与倍数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这两部分内容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与因数的基本概念,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倍数与因数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倍数与因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衣服的尺寸、家具的摆放等,引导学生发现倍数与因数的存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活动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介绍倍数与因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引导学生发现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相关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倍数与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群小动物在森林里玩耍的场景。其中,小兔子有3只,猴子有9只。
教师提问:猴子的只数是兔子的几倍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做铺垫。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倍数和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找倍数的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6的因数有()。
5的倍数有()。
判断:
因为1.2×5 = 6,所以1.2和5是6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拓展练习
一个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4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小明有一些糖果,数量在20到30之间。如果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如果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小明有多少颗糖果?
找一个数的倍数
教师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乘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倍数。例如,2的倍数有2×1 = 2,2×2 = 4,2×3 = 6……
教师让学生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找出的倍数,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和特点。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探究数学规律的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可能会对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的概念,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倍数与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2.教学难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的概念。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探究倍数与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上,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2.运用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总结中提高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衣服的尺寸、餐桌的摆放等,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讲解倍数和因数的定义,通过课件展示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同时,介绍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求出指定数的因数和倍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倍数与因数》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它主要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因数与倍数的关系等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概念知识。

他们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并能正确运用相关概念。

2.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及其关系。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问题解决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配糖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

让学生意识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倍数与因数、2,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找质数。

.学生已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虽然本单元内容概念性知识比较多,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很困难。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探索2,5,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知道其特征,知道奇数与偶数。

2.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2.充分利用课件、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1倍数与因数1课时2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 1课时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4找因数 1课时5找质数 1课时倍数与因数。

(教材第31~32页)1.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

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来做个小调查,哪些同学知道爸爸的名字?哪些同学知道爷爷的名字?哪些同学既知道爸爸的名字,又知道爷爷的名字?(板书:我爸爸爷爷)引导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

师:我们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父子关系”。

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表述时一定要说完整才行。

其实数与数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1.出示教材上的队形图。

从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9×4=36(人) 5×7=35(人)说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及所表达的意义。

2.认一认。

以9×4=36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数和因数。

(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 .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师: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2=9,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3.根据算式说一说。

出示25×3=75,20×5=100。

师:25和3是75的什么?75是3的什么,也是25的什么?生:25和3是75的因数。

75是3的倍数,也是25的倍数。

师:如果我说25是因数,75是倍数对吗?生1:不对,应该说25是谁的因数,75是谁的倍数。

生2:如果不说清,让人听不明白,25是谁的因数,75又是谁的倍数。

……同桌根据算式互相说。

老师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因数或谁是谁的倍数。

4.找7的倍数。

师:找到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组长汇报:1组:就是用7分别去乘1,2,3,……得数就是7的倍数。

7的倍数有7,14,21……2组:用7去除每个数,得数没有余数的就是7的倍数。

7的倍数有7,14,21……【设计意图: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使学生利用操作得到的算式进行思考,这样比较自然,降低了难度,而且可以较为容易地发现求一个数的倍数方法:可以利用乘法求出,也可以用除法验证。

】小组交流。

老师小结:判断哪些数是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乘法求出这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对应的数,也可以用除法去验证。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因数与倍数,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学会了怎样判断哪些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倍数与因数.1.开始直接进入主题,通过计算两班各多少人揭示本节课新知识研究的方向,根据9×4=36这道算式中三个数的关系,让学生初次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2.通过一道除法算式,使学生明确在除法算式中也存在倍数和因数这样的关系,巩固与深化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

3.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在探索交流中,优化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获得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A类1.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1×4=4463÷9=79×8=7245÷3=152.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9×5=45,所以9是因数,45是倍数。

( )(2)4×5=20,所以4是20的因数,20是4的倍数。

( )(3)3×5=15,所以3是因数,5也是因数。

( )(考查知识点: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能力要求:能准确判断并正确表达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B类3.从下列各数中找出4的倍数。

413402184.观察下面的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3的倍数:3,6,9,12,15……2的倍数:2,4,6,8,10…….5的倍数:5,10,15,20……7的倍数:7,14,21,28……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 )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

(考查知识点: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力要求:准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11和4是44的因数,44是11和4的倍数; 7和9是63的因数,63是7和9的倍数; 8和9是72的因数,72是8和9的倍数; 3和15是45的因数,45是3和15的倍数。

2. (1)✕(2)(3)✕B类:3. 44084. 它本身没有无限的教材第32页练一练1. (1)2×6=12(个)(2)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

2. 14和6是84的因数,84是14和6的倍数。

20和7是140的因数,140是20和7的倍数。

9和5是45的因数,45是9和5的倍数。

3. 3的倍数:6,9,15,18,244. 略5. 4的倍数:4,12,20,486的倍数:6,12,18,30,484和6公有的倍数:12,48.6. 8,16,24,32,40,48,56,64,72,80,88,962,5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第33~34页)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投影仪。

1.谈话:老师有一项特殊的本领你想知道吗?就是你随便说出一个数,我能马上判断出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学生出数,老师判断。

2.揭题:你想学到老师这项本领吗?学了这节课你也会掌握这项本领,有信心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1.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把5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让学生汇报。

(老师随机板书)简介列举法:像这样把5的倍数一一写出来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列举法。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33页,这是一张百数表,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把5的倍数用红笔圈起来。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师:观察百数表中和同学们列举的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生1:5的倍数的个位上是0或5。

生2:5的倍数都在第5列和第10列。

2.解释与验证。

师:那是不是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或5呢?你能举出一个个位上是0或5的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学生举例验证。

(强调验证的方法:列举法)生1:任意写几个数与5相乘,积的末位数字不是5就是0。

生2:我列式求5的1倍,2倍,3倍,4倍,积的末位不是5就是0。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验证你们能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吗?(学生说师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师:我们用列举法和百数表探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选其中一种方法找到2的倍数,来探究一下2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吗?学生自主探究。

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指名让学生汇报。

让学生说用的是哪种方法,读一读2的倍数,预设:(1)用列举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2的倍数)(2)用百数表。

(投影仪)师:同学们说说通过自己的探究方法,你发现2的倍数有哪些特征?生1:我发现2的倍数都是双数。

.生2:我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是0或者2,4,6,8。

师:我发现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2的倍数都是一位数或两位数。

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2,4,6,8呢?你们能举一个个位上是0,2,4,6,8的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学生举例验证。

总结:通过刚才的广泛验证,我们发现:无论是几位数,只要个位上的数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学生说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那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哪一位就行了?生:只看个位。

师:2的倍数与十位上的数有关系吗?生:没有。

因为十位上的数是1~9。

4.认识偶数和奇数。

师:在自然数中,像2,4,6,8,10,12……这样的数,是2的倍数,叫作偶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双数。

而像1,3,5,7,9,11,13……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单数。

师:同学们观察偶数有什么特征?奇数呢?总结: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

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

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1.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