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一继一及鲁之常也
一继一及鲁之常也——西周嫡长制说驳议(首发)王恩田山东省博物馆内容提要: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提出,西周实行的是周公所确立的立子立嫡之制,即所谓嫡长继承制。
但周公本人却不实行嫡长制,继承周公的是次子君陈,成为周公之族的大宗宗子。
而长子伯禽却被分封到鲁国,成为鲁国的始封君和鲁公的大宗宗子。
中外学者相继发现在西周鲁国实行的不是嫡长制,而是一继一及制。
即传一次子,传一次弟。
再传一次子,再传一次弟,依次类推。
这种奇妙的继承制度就是庆父之难时鲁庄公之弟叔牙所说的“一继一及,鲁之常也”。
一切囿于王国维的成见,对一继一及制的曲解与抹杀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嫡长继承制世及继承制一继一及制庆父之难孔子在谈到殷周两代礼制的关系时指出“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即周代礼制是对殷代礼制的继承与发展。
与孔子的看法不同,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认为殷周两代礼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继承制度方面,殷人实行“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的制度。
而周人则实行周公所创立的“立子立嫡之制”。
并由此而决定了“宗法及丧服之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其他一系列制度上的差异1。
尽管史学界对于殷代的兄终弟及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对于周人实行“立子立嫡之制”则笃信不疑,西周实行嫡长继承制似乎已成为学界共识。
但周公本人并不身体力行,不实行自己创立的嫡长制。
实际上继承周公的是次子君陈,成为周公之族的大宗宗子。
而长子伯禽却被分封到鲁国,成为鲁国的始封君和鲁公的大宗宗子。
这一具体事例,显然是西周嫡长制的致命伤。
就在《殷周制度论》发表后不久,梁启超2、吕思勉3等中外众多学者相继发现了在周礼制定者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的鲁国,西周时期所实行的不是嫡长制,而是一继一及的继承制度。
一继一及制见于如下记载:《公羊·庄公三十二年》:“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季子曰:‘般也存,君何忧焉?’公曰:‘庸得若是乎?牙谓我曰: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在文化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极高的评价,特别是在《人间词话》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讨论,其见地深远,触动人心。
其中,王国维特别强调了古代中国的王朝制度和礼仪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他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古代中国的王朝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殷周制度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殷周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国维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他看来,殷周制度以礼制为核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关系,使得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和谐。
王国维认为,殷周制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互助,它注重礼仪规范,通过礼仪来规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礼仪制度使得个体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借助于礼仪的约束,个体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不会被自私和利己主义所迷失。
这样,整个社会就能够保持相对的和谐和稳定。
此外,王国维认为殷周制度还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封爵制度来奖励和表彰那些有功于国家的人才。
这样一来,人们就会有积极的进取心和贡献精神,从而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王国维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古代王朝制度的优点之一。
总之,王国维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评价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他认为,殷周制度以礼仪制度为核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使得社会能够保持相对的和谐和稳定。
他强调了殷周制度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国维的这些见解,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相当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译文精修订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译文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
都邑,是政治与文化的标志。
自上古以来,帝王的都城都在东方。
太昊的墟()在东方,大庭氏的库()在山东境内,黄帝的都邑在涿鹿的山阿。
少昊和颛顼的墟()都在鲁地和卫地(应为山东河南之间),帝喾的都城在亳(安徽亳州)。
只有史官称尧的都城在平阳(山西临汾),舜的都城在蒲坂(山西永济)大禹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都在西北偏僻之地,和先古帝王定都之处不同。
但尧的号是陶唐氏,其坟墓在定陶的成阳(山东定陶)。
舜的号是有虞氏,但他的子孙被封于梁国的虞县(河南虞城县),孟子说舜的生卒之地都在东夷方。
可能因为洪水之灾,兖州在黄河下游,一时之间可能会有迁都的事情,不是一直定居在西方(山西)。
禹时的都邑虽然无法查考,但夏朝从太康以后直到桀,都邑和其他地名从经典上能够查到的都在东部,和商部落的人杂处黄河、济河流域,大致有数百年。
商朝取得天下以后,其都邑没有固定过,前后迁都五次,但都没超过邦畿千里的范围之内。
所以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将武庚立为商人的统领,设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视之,而未能完全统治东部,等到武庚叛乱,才以兵力平定了东方,,克服武庚之商部落,指讨平协助叛乱的东夷奄国之君,灭掉五十国。
这才封康叔在卫(河南淇县),伯禽在鲁(山东曲阜),太公望在齐(山东营丘),召公之子在燕(北京)。
其他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等国,都安置于殷京都所辖的范围内以及殷的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而齐、鲁、卫三国因是周王室至亲,且有征伐功勋,故分封在蒲姑、商、奄的旧地,作为诸侯的领袖;周又将洛阳作为东都,来管制东部诸侯;而周天子仍居住在丰、镐二京(陕西长安),共达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城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该从周朝开始。
2022~2023年高二上册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选择题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材料表明宗法制A. 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B. 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C. 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D. 约束兄弟子女,追求政治平等【答案】B【解析】材料“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主要是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A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C项是封建专制,时间不符合,排除。
选择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 封建制度无法长期有效运行B. 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 圣贤在分封制下很难出现D. 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能保障【答案】D【解析】在材料中柳宗元首先指出能让有才能者脱颖而出,居上位掌握管理天下之权,这是治理社会最好的方法。
而分封制下社会的管理者是因血缘而世袭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并不能保证继承者的素质才能,并且在分封制之下,许多有才能者也会因血缘关系而被排除在社会管理层之外,故D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中“封建”是分封制,故A项排除。
选择题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
这反映了A. 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 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C.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D. 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答案】D【解析】分封制下,诸侯不能称王,诸侯称“王”说明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遭到挑战,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体现出国家分裂,无法体现出统一,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不是实质,只是现象的概括,故B项错误;自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说明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崩溃,故D项正确。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皥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皥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唯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地不同.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唯周独崛起西土.武王克纣之后,立武庚、置三监而去,未能抚有东土也.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乃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其余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诸国,棋置于殷之畿内及其侯甸.而齐、鲁、卫三国,以王室懿亲,并有勋伐,居蒲姑、商、奄故地,为诸侯长.又做雒邑为东都,以临东诸侯,而天子仍居丰镐者凡十一世.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文化既尔,政治亦然.周之克殷,灭国五十.又其遗民,或迁之洛邑,或分之鲁、卫诸国.而殷人所伐,不过韦、顾、昆吾,且豕韦之后仍为商伯,昆吾虽亡,而己姓之国仍存于商、周之世.书·多士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当属事实.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略述之.殷以前无嫡庶之制.黄帝之崩,其二子昌意、玄嚣之后,代有天下.颛顼者,昌意之子.帝喾者,玄嚣之子也.厥后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有天下者,但为黄帝之子孙,不必为黄帝之嫡.世动言尧、舜禅让,汤、武征诛,若其传天下与受天下有大不同者.然以帝系言之,尧、舜之禅天下,以舜、禹之功,然舜、禹皆颛顼后,本可以有天下者也.汤、武之代夏、商,故以其功与德,然汤、武皆帝喾后,亦本可以有天下者也.以颛顼以来诸朝相继之次言之,故已无嫡庶之别矣.一朝之中,其嗣位者亦然.特如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亶甲、沃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小甲、中丁、祖辛、武丁、祖庚、廪辛、武乙.惟沃甲崩,祖辛之子祖丁立;祖丁崩,沃甲之子南庚立;南庚崩,祖丁之子阳甲立.此三事,独与商人继统法不合.此盖史记·殷本纪所谓中丁以后九世之乱,其间当有争立之事而不可考矣.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即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庶之别也.此不独王朝之制,诸侯以下亦然.近保定南乡出句兵三,皆有铭,其一曰:“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其二曰:“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中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其三曰:“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此当是殷时北方侯国勒祖父兄之名于兵器以纪功者.而三世兄弟之名先后骈列,无上下贵贱之别.是故大王之立王季也,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也,周公之继武王而摄政称王也,自殷制言之,皆正也.殷自武乙以后四世传子.又孟子谓:“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吕氏春秋·当务篇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子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史记·殷本纪则云:“帝乙长子为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故立辛为嗣.”此三说虽不同,似商末已有立嫡之制.然三说已自互异,恐即以周代之制拟之,未敢信为事实也.舍弟传子之法,实自周始.当武王之崩,天下未定,国赖长君,周公既相武王克殷胜纣,勋劳最高,以德以长,以历代之制,则继武王而自立,故其所矣.而周公乃立成王而己摄之,后又反政焉.摄政者,所以济变也.立成王者,所以居正也.自是以后,子继之法遂为百王不易之制矣.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特如传弟既尽之后,则嗣立者当为兄之子欤弟之子欤以理论言之,自当立兄之子;以事实言之,则所立者往往为弟之子.此商人所以有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而周人传子之制正为救此弊而设也.然使于诸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则其争益甚,反不如商之兄弟以长幼相及者犹有次第矣.故有传子之法,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其条例则春秋左氏传之说曰:“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公羊家之说曰:“礼,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无子立嫡侄娣,嫡侄娣无子立右媵侄娣,右媵侄娣无子立左媵侄娣.质家亲亲先立嫡,文家尊尊先立侄.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其双生也,质家据现在立先生,文家据本意立后生.”此二说中,后说尤为详密,顾皆后儒充类之说,当立法之初,未必穷其变至此.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后世用人之以资格也,皆任天而不参以人,所以求定而息争也.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蔽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故衡利而取重,挈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而此制实自周公定之,是周人改制之最大者,可由殷制比较得之,有周一代礼制,大抵由是出也.是故,由嫡庶之制而宗法与服术二者生焉.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藉曰有之,不过合一族之人奉其族贵且贤者而宗之.其所宗之人,固非一定而不可易,如周之大宗、小宗也.周人嫡庶之制,本为无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周初宗法虽不可考,其见于七十子后学所述者,则丧服小记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是故,有继别之大宗,有继高祖之宗,有继曾祖之宗,有继祖之宗,有继祢之宗,是为五宗.其所宗者皆嫡也,宗之者皆庶也.此制为大夫以下设,而不上及天子、诸侯.郑康成于丧服小记注曰:“别子,诸侯之庶子,别为后世为始祖者也.谓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也.”又于大传注曰:“公子不得宗君.”是天子、诸侯虽本世嫡,于事实当统无数之大宗,然以尊故,无宗名.其庶子不得祢先君,又不得宗今君,故自为别子,而其子乃为继别之大宗.言礼者嫌别子之世近于无宗也,故大传说之曰:“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嫡者.”注曰:“公子不得宗君,君命嫡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此传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也.又若无嫡昆弟,则使庶昆弟一人为之宗,而诸庶兄弟事之如小宗,此传所谓有“小宗而无大宗”也.大传此说,颇与小记及其自说违异.盖宗必有所继,我之所以宗之者,以其继别若继高祖以下故也.君之嫡昆弟、庶昆弟皆不得继先君,又何所据以为众兄弟之宗乎或云:立此宗子者,所以合族也.若然,则所合者一公之子耳.至此公之子与先公之子若孙间,仍无合之之道.是大夫、士以下皆有族,而天子、诸侯之子,于其族曾祖父母、从祖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以下服之所及者,乃无缀属之法,是非先王教人亲亲之意也.故由尊之统言,则天子、诸侯绝宗,王子、公子无宗可也;由亲之统言之,则天子、诸侯之子,身为别子而其后世为大宗者,无不奉天子、诸侯以为最大之大宗,特以尊卑既殊,不敢加以宗名,而其实则仍在也.故大传曰:“君有合族之道.”其在诗·小雅之常棣·序曰:“燕兄弟也.”其诗曰:“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大雅之行苇·序曰:“周家能内睦九族也.”其诗曰:“戚戚兄弟,莫远具迩.或肆之筵,或授之几.”是即周礼·大宗伯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者,是天子之收族也.文王世子曰:“公与族人燕则以齿.”又曰:“公与族人燕则异姓为宾.” 是诸侯之收族也.夫收族者,大宗之事也.又在小雅之楚茨曰:“诸父兄弟,备言燕私.”此言天子、诸侯祭毕而与族人燕也.尚书·大传曰:“宗室有事,族人皆侍终日.大宗已侍于宾奠,然后燕私.燕私者何也祭已而与族人饮也.”是祭毕而燕族人者,亦大宗之事也.是故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笃公刘之诗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传曰:“为之君,为之大宗也.”板之诗曰:“大宗维翰.”传曰:“王者,天下之大宗.”又曰:“宗子维城.”笺曰:“王者之嫡子,谓之宗子.”是礼家之大宗限于大夫以下者,诗人直以称天子、诸侯.惟在天子、诸侯则宗统与君统合,故不必以宗名;大夫、士以下皆以贤才进,不必身是嫡子.故宗法乃成一独立之统系.是以丧服有为宗子及其母、妻之服皆齐衰三月,与庶人为国君、曾孙为曾祖父母之服同.嫡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虽贵富,不敢以贵富入于宗子之家,子弟犹归器,祭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夫妇皆齐而宗敬焉,终事而敢私祭.是故大夫以下、君统之外复戴宗统,此由嫡庶之制自然而生者也.其次为丧服之制.丧服之大纲四:曰亲亲,曰尊尊,曰长长,曰男女有别.无嫡庶,则有亲而无尊,有思而无义,而丧服之统紊矣.故殷以前之服制,就令成一统系,其不能如周礼服之完密,则可断也.丧服中之自嫡庶之制出者,如父为长子三年,为众子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母为长子三年,为众子期;公为嫡子之长殇、中殇大功,为庶子之长殇、中殇无服;大夫为嫡子之长殇、中殇大功,为庶子之长殇小功,嫡妇大功,庶妇小功,嫡孙期,庶孙小功;大夫为嫡孙为士者期,庶孙小功;出妻之子为母期,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为父后者为其母缌;大夫之嫡子为妻期,庶子为妻小功;大夫之庶子为嫡昆弟期,为庶昆弟大功,为嫡昆弟之长殇、中殇大功,为庶昆弟之长殇小功,为嫡昆弟之下殇小功,为庶昆弟之之下殇无服;女子子适人者,为其昆弟之为父后者期,为众昆弟大功.凡此,皆出于嫡庶之制,无嫡庶之世,其不适用此制明矣.又无嫡庶则无宗法,故为宗子于与宗子之母、妻之服无所施.无嫡庶,无宗法,则无为人后者,故为人后者为其所后及为其父母昆弟之服亦无所用.故丧服一篇,其条理至精密纤悉者,乃出于嫡庶之制既行以后.自殷以前,决不能有此制度也.为人后者为之子,此亦由嫡庶之制生者也.商之诸帝,以弟继兄者,但后其父而不后其兄,故称其所继者仍曰兄甲、兄乙,既不为之子,斯亦不得云为之后矣.又商之诸帝,有专祭其所自出之帝而不及非所自出者.卜辞有一条曰:“大丁、大甲、大庚、大戊、中丁、祖乙、祖辛、祖丁牛一羊一.”殷墟书契后编卷上第五叶及拙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其于大甲、大庚之间不数沃丁,是大庚但后其父大甲,而不为其兄沃丁后也;中丁、祖乙之间不数外壬、河亶甲,是祖乙但后其父中丁,而不为其兄外壬、河亶甲后也.又一条曰:“□祖乙小乙、祖丁武丁、祖甲、康祖丁庚丁、武乙衣”,书契后编卷上第二十叶并拙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于祖甲前不数祖庚,康祖丁前不数廪辛,是亦祖甲本不后其兄祖庚,庚丁不后其兄廪辛.故后世之帝,于合祭之一种中乃废其祀.其特祭仍不废.是商无为人后者为之子之制也.周则兄弟之相继者,非为其父后,而实为所继之兄弟后.以春秋时之制言之,春秋经文二年书“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公羊传曰:“讥.何讥尔逆祀也.其逆祀奈何先祢而后祖也.”夫僖本闵兄,而传乃以闵为祖,僖为祢,是僖公以兄为弟闵公后,即为闵公子也.又经于成十五年书“三月乙巳,仲婴齐卒”,传曰:“仲婴齐者,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为人后者为之子,则其称仲何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然则婴齐孰后后归父也.”夫婴齐为归父弟,以为归父后,故祖其父仲遂而以其字为氏.是春秋时为人后者无不即为其子.此事于周初虽无可考,然由嫡庶之制推之,固当如是也.又与嫡庶之制相辅者,分封子弟之制是也.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矧在后世惟商末之微子、箕子,先儒以微、箕为二国名,然比干亦王子而无封,则微、箕之为国名,亦未可遽定也.是以殷之亡,仅有一微子以存商祀,而中原除宋以外,更无一子姓之国.以商人兄弟相及之制推之,其效固应如是也.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大抵在邦畿之外;后王之子弟,亦皆使食畿内之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此与政治文物之施行甚有关系,而天子、诸侯君臣之分,亦由是而确定者也.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当夏后之世,而殷之王亥、王恒,累叶称王.汤未放桀之时,亦已称王.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周初亦然,于牧誓、大诰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分亦未全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嫡庶者,尊尊之统也,由是而有宗法、有服术.其效及于政治者,则为天位之前定、同姓诸侯之封建、天子之尊严.然周之制度,亦有用亲亲之统者,则祭法是已.商人祭法见于卜辞所纪者,至为繁复.自帝喾以下,至于先公先王先妣,皆有专祭,祭各以其名之日,无亲疏远迩之殊也.先公先王之昆弟,在位者与不在位者祀典略同,无尊卑之差也.其合祭也,则或自上甲至于大甲九世,或自上甲至于武乙二十世,或自大丁至于祖丁八世,或自大庚至于中丁三世,或自帝甲至于祖丁二世,或自小乙至于武乙五世,或自武丁至于武乙四世.又数言“自上甲至于多后衣”,此于卜辞屡见,必非周人三年一袷、五年一禘之大祭,是无毁庙之制也.虽吕览引商书言“五世之庙可以观怪”,而卜辞所纪事实乃全不与之合,是殷人祭其先无定制也.周人祭法,诗、书、礼经皆无明文.据礼家言,乃有七庙、四庙之说.此虽不可视为宗周旧制,然礼家所言庙制,必已萌芽于周初,固无可疑也.古人言周制尚文者,盖兼综数义而不专主一义之谓.商人继统之法不合尊尊之意,其祭法又无远迩尊卑之分,则于亲亲、尊尊二义皆无当也.周人以尊尊之义经亲亲之义而立嫡庶之制,又以亲亲之义经尊尊之义而立庙制,此其所以为文也.说庙制者,有七庙、四庙之殊,然其实不异.王制、礼器、祭法、春秋谷梁传皆言“天子七庙,诸侯五”.曾子问言:“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荀子·礼论篇亦言“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惟丧服小记独言“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郑注:“高祖以下也,与始祖而五也.”如郑说,是四庙实五庙也.汉书·韦玄成传:“玄成等奏:祭义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言始受命而王,祭天以其祖配,而不为立庙,亲尽也.立亲庙四,亲亲也.亲尽而迭毁,亲疏之杀,示有终.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公羊宣六年传何注云:“礼,天子、诸侯立五庙.周家祖有功,宗有德,立后稷、文、武庙,至于子孙,自高祖以下而七庙.”王制郑注亦云:“七者,太祖及文、武之祧,与亲庙四.”则周之七庙,仍不外四庙之制.刘歆独引王制说之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七者,其正法,不可常数者也,宗不在此数之中,宗变也.”是谓七庙之中,不数文、武,则有亲庙六.以礼数言之,刘说非也.盖礼有尊之统,有亲之统.以尊之统言之,祖愈远则愈尊,则如殷人之制,遍祀先公先王可也.庙之有制也,出于亲之统.由亲之统言之,则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亲,上不过高祖,下不过玄孙,故宗法、服术皆以五为节.丧服有“曾祖父母服而无高祖父母服,曾祖父母之服不过齐衰三月”.若夫玄孙之生,殆未有及见高祖父母之死者;就令有之,其服亦不过袒免而止.此亲亲之界也,过是则亲属竭矣,故遂无服.服之所不及,祭亦不敢及,此礼服家所以有天子四庙之说也.刘歆又云:“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此丧事尊卑之序也,与庙数相应.春秋左氏传曰:“名位不同,礼亦异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礼也”.虽然,言岂一端而已.礼有以多为贵者,有以少为贵者,有无贵贱一者.车服之节,殡葬之期,此有等衰者也.至于亲亲之事,则贵贱无以异.以三为五,大夫以下用之;以五为九,虽天子不能过也.既有不毁之庙以存尊统,复有四亲庙以存亲统,此周礼之至文者也.宗周之初,虽无四庙明文,然祭之一种限于四世,则有据矣.逸周书·世俘解:“王克殷,格于庙.王烈祖自大王、大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此太伯、虞公、邑考与三王并升,犹用殷礼,然所祀者四世也.中庸言:“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于先公之中追王二代,与文、武而四,则成王、周公时庙数虽不必限于四王,然追王者与不追王者之祭,固当有别矣.书·顾命所设几筵,乃成王崩,召公摄成王册命康王时依神之席见拙撰周书顾命考及顾命后考,而其席则牖间、西序、东序与西夹凡四,此亦为大王、王季、文王、武王设,是周初所立,即令不止四庙,其于高祖以下,固与他先公不同.其后遂为四亲庙之制,又加以后稷、文、武,遂为七庙.是故遍祀先公先王者,殷制也;七庙、四庙者,七十子后学之说也.周初制度,自当在此二者间.虽不敢以七十子后学之说上拟宗周制度,然其不如殷人之遍祀其先,固可由其他制度知之矣.以上诸制,皆由尊尊、亲亲二义出.然尊尊、亲亲、贤贤,此三者治天下之通义也.周人以尊尊、亲亲二义,上治祖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而以贤贤之义治官.故天子、诸侯世,而天子、诸侯之卿、大夫、士皆不世.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以事实证之,周初三公,惟周公为武王母弟,召公则疏远之族兄弟,而太公又异姓也.成、康之际,其六卿为召公、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而召、毕、毛三公又以卿兼三公,周公、太公之子不与焉.王朝如是,侯国亦然,故春秋讥世卿.世卿者,后世之乱制也.礼有大夫为宗子之服,若如春秋以后世卿之制,则宗子世为大夫,而支子不得与,又何大夫为宗子服之有矣.此卿、大夫、士不世之制,当自殷已然,非属周制,虑后人疑传子立嫡之制通乎大夫以下,故附着之.男女之别,周亦较前代为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上古女无称姓者,有之,惟一姜嫄.姜嫄者,周之妣,而其名出于周人之口者也.传言黄帝之子为十二姓,祝融之后为八姓.又言虞为姚姓,夏为姒姓,商为子姓.凡此纪录,皆出周世.据殷人文字,则帝王之妣与母皆以日名,与先王同,诸侯以下之妣亦然传世商人彝器多有妣甲、妣乙诸文.虽不敢谓殷以前无女姓之制,然女子不以姓称,固事实也.晋语:“殷辛伐有苏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案:苏国己姓,其女称妲己,似已为女子称姓之始,然恐亦周人追名之.而周则大姜、大任、大姒、邑姜,皆以姓着.自是迄于春秋之末,无不称姓之女子.大传曰:“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其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婚姻可以通乎”又曰:“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然则商人六世以后或可通婚;而同姓不婚之制,实自周始;女子称姓,亦自周人始矣.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有卿、大夫不世之制,而贤才得以进.有同姓不婚之制,而男女之别严.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此种制度,固亦由时势之所趋,然手定此者,实惟周公.原周公所以能定此制者,以公于旧制本有可以为天子之道,其时又躬。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仅仅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动‘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增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展开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增强了民族意识B.*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的绝大部分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译文
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
都邑,是政治与文化的标志。
自上古以来,帝王的都城都在东方。
太昊的墟(?)在东方,大庭氏的库(?)在山东境内,黄帝的都邑在涿鹿的山阿。
少昊和颛顼的墟(?)都在鲁地和卫地(应为山东河南之间),帝喾的都城在亳(安徽亳州)。
只有史官称尧的都城在平阳(山西临汾),舜的都城在蒲坂(山西永济)大禹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都在西北偏僻之地,和先古帝王定都之处不同。
但尧的号是陶唐氏,其坟墓在定陶的成阳(山东定陶)。
舜的号是有虞氏,但他的子孙被封于梁国的虞县(河南虞城县),孟子说舜的生卒之地都在东夷方。
可能因为洪水之灾,兖州在黄河下游,一时之间可能会有迁都的事情,不是一直定居在西方(山西)。
禹时的都邑虽然无法查考,但夏朝从太康以后直到桀,都邑和其他地名从经典上能够查到的都在东部,和商部落的人杂处黄河、济河流域,大致有数百年。
商朝取得天下以后,其都邑没有固定过,前后迁都五次,但都没超过邦畿千里的范围之内。
所以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将武庚立为商人的统领,设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视之,而未能完全统治东部,等到武庚叛乱,才以兵力平定了东方,,克服武庚之商部落,指讨平协助叛乱的东夷奄国之君,灭掉五十国。
这才封康叔在卫(河南淇县),伯禽在鲁(山东曲阜),太公望在齐(山东营丘),召公之子在燕(北京)。
其他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等国,都安置于殷京都所辖的范围内以及殷的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而齐、鲁、卫三国因是周王室至亲,且有征伐功勋,故分封在蒲姑、商、奄的旧地,作为诸侯的领袖;周又将洛阳作为东都,来管制东部诸侯;而周天子仍居住在丰、镐二京(陕西长安),共达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城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该从周朝开始。
所以拿宗族来说,则舜和夏都是颛顼的后代,殷、周都是帝喾的后代,殷、周之间较为亲近是很自然的,以地理位置来说,则舜、夏和商都在东部,只有周崛起与西方,所以夏商两代的文化基本一样。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主要观点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主要观点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思想家,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殷周制度论。这 一理国维认为,殷周制度的核心是尊崇天命,即天命之下的君主统 治。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这种制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将天命与人事相结合,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2. 天命与德行:王国维认为,君主的合法性不仅来自于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其德 行和品德。君主应该具备崇德尚善的品质,以德治国。只有具备德行的君主才能得到天命的 认可,才能有效地统治人民。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主要观点
3. 社会等级与仁义:在殷周制度中,社会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各个等级之间有着明确的责任 和义务。王国维强调,各个等级应该以仁义为准则,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形成和谐的社会关 系。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义的行为感化人民,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巩固辅导第八十八篇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巩固辅导第八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反映的是( )
A、尧舜时禅让制
B、夏朝的世袭制
C、西周的分封制
D、商朝的盘庚迁都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三字经》中的“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中的“七雄”指的是(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魏、吴、燕、赵、楚、秦、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的是( )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
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表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凸显中央集权C.分封制以宗法关系为基础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下列有关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C.礼乐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D.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形成3.《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这里所说的“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④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观察上图,你所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此图反映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②该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③该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该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形成B.神权与王权结合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袭制确立7.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译文
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
都邑,是政治与文化的标志。
自上古以来,帝王的都城都在东方。
太昊的墟(?)在东方,大庭氏的库(?)在山东境内,黄帝的都邑在涿鹿的山阿。
少昊和颛顼的墟(?)都在鲁地和卫地(应为山东河南之间),帝喾的都城在亳(安徽亳州)。
只有史官称尧的都城在平阳(山西临汾),舜的都城在蒲坂(山西永济)大禹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都在西北偏僻之地,和先古帝王定都之处不同。
但尧的号是陶唐氏,其坟墓在定陶的成阳(山东定陶)。
舜的号是有虞氏,但他的子孙被封于梁国的虞县(河南虞城县),孟子说舜的生卒之地都在东夷方。
可能因为洪水之灾,兖州在黄河下游,一时之间可能会有迁都的事情,不是一直定居在西方(山西)。
禹时的都邑虽然无法查考,但夏朝从太康以后直到桀,都邑和其他地名从经典上能够查到的都在东部,和商部落的人杂处黄河、济河流域,大致有数百年。
商朝取得天下以后,其都邑没有固定过,前后迁都五次,但都没超过邦畿千里的范围之内。
所以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将武庚立为商人的统领,设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视之,而未能完全统治东部,等到武庚叛乱,才以兵力平定了东方,,克服武庚之商部落,指讨平协助叛乱的东夷奄国之君,灭掉五十国。
这才封康叔在卫(河南淇县),伯禽在鲁(山东曲阜),太公望在齐(山东营丘),召公之子在燕(北京)。
其他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等国,都安置于殷京都所辖的范围内以及殷的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而齐、鲁、卫三国因是周王室至亲,且有征伐功勋,故分封在蒲姑、商、奄的旧地,作为诸侯的领袖;周又将洛阳作为东都,来管制东部诸侯;而周天子仍居住在丰、镐二京(陕西长安),共达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城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该从周朝开始。
所以拿宗族来说,则舜和夏都是颛顼的后代,殷、周都是帝喾的后代,殷、周之间较为亲近是很自然的,以地理位置来说,则舜、夏和商都在东部,只有周崛起与西方,所以夏商两代的文化基本一样。
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选择题
历史试题分析主题: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选择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解析:本题关键在于读懂王国维“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立贤能者为君胜于立长,量才干任用胜于凭资格,但是最终还是不能用最好的措施来实行,是因为害怕这样做让人有借口轻易发起争端,这种弊端实在更加大了。
尽管认为“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但“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意思是:立贤虽然利于王朝发展,但容易引发继承人间的纷争,弊端无穷,而立嫡则可以确定继承人,避免继承人间的纷争,稳定王朝统治,因此主张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从字面意思看,王国维指出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但是最后更加确定地认为比弱点更加明显的优势,所以也就是说嫡长子继承制的历史必然性。
A 项断章取义,C、D与题意不符。
2、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
这反映了()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意是: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自己的嫡长子,而不管他是否贤能。
本题考查了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本题选D项。
第1页共1页。
重论西周一继一及继承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商榷
王 国维《 殷周制度论》 提出 , 殷人实行“ 以弟及为主, 而以子继辅之 , 元弟然后传子” 的兄终弟及 制 。而周 人则 实行 周公 创立 的“ 立子 立嫡 之制 , 由是 而 生宗 法 及 丧服 之 制 , 并 由是 而有 封 建 子 弟 之
制, 君 天子 臣诸 侯 之制 。 ” 但无 数 事实 证 明在 周礼 制定 者周 公 长子 伯禽 受 封 的鲁 国 , 西周 时期 所 实
捍 卫 了新 生 的 一 继 一及 制 。根 据 一 继 一 及 制 , 周 公 本 可 以传 位 于 其 子 伯 禽 , 但 却传位 于武王之 子成 王 。 以表 明 改 制
创 新 的公 而 无 私 。 一 继 一及 制在 西 周 时期 盛 行 了二 百 余 年 , “ 厉 始 革 典 ”, 周厉 王改革旧制 , 不再 传 弟 而 传 子 。此 后
疑的。
世 界 上任 何事 物 , 都有 一个 发生 、 发 展和 衰亡 的全 过程 。一 继一 及制 当然 也不 会 例外 。本 文首
先 论证 一 继一 及制 发生 、 发 展 和衰亡 的历 史 , 并探 讨一 继 一 及制 的史 料 来 源及 其 产 生 的社 会 根 源 ,
同时讨 论 一继 一及 制是 否 属于 “ 周礼 ” , 并 对力 图否定 和抹 杀一继 一及 制 的各 种看 法予 以商榷 。
行 的不 是 嫡长 制 , 而是 一继 一及 的继 承制 度 。一 继一 及 制见 于如 下记 载 :
庄公 病将 死 , 以病 召 季子 …… , 日: “ 寡人 即 不起 此 病 , 吾 将 焉 致 乎 鲁 国? ” 季子 日: “ 般 也 存, 君何 忧 焉? ” 公 日: “ 庸得 若 是 乎 ? 牙谓 我 日 : 鲁 一 生一 及 , 君 已知 之 矣 。 庆 父 也 存 。 ” 季 子
高考历史选择题满分练-满分练1 -
二、选择题满分练满分练(一)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解析:选B。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有“立子立嫡之制”,即宗法制度,材料中“由是而有”表明前“制”即宗法制度与后“制”即分封制的因果关系,故选B项。
2.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
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
据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信息,可知体现出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D项。
3.清代尚书汪由敦曾说,明代士大夫奏章往往言辞激烈,或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
这一观点表明汪氏()A.鼓励清代官员谏诤B.力图维护君主的权威C.反对当时的文字狱D.赞赏明代的清明政治解析:选B。
题干中汪氏认为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的谏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说明其目的是要维护君主权威,故选B项。
4.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
”这段言论()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B.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解析:选B。
清代司法制度有很强的专制和人治色彩,材料中对司法制度的表述符合史实,外国人借口中国司法的弊端,为其可以在华不遵守中国的法律提供依据,故选B项。
5.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殷周制度论》读后感
“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略述之。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国历史在一个水平上不断重复,傅斯年曾说“(中国历史)自秦以还,二千年间,尽可缩为一日也”,你看自秦始皇统一中国,然后朝代更迭,或外族入主,基本上只是朝代姓氏的变迁,而表面上的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内里的宗法制度,有多少实质的变更呢?那这其中的根本的来源,论者皆谓是周公制礼,也就是周礼。
孔子是万世师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大都号称遵奉孔子之道。
但是孔子说“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说周代继承了夏商两代的文化,而有了更高级的文明,孔子虽是殷商的后裔,宋国的贵族,但是他从周,从心里面拥护感佩于周之道。
又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寤寐之间都是周公,没有梦见周公,乃至于感叹自己老了,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后世都知道周公制礼,但是没有几个人去体会其中的深远的意义。
王国维这篇文章,用考证和考古的文物为证来分析殷周之间朝代变革背后的文化变革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变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其中高明之处。
王国维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概述。
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所以夏商两代的文化基本一样。
文化是这样,政治也是这样。
所以殷周期间的大变革,从表面上看,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国家兴亡和都城转移;但从深处来说,则是制度和文化的推陈出新。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作者认为想要观察周何以安定天下,必须从其制度开始。
与商不同的有三,一是“立子立嫡”的制度,和由此派生出宗法和丧服制度;二是庙数制度,三是同姓不婚的制度。
2.嫡长子继承制:商朝时,曾发生九世之乱,使商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商朝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而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的就是解决商朝王位继承混乱的问题。
然而继承之法的精髓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古人并非不知道官天下要比家天下更好,并非不知道立贤比立嫡更佳,那为何依旧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呢?作者认为,大概是担忧立贤之法会激发人们相争的欲望,从而后患无穷,国家将无法太平,百姓也不可能得到安宁。
3.宗法制对于宗法制的产生,作者认为,嫡长子继承制本来时为无子诸侯继统法而设置,后来又同样实行于大夫一下,于是宗法制便产生了。
这与我们高中历史中有一点细微的差别,高中历史讲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学习的顺序导致我们并没有很好地理清宗法制与嫡长子继承制的关系应该是先有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产生宗法制。
4.丧服制度:作者认为《丧服》一篇,出于嫡庶之制实行以后。
自殷以前,决不可能有此制度。
丧服制度特别在别亲疏,分嫡庶,强调等级层次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使之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配合。
【doc】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综合论坛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彭小松(上海大学文学院200444)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是近代中国早期甲骨学研究"在当时条件下的顶峰之作,王国维从大处着眼考察殷周的制度与文化,认为周之制度是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本文通过略读《殷用制度论》的文本,试图对王国维的"二重考据法"做个粗略的描述,进而回答两个问题,即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怎样运用二重考据法及他为何要作此篇论文.关键词: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二重考据法19l7年9月王国维写成《殷周制度论》,后收入《观堂集林》.罗振玉在《观堂集林?序》中对此有精到的点评,"丁巳(1917年),君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论》,义据精深,方法缜密,极考证家之能事,而于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言之尤为真切,自来说诸经大义,未有如此之贯串者..盖君之学,实由文字声韵以考古代之制度文物,并其立制之所以然."…《殷周制度论》从大处着眼历史,以宏观视角:考察商周政治制度的变革,赵万里评价其为"当时条件下甲骨文研究的封顶之作"..王国维对《殷周制度论》的自我点评是:"此文于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这里的"考据"笔者以为即是运用二重考据法,"寓经世之意"则指他"将甲骨学文研究从原先考释文字,识别人名和梳理世系,上升到了考证殷周历史和制度这一层次,并竭力分辨出从殷商过渡刮周朝时的制度衍变过程,以及商周两朝制度中的人文精髓."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王国维如何将二重考据法运用于《股周制度论》,以及"经世之意"所蕴涵的时代寓意.《殷周制度论》开篇演绎一观点"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u而后王国维从商周都邑切入,指出"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通过论证夏商周都邑之东西差别及变迁,得出结论:表面上商周的大变革是"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而从深层次看,是废旧制度旧文化,兴新制度新文化并以此制度安万世.王国维感叹周代的新制度,新文化"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玉国维对二重考据法的运用以考释商周制度的差异最为精到,具体为三个方面.首先,"尊尊之",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及丧服制等与商代大不同.王国维用保定出土的句兵三铭文说明"三世兄弟之名先后骈列,无上下贵贱之别",用《孟子》《吕氏春秋》《史记?殷本纪》三"古书"说明"合弟传子之法,实自周始",又举《丧服》总结其四个纲领性的要义: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别,认为"《丧服》一篇,其条理至精密纤悉这,乃出于嫡庶之制既行以后.自殷以前,决不能有此制度也."这样用古书与铭文互证,使得商周政制的差别跃然纸上.其次,"亲亲之义",王国维主张比较祭法.他引b辞中多处记载的祭法与《吕览?商书》中"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不合,证"殷人祭其先无定制",王国维用《逸周书》《中庸》《尚书》等篇说明"商人继统之法不合尊尊之义,其祭法又无远弥尊卑之分,则于亲亲,尊尊二义皆无当也.周人以尊尊之义经亲亲之义而立嫡庶之制,又以亲亲之义经尊尊之义而立庙制,此其所以为文也.""另外,王国维还附论了周人以"贤贤之"治官,这构成了周代庞大的"万世治安之大计".第三,同姓不婚制.王国维用二重考据法证周代有"同姓不婚制,而男女之别严"王国维指出商人的彝器中有妣甲,妣乙的记载,说明商以前女无姓也不以女姓称,"帝王之妣与母皆以日名",接着王国维引《大传》"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证明同姓不婚应开始于周代,"女子称姓,亦自周人始".王国维运用二:重考据法考释殷周制度,"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相释证"这是他对二重考据法的科学运用,后来在《古史新证》中他又做了进一步解释"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考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加以肯定,可断言也."二重考据法被正是提出.王国维所谓的"经世之意"具体指什么呢?《殷周制度论》的结尾为我们解开了谜团,"周自大王以后,世载其德……至于庶民,亦聪听祖考之彝训.是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故克殷之后,尤兢兢以德治为务."…笔者认为这个"德治"便是王国维"经世之意"的核心内容,这也正是转型时期爱国文人希求政治上德治的普遍理想.王国维曾致信罗振]i并谈及《殷周制度论》,"前日拟作《续三代地理小记》,既而动笔,思想又变,改论周制与殷制异同:一,嫡庶之制;二,宗法与服术(此二者因嫡庶之制而生);三,分封子弟之制;四,定天下诸侯君臣之分;五,婚姻姓氏之制;六,庙制.此六者,皆至周而始有定制,皆周之所以治天下之术,而其本原则在德治."由此可见,王国维也将他的这篇文章归于一点即"德治".王国维认为周代的制度,典礼,是为道德而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安民."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又说"殷人之刑惟寇攘奸宄,而周人之刑则并及不孝不友……其重民彝也如此.是周制刑之意,亦本于德治,礼治之大经."…"彝"的意思是常道,法度,也就是常规,安定的意思.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作于l9l7年,正处时局己B5综合论坛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探讨周锐(上海大学文化历史系200000)巴洛克是一个从严谨到自由的涂绘风格,从形体明确到形体不整齐的有趣的转变过程.它产生在反宗教改革时期的意大利,发展于欧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区,盛期文艺复兴没有过渡到一个被明确划分出来的晚期阶段,而是直接通向了巴洛克艺术.在盛期文艺复兴阶段出现了某些新的东西,那就是即将来临的巴洛克风格的征兆.一,巴洛克艺术出现的背景14到16世纪是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折期,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下,欧洲基督教世界兴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冲击,严重威胁到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社会政治地位,天主教会为了反对宗教改革,创立了后来极具影响的耶稣会.耶稣会试图重新掌握教会对艺术的控制权.16世纪最后3O年到l8世纪,耶稣会开展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欧洲几乎所有信仰天主教的地区都出现了新式的教堂和学校,注重感官效果,反人文主义的巴洛克艺术就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起来.巴洛克时代初期,意大利是欧洲的艺术中心,但到17世纪末,它开始从巅峰衰弱,艺术中心也随之赚到了法国.在那里,巴洛克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演变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同时也扩散到了整个欧洲乃至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正是这些干差万别的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不能等同于耶稣会艺术,以耶稣会为急先锋的天主教会给予了巴洛克艺术巨大的影响,但并不是耶稣会这个集体,而是在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上有着千差万别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个人为教堂装饰所作出的差异化贡献,巴洛克艺术是在天主教会的影响下兴起的,由于资金缺乏的原因,耶稣会后来并不控制巴洛克艺术的发展.二,巴洛克文艺特征巴洛克最初是法国夸特梅尔?德?匡西用来描述十七世纪建筑中那种奇怪的,不正型的,异样的,歪斜的,曲线的图形凹凸丰富的建筑立面与流动变幻的空间感,专指不均衡,不规范,过度的,异样的艺术现象.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静止的形象中注入了运动变化的力度和时间变幻的因素, 就像畸形珍珠那样在自行增值的活体上闪烁着虹彩般的迷人幻光.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一一罗马巴洛克形式.在罗马,巴洛克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彻底的变形,正如布克哈特描述的,最微不足道的早期威尼斯文艺复兴观念装扮成巴洛克的样子,昂首阔步地走着,因此可以说,巴洛克风格是纯罗马的东西.巴洛克式古典永恒理念的叛逆,这种叛逆的炫奇新风被罗米尼和贝尼尼大加发扬.巴洛克建筑强调力度的相克,尤以圆形上浮的对抗卵形曲线推移为特色,建筑正面常作波动化的效果,视点变动较大以形成动感,巧妙运用建筑要素的复合造成波动,规律的视觉效应,运用视觉的对比造成时间变幻的表象.下面援引几件贝尼尼的传世名作来做一个很好的描述.首先是贝尼尼的成名作——阿波罗和达芙妮,作动荡的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晚清王朝,而共和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至l9l5;V日本又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及1916年,19l7年袁世凯和张勋复辟丑剧粉墨登场.变革时代,民众往往陷入迷茫或战祸之中,不得聊生.先哲老子有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近代各种势力对私利的追逐带来了混乱的时局甚至战争,王国维沉浮于近代历史乱潮中,深知"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以天,争乃不生",他希望能出现周之"求定而息争"的"德治"来"弭天下之争".王国维作为变革时期中国第一代新史学家之一,身处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肩负起"引领中国史学由传统类型向近代类型转化"的使命.正如戴逸所说,2O世纪中国历史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理性精神的张扬","依靠理性的推导,逻辑的证明,归纳演绎出结论,……王国维的'二重考据法'颇具这种近代的理性精神."…然而1927年6月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临终遗言"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是一种对时代多么无奈的质问.王国维作《殷周制度论》时正值他为了生计在上海哈同花园担任《学术丛编》主编.初聘之时,王国维与仓圣智大学(哈同花园创建)定己B6了三条君子协定:一,拒绝担任仓圣智大学教务长;二,不到哈同花园内居住和办公;三,由他全权负责筹办《学术丛编》,学校不得干涉其刊登内容.读完这个"君子协定"笔者才略懂,何以陈寅恪要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来题写王国维的墓志铭,学人做学术希望在自由,独立的环境下进行,只有这样理性精神才能得到自由张扬,他的自沉或许正是对失却这种精神的抗争.可叹!注释:『1]y-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rab~育出版社.2003.【21窦忠如.王国维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31Y-/J~祥,萧立文.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4】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5】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克苏.失行孤雁一一王国维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7】饶尚宽.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殷周制度论》王国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
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
太皞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皞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
惟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处不同。
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
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
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
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
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
武王克纣之后,立武庚,置三监而去,未能抚有东土也;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
乃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
其于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诸国,碁置于殷之畿内及其侯甸;而齐、鲁、卫三国,以王室懿亲,并有勋伐,居蒲姑、商、奄故地,为诸侯长;又作雒邑为东都,以临东诸侯;而天子仍居丰、镐者凡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
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
《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
文化既尔,政治亦然。
周之克殷,灭国五十;又其遗民,或迁之雒邑,或分之鲁、卫诸国。
而殷人所伐,不过韦、顾、昆吾;且豕韦之后仍为商伯,昆吾虽亡,而已姓之国仍存于商、周之世。
《书•多士》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当属事实。
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重读王国维_殷周制度论_
· 104 ·
史 学 月 刊
2011年 第 7 期
商代主流社会已是父系家长继承制的社会, 这 点 应 该 没 有 疑 问 ,甲 骨 文 所 见 的 王 位 继 承 制 度 即足可证明这一点。而由日名制的内涵探讨商 代宗 法,便 必 然 会 得 出 如 下 的 结 论,即 商 代 父 系 贵族在仍然盛行一夫多妻的婚姻和家庭体制下, 基本的宗法关系还是依父系分族而按母系分宗, 而 并 非 如 后 世 所 想 象 的 那 样 ,在 父 系 家 长 继 承 制 已然 确 立 之 后,宗 族 的 分 化 即 都 已 按 父 系 进 行。 如上所说,日名制 的 根 本 特 征 是 “子 从 母 名”,也 就是在内婚群内母子同用一个日名。这一机制 的 实 际 作 用 是 两 分 而 合 一 的 :它 在 母 辈 为 的 是 区 别 婚 姻 关 系 ,在 子 辈 则 为 分 宗 ;二 者 统 一 起 来 ,即 在 表 明 不 同 辈 分 的 子 女 之 所 出 。 浅 显 地 说 ,也 就 是 在 使 用 日 名 的 内 婚 群 内 ,凡 同 父 子 女 ——— 不 论 日名 相 同 与 否———皆 属 同 族;而 同 父 异 母 子 女———一般日 名 不 同———则 分 属 不 同 的 宗。 子 女 各 从 母 名,其 实 就 是 各 以 其 生 母 的 日 名 为 宗 名 。 例 如 卜 辞 所 见 商 汤 大 乙 之 子 有 3 人 ,分 名 大 丁、外丙、中 壬,可 知 他 们 的 生 母 原 分 名 丁、丙、 壬,因 而 他 们 虽 为 同 一 家 庭 的 成 员,却 各 从 母 名 而分属不同的宗,也 就 是 各 以 同 母 者 为 “宗 亲”。 所以 商 王 族 的 所 有 内 婚 子 女,按 日 名 制 的 称 呼, 便都可 归 于 甲、乙、丙、丁 等 十 宗;而 十 宗 整 合 起 来 ,也 就 构 成 王 族 的 “子 姓 ”宗 群 及 内 婚 族 群 。 王 族内 婚 群 的 所 有 家 谱、族 谱 和 祭 谱,当 都 是 按 日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宗教负担”?从3000年前的“殷周之变”说起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宗教负担”?从3000年前的“殷周之变”说起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莫剧于殷周之际。
——王国维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一开头就提出了上述观点。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他在文中阐述到: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王国维在大师的论述中,殷周之际,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革。
从商到周,整个社会的思想风貌和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殷周之变”到底变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剧变?这种剧变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接下来,开始我们的正文——殷人的宗教观念——“直接神圣性”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在商代,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是“神灵崇拜”,人们信神、敬神、奉神。
并且,殷人的这种宗教性,有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我们称之为“直接神圣性”。
(神灵崇拜)这种“直接神圣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1.君权神授;2.占卜和祭祀。
一、君权神授在商代,殷人就已经有了“至上神”的概念。
他们的“至上神”被称为“帝”,是掌管人间祸福、人世秩序(年成、战争、作邑、王之行动)的至高存在。
(上古天帝)同时,在出土的诸多甲骨文中,伴随着“帝”经常一起出现的是“王”。
这就说明了现实中的“王”和宗教观念中的“帝”是密切相关的,是“帝”在人间意志的执行者,即“君权神授”。
二、占卜和祭祀殷人相信,“上帝”会通过甲骨文上的裂缝来给人间传递旨意,让人们据此去调整行动,因此,占卜成了殷人求神问意的重要途径。
也即是说,“帝”通过占卜这一宗教活动参与了人间的活动,占卜行动也就成了“帝”在人间的代理。
对占卜的不敬即可被认为是对“帝”的不敬。
通俗点说,卜辞让你三更死,没人敢留你到五更。
(甲骨文上的卜辞)于是,掌握占卜这一“核心技术”的殷商王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帝”在人间的代理者。
现实中的人拥有了“神圣性”,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神圣性”本来殷人是要寻找并追随“帝”的,现在却只需要服从“帝”在人间的代理者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
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皥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皥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
唯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地不同。
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
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
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
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
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
唯周独崛起西土。
武王克纣之后,立武庚、置三监而去,未能抚有东土也。
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
乃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其余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诸国,棋置于殷之畿内及其侯甸。
而齐、鲁、卫三国,以王室懿亲,并有勋伐,居蒲姑、商、奄故地,为诸侯长。
又做雒邑为东都,以临东诸侯,而天子仍居丰镐者凡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
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
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
“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
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
文化既尔,政治亦然。
周之克殷,灭国五十。
又其遗民,或迁之洛邑,或分之鲁、卫诸国。
而殷人所伐,不过韦、顾、昆吾,且豕韦之后仍为商伯,昆吾虽亡,而己姓之国仍存于商、周之世。
《书·多士》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
”当属事实。
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略述之。
殷以前无嫡庶之制。
黄帝之崩,其二子昌意、玄嚣之后,代有天下。
颛顼者,昌意之子。
帝喾者,玄嚣之子也。
厥后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
有天下者,但为黄帝之子孙,不必为黄帝之嫡。
世动言尧、舜禅让,汤、武征诛,若其传天下与受天下有大不同者。
然以帝系言之,尧、舜之禅天下,以舜、禹之功,然舜、禹皆颛顼后,本可以有天下者也。
汤、武之代夏、商,故以其功与德,然汤、武皆帝喾后,亦本可以有天下者也。
以颛顼以来诸朝相继之次言之,故已无嫡庶之别矣。
一朝之中,其嗣位者亦然。
特如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亶甲、沃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
)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
(小甲、中丁、祖辛、武丁、祖庚、廪辛、武乙。
)惟沃甲崩,祖辛之子祖丁立;祖丁崩,沃甲之子南庚立;南庚崩,祖丁之子阳甲立。
此三事,独与商人继统法不合。
此盖《史记·殷本纪》所谓中丁以后九世之乱,其间当有争立之事而不可考矣。
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即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庶之别也。
此不独王朝之制,诸侯以下亦然。
近保定南乡出句兵三,皆有铭,其一曰:“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
”其二曰:“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中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
”其三曰:“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
”此当是殷时北方侯国勒祖父兄之名于兵器以纪功者。
而三世兄弟之名先后骈列,无上下贵贱之别。
是故大王之立王季也,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也,周公之继武王而摄政称王也,自殷制言之,皆正也。
(殷自武乙以后四世传子。
又《孟子》谓:“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吕氏春秋·当务》篇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子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
大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故为后。
”《史记·殷本纪》则云:“帝乙长子为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故立辛为嗣。
”此三说虽不同,似商末已有立嫡之制。
然三说已自互异,恐即以周代之制拟之,未敢信为事实也。
)舍弟传子之法,实自周始。
当武王之崩,天下未定,国赖长君,周公既相武王克殷胜纣,勋劳最高,以德以长,以历代之制,则继武王而自立,故其所矣。
而周公乃立成王而己摄之,后又反政焉。
摄政者,所以济变也。
立成王者,所以居正也。
自是以后,子继之法遂为百王不易之制矣。
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
特如传弟既尽之后,则嗣立者当为兄之子欤?弟之子欤?以理论言之,自当立兄之子;以事实言之,则所立者往往为弟之子。
此商人所以有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而周人传子之制正为救此弊而设也。
然使于诸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则其争益甚,反不如商之兄弟以长幼相及者犹有次第矣。
故有传子之法,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
其条例则《春秋左氏传》之说曰:“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
年钧择贤,义钧则卜。
”《公羊》家之说曰:“礼,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无子立嫡侄娣,嫡侄娣无子立右媵侄娣,右媵侄娣无子立左媵侄娣。
质家亲亲先立嫡,文家尊尊先立侄。
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
其双生也,质家据现在立先生,文家据本意立后生。
”此二说中,后说尤为详密,顾皆后儒充类之说,当立法之初,未必穷其变至此。
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后世用人之以资格也,皆任天而不参以人,所以求定而息争也。
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蔽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
故衡利而取重,挈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
而此制实自周公定之,是周人改制之最大者,可由殷制比较得之,有周一代礼制,大抵由是出也。
是故,由嫡庶之制而宗法与服术二者生焉。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藉曰有之,不过合一族之人奉其族贵且贤者而宗之。
其所宗之人,固非一定而不可易,如周之大宗、小宗也。
周人嫡庶之制,本为无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
周初宗法虽不可考,其见于七十子后学所述者,则《丧服小记》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
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
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
尊祖故敬宗。
敬宗,尊祖之义也。
”是故,有继别之大宗,有继高祖之宗,有继曾祖之宗,有继祖之宗,有继祢之宗,是为五宗。
其所宗者皆嫡也,宗之者皆庶也。
此制为大夫以下设,而不上及天子、诸侯。
郑康成于《丧服小记》注曰:“别子,诸侯之庶子,别为后世为始祖者也。
谓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也。
”又于《大传》注曰:“公子不得宗君。
”是天子、诸侯虽本世嫡,于事实当统无数之大宗,然以尊故,无宗名。
其庶子不得祢先君,又不得宗今君,故自为别子,而其子乃为继别之大宗。
言礼者嫌别子之世近于无宗也,故《大传》说之曰:“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
公子有宗道。
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嫡者。
”注曰:“公子不得宗君,君命嫡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
”此《传》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也。
又若无嫡昆弟,则使庶昆弟一人为之宗,而诸庶兄弟事之如小宗,此《传》所谓有“小宗而无大宗”也。
《大传》此说,颇与《小记》及其自说违异。
盖宗必有所继,我之所以宗之者,以其继别若继高祖以下故也。
君之嫡昆弟、庶昆弟皆不得继先君,又何所据以为众兄弟之宗乎?或云:立此宗子者,所以合族也。
若然,则所合者一公之子耳。
至此公之子与先公之子若孙间,仍无合之之道。
是大夫、士以下皆有族,而天子、诸侯之子,于其族曾祖父母、从祖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以下服之所及者,乃无缀属之法,是非先王教人亲亲之意也。
故由尊之统言,则天子、诸侯绝宗,王子、公子无宗可也;由亲之统言之,则天子、诸侯之子,身为别子而其后世为大宗者,无不奉天子、诸侯以为最大之大宗,特以尊卑既殊,不敢加以宗名,而其实则仍在也。
故《大传》曰:“君有合族之道。
”其在《诗·小雅》之《常棣·序》曰:“燕兄弟也。
”其诗曰:“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大雅》之《行苇·序》曰:“周家能内睦九族也。
”其诗曰:“戚戚兄弟,莫远具迩。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是即《周礼·大宗伯》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者,是天子之收族也。
《文王世子》曰:“公与族人燕则以齿。
”又曰:“公与族人燕则异姓为宾。
” 是诸侯之收族也。
夫收族者,大宗之事也。
又在《小雅》之《楚茨》曰:“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此言天子、诸侯祭毕而与族人燕也。
《尚书·大传》曰:“宗室有事,族人皆侍终日。
大宗已侍于宾奠,然后燕私。
燕私者何也?祭已而与族人饮也。
”是祭毕而燕族人者,亦大宗之事也。
是故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
笃《公刘》之诗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传曰:“为之君,为之大宗也。
”《板》之诗曰:“大宗维翰。
”传曰:“王者,天下之大宗。
”又曰:“宗子维城。
”笺曰:“王者之嫡子,谓之宗子。
”是礼家之大宗限于大夫以下者,诗人直以称天子、诸侯。
惟在天子、诸侯则宗统与君统合,故不必以宗名;大夫、士以下皆以贤才进,不必身是嫡子。
故宗法乃成一独立之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