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地吐痰

合集下载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1)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1)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认识到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幼儿不随地吐痰的意识,提高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随地吐痰的危害示例图片、卫生纸、垃圾桶。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随地吐痰的危害示例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图片中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随地吐痰的现象,引导幼儿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讲解不随地吐痰的方法,如:使用卫生纸包住痰液,放入垃圾桶。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随地吐痰的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实践。

指导幼儿绘制宣传画,倡导不随地吐痰,营造良好公共卫生环境。

4.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向身边的人宣传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六、板书设计1. 大不随地吐痰2. 副随地吐痰的危害不随地吐痰的方法倡导良好公共卫生环境3. 图文并茂展示随地吐痰的危害、不随地吐痰的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不随地吐痰的宣传海报。

2. 作业要求: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创意独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学会了不随地吐痰的方法。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幼儿对随地吐痰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育。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我是卫生小卫士”主题活动,让幼儿担任卫生监督员,提醒身边人遵守公共卫生秩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生动性。

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创造性。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随地吐痰》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随地吐痰》
3.例题讲解中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判断行为。
4.作业设计中的宣传画创作与答案指导。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活动开展。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重点在于让幼儿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一部分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具体的图片和互动讨论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难点在于让幼儿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幼儿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这一观念。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与讲述方式
故事的选择应具有以下特点:情节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主题密切相关,使幼儿容易理解;具有教育意义,能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讲述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简练、生动,易于幼儿理解。
2.语速适中,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结合图片、动作等辅助手段,使故事更具趣味性。
1.实践景引入(5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随地吐痰的故事《小河马吐痰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随地吐痰的行为,讨论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10分钟)
展示随地吐痰危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1)图片中的环境有什么问题?
(2)随地吐痰对环境和人体有哪些危害?
(3)如何避免随地吐痰?
2.讲解知识点时,语言要简练、清晰,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理解。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部分不宜过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影响后续教学进程。
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时间分配合理,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参与。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关注重点知识。
2.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不随地吐痰》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不随地吐痰》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不随地吐痰》教案名称:不随地吐痰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

2.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的健康权益。

教学内容:1. 什么是痰和吐痰,吐痰的危害。

2. 为什么不随地吐痰。

3. 如何正确处理痰液。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卡片:痰液的形状、吐痰后细菌扩散的情景等。

2. 视频或故事书:以案例或故事形式呈现吐痰的危害。

3. 实物模型:展示呼吸道结构,解释为什么吐痰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让幼儿观察一些图片或卡片,引发他们对痰和吐痰的认知。

- 引导幼儿讨论吐痰的危害,例如会传播细菌、影响他人健康等。

2. 正文(15分钟)- 展示一段视频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幼儿深入了解吐痰的危害。

-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解释为什么吐痰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例如细菌通过空气传播等。

-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随地吐痰,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3. 操作(15分钟)- 给幼儿分发纸巾或手帕,并示范正确的吐痰姿势和处理方法。

- 让幼儿模仿示范,正确使用纸巾或手帕处理痰液。

- 观察并指导幼儿正确操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总结(5分钟)- 收集幼儿的感想和体会,听取他们对不随地吐痰的承诺。

- 强调不随地吐痰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幼儿吐痰,并引导幼儿在适当的地方处理痰液,例如洗手间或用纸巾包裹后放入垃圾桶。

2.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行为,例如片中人们是否随地吐痰,引发他们思考吐痰对他人的影响。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时的掌握程度,是否能正确使用纸巾或手帕处理痰液。

2.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坚持不随地吐痰。

3. 幼儿的参与度和发言次数,是否能够理解吐痰的危害和重要性。

《不随地吐痰》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

《不随地吐痰》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

《不随地吐痰》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教案:《不随地吐痰》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第四节“保持环境清洁”。

2. 详细内容:学习随地吐痰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痰液,保持环境清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养成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3. 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痰液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以及学会正确处理痰液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随地吐痰造成环境污染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随地吐痰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视频、图片等教具,详细讲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痰液。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不良后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如何正确处理痰液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以及如何劝阻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不随地吐痰2. 板书内容:随地吐痰的危害正确处理痰液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人宣传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并劝阻家人不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2. 答案:家庭成员都已了解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并表示会养成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痰液。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随地吐痰的危害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不随地吐痰标语

不随地吐痰标语

1.爱护环境,远离吐痰。

2.文明行为,从不吐痰。

3.吐痰伤害环境,拒绝不文明。

4.清洁城市,共同努力,不随地吐痰。

5.吐痰是不文明的表现,请远离不文明行为。

6.美丽家园,从我做起,不吐痰。

7.健康生活,文明举止,不随地吐痰。

8.吐痰污染环境,文明从我做起。

9.环境保护,从不吐痰开始。

10.尊重他人,不随地吐痰。

11.城市美丽靠大家,不吐痰是第一步。

12.文明城市,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

13.美丽家园靠大家,共同抵制吐痰。

14.健康生活,从不吐痰开始。

15.美好环境,共同守护,不随地吐痰。

16.保护环境,远离吐痰。

17.人人有责,不吐痰,共创美好家园。

18.文明礼仪,不随地吐痰。

19.爱护环境,拒绝吐痰。

20.从小事做起,不吐痰,共创美好未来。

文明礼仪不随地吐痰维护环境卫生

文明礼仪不随地吐痰维护环境卫生

文明礼仪不随地吐痰维护环境卫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随地吐痰作为不文明的行为之一,严重污染了环境和危害了公众的健康。

为了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我们应该树立文明意识,从自己做起,不随地吐痰。

首先,随地吐痰是有害的。

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和病毒,如果随意吐痰,这些病原体就会四处散播,给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尤其是在疫情爆发期间,吐痰更容易导致病毒传播,给整个社会带来风险。

因此,不随地吐痰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其次,随地吐痰破坏了环境卫生。

城市是一个共享的生活空间,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城市的整洁做出努力。

而随地吐痰不仅让人感到恶心,还会使地面脏乱不堪,形成环境的恶性循环。

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不吐痰的良好习惯,城市的环境将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不吐痰不仅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也是一种实施文明礼仪的体现。

文明礼仪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关爱的表现。

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不适,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

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不随地吐痰,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社会形象。

要形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开始。

首先,我们要加强自我约束,养成随时携带口罩和纸巾的好习惯,方便在必要时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来遮挡口鼻。

其次,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人们的文明素养,引导大家养成不吐痰的良好习惯。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吐痰行为的监督与管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让违法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综上所述,不随地吐痰是维护环境卫生、保护公众健康、实施文明礼仪的重要举措。

作为文明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树立和践行文明的行为准则,倡导不随地吐痰的健康生活方式,为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美丽。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不随地吐痰,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教学目标:1. 同学能够正确理解卫生的概念,知道为什么不随地吐痰是卫生的表现。

2. 同学能够正确把握吐痰的正确方式。

3. 同学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学问,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

教学重点:孩子们能够正确理解卫生的概念,知道为什么不随地吐痰是卫生的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

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让孩子们看看这些图片都是些什么卫生问题,比如:病菌、垃圾、咳嗽、打喷嚏等。

儿童对于新奇的事物特别感爱好,通过图片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爱好。

2.交流讨论: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能够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我们健康的好处,并向他们介绍最基本的卫生规范。

引导孩子明白由于吐痰会传播疾病,大家应当不随地吐痰。

3.示范讲解:告知孩子们正确的吐痰方式,首先擦嘴巴,然后用纸巾捂住口鼻,垂直地,轻轻地吐到纸巾上;假如没有纸巾,肘部弯曲代替纸巾,不仅更加便利,而且更卫生。

4.活动体验:现在由老师选择几名幼儿进行活动体验,把他们请到教室相近,口腔中含一些水,扮演不保卫生的人物吐到地上,然后老师再示范有效的吐痰方式,引导孩子再依照规定的方式吐痰。

5.让孩子们拟定一些规定,例如:(1)不想吐?:擦一擦嘴巴,或吞下去。

(2)临时找不到纸巾?:用肘部代替。

(3)违反以上规定?:罚款。

6.课程反思:孩子们能够正确理解卫生的概念,知道为什么不随地吐痰是卫生的表现。

但是如何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还需要不断向孩子们普及学问和不断的引导和实践。

此次活动圆满完成,教学效果明显。

大班健康《不随地吐痰》教案反思

大班健康《不随地吐痰》教案反思
大班健康《不随地吐痰》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不随地吐痰》是大班健康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认识随地吐痰的危害,如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等;2.学习正确的擤鼻涕和吐痰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了解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幼儿认识到不随地吐痰的必要性,自觉遵守公共卫生规定,为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幼儿深刻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举例: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在指定垃圾桶内吐痰、擤鼻涕。
(3)提高爱护环境的意识:强调保护环境、爱护公共卫生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举例: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清洁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1)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幼儿年龄小,对疾病传播、环境污染等概念理解较难,需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他们理解。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中,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孩子对于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不够详细,或者举例不够恰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用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此外,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有些孩子对于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课堂讲解、实践活动等环节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孩子们对知识点的记忆不够深刻。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节课开始前,对今天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巩固孩子们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随地吐痰的危害:讲解随地吐痰如何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影响他人健康,以及正确的擤鼻涕和吐痰方法。
举例: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随地吐痰导致的疾病传播案例,让幼儿直观了解其危害性。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设计,涉及教材第七章“个人卫生习惯”中的第二节“不随地吐痰”。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学习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培养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危害。

2. 培养幼儿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其公共卫生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随地吐痰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并转化为自身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随地吐痰危害的宣传图片、纸巾。

学具:画笔、白纸、小垃圾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环境污染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环境问题。

讲述一个因随地吐痰导致细菌传播的故事,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演示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处理鼻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4. 小组活动(15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不随地吐痰的宣传画。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强调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公共卫生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不随地吐痰》2. 主要内容:随地吐痰的危害正确擤鼻涕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关于“不随地吐痰”的公益广告。

2. 答案要求:广告中需包含随地吐痰的危害、正确擤鼻涕方法等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后是否能够自觉遵守不随地吐痰的规定,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公益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公共卫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前言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不仅有利于孩子们身体的健康成长,也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班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健康教案,以帮助他们教授孩子们不吐痰的正确做法和相关知识。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会:•明白随地吐痰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吐痰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1. 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让孩子们自己说出在公共场所吐痰的危害,如传播病菌等。

•给孩子们看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吐痰的污染效果和危害,引起孩子们反感和厌恶之情。

2. 讲解正确的吐痰方式•告诉孩子们,吐痰时应当找到尽量隐蔽的地方,如厕所等;•告诉孩子们,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应该使用手绢或纸巾等物品接住,然后再扔到垃圾桶中;•告诉孩子们,外出时建议携带口罩,避免病菌传播。

3. 做游戏,培养好习惯•每个孩子手中拿着一张纸,模仿吐痰的动作,然后假装把纸扔掉。

老师会检查每个孩子手中的纸是否有“痰迹”。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其实吐痰所留下的痕迹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显眼的;•在游戏中教育孩子们,把手绢或纸巾扔到垃圾桶的行为是正确的,而把它们随意扔在地上的行为是错误的。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体验并理解正确的吐痰方式。

教学准备•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图片或视频展示吐痰的危害;•准备一些纸巾或手绢,用于模拟吐痰并培养孩子们做对的习惯。

教学评价在教案实施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孩子们进行评价,以了解孩子们是否完全理解和掌握了课程内容,为今后的健康教育课程作出调整。

•用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在班内用纸或者模拟纸巾的方法来进行练习,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吐痰方法;•通过班内例会或家长会,对孩子们是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进行口头询问,以检查孩子们是否真正掌握了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结语不随地吐痰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责任的一份。

通过这个教案的学习,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自己和社会健康多做贡献!。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不随地吐痰》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不随地吐痰》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不随地吐痰》教案:《不随地吐痰》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随地吐痰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吐痰方式和相关卫生习惯。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正确处理身体废弃物的习惯,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守规矩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吐痰方式。

2. 难点:培养幼儿正确处理身体废弃物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实物准备:垃圾桶、纸巾、图片等。

2. 资料准备:吐痰的危害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吐痰的图片,询问:“你们看过这种行为吗?你觉得这种行为对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影响?”通过引导问题,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传递(10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吐痰的危害,如传染疾病、污染环境等,并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通过形象生动的展示,增强幼儿对于吐痰行为的危害的理解。

3. 吐痰的正确方式(15分钟)教师向幼儿示范正常的吐痰方式:拿出纸巾或者手帕,将口水吐入纸巾或手帕中,然后将其放入垃圾桶,不直接吐入地面。

同时强调垃圾桶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保持教室清洁卫生的活动中。

4. 跟着老师动一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些有利于呼吸道健康的锻炼和运动,例如深呼吸、晨跑等,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对吐痰危害的认识。

5. 小结(5分钟)教师向幼儿再次强调吐痰的危害和正确的行为方式,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 课后延伸活动a. 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吐痰的小调查,了解家中成员对吐痰行为的看法以及习惯。

b. 制作吐痰美德墙,让幼儿用图片或文字表示对吐痰行为的认识和态度。

c. 通过游戏环节,以小组形式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环境下如何正确吐痰等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正确的行为方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向幼儿展示吐痰行为的危害,培养幼儿正确处理身体废弃物的习惯。

为什么随地吐痰有害

为什么随地吐痰有害

为什么随地吐痰有害1. 传播疾病吐痰的人可能带有结核分枝杆菌,如果随地吐痰,痰液中的细菌可能会附着在地上,当有人经过时,如果吸入了这些细菌,可能会引发疾病。

2. 影响环境卫生随地吐痰不仅破坏了环境卫生,也给细菌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3. 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肺结核、流感、肺炎等传染病,都会通过空气传播,把痰吐在地上,就会把病菌传染给更多的人。

4. 影响个人形象如果一个人经常随地吐痰,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个人形象,还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

5. 引起呼吸道疾病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灰尘等,如果这些物质被吸入到我们的肺部,就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6. 传播病毒和细菌随地吐痰会传播病毒和细菌,不仅会影响环境卫生,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7. 增加清洁成本随地吐痰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清理地面和消毒环境,这会增加清洁成本。

8. 引起环境污染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果随意吐在地上或者丢弃在垃圾桶中,会污染环境,影响空气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

在公共场所中,我们应该保持卫生清洁,不要乱扔垃圾和吐痰。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随意吐痰。

在公共场所中,我们应该保持卫生清洁,不要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不要在公共场所中大声喧哗、吸烟等不文明行为。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善公共卫生环境。

例如,加强城市卫生管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和管理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性。

总之,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人形象和健康,还会对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积极参与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工作。

文明礼仪守则十不准

文明礼仪守则十不准

文明礼仪守则十不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明礼仪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形象和品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文明礼仪,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为了更好地提倡文明礼仪,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份关于文明礼仪守则十不准:第一不准:不准打喷嚏时不用纸巾或手帕。

打喷嚏时要及时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免飞沫四溅,影响他人。

第二不准:不准随地吐痰。

在公共场所或家里也不允许乱吐痰,要养成擦嘴、擦手后再吐痰的良好习惯。

第三不准:不准随地乱扔垃圾。

无论是食品包装袋还是其他垃圾,都应该放入垃圾桶,维护环境卫生。

第四不准:不准大声喧哗。

在公共场所或者办公场所,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或工作。

第五不准:不准在公共场所放肆行为。

包括吵架、打斗、奔跑等行为,给他人带来困扰。

第六不准:不准在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保持文明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占用他人座位。

第七不准: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

吸烟不仅危害自身健康,也影响他人的呼吸,要爱护环境,远离二手烟。

第十不准:不准在公共场所乱插队。

排队是个人的一个基本素质,不要插队,要遵守交通规则。

文明礼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做一名有素质的人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希望大家能够遵守文明礼仪守则,共同维护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2000字符】第二篇示例: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在现代社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文明礼仪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遵守文明礼仪并不复杂,只要我们做到文明守则十不准,就可以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环境。

1. 不准随地吐痰。

吐痰是一种粗鲁无礼的行为,不仅会给他人造成困扰,还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随手带上纸巾或手帕,遇到需要吐痰的时候,应该到合适的地方进行。

2. 不准乱扔垃圾。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乱扔垃圾不仅破坏了环境,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不随地吐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为,会影响环境卫生。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学会正确的吐痰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痰盂等。

2. 学具:幼儿卫生手册、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看到随地吐痰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正确。

2. 讲解知识点(5分钟)教师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如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等,让幼儿认识到改正这种行为的重要性。

3. 互动讨论(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是如何处理痰的,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吐痰方式。

4. 实例分析(5分钟)通过实例分析,让幼儿了解正确处理痰的方法,如使用痰盂、纸巾等。

5. 实践操作(5分钟)让幼儿模拟正确的吐痰方式,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课后实践(课后自主完成)让幼儿在课后一周内,观察自己是否还有随地吐痰的行为,如有,及时改正。

并记录在幼儿卫生手册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不随地吐痰板书设计:用痰盂、纸巾等正确处理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正确处理痰的方法。

答案:使用痰盂、纸巾等。

2. 作业题目:随地吐痰的危害。

答案: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2. 邀请医生家长进课堂,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开展“环境卫生我来维护”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卫生管理中来,提高集体荣誉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看到随地吐痰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正确。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对随地吐痰有直观的认识,引发他们的思考。

在讲解知识点环节,教师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如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等,让幼儿认识到改正这种行为的重要性。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随地吐痰的严重后果,从而产生改正行为的动力。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3篇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3篇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2.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良好的卫生习惯;3.倡导文明礼仪,树立良好的公民形象。

教学重点: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2.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良好的卫生习惯;2.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形象。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料;2.小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用图片或视频诱发学生对“随地吐痰”话题的兴趣;2.询问学生是否见过人随地吐痰的场景,有没有觉得不卫生或怀疑被传染的情况。

二、呈现(10分钟)1.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介绍随地吐痰的危害,如传播疾病、影响公共卫生等;2.指导学生讨论,提问:你们觉得人们为什么会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有哪些不良影响?三、讲解(10分钟)1.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如容易传染呼吸道疾病、影响他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城市的卫生环境等;2.解释人们随地吐痰的原因,如缺乏文明意识、不具备正确的健康行为等。

四、讨论(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阻止随地吐痰的方法和措施;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分享。

五、总结(5分钟)1.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随地吐痰的危害以及防止随地吐痰的方法;2.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好方法进行肯定和总结。

六、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人是否存在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2.让学生在家中谈论一些健康行为和卫生习惯,了解家庭成员的看法。

板书设计: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不随地吐痰》随地吐痰的危害:1.传播疾病;2.影响公共卫生。

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良好的卫生习惯:1.用纸巾或手帕包住口鼻;2.使用专用的痰盂;3.咳嗽时要遮住口鼻。

培养良好的公民形象:1.尊重他人,让人人都能呼吸新鲜空气;2.随时提醒他人正确的健康行为;3.以身作则,做一个文明人。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不随地吐痰》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不随地吐痰》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不随地吐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是文明小标兵》,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的“不随地吐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幼儿的公共卫生意识,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让幼儿深刻理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从而自觉抵制这一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情景剧道具等。

2. 学具:画笔、画纸、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小动物,在教室里到处“吐痰”,引发幼儿关注。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看到小动物这样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2. 讲解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5分钟)(1)教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

(2)教师结合故事书,讲解不随地吐痰的好处。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情景剧道具,设置一个随地吐痰的场景。

(2)教师提问:“你们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一系列关于不随地吐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和回答。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情景剧表演(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表演一个不随地吐痰的场景。

(2)其他幼儿观看表演,评价哪个小组做得最好。

(2)教师让幼儿谈谈自己以后如何做到不随地吐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不随地吐痰2. 板书内容:随地吐痰的危害不随地吐痰的好处文明小标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画一幅不随地吐痰的宣传画。

(2)回家后,跟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一起讨论如何做到不随地吐痰。

2. 答案:(1)宣传画:幼儿可以自由发挥,画出随地吐痰的危害和不随地吐痰的好处。

小学清洁教案:不随地吐痰

小学清洁教案:不随地吐痰

小学清洁教案:不随地吐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随地吐痰对环境和他人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做到不随地吐痰。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随地吐痰的看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

3. 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随地吐痰的危害、环保知识等内容。

2. 案例材料:关于随地吐痰造成危害的具体案例。

3. 互动游戏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随地吐痰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随地吐痰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随地吐痰的危害,如污染环境、传播疾病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对随地吐痰的看法,并提出解决办法。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关于不随地吐痰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个关于环保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邀请当地环保部门的专业人员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学生们做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讲座,让学生们从专业角度了解随地吐痰对环境的影响。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随地吐痰的现象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七、实践练习:1. 制作宣传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关于不随地吐痰的宣传海报,通过创意设计,提高学生们的宣传积极性。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不随地吐痰的社会实践,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八、家庭作业:1. 写一篇关于不随地吐痰的作文: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随地吐痰的认识和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随地吐痰
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不能随地吐痰及其原因。

2.学生能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要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养成不
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吐痰的危害及在平时生活中,因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在美丽的花店或者在豪华美丽的展览厅里,突然发现在地上有一堆浓痰,那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老师,父母们也经常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吗?吐痰又有些什么害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不随地吐痰”。

二、学习新课:
1.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①因为痰里很多细菌和病毒,能传播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
核等多种疾病,所以不因该随地吐痰。

②而且随地吐痰会弄脏环境,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违反公共道德的
不良行为。

A.不卫生
B.不文明
C.违反公德
有细菌、病毒影响市容自私自利
传播疾病影响形象损人不利己
2.那么我们有了痰怎么办?
A.咽到肚子里去
B.吐到痰盂里
C.吐到墙角里
D.吐到地上,用脚踏掉
E.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
答案是(d e )
原因:痰里有细菌和病毒,咽到肚子里,对人体不利。

吐到墙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环境。

吐到地上用脚踏掉,不但没有把细菌病毒杀死,反而会把细菌和病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把不乱吃零食的原因详细地、声音洪亮地、流利地、复述一遍,看看谁表现的最好!锻炼学生发言的能力。

2.讨论感冒有痰要怎么办?/打喷嚏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3.组织学生表演,吐痰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板书设计:
一、人为什么要吐痰?
二、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三、有了痰怎么办?
四、智力极限
五、小表演
课后小结:
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该次课的内容,并且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吐痰的危害性,积极性高涨。

对问题的回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表现得比较成功,在表演活动中,富有表现力的学生,表演的较形象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