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观后感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
馆观后感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观后感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

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畔。

1959年建。

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

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

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艺术的实物标本。

千年盐都: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其美丽的缩影。

它以其瑰丽的建筑和丰富的内涵,四十一年来迎送了数不清的中外观众和佳宾。

建馆以来,该馆还多次对馆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使这两座清代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为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一道亮丽的丰采!
场馆诞生:1959年,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在西秦会馆内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从零开始,经过41年来的努力,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执着的追求中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国唯一的盐业历史博物馆。

建立初期: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整整比祖国晚10年诞生,但
它的命运却和共和国紧紧相连。

建馆之初,馆里仅有10来名干部、
职工和亟待修缮的西秦会馆,没有基本陈列,缺乏藏品、经费和专
业人才。

博物馆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起步。

首先从基础开始,组织
了西秦会馆的维修和盐史文物的抢救。

老一辈职工一次次地深入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厂,依靠全市各盐业单位的支持,依靠老盐工们的热情帮助,开展了盐业史文物的征集,很快就征集、收藏了以自贡盐业钻治井工具为代表的一批盐业史文物和地方文物。

遭受摧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盐业历史陈列全面闭馆,博物馆事业备受摧残。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全馆职工以布置“红海洋”为名,巧妙地覆盖和保护了西秦会馆内的大量木雕石刻。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博物馆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振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博物馆事业出现了生机。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走上了振兴之路。

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全馆职工信心百倍地投入了《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陈列的设计、制作和展出。

1981年展出后,该馆又不断修改和完善,先后经过3次较大的调整,特别是1986年的更新改造,终于以它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飨世人。

在300余米的展线内,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以自贡为中心的井盐业在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和制盐等方面的恢宏画卷,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钻井技术上的杰出贡献、卓越成就和伟大创造力;增加了陈列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深受观众的好评,为专业博物馆办好陈列走出了一条新路。

馆藏文物:岩口簿:盐史文物主要是反映井盐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的生产工具和设备,盐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契约、帐册和当时采用传统方式钻井的原始记录——岩口簿等。

治井工具:在井盐生产工具和设备中,大量地是井盐钻治井工具。

共珍藏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井盐凿治井工具130余种,约400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件。

这些工具形态各异,轻重、长短比例悬殊,有的长达5米,有的又不足1米;既有重达数百公斤者,又有轻为几公斤的。

打捞工具:打捞工具则构思巧妙,制作
精巧,种类繁多,各具神通,能够成功地取
出掉入井内的各种物件和排除井下发生的事
故。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自贡盐场的
工匠正是采用这些工具,创造了世界钻井史
上的奇迹,凿成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为
人类文明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馆藏凿治井工具,既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载体,它表明了我国古代钻井技术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和水平。

中国民族是勤劳和智慧的民族,他们用原始的工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为我是这个民族的后代感到无比的自豪。

在感叹先人们的同时,我更为我们的今天感到悲伤,所以我们应该继承祖先们的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我们的文化是渊博的。

一个古老的民族不应该就此衰败,我们要弘扬这个民族的精神,让他永立地球之上。

博物馆,向我们传递着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我们努力的汲取并发扬。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