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仕女染千秋(二) 3.8分解
《屏风绝句》杜牧
《屏风绝句》杜牧
《屏风绝句》杜牧
杜牧的《屏风绝句》为画有周昉一幅仕女图的屏风的题咏之作。
屏风绝句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赏析】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一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莱辛《拉奥孔》)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他从画外引入一个“鸾发女”。据《初学记》,鸾为凤凰幼雏。“鸾发女”当是一贵家少女。从“玉窗”、“鸾发”等字,暗示出她的“娇娆”之态。但斜倚玉窗、拂尘观画的她,却完全忘记她自个儿的“娇娆”,反在那里“妒娇娆”(即妒嫉画中人)。“斜倚玉窗”,是从少女出神的姿态写画中人产生的效果,而“妒”字进一步从少女心理上写出那微妙的效果。它竟能叫一位妙龄娇娆的少女怅然自失,
中西方名家名画挥扇仕女图鉴赏结课论文
中西方结课论文
周昉挥扇仕女图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唐代也是仕女画发展最迅速,最繁荣兴盛的阶段。端庄华丽,雍容典雅,是对唐代仕女画的贴切形容。《挥扇仕女图》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画作上并无作者款印,《清河书画坊》认定为周昉所做,盖由《宣和画谱》所记周昉作品”纨扇“而来【1】。长卷绢本设色。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挥扇仕女图》全卷画有九个有身份的宫廷贵妇,二个侍女,二个内监,共计十三人,皆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腻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画作内容从右至左分为五个段落。
起首第一段为“挥扇”,凡四人。一位妃子按纨扇慵坐,睡眼惺忪,眼神懒散。她头上戴着精致繁复的玉莲冠,冠体玉质细腻温润,
足见画工精湛。身着洋红色襦裙,浅色披驳随意搭在肩前手边,裙上绣有精致的灰蓝色六边团花图样,画工细腻,可见其身份尊贵,裙子随着身体的姿态呈现褶痕,脚上部分的群体也隐约现出鞋子的形状。其所坐的椅子上也雕刻有精细的画案,腰际垂绦。其衣着华丽而倦倦无生机,深宫妇女任人遗弃的悲凉跃然纸上。其右一女官,颔首,紫袍束带,官服上大团花纹细致生动。贞观四年八月十四日,诏曰,冠冕制度,以备令文,寻常服饰,未为差等。于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2】由此可见此女官官阶在三品之上,也侧面说明了执扇妃子的尊贵身份。女官两手横扇。扇面为青色,画一对凤凰图案。另有两女持梳洗用具侍立于左侧。立左者身着暗红色衣裳,素裙,衣和披驳上皆绣有花,简单发髻。立于右者素衣披驳,红色襦裙,两者的衣着颜色搭配一鲜亮一沉暗,相互映衬,画面和谐。顺着侍女的眼神,赏画者自然向下一段落看去。
中国画
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 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 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 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 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 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水墨画(中国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方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18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繁荣的唐代绘画艺术,以人物画为主流,一时名家辈出,周方就是在唐中期驰誉丹青的人物画家之一。《簪 花仕女图》传为周方所作,取材当时贵族仕女游乐的典型生活。丰颊厚体的形象,打扮艳丽入时,用同时代的 大诗人元稹,白居易的题咏之作进行验证,悉合符节。此图不作概景,仕女,白鹤,狨子几乎作等距离安排, 画后以辛夷花点缀,时代特徵显著,是一幅具有典型的唐贞元年贵族风尚的真实写照。 此图在流传一千余年中,北宋以前无记载可考,后入南宋绍兴内府,晚归权相贾似道所藏。元、明时期流入 民间,清初为名鉴藏家梁清标,安岐收藏,后进入清内府。见《中兴馆阁录》,《阅古堂》,《墨缘汇观》, 《石渠宝笈》、《石渠随笔》诸家著录,是流传有绪的珍名。
刘文西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 市长乐镇水竹村,当代画家。 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 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 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 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 西安美院工作至今。曾任全国文 联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首 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现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 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 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 画像创作者、陕西省文艺界联合 会顾问、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 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 人》、《陕北人》、《东方》、 《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 《黄土人》等近百幅。
唐寅仕女画的审美特征
唐寅仕女画的审美特征
关键字:唐寅仕女图审美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生于商贾之家,自幼聪明伶俐,后家境败落,29岁时得中“解元。”30 岁赴京会试,却因考场舞弊案受牵连而入狱,出狱后被贬为吏。此后,他心灰意冷,归乡后借酒浇愁,以丹青自娱,靠卖画为生。他一生仕途无门,潦倒而终。
唐寅虽一生不得志,但才气过人,诗书画样样精通,成就卓然。仕女画是唐寅擅长的画科,他能工善写,用笔劲细,墨趣盎然,作品包括《孟蜀宫妓图》《江南农事图》《李瑞瑞落籍图》《吹箫图》《秋风执扇图》等。
一、唐寅仕女画的审美特点唐寅生活在明代中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儒家理学思想受到质疑和冲击,王阳明的“心学”兴起,市民文化逐渐发展起来,仕女画在题材、形象等方面有了新的特点。
1.温婉娇弱、文静恬适的人物样貌在唐寅的仕女画中,无论是历史故事、轶事传闻中的宫姬,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青楼女子,样貌多为面型饱满,细眉小眼,身材瘦俏纤细,伫立中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如《牡丹仕女图》中端庄清隽的仕女,《孟蜀宫妓图》中醉意之中的宫姬,《秋风执扇图》中怅然幽怨的班姬等。
2.讽喻针砭、抒怀感叹唐寅的仕女画师承唐代传统,但却与唐代仕女画风格有很大差异。唐代仕女画多为宫中贵妇,雍容华贵,闲适自得;而唐寅的仕女作品中,人物既有宫姬,也有百姓人家女子,画家借画中人物讽喻针砭,抒怀感叹。《孟蜀宫妓图》是历史题材,画的是蜀后主后宫中的奢靡生活。画中四个宫姬头戴花冠,身穿道服,脸上厚敷胭脂水粉,妩媚娇嗔,“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此图表现出唐寅的无限感叹:孟蜀后主不理朝政,纵情于声色,生活奢靡,注定亡国,同时,也表达出对那几个被后主强令穿上道袍的宫姬的深深同情。《班姬团扇图》中的仕女实为汉代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约公元前48 —公元前6 年),即班昭的祖姑。她自幼能诗善赋,被选入宫,未几便晋升为婕妤。她文学造诣极高,熟悉史事,擅长音律,因其美艳与才情,深受皇帝宠爱。但后来成帝迷恋于赵飞燕,并立其为后,从此,班婕妤失宠,终老一生,落寞寡欢。此画中,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班婕妤手拈纨扇,在树下悄然而立。尽管画中人物姿容秀丽,但眉目之间神情怅然。画家用笔简约,却精妙地传达出班婕妤花颜月貌,曾备受宠爱,但如今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的生活境遇。画家借画中人物幽怨之意,比拟自己人生不幸的遭遇,表达出对世态炎凉、人生坎坷的感叹。
笔墨丹青
文人画的发展:两宋注重意境的山水画
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注重意境的山水画在宋朝兴起,主要源于 宋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使文人阶层不断发展 壮大;加之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 修养。
1)北宋的山水画 ----
气势宏伟、阳刚豪放、心态开阔
一北 之宋 后文 的人 开山 阔水 心画 态, 。体 现 了 国 家 统
簪 花 仕 女 图
周昉的仕女图,如《簪花仕女图》等,都取于宫廷生活, 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画中妇女浓丽肥胖,脸型圆润, 从披纱中能看出丰满的体态。画家极力表现骄、奢、雅、 逸的气息和柔软温腻的姿态,一时成为风尚。
《五牛图》出自开元年间名画家韩滉之手。画面布景简练,仅有一 棵小树,着力表现了牛的状貌。五头牛,各具不同姿态,或吃草, 或翘首面驰,或纵蹄而呜,或回顾而舔舌,或缓步而趾行,神情生 动,准确的描绘出牛的形体结构,让人感受到它的憨诚、健壮、朴 厚、执拗、勤奋的性格,反映出盛唐雍容华贵的气势、开放自由的 环境等。
绘画艺术的萌芽——1、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与彩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 到陶器上的彩绘,都能看到质朴粗犷而又不失浪 漫的绘画艺术。
宁夏 贺兰山太 阳神岩画 宁夏 大麦地岩 画距今已 2至3万年
彩陶 集体 舞蹈 纹盆 人 面鱼纹 彩陶盆 属仰韶 文化
绘画艺术的独立——2、战国时期的帛画
金陵十二钗画册、判词及曲词详解[整理版]
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林黛玉薛宝钗
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条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
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作品注释: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谢
安)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
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
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贾元春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弓字谐“宫”字,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音yuan,谐“元”字音)。香橼上弓,暗含着元春进宫。
铁笔丹青说平刻
故宫藏品《牙雕山水金裹碗》清早期
《满庭芳》局部-郑士儒作品
没风波里,那里就是他自在的乾坤。再如一个借鉴郭熙《早春图》而刻的笔筒,追求“马蹄不到清隂寂,始觉空山白日长”的意境。制作时行刀不疾不火,着色清新淡雅。笔筒是置于书房画案之物,体现着文人的处世哲学,在这一方天地里,静寂不仅和外界的喧闹形成对比,也反映了文人内心深处的平和,忘却了时间,与天地同在。
如整牙平刻作品《文苑图》,既是以横幅手卷的形式表现中国古代文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文人雅集之事由来已久,这件平刻作品并不是刻画历史上某一文人雅集,而是在画面上将琴、棋、书、画、清泉、松树、文人等这些中国元素,在构图上有序的排列,画面山色空蒙,松荫小桥之间山涧野水,蜿蜒流曲,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看似是一幅入世的雅集场景,实则是道出了古代文人拒绝名利的超越品性。因为我们中国的艺术,讲究的是“心印”,平刻作品的内容是心灵的显现,做好平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大的背景,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及借鉴其他文化艺术的精粹,借古开今。中国的艺术领域是一个共同的文化体系,它的审美标准共同受到中国人文观念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平刻制作上要更多地体现中国元素的本质内涵。
不断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牙雕平刻也不例外,从七千多年前的《双鸟朝阳》到今天年逾90的陈吉品老师的代表作《百鸟朝凤》经过多少代艺人的不懈努力,牙雕平刻这门古老的艺术始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且后继有人,薪火不断。
花鸟印章-陈吉品作品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山水笔筒-郑士儒作品
杜牧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 杜牧30首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题齐安城楼 初冬夜饮早雁屏风绝句赠别二首(其二)南陵道中遣怀叹花山行秋夕金谷园清明河湟过勤政楼念昔游三首(其一)念昔游三首(其三)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沈下贤长安秋望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润州二首(其一)题扬州禅智寺江南春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登九峰楼寄张祜九日齐山登高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齐安郡后池绝句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唐时每州都有一个郡名(因高祖武德元年改隋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复改为州,所以有这种情况),“齐安”则是黄州的郡名。诗当作于武宗会昌初作者出守黄州期间。 这首宦游思乡之作,赞许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引其末句。明人杨慎说:“大抵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升菴诗话》)清王渔洋更说:“唐诗如‘故乡七十五长亭’、‘红阑四百九十桥’,皆妙,虽‘算博士’何妨!……高手驱使自不觉也。”(《带经堂诗话》)说它数字运用颇妙,确不乏见地;兹再予伸论如下。 此诗首句“呜轧(一作呜咽)江楼角一声”,“一声”两字很可玩味。本是暮角声声,断而复连,只写“一声”也就是第一声,显然是强调它对诗中人影响甚著。他一直高踞城楼,俯临大江,凭栏回首,远眺通向乡关之路。正出神之际,忽然一声角鸣,使他不由蓦然惊醒,这才发现天色已晚,夕阳已沉没水天之际。这就写出一种“苦回首”的情态。象声词“呜轧”,用在句首,正造成似晴空一声雷的感觉。
唐代仕女画 (1)
唐代仕女画
中国仕女画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多彩,自唐代独立分科以来,经五代宋代提高发展,形成了中国仕女画基本格局和形式,到元,明清几代,仕女画家在民间画师在继承唐宋格调的基础上,不断地演变发展,使仕女画造型和技法具有独特的形式,成为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风格特点。
仕女画是中国画的一类。“仕女画”原意为以士大夫与贵族女子为题材的人物画,后专指以古代女子人物为题材的中国画。中国的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繁荣兴盛于唐代。现存最早的仕女画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仕女画”作为一个概念、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其代表画家有张萱、周肪等。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他们用工整的笔法,艳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黄金时代。画家们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尤其热衷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张萱、周昉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仕女画家。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在形神兼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画家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丰腴雍容中的
雅致,正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画家将帝国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颠倒沉醉。这种美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而备受瞩目,并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中国画欣赏1
• •
照夜白图,唐代画家韩干的代表作,纸本,设色,纵30.8厘米,横33.5厘米 ,原民间收藏,现藏于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图中“照夜白”系一木椿上,昂首嘶呜,四蹄腾骧,似欲挣脱 缰索。北图用笔简练,线条织细有劲,马身微加渲染,雄骏神态已表现出来。图左上题“韩干照夜 白”六字,系南唐后主李煜题字。左边上方有“彦远”二字,似为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的题名; 左下有宋米芾题名,并盖有“天生真赏”朱文印。是流传有绪的名迹。 所谓“胡种马”,又叫做“汗血马”或“天马”,原产于西域大宛国。大宛,古西域国名,在今中 亚费尔干纳盆地。张骞通西域以后,大宛与西汉王朝往来频繁。唐玄宗李隆基时,大宛与大唐关系 更加密切。天宝三年,唐改大宛为宁远,并将义和公主远嫁宁远国王为妻。宁远国王向玄宗献“胡 种马”两匹。玄宗亲自将这两匹马命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 关于韩干的马,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批评韩干把马画得太肥,称其画肉不画骨, 实际上,当时韩干是照实际情况画的,是写真。因为是皇帝的宝马,有专人喂养,除皇帝外,其他 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所以养得膘厚肉肥,更主要的是画作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审美观念。 韩干,为唐代鞍马画家。唐代国势强盛,继北朝尚武之风,对鞍马尤为重视,在此种社会风气支配 下,绘画中鞍马题材有较大发展。 《照夜白图》,画面右上角为南唐后主李煜所提“韩干画照夜白”六字。马膘肥体壮,昂首嘶鸣, 系于木桩之上。马的造型准确,姿态健美,缰绳紧绷,透露出一股桀骜不驯之势。用笔简练细劲, 充满力度,用墨微加泫然。画家更注重它的精采,特别是是飞起的髶毛,张大的鼻孔,嘶鸣的口部, 以及四肢腾踏的细节刻画,一匹希图摆脱羁绊的烈马跃然纸上。
中国绘画
人面鱼纹图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绘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在西安半坡出土的这件人面鱼纹彩陶盆,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人面鱼纹绘于盆的内壁,人面呈圆形,人面上绘三角形的鼻子,圆大的双眼,嘴上衔一条鱼,头上顶着锥状物,似帽子,又似发髻。人物五官虽只用简单的墨线钩勒,但总的形态颇为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意趣与艺术魅力。
舞蹈纹图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绘陶盆高12.7厘米门径28.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1973年,在清理青海大通县孙家寨一座马家窑型墓葬时,考古学家发现了这只绘有舞蹈纹饰的陶盆,而在此以前还未发现一幅完整描绘人类活动的陶器纹饰。陶盆内壁的上部,均匀地画着三组舞蹈者,每组五人,皆头垂发辫,腰系兽皮,正并列携手共舞。舞蹈者脚下是四条平行的带纹,三组舞蹈者之间亦用弧线带纹相隔。整个画面呈现欢快和谐的气氛。陶
盆装饰意味独特,人物只用线钩勒,但笔法流畅,具有爽朗而简朴的风格。它表明了原始先民已经能够把智慧和情感熔铸于美的形式之中了。
升天图·软侯妻墓佚名帛画设色纵205厘米上横92厘米下横47.7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用三幅棕色细绢拼合成“下”形,顶系有丝带,在四角缀有青黑色的麻绦带。出土时画面向下,覆盖于内棺上。根据记载,这种形式的帛画在当时称为“非衣”,是出殡时张举的铭旌。帛画的构图分为天上、人间、冥府三部分。天上部分取“下”形的横幅面来表现绘有金鸟、蟾蜍、蝎龙、翼龙和天堂的守门神“帝阍”等;人间部分则描绘了年迈的妇人即墓主人拄杖而立,有三个侍女陪同,在众家人的祭奠中,正告别人间,缓缓升天;冥府部分则绘有巨人站在鲸鲵之上托举着大地。整个画面通过两条穿璧的游龙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丰富的神话内容和瑰丽的浪漫色彩。帛画的线条精细劲健,施以朱砂、石青、石绿、白粉等矿物颜料,浓淡相宜,鲜明富丽。
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之六
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之六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之六
仕女四屏设色纸本 1938年作
仕女四屏设色纸本 1936年作
该《仕女四屏》作于1936年,画中仕女采用传统的三白开脸,细目小口,体态轻盈婀娜。发髻的钩皴细致,颇有质感。仕女面貌清新秀丽,弱质芊芊,媚而不俗、秀而不佻,别有一番味道。衣纹的行笔也自由流畅。画中造型似出一人,气象安详娴静,造型雍容华贵,线条的运用圆润自如,转折之处顿挫有力且富节奏感。这明显受到唐寅笔法的影响。
芭蕉仕女立轴甲申(1944年)作 (920万元,2011年5月中国嘉德)
题识:水晶枕石坠鬟松,绿书屏围十二峰。虚费心情向春晚,西围日日落花风。甲申秋日,山居无俚,偶记唐人有锤金法,因试为此。大千居士爰,上清借居。钤印:张大千、蜀客、摩登戒体。
此幅芭蕉仕女作于1944年10月,一位凤冠仕女斜倚石旁,素服静好,幽思遥想,淡妆端颜,浅靥如花。1944年大千喜作凤冠仕女,除8月为道观写有一本外,同年12月也有一本,自题“仿莫高窟初唐人衣饰”。大千的仕女在经过敦煌的洗礼后,已经一改明清以来的纤
弱,转而为丰腴健美。衣饰的刻画则极精丽之能事,刻画细致入微。此幅《芭蕉仕女》,无论是发簪上的绿松石坠,还是藏于蕉叶间的石榴裙裾,描摹工谨,敷染醇厚,尽显盛唐遗法。更为特别的是,此幅留白部分,大千都补以金粉,益显富丽堂皇。大千在青海曾向藏族画师学习研磨金粉,并在敦煌临摹过程中研究金粉敷色之法。此幅大千自题:“偶记唐人有锤金法,因试为之。” 可知此幅即为大千“锤金法”尝试之实例。尝见大千作山水亦有留白处锤金之法,与此幅对观,可相互征信矣。
中国绘画 (2)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
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
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 熟,可谓异彩纷呈。
( 四 ) 隋 唐
1.隋唐时期人物画
隋 展子虔 授经图
唐朝张彦远评展子虔的此画 :“细密精致而臻丽。”从 这一幅《授经图》中可以看 出其刻画人物手法之高超。
唐
阎立本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卷
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中的琐事,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 鲜丽,姿态各异。全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 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
明 吕纪 桂菊山禽图
图画桂树一株,花叶繁 茂,花木树丛间有鸟。全图 用笔工整细致,线条挺拔有 力,色彩丰富鲜艳,具有强 烈的装饰效果。
清 恽寿平
中国绘画
国 画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一
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
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 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 简称“国画”。
一、国画发展史
(一)远古至青铜
1.远古时代
以彩陶艺术为代表 ——精炼朴实
2.青铜时代——夏商周
顾恺之 列女传
此画颂扬妇女的明智美德。 线条刚劲凝重, 人物面部、 衣褶等处运用了晕染法。在 人物画创作上体现了“以形 写神”、“悟对通神”的特 点。
笔墨丹青(2)
2、凸现个性的人文画首先出现在(
A、战国 C、魏晋 B、西汉 D、隋唐
)
3、唐朝以水墨画著称的绘画家是(
A、吴道子 C、曹霸 B、阎立本 D、王维
)
4、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开始于(
)
A、魏晋 C、宋朝
B、隋唐 D、元朝
)
5、下列不属于唐朝的绘画家是(
A、吴道子 C、张萱
B、阎立本 D、张择端
6、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 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 本原因是( )
唐德宗时的宰相韩滉,擅长画牛,并有好用粗重 的线条来表现牛的健壮朴厚,富有农家风情,传 世的《五牛图》中各牛的动态不同,肥瘦有别, 毛色互异,笔法简朴而又变化多趣,曲尽其妙。
韩幌的《五牛图》 (分解)
三 文人意趣
-------从宋到明清绘画的繁荣
扬无咎 墨梅图之三
(一)宋代
4
时代背景: 1 文人阶层壮大、 2 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
《 车 马 出 行 图 》 汉墓壁画,一汉墓壁画有一定说教意义,以通俗易懂的画
面指导人们辨别是非;二墓壁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一些重 要题材是反映墓主人的生前生活;三汉代尚厚葬,汉墓壁 画的艺术风格基本上能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绘画水平。历 史故事等也是汉壁画的主要题材
汉 墓 壁 画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一)宋代 时代背景: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宋徽宗题画诗研究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宋徽宗题画诗研究
学生姓名:崔灵灵指导教师:杨万里
内容提要: 宋徽宗赵佶,作为一代天子,以其字画而出名。他不爱江山爱丹青,他的“瘦金体”为人称道,除此之外还留有三百多首诗歌,题材可分为宫词,道教,题画三部分。本文旨在从徽宗所作诗歌中选取其题画诗进行研究,主要从其创作理念出发,并结合徽宗的文人画观念,得出徽宗题画主张的“格物穷理”的写实技法,“工笔入诗”诗画相融的创作理念。最后,还要考虑到徽宗作为一代帝王,特殊的身份地位带来的非凡影响力,徽宗对院体绘画产生的影响亦值得我们重视,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关键词: 宋徽宗,题画诗,创作特点,文艺论
A Study of Song Huizong 's Painting Poems
Abstract:Song Huizong Zhao Ji, as a generation of emperors, known for it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e does not love Jiangshan love Danqing, his "thin body" is commendable, in addition to leaving more than 300 poems, themes can be divided into palace, Taoism, painting three part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poems of Huizong from the poems of Huizong, mainly from its creative ideas, combined with Huizong literati painting concept, obtained Huizong paintings advocate "lattice poor" realistic techniques, "pen into poetry "Poetry and painting blend of creative ideas,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Finally, combined with Huizong as a generation of emperors, the special status of the extraordinary influence of the status, Huizong on the impact of the painting is also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the impact of future generations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八年级笔墨千秋2(5篇)
八年级笔墨千秋2(5篇)
第一篇:八年级笔墨千秋2
《笔墨千秋》(课时2)
课型:欣赏与评述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认识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2、理解中国画笔墨的特点和影响意境的主要元素;
3、能够初步运用笔墨等知识描述和分析中国画作品;情感目标: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加深对传统中国画意境的理解。过程目标:
学会分析与思考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与笔墨表现意境的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与技巧;中国画的特点;难点:能理解中国画的意境美。
知识与技能要点分析:
知识重点:笔墨纸砚的特性;托物寄兴的艺术特点;中国画的分类;用笔、用墨的种类。
技能要点:用笔(中锋、侧锋、逆锋)、用墨(勾染皴擦点等)的技巧;白描(起笔、行笔、收笔)的技法。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示范、问题法、体验法、启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比较、小组合作。
交流导入:
1、了解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2、理解中国画笔墨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出本课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画的主要特点、理解中国画笔墨的特色)
1、学生根据第2页内容,自己概括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意
境营造,尚神韵,主张神似,讲究笔墨,以书入画,以艺术想象来抒写艺术人生感悟。
2、分组讨论《人物龙凤图》等三幅画在线条上的差别(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基础上,就教师归纳)
3、学生看第3页内容讨论中国画用笔状物传情达特点;(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归纳)
4、教师首先指出中国画用墨,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
水分多寡、运笔急缓、笔触长短打小、墨色互补等。
5、学生观察《墨葡萄图》等作品,并写出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青染千秋
中国名画仕女图邮票珍藏册策划案
二〇一二年十月
丹青染千秋
中国名画仕女图邮票珍藏册
缘起:
中国画分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而在丹青晕染的笔墨之间,仕女美人则成为了绝大数画家的钟爱,传统的仕女画中更不乏旷世经典之作。在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当中,仕女图也屡次被以邮票形式呈现给了世人,惊艳异常,深受喜爱。2013年,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画《捣练图》也将走上方寸邮票之中,以更加亲切的姿态面向大众。为此特将中国邮政发行过的仕女图整理做册,以便广大藏友与国画爱好者的收藏。
思路:
文案思路:
仕女美人,丹青之色,古典韵味,淡雅之姿。文字要古典清新之感,与邮册内容相符。文字从简,主要表现出绘画与邮票的美感。
设计建议:古典、唯美、浪漫的设计风格。端庄、大气。
建议开本:大度16开
文化元素:
JT邮票+个票+明信片
文化元素阐释:
T98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 3枚
T98M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 1枚小型张
T158 韩熙载夜宴图 5枚连票
T158 韩熙载夜宴图大版票
1995-8 虢国夫人游春图 2枚
1995-8 虢国夫人游春图大版票
2002-5M 步辇图小型张 1枚
2005-25 洛神赋 1枚
2005-25 洛神赋大版票
2013-X 捣练图
个票:主图:太阳神鸟附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步辇图、洛神赋、捣练图、挥扇仕女图、湘君夫人图、阆苑女仙图、纺车图、调琴啜茗图、贵妃晓妆图
明信片:12枚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步辇图、洛神赋、捣练图、挥扇仕女图、湘君夫人图、阆苑女仙图、纺车图、调琴啜茗图、贵妃晓妆图
框架:
构架:
标题:丹青染千秋
副标题:中国名画仕女图邮票珍藏
框架: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渲染时光
内容:
封面:
丹青染千秋
中国名画仕女图邮票珍藏
水墨温柔——————————————————————————P1-P2:
一滴朱砂红
一缕墨色香
望穿秋水断魂肠
倚栏游园谁人想
春去春回
人去人归
蝴蝶比翼难成双
万古千秋墨飘香
一寸旧时光
金丝玉缕缝惆怅
风月寂寥绘离殇
月起月落
缘起缘末
丹青冷艳染白霜
水墨温柔画红妆
配图:古典淡雅的底图
翰墨飘香——————————————————————————
P3-P4:
衣袂飘然,巧笑嫣然,或丰腴端庄,或清丽典雅,水墨丹青之下,温婉惊艳,姿色万千。
仕女图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元时呈衰退之势,明清又复兴盛。在中国翰墨飘香的古画历史当中,仕女图以惊艳之色,震撼了世人感官,成为了传世臻品。
中国的仕女图最早是一种瓷器装饰的典型纹饰,后演变发展成为了绢帛之上的丹青艺术,并占据了国画历史上的重要位置。作品描绘的女子主要是古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这类形象的原型一般来自于诗、赋等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具有浪漫唯美主义色彩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1984年3月24日,中国首枚以古代名画为题材的邮票——《簪花仕女图》正式发行面试,拉开了中国名画与邮票密切结合的序幕,之后相继发行的多套以名画为题材的邮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配图:古典淡雅的底图
丹青溢彩—————————————————————————
注:以下P5-P16页设计以画为主,突出邮票。因仕女图多为长卷,设计以通页展示全图,过长者选取作品中精华部分。设计从简,突出绘画作品与邮票的艺术魅力。
P5-P6:
捣练图
金丝玉缕,体态丰腴,或低眉垂目,或飞针走线,悠然有序之中,乐意蓉蓉,趣意横生。
《捣练图》为唐代大画家张萱作品,是公认的宋代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中国古代书画的稀世珍品。张萱是今陕西西安人,以擅绘贵族妇女、贵公子、婴儿、鞍马名冠当时。《捣练图》的画面表现的是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以长卷形式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家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画中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
《捣练图》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P7-P8:
簪花仕女图
丰腴婀娜,顾盼生姿,或闲庭信步,或眉目忧愁,春色满园之时,蝶舞纷飞,美人多情。
T98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
1984年3月24日,中国首枚名画邮票发行,在悠久灿烂的中国绘画艺术中,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成为了开启名画与邮票关联的桥梁。
周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的人物画家,有“画仕女,为古今冠绝”的美誉。他的肖像画形神兼备,展现出人物的精神特征。周昉所画仕女雍容华贵,丰颐厚体,与唐代中国开放的国情和以胖为美的历史相得益彰。
《簪花仕女图》描绘宫廷夏日妇女们困倦慵懒的生活,反映了她们生活在令人窒息的深宫之中的寂静、郁闷的精神状态。几个身披轻纱、高髻凌风的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等的生活情节。她们步履从容,但眉宇间却流露出若有所思的心态。圆浑流畅的线条,艳丽丰富的色彩,出色地表现了“绮罗纤缕见肌肤”的效果。
配图:簪花仕女图
配票:T98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
P9-P10:
虢国夫人游春图
马踏春泥,意兴阑珊,或软语呢喃,或弄袖挥鞭,千拥万簇之下,游历春色,富贵万千。
1995-8 虢国夫人游春图 2枚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张萱的作品,描绘的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三姐(虢国夫人)与随从骑马游春的盛况,现馆藏于东北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张萱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创作的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杰出作品,真实的反应了唐代贵族妇女闲散享乐的生活场景。画中虢国夫人一行七人骑马游春,随从簇拥,声势显赫。画面将贵妇们玩赏春光、悠然自得的神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构图疏密有度,色调浓艳而不失秀气,精致细腻。
配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配票:1995-8 虢国夫人游春图 2枚
P11-P12:
步辇图
可亲之态,端素之姿,或诚挚谦恭,或华贵雍容,盛世太平之时,少年英雄,得美人归。
2002-5 步辇图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记述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遣使臣禄东赞来唐都长安拜见唐太宗,迎接文成公主入吐蕃成亲之事。画面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具有极高的史证价值。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婚姻也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