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激光扩束望远镜设计
应用光学_第9章_激光光学系统
共轴球面腔的稳定图
光学系统设计
光的传播及 光与物质 作用
光学信息处理
9.7 激光谐振腔的计算
长度、半径
与激光束的束腰位置,束腰半径有关。
闭腔 稳定腔 光学谐振腔 开腔 非稳腔 临界腔 气体波导腔
基本模型
系统构成
实现模式选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3.2 激光扩束望远镜
用于激光测距、全息 照相等领域。 原理:令束腰位于物 镜焦距处。|l| = f ' 扩束望远镜的主要作 用是压缩激光发散角。
9.4 激光整形和微光斑形成系统
适用于半导体激光器
方法:
拦光法 柱面镜法 棱镜法
微光斑形成系统
主要考虑因素:
衍射
像差
激光
方向性好
激光
单色性好
激光
集中性好
空间高度集中:亮度比太阳表面高 1010 倍
时间高度集中:功率峰值为 1012 瓦。
激光
相干性好
CD机原理-光学部分
激光器分类
固体激光器
红宝石,Nd:YAG,钕玻璃
气体激光器
He-Ne,CO2,离子激光器
液体激光器
离轴二反激光扩束系统的设计和数学建模
o p e r a t i o n p a n e l s o f t h e b e a m e x p a n d e r i s o b t a i n e d e a s i l y . We c a n j u d g e d i r e c t l y w i t h t h e me t h o d w h e t h e r t h e i n i t i a l
W ANG J i a — y i
《 A c a d e m y o fO p t o - E l e c t r o n i c s , C h i n a E l e c t r o n i c s T e c h n o l o g y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A O E C E T C ) . T i a n j i n 3 0 0 0 0 0 , C h i n a )
为 透 射式 和 反 射式 两 种 。透 射式 扩 束 系统 , 根据 不
同 的 目镜 类 型可 分 为伽 利 略扩 束 系统 和开 普 勒 扩 束 系统 。它 往 往 针 对 某 一 特 定 波 段 的光 束 。具 有 面型 精 度 高 、 波相 差 小 、 安装 简 便 、 系 统 占用 空 间小 等 特 点 。反 射 式 扩束 系 统 , 应 用较 广 的有 格 里 高利
的初始结构。而且该方法还可以直接判断出初始结构是否符合系统装调需 求。具有方法简便 、 计算快捷等特点 。 关键词 : 反射式 ; 激光扩柬 ; 数学建模
(完整版)基于ZEMAX的激光扩束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系:
专业:光电信息工程
设计题目:基于ZEMAX的激光扩束系统设计
指导教
师:
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为10位数),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专业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完整版)基于ZEMAX的激光扩束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
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激光扩束系统是激光干涉仪、激光测距仪、激光雷达等诸多仪器设备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光学系统多采用通过倒置的望远系统来实现对激光束的扩束.
高精度连续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设计
图。加载到 LCSLM 上,便可以实现数字变焦透
镜的功能。
2.2 基于 LCSLM 的激光变倍率扩束系统基本
原理
激光光束为高斯光束,光束呈双曲线状。激
光光束经过扩束系统的扩束原理如图 1所示。
图 1 激光通过扩束系统的传输 Fig.1 Transmissionoflaserbeam throughabeam ex
pansionsystem
入射光束束腰为 ω0,物距为 s,通过扩束系统 后变为束腰为 ω′0、像距为 s′的高斯光束,则有如 下数学表达式:
( ) s=fLCfSLM(fLCSLM
+f)-
f fLCSLM
2
s′,
(3)
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fLCSLM为 LCSLM的焦距。
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由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Designoflaserbeam expansionsystemswith highprecisionandcontinuousvariableratios
ZHANGJie1,NIXiaolong2,3,LIUZhi2 ,QIJi2,YAOHaifeng2 (1.Collegeof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Changchun
20180519012JH);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7M621179) Support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61475025,No.61775022);Program ofJilin province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Plan(No.20170521001HJ,No.20180519012JH);ChinaPost doctoralScienceFoundation(No.2017M621179)
激光扩束镜设计
一、激光扩束镜设计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激光扩束镜,扩束倍数为三倍,入射孔径为3mm,斜入射角1°,同时要求几何尺寸合适。
二、设计思路:
1.确定第一面透镜
由于激光能量较高,所以光线追迹时,尽量使光束不在镜筒中汇聚,如果采用两面透镜来完成设计,就要保证第一面透镜为凹凸镜,先将光线发散,第二面为凸透镜再将光线汇聚,平行光出射。
2.确定第二面透镜:
在第一面透镜后放置凸透镜才能满足对无限远处对焦的要求。3.几何参数的确定:
由于要求几何尺寸合适,不妨将总尺寸设为160mm,由应用光学知识可以计算,则第一面透镜的焦距应该取-80mm,第二面透镜焦距取为240mm,筒长为160mm(也就是两透镜的几何距离)。
4.做到了平行光出射,并扩束三倍的要求后,下一步需要做的便是减少像差,这个里面可以调整的有透镜的材质,在几何尺寸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再对相对距离等参数做出微调,以求能调出像差较小的设计。同时为增加可调自由度,还可以考虑再增加一面或者两面透镜,来达到消像差的目的。
三、设计过程
(1)第一面透镜
在设计第一面透镜时,先大致利用应用光学知识进行计算,估算透镜两个面的曲率半径,这里,大约可以取R1=-50mm,R2=200,材质使用BK7玻璃。这时,可以先看看这一面透镜的相关参数,探究下像差与单面透镜的一些参数的关系,这里,发现,当透镜的曲率半径取得越大时,透镜显示的球差和慧差越大,所以,在实验和实际工程中,建议使用曲率合适的透镜。
同样,根据设计思路,这时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便是确定第一面透镜的焦距,这里可以使用SYNOPSYS软件中的edit solves 功能来确定其焦距,最后,经过调试,选择的是R1=-55,R2=150,选用BK7玻璃。(2)第二面透镜
扩束镜的原理及应用
扩束镜的原理及应用
1. 引言
扩束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它通过合理设计的光学透镜系统,可以将发散光束聚焦成平行光束或收敛光束。扩束镜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激光器、光纤通信、医疗器械等。本文将介绍扩束镜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2. 扩束镜的原理
扩束镜的原理基于凸透镜的折射原理和光具系统的成像原理。当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等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凸透镜的形状可以使得光线在透镜内部发生折射后会收敛或者聚焦到一个特定的焦点上。
扩束镜通常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凸透镜负责将发散光束聚焦,而凹透镜负责将聚焦光束再次扩散为平行光束。
扩束镜的原理可以用以下步骤来解释: - 发散光束进入扩束镜系统时,凸透镜对光线进行折射,使光线向中心聚焦。 - 凹透镜接收凸透镜的聚焦光束,并使光束再次扩散为平行光束。
3. 扩束镜的应用
3.1 激光器
扩束镜在激光器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通常是发散的,而应用领域中往往需要平行光束或收敛光束。扩束镜可以将发散的激光光束聚焦成平行光束,使得激光能够更好地传输和利用。
3.2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一种通过光纤传输信息的技术,而光纤传输中的光束也需要扩束镜进行调整。扩束镜可以将从光纤中发出的发散光束聚焦成平行光束,从而提高光纤通信的传输效率。
3.3 医疗器械
在医疗器械中,使用光学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常见的方法。扩束镜可以在医疗器械中起到对光束进行聚焦或扩散的作用。例如,在激光手术中,扩束镜可以将激光光束聚焦到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实现精确的治疗。
3.4 显微镜
激光扩束镜
BEST-10.6-5ZL BEST-10.6-5ZLM
5 89.8
31
34
5 89.8
31
6
新加坡新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4.6
23
D33/d25
4.6
23
M22x0.75
(2)可调型扩束镜
可调型扩束镜专为具有较大的发散角度的激光扩束所设计。通过调整扩束镜片间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 以消除发散角度的影响从而获得经扩束的准直性良好的激光束。当入射激光具有较大发散角时,逐渐加 大镜片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的位置即可获得准直激光束。
型号 BEST-10.6-2ZTM-SBE BEST-10.6-2.5ZTM-SBE
扩束倍数 x2.0 x2.5
入射通光口径 12.50mm 10.20mm
输出通光口径 25.4mm 25.4mm
http://www.SintecOptronics.com 武汉新特光电 027-51773398/99 广州安特激光 020-28395114/5167 9
扩束倍数
1.3 1.6 2 2.5 3 3.5 4 5 6 7 8 10 12
入射通光口径
12.5mm 12.5mm 12.5mm 12.5mm 12.5mm 12.5mm 12.5mm 12.5mm 12.0mm 10.0mm 10.0mm 5.0mm 5.0mm
激光扩束器
激光扩束器
光源发出的激光一般是一束准直的细圆柱光束,直径为1~2mm,而实际要求激光束有一定的宽度.下面讨论两种常用扩束方法.
1) 棱镜扩束法
由于棱镜材料的折射,使出射光方向与入射光方向不同,其入射角与棱镜顶角的变化可以引起光束宽度的改变.棱镜扩束示意图如图1a .每个棱镜的扩束比为
D/d=M=cos[arcsin(sinφ/μ
p
)]/cosφ′
式中D为出射光的宽度;d为入射光的宽度;M为扩束比;φ为入射角;φ′
为折射角;μ
p 是棱镜的折射率.玻璃棱镜的μ
p
=1.54.根据现有的数据,d=2mm,
D=47mm,则总的扩束比为
M
n
=D/d=23.5
图1 棱镜扩束系统
若想用3个棱镜完成扩束比,则每个棱镜的扩束比应为
M=M1/3
n
=2.8
由M=cos[arcsin(sinφ/μ
p
)]/cosφ′=2.8 ,可近似算得φ=81°.
由折射定律μ
p
=sinφ/sinφ′,可得φ′=53°.
在选择棱镜的顶角时,应使得出射光束尽可能垂直于出射面,以使这个出射面反射最小.由几何学可知,应取棱镜顶角ψ=φ′=53°.实际的棱镜扩束光路如图1b.和下面的透镜扩束相比,具有体积小,无象差等优点,并同时使入射光方向转了近90°,用在系统光路中即扩展了光束,也使光线方向发生改变,起到了扩束镜和反射镜的双重作用.总尺寸为10cm×10cm.
2) 透镜扩束法
设透镜的焦距为F,物距和象距分别为S
01和S
02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当S
01=F时,S
02
=∞,说明透镜焦点上的一个点光源经过透镜后为一平行光;
当S
02=F时,S
激光扩束镜原理与应用讲解
激光扩束镜原理与应用讲解
一、激光扩束镜的原理
1.透镜:透镜是激光扩束镜的核心部件,通常采用凹透镜。透镜的功
能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并使光线的角度发生变化。当光线通过透镜时,透镜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使光线发生偏折。
2.凸透镜:凸透镜是激光扩束镜中的关键组件,它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并且将光束聚焦到一个点上。通过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改
变光束的直径。
3.透镜支架:透镜支架是用来支撑透镜和凸透镜的结构,使其固定在
一定的位置上。透镜支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二、激光扩束镜的应用
1.激光加工:在激光加工过程中,激光扩束镜可用于调节激光束的直径,以满足不同加工要求。通过调整激光束的直径,可以控制激光的能量
密度和聚焦效果,从而实现精确加工。
2.激光测量:激光扩束镜可用于激光测距仪、激光测厚仪等激光测量
设备中。通过调整激光束的直径,可以改变激光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和精度。
3.激光打印:激光扩束镜常常用于激光打印机中,通过调整激光束的
直径,可以控制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激光扩束镜还可用于打印
机的校准和调试。
4.激光显示:激光扩束镜可用于激光显示器中,通过调整激光束的直
径和角度,可以控制激光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分辨率。
5.光通信:激光扩束镜也广泛应用于光通信设备中,通过调整激光束
的直径和角度,可以改变光通信设备的传输距离和信号强度。
总结:
激光扩束镜是一种能够调整光束直径的光学设备,其原理是通过透镜
和凸透镜的运用,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角度,从而实现光束的扩束。激
光扩束镜在激光加工、激光测量、激光打印、激光显示和光通信等领域都
多重结构配置的激光束扩大器设计
科学技术创新2019.27
多重结构配置的激光束扩大器设计
张云哲钟小康张旭王郭玲
(西安文理学院原子与分子重点学科,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激光扩束的目的是可以扩展激光束的直径。因此它可以被应用在很多的领域当中,
最为熟知的就是望远镜系统当中。而本项目则是主要应用ZEMAX 仿真软件。本项目使用了波长为1.053微米,要求设计出输入光束直径为100mm,输出直径为20mm ,且输入和输出光束要平行。根据要求求出系统初始结构,尺寸计算,利用ZEMAX 光学软件模拟系统具体光路图配置,并进
行像差优化处理,结果表明,此系统像质优良,
结构紧凑,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关键词:光学设计;ZEMAX ;激光扩束中图分类号:O433.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27-0014-021绪论目前激光扩束器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熟知的有几个类型,一种是透射式激光扩束器[1-3]
,它大多是相同的结构组成的,
可能就是镜片个数不同的区别。比如开普勒系统和伽利略系统就是透射式的。它突出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大多情况下是由球
面透镜组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变倍系统有良好的效果,我们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达到效果的[4-6]。换句话说,
就是更难的光学系统我们都可以设计,像变倍系统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要求的系统输出的激光口径很大的话,
很容易我们会知道透镜的口径也一定会随之增大,那么这就会使得一部分和口径相关的像差也会明显的增大,例如球差、彗差等等都会增大[7]。这样不只是照明的分布性受到了影响,也会让透镜的加工难度和成本随之提高,因此,只有小倍率的系统才适合用该类系统。另外一种类型,则是反射式扩束系统。通常情况下,
激光扩束镜原理与应用
激光产品网
最专业的激光产品发布平台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beam expander is derived from the Galilean telescope which usually has one negative input lens and one positive output lens, as shown in Figure 1. The input lens presents a virtual beam focus at the output. For low expansion ratios (1.3-20´), the Galilean telescope is most often employed due to
its simplicity, small package size, and low cost.
Figure 1: Diagram of a beam expander
As shown in Figure 1, the lens M 3 focuses the laser beam onto the front focus plane and the new beam waist w¢0 and divergence angle q¢ can be represented as
(1)
and
(2)
激光产品网
最专业的激光产品发布平台
(3)
where w (l ) is the radius of the beam entering the lens M 3, l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ns M 3 and the beam waist w 0 from the laser generator, and f 3 is the focal length of the lens M 3.
激光扩束镜原理
激光扩束镜原理
衍射
通常我们以光束的发散参数作为完美的高斯激光束的特征。发散是指光波在其空间传播过程中以一定角度展开。甚至完美的没有任何异常的光线也会由于衍射效应经历某些光束的发散。衍射是指光线在被不透明的物体,比如刀锋切断的时候产生的弯曲效应。展开(spreading)产生于在切断的边缘发出的次级波面阵。这些次级波和主波会发生干涉,同时相互也会产生干涉,在某些时候就会形成复杂的衍射图案。
衍射使得完美的校准光束成为不可能,或者不能够将光束聚焦到无限小的点。幸运的是衍射的效果是能够被计算的。因此存在着可以预知对于任何衍射极限的透镜光束被准直的程度和光斑大小的理论。
我们现在考虑一束这样由低功率TEM00气体激光器产生的光束,光腰为S0。这样我们就能够假定它能够达到衍射极限同时能够不用考虑任何热透镜效应。它将会显现出由于衍射引起的光腰的弯曲,或者说展开效应:
S(x)=S0[1+(λx/πS0²)²]½
在这里x是指离开光源的距离,λ是指激光波长,如果λx/πS0²»1,那么:
S(x)≈λx/πS0²
利用这个近似值,我们可以写出光束由于衍射发散的角度:
θ= S(x)/x=λ/πS0
θ我们都知道指的是远场发散角。
改善发散角
光束的远场发散定义了一个给定光束直径最好的准直效果。它也说明了光束的零发散角或者说最好的准直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要做到这些需要有无穷大的光束直径。但是这个等式也表明了改善发散的可能性。
考虑一个已经准直的光束,发散角为θ光腰为S0,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光束直径能够增大,远场发散角将会减小。这就是扩大光束的优点所在。另外,小的发散能够使高斯光束聚焦得更好。为了实现这些改善,在这里我们将描述几种对准直光束扩束的方法。
激光扩束镜
B: SBE系列高功率二氧化碳扩束镜
SBE系列扩束镜适合于2mm至12mm激光束直径、激光功率高达1kW的应 用,调焦范围从-10m、无穷到+1.6m,出厂设置为从无穷到+2m,所有型 号的扩束镜外形是一样的。调焦时聚焦镜片是线形移动,并且没有旋转, 避免了在调焦中因镜片转动产生的不同轴和光束强度分布的变化。在光路 中使用该扩束镜后,光束质量在很长一段光程都是相同的,所以他们特别 适合大面积激光切割机。
距离测量效果;通过扩束镜能改变光束直径以便用于不同的光学仪器设备;扩束镜配合空间滤光片使用
则可以使非对称光束分布变为对称分布,并使光能量分布更加均匀。
最通用的扩束镜起源于伽利略望远镜,通常包括一个输入负透镜和一个输出正透镜。输入镜将一个
虚焦点光束传送给输出镜,两个透镜是虚共焦结构。一般小于 20 倍的扩束镜都用该原理制造,因为它简
最大输出光 直径 (mm)
14 14 14 14 16 16 23 23
连接方式 (mm)
D24/d18 M22x0.75 D24/d18 M22x0.75 D24/d18 M22x0.75 D31/d25 M22x0.75
http://www.SintecOptronics.com 武汉新特光电 027-51773398/99 广州安特激光 020-28395114/5167 9
4.6
折反射式连续大变倍比扩束系统设计
Ab ta t U s al t e p l ai n r x e i n , o e r q i s i e e t i me e c l ma e ls r e m , I o d r o sr c : ul y h a p i to o e p r c me t t f n e u r d f r n d a tr o l t d a e b a e f i n r e t
√1 +兀 5 (1 ( ) /) ,
— ———— —一
』 I一 — 了 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P ∑ + z + z K, 一 , ∑ ∑ z
L , 1
7 【 叫
式 中 为望 远系统 中后组 焦距 与前 组 的焦 距 比, 即
j 2
∑ ,
望 远 系统 的准 直倍率 。 ,为光 束束 腰 与前 组透镜 的
的像 差也 会 增大 , 系统校 正 困难 , 加 了成本 。所 部分为定倍率放大 , 是 增 扩束 比为 2 , 0 采用离轴抛物 面 以只适合 小 倍率 的扩 束 系统 。反射式 的扩速 系统 一 消除挡光现象。总的扩束 比为6 ̄22 实现了大 口 8 0,
激光扩束系统设计
光学设计
Optical design
题目名称:准直扩束系统的设计
学校:长春理工大学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光电信息工程
学号:*********
姓名:***
2014.01.08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引言 (1)
1.2激光束及其准直扩束的原理 (1)
1.2.1激光高斯光束的特性
1.2.2激光束准直扩束的原理
1.3折射型扩束器基本结构 (4)
1.3.1开普勒扩束镜
1.3.2伽利略扩束镜
第二章光学设计软件ZEMAX概述 (5)
第三章激光准直扩束系统设计 (9)
3.1 准直扩束系统的参数确定 (9)
3.2确定激光扩束系统的初始结构 (9)
3.3 ZEMAX的优化 (11)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激光扩束系统是激光干涉仪、激光测距仪、激光雷达等诸多仪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光学系统多采用通过倒置的望远系统,来实现对激光的扩束,其主要作用是压缩激光束的空间发散角,使扩束后的激光束口径满足其他系统的要求。
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直径很细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几毫米,激光束的这些特性在某些方面是很有用的。然而在一些应用领域中需要的确是宽光束,如激光全息、光信息处理、激光照明、激光测距等。例如在激光干涉仪的应用中,它要照射比激光束口径大得多的被测物体,然后通过光束的干涉来实现测量。又如在激光的全息应用中,它要照射比激光束口径大得多的全息记录介质,以实现信息的记录和重现。因此需要使用激光扩束系统来实现激光束的准直扩束。
1.2激光束及其准直扩束的原理
1.2.1激光高斯光束的特性
激光束的性质是由激光共振腔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决定的,激光束具有特殊的结构,光束呈双曲线形,光束的截面上最小处称束腰(见图2.1),其半径为
多波段高功率激光扩束系统设计
激光 技术 是 2 O世纪 6 0年 代初 发展起 来 的一 门 高新 技 术 , 以其 功 率输 出高 、 束 质量 高 、 向性 强 、 色 光 方 单 性好 、 相干 性好 等特点 , 已经被广 泛应 用于 激光 雷达 、 激光 测距 、 光通 讯及 精密加 工等 重要 领域 。激 光 扩 束是 高功 率激光 发射 系统研 究 的关键 技术 。在 实 际使 用 中 , 由于激光 器 出射光束 具 有发散 角 , 为了得 到更好 的 准直 激光 光束 , 常 在激光 器 的 内部 或 出 口位 置安装 较小 的透射 式扩 束结 构来 改善 激光光 束质量 j 通 。但 是 对 于 高功率 激光发 射 系统来说 , 为在远 场获得 更 高 的激 光 功率 密度 , 须使 激 光发 散 角尽 量 小 , 时发 射 系统 对 必 同
统波像 差优 于 0 2A . 3 m) 光学 系 统具 有很 好 的稳 定 性 , . 5 ( 一0 6 28 , 并具 有 高抗 激光 损 伤 阈值 、 高反 射率 、 热
变形小 等 特点 。 1 2 结 构 类 型 . 激 光 扩 束 系统 主 要 分 为 透 射 式 扩 束 系 统 和 反 射 式 扩 束 系 统 l 。透 射 式 扩 束 系 统 是 由一 个 或 多 个 透 镜 组 g 。 成 , 据 不 同 的 目镜 类 型 可 分 为伽 利 略 望 远 镜 扩 束 系 统 和 开 普 勒 望 远 镜 扩 束 系 统 ( 1 。 反 射 式 扩 束 系 统 是 根 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扩束望远镜设计
一、 项目研究背景
在激光发射系统中,为了增大激光平行度作用距离,要求减小光束的发散角.这样才更大的范围内激光都可以保持较好的线性度。因此,在发射系统中常采用扩束望远镜来扩展激光光束,达到系统的准直性要求。而与一般的发射系统相比,强脉冲激光发射系统对光学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光学系统的准直性好,而且要求整个光学系统具有高抗光损阔值、高反射率、热变形小等特点.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求目标距离处的光斑尺寸具有可调节性,因此该种激光发射系统在理论设计与实际工程监理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二、 项目研究内容
1、望远镜系统激光扩束原理
激光扩束器的设计中常采用倒置的望远镜系统,高斯光束通过望远镜系统的变换矩阵为
11221M l
f f f M f ττ∆⎛⎫+ ⎪ ⎪ ⎪∆∆-+ ⎪⎝⎭ 式中12,f f 分别表示两镜的焦距,两镜间距
12l f f =++∆,其中∆表示失调量,2
1f M f τ=-为放大镜的放大率。
设入射光束束腰为0w ,焦参数为
20w f πλ=,物距为s ,经望远镜系统后变为束腰为'0w ,像距为'
s 的高斯光束。 其中对于调焦系统有:
2'
12()s M f f M s ττ=-+-
'00
w M w τ= 远场发散角0θ与束腰0w 间有反比关系,即
02011M τθθ=,远场发散角被压缩M τ倍,且与物距和像距均无关。当1s f =时,'2s f =,即像方激光束腰位于第二透镜2
L 的后
焦面上;当12s f f >>+时,'2s M s τ≈-,该望远镜系统的扩束比'00w M M w τ==。
2、几种激光扩束望远镜的性能分析
2.1折射式扩柬组远镜系统
使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系统称为折射式望远镜,根据不同的目镜类型可分为伽利略望远镜系统和开普勒望远镜系统。
伽利略望远镜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筒长短、等优点,但是其局限性在于不能容纳空间滤波或进行大倍率的扩束,因此其应用领域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而开普勒望远镜系统可以配合空间滤波片使用,使非对称光束分布变为对称分布,并可使激光能量分布得更加均匀,但是建造成本相比于伽利略望远镜也有所提升。
2.2反射式扩束望远镜系统
反射式望远镜系统是指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系统,与折射式望远镜系统相比具有大口径、无色差、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激光扩束器设计和制造中应用较广的有无焦格里格利系统和无焦卡塞格林系统
反射式望远镜系统在光学性能方面的最大缺点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像差,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应用非球面的不同组合,实现不同的消像差能力,激光扩束望远镜中最常用的是抛物面。
3、设计指标
强脉冲激光发射系统的工作波长为10.6m λμ=,入射光束口径050D mm ≤,
要求出射光束口径200D mm =,在距离激光器100m 范围内,激光光束的口径250D mm ≤,在100m 的目标距离处光斑大小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