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论网络暴力的成因与法律规制

论网络暴力的成因与法律规制

论网络暴力的成因与法律规制一、引言网络暴力,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独特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人们发现,网络空间并不仅仅是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也可能成为恶意的温床。

本章节旨在定义网络暴力,阐述其背景,并提出研究网络暴力的目的和意义。

1.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又称为“网暴”或“网络欺凌”,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旨在伤害、羞辱或威胁他人的行为。

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侮辱、诽谤、恶意举报、侵犯隐私等。

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可能遭受心理创伤、社会排斥甚至生命危险。

2.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进行日常交流和获取信息。

然而,这种开放性和匿名性也为网络暴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一些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伤害,而受害者往往难以维权。

3.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和法律规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根源,还能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法律手段遏制网络暴力,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暴力的主要形式网络暴力形式多样,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网络暴力的几种主要形式,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人身攻击与诽谤这是网络暴力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攻击者通过发布侮辱性、诽谤性的言论或信息,损害受害者的名誉和形象。

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恶意评论、造谣和抹黑。

2.恶意举报与网络欺凌恶意举报是指故意向相关部门或平台提供虚假信息,以诬陷或打压受害者。

而网络欺凌则表现为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渠道对受害者进行持续的骚扰和威胁。

3.侵犯隐私与数据泄露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泄露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如电话号码、住址、照片等,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隐私权和安全感。

4.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几个典型网络暴力事件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性和复杂性。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快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指的是在互联网上以言语、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人身攻击、辱骂、威胁、恐吓等行为,导致被攻击者受到心理和生理的伤害。

网络暴力不仅破坏了网民之间的信任、和谐的互动氛围,更加严重的是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对于保持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网络现实脱节。

在网络时代,人们习惯于在虚拟的世界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由此忽视了言语的影响力。

网民往往认为言语在虚拟世界里没有实际效应,因此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容易失范,从而导致各种攻击性的行为。

2.匿名制度。

网络许多平台为了保护隐私,为用户开设了匿名功能。

尽管匿名制度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但往往会让一些人借机散播虚假信息、发表恶意言论,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3.情绪受挫。

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容易被一些事情刺激到,导致情绪受挫。

这时候,做出的一些言论或行为极易失控,从而激起更大的争端和冲突。

1.侵害人权。

网络暴力不仅破坏了网民之间的和谐、信任和互动,更严重的是侵犯了网民的人权。

长期以来的网络暴力攻击成为人们心理负担,并可能直接导致身体和心理的损伤,对个人的人格发展、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2.破坏社会稳定。

网络暴力原本是一种和段落冲突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越来越严重。

网络暴力行为直接破坏了既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并会导致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不稳定。

3.影响个人发展。

网络暴力使得被攻击者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其思考、创造和发展能力,更严重的是让被攻击者流失了对社会上的信任,极其对其将来的社会生活造成长期影响。

对策1.重视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具有很强的共性,主要包括思维和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引言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严重。

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还对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1. 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更容易进行攻击、辱骂和威胁等行为。

2. 群体影响:大学生常常深受社交网络的影响,一些不良的言论和行为在群体中蔓延,形成一种“虚拟群体暴力”的现象。

3. 网络成瘾: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失去了正确判断和处理网络冲突的能力,容易陷入网络暴力行为中。

4. 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网络暴力成为他们宣泄和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5. 缺乏网络素养:一些大学生缺乏网络教育和相关知识,对网络暴力的危害和法律意义缺乏正确的认知,从而容易参与到网络暴力中。

二、应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对策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网络暴力的认知。

2. 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网络暴力行为。

3.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处理网络冲突和情绪宣泄的方式,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4. 提高网络素养: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让他们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和法律意义,增强他们对网络暴力的抵制能力。

5. 设置网络举报机制和有效处罚措施: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建立网络举报机制,鼓励大学生主动举报网络暴力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结论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产生和蔓延,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观。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侮辱、恐吓、攻击等行为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暴力,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影响和整治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1. 言语攻击: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言语上的恶意攻击、诽谤和造谣,严重影响被攻击者的声誉和情绪。

2. 图片视频攻击:通过发布恶搞、恶劣图片或视频来侮辱他人,对被攻击者进行人身攻击。

3. 谣言传播:以传播谣言、不实信息的方式诋毁他人,导致被攻击者遭受恶劣的社会评判和舆论压力。

4. 人肉搜索:通过互联网追踪他人的个人信息,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威胁和恐吓。

5. 群体攻击:在网络上组织一群人对特定对象进行攻击和谩骂,造成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受到伤害。

二、网络暴力的影响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和身体都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在心理方面,受害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在身体方面,受害者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体重波动等身体问题。

网络暴力还可能导致受害者在社交、就业等方面受到影响,对其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除了对受害者本人造成的直接影响外,网络暴力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的存在会破坏网络空间的和谐氛围,降低人们在网络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网络暴力的传播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承。

三、整治网络暴力的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立法,严禁在网络上进行辱骂、诽谤、造谣等行为,并对违法者进行惩处。

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系,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监控和处罚。

2. 加强网络教育: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网民对网络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认知,引导人们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抵制网络暴力现象的产生。

3. 强化社会监督: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批评和曝光,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整治网络暴力的积极性,形成整体打击网络暴力的强大合力。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与此网络暴力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心灵,也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深入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对受害者的影响、以及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的特点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用户可以在不透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发布言论。

这种匿名性无疑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便利。

一些人会趁机发布攻击性言论,而受害者无法追溯到肇事者身份,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2. 社交媒体的助力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一些人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通过造谣、恶意攻击等手段伤害他人。

而这些网络暴力行为也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3.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其中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一些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却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约束力,导致其言行过激,对他人造成伤害。

4. 个体心理因素一些个体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心,容易产生攻击性言论和行为。

一些个体也存在心理扭曲,通过网络暴力来寻求自我满足。

二、对受害者的影响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会引起心理上的创伤,还可能对个体的行为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1. 心理创伤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人们常常会陷入情绪困扰中,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卑情绪。

长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 社会影响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可能会受到排斥和孤立,甚至会影响到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一些受害者由于无法承受网络暴力的打击,甚至可能会选择逃避现实,甚至走上不归路。

3. 行为反应部分受害者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网络暴力,形成恶性循环。

他们可能会采取报复手段,以暴制暴,导致矛盾不断升级,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暴力是指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恶意攻击、威胁、侮辱等行为的现象。

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全球性和即时性等特点。

下面将探讨网络暴力的成因以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匿名性:互联网提供了用户匿名的环境,这使得一些人故意利用匿名身份进行网络暴力行为,因为他们不用承担后果和责任。

2. 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脱节:在虚拟世界中,人们更容易忽视对方的真实感受,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直接反馈,并且很容易对他人作出恶意攻击。

3. 群体效应: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虚拟社交平台,使得网络暴力在一些社交圈子中蔓延,团伙甚至团体攻击受害者的现象屡见不鲜。

4. 心理因素:一些网络暴力行为者可能具有心理问题,比如缺乏自信、自尊心低等,他们通过网络暴力来获得满足感或者痛快感。

1. 完善法律和制度: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监管和制度建设,严厉惩罚网络暴力行为。

鼓励受害者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加强教育引导: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公民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鼓励大家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

3. 强化平台监管: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要求平台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并能及时处理网络暴力事件。

平台也应该加强对用户的实名制认证,降低用户的匿名性,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4. 建立网络加油站:在互联网中建立积极、健康的社群,增加正能量的传播,打造一个友善、公平和多元的网络环境。

5. 增强对网络暴力的心理干预: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网络暴力受害者及时缓解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网络暴力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平台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以及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综合对策,才能有效地应对和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网络暴 力现象与媒体呈现、社会压力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四、应对措施
针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应 对措施:
1、媒体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提高网民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抵制能 力,引导网民理性使用网络,避免参与网络暴力的行为。
一、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
1、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土壤。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往往 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种匿名性可能导致一些人 在网络上表现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行为,甚至进行恶意攻击和侮辱。
2、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
一些网络暴力行为源自于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 受到各种压力,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寻找发泄和释放的出口。 此外,一些人可能出于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强烈支持或反对,而采用过激的行为 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2、法律规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严 惩施暴者,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3、社会共治: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网络行为 追踪机制,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4、心理干预:对于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援助,减轻 其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问题:
首先,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让人们明白网络暴力的危害和后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和法律制度,严 厉打击网络暴力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避免因为 心理问题或情感困扰而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

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_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_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_原因分析整改措施一、原因分析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样。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网络暴力、信息泄露、虚假广告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危害。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1.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网络暴力作为一种虚拟形式的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恶意的言语攻击、恐吓、谣言传播等。

其原因分析如下:(1)虚拟环境的高度匿名性。

在网络世界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匿名方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他人的机会,并减少了其可能受到的法律制裁。

(2)网络沉迷和网络文化的影响。

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的虚拟身份,对网络言论不负责任,以攻击他人为乐。

同时,网络文化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也对年轻人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们误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时尚”或行为“潮流”。

(3)道德价值观的缺失。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和厉行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相对薄弱,很多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网络暴力就是其一种恶果。

2. 信息泄露的原因分析信息泄露是指个人、组织或企业的敏感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或机构获取并传播的行为。

其原因分析如下:(1)网络安全意识的不足。

许多个人和组织在使用网络时缺乏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高度警惕,对保护自己的信息意识不强。

太简单的密码、点击恶意链接等不当行为往往成为信息泄露的导火索。

(2)技术不足的网络平台。

一些网络平台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用户信息。

此外,部分网络运营商在保护用户信息方面的措施不力,也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

(3)内部人员的失职行为。

企业、组织内部的员工有时会泄露公司机密信息或用户个人信息,这可能是个人行为或有组织的行为,都对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胁。

3. 虚假广告的原因分析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中夸大其词、虚假宣传产品或服务性能等情况。

_网络暴力_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_网络暴力_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由众多网民的言论所形成的所谓的“道德审判”以及无节制的、恶意的谩骂与人身攻击我们称之为“网络暴力”,这不仅对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紧接其后的“人肉搜索”更是把这种影响由网络世界带到了现实社会,严重扰乱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由此带来的道德与法律层面上的矛盾与问题已经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不能否认,网络已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渠道,越来越多的民众习惯选择在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诉求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去,网络舆论也由此产生。

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也确实对许多现实事件回归真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网络暴力”现象,对其所触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应高度重视,并深入剖析其成因,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有效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无形中充当了“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这一方面使得网民可以更为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另一方面,网民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几乎无须负责,这就大大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下,尤其是在一些煽动性言语的误导下,很多网民往往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继而盲目地对事件作出是非判断和道德评价,并以过激的言论和侮辱性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声讨”和人身攻击, 而这又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网络暴力事件也由此产生。

在众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所造成的网民对自身言行过度放纵的心理倾向,许多人性的弱点也似乎在这顶“保护伞”下被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

那么,网络暴力的成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轻易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匿名的形式进行攻击,这种匿名性给了人们更多的勇气和机会去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2. 信息泛滥:互联网的快速传播速度导致信息泛滥,不真实信息和恶意信息充斥在网络中,这种信息泛滥也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发生机会。

3. 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一些人利用社交媒体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诽谤,进而导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4. 社会心理因素: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可能存在着焦虑、不满、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上可能被放大,导致了更多的网络暴力行为。

5. 缺乏监管:互联网本身是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平台,但是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网络暴力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理。

二、对策研究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出更加严格的法律,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惩罚力度。

2. 提升公民素质: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公民的网络素质教育,提升人们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和素养,引导人们自觉克制不良网络行为。

3. 加强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4.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网络暴力,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

5. 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和公众人物应当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关注度,促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有效地应对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视点f_AzHAN?sHIDIAN 口陈亚玲一,网络暴力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所谓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二,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分析(一)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导致舆论趋同.在网络中,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 这种倾向表现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往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网民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部分网络受众几乎都是不加深思的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一边倒地对当事人进行谴责,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持有相同意见的网络群体.然后再借助这种群体共识,对当事人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将事件推向极致.(二)网络的匿名性导致舆论无所顾忌.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对事主进行侵权,依仗的是匿名身份.他们是 "无名的大多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近于零.可以断定, 如果以真实身份出场,其行为必会有所顾忌.真正的道德往往出于自律,即在肯定不会受到任何外来惩罚的情况下, 仍然凭自己的良知和信念做事.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声嘶力竭地要以道德的名义进行讨伐的网民们,行为却是最不道德的.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而随意性因此增大.(三)"把关人"的相对缺失导致舆论缺少监管.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通过的人或机构,即为把关人".客观地说,网络言论中不乏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但同时也充斥着许多无责任感的情绪宣泄和放肆的过激主张,其问形成的舆论鱼龙混杂在所难免.因此,网络暴力舆论跟一般社会舆论一样需要适当的引导.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一)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当事人, 也污染了网络环境.毋庸置疑,网络暴力由网络声讨演变为现实的攻击,网民的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及其家人心理及生活造成极大创伤.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了隐私权,名誉权和精神上的侵害,对他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二)网络暴力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网络暴力事件大部分出自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却呈现出道德判断的片面与偏激.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这些行为缺乏应有的制约,很容易超出正常的边界.在"嫉恶如仇"的道德快感和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他们肆意发泄着愤怒和不满,在对事件当事人精神和肉体摧残的背后,没有谁要对此承担责任, 连一丝一毫的自责和内疚都没有,甚至参与其中的网民还有着某些道德上的高尚和伟大.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三)网络暴力不利于社会和谐.网络暴力容易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网络暴力提倡"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容易滋生现实暴力.尤为严重的是,网络暴力逐渐淡化了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在网络中,学生们见到的到处是谩骂,久而久之,他们不再痛恨网络暴力,而是感觉痛快, 对暴力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憎恨,反感到默认和接纳,甚至尝试将其转化为现实暴力,形成社会中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四,网络暴力的预防对策(一)推行网络实名制.推行网络实名制,韩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06年底,韩国国会通过了"促进利用信息通信网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 修正案,规定在平均每天点击量超过 10万的门户网站和公共机关网站的留言栏上登载文章,照片,视频等内容时, 必须先以本人真实姓名加入会员.如果网站违反确认实名的做法,将会收到信息通信部长的改正命令.如果不遵守命令,将处以30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43韩元)以下罚款.在有利于我国网络环境的净化方面,韩国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二)加强道德自律,倡导文明上网.提高全社会的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全社会的文明网络行为,尤其需要关注青少年这个群体.教育青少年学会自律显得特别重要.要教育广大青少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要让他们逐渐懂得并且掌握, 在网络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要让他们明白,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一样,应该有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不可逾越的.(三)制定专门法规,惩治侵权行为.目前,我国法学上没有网络暴力概念,只有侮辱罪,侵权行为等说法.对某些东西,法律只是规定了什么不能干, 但是对于应当怎么干,不是特别明确. 尤其是对规范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规则,目前还不知道怎么制定,更不知道怎么用.因此,需要有关法学专家加快进行研究,尽快制定,完善有关细则,特别是要制定相配套的行政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74发展?月刊形成\危害及对策网络暴力的。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doc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doc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doc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问题愈加严重,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指的是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辱骂、谩骂、人身攻击、网络诽谤、恶意造谣、网上恐吓等行为。

网络暴力有哪些成因?如何应对?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网络提供了匿名的交流方式,许多人在匿名的情况下会变得说话口无遮拦,容易发表一些攻击性的言论。

2. 毒化环境现在的网络空间充斥着很多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信息进入到人们心里,让人们的心态变得不稳定,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3. 没有社会约束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不一样,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网络暴力。

即使存在法律法规,也不一定能够明确将网络暴力定为哪一类犯罪行为。

4. 心理动机网络暴力者的心理动机较为复杂。

有的人因为赢得眼球、扩展影响而行此类无良之举;有的人因为群体效应而加入暴力群体;有的人出于报复、攻击性心态等原因。

1. 改善网络环境改善网络环境是重中之重,需要人们、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网站应加强管理,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言论及时处理;社会上,可以开展网络文明创建行动,宣传规范网络言论,树立良好网络公德。

2. 形成明确的法律法规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应如何界定,如何处理。

3. 认识网络匿名性的副作用可以将实名制与网络结合起来,例如网站实名注册、发言等。

但是,实名制也会给网络空间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4. 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对于网络暴力者,在暴力发言的情况下,应当冷静处理,不要被对方带动情绪,对于言辞过激的暴力者尽量避免反驳,不要直接回应,以免燃起更大的火药桶。

总之,网络暴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加强管理,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网络的使用变得更加健康、有爱。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交自媒体的快速普及,网络暴力现象在国内日益凸显。

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如谩骂、恶意评价、人肉搜索等,给受害者带来了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网络安全和个人权益。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1.缺乏自我监管意识社交自媒体平台经常被一些用户用来发表不当言论。

他们甚至无视道德底线,以一些故意挑衅、攻击、辱骂等言论来引起关注。

这种行为只会带来更多的炒作效应,陷入恶性循环。

2.信息不对称国内社交自媒体贡献者主要以个人为主,容易出现声音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用户利用这个机会发表偏激言论,挑起争议,操纵社会舆论。

3.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人们的价值观差异是存在的,但某些用户的不同观点可能引起不满和攻击。

这种情况下,网络暴力事件很容易发生。

4.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用户提供虚假信息、散布不实消息,但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

相应地,一些受害者在保护自己的权益时,也缺乏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二、对策1.强化道德自律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不良言论进行标准化管理,强化道德自律。

2.加强用户审核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加强对入驻用户的审核,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员工培训,并且可定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公示,对未通过审核的账号进行注销。

3.严格法律监管未经过证实的不实消息,恶意中伤和人身攻击行为是违法的。

政府应该建立足够的法律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给予惩罚,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从源头上杜绝炒作的触发。

4.加强公共教育教育部门应该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社区、学校及各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关的社会教育,加强公众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结论网络暴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方联合起来断除它的源头。

企业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使用者的规范和管理,同时政府也应该借鉴现有的监管经验,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增多,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他人进行辱骂、威胁、谩骂、攻击、诽谤等行为。

它的实质是一种暴力行为,对受害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缺乏网络素质随着手机和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人开始涉足网络世界,但是缺乏网络素质就成为网络暴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人常常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发表评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辱骂他人,这使得网上传播的负面信息日益增多,构成网络暴力。

2.情绪控制不良有些人在面对不愉快或者挫败时情绪控制能力非常不好,他们往往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网上发泄来解决问题。

这种情绪发泄往往会影响他人,构成网络暴力。

3.信息来源不可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一些人由于不了解这些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就会随意传播虚假信息,使得一些人被误解或者遭受侵害。

同时,网络暴力行为中,也有很多是基于虚假信息的。

1.大力普及网络素质教育对于网络暴力的治理,首先需要普及网络素质教育。

要告诫公众,让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规则,强化网络道德伦理,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网络文明素质和技能,从而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2.严格打击网络暴力行为对于网络暴力行为,需要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让那些有意向网络上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他人、诽谤他人、利用网络骚扰他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同时,在网络暴力事件的调查中,要确保公正、公正的调查和处理,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做出不公正的行为。

3.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在互联网社会中,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标准,建立有效的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

政府和网络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安全技术和治理技术的发展,共同打造和维护互联网社会的和谐稳定。

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与其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相比,网络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网络语言暴力。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网络上使用恶言恶语、侮辱他人,甚至进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不道德行为。

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 1. 匿名性: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用户可以在网络上使用虚假身份进行言论,这让一些人敢于发表冒犯他人的言论。

缺乏真实身份的约束,让人们更加放纵自己的语言,不顾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2. 社会压力和养成: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临着各种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

这些压力使得人们情绪容易失控,而网络则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出口。

逐渐地,他们形成了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习惯,将网络作为发泄的工具。

3. 文化和教育背景: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在一些文化中,使用粗鄙的言辞被认为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不被视为不文明行为。

不良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也会导致人们缺乏基本的网络礼仪和道德观念。

针对网络语言暴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减少甚至消除其发生: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应在教育和家庭中加强对网络道德的教育,让人们认识到网络言辞对他人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通过课堂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宣传等多种方式,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

2.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网络语言暴力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之一,因此,应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来惩治网络言辞暴力行为。

政府、互联网企业和广大网民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的氛围,让网络成为健康、友好的交流平台。

3. 提升网络技术: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网络语言暴力的发生。

例如,建立智能过滤系统,过滤掉恶意言辞和攻击性信息,减少其传播。

同时,提供举报机制,让网民可以便捷地举报网络语言暴力的行为,加强违规信息的监控和处理。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网络暴力是一种具有侵害性质的行为,通过网络平台对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攻击、谩骂、恐吓、造谣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形象。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网络匿名性的滥用、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等。

针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如提高网络素质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建立网络道德规范等,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一、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2.网络匿名性的滥用网络匿名性是网络暴力行为的助长因素之一。

在网络空间中,很多人借助网络匿名性,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肆意进行攻击和谩骂他人的行为。

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可以迅速地在网络上发泄情绪。

正是因为这种匿名性,一些人才会肆无忌惮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3.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人心理因素在网络暴力行为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有的人因为自卑、失落等心理问题,在网络上通过攻击他人来寻找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有的人则是因为情绪失控,一时冲动就会在网络上发布负面言论和攻击性言辞。

这些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使得网络暴力行为更加泛滥。

二、对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1.提高网络素质教育提高网络素质教育是防范网络暴力的根本之策。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规范网络言行,杜绝网络暴力的发生。

2.加强网络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防止一些虚假信息、攻击性言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予以严惩,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3.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是减少网络暴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社会舆论和网络空间将得到规范,恶意攻击行为将受到道德谴责,使得网络暴力行为减少甚至消失。

4.加强心理辅导和疏导针对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应该开展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网络暴力案例分析

网络暴力案例分析

网络暴力案例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日益严重。

网络暴力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上发布、传播攻击性、侮辱性言论、图片或视频等不当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辱骂、恶意攻击等手段,给被害人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几个典型的网络暴力案例,分析其原因和对应的解决方法。

案例一:言论泛滥引发网络暴力某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校园环境问题的个人观点,但这篇观点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和攻击。

网友们纷纷在公开评论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造成该大学生严重的心理伤害。

该案例中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是言论泛滥。

互联网平台上信息的传播与分享速度非常快,并且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导致了信息的纷杂和冲突的产生。

针对这种情况,互联网平台应加强审核制度,规范用户言论,减少不当言论的传播。

案例二:网络谣言导致人际关系破裂某名人在社交媒体上被爆出携同他人通奸的消息,随后一系列关于名人的不实信息在网络上疯传。

这些谣言导致了该名人的形象受损,同时也对名人和其家人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严重困扰。

这个案例中,网络暴力的原因是信息真假难辨。

网络上的谣言往往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让人们难以分辨真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信息的核实,减少谣言的传播。

同时,个人也应保持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以避免为谣言所害。

案例三:个人隐私曝光引发网络暴力某女子的个人隐私被网友无端曝光在互联网上,遭到大量的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

这个事件对女子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

个人隐私泄露是网络暴力的常见形式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并加强互联网平台的管理,严禁发布他人的个人隐私。

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既需要从个人角度加强自我约束,提升网络素养,也需要社会、政府和互联网平台共同努力。

网络暴力原因和解决措施

网络暴力原因和解决措施

网络暴力原因和解决措施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对他人进行侮辱、恐吓、造谣、人肉搜索等攻击性言论和行为。

网络暴力的存在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本文将分析网络暴力的原因,探讨解决措施,以期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网络暴力原因1、匿名性:网络提供了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使得施暴者可以轻易隐藏身份,不承担责任,从而肆意发泄情绪,攻击他人。

2、缺乏监管: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容易形成舆论导向,诱发网民情绪激动,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3、道德沦丧:一些网民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治观念,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对网络暴力行为置之不理。

4、社会压力: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无法有效释放情绪,往往在网络上寻找发泄途径,选择对他人“出气”。

二、网络暴力解决措施1、法律监管: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对网络暴力行为及时处罚,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

2、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对网民的道德建设和法治观念的教育,提高网民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网络文明意识。

3、平台监管:网络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建立举报机制,对违规言论及时删除,预防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4、心理援助:加强对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心理援助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克服暴力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

5、舆论引导:加强媒体的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网络暴力问题,共同呵护网络环境。

狮子尾声:网络暴力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大顽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唯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加强法治建设、道德教育、平台监管和心理援助,才能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的蔓延,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

希望每个网民都能自觉遵守法规,保持网络文明,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

愿我们的网络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等数字化平台进行的恶意行为,包括辱骂、侮辱、恐吓、威胁、人肉搜索等行为。

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带来威胁,也会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就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1.匿名性在网络空间中,个人可以选择隐匿自身身份,使用假名或匿名等方式进行言论发表。

与现实生活中的言行相比,网络暴力可能会更加肆意,更难追溯。

这种匿名性的存在会使部分网民产生暴力情绪,对别人进行伤害与辱骂行为。

2.言辞暴力的传播社交媒体可以迅速传播信息,一次网络暴力事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言辞暴力可以更快速地传播并扩大影响范围,对当事人造成心理与精神上的伤害与压力。

3.浅薄的网络素养网络日新月异,优缺点并存。

一方面,网络为信息传达带来了更多便利;另一方面,网络也方便了各类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由于缺少足够的网络素养,一些用户可能对社交媒体所允许的行为界限不够清晰,无法正确认识不当言论对他人的伤害性和影响性。

缺乏网络素养的人可能更容易在各类社交媒体上表现出攻击性和侵权行为。

4.对自身情绪控制能力的依赖网络暴力不少源于情绪的失控,例如宣泄不满、发泄愤怒等等。

很多争论型话题的热度,会动辄跨越多天,炒作对立情绪。

情绪控制的缺失会加剧语言暴力,导致网络暴力日益严峻。

二、对策1.提高网络素养提高网络素养非常重要,对个人而言,深入了解网络环境特性、学习网络差错语言技巧,有利于锻炼理性思维能力,增强辨析能力,避免受网络暴力损害。

对于社会而言,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使人们形成更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

2.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于恶意网络暴力行为,可以依赖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的社群维护力量,通过举报等方式削弱其存在空间;重要的是诉诸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要加强互联网执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和网络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与批评
7
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中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 王欢 胡宝荣

络暴力已成为当前网络传播中的重要现象之一,它不可避免地给
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其成因,主动防范、积极疏导,才能逐步减少直至杜绝“网络暴力”,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
(一)网络媒体的原因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

①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人肉搜索”在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侵犯隐私权、影响当事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弊病,它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信息,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材料,促使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形成。


(二)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
易失去理性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7.4%。

③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

从众心理又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多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当某些“意见领袖”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崭新渠道,在网络传播中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普通民众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话语权、表达权,他们把对现状的不满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排解,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

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刻思考,网络逐渐成为
了一个巨大的秀场,大众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快感,极易挑战道德底线,冲破法律禁区。


(三)外界管理的原因1.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
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发布者滥用自由表达权。

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网络“把关人”的相对缺失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从传统的单向、被动的线性传播中解脱出来,对“把关人”的特权形成了颠覆性的冲击,随着传播权利的广泛分布,原有的信息→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的分层传播关系正在改变,昔日的“把关人”不再拥有传播话语的霸权,“把关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技术基础、受众基础,把关的任务便落到了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传播媒介身上,原有“职业把关人”的把关难度进一步加大。

网络暴力的应对措施
(一)加快网络立法建设,加强网络技术管理
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亟需制定一套成熟的法律法规,以实现对网络开放性的法律
观察与批评
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中
控制,使网络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另外,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技术性,仅仅借助于法律一种手段进行舆论管理已难以适应网络的发展,对网络言论的管理还要依靠高新科技。

在法规层面、技术层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

(二)联合传统媒体监管,强化网上舆论引导
在面对网络暴力事件时,传统媒体要强化自律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迅速做出反应,调查事件真相,完整、全面地展示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消除一些流言、谣言,把握议题的主动权,对网民的非理性、盲从情绪给予理性及时的引导。

另外,在网络暴力发生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站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对错误、过激的言论加以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控制正确、健康、理性的
舆论导向。

(三)加大网站监管力度,规范网上传播内容
一方面,网络传播者应自觉承担起信息传播过程中 “把关人”的角色,做好网络信息的搜集、取舍、过滤、整合、发布全过程的把关工作。

另一方面,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实名制的推行,可以准确地查询到网民的真实身份,在责任主体明确的情况下,网民发表言论便会有所顾虑,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净化网络环境。

(四)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推进社会民主进程,就要创造更多的言论渠道,让民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并对这些意见和言论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网民也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加强自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强化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倡导文明上网。

一方
面,网民应该掌握基本的对于网络信息的浏览、获取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高公民使用网络以及识别网络信息真伪的鉴别力,以及正确、公正理解网络报道的事实的能力,从而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注释:
①周利群:《浅议“网络暴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
②刘立红:《“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之成因分析》[J],《东南传媒》,2009年第1期
③CNNIC 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源于 http://
④许承亮:《试析当前网络暴力问题》,《科技信息》,2010年第12期
(王欢,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胡宝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