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科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近海石首鱼科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近海石首鱼科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近海石首鱼科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石首鱼科(Sciaenidae)鱼类简称石首鱼类,在中国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小黄鱼(L.polyactis)位列中国的四大海产,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等价值不菲,但近年来海洋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使石首鱼科的一些种类数量剧减,甚至有些濒临灭绝。

迄今已报道的中国石首鱼类约有18属35种,因外部形态极为相似,且传统的分类鉴定多依据内部解剖特征,导致物种鉴定困难,目前系统发育关系仍存争议。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海石首鱼科18属34种269个体标准DNA条形码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并将测序的17种鱼的COI、Cytb和ND2基因全长序列与GenBank 下载的24种石首鱼的同源序列结合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旨在丰富中国石首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探讨部分属种的有效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如下:基于DNA 条形码序列的系统树与ABGD分析一致分为32个分支,基于K2P模型的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39(0.0376~0.399),均大于2%阈值;分支内平均遗产距离为0.0026(0~0.014),均小于2%阈值;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约为分支内的92倍,形成明显的DNA条形码间隙。

除单一序列物种形成的单种支外,其它28分支中有18个为单种支(64%),由多个物种混杂而成的分支占25%,而同一物种被分到不同分支(该物种布及的所有分支)达到25%;表明DNA条形码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存在一定差异,石首鱼类的形态分类较为混乱。

研究结果支持黑鳃梅童鱼(Collichthys niveatus)与棘头梅童鱼(C.lucidus)分为2个种的分类处理。

双棘原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可能经历了近期辐射进化或存在较高的多样性;褐毛鲿、斑点翼牙?(Pterotolithus maculatus)可能存在杂交现象、不完全谱系分选或人为错鉴;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与黑缘黄姑鱼(N.soldado)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DNA条形码未能有效鉴定日本银身?(Argyrosomus japonicus)和厦门银身?(A.amoyensis);叫姑鱼属(Johnius)可能普遍存在鉴定问题。

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概要

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概要

收稿日期:2007-09-12; 接受日期:2007-11-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52; 宁波大学科研基金(2005824;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4300-K06141*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 E-mail: zoujixing@动物学研究 2007,Dec. 28(6:606-614 CN 53-1040/Q ISSN 0254-5853 Zoological Research鲹科鱼类线粒体DNA 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朱世华1,2, 郑文娟1,2, 邹记兴3,*, 杨迎春1,2, 沈锡权2(1. 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 315211;2.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系,浙江宁波 315211;3.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摘要:采用PCR 技术获得了9种鲹科鱼类的线粒体DNA 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 中下载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 W 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 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 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 、CSB-E 、CSB-D 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同时在康氏似鲹控制区的5′和3′两端发现重复序列。

以尖吻鲈作为外类群,应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鲹科鱼类分为鲹亚科、鰤亚科、鲳鲹亚科和鰆鲹亚科4个亚科,各自形成单系群;鲹亚科与鰤亚科形成姐妹群,鲳鲹亚科再与他们聚在一起,鰆鲹亚科处于鲹科鱼类的基部,与前面3个亚科聚在一起。

关键词:鲹科;线粒体DNA;控制区;系统发育中图分类号:Q959.483; Q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853-(200706-0606-09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Structure and Molecular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CarangidaeZHU Shi-hua 1,2, ZHENG Wen-juan 1,2, ZOU Ji-xing 3,* , YANG Ying-chun 1,2, SHEN Xi-quan 2(1.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Marine Bio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ingbo 315211, Zhejiang, China ;2. Department of Biology, Faculty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Zhejiang, China ;3.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Complete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from nine species of Carangidae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were aligned by Clustal W with three other species of Carangidae from GenBank. According to the alignment, three domains, the termination associated sequence domain (TAS, the central conserved domain (CD and the conserved sequence block domain (CSB, were identified in the mtDNA control region of Carangidae. A termination associated sequence (TACAT and its reverse complementary sequence (ATGTA were found in the TAS domain. Three conserved blocks (CSB-F, CSB-E,CSB-D in the CD domain and three conserved sequence blocks (CSB-1, CSB-2, CSB-3 in the CSB domain were also identified. Repeat sequences were found in the 5′ and 3′ ends of the control region in Scomberoides commersonianus . With Lates calcarifer as the outgroup, the molecular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Carangidae was analyzed using the neighbor-joining (NJ method in PAUP 4.0b 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angidae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ubfamilies: Caranginae, Seriolinae, Trachinotinae and Chorineminae. Each of these subfamilies formed a monophyly. Caranginae and Seriolinae formed a sister group, and Trachinotini was sister to the clade of Caranginae and Seriolinae. Chorineminae, which located in the base of the tree and was sister to the other three subfamilies.Key words: Carangida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Phylogeny鱼类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作为分子标记已成为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热点(Miya et al ,2003;Xiang et al ,2004;Zhu et al ,2006。

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线粒体基因组最新进展

成功测序出古代野牛的线粒体DNA 最近,爱尔兰和英国的科学家利用6,700年前 的古代野牛的前肢骨骼样本,成功地测序出完 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序列。都柏林大学的研 究人员利用一种最近开发出来的DNA测序技术 从野牛的骨骼中提取出大量的遗传信息。虽然 线粒体DNA基因组序列为母系遗传,但研究人 员希望下一步研究能够完整地获得野牛的核 DNA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最新进展


创建出细胞线粒体蛋白清单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院、 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科学家 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 的细胞线粒体的“组件清单”—— 包含近 1100个蛋白质的数据库。通过对这一重要资源 的挖掘研究,科学家不仅对几种关键蛋白质的 生物角色和进化历史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且确 认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突变,这个突 变会导致致命的线粒体疾病。


1.分子较小 2.编码效率高 3.拷贝数多 4.进化速度快 5.解码体系简单 6.核质互作 7.异质性 8.多态性 9.母系遗传
To be continued...
线粒体基因组大小
mtDNA的遗传学特征
1. mtDNA具有半自主性 2. mtDNA的遗传密码与通用密码不同 mtDNA的UGA编码色氨酸,而非终止信号。其 tRNA的通用性较强,22个tRNA可识别48个密码子。 3. mtDNA为母系遗传 4. mtDN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都要经过复制分离 5. mtDNA的杂质性与阈值效应 6. mtDNA的突变率和进化率极高
研究现状

1. 2. 3. 4.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与变异
控制区串联重复元件的变异 基因重复 基因重叠与基因间隔区大小的差异 基因缺失和增加

鱼类线粒体 (1)

鱼类线粒体 (1)

文献综述题目:鱼类线粒体及线粒体控制区的研究进展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鱼类线粒体及线粒体控制区的研究进展摘要:线粒体DNA是动物体内唯一发现的核外遗传物质。

与其他动物相同,鱼类线粒体全长约16.5kbp 左右,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大部分,编码区编码37个基因,非编码区即线粒体基因组的控制区(也称D-loop),其碱基替换率比线粒体DNA其它区域高5-10倍,遗传上是高变区。

遗传学上可根据线粒体控制区的特点和特性,可利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等方法分析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其分类地位。

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在研究鱼类种内遗传分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传统鱼类形态学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为地质演化和鱼类进化的关系提供论据,为物种保护和渔业管理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关键字:鲢鱼;线粒体DNA;D-loop区;分类地位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mitochondria)这种细胞器,它自身携带DNA,可自我复制、表达,并有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和酶从细胞质输入线粒体,共同完成生物氧化的理功能。

动物的线粒体DNA(mtDNA)是共价闭合的双链DNA,其基因结构简单,一级结构的碱基突变率高。

近年来,随着DNA序列分析、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及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mtDNA在动物起源、种群分化与系统发生、分类及遗传瓶颈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 线粒体概述与其他动物相似,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大多在15-20kb左右,环状双链,根据碱性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中双链密度不同分为重链(H链)和轻链(L链),由2个rRNA 基(16S rRNA、12S rRNA)、22 个tRNA基因、控制区(D-Loop环区)和轻链复制起始区和13个疏水蛋白质基因。

13个蛋白质因是细胞色素b(Cyt b)基因,2个ATP酶的亚基,3个细胞色素c(Cyt c)氧化酶的亚基(COI,COII,COIII),7个NADP还原酶的亚单位(ND1、ND2、ND3、ND4、ND4L、ND5、ND6),除一个蛋白质基因(ND6)和8个tRNA基因由L链编码外,其余的大部分基因都由H链编码[1]。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新进展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新进展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遗传物质,近年来在鱼类研究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新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理解,还为鱼类遗传育种、系统发生、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鱼类线粒体DNA研究的新进展,探讨其在鱼类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鱼类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线粒体DNA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然后重点介绍鱼类线粒体DNA的提取方法、测序技术及其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还将讨论鱼类线粒体DNA在遗传育种和遗传资源保护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从事鱼类线粒体DNA研究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鱼类线粒体DNA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鱼类线粒体DNA的结构与功能鱼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是一种双链、闭合环状的分子,通常大小为16-20千碱基对(kb),是细胞器中唯一的DNA分子。

鱼类mtDNA的结构主要包括重链(H链)和轻链(L链),其中H链编码了大部分基因,而L链则编码了剩余的少数基因。

这些基因主要编码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的13个蛋白质亚基,以及2个rRNA和22个tRNA,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线粒体的核糖核蛋白体,负责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鱼类线粒体DNA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mtDNA是鱼类线粒体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母系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因此,在鱼类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mtDNA被广泛应用为分子标记。

mtDNA编码的蛋白质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蛋白质参与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过程,对鱼类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tDNA的突变和变异也被广泛用于鱼类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等研究。

鱼类线粒体dna及其在分子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鱼类线粒体dna及其在分子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鱼类线粒体DNA及其在分子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鱼类,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脊椎动物群体之一,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生态适应以及保护濒危物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线粒体DNA(mtDNA)已经成为鱼类群体遗传研究中的重要标记。

一、鱼类线粒体DNA的特点线粒体DN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线粒体内的遗传物质,具有母系遗传、高突变率、无重组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mtDNA成为研究鱼类群体遗传结构和进化历史的理想标记。

母系遗传:mtDNA只能通过母系传递,因此可以有效地追踪母系群体的迁移和扩散。

高突变率:mtDNA的突变率远高于核DNA,这使得mtDNA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遗传信息,有助于揭示近期的进化事件。

无重组:mtDNA在遗传过程中不发生重组,因此其遗传信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有助于准确推断群体遗传结构。

二、线粒体DNA在鱼类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群体间mtDNA序列的差异,可以揭示鱼类的群体遗传结构、迁移扩散以及种群历史。

物种鉴定和分类:mtDNA序列差异可以作为物种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发现新物种和解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保护生物学:通过分析濒危物种的mtDNA序列,可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进化生物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间mtDNA序列的差异,可以揭示鱼类的进化历程、分化时间以及祖先群体等信息。

生态学:通过分析鱼类mtDNA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探讨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生态位分化。

渔业资源管理:通过分析渔业资源的mtDNA多样性,可以评估其种群健康状况和种质资源价值,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前景展望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线粒体DNA在鱼类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线粒体DNA在揭示鱼类进化历程、保护濒危物种以及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主要石首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及大黄鱼群体遗传结构的DNA标记研究

我国主要石首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及大黄鱼群体遗传结构的DNA标记研究

我国主要石首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及大黄鱼群体遗传结构的DNA标记研究石首鱼科(Sciaenidae)隶属鲈形目,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70个属300余种,是鲈形目中属种最多的科之一。

我国沿海石首鱼类种属众多,共有17个属30多种。

石首鱼科的绝大多数种类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

石首科鱼类是我国海洋经济鱼类中产量最大的类群之一,其中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曾占据着中国“四大海产”的“半壁江山”,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

本研究以我国常见石首鱼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大黄鱼SSR在亲缘物种中的通用性,进而利用EPIC标记、线粒体COI基因中的DNA序列多态性和SNP深入分析大黄鱼种群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EPIC核基因DNA 序列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多态性变异分析石首鱼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核基因序列内含子多态性(EPIC)及线粒体COI基因对常见9种石首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两种不同的分析途径产生的结果略有不同,从所构建的两种进化树来看,最大的区别是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及鮸鱼(Miichthys miiuy)的进化差异。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皮氏叫姑鱼处于最底端,单独成一支,而其它种聚类成一大支;鮸鱼位于黄鱼亚科的底端,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与大黄鱼及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聚类成一支。

核基因DNA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9种石首鱼共分为两组,一组由黄鱼属及梅童鱼属组成;另一组则由皮氏叫姑鱼、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及日本银姑鱼(Argyrosomus japonicu)组成。

两种鯻科鱼类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两种鯻科鱼类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两种鯻科鱼类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张龙岗;孟庆磊;安丽;董学飒;付佩胜【摘要】利用PCR技术成功扩增了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和厚唇弱棘喇(Hephaestus fuliginosus)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测定,得到791 bp的基因片段,碱基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1.4%、21.2%、20.5%和26.9%,序列中的A+T含量明显高于G+C的含量,这与其他鱼类的16S rRNA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序列分析发现,高体革鯻和厚唇弱棘喇两序列共存在23处碱基变异,其中碱基转换位点20个,碱基颠换位点3个,转换与颠换比率为6.7,没有发现碱基插入与缺失.与从GenBank中查到的3种蜊科鱼类的同源序列比对,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亲缘关系树,结果显示,5种蜊科鱼类聚在一起,分为独立的2支,匀蜊和单色匀鯻及花身蜊聚成1支,高体革鯻和厚唇弱棘鯻聚为1支,说明高体革鯻与厚唇弱棘蜊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而与其他另外3种鯻科鱼类亲缘关系比较远.【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5页(P148-152)【关键词】鯻科;线粒体;16S;rRNA;序列分析【作者】张龙岗;孟庆磊;安丽;董学飒;付佩胜【作者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17;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17;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17;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17;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17【正文语种】中文鱼类线粒体DNA(简称mtDNA)与核DNA相比,具有分子小、编码效率高、拷贝数多、结构简单、进化速度快、不同区域进化速度存在差异以及母性遗传等特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制单位。

环境DNA在水域生态中的研究进展

环境DNA在水域生态中的研究进展

环境DNA在水域生态中的研究进展赵明;赵梦迪;马春艳;张凤英;蒋科技;王田;马凌波【摘要】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是指生物通过皮肤脱落、唾液、配子、粪便以及分泌物等方式向环境中释放的游离DNA.环境DNA具有敏感性、准确性以及容易操作等诸多优势,更能实时地反映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等,近两三年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们的大量关注.水域环境高度复杂,环境DNA在水域生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环境DNA在水域生态的应用以及研究方法方面对环境DNA的研究做一小结,同时介绍环境DNA在其他生境的应用,以期为水域生态的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7页(P714-720)【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环境DNA;水域生态;资源调查【作者】赵明;赵梦迪;马春艳;张凤英;蒋科技;王田;马凌波【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20世纪以来, 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环境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这与生态环境和全球健康密切相关[1]。

1970年至2010年, 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52%[2], 因此, 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尤为重要。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 全面评估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遗传多样性状态。

以海洋生境为例, 目前主要采用定时定点网具捕捞调查方法, 随后随机取样利用传统测量方法和遗传标记对特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估。

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信息评估

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信息评估

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信息评估黄小林;吕国敏;刘付永忠;李涛;蔡云川;马志洲;黄忠【摘要】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six species of Epinephelus and one Plectropomus leopardus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bioinformatics method.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protein coding genes,different loci,selection pressure and phylogenetic inform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tochondrial genome composition and gene order was consistent with other teleost fishes.There are 37 standard genes; among all the genes,the ND6 had the largest (33.9%) and 16SrRNA had the smallest (13.5%) genetic differences proportion.13 protein coding genes were mainly acted by purifying selection as dctected by Tajima' s D test,and all of them were influenced by purifying selection (Ka/Ks < 1).Combined with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bootstrap value sum of phylogenetic tree.Results showed Cytb and ND2 genes as suitable molecular markers for phylogenetic study of Epinephelus fishes.%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了已登录到GenBank中的6条石斑鱼和1条豹纹鳃棘鲈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初步揭示了石斑鱼属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差异位点、选择压力及系统发育等信息.结果表明:1)与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石斑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硬骨鱼类一致,其中,基因差异位点比例最大为ND6(33.9%),16SrRNA的差异位点比例最小(13.5%);2)6条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中,所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Tajima's D检测均为不显著的负值,且Ka/Ks均远小于1,都显示出较强的净化选择作用;3)结合分子系统树的置信度和与序列的信息量,对石斑鱼线粒体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属内种间的系统进化分析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ytb和ND2基因是理想的分子标记.【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3(030)003【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石斑鱼属;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信息;分子标记【作者】黄小林;吕国敏;刘付永忠;李涛;蔡云川;马志洲;黄忠【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广州510300;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州51022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广州510300;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州510222;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州51022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1+.3石斑鱼是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统称,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

线粒体控制区在鱼类种内遗传分化中的意义

线粒体控制区在鱼类种内遗传分化中的意义

线粒体控制区在鱼类种内遗传分化中的意义线粒体控制区在鱼类种内遗传分化中的意义线粒体DNA(mtDNA)作为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物种系统发生的研究.mtDNA控制区序列(D-loop)以其较高的突变积累对于研究物种种内的遗传分化具有重要价值.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但在种属数量上又最占优势的类群,其物种繁多,分布广泛,起源复杂,研究其系统发生历来是令人饶有兴趣的`课题.D-loop在研究鱼类种内遗传分化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将D-loop作为分子标记来探讨各种鱼类的种内遗传分化,并且获得了许多有启发性的结果.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湖中主要鱼类为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D-loop分析初步结果显示青海湖及其周围河流中的裸鲤似乎没有新的种内遗传分化现象.作者:谢振宇杜继曾陈学群 WANG Yu-Xiang Brent W Murray XIE Zhen-Yu DU Ji-Zeng CHEN Xue-Qun WANG Yu-Xiang Brent W Murray 作者单位:谢振宇,杜继曾,陈学群,XIE Zhen-Yu,DU Ji-Zeng,CHEN Xue-Qun(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与生理教研室,杭州,310027)WANG Yu-Xiang,WANG Yu-Xiang(Department of Biology,Queen's University,Kingston,Ontario,K7L 3N6,Canada) Brent W Murray,Brent W Murray(Colleg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Prince George,V2N 429,Canada)刊名:遗传 ISTIC PKU 英文刊名: HEREDITAS(BEIJING) 年,卷(期): 2006 28(3) 分类号: Q959.46 关键词:线粒体DNA 控制区序列鱼类种内遗传分化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

中国沿海石首鱼科鱼类的鉴定、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沿海石首鱼科鱼类的鉴定、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沿海石首鱼科鱼类的鉴定、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石首鱼科(Sciaenidae)是鲈形目(Perciformes)中较大的类群,种类繁多,全球有70属,270余种。

石首鱼类偏暖水性,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沙泥底质的大陆架或河口等浅层水域中,少数种类生活在珊瑚礁、深海或淡水环境中。

石首鱼类的游泳能力不强,因此在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性。

石首鱼类的经济价值较高,部分种类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捕捞鱼类和养殖鱼类。

石首鱼分类研究的历史悠久,国内相关研究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达到鼎盛期,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缺乏系统性整理,至今石首鱼科在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争议。

由于西太平洋——亚洲地区石首鱼类化石标本的缺乏,在石首鱼科的起源、进化及扩散途径等问题上也一直没有定论。

本研究于2014年至2017年对中国沿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石首鱼科鱼类开展了广泛的采集,进行了种类鉴定,描述和比较了每个物种的形态特征,测定了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物种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估计了物种分歧时间。

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渔获码头和农贸市场采样,结合底拖网资源调查,对中国沿海的石首鱼类进行了采集,根据形态特征,共鉴定了石首鱼类26种,属于13个属,加上未采集到的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确定中国沿海至少有石首鱼类27种,隶属14属。

针对中国沿海的27种石首鱼类再编了分属检索表以及属内分种检索表。

27种石首鱼类中,叫姑鱼属(Johinus)的种类最多,有8种,包括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2新种(灰鳍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屈氏叫姑鱼Johnius trewavasae)和新近发现的1新种(台湾叫姑鱼Johnius sp.)。

(2)采集了 26种石首鱼外部形态、颏部、第一鳃弓、鳔和耳石等特征的图像资料。

根据颏部特征,可将中国沿海的石首鱼类划分为5种类型(六孔型、五孔型、似五孔型、四孔型和二孔型);根据鳔的特征,可将中国沿海的石首鱼类划分为10种类型(拟石首鱼型、白姑鱼型、黄唇鱼型、黄鱼型、黑姑鱼型、牙(?)型、毛鲿鱼型、银姑鱼型、黄姑鱼型和叫姑鱼型);根据耳石的特征,可将可将中国沿海的石首鱼类划分为7种类型(叫姑鱼型、枝鳔石首鱼型、白姑鱼型、黑姑鱼型、银姑鱼型、鮸鱼型和黄鱼型)。

两种海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及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石首鱼科系统发育研究

两种海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及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石首鱼科系统发育研究

两种海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及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石首鱼科系统发育研究石首鱼科(Sciaenidae)隶属于鲈形目(Perci formes)、鲈亚目(Percoidei),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沿岸海域,中国沿海是其主要分布区之一,约有17属30种。

黑鲷(A 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岩礁或沙泥底质的清水环境中生活,不作长距离洄游。

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为近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泥沙底及岩礁附近海区,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

本研究首先对3种石首鱼科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探讨了石首鱼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其次综合利用形态学和线粒体DNA两种标记,系统开展了黑鲷和叫姑鱼两种海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系统地理格局研究。

主要结果如下:一、石首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分析(1)本研究测得黄唇鱼、浅色黄姑鱼以及叫姑鱼三种石首鱼科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分别为:黄唇鱼(16,500 bp)、浅色黄姑鱼(16,509 bp)、叫姑鱼(18,523 bp)。

通过比较分析,黄唇鱼和浅色黄姑鱼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一致,且与大多硬骨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相同,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及2个非编码区。

叫姑鱼线粒体基因组存在重排现象,具有三个非编码区长片段的插入以及一个tRNA编码基因的替换,这与已报道的皮氏叫姑鱼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相似。

根据已报道的线粒体基因组重排机制分析,非编码区的插入可能是基因组连续复制之后不完全剪切造成的,tRNA的转化主要是由控制区复制起点前后tRNA基因的错误复制引起的。

(2)以线粒体基因组为分子标记构建的16种石首鱼类的系统发育显示支持石首鱼科的单系起源;叫姑鱼亚科和石首鱼亚科位于系统发育树最外端,与形态分类观点一致;白姑鱼亚科并非单系起源,其属分布在不同分支,其分类地位有待深入研究;支持将日本黄姑鱼和娩状黄姑鱼归入白姑鱼属(Argyrosoinae)的观点,但不支持将尖头黄姑鱼归入牙鳡属(Chrysochir);鮸鱼属未与黄鱼属-梅童鱼属聚为一支,与黄鱼亚科传统分类观点不同,鮸鱼属的分类地位有待商榷。

中国鲿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中国鲿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收稿日期:2002211205;修订日期:2003204218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K SCX22SW 2101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30050)资助作者简介:张 燕(1979—),女,湖北省襄樊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鱼类分子进化通讯作者:何舜平,E 2mail :clad @中国 科鱼类线粒体DNA 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张 燕 张 鹗 何舜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摘要:采用PCR 技术获得了中国 科鱼类代表种类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的全序列,对控制区基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选用粒鲇科的中华粒鲇, 科的三线纹胸 作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MP )和邻接法(N J )构建了系统发育树。

结果显示 科鱼类中控制区基因适于系统发育分析, 科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圆尾拟 应该放入 属里。

关键词:控制区基因;分子系统学; 科;鲇形目中图分类号:Q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07(2003)05204632005 科(Bagridae )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 ),在我国分布广泛,仅次于鲇科(Siluridae )分为4属30个种:黄 鱼属(Pelteeobagrus Bleeker )五种; 属(Leiocassis Bleeker )7种;拟 属(P seudobagrus Bleek 2er )14种; 属(Mystus Scopoli )4种[1,2]。

 科鱼类种类较多,分类比较混乱,国外做过一些研究,多为骨骼形态方面的描述[3,4];国内有Zhang 等[5]对嘉陵江11种 科鱼类骨骼进行了系统研究,张耀光等[6]对短尾拟 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探讨,戴凤田等[7]从同工酶和骨骼特征方面对八种 科鱼类的系统演化进行了探讨,彭作刚等[8]从分子水平细胞色素基因序列的变异研究了东亚 科鱼类的系统发育。

线粒体DNA 以其较快的进化速度,严格的母系遗传,几乎不发生重组等特征成为分子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9,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农业资源与环境石首鱼科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结构研究石首鱼科(Sciaenidae)隶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

石首鱼科(Sciaenidae)鱼类, 在我国沿海种类颇多, 共有13个属37种, 居世界首位,是中国海洋经济鱼类中产量最大的群类, 是中国首要的海洋经济鱼类[1]。

主要包括人们所熟知的黄花鱼、白口、黑口、鳘鱼等。

石首鱼科鱼类体型大多是侧扁而长,吻部圆钝,背鳍长,有一个较深的凹刻将硬棘和软条两个部分分开,侧线明显并且延伸到尾鳍后缘,吻、颊部常会有一些孔洞。

体侧扁而长,头大,头部被鳞,颊部有粘液小孔,耳石大,石首鱼就因此得名。

石首鱼,尤其是大黄鱼、小黄鱼,是中国沿海大陆棚最重要的近海经济渔获,出产质量都相当高,当中大黄鱼每年的年产量即可高达5万吨左右[2]。

绝大多数石首鱼科鱼类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的重要养殖捕捞对象,如分布于大西洋沿岸水域的红拟石首鱼、波纹细须石首鱼以及点文犬牙石首鱼就是当地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

石首鱼科鱼类易聚集成群,一般来说它们的鳃都特别发达,能伸缩振动并且发声,所以被称之为“鼓鱼(orumfishes)”或“鸣鱼(Croakers)”,渔民常借此来识别鱼群栖息的水域和范围[21]。

一些石首鱼类对使用音响来威胁它们特别敏感,渔民容易利用声响驱逐并且围捕它们,它们极易遭受过度捕捞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迅速膨胀的人口,以及飞跃发展的经济,海洋渔业环境日益恶化,鱼类栖息地破碎化加剧以及酷渔滥捕现象突出,导致了石首鱼类种群结构简单化,性早熟和个体小型化,遗传背景单一等严重的种质资源衰退现象。

常见的石首鱼科的鱼类有小黄鱼、大黄鱼、白姑鱼、黑鳃梅童鱼、黄姑鱼、皮氏叫姑鱼等等。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亚科、黄鱼属,俗称金龙、小鲜、花色、大眼、小春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厚鳞仔,也叫“黄花鱼”或“小黄花”。

小黄鱼体形与大黄鱼相似,但比起大黄鱼来它的眼比较小,头比较长,尾柄更短且宽,鳞片比较大,椎骨28~30块,耳石比较大,体长有20厘米左右、腹部呈金黄色、体背呈灰褐色[4]。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亚科、黄鱼属,又名黄鱼、桂花黄鱼、金龙、大王鱼、大黄花鱼、大鲜、红瓜、黄金龙、大仲、红口、黄瓜鱼。

作为传统“四大海产”(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的主要经济鱼类[4]。

体侧扁,尾柄长为高的3倍多左右。

头较大,下颌稍显突出,有发达粘液腔。

具有56~58个侧线鳞,背鳍起点到侧线间覆鳞8~9枚,具有9~11条背鳍鳍棘,鳍条有27~38条。

臀鳍有2条鳍棘,7~10条鳍条,第2鳍棘稍大于或等于眼径。

体呈黄褐色,各鳍呈黄色或灰黄色,腹面呈金黄色,唇呈橘红色。

鳔较大,前端圆形,具有31~33对侧肢,每一个侧肢的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长度相等。

头颅内有2块白色的矢耳石。

26~27个椎骨,个别只有25个。

分布于朝鲜西海岸及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偶尔在雷州半岛以西也有发现[4-5]。

大黄鱼在中国沿海可分为3个种群:①东海中部、北部群。

分布在东海中部至黄海南部,包括如岱衢洋、猫头洋、吕泗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

②闽、粤东群。

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口)、东海南部和台湾海峡。

这一种群又可以分为两大群体,为北部和南部。

③粤西群。

主要分布在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黑鳃梅童鱼(Collichthys niveatus Jordan et Starks)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梅童鱼属。

又名梅童鱼、梅子鱼、梅子、梅同、丁珠、大头仔、吉头、大头宝、黄皮、蒙头。

体侧扁,前宽后细,尾柄细长,头大而钝圆约占全身的三分之一,额头突起,故俗称“大头宝”,口裂大而斜,吻部宽圆,下颌长于上颌,枕骨棘棱显著,有前、后二个马鞍形的棘,粘液腔发内侧颏孔和中央颏孔为四方形排列。

前鳃盖骨的边缘有细锯齿、鳍条与背鳍棘部之间有一个凹达,刻,棘较细弱,尖形尾鳍。

体被细、薄、小且易脱落的小圆鳞,体质软、身体上部呈灰褐色或金黄色、腹部呈白色、下腹侧呈金黄色[4-6]。

梅童鱼是我国近海小型经济鱼类之一,黑鳃梅童鱼的主要分布是在渤海。

渔汛旺季为每年的4~6月份和9~10月份。

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白姑鱼属。

又名白眼鱼、白梅、白姑子、白米子、白鳘子、白花鱼、白果子、画仔鱼。

椭圆形体形,体重200~400克、体长一般为20厘米左右、口大,下颌与上颌长度相等,上颌牙齿细小,排列成带状向后弯曲,下颌牙齿分两行,牙较大、排列稀疏、锥形的为内侧,额部有6个小孔,没有颜须,体被栉鳞,鳞片大且疏松,腹部呈灰白色,体侧呈灰褐色,胸鳍及尾鳍的颜色均为淡黄色,呈楔形尾鳍[4-5]。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我国沿海也有出产,主要渔场有舟山渔场、长江口外海、连云港外海、渤海的辽东湾、莱州湾及鸭绿江口一带[1]。

浙江、江苏等南方海区的渔期为5—6月份,辽宁、山东等北方沿海的渔期则为8—9月份。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

又名黄姑子、黄鲞、黄婆鸡、铜罗鱼、花蜮鱼、皮蜮、罗鱼、春水鱼。

黄姑鱼外形与小黄鱼相似,体重300~700克,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

体长而侧扁,吻短钝、略微突出,头钝尖,无犬牙也无骸须,骸部有5个小孔,上颌牙细小,下颌牙内行部分较大。

两侧呈浅黄色,体背部呈浅灰色,胸、腹及臀鳍的基部带有红色,有斜向前方的多条黑褐色波状细纹,楔形尾鳍[4-6]。

为暖水性中下层鱼,具有发声能力,特别是在生殖盛期(6月下旬至7月)。

主要是以底栖动物为食。

黄姑鱼的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外海。

在我国东、渤海、黄海及南海均有分布。

性成熟时间为3龄,5月上旬至7月为产卵期,产浮性卵。

皮氏叫姑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叫姑鱼属。

又名小叫姑、小白鱼、黑耳津、赤头、叫吉子。

体长而侧扁,尾柄细长,一般体重10~20克、体长7~15厘米、吻钝圆而突出,形态类似于白姑鱼,口小下位,上颌牙的外行稍大,排列稀疏,内行及下颌牙都很细小。

颌下有5个小孔,头部被圆鳞,体被栉鳞,腹面呈银白色,背侧呈灰褐,背鳍较长,前部有一较深缺刻。

多行小圆鳞从背鳍鳍条部和臀鳍一直伸到鳍条顶端,臀鳍第二棘长而粗,尾鳍呈楔形。

生活于1~40公尺海域,喜栖息于混浊度较高的水域,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

能以鱼鳔发声,肉食性,主要以多毛类为食[4]。

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渔场大多在近岸浅海和河口区。

线粒体DNA控制区(又称D -loop环区,disp lacement loop region)是线粒体DNA中的一段非编码区[13],位于tRNAPro和tRNAPhe基因之间,是变化最大、最复杂、最有意义的区域,也是线粒体基因组进化最快的部分,它分为3个区段: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

其序列的变异不仅有核苷酸之间的替换,还有不同长度核苷酸序列的插入、缺失或不同拷贝数的串联重复。

随着逐渐推广的测序技术,鱼类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常用的研究手段已经用到了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

近年来,关于通过分析控制区序列变异来研究鱼类种、属甚至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种群的起源、分布、地理分化等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

可见,通过对石首鱼科五类鱼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来探讨五种鱼之间的控制区结构和种间的遗传进化是可行的。

对DNA控制区的相关研究有: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识别了暗纹东方鲀的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相关的终止序列(CSB1 ,CSB2 ,CSB3)。

发现CSB1 、CSB2 序列相对保守, TAS与其回文基序可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成为H2链复制延伸时的终止识别位点。

同时运用DNA 分析软件对暗纹东方鲀与GenBank 中其他10 多种鱼类的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对,并选取东方鲀属的7种鱼类mtDNA 控制区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其结果显示控制区基因较适合于鲀科鱼类中同属不同种的系统发育分析[14]。

黄渤海松江鲈鱼线粒体控制区结构与序列多态性分析,共检出单倍型30 个,多态位点35 个,简约信息位点27 个,绝大多数变异集中在192-342 bp、594-783 bp 区段,同时识别出了线粒体控制区5’端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3’端保守序列区的关键序列。

3 个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9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18,丹东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0.009 59)[15]。

以鳑鲏鱼类为例的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进化,研究了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进化规律,识别了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扩展终止相关序列(ETAS)的主体是TACAT和它的反向互补序列形成的发夹结构给出了鱼类中若干重要保守序列的普遍形式[16]。

中国近海黑鲷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分析,其结果表明:72条序列T、C、A、G 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8%、21.8%、36.3%、11.0%。

共检测到55个变异位点, 其中转换位点32个, 颠换位点19个, 缺失/颠换位点1个, 插入/颠换位点3个。

72个个体具有51种单倍型( haplotype) ,单倍型比率为70.8% , 黑鲷线粒体D-loop控制区表现出较为丰富的核苷酸多态性[17]。

在鱼类研究中,利用线粒体控制区来进行研究已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控制区序列在分析鱼类种、属甚至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种群的起源、地理分布、分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系统分类学和分子遗传学都有重要的价值。

控制区结构较为复杂,串联重复序列的存在往往与功能序列相关。

另外,某些保守区域的功能也不是很清楚。

因此开展控制区结构研究,弄清串联重复序列和保守序列的作用规律和机制,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功能,应该对生物的遗传、进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1] 刘效舜. 黄渤海区渔业资源调查与区划 [M] .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0: 191 - 200.[2] 朱元鼎,张春霖,成庆泰.石首鱼科.东海鱼类志.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268一293.[3] 刘效舜. 黄渤海区渔业资源调查与区划 [M] .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0: 191 - 200.[4] 冯昭信. 鱼类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136-170.[5] 李明德. 鱼类分类学[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8.189.[6] 曹启华. 鱼类学[M]. 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6.129-130.[7] 朱元鼎,罗云林,伍汉霖.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95-113.[8] 陈泉梅. 中国石首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学研究 [D] . 广州: 暨南大学, 2007.52-53.[9] 蒙子宁,庄志猛,丁少雄,金显仕,苏永全,唐启升.中国近海8种石首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其分子系统进化[J].自然科学进展,2004,(05):514-520.[10] 童馨, 杜博, 喻达辉. 浅色黄姑鱼线粒体 16S rRNA 基因片段序列特征分析 [J] . 海洋水产研究,2007, 28 (3) : 85- 91.[11] 田兰香,梁冰,张树义,赵盛龙,王日昕.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与7种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J].台湾海峡,2004(04):436-443.[12] Lakraws, Goswamim, Gopalak Rishnana. Molecular ident 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seven Indian Sciaenids( Pisces Perciformes, Sciaen idae) based on 16S rRNA and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mitochond rial genes [J] . M o.l B iol. R ep. ,2009( 36 ): 831 - 839.[13] 刘红艳,余来宁,张繁荣.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分子结构及应用进展[J].水利渔业2008,(02):4-7.[14] 邵爱华,朱江,史全良,陈葵.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2007,(03):352-360.[15] 刘海林,章群,唐优良,余帆洋,周佳怡. 黄渤海松江鲈鱼线粒体控制区结构与序列多态性分析[J].海洋通报,2010,(03): 283-288.[16] 刘焕章. 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进化:以鳑鲏鱼类为例[J].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3): 266 - 270.[17] 龚金波,苏天凤,夏军红,龚世园,江世贵.中国近海黑鲷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分析[J].南方水产,2006,(04): 24-30.[18] Sbisa E.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D-loop region structural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ofconserved sequences and their functional 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J]. Gene, 1997. 205-125.[19] Saccone C. Strctural elements highly preserve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D-loop containingregion in wetebrate mitochondrial DNA [J].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88.28-32. [20] 朱世华,郑文娟,邹记兴,杨迎春,等.鲹科鱼类线粒体DNA 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J].动物学研究,2007,12,28(6):606-612.[21] 陈再超,刘继兴.南海经济鱼类[M].广州:广东科学出版社,1982.42-48.[22] LeeW J , Conroy J, HowellW H, et 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eleost mitochondria controlregions [J]. J MolEvol, 1995, 41 (1) : 54-66.[23] 唐琼英,刘焕章,杨秀平,等. 沙鳅亚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2005, 29 (6) : 645-653.[24] Nesbo CL, Arab MO, Jakobsen KS. Heteroplasmy, length and sequence variation in themtDNA control regions of three percid fish species (Perca fluviatilis,Acerina cernua, Stizostedion lucioperc a) [J]. Genetics, 1998, 148: 1907-1919.[25] 肖武汉,张亚平. 鱼类线粒体DNA的遗传与进化[J]. 水生生物学报,2000 ,24 (4):384—391[26] 张四明,吴清江,张亚平.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及相关种类的mtDNA控制区串联重复序列及其进化意义[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0,16(4):458-461.[27] Sbisa E, Tanzariello F, Reyes A, Pesole G, Saccone C. Mammali Southern SO, Southern PJ,Dizon A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cloned dolphin mitochondrial genome [J].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88, 28(1): 32-40.[28] Quinteiro J R, VidalM, ReyM. Phylogeny and biologeographic history of hake ( genus Merluccius) , in2ferred from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se2quences[J]Mar Bio, 2000, 136: 163-174.[29] 孙玉华,王伟,刘思阳,等. 中国胭脂鱼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J]. 遗传学报,2002,29,(9):261-264.[30] 张四明. 中华绮分子群体遗传学以及鲈形目若干种类的细胞和分子进化研究[D]. 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98.102-105.[31]张永,马春艳,马凌波,倪勇,沈盎绿.基于 16SrRNA部分序列探讨中国近海十三种石首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J].海洋渔业,2010,08(03):277-281.[32] 姜艳艳, 孔晓瑜, 喻子牛等. 黄海蓝点马鲛mtDNA D-loop 序列变异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10(3):177-183.[33] 刘红艳,江世贵,苏天凤等. 3个水域黄鳍鲷线粒体DNA D - loop基因序列多态性研究[J]. 水产学报, 2004, 28 (4):371-374.[34] Saccone C, Attimonelli M, Sbisa E. Structural elements highly p reserved during the evolutionof the d -loop region in vertebrate mitochondrial DNA[J]. JMol Evol, 1987, 26 (3):68-70. [35] Lee JS, Miya M, Lee YS, Kim CG, Park EH, Aoki Y, Nishida M. The complete DNA sequence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self-fertilizing fish Rivulus marmoratus (Cyprinodontiformes ,Rivulidae) and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duplication of a control region in fish[J]. Gene, 2001, 280(1):1-7.[36]赵金良, 王伟伟, 李思发, 蔡完其. 鳜类鱼类的线粒体DNA 控制区结构及其系发育分析[J].遗传学报,2006,33(9):793-799.[37] Broughton R E,Dowling T E. Length vari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 of the minnowCyprinella spiloptera [J]. Genetics, 1994. 138.[38] Randi E. Organ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in the aviangenus Alectoris [J].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98. 47.[39] Saccone C, Pesole G, Sbisa E, et al. The main regulatory region of mammalian mitochondrialDNA: Structure-function model and evolutionary pattern [J].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91, 33: 83-91.[40] Faber JE, Stepien CA. Tandemly Repeated sequences in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and phylogeography of the pike-perches Stizostedion [J].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98, 10 (3): 310-322.[41] Chen IS, Hsu CH, Hui CF, Shao KT, Miller PJ, Fang LS. Sequence length and variation in the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of two freshwater gobiid fishes belonging to Rhinogobius (Teleostei:Gobioidei) [J] .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98, 53: 179-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