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酸雨及其防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硝酸 酸雨及防治(练习10 含答案)
硝酸酸雨及防治
1.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解析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表现出酸性;后褪色,表现出强氧化性,正确。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被锌还原生成氮氧化物等,而不生成氢气,正确。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因为浓硝酸具有光的不稳定性,正确。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可能是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褪色;也可能是硝酸表现出酸性,中和了氢氧化钠的碱性,酚酞在中性溶液中呈无色,错误。故选D。
答案 D
2.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FeO
B.Na2CO3
C.CuO
D.木炭
解析A符合要求,FeO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和Fe(NO3)3,HNO3表现出强氧化性,同时又表现出酸性;B、C不符合要求,硝酸与弱酸盐及碱性氧化物反应表现出酸性;D不符合要求,硝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 A
3.将铜粉置于稀H2SO4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但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少,而且溶液变蓝,则此盐可能是()
A.NaCl
B.Na2SO4
C.NaNO3
D.Na2CO3
解析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将Cu氧化。
答案 C
4.下列反应,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肯定无关的是()
A.SO2+2H2S===3S↓+2H2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3.2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
(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_____(填序号)。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解析】蔗糖遇到浓硫酸时会被浓硫酸脱水碳化,生成单
质碳,同时放热,使生成的碳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和
SO2,发生的反应为:C+2H2SO4(浓) ==△== CO2↑+2SO2↑+2H2O。
答案:(1)连接好装置,向C中加水至没过长导管,用双手( 或热毛巾)握住B,C中有气泡产生,移开双手,C中导管形 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 (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3)①紫色溶液变为红色 红色不退去(或溶液颜色无变 化) ②氯水退色 SO2+Cl2+2H2O====4H++SO42-+2Cl-
【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退色,说明SO2有漂白性 B.H2S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C.常温下,铝制品容器可盛放浓硫酸 D.6.5 g Zn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 下为2.24 L 【易错选项】D
【易错剖析】(1)易错选项分析 本题易错选D的原因在于不能正确认识浓硫酸与活泼金属的 反应,误认为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ZnSO4和H2;实际Zn与浓 硫酸反应的产物是ZnSO4、SO2和H2O。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 硝酸-酸雨及防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 硝酸-酸雨及防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下列关于浓硝酸性质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 .难挥发 B .能溶于水 C .能与碳反应 D .能与氨气反应
2.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酸溶液的浓度都会降低
B .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
C .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 .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不和铁、铝反应
3.3NH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采用氨氧化法制硝酸,其流程是将氨和空气混合后通入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反应生成NO(g),生成的一氧化氮与残余的氧气继续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1222NO(g)+O (g)=2NO (g) ΔH=-116.4kJ mol 。随后将二氧化氨通入水中制取硝酸。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NaOH 2NO(g)NaNO (aq)−−−
→ B .稀Cu 32HNO (aq)NO (g)−−→ C .2H O
2NO (g)NO(g)−−−→ D .()2SO 32442NH H O(g)NH SO (aq)−−−→ 4.高锰酸钾制氯气: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地康法制氯气:4HCl+O 2催化剂Δ 2Cl 2+2H 2O
二氧锰制氯气:MnO 2+4HCl ΔMnCl 2+Cl 2↑+2H 2O
3-3-2 酸雨及其防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 组——知能训练
1.SO 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 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 2 排放量的是(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 2氧化成SO 3 ④使用CS 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 A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
B .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以与木炭反应
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 使蔗糖碳化这是浓硫酸显示了脱水性。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需要加热,在常温下不反应。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它是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的干燥剂,因其有酸性,所以不能干燥具有碱性的氨气。
答案: D
3.将浓硫酸和2 mol/L 的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析a 、b 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 .a 升华、b 冷凝
B .a 挥发、b 吸水
C .a 蒸发、b 潮解
D .a 冷凝、b 吸水
解析: 图中a 曲线为稀硫酸,其质量减小,原因是溶液中的水蒸发了,b 曲线为浓硫酸,其质量增加,原因是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
答案: B
4.(2011·富阳高一质检)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到含0.200 mol H 2SO 4的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
A .因发生“钝化”而不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5.2.3《硝酸及酸雨的防治》练习题含答案
《硝酸及酸雨的防治》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硝酸叙述正确的是:
A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就会分解
B .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C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D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2.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3.以下关于铜跟浓、稀硝酸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 mol 浓硝酸被还原转移1 mol 电子,而1 mol 稀硝酸被还原转移3 mol 电子,故氧化性稀硝酸强于浓硝酸
B .Cu 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剧烈,故氧化性浓硝酸强于稀硝酸
C .Cu 与浓、稀硝酸反应都不需加热
D .生成等量的硝酸铜,消耗浓硝酸的量多
4.下列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2+Fe 、+H 、+Na 、3-NO
B .3+Fe 、-Br 、+Na 、-I
C .3+Fe 、+4NH 、+H 、2-4SO
D .2+Mg 、-OH 、+4NH 、3-NO 5.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氨可用作制冷剂
B .铵态氮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
C .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D .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2mol,标准状况下,该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 2NO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②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
③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
④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
硝酸 酸雨及防治(教学案1含答案)
硝酸酸雨及防治
【学习目标】
1.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硝酸的氧化性。
2.认识硝酸在相关反应中体现的性质,了解硝酸的保存方法。
3.了解SO2、NO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习重难点】
1.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酸雨形成的原因和防治。
【课前复习】
氨气和铵盐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硝酸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 HNO3的不稳定性
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
b. 贮存: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中,并避光放置于冷暗处
(2) HNO3的强氧化性
①与Cu反应
[实验5-8] 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方程式:(1)Cu+HNO3(浓) :。
(2)Cu+HNO3(稀) :。
结论:硝酸的浓度不同,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也不同。
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②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
③与非金属反应
[资料卡片]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等溶解。
[思考与交流]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
(1) 写出每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2→NH3: 。
NH3→NO:。
NO→NO2: 。
NO2→HNO3: 。
(2) 请分析上述反应中的物质类别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以及每一步反应中含氮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硝酸 酸雨及防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硝酸的性质
1.(2020江苏南京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难挥发
B.常温下不能氧化铜
C.应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D.常温下能使铝片钝化
2.(2020河北石家庄高一开学考试)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稀硝酸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3.(2020黑龙江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制、铁制容器盛装
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2020四川成都棠湖中学高一月考)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过量的稀硝酸和铁反应
B.常温下过量的浓硝酸与铝块反应
C.加热条件下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
D.加热条件下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
题组二金属单质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5.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满足反应条件,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6.(2020四川攀枝花高一期中)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92g Cu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
第五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
第3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硝酸的性质及含氮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2.认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 +
+OH -
===H 2O 。 ②硝酸和氧化钠反应:2H +
+Na 2O===2Na +
+H 2O 。
③硝酸和碳酸钙反应:2H +
+CaCO 3===Ca 2+
+CO 2↑+H 2O 。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
或光照4NO 2↑+O 2↑+2H 2O 。 长期存放的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其分解生成的NO 2溶于硝酸中,实验室常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3)强氧化性
①和金属(Cu)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浓硝酸和稀硝酸
实验现象 浓硝酸反应比较剧烈,铜丝逐渐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逐渐变深蓝色;稀硝酸反应比较缓慢,铜丝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色
实验结论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②与Fe 、Al 反应
酸雨阅读答案
酸雨阅读答案
酸雨阅读答案
1.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多的硫酸和硝酸,导致降水的酸碱值下降的现象。通常说的酸雨是指酸性降水,即酸度低于pH值为5.6的降水。
2.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工厂和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降水下来形成酸雨。
3.酸雨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然环境的危害:酸雨导致土壤酸化,破坏了植物的生
长环境,并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对于水中的生物如鱼类、蟹类等也有一定的危害。
(2)对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危害: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腐蚀了
建筑物表面的石材、金属等材料,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同时,对于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雕塑等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3)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吸入酸雨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此外,对农田中庄稼的影响也会影响到食品安全。
4.如何减少酸雨的形成?
要减少酸雨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工厂和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控制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2)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控制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5.酸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是否存在?
是的,酸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虽然酸雨的程度和影响程度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大部分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面临酸雨问题。同时,酸雨也不仅仅限于降水形式,还会以干沉降的形式对地表和水域造成影响。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练习题及答案
3.3硫的转化(2课时)
第二课时: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
课时达标
1.(原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SO 3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SO 3吸收完全
B.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氯水退色,说明SO 2具有漂白作用
C. H 2S 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D. 医疗上常用BaSO 4作X 射线透视的“钡餐”
2.(选用)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 2有关的是()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
3.(原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酸工业的尾气必须回收、净化处理,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原料
B. 所谓的“酸雨”,主要指含有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形成的酸性雨水
C. 大气中大量的SO 2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D. 消除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原创)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① 干燥的Cl 2 ②Na 2O 2 ③NaCl O ④活性炭⑤SO 2 A.除①外其它都可以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④⑤ D.全部 5. (原创)用化学方法区别SO 2与CO 2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品红溶液
C. 澄清的石灰水
D. 紫色石蕊试液
6.(原创)除去SO 2中的SO 3,并得到
纯净的SO 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
A.水
B.NaHSO 3饱和溶液
C.NaHCO 3饱和溶液
D.98.3%的浓硫酸
7.(下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S ,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S ,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 和洗瓶内的液体Y 可能是()。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5.2.3硝酸酸雨及防治(含答案)
硝酸 酸雨及防治
一选择题:
1.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
A .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 .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 .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 .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D
2.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使金属镁钝化
B .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放出氢气
C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D .室温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硝酸反应
C
3.在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 .2HNO 3+H 2S===S ↓+2NO 2↑+2H 2O
B .2HNO 3+CuO===Cu(NO 3)2+H 2O
C .4HNO 3=====△
4NO 2↑+O 2↑+2H 2O
D .8HNO 3(稀)+3Cu===3Cu(NO 3)2+2NO ↑+4H 2O
D
4.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森林遭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B
5.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 x和碳氢化合物有关
D.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水体污染
B
6.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高频知识点专练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冲刺2023年中考复习化学高频考点训练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pH<7的雨水为酸雨
C.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2.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有害而无利②易燃易爆物应露天存放,紧密堆积③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④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⑤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和CO2()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④⑤
4.上世纪80 至90 年代,我国部分城市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大气遭到严重污染,部分地区受到酸雨危害.下列最不容易被硫酸型酸雨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B.铜制塑像C.铁栏杆D.铝合金门窗
5.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不一定含碳元素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室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7的雨水是酸雨
6.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其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喷淋水能脱去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B.步骤②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CaSO3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节第3课时硫酸酸雨及其防治作业含解析1
第3课时硫酸酸雨及其防治
[基础练]
1.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解析:盐酸易挥发,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遇水放热,使HCl气体的溶解度降低,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使HCl挥发出来.答案:A
2.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SO2、O2、N2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解析:A项中的S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项中的气体都不能用碱石灰干燥;D项中的SO2、Cl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答案:C
3.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燃煤时鼓入足量的空气,不仅有利于碳的燃烧,也有将硫元素转化为SO2。
答案:C
4.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装置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①中暴露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放热,故可由温度变化来验证;②放置一段时间后,胆矾晶体表面会因失去结晶水而变白;③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硝酸钾溶液会因失去部分水而析出晶体;④放置一段时间后,因烧瓶中的浓硫酸
吸收了烧瓶中的水蒸气而使烧瓶中的压强变小,故试管中的水会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5.2.4 酸雨及其防治(基础练)高一化学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5.2.4酸雨及其防治
一、单选题
1.(2021·安徽铜陵一中高一期中)2016年1月1日起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这将对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产生重要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对矿物燃料进行脱硫脱硝可有效防治酸雨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大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答案】B
【解析】“温室效应”主要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酸雨”的形成与氮氧化合物有关,A错误;矿物燃烧时会产生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能够污染环境,对矿物燃料进行脱硫脱硝,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防治酸雨,B正确;pH 小于5.6的酸性降水通常称为酸雨,C错误;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浓度越大,表明空气污染越严重,D错误;正确选项B。
2.(2020·北京高三期末)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
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
【答案】C
【分析】【详解】
A.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汽车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A正确;
B.酸雨具有酸性,能腐蚀碳酸盐、硅酸盐建造的建筑物,能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落入土壤、湖泊使土壤、湖泊酸化,B正确;
C.SO2氧化为硫酸、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酸雨形成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煤燃烧产物中含二氧化硫,加入石灰石后将S元素转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则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起到防治酸雨的作用,D正确;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2.2硫酸酸雨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第一册
课时2 硫酸酸雨及其防治
考点1硫酸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1。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常温下与铜片反应
B.滴加石蕊试液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溶液涂在白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答案: C
解析:常温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与Cu反应,且均呈酸性;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有毒的SO2;利用浓硫酸有脱水性而稀硫酸没有脱水性来区分两种溶液,较简单。
2.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产生大量白雾,下列关于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③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④盐酸具有挥发性⑤盐酸具有还原性⑥气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A。①③⑥B。②④⑥ C.③⑤⑥D。②③④⑤答案: B
解析: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有白雾产生,说明加入的浓硫酸吸水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加快了HCl的挥发,因此该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盐酸具有挥发性,且气态物质的溶
解度与温度有关,该实验现象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及盐酸的还原性无关.
3。(2019·安徽蚌埠二中期末考试)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槽罐车,某新工人违反规定,边吸烟边用水冲洗该车,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对引起爆炸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C.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答案: D
解析: 浓硫酸加水稀释后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4。(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考试)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设计出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实验装置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
【2020(春)化学必修第二册人教版(新教材)】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
1
第
3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
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能列举、描述、辨识硝酸的重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
3.硫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引起的酸雨及防治。
1.通过浓、稀硝酸性质的不同培养学生变化观念。
2.通过研究氮的化合物、硫的化合物的污染,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知 识 梳 理]
知识点一 硝酸
此为硝酸的安全周知卡,硝酸的危险性类别为什么是“腐蚀”,浓、稀硝酸分别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学习下列知识点找到答案: 1.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易挥发,在空气中呈“白雾”状,质量分数95%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1)酸性:属于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如CaCO 3与HNO 3反应CaCO 3+2HNO 3(稀)===Ca(NO 3)2+CO 2↑+H 2O 。
2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4HNO 3=====受热或光照
4NO 2↑+
O 2↑+2H 2O 。
市售浓HNO 3呈黄色,因硝酸分解产生的NO 2溶在硝酸里,故浓HNO 3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置于冷暗处,不能用橡胶塞。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除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a .Cu 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Cu 与稀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注意:[实验5-8]的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 组——知能训练
1.SO 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 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 2 排放量的是(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 2氧化成SO 3 ④使用CS 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 A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
B .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以与木炭反应
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 使蔗糖碳化这是浓硫酸显示了脱水性。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需要加热,在常温下不反应。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它是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的干燥剂,因其有酸性,所以不能干燥具有碱性的氨气。
答案: D
3.将浓硫酸和2 mol/L 的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析a 、b 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 .a 升华、b 冷凝
B .a 挥发、b 吸水
C .a 蒸发、b 潮解
D .a 冷凝、b 吸水
解析: 图中a 曲线为稀硫酸,其质量减小,原因是溶液中的水蒸发了,b 曲线为浓硫酸,其质量增加,原因是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
答案: B
4.(2011·富阳高一质检)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到含0.200 mol H 2SO 4的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
A .因发生“钝化”而不反应
B .产生的SO 2为0.100 mol
C .产生的SO 2少于0.100 mol
D .除SO 2外还会有H 2产生
解析: 锌与浓硫酸不会“钝化”,故A 选项不正确;开始发生:Zn +2H 2SO 4=====△
ZnSO 4+SO 2↑+2H 2O ,随反应进行,H 2SO 4浓度变稀,又发生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因生成SO 2的反应中消耗H 2SO 4的物质的量不到0.200 mol ,故生成的SO 2少于0.100 mol ,因此本题C 、D 选项正确。
答案: CD
5.m g 铜与足量的浓H 2SO 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 气体,则被还原的H 2SO 4的量是(双选)( )
A.m 32 mol
B.m 64 mol
C.98n 22.4
g D.196n 22.4 g 解析: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m 64 mol n 22.4
mol 参加反应的Cu 、生成的SO 2与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BC
6.(2011·常德高一质检)三位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
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定试液中有SO 2-4。
方案甲:试液――→BaCl 2溶液白色沉淀――→足量稀HCl
沉淀不溶解
方案乙:试液――→足量稀HCl 无沉淀――→BaCl 2溶液白色沉淀
方案丙:试液――→足量稀HNO 3无沉淀――→Ba (NO 3)2溶液白色沉淀
试评价上述各种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方案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方案甲:不严密。因为含有Ag +而不含SO 2-4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此方
案的现象
方案乙:严密。因为只有含有SO 2-4的无色透明溶液才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方案丙:不严密。因为含有SO 2-3而不含SO 2-4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7.(2011·长沙高一质检)(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 瓶的溶液退色,C 瓶的溶液不退色。A 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B 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 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