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高三政治教案.doc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第一课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第一课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教案第一课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第一节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类对物质理解的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准确把握物质的科学定义,比较物质与意识的本质区别,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明确物质的可知性,世界上不存在不可知的事物,只存在有待于认识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外收集资料,通过师生在课堂中互动探究,结合教师的专题介绍和拓展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明确人类对物质概念的探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和看待事物。

二、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古代近代唯物主义的相关资料,并制成课件。

学生:收集世界未解之谜的资料三、教学过程导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上下求索。

多媒体展示l古希腊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l古印度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地火水风”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四大元素。

l古中国的五行、八褂、元气等学说。

师: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阴阳是纯粹的对宇宙本源的哲学思辩,即“什么是宇宙”,而五行则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总结。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

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一、引言高中政治第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来说,它是政治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思维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案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要求1.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政治,政治的发展历程以及政治的核心内容。

2.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政治的概念,掌握政治的发展脉络,熟悉政治的基本要素。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政治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政治的核心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举例和案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了解政治的存在和作用。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首先,教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政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关于权力、国家、政府等问题的学科。

2. 发展历程:接着,教师通过图表和文字描述政治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政治、古代政治、近代政治等,帮助学生了解政治的演变和发展。

3. 核心内容:然后,教师介绍政治的核心内容,包括政权、国家、法律、道德等要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 实例分析:接下来,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政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政治权力的运作、政府的职责等,激发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5. 小组讨论: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分析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政治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思考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政治问题带来的深远影响,如政治的公平性、民主性等。

7. 学习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一次小结,以加深对政治的理解。

8. 反思指导: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领会学习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资料:提前准备好包括图表、案例、小组讨论题目等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

高三政治上册优秀教案五篇

高三政治上册优秀教案五篇

高三政治上册优秀教案五篇1.高三政治上册优秀教案一、设计思想:依据新课程理念支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识。

二、教材分析征税和纳税是国家分配的重要环节,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内容,承接上一框题,同时也是现代公民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教法与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税收的含义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2)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3)知道我国的主要税种;(4)知道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其作用;(5)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知道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1)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2)正确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激趣设疑教师活动:塑造陈胆大形象,引出话题设计意图:调动兴趣,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情景分析、层层递进引申: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总结: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

(本质)设计意图:讲解税收的本质及其特征。

(过渡):陈胆大再次把主意-税收上,他的人生从此偏离了一条正常的航道。

创设如下情景:甲说:我们安排会计,做两套帐。

一本是内部帐,一本外部帐,多隐瞒收入,发票尽量少开,能不开就不开。

乙说:拖,拖死他,来了就说没钱。

高中第一门政治课教案模板

高中第一门政治课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学难点:1. 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教材内容,准备课堂讨论话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

2. 提问: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有什么了解?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 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制度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3.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

- 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社会按照劳动者的需要分配消费品。

-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掌握政权,实现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呢?2. 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以“政治课程标准”为主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部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掌控政治学科特点,积极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1国家财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国家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

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由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所以,本框在全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二)学情分析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

另外,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知道起来也较难。

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到达知情融会。

本人根据以上新课标、本课的地位及学情,结合高一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生活,肯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目标:(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知道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庞大作用。

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庞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道事物内部联系、掌控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及其确立根据: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的根据:只有掌控了这点,才能知道和掌控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难点的根据:对于财政为何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知道比较困难。

二、教法、学法分析: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人教版高三政治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教案

人教版高三政治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教案

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下)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

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贯彻始终,并且作为检验的标准。

这两条根本原则体现了()A.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统一B.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D.政治和经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我国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知识退化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河南省鹤壁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将100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安排到村干部的岗位上,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事实证明这一措施()A.有利于巩固基层国家政权B.有利于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C.有利于国家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D.有利于村领导班子的正规化3.2006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星期里,温家宝总理在十分紧张繁忙的日程中安排了4次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到中南海座谈,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温家宝说,“请你们大家来,就是希望多提意见。

我们的报告写得好不好,应该让群众来评判,让实践来评判!”“中南海的大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

”“中南海的大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这句话,反映了()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B.我国是单一制国家C.我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D.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4.随着近年来“非典”、“禽流感”、“海啸”等紧急突发公共事件在国内外的频频发生,如何应对紧急突发公共事件已显得十分必要。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如何分类、怎么应对,都给出了明确界定。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一课1.2.1 国 家 政 权 的 组 织 形 式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一课1.2.1 国 家 政 权 的 组 织 形 式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一课1.2.1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重点】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难点】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识记:政体、当代国家政体;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运用:认识并分析当今世界各国政体;⑵能力方面: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培养;⑶德育目标:阶级分析的观点;【整体感知】复习提问:(1)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体现了国家哪方面的问题?(2)请说出参加西方发达国家七国首脑会议的首脑名称。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前面学习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都是研究国家的内容,而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形势表现出来,而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国家的政体。

由于政体的不同,导致各国首脑的称呼不同。

)导入新课: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明确,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反映的是国家内容方面的问题,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研究国家的形式,也就是国家的政体。

正是由于每个国家的政体不同,说明了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化,使国家首脑的称呼多样化,有的叫总统、有的叫总理、还有叫首相的等等。

在我们弄清政体及其与国体一般关系和国家的结构形式等一般问题后,再具体研究和认识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一、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板书)1、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板书)国家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借以表现其阶级统治的内容,这个组织形式就是政体。

(1)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板书)每一个国家实行阶级统治的内容就是国体。

二者关系密切。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板书)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

但适当而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建立于刚刚独立后的美国。

当时的美国社会动荡不安,需要在美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因此,一个以总统为行政首脑,同时行政与立法相分立的总统制就在美国应运而生了。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完整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完整教案

七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定位在面向大多数学生。

该份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题型分析:1.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共15道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

考查以动词为主,兼顾其它词类,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

考查的方式突出了语境。

2.完形填空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点突出了对单复数和语言点的考查。

3.阅读理解本大题包括五篇文章,安排较合理,难度适中,既有日常生活的题材,又有表格图片解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五级有关读的目标描述,问题符合“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等目标描述。

阅读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理念。

通过阅读短文,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的难度不很大,完成任务的环节也比较简洁。

4.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中仿写与课本内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是对教材的深加工,做到了学以致用。

创新写作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标准》有关写的目标描述,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典型错误分析第一大题单项填空中,错误率较高。

主要问题是对单词没理解透,平时讲过的语法没记住,不能灵活应用。

交际运用失分较多,主要是课文掌握不到位。

书面表达中考生的主要错误有:1)在完成句子时不尊重原句的中文意思,改变了句意;2)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差;3)思路不清晰。

4)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5)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

书面表达部分中常见错误形式:1.时态错误。

a.时态混淆 b.时态前后不一致 c. 主谓不一致2. 句子结构错误。

3.单词错误如:make写成mate等。

四、问题及对策(一)主要问题1、学校两极分化明显。

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任务依然艰巨。

高三政治老师第一课备课教案开学

高三政治老师第一课备课教案开学

高三政治老师第一课备课教案开学
教学内容∶高三新学期开学总动员,高三一诊考前辅导。

教学目标︰明确中政治在高考文综中的地位,高考考查的政治能力有哪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好高三应考准备。

教学过程:
通过检查作业,考察一下同学们的备战状态。

预估学生的状态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已经磨刀霍霍向高考了,有的还很懈怠﹐提醒同学们要小心了,必须尽快调整好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即将奔前线的战士﹐做好迎战备考的准备。

明确交代备考要求:
一、课上要求
1、每节课要带齐课上所需的各种资料;(课本、笔记、默写本、积累本、作业题等)
2、紧跟老师思路﹐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寻找知识联系,拒做“书记员”;
3、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堂笔记( 1 )全面、细致、清晰地记录每个考点;
( 2)标明应掌握的重点和尚未掌握好的疑难点,全面落实,及时解决﹔
(3)在复习过程中随时补充、完善笔记,深入掌握知识点。

二、课下要求
1、做好课前和课后的复习,按时、高质完成作业;
2、搜集和整理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并能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地评价;
三、温馨提示
1、遇到困难和问题﹐能主动与老师沟通,不烦躁、不纠结﹐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2、要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勤于开口(回答问题和提出疑问),克服惰性。

高中政治 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 开学第一课(教案)
学生认真听课,回答问题。
通过设问,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内容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一、高中政治与初中的联系与区别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初中的政治课,也就是思想品德课学了什么吗?
(呈现PPT,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的政治课知识框架)
初中我们大体上学习了这些内容。那么这些内容中,同学们会发现哪个年级的内容与我们高中有一定的联系?
考试只是现象,更重要的是学政治给我们带来的重要作用
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我们国家要培育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观念的途径。这的确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没办法分清是非。例如网络环境下出现的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文化思潮就是这种现象的最好证明。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因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而扭曲,分别是否对错的标准越来越模糊。此外,国外的意识形态也会通过影视、资讯等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有些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迎合低级趣味,生产销售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在这里可以举例说明)。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评说“高中政治”
单元
开学第一课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知道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区别
2.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原因
3.清楚如何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
重点
掌握如何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
难点
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入高中可还习惯?我们面临着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新生活,还有新的课程。比如说我们这门课《政治》。其实,初中阶段,我们已经有一定的接触,与高中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那么,高中政治课会讲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好高中政治课?这节课,我们来评说“高中政治”!

高中生思政第一课教案

高中生思政第一课教案

高中生思政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高中生思政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高中生对思政课的积极态度;2. 通过思政课的第一课,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社会责任;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态度培养;2. 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社会责任的思考;3.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意义产生认同;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社会责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3. 学生手册或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思政课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思政课对他们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介绍思政课的定义、目标和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思政课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影响;3. 引导学生了解思政课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人生意义和社会责任进行讨论;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3. 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引导,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四、拓展活动(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一篇与人生意义或社会责任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观点;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互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意义;2. 学生进行反思,写下自己对思政课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庭作业中继续思考人生意义和社会责任,并写下自己的思考结果;2. 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点评和引导,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识。

教学评估:1. 学生在讨论环节的积极参与和表达;2.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观点表达和交流;3. 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感悟的书面反思。

思政第一课教案

思政第一课教案

思政第一课教案课程名称:思政第一课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简介2. 中国文化基本特征3. 中国的基本国情4. 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5.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2. 中国历史、文化相关视频资料3. 案例分析资料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介绍采用讲授法,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等话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导入本课内容,询问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政课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30分钟)通过PPT课件逐一讲解中国历史简介、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中国的基本国情等相关内容,穿插相关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3. 巩固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如:“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你认为作为中国公民应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等。

4. 归纳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篇: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的内涵。

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的涵义★ 教学与学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感悟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

★教学过程(二)进行新课一、文化“万花筒”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表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艺术。

文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请大家阅读教材5―6页内容。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涵义我们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并能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 并有背古诗的爱好。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积累名句。

教具准备:1、语文书、《中华古诗词诵读》、自己收集的古诗等。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自由吟诵, 激发热情师:小朋友, 古诗一直以其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信你们也一定会背很多古诗了吧?今天让我们先来秀一秀, 不过不能重复别人的背诵。

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请人帮忙, 或大家一齐帮忙。

:让孩子们自己吟诵古诗, 从要求上可以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可以选择自己会背的古诗进行展示, 既满足了学生爱表现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能激起孩子争强好胜之心, 也为下面的“秀”做了铺垫。

第二板块:看图吟诵, 感悟诗意1、先看图, 想想这幅图是我们曾经学过的那一首古诗, 再来背诵。

依次为:《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草》、《绝句》2、对比图文, 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意。

3、齐背这四首诗。

:这四首诗是上学期末所学, 也是本学期课文中要求掌握的诗, 通过看图让学生再现当时学的影像, 通过说说诗意回忆之前所学, 再通过背一背达到巩固的效果。

第三板块:名句吟诵, 提升能力1、出示填空, 考考你: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2、你知道这句诗出自谁的那一首诗吗?背背含有此句的诗。

:通过诗句的填空让孩子们对于古诗中的经典名句有所了解, 由诗句到到整首诗, 让学生从初级的背逐渐过渡到了解性质的背。

这样, 对于孩子们对诗的感悟更具完善。

第四板块:出题吟诵, 激起爱好出示古诗题目, 让学生自由选择会背的古诗进行吟诵。

高中生思政第一课教案模板

高中生思政第一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明确学习目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
2.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简要介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背景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看法。

二、教学内容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
a. 教师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b.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各个部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2.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a. 教师引导学生。

第一节高中政治课教案模板

第一节高中政治课教案模板

第一节高中政治课教案模板教案标题:第一节高中政治课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了解政治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掌握政治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 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政治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政治学科的研究方法;2. 政治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政治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素材:政治学科的实例、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政治事件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学科对于我们来说有何重要性?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政治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析政治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理解政治学科的实际应用。

三、学习方法指导(15分钟)1. 分析政治学科学习的难点和问题;2. 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阅读政治学科教材、如何做好笔记等;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学科的讨论和辩论。

四、小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2. 让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布置政治学科的课外阅读任务;2. 组织学生参观政治学科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3. 鼓励学生参加政治学科的竞赛和辩论。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针对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进行小测试;2.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3. 学生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3. 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何?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3.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课程要求;2.掌握政治课中常用的概念和术语;3.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政治的概念和本质;2.掌握政治术语和概念;3.了解政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教育和训练学生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四、教学策略1.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相结合;2.探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合作和互动。

五、教学内容1. 政治课程介绍政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涉及权力、组织、决策、行为和制度的各种活动和现象,是一个具有强烈实践性的学科。

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涉及国家和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国际政治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国家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政治概念和术语政治概念和术语是政治课程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政治知识的基础。

教师可以从政治党派、政治制度、政治权利、政治文化等方面向学生介绍政治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例如:统一战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宪法、民主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真实案例和政治新闻等实际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和术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 政治的重要性和意义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繁荣。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和现实情况等真实案例来向学生介绍政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政治的实践性和紧迫性。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政治术语等,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基础理解。

2.探究型学习:通过学习资料、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政治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讨论和互动:通过真实案例和政治新闻等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_高三政治教案
:2007-2-2612:57:30[教材分析]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说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即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最终获得胜利。

本框题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讲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

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向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不仅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整个社会的人、财、物力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合理配置和实行科学化的管理。

第二层次,讲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

首先,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全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却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就表现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最后,教材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职能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指出了它仍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

无产阶级要想改变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就只有通过斗争,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第三层次,讲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缓解,但不能根除。

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因此,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了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学会历史地发展地系统地看问题的方法,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课程标准]
1、教学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基本要求:
识记: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证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

[教学重点]
1、不可调和的矛盾;
2、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教学难点]
1、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