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小学音乐教案
送别音乐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送别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对音乐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在音乐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1. 学唱歌曲《送别》。
2.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教学难点:1. 歌曲节奏的把握。
2. 歌曲情感的传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送别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送别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2. 学生分享自己的送别经历和感受。
二、歌曲欣赏1. 教师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
三、歌曲学习1. 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历。
2.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
3.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四、歌曲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五、情感体验1.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歌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感受。
2. 学生回家后,尝试演唱歌曲《送别》。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送别》。
2. 学生能够表达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送别》音乐教案及反思
《送别》音乐教案及反思《<送别>音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送别》,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2、通过欣赏、演唱、律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演唱表达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2、教学难点(1)歌曲中长音的保持和弱起节奏的准确把握。
(2)如何让学生在演唱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歌曲更具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离别的视频片段,如毕业时同学们相互告别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离别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时刻?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3)引出歌曲《送别》,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欣赏歌曲(1)播放歌曲《送别》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边听边跟随歌曲的节奏轻轻拍手。
(2)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把握好弱起节奏和长音的演唱。
(3)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4、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层次,如开头的舒缓、中间的深情、结尾的渐弱等。
(2)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在演唱时加入适当的力度和速度变化,使歌曲更具表现力。
(3)组织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倾听、评价,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活动(1)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送别》,如合唱版、器乐版等,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魅力。
(2)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6、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歌曲的演唱要点和情感表达。
小学教资音乐《送别》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送别》,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能正确演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送别》,让学生体会离别之情,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友谊之情。
教学重点:1. 歌曲旋律的演唱。
2. 歌曲节奏的把握。
教学难点:1. 歌曲中个别节奏的准确性。
2. 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歌曲《送别》的音频、歌词和图片。
2. 吉他或钢琴,用于伴奏。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送别》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为什么?二、新歌教学1. 教师出示歌曲《送别》的歌词,让学生跟唱。
2. 学生跟唱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节奏和音准,及时纠正。
3.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强弱拍。
4. 学生练习歌曲,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三、节奏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如拍手、拍腿等,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
2.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歌曲演唱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效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互换角色,进行互评,提高演唱水平。
五、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离别时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拓展活动1. 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送别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歌曲的情感表达。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送别歌曲,进行演唱或表演。
七、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并尝试演唱歌曲《送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送别》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能正确演唱。
小学音乐送别优质教案
小学音乐送别优质教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离别》优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离别》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曲子《离别》,感受曲子所抒发的感情。
2、认识了解肖邦。
教学重、难点:认识了解肖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1、介绍作曲家肖邦: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
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 1篇二:歌曲《送别》教案送别教学目标:1、会唱歌曲《送别》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发声练习2、节奏练习二、导入1、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播放歌曲《童年》。
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是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3、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学堂乐歌。
今天我们就来演唱一首学堂乐歌。
它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三、了解歌曲1、认识作者: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
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
1880年9月生于天津,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送别-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送别-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送别”这首曲子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送别”这首曲子的旋律和歌词。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课堂活动本节课将分为三个环节:欣赏、学习、表演。
1.欣赏:老师播放“送别”这首歌曲,让学生听一遍,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基调、节奏、歌词内容等。
然后再播放一遍,让学生可以唱跟这首歌。
同时,老师可以跟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了解这首歌曲的故事和背景。
2.学习:老师教授学生如何唱“送别”,包括旋律和歌词,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
组内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不准确的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这首歌的技巧。
3.表演: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尽量在课前分配好组员,让学生在课上表演。
老师也可以评选出最好的几组进行集体表演。
课外作业1.学生根据老师教授的内容自己练习唱歌。
2.学生准备组员,完成小组表演。
3.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资料,了解“送别”这首歌的历史、艺术价值等。
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是掌握“送别”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同时了解这首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学生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小组表演,这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
教学难点目前来看,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们能否领悟这首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含义,以及学生们是否能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融入到表演中去,使表演更加生动。
评估方法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跟着唱,然后老师再跟学生一起唱,检查学生的发音和掌握程度。
学生们进行小组表演时,老师可以通过评估小组的整体质量,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融入到表演中去,来评估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无。
送别,小学音乐教案[5篇范例]
送别,小学音乐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送别,小学音乐教案篇一:音乐送别教案《送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的:知识:通过相关图片(或电影录像)及音乐的欣赏,学习演唱歌曲《送别》情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多种音乐表现同一主题的乐趣能力:并尝试用电子琴的丰富音色来表现,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对乐曲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歌曲曲谱等五、教学过程:1、练声曲:| 3 4 | 5 —|5 4 | 3 2 | 1 —咪吗咪2、学唱歌曲《送别》(1).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它的歌名?生:《送别》)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送别》是出自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2)、介绍曲作者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
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
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
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3)、欣赏《送别》(4)、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谱吧。
请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生答:4/4拍)(5)、学生跟琴视唱全谱教师提出注意点:二分音符,全音符,及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把握(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8)、师总结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小学音乐面试送别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音乐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送别的音乐形式,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感受歌曲《送别》的旋律和情感。
2. 学唱歌曲《送别》。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处理。
2. 歌曲中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送别》,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歌曲学习1. 教师讲解歌曲《送别》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情感。
三、歌曲表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领唱,其他学生进行伴奏。
2. 学生进行歌曲表演,教师进行指导。
3. 学生展示表演,教师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送别》的旋律和情感。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歌曲《送别》,并邀请家人一起学唱。
2. 学生回家后,思考歌曲《送别》中的情感,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送别》,让学生了解了送别的音乐形式,感受了音乐的情感表达。
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了学习难点。
在歌曲表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家庭中继续学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送别音乐教案范文汇总三篇
送别音乐教案范文汇总三篇【篇一】送别音乐教案教学内容:《送别》教学目标:1、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明确音乐要素在歌曲中发挥的作用,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学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感受歌唱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主动聆听、表达音乐的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1、用良好的发声状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送别》,学生在《送别》的旋律中走进课堂。
一、导入——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在上一节课粗略学习《送别》旋律之后,分组交流课后作业1、歌曲的作者2、关于学堂乐歌3、歌曲的创作背景4、歌曲曾出现在哪些影视作品中,表达的怎样的情绪?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共享,以便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掌握。
二、新授——良好的发声状态与细腻的歌曲处理1.气息与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2)3 2︱1 — O ———(3)音阶练习,注意气息和咬字(4)复习歌曲旋律,划分乐句2.音乐要素与歌曲处理(1)复习提问: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要素)有哪些?音高(音的高低)、音值(音的长短)、音量(音的.强弱)、音色(2)分四个小组,每组一个乐句,分析如何利用音乐要素更好的表现歌曲?并分组展示。
(3)集体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唱情感的激发(1)聆听歌曲,观看《城南旧事》视频(2)展示同学们上交的反应歌曲情绪的图片,并进行交流。
(3)用同学们的图片制作成伴奏视频,集体演唱。
四、课后拓展为第三乐句添加一个声部,由小组长带领,课后分组练习。
【篇二】送别音乐教案【学习目标】1. 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习重点】1、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法指导】诵读法点评法【知识链接】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
小学教案万能模板音乐送别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学会歌曲《送别》,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歌曲《送别》的离别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送别》的旋律和歌词。
2. 正确运用气息和咬字,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的处理。
2. 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送别》音频、歌词、音乐符号等。
2.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送别》的音频,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离别情感。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叫做《送别》,它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
二、新歌教学1. 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歌曲音频,学唱歌曲《送别》。
2. 歌曲学习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气息和咬字,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
3. 学生跟唱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三、歌曲表演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舞蹈、朗诵等,将歌曲《送别》进行表演。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表演动作和表情。
3. 练习结束后,每组进行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送别》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强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并尝试演唱歌曲《送别》。
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小学音乐送别教案
小学音乐送别教案教案:小学音乐送别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理解、演唱《送别》这首歌曲。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谊、离别等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送别》这首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内容,并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送别》这首歌曲。
2. 教具:音乐播放器、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送别》这首歌曲,让学生静听,营造出人们在送别时的情感氛围。
2. 学习歌曲教师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并播放歌曲的录音。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传达的情感内容。
3. 分析歌词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歌词,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中每一个词语的意义。
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短语。
4.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首与离别有关的歌曲进行演唱。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指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5. 合唱演出小组演唱结束后,全班学生一起进行合唱演出。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合唱指导,并适当安排各个小组之间的协调演唱。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友谊、离别等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全班合唱演出等形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此外,在课堂的设计中,也可以融入一些与离别相关的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最后,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进行情感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教学案例《送别》教案
音乐教学案例《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送别》这首歌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送别》,培养学生对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送别》是一首描绘友情离别场景的歌曲,歌词深情动人,旋律优美动人。
2. 歌曲结构:介绍《送别》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桥段等部分。
3. 音乐特点:分析《送别》的旋律线条、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送别》的曲谱,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背景、结构、音乐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进行指导。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特点,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送别》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思考。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音乐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进行指导。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特点,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课程内容。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送别》,并思考友情、离别等主题。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送别》,如民谣、摇滚等风格,感受不同风格下的歌曲情感表达。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以《送别》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歌曲,表达自己对友情、离别的感悟。
3. 演出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学生登台演唱《送别》或其他自己创作的歌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演唱、讨论等。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送别人教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我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教学难点的解析,我需要进一步简化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次,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可以邀请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二、核心素养目标
《送别》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2.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过程中,体验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3.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实践,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配合能力和音乐表现力;4.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学唱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改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的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表达歌曲情感方面,教师可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演唱中予以表现。
-对于合唱中的难点,教师要进行声部划分、音色调整等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协调与平衡。
-在音乐创造力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或创作,如改变节奏、旋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送别》2、听赏乐曲教学难点: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教学方法: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新课导入和授新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二、介绍词曲作者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
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四、唱谱1、熟悉D大调2、视唱全谱3、解决难点五、填词演唱六、感情处理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八、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发挥生学的主体性九、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篇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小学新课标音乐送别
小学新课标音乐送别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升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送别主题是一个常见且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内容。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还能教会他们如何表达情感,理解离别与重逢的意义。
以下是小学新课标音乐送别课程的详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送别歌曲的基本知识,学会演唱几首经典的送别歌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送别歌曲中的情感,理解友情、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送别歌曲的起源与发展:简要介绍送别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经典送别歌曲欣赏: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送别歌曲,如《送别》、《友谊地久天长》等,进行欣赏。
3. 歌曲学唱: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发音,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表达歌曲的情感,体会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送别歌曲的歌词、曲谱、音频或视频资料。
2. 教学工具:钢琴或其他乐器,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展示歌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送别的故事或展示一幅送别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经典送别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3. 歌词学习:逐句教授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4. 歌曲学唱:分步骤教学,先教旋律,再教歌词,最后合在一起演唱。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演唱时投入情感,体会歌曲中的离别之情。
6. 表演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唱和表演任务。
3. 情境模拟:创设送别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和表达情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关于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12篇)
关于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12篇)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由于影视音乐与影视剧情亲密关联,因此,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相比,影视音乐更易于理解。
影视音乐在传播渠道上也比其他仅通过现场演出或录音的音乐更为顺畅,随着相关电影或音乐剧的播放,影视音乐会很快得到传播。
本单元力图让学生对影视音乐及其不同类别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和了解,并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识的电影及电视剧,能够自主分析其中音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唱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儿狼》【设计意图】调动心情,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开心、兴奋地开头音乐课。
2、师生问好(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看电视、电影吗?那谁知道刚刚听到的是哪部动画片的音乐?请告知教师,有哪些影视剧的音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指生答复,并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识的影视歌曲)(2)倾听影视歌曲片段片头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主题歌《上海滩》:上海滩背景音乐《还珠格格》:有一个姑娘插曲《浪漫满屋》:ithink 情节音乐《微笑百事达》:北极星的眼泪片尾曲《神话》:漂亮的神话(3)音乐常识:归纳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歌、片头曲、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尾曲等。
)同学们真棒!那么请大家依据音乐在影视剧中消失的不同位置,想一想影视音乐有哪些不同类型?我们今日要学的歌曲是一部电影中的插曲。
【设计意图】以流行影视歌曲引情激趣,将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音乐感受带进课堂,既拉进了师生距离,表达了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的课改新理念,又提醒本节课的主题。
送别-小学音乐教案
送别-小学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送别”的含义和情感;2.学生能够正确演唱《送别》歌曲,并表达出歌曲的情感;3.学生能够合唱《送别》歌曲,并协作发挥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1.《送别》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歌曲的情感表现;3.合唱与个人表演的比较。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介绍《送别》的歌曲背景、意义和情感;2.播放《送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旋律;3.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有哪些情境需要“送别”?步骤二:个人表演1.分发歌曲歌词,让学生自由阅读和感受;2.演示个人表演,让学生了解个人表演和合唱表演的区别;3.引导学生表现歌曲中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音乐表情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步骤三:合唱练习1.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分成小组,分别练习和谐声部和主旋律;3.合并两个声部,开始整体练习;4.练习过程中,着重讲解合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步骤四:合唱展示1.学生进行合唱展示,让他们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表现力;2.分享经验和感受,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巩固练习1.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表演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2.着重讲解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3.给学生安排巩固练习,不断提高音乐表演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作业1.学生分配作业:反思音乐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2.督促学生练习和巩固歌曲,准备下次表演。
通过《送别》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体验了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美好。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实际表演能力的提高。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以下内容,供参考!!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送别》2、听赏乐曲教学难点: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教学方法: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
:新课导入和授新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二、介绍词曲作者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
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三、发声练习四、唱谱1、熟悉D大调2、视唱全谱3、解决难点五、填词演唱六、感情处理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七、学生表演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八、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
发挥生学的主体性九、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范文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音乐送别教案《送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的:知识:通过相关图片(或电影录像)及音乐的欣赏,学习演唱歌曲《送别》情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多种音乐表现同一主题的乐趣能力:并尝试用电子琴的丰富音色来表现,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对乐曲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歌曲曲谱等五、教学过程:1、练声曲:12 | 3 4 | 5 —|5 4 | 3 2 | 1 —咪吗咪2、学唱歌曲《送别》(1).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它的歌名生:《送别》)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送别》是出自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2)、介绍曲作者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
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
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
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3)、欣赏《送别》(4)、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谱吧。
请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生答:4/4拍)(5)、学生跟琴视唱全谱教师提出注意点:二分音符,全音符,及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把握(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8)、师总结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9)、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10)、学生完整地演唱这首歌在《送别》的优美旋律中结束此课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送别》优质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送别》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
2、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3、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学会情感歌唱《送别》,理解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针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教学准备:ppt课件、音乐播放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课教师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梅花三弄》。
师:同学们仔细听三个歌曲,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生:都是以古诗词为歌词而创编的歌曲,并且旋律都比较抒情优美(重复学生答案,教师展示正确答案)。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古诗词的经典名句呢生:……二、学唱歌曲1、小知识。
师:好,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送别》,大家知道这歌曲的作者是谁吗生:李叔同师:(介绍李叔同)1篇三:四上送别音乐教案《送别》音乐教案教学内容: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知识2、认识词作者李叔同3、学唱学堂乐歌《送别》情感目标:通过学唱《送别》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送别》知识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2、了解词作者李叔同教学重点:1、了解李叔同2、学会并且能够背唱《送别》教学难点:1、歌曲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2、能够再演唱歌曲的同时,体会恋故伤别的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听音乐猜曲名《国歌》我们一起来聆听一小段音乐,请你说出它的名字。
师:对,是《国歌》它的全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把图中的内容串联起来,说一说师: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国歌原来的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所作的插曲。
它像号角唤醒千千万万的民众,向着光明向着新世界奋勇向前。
3、介绍李叔同4、师:如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是我们全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缅怀的领袖。
雄壮的国歌让我们记住了聂耳这位人民音乐家。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李叔同。
他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我们想来听一段音乐,慢慢揭晓答案。
5、播放音乐《送别》师:这首音乐和《国歌》有什么不同这首乐曲取自美国歌曲《梦见家与母亲》师:是呀,亲友不相见,骨肉两分离,心中怎能不悲伤李叔同在送别他的挚友许幼园时写下了这样一首送别诗。
出示《送别》师:如此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诗词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话,又会是怎样的意境呢(《送别》影像)(歌曲深情,有种淡淡的哀愁)师:李叔同的这首《送别》歌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
二、新歌教学:1、学唱《送别》(出示歌谱)(1)初听歌曲,你可以用“lu”跟着歌曲哼唱歌曲旋律,为歌曲分乐句。
(2)视唱曲谱找出相似乐句(3)用高位置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意境。
(4)尝试自己学唱,找出你唱得最美的一句。
2、教师纠正不足,学生练唱。
3、全班齐唱,唱后师生评价:是否连贯深情4、用柔美的歌声演唱全曲。
5、歌曲处理,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6、学生跟琴再唱。
7、播放音乐,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唱歌曲。
8、同学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事》,就是用这首《送别》作为主题歌的,它使《城南旧事》影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吧……(《城南旧事》影像)三、课外拓展:1、简介“学堂乐歌”师:李叔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艺术大师,(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那个年代,把学校称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
歌曲《送别》就是创作于那个年代的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
师:《春游》也是李叔同的作品中的一首名曲,它也是一首学堂乐歌,咱们从歌壮语与爱国激情的《祖国歌》,《祖国歌》又名夕歌,是他编写的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立志爱国的最好体现。
(《祖国歌》(夕歌)影像)四、小结:师:同学们,诗的意境是让人沉醉的,而谱曲后的诗更是意味深长,久久萦绕心头。
你不妨也试一试,用《送别》的曲调,填上一段你喜爱的诗词,唱给大家听,或许它也会成为一首校园歌曲呵。
最后让我们在《送别》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篇四:歌曲《送别》教案送别教学目标:1、会唱歌曲《送别》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着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2、简介歌曲这四首歌曲是依据我国四大古典名着《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四大古典名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电视剧后,其主题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
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起到了歌颂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
一、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一首影视歌曲,它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二、认识作者: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
浙江平湖人,中国着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
1880年9月生于天津,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
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三、歌曲介绍: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着名的《送别》。
它属于李叔同早年的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
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国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
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
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四、学唱歌曲1.听音范唱播放《送别》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生:回答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情绪:忧伤惆怅深情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2、学生一起朗诵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6 、教师领唱7、学生一起唱三、主题延伸、扩大视野《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
我将播放电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上,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哀婉之美。
四、扩展。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或者诗歌文章呢李白写了很多离别的诗篇,其中有两首很有名:《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这首清新、淡雅、优美的《送别》。
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