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材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1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比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准备好笔记本、尺子、圆规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理解比的概念。

(3)练习:在讲解完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我会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比的概念来解决。

例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一个橘子的重量是150克,那么这两个水果的重量比是多少?”六、板书设计在讲解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时,我会用板书来辅助说明。

板书将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表示方法、比的基本性质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将包括一些关于比的概念和应用的题目。

例如:“如果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公里每小时,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0公里每小时,那么这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多少?如果第一辆汽车行驶了1.5小时,第二辆汽车行驶了1小时,它们分别行驶了多少公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计划的导入部分,我选择了以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比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比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 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 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通 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 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 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 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 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 法。
教师揭示课题——比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比及比的读、写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看例1中的表格,根据表格中信息写出用分数或除法表示
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表中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
预设:240÷5;200÷4;240÷200;5÷4……。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让学生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到两者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在学习上降低难
度对比的意义有一个进一步 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准确地的求出一个比的比值。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 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 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教师的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 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的意义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的意义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比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比的定义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讲解比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通过实例讲解比的定义,引导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比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的概念和定义,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比的意义一、比的概念: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叫做比。

二、比的定义:若有两个数a和b,且a > b,则称a比b大,记作a > b;若a < b,则称a比b小,记作a < b;若a = b,则称a和b相等,记作a = b。

三、比的应用:比的概念和定义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领域,如比较身高、体重、成绩等。

作业设计:1. 课本P56页练习题1、2、3。

2. 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比的意义和应用,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讲解比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比的意义和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比的意义和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比的意义和性质|西师大版在上课之初,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践情景:学校举行篮球比赛,甲队得到了25分,乙队得到了30分,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两队得分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一个数表示另一个数是几倍。

2. 比的写法:用“:”表示两个数的比。

3.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写法,以及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写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比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并表述甲队和乙队得分的关系。

2. 讲解比的概念:解释什么是比,比的意义,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讲解比的写法:介绍如何用“:”表示两个数的比,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的性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赛得分、比较商品价格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比的概念: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一个数表示另一个数是几倍。

2. 比的写法:“:”3. 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25:30 = 5:62. 50:60 = 5: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比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问题,试着举例说明。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_《比的意义和性质》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_《比的意义和性质》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比的意义和性质》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第1节“比的意义和性质”安排了3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

建议用2课时教学第1课时教学例l,完成第51页课堂活动和练习十四第1、2、5题;第2课时教学例2、例3,完成第52页课堂活动和练习十四第3、4、6~9题。

★例l认识比。

比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所以通常就把两个数相除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先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读懂表格中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让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5÷4也可以写成5:4或54,都读作“5比4”。

比的概念,可直接告诉学生。

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是分数是一种数,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如果问54是分数还是比,那要看它所处的具体数学情境才能确定。

然后教学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等概念。

教师可以教科书上的5:4为例直接介绍,或者让学生看书自学这部分内容。

★“试一试”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①张丽和李兰所行路程的比与李兰和张丽所行路程的比,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能不能将比的前项和后项交换位置?②填出的前三个比中每个比的前项与后项,是相比的前项和后项交换位置?②填出的前三个比中每个比的前项与后项,是相同类别的量吗?第4个呢?通过对①的讨论,让学生明白比是有顺序的,前后两项不能交换位置。

交换了比的前项和后项的位置,比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通过对②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两个数量的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

★“议一议”沟通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倍比关系。

教学时可让学生整理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整理时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

★课堂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同时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神秘嘉宾来到我们的课堂上,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脖子长长似吊塔,穿着一身花斑褂,跑起路来有本领,奔驰赛过千里马。

(打一动物)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

(打一动物)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你能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吗?1.认识比课件出示:师:从表格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师:如果把两人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作比较,你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反馈: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李兰用的时间是张丽的几分之几?师:可以怎样列出算式呢?5反馈:5÷4=444÷5=5师:我们还可以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

张丽与李兰所用的时间比是5比4。

师:你能仿照上面的“张丽与李兰所用的时间比是5比4”,说一说李兰用的时间是张丽的几分之几,用比该怎样表示呢?师:李兰与张丽所用的时间比能不能说成是5比4呢?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在用比表示两个量时,要分清哪个量在前?哪个量在后?不能颠倒位置。

其实比也有自己的符号,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比号的来历吧!课件出示:十七世纪,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号中的小短线去掉,用:表示。

师:5÷4可以写成5:4或45,都读作“5比4”。

师:你能仿照上面的写法把4÷5写成比的形式吗?并读一读。

师揭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二、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师:关于比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0页,自学“议一议”上面部分的内容,可以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圈一圈,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学会了什么?师:你能借助于5:4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吗?根据学生的反馈,课件出示:师:可是老师有一个疑问,比值是怎样算出来的?课件出示:师:看来比值是一个数,所以比值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一、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我们回顾一下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

比由两个数构成,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2. 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将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比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计算。

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内涵,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引入比的概念。

比如,假设有一桶苹果,其中有3个红苹果和2个绿苹果,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红苹果和绿苹果的关系,就是3:2。

这个比表示红苹果是绿苹果的1.5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基本性质:1. 比的概念:前项:后项2. 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七、作业设计答案:8:6可以简化为4:3,10:5可以简化为2:1,12:9可以简化为4:3。

2.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比的基本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简化比,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注意到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在课后会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通过更多的练习和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和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涉及到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四节的第一部分,即比的意义和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比的基本性质,难点在于比的性质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具,以及学生的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商品的原价和现价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什么?2. 比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讲解比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比的意义。

3. 比的基本性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4. 比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比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的概念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答案:现价是原价的75%。

2. 题目:已知两个数,分别是12和18,求它们的比值?答案:12:18 = 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和性质,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

我将对其中两个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比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比例的定义比例是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比关系。

如:$\\frac 23$ 是2与3的比,记作2:3或2÷3。

其中,2叫做比例的第一项,3叫做比例的第二项,用a:b表示。

比例的两个量叫做“比”或“项”。

二、比例的意义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意义有以下几点:1.比例是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关系。

在比例中,第一项与第二项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比较了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比例之间可以进行等比变化。

即使改变了比的大小,但第一项与第二项的比较关系保持不变。

例如,2:3=4:6。

3.比例可以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比例可以用于描述两个事物的关系,如长度的比例可以用于计算缩小或放大的比例,重量的比例可以用于计算材料的比例等。

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首项与末项乘积等于其他两项的乘积。

即:a:b=c:d,则 $a\\cdotd=b\\cdot c$。

2.如果比例中一个量增加(或减少)k倍,则其余各量也依次增加(或减少)k倍,这时比例仍然成立。

3.如果各比例项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k,则比例仍然成立。

4.如果两个比例相等,则其四个比例项成比例。

即:a:b=c:d,c:d=e:f,则有 $\\frac ab=\\frac cd=\\frac ef$。

四、比例的求解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已知的比例来求解未知量。

比例的求解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1.纵向比例法。

使用纵向比例法时,需将比例中的各项按照相同的单位写在竖列中,然后通过乘法或除法计算出未知量。

例如,已知一条跑道的长度与宽度的比是5:2,且跑道的长度为40米,求跑道的宽度。

解:设跑道的宽度为x米,则由比例的定义可知,$\\frac{40}{x}=5:2$,即$\\frac{40}{x}=\\frac 52$。

将两边同时乘以x,得到$x=\\frac 45\\cdot 40=32$。

故跑道的宽度为32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4课时较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4课时较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_西师大版

比的意义和性质第4课时较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例2,较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三数连比)。

◆教学提示: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学生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

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

教材中的例题是“配制混凝土”,这个材料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熟悉,但和上一例题不同的是,题中的比是一个连比。

教学时,教师在学生解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在自己的内省过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的优势。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卡片、练习本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课的教室,家里住的楼房,都离不开建筑工人辛勤的劳动,使他们的辛劳和汗水给我们建设了美好的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建筑工地,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

投影出示建筑工地的场景。

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情境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信息?引入谈话:工人叔叔要配制22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实际问题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从上面的情境图图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汇报教师整理:配制220吨混凝土。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说课稿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说课稿_西师大版

说课设计《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学好比的基本性质为下一步学习化简比打下基础。

例2直接由分数和比的比较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启动分数的相关经验来理解比的知识,上排的分数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用最简分数的概念理解最简比的概念。

教学时可采用“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时还要注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探索规律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例3是化简比,包括化简整数比和分数比,都是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强调比的结果应该是最简整数比。

教学例3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再对照约分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最简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然后对比例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化简比,什么叫最简整数比。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记忆和沟通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经验,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一)》中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介绍比的概念和比的意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但对于比及其运算还存在一定的认识差异,因此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及其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及比的意义;2.掌握比的比较方法及性质;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组图片,问学生图片中的两个物品哪个更大,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讲解比和比的概念。

2. 意义的讲解结合实例介绍比的意义,并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常见的比的实例,可以在班级中招募学生,进行小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 比的比较方法讲解比的比较方法,让学生掌握单元数比的精确性、相同的比数相等、交叉相乘相等等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4. 性质的探讨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如相等与等价、可加性、可比性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

5. 练习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可以设计若干道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逐步提高难度,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比及其运算。

6. 总结归纳最后,教师可以做一些比较差的例子,让学生自主发现错误之处,归纳比的相关知识点,确保学生对比的概念和运算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法、示范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探究中深入了解比及比的比较方法和性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比的概念和比及其运算方法,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比的运用场景和方法,并掌握比及其运算的相关知识点。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点讲解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比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同时,教师也提醒学生注意比的运用场景和方法,结合实际场景进行练习,并逐步提高难度,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比及其运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西师版第3课时 比的意义和性质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西师版第3课时 比的意义和性质

练习
长方形的长是 16,宽是 7。
长和宽的比__1_6_∶__7___; 宽和长的比__7_∶__1_6___。
状元成才路
2.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状元成才路
21∶14 = 21÷14 = 2 1 =
14
3 2
(21×3)∶(14×3) = 63∶42 = 6 3 = 3
萨等地的几个SOS儿童村在某个时期的规模如下:
SOS儿童村 名称
组建家庭个 数(个)
收养孤儿人 数(人)
拉萨SOS儿 童村 5
180
南昌SOS儿 童村 12
144
成都SOS儿 童村 15
116
状元成才路
SOS儿童村 名称
组建家庭个 数(个)
收养孤儿人 数(人)
拉萨SOS儿 童村 5
180
南昌SOS儿 童村 12
(3)
3 4

5 7
= 21∶20
(4)1.6∶
5 8
= 64∶25
状元成才路
2.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做 8 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 10 小时完成。
(1)甲完成任务的时间与乙完成任务的 时间的最简比是( 4∶5 )
(2)甲的工作效率与乙的工作效率的最 简比是( 5∶4 )
状元成才路
3.六年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 7∶5。
42 2
21∶14 = (21×3)∶(14×3) = 63∶42
状元成才路
3.最简整数比
最简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例如 2∶3、7∶9 就是最简整数比。
状元成才路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docx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docx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例背景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信息窗解读信息窗 1——人体中的比该信息窗是以学生熟悉的人体为载体,呈现了头长、臂长、腿长、身高几个信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借助“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等问题,引入对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学习。

借助信息窗提供的信息,“合作探索”中安排了四个红点。

第一、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教材分别提出“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 和“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头长和身高的关系呢?”两个问题展开探索。

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

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

教材由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可以把这两种数量间关系的表示法统一起来,都叫做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比。

另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所以通常就把两个数相除也叫做两个数的比。

此后,出现的“想一想: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旨在引领学生在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掌握,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四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方法教材引领学生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通过观察发现比值不变,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接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材提供的例子中化简比有三种情况:一是第四个红点14:21,是学习化简整数比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直到前、后项是互质数为止;二是借13助想一想“怎样将10:8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学习化简分数比的方法,即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分别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三是借助想一想中 1.25:4,学习化简小数比的方法:即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比的意义和性质的第一课时——比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45页例1、第46页的“做一做”以及第47页的“练习四”。

这些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比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比的读写,以及比的简单运算。

难点在于理解比的本质,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比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相关的学习素材。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比如运动员跑步的速度,来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2. 讲解:我会通过教材中的例1,来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的读写方法。

3. 练习: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读写方法,以及比的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以及第47页的“练习四”。

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比的概念,以及比的运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

这就是我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的第一课时——比的意义的设计。

希望通过我的设计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核心,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本质,是教学的重点。

比的读写方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西师版课件比的意义

西师版课件比的意义
糖与水的比是2:50
糖与水的比是3:50
(1)
(2)
议一议
周涛和他爸爸的身高的比是1 ∶ 175吗?
议一议
我们人体上有很多有趣的比:
1
将拳头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成年人身高与头长的比大约是7:1, 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 :1, 男人肩宽与头长的比大约是2 :1, 一个人血液与体重的比大约是1 : 13……
比值
比值
比值
比值可以用 分数;小数; 整数表示。
李兰和张丽所用时间的比是____________;
试一试
张丽和李兰所行路程的比是____________;
李兰和张丽所行路程的比是____________;
李兰所行路程和时间比的是____________;
姓名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m)
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分)
=1
议一议
议一议
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答:不可以,因为除数为能为0。

除法
分数
前项
被除数
分子
相当于
比号
除号
分数线
后项
除数
分母
比值

分数值
区别
一种关系
一种运算
一种数
课堂活动
说出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并求出比值。
5∶1
前项
后项
前项
后项
5∶1
=5÷1
=5
=
=0.3
下面哪一杯糖水甜一些?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执教者:
中国风活动策划
比的意义
汇报人姓名
例1
同 类 量 的 比
5 ÷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比的前项
:比号
比的后项 比值
一种 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一种 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 一种 值数
议一议
除法中的除数和分数中的 分母不能为“0”,那么比 的后项呢?
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判断 4
1.4÷5又可以说成4比5,比值是 5。(√ )
2.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
3 分 米
5分米
长是宽的几倍?
5 ÷ 3=
5 3
5 :3
=5
3
=
5 3
什么叫做比值? 怎样求比值呢?
前项÷后项=比值。
比 比比
的 号的




比 值
练习
口答: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3 :4 = 3 4 = 3 4
0.5 :1 = 0.5÷1= 0.5 8 :4 = 8 ÷ 4 = 2
比值通常用分 数表示,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修一条全长2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3千米。 已经修的长度和公路全长的比 13 :20 。
小强的身高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 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 1 ︰ 173,这样说对不对?如果不对, 你认为是多少呢?
100︰ 173 1︰ 1.73 10︰ 17.3
返回
例:一个镜框长5分米,宽3分米
(1)小华家养了12只鸡,9只鸭。
4
鸡和鸭的只数的比是 12 :9 ,比值是 3 。
鸭和鸡只数的比是 9 :12 ,比值
3
4

(2)买3千克苹果用了7.5元。 买苹果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 7.5 :3 ,比值是 2.5 。
想一想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相当于(例:5 :3 = 5 3 = 5 ) 区别
..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有一个长方形的镜框 (如右图所示),长是5 分米,宽是3分米。
长是宽的几倍?
5
÷
3=
5 3
5 :3
比 比比
的 号的




=5
3
=
5 3
比 值
3 分 米 5分米
练习
快快快!我来答!
1 . 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白球和红球的比是 10 :5 , 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 5 :10 。
动脑筋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寻找合适的量,自 己提出各种问题,并说说这些量之间的比
小明今年12岁,是六(1)班学生,该班共有 51个学生,小明爸爸今年38岁,在保险公司上班, 年薪22000元;小明妈妈每月工资1500元,她所 在单位有职工24人。
谢 谢 指 导!
再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一个科技小组有男生12人,女生7人, 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12 :7 。 男生和科技小组总人数的比是 12 :19 。
快快快!我来答!
3、学校体育室有10个篮球, 15个足球。 篮球和足球的个数比是 10 :15 。 足球和篮球的个数比是 15 : 10 。
4、李师傅8小时生产了72个零件。 李师傅生产零件总个数和时间比是 72 :8 。
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 )
3.六(2)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六 (2)
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30 20
。(


4.甲与乙的比是4﹕3,那么甲除以乙的商
是3 。
4
(× )
湖人队
火箭队
: 112
103
因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 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 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
不是相除的关系。
例:有一个长方形的镜框
(如右图所示),长是5
3

分米,宽是3分米。

5分米
想一想:
要对这两个条件进行比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长是宽的几倍?
5 ÷3=
5 3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3 ÷5=
3 5
再试一次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每小
时行多少千米?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数量之间 的关系用比来表示
90 ÷ 2 = 45 (千米/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