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酸碱盐》7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酸碱盐》7](https://img.taocdn.com/s3/m/a6fc27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6.png)
7.2.1常见的酸(拓展培优)实验探究题1.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填字母序号)。
2.某校甲、乙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分别做了A、B、C二组实验∶(1)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C 组实验的现象为(2)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同时将三组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对气体成分及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NaAlO2+HCl+H2O= NaCl+Al(OH)3↓③Al(OH)3+NaOH=NaAlO3+2H2O【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组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气体为CO2、H2;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AlCl3、NaCl、、(3)【交流与反思】乙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组同学得出气体成分的结论不严谨,其理由。
(4)甲、乙小组同学所做实验相同,得出的实验结论却不同,原因是。
(5)【拓展与应用】只用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AlCl3与过量NaOH在溶液中的反应∶。
3.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1)(推理假设)上述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2)(实验探究)(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①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 是酸碱指示剂中的溶液.②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3)(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4)(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方案评价.4.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标有质量分数为16%的盐酸(图1)的实际质量分数。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训练题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faee0cb14e852459fb5704.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4% B.76% C.38% D.7.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4.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5.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铜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C.铁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Fe>C6.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7.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 Cu2+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 a D.滤液中一定含有 Ag+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41e1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a.png)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H2O、KOH、CuSO4B.NaHCO3、NaOH、MgSO4C.H2SO4、Ca(OH)2、NaCl D.HNO3、Na2CO3、Cu(OH)2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C.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D.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减轻松花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3.氢溴酸(HBr)的化学性质与盐酸非常相似,下列物质中不可与氢溴酸发生的反应的是()A.Fe B.CuO C.Ag D.Fe2O3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氢气氯化氢碳酸氢钠溶液通过碳酸氢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稀盐酸滴加适量稀盐酸C 二氧化锰氯化钾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 铜粉铁粉过量稀盐酸混合、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5.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呈酸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C.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5—1.9D.用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6.下列物质化学式、俗名、物质分类对应全部正确的是()A.NaHCO3苏打盐B.NaOH 烧碱碱C.CaO 生石灰盐D.NaCO3纯碱盐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D.“铜绿”与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8.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后的pH试纸测食醋的pH,测得结果与实际值比较()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9.现有一块生锈的铁片,为测定其中各元素的含量做如下实验:取该铁片21.6g,加入100g 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22.4g,则该铁片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20:7 B.7:2 C.10:3 D.3:110.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变稀B.洗涤剂清洗油渍C.长期存放石灰水瓶壁产生白色固体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1.将下列物质加入稀释的紫色石蕊溶液中,可能导致溶液变红的是()A.肥皂水B.碳酸钠C.氯化钠D.二氧化硫12.在pH=4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B.Ag+Na+Cl-A.K+Ba 2+SO2-4C.Na+Ba2+OH-D.Cu2+ K+NO-3二、填空题13.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先用铁和稀硫酸制备硫酸亚铁溶液,然后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Fe(OH)2生成,Fe(OH)2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转变成红褐色沉淀Fe(OH)3。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0a5d5aef8941ea66e0527.png)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食品卫生与身体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石灰水保存新鲜鸡蛋B.蒸馒头加入适量纯碱()C.食品中添加过量防腐剂D.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元素2.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硝酸钾(KNO3)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硫酸钾(K2SO4)3.下列对物质用途的叙述,有错误的是()A.食盐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还可配制医疗上的生理盐水B.硫酸铜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还可炼铜、镀铜C.碳酸钠在工业上制玻璃、火碱,其热溶液可洗涤油脂D.氢氧化钙在建筑上制三合土,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生活中中和面里的酸、蒸馒头4.食用松花蛋时常感到有涩味,是因为制作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
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时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 )A. 食盐 B.食醋 C.香油 D.酱油5.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⑴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⑵鉴别食盐和纯碱()⑶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⑷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⑴⑵B.⑴⑶C.⑴⑷D.⑵⑶⑷6.凡是铵态氮肥(含NH4+),储存和使用时,不要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其原因是()A.混合后会增加土壤的碱性B. 混合后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降低肥效C.混合后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D.混合后氮肥会潮解,降低肥效7.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①NaOH ②FeCl3③MgCl2④Na2SO4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8.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将气球。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baed56c85ec3a86c2c5a7.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3.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A.O2B.NH3C.CO2D.SO2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5.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铜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C.铁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Fe>C6.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5.68g C.6.5g D.7.09g7.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8.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
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 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说明铁与锌的活泼性 Fe<Zn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C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②试管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D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A.A B.B C.C D.D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9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推荐】.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9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推荐】.doc](https://img.taocdn.com/s3/m/badc1320a417866fb94a8e43.png)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班级姓名座号评分相对原子质量: Na:23 Cl:35.5 O:16 C:12 H: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1的是( )A.食盐水是中性物质B.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柠檬汁的酸性比唾液强D.洗涤剂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与指示剂作用B.都含有氢元素C.都能电离出相同的H+D.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肥皂水来消除蚊虫的叮咬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4.不能用金属跟盐反应一步制得的盐是( )A.MgCl2B.FeCl3C.CuCl2D.ZnCl25.下列各组物质若暴露在空气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浓盐酸熟石灰B.熟石灰石灰石C.浓硫酸氯化钠D.浓硫酸苛性钠6.在不使用酸碱指示剂的前提下,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得到纯的氯化钙溶液,最适宜...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B.澄清石灰水C.生石灰粉末D.碳酸钙粉末7.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盐酸、食盐溶液、澄清石灰水,这种试剂是( )A.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8.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A.化肥的肥效快B.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9.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2CO3 、K2SO4、HCl B.FeCl3、NaNO3、NaOHC.Ca(OH)2、NaCl 、HCl D.CuSO4、NaNO3、H2SO4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复分解反应也叫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是两种不同基本类型的反应11.用稀盐酸跟滴有酚酞指示剂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判断反应恰好完全的实验依据是( )A.溶液中OH-刚好被加入的H+完全结合B.溶液的颜色刚刚变为无色。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练习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4fee387c24028905fc35f.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5.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7.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8.某不纯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 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镁B.铜C.铝D.铁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10.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A.A B.B C.C D.D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研磨闻气味B.蒸发食盐水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14.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能力提升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8c3f7aaea998fcd220e1c.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能力提升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
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钙C.碳酸镁D.氧化铝2.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3.金属X的活动性比较强,它的氧化物为X2O3,其对应碱为其对应碱为X(OH)3.X(OH)3难溶于水,而XCl3可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XCl3的是( )A.X+HCl B.X2O3+HClC.X(OH)3+HCl D.X(OH)3+MgCl24.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5.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 Cu2+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 a D.滤液中一定含有 Ag+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A .AB .BC .CD .D8.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C .D .9.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 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 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酸碱盐》7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酸碱盐》7](https://img.taocdn.com/s3/m/83d299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6.png)
7.2.1 常见的酸(基础过关)一、单选题1.要证明“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四组实验中不恰当的是()A.B.C.D.2.下列物质不具有...挥发性的是()A.酒精B.硫酸C.食醋D.盐酸3.下列关于浓盐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易挥发B.有腐蚀性C.有较强吸水性D.密度比水大4.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这是因为硫酸()。
A.具有吸水性B.能与金属反应C.能与碱反应D.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5.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B.b点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7.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8.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则下列说正确的是()A.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为碱B.若甲为有机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C.若将10g甲和15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25g D.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9.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上海市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上海市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848708cc7931b764ce1513.png)
酸碱盐经典习题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氧化铜C. 镁条D. 二氧化碳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硝酸银溶液D. 氯化钡溶液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稀硝酸D. 浓硫酸2.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A. 具有吸水性B. 能跟碱反应C. 能跟金属反应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3.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铁B. 锌C. 铝D. 镁4.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A. Na2CO3B. AgNO3C. MgOD. Cu(OH)25.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C. 食盐水D. 石灰水6.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A. 碳酸B. 硫酸C. 硝酸D.盐酸7.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Cu→CuSO4B. Al2O3→Al2(SO4)3C. Fe2O3→FeSO4D. Fe→Fe2(SO4)38.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A. NaOHB. AgClC. ZnD. AgNO39.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酚酞试液D. 蒸馏水10.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A. 食盐水B. 酚酞试液C. 蒸馏水D. 硝酸钾溶液11.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A. FeB. ZnC. Cu(OH)2D. NaOH12.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A. 氧化铜B. 氢氧化铜C. 硫酸钡D. 碳酸钠13.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A. Na2SO4、BaCl2、KNO3B. NaOH、Ba(OH)2、K2CO3C. NaNO3、Ba(OH)2、NaClD. NaOH、NaNO3、BaCl214.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A. 颜色发生变化B. 发生化学变化C. 质量减少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15.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16.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17.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14694e518964bcf847cd9.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
则反应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A.相等B.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D.无法比较2.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小刚同学作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pH小于7 B.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该溶液显酸性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 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 l2,HClC.NaOH,Na2SO4,FeC l3,BaC l2D.NaCl,AgNO3,NaNO3,HCl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5.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6.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铜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C.铁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Fe>C7.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8.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9.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检测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检测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027f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a.png)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利用括号内的试剂或物品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无色酚酞)B.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C.氧化铁、铜和红磷三种红色固体(稀盐酸)D.硝酸铵、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三种白色固体(水)2.下列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纯净食盐B.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如何从中获得廉价的淡水对缓解水资源危机意义重大C.海底的可燃冰燃烧后不会产生温室效应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3.25℃时,测得某种溶液的pH=8,有关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属于酸B.溶液呈碱性C.加入水,pH增大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CO(CO2)——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6.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
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B.放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反应更剧烈C.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浓度可以不同D.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锌、铜7.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和微粒个数比是4:3C.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D.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或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看到白雾C.用10mL的量筒量得液体体积为7.55mLD.用pH试纸粗略测定某溶液的pH为8.59.小明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 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酸碱盐》7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酸碱盐》7](https://img.taocdn.com/s3/m/7e32a41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d.png)
7.1 溶液的酸碱性(拓展培优)一、综合题1.小组同学用化学试剂制作奥运五环。
已知甲基橙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变色范围是pH≤3.1时呈红色,pH在3.1~4.4之间呈橙色,pH≥4.4时呈黄色。
(1)A环:NaOH溶液中加入溶液。
(2)B环: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生成难溶于水的黑色物质CuS,写出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依据下图,向D环中加入(选一种即可)后滴加甲基橙溶液,呈现黄色。
2.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色,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 滴酚酞试液,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 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 中的现象是,微观解释:。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4)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实验操作)A.向B、C、E 三支试管中直接加入5mL 的蒸馏水,各滴入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A、D 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的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接实验图丙连接好,并将D 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E 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进行操作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二、实验探究题3.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1)(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色查阅资料:pH 7.5~9 10~11.9 12~14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1)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e1eb7125fbfc77da369b1c3.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1)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中一定含有()A.Cu B.Ag C.Cu、Ag D.Zn、Ag2.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A.O2B.NH3C.CO2D.SO23.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铜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C.铁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Fe>C4.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5.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图中A代表水分子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9.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D.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水10.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
沪教版9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练习
![沪教版9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7770e8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6.png)
沪教版9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练习一、选择题1.氧化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为 ( ) A.浅绿色B.蓝色 C.黄色 D.无色2.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
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下列猜想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O~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②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③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过量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A.1B.2C.3D.43.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4.某同学取8g ZnO、Al2O3、Cu的混合固体,与73g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70%B.40%C.30%D.60%5.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常用纸张表面涂敷某种物质的工艺,但存在副作用,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 ) A.烧碱 B.明矾 C.草木灰 D.熟石灰6.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3 +CO2+NaCl +X = NaHCO3↓+NH4Cl,2NaHCO3=Na2CO3+ CO2↑+ 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再利用7.A市场上出售的紫葡萄,表皮上常附有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治霉菌面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盐,因此在吃葡萄之前,应将葡萄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
这种有毒的盐是 ( )A.BaCl2 B.CuSO4C.AgNO3D.Na2CO3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与稀硫酸B.CaCO3与稀盐酸 C.CuSO4与KOH D.AgNO3与NaCl9.向装有湿润的C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用湿度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如图(已知一定体积的密闭气体,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容器内发生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B.起始阶段曲线上升是因为反应有水生成C.最后曲线回升是因为温度下降D.容器中的温度变化是因为发生化学变化10.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706e2ee06eff9aff80733.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A.B.C.D.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 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 l2,HClC.NaOH,Na2SO4,FeC l3,BaC l2D.NaCl,AgNO3,NaNO3,HCl3.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A.蔗糖水呈中性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4.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A.O2B.NH3C.CO2D.SO2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6.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5.68g C.6.5g D.7.09g7.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A.A B.B C.C D.D10.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7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7](https://img.taocdn.com/s3/m/8059ee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5.png)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性7.1 溶液的酸碱性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A.氯化钠溶液B.醋酸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5.(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有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A.水B.稀盐酸C.氨水D.氯化钠溶液6.(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B.C.D.7.(2022·辽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中考真题)以下是几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A.苹果汁(2.9~3.3)B.鸡蛋清(7.6~8.0)C.牛奶(6.3~6.6)D.葡萄汁(3.5~4.5)8.(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10.(2022·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时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或判断不正确的是A.草木灰水呈碱性B.胃酸过多的病人宜吃鸡蛋清C.橘子的酸性比柠檬的强D.萝卜呈酸性11.(2022·江苏无锡·九年级期中)为检测白醋的酸碱性,将白醋滴到紫色石蕊试纸上,试纸显示的颜色为A.红色B.蓝色C.紫色D.黄色12.(2022·河北·秦皇岛市第七中学九年级期中)“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13.(2022·湖南常德·九年级期中)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无变化,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测溶液pH D.过滤(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cd9cfa8114431b80dd863.png)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活泼性:A>BB.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B<AC.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D.t2时,A、B金属均没有剩余2.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3.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6.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7.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不同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铁离子B.“”表示铜离子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8.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9.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10.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11.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1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会增加且变质的是()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氢氧化钠固体④氯化钠⑤石灰水⑥生石灰A.③⑥B.①③⑥C.③⑤⑥D.①③⑤⑥14.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化学初三酸碱盐练习题以及答案
![化学初三酸碱盐练习题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7b7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2.png)
化学初三酸碱盐练习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 酸的定义是指物质在溶液中能释放出( A ).A. H+离子B. OH-离子C. Cu2+离子D. O2-离子2.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B ).A. NaOHB. HClC. NH3D. KNO33.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 A ).A. NaOHB. CH3COOHC. HClD. H2SO44.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C ).A. HClB. H2SO4C. NaClD. HF5. 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 A ).A. 盐溶解时产生离子B. 盐溶解时产生气体C. 盐会变成液体D. 盐会变成固体二、填空题1. NaOH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OH- )。
2. 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
3. 酸性溶液中的pH值小于( 7 )。
4. 强酸与强碱中所含的离子分别是( H+ )和( OH- )。
5. Na2CO3溶液中共有( 3 )种离子。
三、解答题1. 写出NaOH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答:NaOH(s)→Na+(aq) + OH-(aq)2.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反应时,酸和碱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水分子和盐的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氢离子(H+)和氧化氢离子(OH-)结合生成的水分子中和酸和碱之间的酸碱特性。
3.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答:酸: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NH3(氨气)4. NaOH与HCl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NaOH + HCl → NaCl + H2O5. 什么是中性溶液?中性溶液的pH值是多少?答:中性溶液是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完全中和后,pH值为7。
在中性溶液中,氢离子(H+)和氢氧化物离子(OH-)的浓度相等,即溶液中酸和碱的离子浓度相等。
四、答案选择题答案:1. A 2. B 3. A 4. C 5. A填空题答案:1. OH- 2. 氯化钠 3. 7 4. H+、OH- 5. 3解答题答案:1. NaOH(s)→Na+(aq) + OH-(aq)2.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反应时,酸和碱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水分子和盐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经典习题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氧化铜C. 镁条D. 二氧化碳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硝酸银溶液D. 氯化钡溶液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稀硝酸D. 浓硫酸2.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A. 具有吸水性B. 能跟碱反应C. 能跟金属反应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3.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铁B. 锌C. 铝D. 镁4.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A. Na2CO3B. AgNO3C. MgOD. Cu(OH)25.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C. 食盐水D. 石灰水6.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A. 碳酸B. 硫酸C. 硝酸D.盐酸7.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Cu→CuSO4B. Al2O3→Al2(SO4)3C. Fe2O3→FeSO4D. Fe→Fe2(SO4)38.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A. NaOHB. AgClC. ZnD. AgNO39.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酚酞试液D. 蒸馏水10.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A. 食盐水B. 酚酞试液C. 蒸馏水D. 硝酸钾溶液11.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A. FeB. ZnC. Cu(OH)2D. NaOH12.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A. 氧化铜B. 氢氧化铜C. 硫酸钡D. 碳酸钠13.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A. Na2SO4、BaCl2、KNO3B. NaOH、Ba(OH)2、K2CO3C. NaNO3、Ba(OH)2、NaClD. NaOH、NaNO3、BaCl214.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A. 颜色发生变化B. 发生化学变化C. 质量减少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页脚15.试管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16.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17.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
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A. 过量烧碱溶液B. 适量稀硫酸溶液C. 过量稀盐酸溶液D. 适量硝酸钾溶液18.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水反应的是A.硫酸 B.石灰石 C.生石灰 D.氧化铁19.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跟盐酸反应产生CO2,最多的是A.Na2CO3 B.BaCO3 C.K2CO3 D.MgCO320.下列溶液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取出,能使锌片质量增加的是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镁溶液21.已知某无色溶液里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CuSO4 B.CaO C.ZnSO4 D.Cu(OH)222.下列物质中,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FeCl3 B.AgCl C.CuCl2 D.FeCl223.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的铁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是A.H2SO4 B.CuSO4和FeSO4 C.H2SO4和FeSO4 D.FeSO424.下列关于酸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的水溶液的pH都小于7 B.酸能跟所有的金属都发生置换反应C.酸都具有刺激性气味 D.酸能跟各种盐发生复分解反应25.将锌粉放入含有Mg(NO3)2、Cu(NO3)2、AgNO3三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不溶物和滤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由此可知析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A.Cu、Ag B.Ag C.Mg、Cu、Ag D.Cu26.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加入AgNO3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原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只含有Cl- B.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和其他离子C.原溶液只含有CO32- D.原溶液中可能含有OH-29.人被虫咬(甲酸),痛痒难忍,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缓解A.肥皂水 B.醋 C.酒精 D.食盐水初三化学(酸碱盐---2)1.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这种气体是2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氧气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硫酸反应的是A. CuB. CuOC. Cu(OH)2D. Na2CO33.要完成下列变化,一步即可实现的是①CuO→Cu(OH)2 ②Fe2O3→ FeCl3 ③CaO→Ca (OH)2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4.在M+H2SO4(稀)→Fe2(SO4)3+N(M、N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反应中,M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①Fe;②Fe2O3;③Fe(OH)3;④FeCl2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5.下列气体中,能够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的是A. CO2B. HClC. H2D. SO26.下列各物质,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A. 石灰石与盐酸B. Fe2O3+HClC. Ba(OH)2+H2SO4D. NaOH+HCl7.某一无色溶液具有下列性质: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CuSO4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此溶液是A. 氢氧化钠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氯化钙溶液D. 盐酸8.在袋装饼干的包装中,常装有一小包干燥剂,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A. 石灰石B. 生石灰C. 熟石灰D. 烧碱9.下列物质一般不宜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 NaHCO3B. NaOHC. Al(OH)3D. 墨鱼骨粉(含CaCO3)10.石灰浆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A. Ca(OH)2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CaCO3B. 石灰浆中水分挥发了,变干C. Ca(OH)2日久分解成CaOD. 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11.下列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是A. CuO+HClB. Cu(OH)2+H2SO4C. NaOH+HClD. CO2+Ca(OH)212.下列化学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Fe→FeSO4B. Na2CO3→CaCO3C. Fe→Fe(OH)3D. Mg(NO3)2→Mg(OH)213.下列碱,在农业上用来中和酸性土壤和配制波尔多液的是A. NaOHB. Ba(OH)2C. KOHD. Ca(OH)214.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碳酸钠溶液D. 氯化钡溶液15.下列每组试剂能用于证明锌、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 铜、银、硝酸锌溶液B. 锌、银、硝酸锌溶液C. 锌、铜、稀硫酸、硝酸银溶液D. 锌、铜、银、稀硫酸16.A、B、C三种金属,根据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A+B(NO3)2=A(NO3)2+B C+ B(NO3)2= C(NO3)2+BA+H2SO4=ASO4+H2↑ C+H2SO4→不反应页脚2 试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A>B>CB. A>C>BC. B>C>AD. C>A>B17.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A. Y能置换X盐溶液中的XB. X能置换酸中的氢C. Y能置换酸中的氢D. 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18.已知有三种金属X、Y、Z,能发生如下反应:⑴X+H2SO4=XSO4+H2↑;⑵X+Z(NO3)2=X(NO3)2+Z;⑶Y+X(NO3)2=Y(NO3)2+X则对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Y>X>ZB.Y>Z>XC.X>Z>YD.Z>Y>X19.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pH=5.6,酸性比其强的雨水称为酸雨。
一场春雨后从A地测得雨水的pH=4,B地测得雨水的pH=6.6,则A.A地是酸雨 B.B地是酸雨 C.均是酸雨 D.都不是酸雨20.下列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各物质溶液,近似中性的溶液有物质葡萄汁牛奶鸡蛋清唾液近似pH 3.5~4.5 6.3~6.6 7.6~8.0 6.6~7.1A.葡萄汁B. 牛奶C. 鸡蛋清D. 唾液21.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
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的pH变化的情况是A B C D22.下表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选项 A B C D食物苹果葡萄玉米粥牛奶pH 2.9~3.3 3.5~4.5 6.8~8.0 6.3~6.6A. 苹果B. 葡萄C. 玉米粥D. 牛奶23.小红将一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
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A. 酚酞试液,浓氨水B. 酚酞试液,浓盐酸C. 石蕊试液,浓氨水D. 石蕊试液,浓盐酸24.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 BaCl2、H2SO4、HClB. NaOH、KOH、HClC. K2CO3、Na2CO3、HClD. NaCl、NaOH、HCl25.向下列各组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都能使溶液变红色的一组是A. HCl和NaOHB. Ba(OH)2和Ca(OH)2C. NaCl和Na2SO4D. HNO3(稀)和H2SO4(稀)2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和食盐水三种物质区分开,这种试剂是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BaCl2溶液D. 氯化钠溶液27.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为红色的是A. HClB. HNO3C. CO2D. Na2SO428.有一硝酸铵样品,其中含硝酸铵98% ,则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 35%B. 34.3%C. 17.2%D. 16.8%29.某不纯的硝酸铵样品中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31.5%,则该硝酸铵的纯度是A. 34.3%B. 65.7%C. 90%D. 96%30.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 CuB. Cu和ZnC. Cu和MgD. Zn、Mg和Cu3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乙能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并能跟CaO反应生成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