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节能方案和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 -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 -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433bcc6c175f0e7dd137ae.png)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 -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建筑节能使用范围1、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
2、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使用期内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电梯和冷热水供应等的能耗。
建筑节能包括范围的能耗一般占一国总能耗的30%左右。
建筑节能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
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
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
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
小区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小区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3393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e.png)
小区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小区节能改造工程是指对现有小区建筑、设施及设备进行部分或全部更新改造,达到节约能耗、提升居住舒适度、保护环境等目的的工程项目。
小区节能改造涉及建筑外墙保温、采暖系统改造、照明系统升级、水电系统改造等方面。
通过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实现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并能够促进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内容1. 建筑外墙保温对小区建筑外墙进行保温改造,主要包括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优化。
通过在外墙表面粘贴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采用有机硅防水保温砂浆进行封闭保温施工,提高保温效果,保障工程质量。
2. 采暖系统改造对小区采暖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新型节能设备,替换老旧的采暖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采暖成本。
同时,对供暖管道进行维修和清洗,提高管道的传热效果,保障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照明系统升级对小区公共场所、绿化带等区域的照明系统进行升级,采用LED灯具进行替换,提高照明效果并减少能耗。
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管理,降低能耗,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 水电系统改造对小区的水电系统进行改造,主要包括水管、排水系统、水泵等设备的更新和优化。
通过更换高效节能的水泵设备,减少水泵的能耗,降低水费支出。
同时,对排水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小区节能改造工程由专业施工队伍负责进行施工,施工队伍要经过相关资质认证和培训,熟悉节能改造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2. 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操作,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对建筑外墙保温工程要求进行水平放线、刮涂砂浆、贴保温板、砂浆抹平等工艺步骤,保证保温材料的牢固粘贴和外墙的整体性。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56ed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b.png)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全球总能源消耗的40%,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建筑密度和能耗占比更大。
因此,建筑节能是实现能源节约和减排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带来更洁净、更高效和更环保的建筑。
1.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建筑节能中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通过降低墙体的导热系数,减少建筑的传热量,降低能耗并达到保温的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的保温材料有岩棉板、聚氨酯、挤塑板等。
其中,挤塑板因其导热系数低,强度高,容重轻和防水性好而被广泛应用。
2. 隔热玻璃和窗户建筑玻璃及窗户是建筑能耗中的主要部分。
建筑隔热玻璃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能够减少外界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并提供隔音效果。
此外,可以加装中空隔热玻璃和框料两用窗户等,进一步降低窗户的导热系数,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3. 可再生能源设施可再生能源设施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
它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以减少使用传统的化石燃料,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房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都是可再生能源设施中的常见设施。
4. 独立式建筑物(Passive House)设计独立式建筑物是一种通过设计方法达到最低能耗水平的建筑物。
其设计理念就是在无需机械设备的辅助下,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来避免能量损失。
例如,构建房屋的在结构中加入热桥,设计合适的通风口,以及使用优质隔热材料等。
这一建筑节能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的综述。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对未来的能源需求和减少环境污染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应该成为今后建筑设计和建造的重点之一。
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建筑工程节能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6158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3.png)
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日益关注,建筑工程节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各种节能措施被广泛采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节能措施:
1. 外墙保温:通过在外墙表面添加保温材料,减少墙体传热,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2. 高效隔热材料的使用: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高效隔热材料,如岩棉、聚苯乙烯等,能够显著减少建筑物的散热,提高整体能效。
3. 玻璃幕墙:通过选择高性能的隔热玻璃,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能量交换,达到节能效果。
4. 太阳能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板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LED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照明设备,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6.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的建筑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和照明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采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
能、水能等,以替代传统能源。
8. 水资源利用: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厕所冲洗器等设备,减少用水量,降低能源消耗。
9. 高效空调系统:采用节能型空调设备和空调控制系统,合理利用风冷却和换热器等技术,降低空调设备的功耗。
10. 建筑节能监测系统:安装建筑节能监测系统,监测和分析建筑能耗数据,实时调整能源使用策略,提高节能效果。
这些节能措施虽然在建筑工程中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成本,但长期来看,不仅能够为建筑物节省能源费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419c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2.png)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一、室外环境与能源规划1.1 室外环境设计应注重自然通风、采光和降低能耗,合理规划绿地、水系、道路等设施。
1.2 能源规划应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回收及节能措施,以降低建筑能耗。
二、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升2.1 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改造,提高其热工性能,以降低热量传递。
2.2 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隔热涂料等,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三、门窗节能改造3.1 采用高效节能门窗,如断桥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门窗等,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3.2 合理设计门窗开启方式,以保证通风和采光的同时,降低能耗。
四、空调及供暖系统节能改造4.1 采用高效节能空调及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4.2 优化空调及供暖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智能化控制,以降低能耗。
五、照明与电器设备能效提升5.1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LED灯具,减少照明能耗。
5.2 选用高效节能电器设备,如一级能效的家用电器等。
六、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改造6.1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热水等。
6.2 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
6.3 将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水资源利用与节水改造7.1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马桶、节水淋浴设施等。
7.2 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后用于冲厕、绿化等用途。
7.3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用水安全。
八、建筑智能化与控制系统升级8.1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
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2 建立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3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九、室内环境质量与舒适度提升: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和人体舒适度;优化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噪音污染;提高室内光照度和减少眩光;采用环保材料和无毒涂料等措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4a719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7.png)
新型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太阳能利用技术: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制冷和热水等应用,降低能耗。
风能利用技术:利用风能进行发电,为建筑提供绿色能源。
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土壤温度稳定的特点,为建筑提供冷暖空调系统。
节能建筑材料:采用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提高建筑保温性能, 降低能耗。
实例:某住宅小区采用外墙保温 材料,有效降低能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范围:住宅、办公楼、商业 建筑等各类建筑
实例:某商业建筑采用节能门窗, 提高建筑能效
能耗评估方法与标准
能耗评估方法: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测量、计算和比较不同 设计方案或运行模式的能耗。
评估标准:制定和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 方面的能效指标。
优化措施:根据能耗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如改进建筑设计、选用高效节能 设备、调整运行模式等。
节能效果评估:对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节能率、投资回收期等 方面的评估。
节能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评估现有设计方案:对现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优化设计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提高节能效果。
优劣
优化建议:根 据检测与验证 结果,提出针 对性的节能优 化方案,提高 建筑的能效水
平
法律法规:遵 守国家和地方 的相关法律法 规及标准,确 保节能效果的 合法性和有效
性
案例一:某住宅小区的节能设计
地理位置:位于北方寒冷地区
设计理念:以节能、环保、可 持续发展为目标
建筑特点:采用保温材料、太 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设施
小区节能改造方案
![小区节能改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4547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a.png)
-供暖系统:替换老旧锅炉,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设备。
-空调系统:更新为高能效比的空调机组,优化空调运行策略。
-可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利用清洁能源。
3.公共设施与电气设备
-照明系统:更换为LED灯具,实现节能照明。
-电梯优化:通过电梯能源回馈和智能控制,降低能耗。
3.技术保障:与专业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确保改造效果。
4.宣传培训:加强小区居民节能意识培训,提高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5.后期管理: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加强后期运营维护,确保改造效果持续稳定。
六、预期效果
1.节能效果:预计改造后,小区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
2.环保效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二、改造目标
1.实现小区能源消耗综合降低20%以上。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小区环境质量。
3.提高居民节能意识,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三、改造范围与内容
1.建筑节能改造
-外墙保温:采用高效保温材料,提高外墙保温性能。
-门窗优化:更换为双层中空玻璃,提高门窗的密封性能。
-屋面改造:增加屋面保温层,减少热传导损失。
(3)屋面改造:对屋面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降低屋面传热损失。
2.能源系统优化
(1)供暖系统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设备,提高供暖系统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空调系统改造: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优化空调系统运行策略,降低空调能耗。
(3)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传统能源消耗。
小区节能改造方案
第1篇
小区节能改造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占有相当比例。为了提高小区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本方案针对某小区进行节能改造,旨在为居民创造舒适、节能的生活环境。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2712d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0.png)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是指为了提高居住建筑的能源利用效果,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下面是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的介绍。
第一,建筑整体设计。
在居住建筑的整体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的朝向、气候条件、地形等因素,合理布局建筑的形状和朝向,以获得最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同时,要充分利用建筑造型和材料的特点,减少能源损耗。
第二,建筑外墙外保温。
在居住建筑的外墙设计中,要考虑外保温的要求。
采用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构造,防止热量的散失和漏出,减少对室内空调的依赖。
同时,要注意外墙的防水和防潮措施,避免因水分渗透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第三,建筑窗户和门的设计。
窗户和门是建筑内外热量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因此其设计是节能的重要方面。
要选择高隔热性能的玻璃和窗框材料,减少能量的传导和辐射损失。
同时,要考虑合适的尺寸和布局,以优化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第四,建筑屋顶设计。
屋顶是建筑中最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和热量影响的部分,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屋顶的隔热性能和防水措施。
选择适当的屋顶材料和层压结构,减少热量的吸收和传导,并增加屋顶的反射性能,降低室内温度。
第五,建筑室内设计。
在居住建筑的室内设计中,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舒适需求,提供合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
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和电器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要注意空气质量的控制,避免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
第六,建筑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
在居住建筑的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灵活调节供暖和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通过合理的建筑整体设计、外墙保温、窗户和门设计、屋顶设计、室内设计以及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10062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2.png)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随着人们的节能意识不断增强,建筑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一、 passivhaus标准Passivhaus标准是指将建筑的热量损失降至最低水平,达到被动式热补给的目的。
这一标准要求建筑必须具备极佳的保温性能、通风透气性以及严格的气密性。
其中许多技术方案,例如设计严格的封闭隔热、采用三重玻璃窗户、保持室内外的大气压力平衡等,都可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
二、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土壤恒定的温度为建筑供暖和冷却的一种技术。
采用地源热泵可以大大减少采暖和冷却的能源消耗。
具体的技术措施包括地下水源利用、水土和岩石库存热等方式。
地源热泵系统的维护和运作比传统的供暖和冷却系统更为简单。
三、便携式太阳能发电便携式太阳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小型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低消耗、环保、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应用。
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照明、电器插座、空调和电梯等方面,从而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四、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是比传统建筑更具有节能效果的一种建筑结构方式。
由于钢结构建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大量减小建筑物的自重。
五、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是电气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加上计算机集成控制的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利用智能化控制可以提高建筑的自动化水平,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控制建筑内环境的参数,例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可以实现建筑能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提高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备手段。
我们应该从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全面考虑,加强技术创新,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实现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居住建筑建筑节能方案
![居住建筑建筑节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d6b1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8.png)
居住建筑建筑节能方案建筑节能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方式,以及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居住建筑节能方案。
首先,可以采用合理的建筑设计来实现节能。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阳光、风力和地热等自然资源,减少对空调和供暖等能源的依赖。
比如,建筑物的朝向可以合理安排,使得充分利用阳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建筑外墙可以采用保温隔热材料,降低能量的散失。
大面积的窗户可以使用节能玻璃,减少热量的损失。
同时,还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自给自足。
其次,可以优化建筑物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可以采用地源热泵或空气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风系统可以设计成可调节的,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速和风量,实现节能。
空调系统可以使用智能控制技术,根据室内温度和人员数量自动调节制冷或供暖的程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另外,可以采用智能化的建筑管理系统,实现对能源的管控和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监测和控制。
比如,室内照明可以采用光感应技术,根据室内光照程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时间。
水电表可以采用远程抄表技术,方便实时监测用电情况。
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和系统的运用,可以及时发现能源的浪费和损耗,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建筑节能还可以通过改进居住者的行为习惯来实现。
居住者可以养成合理使用能源的习惯,如关灯、关空调、关门等,避免能源的浪费。
在没有人在家的时候,可以将电器设备全部关闭或者设置定时关机,避免长时间的待机。
在洗澡时,可以减少热水的使用时间,或者使用更高效节水的洁具设备,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综上所述,居住建筑的节能方案有很多种,但核心都是通过改善建筑设计、优化能源利用系统、应用智能化设备和改进居住者的行为习惯来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
房屋节能设计方案
![房屋节能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d17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0.png)
房屋节能设计方案房屋节能设计方案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使用合理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房屋节能设计方案:房屋节能设计方案房屋的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也可以改善居住环境。
下面是一个房屋节能设计方案。
1.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高性能保温材料和节能玻璃等。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降低房屋内部的能源消耗。
2. 采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开窗设计,使得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得到充分利用。
这可以减少对空调和照明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3. 使用节能灯具和电器设备:在房屋的照明系统和电器设备中使用节能灯具和高效能电器设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电力供应的需求。
4. 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在房屋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热水需求。
这种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对电力或燃气的依赖,节约能源。
5. 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在房屋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供给房屋使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为房屋提供电力,还可以对余电进行储存,使得能源利用更加高效。
6. 设计热回收系统:在房屋的暖气和空调系统中设计热回收系统,可以将室内排出的废热再利用,供给给暖气和热水系统使用。
这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7. 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在房屋的屋顶和庭院等区域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存储起来供给给浇灌和冲洗等非饮用水需求。
这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通过以上的节能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房屋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房屋的居住环境也会得到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进行房屋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房屋的节能性,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实现节能的目标。
建筑节能工程专项方案
![建筑节能工程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2da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6.png)
建筑节能工程专项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能耗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提高建筑物的能效,节能工程已经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就建筑节能工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专项方案。
二、建筑节能工程的重要性建筑物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其中包括了建筑的制造、施工、使用和拆除等方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建筑物占全球综合能源消耗的40%,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
因此,要解决能源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建筑节能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设备的使用等方方面面。
要想真正实现建筑节能,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措施制定。
三、建筑节能工程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建筑节能工程需要从全局出发,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整体考虑建筑的节能问题,从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
2.技术先进性原则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需要采用最新的节能技术和装备,以提高建筑的能效。
3.经济性原则在进行建筑节能工程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以确保在实施节能措施时,不至于增加投资成本。
4.可持续性原则建筑节能工程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建筑在提升能效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五、建筑节能工程的技术措施1.建筑外墙节能技术外墙是建筑的外部保护结构,也是建筑能耗的重要部分。
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双层幕墙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能耗,提高建筑的能效。
2.建筑采光透气技术采光透气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采光系统和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照明和空调能耗,降低建筑的能耗。
3.建筑空调供暖系统技术空调供暖系统是建筑的主要能耗部分。
使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智能温控系统和更换效率更高的供暖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
4.建筑节能材料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对于提高建筑的能效至关重要。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577ec6ff5335a8102d22067.png)
摘要:通过对既有建筑几种简单易行的节能改造措施的实施,使既有建筑基本达到节能要求。
关键词:节能改造技术措施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500多亿平方米,其中60%是非节能既有居住建筑。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既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又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否则我国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则无法实现。
针对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简单易行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楼梯间的节能改造楼梯间一般是按非采暖房间设计的,属于内围护结构。
但是实际上许多单元入口门设计简陋形同虚设,甚至没有门,冬季冷风长驱直入,使楼梯间成为建筑节能的一个薄弱环节,其能耗一般可以达到整栋建筑物的10-20%。
同时,在整栋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工作中,楼梯间是最容易处理的,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1在单元门入口设置一个防寒风斗,阻止冬季冷风进入楼梯间。
我国北方许多建筑为了充分利用南向房间,将单元门入口朝北向开,因此,加设防寒风斗时应将门斗的入口转折90度,转向朝东开,以避开冬季的主要风向———北风和西北风。
1.2安装智能化门铃和对讲系统,代替原来简陋的单元入口门。
既能利用智能化防盗金属门优良的整体性彻底封闭单元入口,较好地解决楼梯间的隔热保温问题,又能对整个单元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能够获得全体住户的理解和支持。
2阳台的节能改造阳台的节能改造不仅是简单地封闭阳台,封闭阳台在冬季确实可以起到保温隔热作用,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但在夏季封闭的阳台有可能成为阳光温室,对室内空气起到加热作用,大量消耗制冷能耗。
阳台的节能改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1采用节能窗(如:PVC塑钢框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等)封闭阳台。
阳台封闭起来以后,冬季阳台空间成为一个阳光室。
该空间处于室内和室外之间,具有中介效应,成为一个缓冲区或过渡带,使室外自然界的冷热变化不会直接作用于室内,从而改善了居室环境。
在冬季,由于直接获得太阳的热能,阳台变成温度波动较大的空间,加热的空气会立即为相邻的房间提供采暖。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6e1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f.png)
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一、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
合理的围护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一)外墙保温外墙保温是目前常用的节能措施之一。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有聚苯板、挤塑板、岩棉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保温材料的粘贴牢固,避免出现空鼓、开裂等问题。
(二)屋顶保温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对建筑节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保温系统,即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保温层,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在屋顶设置种植屋面或蓄水屋面,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的蒸发来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
(三)门窗节能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量散失的薄弱环节。
应选择节能型门窗,如断桥铝门窗、中空玻璃门窗等。
断桥铝门窗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
中空玻璃门窗则可以通过中间的空气层来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此外,还应注意门窗的密封性,避免出现缝隙导致热量散失。
二、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空调系统是建筑中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之一,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一)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类型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规模,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类型。
例如,对于大型商业建筑,可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对于小型住宅建筑,可以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新型空调系统,这些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二)优化空调系统设计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合理确定空调系统的负荷,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设计。
同时,还应优化空调系统的风道和水管布置,减少阻力损失。
此外,还可以采用变频技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频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加强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加强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合理设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湿度等,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0c274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7.png)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标准,它旨在促进建筑设计者和建筑使用者采取节能措施,以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一、能源节约设计原则节能设计原则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
在节能设计原则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居住建筑应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空气污染,减少水污染,减少噪音污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2、使用节能设备和材料。
居住建筑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3、合理设计空间。
居住建筑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利用自然光和空气,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4、使用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二、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调控技术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1、空气调节技术。
建筑空气调节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减少能耗。
2、照明调节技术。
建筑照明调节技术可以通过节能灯、定时器和调光器等设备,改善室内照度,同时减少能耗。
3、供暖调节技术。
建筑供暖调节技术可以通过采暖系统和节能调控系统等设备,改善室内供暖,同时减少能耗。
4、排风调节技术。
建筑排风调节技术可以通过新风系统和节能调控系统等设备,改善室内通风,同时减少能耗。
三、建筑节能管理建筑节能管理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筑节能审计。
审计是检查和评估建筑物的节能状况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确定存在的节能潜力,以及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节能效果。
2、建筑节能评估。
评估是计算建筑物节能效果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并进行正确的节能措施。
3、建筑节能改造。
改造是提高建筑物节能效果的重要方法,可以采取改善建筑空气质量、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提高节能设备性能等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四、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标准,它旨在促进建筑设计者和建筑使用者采取节能措施,以减少建筑物能源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宿舍楼建筑节能施工方案
![宿舍楼建筑节能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6d6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9.png)
宿舍楼建筑节能施工方案为了提高宿舍楼建筑的节能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选用低热传导系数、高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如聚苯板、玻璃纤维等材料,有效隔绝室外高温和低温对室内的影响。
2.采用双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冬季室内热量的散失和夏季室外热量的进入。
同时,选择带有隔热膜的玻璃窗,可以进一步增强窗户的隔热性能。
3.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在设计宿舍楼时,要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如安装新风系统、排气设备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并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提高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4.采取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宿舍楼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供宿舍楼的照明、电器等设备使用,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5.合理利用被动调温技术:利用被动调温技术,如合理设置阳台、夏季窗户遮阳、冬季窗户保温等,来减少室内外温差对室内的影响,降低室内空调和供暖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能耗。
6.安装节能照明设备:采用LED等节能灯具,提高照明效果的同时减少能耗,并在室内设置感应开关和定时开关,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7.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以地下的恒定温度为能源,可以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提供暖气,既节能又环保。
8.安装节能设备:在宿舍楼内安装能耗监测和控制系统,及时掌握能耗情况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可以安装高效能的空调设备和供热设备,减少能量的损耗。
9.实施节约用水措施:在宿舍楼内安装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鼓励学生在使用水资源时节约用水,减少能源的消耗。
10.建立宿舍楼节能管理体系:建立宿舍楼节能管理体系,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的管理,监测能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宿舍楼的节能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宿舍楼的能耗将显著降低,能够提供一个舒适、绿色、节能的居住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
建筑节能改造有哪些可行的方案
![建筑节能改造有哪些可行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1f25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a.png)
建筑节能改造有哪些可行的方案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节能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有效的节能改造,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为用户节省大量的能源费用。
那么,建筑节能改造究竟有哪些可行的方案呢?首先,加强建筑的围护结构保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门窗等部位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通道。
对于外墙,可以采用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的技术,在外墙表面增加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减少热量通过墙体的传递。
屋顶的保温改造可以在屋顶铺设保温层,常见的保温材料有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珍珠岩等。
同时,做好屋顶的防水处理,确保保温层的长期有效性。
门窗是建筑保温的薄弱环节,更换高性能的门窗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选择断桥铝门窗,其窗框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有效阻止热量的传递。
使用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中间填充惰性气体,如氩气,能显著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
此外,安装密封胶条,保证门窗的密封性,防止冷风渗透,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优化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系统也是节能改造的关键。
对于传统的集中供暖系统,可以考虑进行分户计量和分室控温改造。
通过安装热量表和温控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调节室内温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对于空调系统,可以选用能效比更高的空调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高效运行。
同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参数,实现节能运行。
在照明方面,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有效的节能措施。
将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更换为 LED 灯,LED 灯具有能耗低、寿命长、光效高等优点,能大大降低照明能耗。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的自然采光情况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避免无人时灯光长亮造成的能源浪费。
另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是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途径。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建筑节能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dd24b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c.png)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住宅节能改造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以帮助业主和施工方更好地了解和实践住宅节能改造。
二、节能改造方案设计1. 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根据建筑面积、户型、采暖方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高效节能设备,如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
2. 加强外墙保温: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在外墙表面进行保温处理,减少散热损失。
3. 改善门窗密封性:更换密封性较好的门窗,或在原有门窗上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冷空气流入。
4. 优化采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暖系统运行方式,如增加供暖管道长度、调整供暖温度等。
5. 安装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自动调节,减少能源浪费。
三、施工要点1.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充分了解业主需求和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对现场进行规范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 设备安装:根据设备说明书进行设备安装,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4. 保温材料选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保温材料,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保温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5. 竣工验收:在竣工前对整个改造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改造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1. 外墙保温技术难点:外墙保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材料选择、防水处理等。
解决方案为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效保温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2. 采暖系统优化技术难点:采暖系统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管道布局、温度控制等。
解决方案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管道布局和温度控制,以达到最佳的供暖效果。
3. 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难点:智能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设备选用、软件开发等。
解决方案为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和软件,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
建筑节能方案
![建筑节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5055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d.png)
建筑节能方案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挑战。
建筑节能方案是指通过使用更加高效的技术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建筑物能源的使用,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在本文中,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建筑节能方案及其效果。
一、采用高效隔热材料隔热材料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可以有效减少冷热量的传递。
常见的高效隔热材料包括保温板、保温毡和保温砂浆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建筑外墙和屋顶的能量损失,从而减少对空调和供暖系统的依赖。
二、智能门窗系统门窗是建筑中能量流失最多的部分之一。
采用智能门窗系统可以大大降低能量损失。
智能门窗系统通过传感器感应室内外温度,并自动调节门窗的开合程度,以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此外,一些系统还可以根据室内光线的不同自动调节窗帘,提高自然采光的利用效率。
三、高效供暖和冷却系统采用高效供暖和冷却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策略之一。
例如,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进行冬季供暖和夏季冷却,比传统的暖气和空调系统更加节能高效。
此外,通过使用智能温控器,可以根据不同房间的需要进行精确的温度调节,有效节约能源。
四、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节能的另一个关键方案。
太阳能光伏系统和风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系统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此外,一些先进的技术还可以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余热和废水转化为能源,有效利用资源。
五、建筑设计优化优化建筑设计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
采用被动式设计原则,如优化建筑朝向、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此外,使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和环保建材也是建筑设计优化的重要方面。
六、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除了技术措施,建筑节能方案还需要加强管理。
建筑物的节能使用需要全员参与,包括建筑师、设计师和居民等。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节能标准,并定期进行能源消耗的监测和评估,有助于持续改善建筑节能效果。
结论通过采用高效隔热材料、智能门窗系统、高效供暖和冷却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设计以及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建筑节能方案和技术措施10.各县(市、区)规划建设局(建设局),市属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开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局属各管理部门:10.为了促进我市居住建筑节能工作健康发展,有效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局组织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温州建设集团等单位编制了《温州市居住建筑节能推荐方案技术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5.温州市居住建筑节能推荐方案技术措施14.第一章总则10.一、为了促进我市居住建筑节能工作健康发展,有效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06 〕49 号)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1、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技术措施。
10.二、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和管理遵循系统设计、质量保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做到建筑节能与自然通风、日照组织设计相结合;外围护保温与遮阳隔热措施相结合;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洪利用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市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10.三、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我市各类经济适用房、安置房,并应执行现行建筑节能设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商品住宅(含高档住宅)可参照本技术措施执行。
14.第二章节能设计要点10.一、设计总则10.1、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或接近南北向。
建筑平面不宜过于曲折变化,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30,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35。
10.2、建筑开窗面积不宜过大,无外遮阳措施西窗窗墙面积比宜≤0.25,东、南、北朝向及有外遮阳西窗窗墙面积比宜≤0.3,东、南、北朝向有外遮阳窗墙面积比宜≤0.35。
10.3、外窗宜设置外遮阳,窗户的遮阳构造形式应根据其所在朝向选择。
适宜的遮阳构造形式除能有效地遮挡太阳辐射热外,尚应能避免遮阳本身受热后长波辐射热进入室内,以及对窗口通风特性产生的不利影响。
10.4、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要点10.二、外墙节能设计要求10.1、当外墙的传热系数K≤1.5时,热惰性指标D≥3.0;当外墙的传热系数K≤1.0时,热惰性指标D≥2.5。
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
10.2、外墙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以减少外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10.3、外墙保温形式应优先采用外墙自保温和外墙内保温形式。
10.三、门窗节能设计要求10.1、户门和外窗传热系数应满足规范要求。
10.2、10.门窗洞口位置设置应有利于组织穿堂风和提高平面利用率。
10.3、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10.Ⅲ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Ⅱ级。
10.4、楼梯间应采用可开启的封闭式门窗。
10.四、屋面节能设计要求10.1、当屋面的传热系数K≤1.0时,热惰性指标D≥3.0;当屋面的传热系数K≤0.8时,热惰性指标D≥2.5。
10.2、屋顶宜采用外保温,外隔热措施。
屋顶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以减少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10.3、屋顶宜采用各种不同构造形式的倒置屋盖,可采用绿色植被屋顶。
不上人的平屋顶可采用在架空板下设置保温层、防水层的架空通风屋面。
10.五、架空楼板节能设计10.1、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的传热系数K≤1.5。
10.2、楼面宜采用吸热系数小的材料。
10.3、如采用与楼面构造层结合的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时,面层宜用导温系数较大的面层材料。
13.第三章13.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和设备节能设计10.一、常用墙体节能设计10.(一)外墙墙体自保温体系:10.1、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砌筑砂浆+ 专用界面剂+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片+抗裂抹面砂浆+ 饰面材料;10.2、轻集料复合砌块+混合砌筑砂浆+ 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片+ 抗裂(防水)抹面砂浆+ 饰面材料。
10.(注:当传热系数K值不足时,应在钢筋混凝土圈梁﹑过梁﹑构造柱﹑剪力墙等外墙冷、热桥部位做保温措施。
)10.(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内保温体系:外墙基层+ 专用界面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镀锌钢丝网片+抗裂砂浆+抗裂柔性腻子刮平+饰面材料。
10.二、常用门窗节能设计10.(一)选用的节能建筑门窗的传热系数值应满足窗墙面积比要求,常用门窗类型有铝合金普通中空玻璃窗、PVC塑料普通单层玻璃窗、PVC塑料普通中空玻璃窗。
10.三、设备节能设计10.(一)积极应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和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技术,鼓励在有条件的居住建筑小区采用热、电、冷联产技术。
10.(二)建筑电气应采用能耗低、效率高的节能产品,采用具有声、光控制功能的照明开关、具有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功能的智能化节能控制设备。
10.(三)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设备,应优先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节能型采暖、空调产品,如高效供热供冷装置、高效介质输送设备、确保高效运行的节能调控设备等。
10.(四)居住建筑当采用集中采暖、空调时,应设计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热(冷)量计量设施。
10.(五)10.居住建筑不宜采用直接电热式采暖和热水供应设备。
10.(六)未设置集中空调、采暖的居住建筑,在设计统一的分体空调器室外机安放搁板时,应充分考虑其位置有利于空调器夏季排放热量、冬季吸收热量,并应防止对室内产生热污染及噪声污染。
10.(七)给排水设计应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及配水件。
应充分利用市网压力,减少二次供水范围,控制各分区的压力值。
二次供水应使水泵在高效区运行,对于不设高位水箱的供水系统,应采用变频供水设备。
热水系统中热交换器、热水管道、回水管道等均应做保温,热水系统应设循环管道。
14.第四章材料性能要求10.一、建筑节能产品包括门窗、玻璃、自保温墙体材料、专用砂浆和保温砂浆等均须取得建设部或省建设厅节能产品认定证书。
10.二、节能材料和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进场材料复检试验。
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质量等10.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有关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
10.三、建筑节能门窗应满足以下要求:10.(一)铝合金型材应符合《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1-5)—2004性能要求,PVC型材应符合《门、窗框有硬聚氯乙烯(PVC)型材》GB/T 8814—1998性能要求。
对铝合金主要受力杆件、PVC窗受力杆件衬钢厚度应进行强度复核计算。
10.(二)中空玻璃应由有整套生产设备的材料商生产,并满足露点、密封性能、耐紫外线辐照性能、气候循环耐久性能、10.高温高湿耐久性能,经取得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后方可使用。
10.(三)门窗密封条应符合《塑料门窗用密封条》GB/T 12002—1989要求;发泡剂宜采用防火型,密封胶应采用硅硐中性密封胶,并按《硅硐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03要求。
10.四、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产品标准和浙江省《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DB33/T1022-2005要求。
砌块厚度不应小于240㎜,密度级别为B07或B06,应用于外墙的砌块强度等级不应小于A5.0内墙不小于A3.5。
10.五、轻集料复合砌块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2002的要求。
轻混凝土实心率应大于75%,砌块壁厚不应小于70mm,密度等级≤1200kg/m10.310.,强度等级应≥A5.0。
10.六、聚合物保温砂浆性能应符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的要求;10.七、胶粘剂应按规定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检验。
胶粘剂与保温板的拉伸粘结,破坏部位应于保温板内。
10.八、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轻集料复合砌块材料,砌筑时用M5.0的混合砂浆。
外墙外侧宜采用抗裂砂浆抹面,专用砌筑砂浆、抗裂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5.0。
10.九、水泥宜选用3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10.十、细砂细度模数宜在1.6及以上的。
砂料中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不得含有害物质、草根等杂物。
10.十一、磨细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天。
14.第五章施工10.一、一般规定10.(一)10.保温工程必须进行设计,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10.(二)承担保温工程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0.(三)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具备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方案,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10.(四)水暖、电气工程的暗管线、接线盒等必须埋设完毕,并应完成暗管线的穿带线工作。
10.(五)门窗洞口应通过验收,洞口尺寸、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门窗框应安装完毕。
10.(六)保温层施工前,应进行基层处理,基层应坚实、平整,湿度应符合规定并经施工质量验收合格。
10.(七)除按设计要求外,在墙体的转角、门窗洞口的阳(阴)角部位和砌块墙体与混凝土剪力墙﹑柱﹑梁交接处表面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镀锌钢丝网片作加强处理。
自10.保温砌体外墙外侧宜满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镀锌钢丝网。
10.(八)墙面、柱面和门窗口的护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10.(九)卫生间、厨房等潮湿部位,墙面必须按设计要求做防水防潮处理。
10.(十)基层干燥有难度时,基层与保温板之间应做排气处理。
10.(十一)操作地点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10.(十二)保温层应及时做上保护层,不得长期裸露。
10.二、施工要点10.(一)自保温砌体施工:10.1、砌块在砌筑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宜控制在15%以内,复合保温砌块砌筑时,含水率宜在8%10.以内;10.2、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砂浆干法施工;10.3、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复合保温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灰缝厚度按设计要求,并做到随砌随勒,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10.4、自保温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完并应至少间隔应在两周后,再将其补砌挤紧,斜度以60度为宜;10.5、自保温墙体的外墙与混凝土剪力墙﹑柱﹑梁及现浇混凝土窗台的交接处的构造做法及为了防止“热桥”或“冷桥”的影响所采取附加保温措施,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10.(二)内保温砂浆施工:10.1、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渍和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空鼓、疏松部分应剔除干净,如基层表面有油迹,应先用5-10%火碱水溶液清洗两、三遍,再用清水冲刷干净;10.2、建筑物首层外保温墙体阳角应用双层玻纤网格布或用400g玻纤网格布单层护角,护角高度一般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