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顽固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英文)1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在同胞全相合供者缺乏的背景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应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通过不同的预处理方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移植安全性,本文综述了预处理方案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尤其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病情凶险,多死于感染和出血,自然病程仅3-6个月,病死率高达50%以上[1],SAA诊断标准: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血常规:需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ANC<0.5×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0×109/L;PLT<20×109/L;若ANC<0.2×109/L为极重型再障。
免疫抑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方法,SAA的标准疗法是根据年龄而定,对于年龄>35岁或年龄<35岁但无HLA相合同胞供者首选ATG/ALG和环孢素A免疫治疗,对年龄<35岁有无HLA相合同胞供者首选HSCT。
HSTC为唯一能够治愈AA的方法,且以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间的移植排斥反映小,成功率高,长期生存率可68%-83%[2-4],由于现独生子女家庭较多,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缺乏,因此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HSCT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选择。
2、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1980-2000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发展时期,但由于患者受到供着干细胞来源的限制,全相合供者资源缺乏,随着免疫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逐渐发展,亲缘单倍体相合供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一个重要来源[5]。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bFGF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bFGF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的死亡率也非常高。
虽然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可以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但是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不够充分。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基于此,干细胞为治疗AMI提供了有前途的选择。
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其来源广泛、易于培养、可在体内进行定向迁移和参与修复、免疫调节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干细胞治疗AMI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但是,单纯的MSCs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其在缺血心肌中定向迁移复杂,存活率相对较低,市场上的干细胞治疗生物制品的致癌性和安全性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
因此,本研究拟探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BMSCs)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移植治疗猪AMI的疗效及其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AMI提供新的策略。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选择ABMSCs来源及证明其通过诱导定向分化与心肌细胞具有相近的形态与功能,建立AMI模型,构建ABMSCs+bFGF的移植治疗方案,进行相关检测评价与对其机制的探究。
2.研究方法(1)ABMSCs的来源通过采集猪的骨髓进行培养,筛选出干细胞,进行鉴定和扩增,并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等化学诱导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进行相关细胞学检测和心肌样细胞鉴定。
(2)AMI病模建立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逆行经股动脉皮下床层心脏导管灌注amide来建立AMI病模,并进行心肌酶及超声心动图检测。
(3)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出ABMSCs后,通过典型的细胞移植方法将其移植入AMI患猪左室心肌缺血区,同时,将其联合bFGF注射,探索ABMSCs+bFGF治疗AMI的疗效及机制。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经血管输注给患者,使之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治疗白血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重要的和有效的方法。
按干细胞的来源,分为自体移植、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根据干细胞采集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移植和脐血移植。
(一) 适应证1.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重型海洋性贫血等。
2. 其他全身性疾病如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重型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二) 护理措施1. 术前准备:(1) 无菌层流室的准备严格空气消毒,用过氧乙酸熏蒸12~24 h后,通风排气1~2天,再用1%的洗必泰擦洗无菌层流室,对室内不同空间采样行空气细菌学检测,完全合格后患者方可入住。
(2) 供者的选择和准备①供者选择:首选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为供者,次选HLA相合的无血缘供体;如有两个以上供者,选择与患者ABO血型或性别相同者,供者年龄应小于60岁,无严重心、肝、肾及骨髓疾病,无活动性肺结核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②供者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B 超、X线胸片、血型、血糖、电解质、骨髓检查,巨细胞病毒、EB病毒、HIV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血清试验等。
③组织配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应首先对供、受者做组织配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及基因型检查等,供者与患者必须是HLA相合者。
④移植前采血:移植前2周对供者进行循环采血,目的是保证移植时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提供给供者,以免发生失血性休克,且可刺激供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生长。
(3) 患者准备①选择合适的患者:年龄小于45岁,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白血病病情处于完全缓解期,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迹象;移植前输血较少或虽输血较多但时间已超过3个月者。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范文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篇一一、引言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在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巨噬细胞根据其功能与极化状态,通常被分为M1型和M2型。
M1型巨噬细胞通常与炎症反应和免疫防御有关,而M2型巨噬细胞则更多地参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
近年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在再生医学和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如何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同时它们还具有免疫调节的特性。
当ADSCs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时,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使其从M1型向M2型转化。
三、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实验方法,通过共培养体系研究ADSC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分离和培养了ADSCs和巨噬细胞。
然后,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并观察其相互作用。
我们使用特定的小分子标记物来鉴定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和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四、实验结果1. 共培养体系中,ADSCs显著促进了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2. 通过Western blot和PCR技术检测发现,共培养后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性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3.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ADSCs通过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IL-4、TGF-β等,来诱导巨噬细胞的极化转变。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这一过程可能涉及ADSCs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的调控。
这种转化对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在炎症反应中,M1型巨噬细胞主要参与炎症的启动和放大,而M2型巨噬细胞则更多地参与炎症的缓解和组织修复。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初步研究
论 著
・
脂 肪 源 间充 质 干 细 胞 联 合 化 疗 治 疗 多发 性 骨 髓瘤 骨 痛 的 初 步 研 究
罗长庚 房 佰俊 宋永平 魏旭 东 张 龚莉 吕璐璐 曹 莹 韩 钦 林 全德 黄 琛 刘真 真
( . 州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州 4 0 5 ; . 1郑 郑 5 0 2 2】 O jcv T uy h e puceetee u d o s e dre e nhm lt l ( M A s at r be i t e o t e hr et f i ns oa lai s ts — evdm s cy as mc l A — s d t t a i fcv s f d t p e iu i e e es
【 要】 目 摘 的 评价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M C 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 病人骨痛的疗效。方法 经确诊为 M A S) M ) M
的患者 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l M 患者, 0例 M 在接受 M 2方案化疗结束后 4 , 8h 以每公斤体重 2x1 个细 0
og , H NGY ni, Ll C O Yn H N i LN 眦 n Z A al £ uu ,A ig ,A Qn ,I Q
, A GC e 删 Z eze . eFr fl t o— HU N hn , hnhn.1 i tf i e H s sA a d i
反 应 , 人 耐受 陛良好 。结 论 病 脂肪 源 间充质 干 细胞联 合化 疗 可显 著缓 解 多发性 骨髓 瘤病人 的骨痛 。
【 关键词 】 间充质干细胞 ; 多发性 骨髓瘤 ; 痛 疼
P ei n r t d n t fe t f a u t a i o e t s e— d rv d me e c y a tm el t h mo h r p o h rl mi a y su y o he e cs o d l d p s i u s e i e s n h m ls e c l wi c e t e a y f r t e s h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观察与护理
lO 内, E Om1 马 送到病房后立即回 输给患者。 ) ( 有少数患者回输后出现寒战、 2
态度, 此, 因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2管床医生及责任护 ( ) 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基本常识、 护理要点 , 交代治疗的大概费用及预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千 S e U ekMei l n s T e dc e 0 2 dc A dA k h Mein 2 1 年第 1 a i O卷 第 5 期
39 9
} 与治疗前比{P<0 叭 交 . 后,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 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介绍 成功的病例, 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新治疗的方法有售 0 () 。3保持良好的医患关 系, 对患者一视同仁, 视患者为 自己的朋友、 亲人去关心他们, 交谈时多了解 患者 的想法 , 当患者 出现负性 隋绪时 , 患者学 会倾诉 , 会 自我调 节 , 指导 学 必 要 时向有 关人士 求助 , 避免意 外发生 。
力撞击鼻部, 指导患者用软毛牙 刷刷牙, 忌用牙签剔牙 , 一定要用时牙签可用
牙线。 t避免食用煎炸、 带刺或含骨头的食物、 带壳的坚果类食品以及质硬 的水果( 如甘蔗)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等, 避免口 腔黏膜损伤; ) ( 高热患者禁 5 用酒精擦浴降温, 避免加重皮下组织出血, 保证充足睡眠 , 避免剧烈运动 , 避 免情绪激动、 剧烈咳嗽。 2 心理护理 ( 由 . 5 1 于病 ) 程长、 重、 病情 疗效不显著, 治疗费用 高等因素, A A 患者常出现焦虑、 抑郁、 甚至绝望等负陛 绪, 这些负性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 疗及护理行为, 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 有部分患者对新的治疗方法挣 疑的
发热等不适, 给予其抗过敏药物, 没有出现不适者就不需抗过敏治疗。 ) G 回 输时要严格三查七对制度, 避免查错事故的发生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预防 污染细胞 , 免引起感染 等严重并发症 。4输Ms 避 (, C时要用输血器 , 因输液 器
干细胞移植对临床医学的意义和作用
干细胞移植对临床医学的意义和作用概述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技术,对临床医学产生了巨大的意义和作用。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因此被认为是治疗众多重大疾病的潜在策略。
本文将介绍干细胞移植的概念、来源和类型,并探讨其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
一、干细胞移植的定义及分类干细胞移植是指将干细胞引入患者的体内,以替代或修复受损组织或器官。
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干细胞移植可分为胚胎干细胞移植和成体干细胞移植。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的胚胎,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但涉及伦理等问题。
成体干细胞(或称为成体干细胞)来源于成人组织或器官,分为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等。
二、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2.1 治疗造血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医学中最常见和成功的应用。
该方法可治疗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缺陷等疾病。
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替代病理性造血功能,重建患者的免疫和造血系统。
这项技术已经拯救了大量无法通过传统治疗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
2.2 修复组织和器官成体干细胞可以通过移植和定向分化来恢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功能。
例如,间充质干细胞可移植到关节损伤、心脏疾病和脑损伤等患者体内,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该方法在组织工程、心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3 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也显示出显著的成效。
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
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或免疫干细胞,可以实现免疫系统重新建立和调节,从而达到治愈或缓解病情的目的。
2.4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前沿方法。
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脊髓损伤等疾病,都可以通过移植神经干细胞来激活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
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修复和替代受损的神经组织,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的体外共培养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的体外共培养王椋;徐敏;张慕华;邢健;赵霞;韩芳;刘国强【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4(018)010【摘要】背景:目前已有临床应用造血干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
目的: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从健康人脂肪中提取并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分离T淋巴细胞,将两者共培养后,以健康志愿者的T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及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做对照。
ELISA法检测上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和γ-干扰素的水平,Realtime RCR和Western blot测定T-bet和GATA-3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共培养7 d 后,间充质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组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组(P〈0.05),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高于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组(P〈0.05);间充质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组T-be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组,GATA-3 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组。
提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 和GATA-3的表达从而抑制Th细胞向Th1细胞方向分化。
【总页数】6页(P1603-1608)【作者】王椋;徐敏;张慕华;邢健;赵霞;韩芳;刘国强【作者单位】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省东营市257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相关文献】1.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J], 王椋;刘国强;徐敏;邢健;赵霞;韩芳;丁慧芳2.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与丝素蛋白支架联合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体外研究 [J], 刘刚强;张诚;刘毅;亢婷;王刚3.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的体外共培养 [J], 王椋;徐敏;张慕华;邢健;赵霞;韩芳;刘国强4.IL-2/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J], 詹昱; 曲佳; 冯可欣; 杨郁青; 谭明珠; 谭雪芳; 杨德懋5.CTLA-4Ig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J], 隋潇徽;徐从高;李丽珍;张锑;于媛;彭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细胞治疗的原理和临床应用前景如何
干细胞治疗的原理和临床应用前景如何在现代医学领域,干细胞治疗无疑是一项备受瞩目的前沿技术。
它为许多以往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引发了科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
那么,干细胞治疗究竟是基于怎样的原理?其临床应用前景又如何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干细胞治疗的原理。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这意味着它们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且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
干细胞主要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具有全能性,理论上能够分化为人体所有的细胞类型。
然而,由于其获取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目前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成体干细胞则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
这些成体干细胞虽然分化能力相对有限,但在特定的环境和信号刺激下,仍然可以分化为相应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以补充受损或衰老的细胞,从而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干细胞治疗的原理就是利用干细胞的这些特性。
通过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干细胞或从患者自身获取的干细胞,移植到受损或病变的组织器官中,让它们在体内分化成所需的细胞类型,替代受损或死亡的细胞,或者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调节免疫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接下来,我们看看干细胞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前,干细胞治疗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在血液病治疗方面,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系统,能够使许多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机会。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干细胞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帕金森病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的,通过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脑部,有望补充缺失的神经元,改善患者的症状。
此外,对于脊髓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干细胞治疗也在不断探索中。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文章编号:2095-4344(2018)33-05297-06 5297www.CRTER .org·研究原著·任娟,女,1981年生,陕西省山阳县人,汉族,2011年山东大学毕业,硕士,医师,主要从事骨髓衰竭性疾病的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R394.2 文献标识码:B稿件接受:2018-06-30Ren Juan, Master,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 iversity, Xi’an 710065, Shaanxi Province, China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任 娟,赵 娟,王晓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DOI:10.3969/j.issn.2095-4344.0663 ORCID: 0000-0001-9014-1023(任娟)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即供受者有一半的HLA 位点相同,曾因为高排斥率、高抗宿主病、高感染率以及低生存率被认为是“临床禁区”。
近10年,随着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在粒细胞刺激因子动员诱导免疫耐受的基础上,在预处理方案中加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体内去T 细胞,形成了“单倍体移植方案”,随着后期在复发、感染的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供者的优化选择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取得了不亚于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其能够与造血干细胞相互作用,提供造血干细胞生长所需的基质及生长因子,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促进免疫重建。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进展王璐;韩冰【摘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病死率高,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的开展,这部分患者生存率已得到极大的提高.SAA一旦诊断需立即开始治疗.对于非输血依赖的非SAA患者,可选择观察和支持治疗.年轻(小于40岁)有同胞全相合供者的SAA患者首选造血干细胞移植,没有条件的患者首选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国外一线推荐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兔ATG和猪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都可作为一线治疗,血液学缓解率可达60%~70%.复发、难治的SAA患者,可考虑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第2次ATG治疗或阿伦单抗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拮抗剂艾曲波帕及左旋咪唑在难治性及复发的SAA患者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疗效,期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4(029)010【总页数】4页(P1083-1086)【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阿伦单抗;间充质干细胞【作者】王璐;韩冰【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韩冰,女,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科临床博士。
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并获得美国心脏病协会基金资助,后又在英国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教学医院进修,目前主要从事各种血液学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各种血细胞减少(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血细胞增加及各种罕见血液疾病的诊治,多次在国内外大会发言并获奖,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基金研究。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
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
[ ]
摘要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仍然是儿童和青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线治疗选择,但供者来源有限,费用高,且 5%~15% 的患者因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影响疗效和生活质量。因此尚需探索能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的治疗途径。间充质干细胞 易于分离并且增殖力稳定,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免疫学特性以及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方 法 : 由 第 一 作 者 在 2010-06 检 索 PubMed 数 据 库 (/PubMed) 及 中 国 期 刊 全 文 数 据 库 ()1995/2010 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免疫学特性以及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应用的文献。英文 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aplastic anemia,anemia”,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贫 血”。 结果与结论:共收集 119 篇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文献,中文 85 篇,英文 34 篇,排除因研究目的与课题 无关、发表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 30 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目前普遍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 衰竭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发展与 T 细胞功能亢进引起的造血组织损伤密切相关。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负调节及 支持造血双重作用,且具有可移植性和来源广泛的特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人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物学特性上具有 差异性,间充质干细胞将会为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特性;发病机制;治疗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6.032
Supported by: the General Program of Application Basis Research of Yunnan Province, No. 2008ZC134M*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王椋;刘国强;徐敏;邢健;赵霞;韩芳;丁慧芳【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4(034)001【摘要】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T淋巴细胞(TLCs)的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AA的机制.方法从人脂肪中提取并培养haMSCs;从AA患者外周血中分离T淋巴细胞(AA-TLCs);将两者共培养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eal-time RCR和Western blot测定T-bet和GATA-3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IL-2、IL-4、IL-10和INF-γ的水平.结果 HaMSC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AA-TLCs的增殖,AA-TLCs与haMSCs共培养3、5和7d后的抑制率分别为34.94%±10.11%、53.44%±6.16%和68.13%±15.24% (P <0.05);haMSC能够下调AA-TLCs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同时上调GATA-3的表达(P<0.05);haMSCs能够升高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降低Th1类细胞因子INF-γ、IL-2的水平.[MSCs+ AA-TLCs组:IL-4(88.6±15.2) ng/L、INF-γ (8.7 ±2.7)ng/L;AA-TLCs组:IL-4(1.4±0.6)ng/L、INF-γ(41.5±3.7) ng/L(P <0.05)].结论 HaMSCs在体外对AA患者TLC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表达从而抑制Th细胞向Th1细胞方向分化.【总页数】5页(P104-108)【作者】王椋;刘国强;徐敏;邢健;赵霞;韩芳;丁慧芳【作者单位】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东营257034;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东营257034;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东营257034;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东营257034;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东营257034;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东营257034;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山东东营257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相关文献】1.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的体外共培养 [J], 王椋;徐敏;张慕华;邢健;赵霞;韩芳;刘国强2.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的体外共培养 [J], 王椋;徐敏;张慕华;邢健;赵霞;韩芳;刘国强;3.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小鼠间皮肤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 [J], 华红;解童玲;郝贵亮4.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小鼠间皮肤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 [J], 华红;解童玲;郝贵亮5.鼠抗人CD_3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观察 [J], 李丽珍;宋强;赵川莉;吴新春;郭成山;王鲁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一、引言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因其多样的表型和功能在人体内起着关键作用。
M1型巨噬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及其功能状态是众多研究领域中的焦点。
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具有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的机制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简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类型,主要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
ADMSCs因其低免疫原性、易于获取和操作等优点,在再生医学和免疫调节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M1与M2型巨噬细胞概述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免疫细胞,根据其功能和活化状态的不同,可分为M1型和M2型。
M1型巨噬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而M2型巨噬细胞则主要参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
在许多疾病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中,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四、ADMSCs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机制研究表明,ADMSCs可以通过分泌一系列的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与M1型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其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这些生物活性分子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改变其功能和表型。
此外,ADMSCs还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
五、实验设计与方法为了研究ADMSCs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机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ADMSCs,并培养扩增。
然后,将ADMSCs与M1型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表型和功能的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等技术,我们可以检测到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愚菓戏小罗录笔A析,以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范文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因其多向分化潜能和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在再生医学和免疫调节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化状态对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影响。
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是巨噬细胞的两种主要极化状态,分别在炎症反应和抗炎、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如何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过程及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1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培养基、抗体等。
2. 方法(1)培养ADMSCs和M1型巨噬细胞;(2)将ADMSCs与M1型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其相互作用;(3)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过程及机制;(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结果1. ADMSCs与M1型巨噬细胞的共培养将ADMSCs与M1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发现M1型巨噬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共培养后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逐渐降低,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
2. 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机制通过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发现,ADMSCs分泌的某些因子(如TGF-β、IL-4等)可能参与了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过程。
这些因子能够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促进其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
3.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ADMSCs与M1型巨噬细胞的共培养能够显著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这一过程可能与ADMSCs分泌的特定因子有关。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临床研究,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疗效进行全面观察。
结果:观察的11例患者在输注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的血常规检测可看出血清水平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数比值上升、输血时间间隔延长以及调节性T细胞比例上升。
结论:对患者输注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着良好的疗效,这一新方法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着良好的临床依据。
标签: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us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study on aplastic anemia,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Methods:11 cases of aplastic anemia patients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Results:11 cases were changes in infus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blood of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from the patient’s blood tests can be seen in serum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number of lymphocytes increased,blood transfusion interval was prolonged and T regulation cells increased.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infus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which is a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with clinical evidence of good.[Keywords]Aplastic anemia;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linical research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其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小,在骨髓穿刺检查中表现为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再障)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的损伤,红骨髓被脂肪所替代,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上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再障又名“不增生性贫血”、“低增生性贫血”、“再生不能性贫血”、“再生低下性贫血”、“骨髓功能衰竭症”等。
根据我国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其中急性再障0.14 /10万人口,慢性再障为0.60/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慢性再障在老年期增高;北方的发病率略高于南方;我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统计性别比例均是男性多,而欧美国家男女相仿,瑞典1.3/10万人。
近年来,随着对再障认识的逐步深入及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对再障的治疗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再障多属中医学中“虚劳”、“血枯”、“血证”、“温毒”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再障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居绝大多数,先天性再障甚罕见。
1.病因 下列因素可能导致获得性再障的发生:①化学因素(包括化学药品和化学物品):导致再障的化学药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与剂量有关,如抗肿瘤药,接受了足够剂量,一般人都会引起骨髓抑制,导致本病的发生;另一类与其剂量关系不大,而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据有关资料表明,此类药物超过50种之多,如氯霉素是最常见的一种,对极少数可造成不可逆的骨髓再生障碍,与剂量及服药时间无关,主要是个体敏感性所致,是由于氯霉素影响了骨髓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所造成的。
虽然发病率很低,但死亡率很高,约为80%,应高度警惕,②物理因素:各种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超过一定剂量时,将直接损伤多能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
如强直性脊柱炎放疗后再障发生率比对照组高40倍。
③生物因素:包括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寄生虫(血吸虫、钩虫等)。
④其他方面:如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慢性肾炎、腺垂体功能减退、某些恶性肿瘤、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等,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一、引言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其在机体内的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其极化状态,巨噬细胞主要分为M1型和M2型两种亚型。
M1型巨噬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和病原体清除,而M2型巨噬细胞则更多地参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
近年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在再生医学和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如何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以及这一过程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实验方法,使用ADSCs与M1型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其极化状态的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及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
三、实验结果1.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M1型巨噬细胞的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当ADSCs与M1型巨噬细胞共培养时,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共培养后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
2. 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共培养后M1型巨噬细胞的相关标志物(如iNOS)表达降低,而M2型巨噬细胞的相关标志物(如Arg-1)表达升高。
这表明ADSCs成功促进了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3. 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发现,共培养后ADSCs与M2型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这可能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
此外,共培养后的巨噬细胞在体内外的抗炎作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
这一过程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包括信号分子的表达、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
此外,M2型巨噬细胞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和抗炎作用。
因此,ADSCs在再生医学和免疫调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袁芳芳;宗上纲;李明会;马楠;王勇奇;李钢苹;李子夜;符粤文;王莉【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23(32)1【摘要】目的评价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输注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RSAA)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UC-MSCs输注联合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8例RSA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中位年龄15(6~32)岁。
所有患者均获得粒系植入,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3(11~23)d,17例患者血小板植入,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4(12~26)d。
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Ⅲ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38.89%(7/18)、5.56%(1/18)、23.53%(4/17)。
中位随访时间32.97(1.60~63.67)个月,18例患者中3例死亡,15例生存,移植后3 a总生存率为(83.3±8.8)%。
结论UC-MSCs联合Haplo-HSCT治疗RSAA的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总页数】6页(P1-6)【作者】袁芳芳;宗上纲;李明会;马楠;王勇奇;李钢苹;李子夜;符粤文;王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和转化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相关文献】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HLA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的影响3.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的临床观察4.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的临床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nan Tumor Hospital, Henan Institute of Haematology, Zhengzhou 450008, Henan Province, China
CASE INTRODUCTION
Subjects Two child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AA were admitted to Henan Institute of Haematology from August 2002 to December 2007. Patient 1 was an 11-year-old girl diagnosed with SAA. She was transfused with 28 units of packed red blood cells over 6 months and became sensitized to multiple erythrocyte antigens. So she was referred for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PBS) transplantation from her HLA-identical brother in August 2002. Patient 2 was a repeatedly transfused 12-year-old boy diagnosed with SAA in March 2004 an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allogeneic PBSC transplantation in September 2004.
Reagents and instrument Collagenase II (Sigma, St. Louis, MO, USA), fetal calf serum (FCS; Gibco Life Technologies, Paisley, UK), D-MEM/F-12 (Gibco), MCDB-201 (Sigma), insulin transferrin selenium (Gibco), dexamethasone (Sigma), ascorbic acid 2-phosphate (Sigm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igm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 (Sigma), penicillin (Gibco), streptomycin (Gibco), ATG (Upjohn, Kalamazoo, MI, USA).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 13 卷 第 36 期 2009–09–03 出版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September 3, 2009 Vol.1e
Zhang Gong-li, Li Ning, Song Yong-ping, Lin Quan-de, Wei Xu-dong, Fang Bai-jun
Abstract: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cotransplantation of haploident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and hematopoietic stem
separately originated from haploidentical mother and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PBSCs) from HLA-identical sibling brother or sister of patients. The patient 1 received a cotransplantation of PBSCs and AMSCs (1 × 106/kg) at a dose of 4.5 × 108 mononuclear cells/kg (containing 4.41×106 CD34+ cells/kg and 0.11×105 CD3+ cells/kg); the patient 2 received a second PBSCT at a dose of 6.5 × 108 mononuclear cells/kg (containing 4.62×106 CD34+ cells/kg and 0.12×105 CD3+ cells/kg) and AMSC (1 × 106/kg) from his
haploidentical mot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transplantation was successful. During the two years of follow up, the two patients
exhibited good condition, with no other treatment or transfusion dependence.
cells (HSC)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 Two child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 admitted
to Henan Institute of Haematology from August 2002 to December 2007 were selected. Adipose tissue-derived MSCs (AMSCs) were
Methods AMSC preparation With the approval of ethics committee at Henan Tumor Hospital and informed consent from the two haploidentical mothers, AMSCs were isolat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previously described method[20]. Briefly, abdominal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obtained from the donor was digested with 0.2% collagenase II for 30 minutes under constant shaking. After removal of the floating mature adipocytes and erythrocytes, the low layer was centrifuged at 200 g for 10 minutes. After successive filtrations through 100and 70-µm sieves, the cells were washed with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2% fetal calf serum (FCS)
Cotransplantation of haploident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two child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
INTRODUCTION
Results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 for patients with acquired 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 have improved considerably over the last decades[1]. However, a large amount of retrospective analyses suggest that graft failure remain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2]. The Registry of the European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hows that for patients receiving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identical sibling grafts, there has been a modest reduction of graft failure over time: 18% before 1980, 12% from 1980 to 1990, and 11% from 1991 to 1998 (P = 0.12) [3]. Over several decades, various transplant strateg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decrease graft failure, with mixed success [2,4-7].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have been shown to promote engraftment of cord blood-derived HSC in immunodeficient mice, fetal sheep, and almost patients [8-13]. Furthermore, MSCs have been observed to alter lymphocyte reactivity to allogeneic target cells and tissues, which leads to permanent donor-specific immunotolerance in allogeneic host and results in long-term allogeneic skin graft acceptance [14-15]. In vivo, in humans, autologous and allogeneic MSCs are safe to infuse with no acute adverse events or long-term MSC-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11,16-19]. These results further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nfusion of culture-expanded MSCs, together with HSC transplantation, is a safe procedure and could potentially lead to a reduction of graft failure and a fast speed of engraftment after myeloablative treatment. This study used haploidentic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MSCs (AMSCs) to enhance engraftment and to prevent rejection, as well as to reduce the risk of graft failure in two children with S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