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 送别 教案
小学音乐送别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音乐《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送别》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能够正确演唱。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送别》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3. 《送别》的歌词。
4. 学生们自备的音乐笔记本。
教学过程:
引入:
1. 让学生们听一段《送别》的音乐录音或视频,并询问他们对这首音乐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导入:
1. 引导学生们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等,并与《送别》这首音乐作品进行对比。
展示:
1. 向学生们展示《送别》的歌词,并逐句解释其含义和背景,帮助学生们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播放《送别》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们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感受音乐
的情感。
实践:
1. 分发《送别》的歌词给学生们,并逐句进行歌词朗读和解读。
2. 分组让学生们一起唱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
巩固:
1. 练习唱歌时,可以尝试分角色演唱,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可以尝试改编歌曲的一部分,加入自己的创意。
总结:
1. 回顾学生们对《送别》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们思考音乐对人们情感的表达作用,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拓展:
1. 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其他音乐作品,拓宽音乐欣赏的范围。
2. 提供一些与《送别》相似主题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进行比较和分析。注: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小学音乐教案模板送别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材:《人教版音乐教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歌曲《送别》,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模仿、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
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歌曲《送别》的离别情感,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珍惜友谊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学会演唱歌曲《送别》。
2. 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
1. 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
2. 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音乐教材。
3. 森林小火车道具(可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歌曲——《送别》。
二、新歌教学
1. 教师范唱歌曲《送别》,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跟唱,教师逐句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 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
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演唱情况。
三、歌曲表演
1. 学生自选歌曲表演形式,如:合唱、独唱、小组唱等。
2. 教师提供森林小火车道具,鼓励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3. 学生展示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送别》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
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歌曲《送别》,邀请家人一起欣赏。
送别 音乐课教案
送别音乐课教案
教案标题:送别音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送别》,使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演唱和合奏等形式,表达对离别的情感。教学内容:
1.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送别》的欣赏和分析。
2. 歌曲演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3. 对离别情感的表达和传达。
教学步骤:
引入:
1. 制造氛围:播放一段中国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韵味。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离别的情感,以及音乐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欣赏与分析:
1. 播放音乐作品《送别》: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
2. 分析音乐元素: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元素,了解其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演唱与合奏:
1.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分发歌曲歌词,并教授歌曲的旋律。
2. 合唱练习:分成小组,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注重和声和合唱技巧的培养。
3. 乐器伴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乐器,进行合奏伴奏,加强音乐的层次
感和表现力。
情感表达与分享:
1.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对离别情感的理解和个人经历。
2. 表演展示:学生可以自愿进行表演,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离别的情感。
总结与反思:
1.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强调音乐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进行反思,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教学资源:
1. 音乐作品《送别》的音频或视频。
2. 歌曲《送别》的歌词和乐谱。
3. 乐器(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资源)。
小学音乐送别优质教案
小学音乐送别优质教案
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离别》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
《离别》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曲子《离别》,感受曲子所抒发的感情。
2、认识了解肖邦。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了解肖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介绍作曲家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
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 1
篇二:歌曲《送别》教案
送别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送别》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二、导入
1、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播放歌曲《童年》。
2、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是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校园歌曲。校园歌曲是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小学音乐教案 送别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教案标题: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送别》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会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 能够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1. 《送别》歌曲的CD或音频文件。
2. 课件或黑板、粉笔。
3. 学生练习册。
4. 学生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5分钟)
1. 利用课件或黑板呈现《送别》这个词汇,并向学生解释其含义。
2.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有过的离别情感,并与《送别》这首歌曲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欣赏与分析(10分钟)
1. 播放《送别》歌曲,让学生仔细听。
2. 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及音乐特点。可以提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有哪些乐器参与演奏?
步骤三:学唱歌曲(15分钟)
1. 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并教导学生逐句模仿跟唱,重点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注意发音和协作。
3. 逐句解释歌词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步骤四:合奏乐器伴奏(10分钟)
1. 将学生组成小组,并分发打击乐器等乐器。
2. 分配不同的乐器声部,让学生尝试演奏伴奏。
3. 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演奏出整体的音乐效果。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5分钟)
1. 让学生一起回顾刚才学习过的歌曲和乐器伴奏。
2. 鼓励学生通过分组表演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可以让部分学生担任指挥或演奏独奏。
小学音乐送别教案
小学音乐送别教案
教案:小学音乐送别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理解、演唱《送别》这首歌曲。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谊、离别等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送别》这首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内容,并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送别》这首歌曲。
2. 教具:音乐播放器、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送别》这首歌曲,让学生静听,营造出人们在送别时的情感氛围。
2. 学习歌曲
教师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并播放歌曲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传达的情感内容。
3. 分析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歌词,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中每一个词语的意义。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短语。
4. 分组演唱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首与离别有关的歌曲进行演唱。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指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5. 合唱演出
小组演唱结束后,全班学生一起进行合唱演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合唱指导,并适当安排各个小组之间的协调演唱。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友谊、离别等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全班合唱演出等形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此外,在课堂的设计中,也可以融入一些与离别相关的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最后,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进行情感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音乐课教案《送别》
小学音乐课教案《送别》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能力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合唱艺术表现力。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教学内容:
演唱二声部歌曲《送别》。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学堂XXX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教学难点:
1.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2.二声部声音的均衡和谐与统一。
教材分析:
送别》是XXX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是一段体的歌曲,
降E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导入,引出概念
老师先播放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童年》作为导入,再播放《送别》。介绍这首歌是流行于100多年前新式学堂中的歌曲,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
二、新歌研究,体验情感
老师出示打乱顺序的图片,让学生听歌曲后排顺序,然后朗读歌词,并加上打击乐器的伴奏。教师解释反复记号的用法,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悲伤情感。
三、合唱练,提高表现力
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指导学生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并注意二声部声音的均衡和谐与统一。最后进行全体合唱练。
四、情感体验,珍惜情谊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体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的重要性。
五、总结反思,巩固研究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巩固研究。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保持真挚的情谊。
老师:在古代,由于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很难再相见。现在,同学们可以尝试划一下旋律线,看看它像什么。(老师唱出谱子,学生划出旋律线)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七篇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七篇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篇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明确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
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送别小学音乐教案
篇一:音乐送别教案
《送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相关图片(或电影录像)及音乐的欣赏,学习演唱歌曲《送别》情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多种音乐表现同一主题的乐趣
能力:并尝试用电子琴的丰富音色来表现,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对乐曲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歌曲曲谱等
五、教学过程:
1、练声曲:
12 | 3 4 | 5 —|5 4 | 3 2 | 1 —
咪吗咪
2、学唱歌曲《送别》
(1).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它的歌名?生:《送别》)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送别》是出自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
(2)、介绍曲作者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
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
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
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
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
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3)、欣赏《送别》
(4)、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谱吧。请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生答:4/4拍)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送别》
2、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新课导入和授新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
四、唱谱
1、熟悉D大调
2、视唱全谱
3、解决难点
五、填词演唱
六、感情处理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
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
八、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发挥生学的主体性
音乐课送别教案
音乐课送别教案
教案标题:音乐课送别教案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送别的情感和思绪。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演技巧。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送别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送别的情感。
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一次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送别相关的音乐曲目。
3. 课堂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制造一种庄重而温馨的氛围,引导学生思考送别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入音乐,播放一首与送别相关的曲目,让学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探究: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送别经历,并讨论送别时的情感和思绪。
2. 听音乐分析: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讨论音乐中传达的情感
和意义。
3.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首表达送别情感的音乐,可以使用各种乐器和声音。
实践:
1. 小组表演: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观摩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们互相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表达送别情感中的作用。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音乐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送别场景中。
拓展活动:
1. 邀请一位音乐家或专业人士来讲解音乐在送别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音乐的魅力。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音乐创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音乐活动《送别》教案
音乐活动《送别》教案
教案标题:音乐活动《送别》教案
教案目标:
1.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送别》的学习,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介绍《送别》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送别》的曲调和歌词。
3. 分组合作,编排并表演《送别》。
教学准备:
1. 《送别》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 《送别》歌词。
3. 音乐乐器(如古筝、二胡等)。
4. 分组演练的场地和道具。
教学步骤: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忆或讨论他们对音乐的了解和喜好,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 播放《送别》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探究:
1. 介绍《送别》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如作曲家、演奏乐器等。
2. 分发《送别》的歌词,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引导学生分析《送别》的曲调特点,如音域、节奏、音色等。
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声音来演奏《送别》的主旋律。
2. 引导学生合作编排乐器演奏和歌唱的配合,注重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3. 演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演奏和表演的技巧。展示:
1. 邀请各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编排的《送别》。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欣赏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合作成果。
3. 学生可以自由评论和交流,分享对音乐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教学⽬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学⽣的表现⼒。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送别》
2、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新课导⼊和授新
教学步骤:
⼀、导⼊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歌,请⼤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于现代校园的⼀⾸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在唱些什么?那时⼈们把在学堂⾥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进⾏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送别》
⼆、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部分选⾃当时的⽇本和欧美的流⾏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乐家李叔同。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送别》
2、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新课导入和授新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
四、唱谱
1、熟悉D大调
2、视唱全谱
3、解决难点
五、填词演唱
六、感情处理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
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
小学音乐《送别》逐字稿
小学音乐《送别》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送别》,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猜一猜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唱: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老师唱完了,同学们说是《童年》很好,这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今天呢,老师还要给大家带来一首校园歌曲。这首歌曲是流行于100多年前新式学堂中的歌曲,我们称这类歌曲为学堂乐歌,这首歌曲是由美国人奥德威作曲,我国的李叔同填词改编的《送别》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去品味这经典的旋律吧!一起学习歌曲《送别》。(板书:阿里山的姑娘)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首先请同学们静静的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好,歌曲听完了,请举手最快的你来说,你说感觉歌曲非常的优美,抒情。你的感知能力不错,请坐!
2.复听歌曲
现在让我们再来聆听一遍乐曲,这次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结合谱例观察,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歌曲聆听结束。老师听到同学们说是一首合唱歌曲。大家的观察的很仔细,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板书:1=C 4/4 二声部合唱)
(三)深入探究
听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哼唱歌曲了,请同学们,挺起腰背,面带微笑,打开口腔。注意坐姿,用正确的呼吸来做一组发声练习吧….(u)状态不错,继续保持。下面请同学们用小声模唱,仔细观察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待会儿一起来解决,
演唱结束,有谁来分享一下呢?最后面举手的同学你来说,请坐。这位同学说有一些音乐记号,不太熟悉。老师先把她写在黑板上(板书:反复记号)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节课,教学对象为小学生。我们要学乐曲《送别》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送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会演奏《送别》的乐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
1.学生理解乐曲的文化内涵,进而在演奏中理解曲子,将音乐与情感相结合,达到表现力的提升。
2.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让乐曲表现得更为完美。
四、教学内容及其安排
1. 乐曲欣赏
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是乐曲欣赏。在乐曲欣赏环节,老师会介绍《送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指导学生如何从音乐和情感的角度去理解这首曲子。
2. 乐曲教学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向学生展示《送别》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每个乐器的演奏方式。同时,老师还会对整首曲子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曲子的结构和乐谱中的标记。
3. 演奏实践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乐曲的演奏实践。学生应该根据老师的指导,通过集体实践,达到熟练掌握曲子的目的。学生还应该注意乐曲氛围和情感表达。
4. 个人演奏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在班里进行独奏。通过个人演奏,学生可以更加突出自己的音乐特色和风格。
5. 合奏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合奏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和协调来达到音乐演奏的和谐。
6. 课堂总结
在最后的环节,老师会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教学方法
1.演示法:老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演奏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音乐送别教案
《送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相关图片(或电影录像)及音乐的欣赏,学习演唱歌曲《送别》情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多种音乐表现同一主题的乐趣
能力:并尝试用电子琴的丰富音色来表现,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对乐曲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歌曲曲谱等
五、教学过程:
1、练声曲:
12 | 3 4 | 5 —|5 4 | 3 2 | 1 —
咪吗咪
2、学唱歌曲《送别》
(1).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它的歌名生:《送别》)
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送别》是出自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
(2)、介绍曲作者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
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
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
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
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
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3)、欣赏《送别》
(4)、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谱吧。请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生答:4/4拍)(5)、学生跟琴视唱全谱
教师提出注意点:二分音符,全音符,及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把握
(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8)、师总结
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
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
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9)、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10)、学生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在《送别》的优美旋律中结束此课
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送别》优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
《送别》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
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3、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教学重点:
学会情感歌唱《送别》,理解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针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教学准备:
ppt课件、音乐播放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课
教师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梅花三弄》。
师:同学们仔细听三个歌曲,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生:都是以古诗词为歌词而创编的歌曲,并且旋律都比较抒情优美(重复学生答案,教师展示正确答案)。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古诗词的经典名句呢
生:……
二、学唱歌曲
1、小知识。
师:好,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送别》,大家知道这歌曲的作者是谁吗
生:李叔同
师:(介绍李叔同)
1
篇三:四上送别音乐教案
《送别》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知识
2、认识词作者李叔同
3、学唱学堂乐歌《送别》
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送别》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送别》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
2、了解词作者李叔同
教学重点:
1、了解李叔同
2、学会并且能够背唱《送别》
教学难点:
1、歌曲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
2、能够再演唱歌曲的同时,体会恋故伤别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
听音乐猜曲名《国歌》
我们一起来聆听一小段音乐,请你说出它的名字。
师:对,是《国歌》它的全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把图中的内容串联起来,说一说
师: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国歌原来的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所作的插曲。它像号角唤醒千千万万的民众,向着光明向着
新世界奋勇向前。
3、介绍李叔同
4、师:如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是我们全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缅怀的领袖。雄壮的国歌让我们记住了聂耳这位人民音乐家。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
叔同。他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我们想来听一段音乐,慢慢揭晓答案。
5、播放音乐《送别》
师:这首音乐和《国歌》有什么不同这首乐曲取自美国歌曲《梦见家与母亲》师:是呀,亲
友不相见,骨肉两分离,心中怎能不悲伤
李叔同在送别他的挚友许幼园时写下了这样一首送别诗。出示《送别》
师:如此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诗词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话,又会是怎样的意境呢(《送别》影像)(歌曲深情,有种淡淡的哀愁)
师:李叔同的这首《送别》歌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二、新歌教学:
1、学唱《送别》(出示歌谱)
(1)初听歌曲,你可以用“lu”跟着歌曲哼唱歌曲旋律,为歌曲分乐句。
(2)视唱曲谱找出相似乐句
(3)用高位置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