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乙 醇 教案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https://img.taocdn.com/s3/m/8c07405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0.png)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主题:乙醇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掌握乙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结构及其性质、应用领域。
难点:乙醇的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展示乙醇的分子式,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给学生讲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式;2. 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沸点和密度等;3.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三、乙醇的生活和工业应用(15分钟)1. 分析乙醇在饮料、药品、香水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2. 探讨乙醇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如燃料、溶剂等。
四、习题训练(10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乙醇相关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校对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重点;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思考,促进深层次学习。
师生互动与评价:1.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化工等;2. 可以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合成乙醇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祝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https://img.taocdn.com/s3/m/37e184fef61fb7360b4c6537.png)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87-0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2.常识性介绍乙醇的生理作用和乙醇的工业制法;3.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能力目标]利用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利用乙醇的两种脱水反应渗透内、外因关系;利用醇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有机物的结构式及方程式的“形象美”、生动活泼的课件,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利用现象明显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种液体,这种液体与我们非常熟悉,无处不在!给大家几个信息让大家猜一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摘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化妆水里含有这种液体,起到收缩毛孔的作用,用后感觉皮肤清凉▲烹饪鱼,牛羊肉加入少许该液体,可以去腥味▲汽油中加入该液体可以做燃料▲可用于消毒杀菌[趣味实验] 把圆珠笔油涂在手上,涂上液体现象:圆珠笔油消失分析:这种液体能溶解这种油[提问] 这种液体是什么?[学生回答] 酒精酒乙醇……[板书] 第二节乙醇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学生从例子中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a.无色液体,有特殊的香味;b.沸点低易挥发;c.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乙醇的分子结构a.化学式:c2h6o;b.结构式如下; c.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展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过渡]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乙醇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乙醇的性质:乙醇与人体健康乙醇与生活乙醇与医学[过渡]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323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7.png)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介绍乙醇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溶解性等;
-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能与酸、碱反应,能氧化成醛、酸等。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 以发酵和合成两种主要的制备方法为例,详细介绍乙醇的制备过程;
- 引导学生理解制备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条件。
3. 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 简要介绍乙醇在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 分析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前景。
四、教学方法:
1. 集中讲解结合学生实际,生动形象地介绍乙醇的各项性质和制备方法;
2. 设计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乙醇的理解与掌握;
3. 开展讨论和交流环节,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和文献查阅,检验学生对乙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利用课堂讨论和综合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乙醇使用与发展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总结乙醇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学习成果。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必修二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817a51e8a76e58fafbb0037d.png)
高一化学教案必修二1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讲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2be4b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2.png)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乙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能够正确区分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对待饮酒行为。
二、重点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乙醇,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性质。
2. 学习(30分钟):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乙醇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 实验(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乙醇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
4. 活动(15分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并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对乙醇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5.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醇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 思考乙醇的环境影响和使用范围。
3.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材料。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验环节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7936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7.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乙醇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及教材办理《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是新课标人教版一般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选用了乙醇和乙酸这两个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并对乙醇和乙酸的构成、构造、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本节内容分 2 课时,第 1 课时介绍生活中常有的有机物——乙醇。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构成和构造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习的物质,又是典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所以,乙醇的构造和性质是本节的要点。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成立起官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构成)构造→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为此后学习其余的烃的衍生物打下优异的基础。
本课时实验内容许多,经过实验能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察看能力、剖析能力等。
为了使教课拥有更强的逻辑性,对教材处理以下:先联系生活及展现酒精灯,小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依据乙醇的分子式猜想乙醇的构造,并经过实验考证乙醇的构造,构造决定性质,再学习乙醇的性质,并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性质的学习。
第 2 课时介绍乙酸,包括乙酸的分子构造特色、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酸的用途等,乙酸的构造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课要点,特别是酯化反响的特色是要点难点。
经过联系生活引出乙酸,学习乙酸的构造,再学习其性质,要点剖析酯化反响。
●教课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构造变化,重申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脑筋中逐渐成立烃基与官能团地点关系等立体构造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舞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说常有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我设计的教课模式和学习方式以下:1、实验法:充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经过设计问题,实验研究,展现获得知识的过程,按“疑问→实验→思虑→指引→得出结论→应用”的模式进行教课,从而调换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去研究知识; 2、情形激学法:创建问题的境界(酒精汽油的推行、饮酒脸红、酒后驾驶的查验等),激发学习兴趣,调换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境界中主动研究科学的奇妙。
高中化学醇教案
![高中化学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5521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c.png)
高中化学醇教案教学内容:醇的定义、命名、性质和用途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实验用乙醇和丙醇等常见醇溶液。
2.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
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主预习醇的定义和命名方法。
2. 学生阅读相关教材,了解醇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醇?
- 醇的通式是什么?
- 如何命名醇?
2. 讲解
- 介绍醇的定义和通式。
- 讲解醇的命名方法。
- 分别介绍一些常见醇的性质和用途。
3. 实验演示
进行醇的实验演示,展示醇的燃烧性质。
4. 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醇的命名和性质练习。
5. 拓展
讨论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环境影响。
四、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醇的定义、命名、性质和用途。
五、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醇的命名练习和探究醇在生活中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
1. 醇的定义和通式
2. 醇的命名方法
3. 醇的性质和用途
七、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高中化学醇教案
![高中化学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b31b8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b.png)
高中化学醇教案
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掌握醇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
例如,学生应能描述醇的官能团结构,解释醇的极性如何影响其
溶解性,以及识别不同类型醇的命名规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含酒精饮品或药物作为导入案例,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醇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起醇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际意义。
进入正题后,教案应包含对醇分子结构特点的讲解。
通过分子模型或多媒体动画展示醇的
分子构造,特别是羟基(-OH)在分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同时,
结合实验演示,如乙醇与水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醇的极性和溶解性。
在探讨醇的化学性质时,教案需要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
例如,通过铜镜反应来检验醇的
存在,或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简单的香精分子,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并观察到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为了巩固知识点,教案中还应该包括各类习题和案例分析。
比如,提供不同结构的醇分子,让学生练习命名,或者分析真实情境中的化学反应,如汽油添加剂MTE(甲基叔丁基醚)的合成过程等。
教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报告,分享他们对醇类化合物的认识和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0f1c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f.png)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教材分析:本章共三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它们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而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因此,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对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将从原理上加深对化学反应条件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由于本章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既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阶段性、渐进性,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防止任意拓宽加深,增加学生负担。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34784e53a580216fcfef1.png)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教案【背景与教材分析】本案例是以《高中化学必修二》中的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中课堂教学的两个情景为背景设计的,分别是学生合作拼装乙酸的球棍模型和学生分组合作验证乙酸的酸性。
我们崇义中学是省重点学校,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年青老师。
该节课是一节公开课,高一(10)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化学基础较好,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为师生互动营造了非常良好的氛围。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2、通过乙酸结构、性质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的重要影响。
3、学生能用已知的知识解释见有机物的性质。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从结构角度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具:多媒体、乙酸、冰醋酸、球棍模型、镁带、NaHCO3粉末、乙酸溶液、石蕊、教学过程:[引入]糖醋鱼,松鼠桂鱼,香甜可口,酸酸的,看得人直流口水,你知道他们的美味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料,是什么吗?[多媒体展示课题]《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我们常用的调味品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
[自主学习]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一.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低,易挥发)熔点:16.6℃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思维延伸]温度低于熔点时,无水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多媒体] 学生观察乙酸分子的模型。
[学生活动]书写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
[多媒体]二、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 C2H 4 O2官能团:羧基(—COOH)对乙酸的结构进行简单分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2ff75f01dc281e53af0c5.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案(修定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乙醇的性质、存在和用途。
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官能团的概念、教学方法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
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Na的反应。
采用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从乙醇推导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大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等教学过程:[引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种类繁多,与人们生活有密切相关也不少,同学能否举些例子, 当我们成功、快乐的时候,人们会想到它--会须一饮三百杯;当失败、忧愁的时候,人们也会想到它--举杯浇愁愁更愁。
它就是酒,俗名酒精,学名乙醇。
这节课来学习它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展示乙醇实物,嗅气味,学生回答,教师边问边板书)[板书]一:乙醇(一)物理性质: (屏幕展示)提出两个与物理性质有关的问题。
[设疑]乙醇分子分子式CHO,分子中有6个氢原子,根据我26们学过的碳大家能写出其可能的结构,提示:C四价,H 一价,O二价。
[投影]乙醇可能的结构式:[设问】到底哪一种是乙醇的结构呢,【引导】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差异,(A)中含有-OH此类物质有何典型性质【教师设疑】如何确定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呢,【学生】激烈讨论:收集产生的气体,检验其燃烧火焰是否为淡蓝色(有学生补充)还得在火焰上罩干冷的一半涂石灰水的烧杯看是否有水珠和变浑浊[实验探究] 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乙醇,观察现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178e4bf01dc281e53af0ec.png)
官能团
几种常见的官能团名称和符号为:
名称 卤素 羟基 原子 硝基 醛基 羧基
符号 -X -OH -NO 2
-CHO或 O -C-H
=
-COOH或 O -C-OH
=
思考:
1.如何证明酒精中有水? 无水硫酸铜 2.酒精能否作为萃取溴水的萃取剂? 为什么? 3.酒精和水怎么分离?
蒸馏
4.如何用工业酒精(95%)制备无水 酒精(100%)? 生石灰
二.乙醇的结构
化学式 C2H6O
最简式 C2H6O
结构式:
CH3CH2O H 结构简式:
注意:
1.羟基: -OH 的基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_____ 团,称为羟基。
2、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的比较
羟基
电子 式 电荷 数 存在 形式 相同 点 O
氢氧根离子
H
OH
不显电性
能独立存在于离子 不能独立存在 晶体或溶液中
.. .
组成元素相同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
探究活动1(实验3-2) 物质 金属钠的变化 钠浮在水面上, 四处游动,熔成 光亮的小球,发 出咝咝的响声。 钠沉在液面下, 反应速率比钠与 水反应慢,没有 熔成光亮的小球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水
H—O—H
产生淡蓝色 烧杯壁上出现 火焰 液滴
乙醇
H
| |
H
| |
H—C—C —O—H
H H
产生淡蓝 色火焰
烧杯壁上出现 液滴,石灰水 不浑浊
钠与乙醇的反应速率比钠与水的反应速率 乙醇<水 慢, 说明羟基中的H原子的活泼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1 乙醇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3.1 乙醇](https://img.taocdn.com/s3/m/78c7b82a31b765ce0408142c.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3.3.1 乙醇(人教版必修2)【典例导悟】【典例1】(1)乙醇和钠的反应与水和钠的反应在反应现象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____。
(2)无水乙醇仍含有少量水。
将5 g Mg和0.5 g I2(I2为催化剂)放入一个2 L的烧杯中,注入75 mL无水乙醇,缓缓加热,有小气泡逸出。
写出此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加热回流到镁条全部溶解。
再加入900 mL无水乙醇,回流30 min,再直接蒸出乙醇,可得99.95%的酒精。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规范解答】乙醇与钠反应不如水与钠反应剧烈,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H2O中H原子活泼,又知Mg+2H2O Mg(OH)2+H2↑。
而CH3CH2OH也可与Mg反应,2CH3CH2OH+Mg(CH3CH2O)2Mg+H2↑。
反应生成的(CH3CH2O)2Mg与H2O可反应,生成CH3CH2OH,因为H2O中氢原子活性大于CH3CH2OH。
【变式训练】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A.3∶2∶1B.2∶6∶3C.3∶1∶2D.2∶1∶3【解析】选D。
三种醇与足量Na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H2,说明这三种醇各自所提供的—OH数目相同,为方便计算,设所提供—OH的数目为a,由于三种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6∶2,所以各醇分子中—OH数之比为∶ ∶=2∶1∶3。
【典例2】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思路点拨】解答该题要做到以下两点:(1)明确乙醇的典型反应——与钠反应、催化氧化、燃烧。
高中化学醇的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醇的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f116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7.png)
高中化学醇的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醇的定义和性质;
2. 了解醇的命名方法;
3. 理解醇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醇的定义和性质;
2. 醇的命名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醇的定义和性质
(1)醇是一类包含羟基(-OH)官能团的有机物;
(2)醇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可溶于水等;
(3)醇的化学性质: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醚化反应等。
2. 醇的命名方法
(1)一级醇的命名:以烷烃的根名加上“-ol”后缀;
(2)二级醇和三级醇的命名:以烃基官能团的个数和位置来命名。
3. 醇的制备方法
(1)氢氧化钠法:利用氢氧化钠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制备醇;(2)对金属钠的用量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例;
2. 学生练习结合讨论;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引入问题或实际应用,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醇的定义和性质;
3. 讲解醇的命名方法;
4. 讲解醇的制备方法;
5. 练习:让学生练习醇的命名方法;
6. 总结: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
1. 教学结束前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醇的理解情况;
2. 引导学生合作,进行互相评价。
七、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内容;
2. 完成课堂习题。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醇的试讲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3.3.1《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3.3.1《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aa760f8b561252d381eb6e85.png)
(人教必修2)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情景导入】“无酒不成席”,当今社会酒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饮品之一。
中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关于酒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这些咏叹酒的诗句证明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哪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细品一下它那“令人陶醉的醇香”吧!【板书】活动一:乙醇的分子结构及烃的衍生物【探究】:已知4.6克无水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克CO2和5.4克H2O,则无水乙醇中含有哪几种元素?能确定其分子式吗?【交流】8.8克CO2 中含有C元素2.4克,5.4克H2O中含有H元素0.6克,则4.6克无水乙醇还含有O元素1.6克。
故乙醇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 6∶ 1,其最简式(实验式)为:C2H6O。
若要确定乙醇的分子式,还需要知道其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测得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可知其分子式为C2H6O。
【思考】阅读教材P74页内容,结合原子的成键规律,思考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有哪些可能的结构?【交流】乙醇分子分子式C2H6O,分子中有6个氢原子,根据我们学过的碳四价的原则,可能的结构式有两种:,其结构特征分别是甲式含有—OH原子团,乙式含有R —O—R(烃基)原子团。
【实验探究】完成教材P73实验3-2,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面表格内。
【交流投影】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钠开始沉于试管底部,最终慢慢消失,产生无色可燃性气体;②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③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实验结论乙醇与钠反应生成H2,说明乙醇分子里含有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存在,即乙醇的结构简式应该为CH3CH2OH,可以看成是乙烷中的1个氢原子被原子团-OH(羟基)所取代后的产物。
化学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注意:根据金属钠保存方法也可以说明金属钠不能与烷烃反应。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教案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998c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6.png)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教案【导语】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控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教案》,期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一、教学背景(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干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知识;并不特别要求去寻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迁移。
(二)教材分析《甲烷》内容挑选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它的知道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知道,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处,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条件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处,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控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的存在、物理性质、用处。
2.掌控甲烷分子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
3.掌控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稳固、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高温分解)。
4.知道取代反应的概念。
进程与方法:1.通过视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模型、观看甲烷产生取代反应的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增强学生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这类抽象的知识的知道,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在重点掌控甲烷化学性质的进程中,逐渐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
3.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022年河南省第十三届化学优质课高中组教案-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
![2022年河南省第十三届化学优质课高中组教案-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https://img.taocdn.com/s3/m/3458c7d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5.png)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鹤壁高中——董泳江一、教材分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2”模块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内容,本节内容为第1课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学校化学中,简洁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生疏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醇是同学比较生疏的物质,又是典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对高一同学来说本节学问点较多,难度较大;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同学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同学来说是生疏的,同学没有学问基础,需通过试验突破这一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初步建立起官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为今后学习其它的烃的衍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校同学已经简洁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结构和性质。
从同学学习力量上看,经过高一上半个学期的学习,同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肯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同学已经了解学习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所以要让同学在生疏乙醇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探究试验,明确羟基官能团的作用,加深对乙醇结构的生疏。
从同学心理状况看,由于本单元学问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格外贴近生活,简洁激起同学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育同学学习化学爱好将会有很大挂念。
为了更好的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又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本课接受生活情境模式,充分体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讲解乙醇的在生活中的存在、用途以及它的性质、结构,让同学以乙醇作载体去体会有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2)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把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Ⅱ第三章第三节乙醇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Ⅱ第三章第三节乙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0640e763231126edb1171.png)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高一班第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1课时乙醇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⑴掌握乙醇的组成和性质⑵了解官能团烃的衍生物的概念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如:CH3Cl、CCl4、、 C2H5OH等)官能团:常见的官能团※乙醇、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均属于烃的。
一、乙醇1.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官能团及名称比例模型(3)官能团:-OH (羟基)※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名称区别羟基氢氧根电子式电性稳定程度不稳定较稳定存在不能独立存在,与其他基相结合在一起能独立存在2.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色、有味的液体,密度比水,沸点,易,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
3.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如与Na反应(置换反应或取代反应)项比较钠与水的反应钠与乙醇的反应金属钠的变化钠熔成小球在游动,发出“嘶嘶”响声,变小后消失钠在试管部缓慢反应,无响声。
生成气体现象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产生气泡。
检验产物验纯后,气体燃烧,色火焰烧杯壁,石灰水。
验纯后,气体燃烧,色火焰。
烧杯,石灰水。
反应方程式2Na+2C2H5OH2C2H5ONa+H2↑反应实质羟基(-OH)中的氢被钠羟基(-OH)中的被钠结论①钠的密度比水,但比乙醇大;②钠与乙醇反应比钠与水反应的多;③钠与水、钠与乙醇反应的气体产物均为氢气;解释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
结论:钠与乙醇反应比钠与水反应的多。
解释: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在空气中燃烧:②催化氧化:③被强氧化剂氧化: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鉻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现象CH3CH2OH CH3COOH (乙酸)(溶液褪色)CH3CH2OH CH3COOH (乙酸)(橙色的K2Cr2O7变为绿色)※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最新)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
![(最新)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997d6cc22bcd127ff0c19.png)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烃的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乙醇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1、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的氧化反应。
[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1、查阅乙醇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提高自己的自学和归纳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去探究乙醇的组成、结构,并能从乙醇的结构去预测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中化学键的关系。
[教学设计]通过观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查阅与乙醇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运用实验探究和科学计算确定乙醇的组成,求出乙醇的分子式↓对乙醇可能有的分子结构进行大胆猜测↓运用科学的实验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测定、推理、分析得出乙醇分子的正确结构↓根据乙醇的结构对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做出预测↓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出乙醇的化学性质,加深对乙醇的认识。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十分丰富,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多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较常见的有机物。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乙醇的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乙醇样品,阅读教材P.66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
学习参考资料学习参考资料2、乙醇的密度比水小,密度是0.789g/cm 3。
3、b.p.= 78.5℃,m.p.= —117.3℃4、乙醇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问题设置]乙醇是有那些元素组成的?如何测定乙醇的组成元素?[实验探究]1、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上一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乙醇》说课稿
![《乙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1d8acf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7.png)
《乙醇》说课稿《乙醇》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学习有机物,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
在学生初中已对乙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中注意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在高中化学必修2的有机部分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
因此,我认为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们并不需要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也不需要过多的知识迁移,更系统性的有机物学习将在高二的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完成。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桥梁,它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
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烃的知识,又为后面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在__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__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看,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化学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也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它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通过高一化学将近一年的学习,同学们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但部分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在实验分组时注意将各种不同层次及不同特点学生组合搭配,互相帮扶,鼓励各小组学生主动与老师、同组同学以及组与组之问多交流,形成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完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来看,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想从“被动接受型”慢慢向“自主学习型”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乙 醇 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资料〕杜康酒的由来
(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二. 推进新课
〔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
〈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
(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
(3)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
〔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
〔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
(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
(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
〔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 —H 不活泼
(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
(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
分子式:C 2H 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
〔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 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多媒体)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钠的反应 H C C O H H H H H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动画)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化学键的变化
(投影给出乙醇的结构式,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断键位置)
〔师〕乙醇与钠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类反应?
〔投影〕钠与乙醇、钠与水的反应的比较
结论: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多媒体)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C 2H 5OH+3O 2 2CO 2
+3H 2O (想一想)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 2和H 2O 的有机物一定是烃呢?
(多媒体)(2)乙醇和催化氧化:
(多媒体)探究反应机理
〔师〕乙醇在铜或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其反应机理 (多媒体)(3)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成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多媒体)〔一则常识〕司机酒后驾车容易肇事,因此,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车.
怎样判断呢?用酒精检测仪
K 2Cr 2O 7 Cr 2(SO 4)3
(橙色) (绿色)
〔师〕乙醇除以上化学性质之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深入学习。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同学们根据乙醇的性质讨论乙醇的用途.(学生活动)
〔师〕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像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多媒体)烃的衍生物概述
何谓”烃的衍生物”? 何谓”官能团”?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官能团?
(小结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性质以幻灯片形式投影出来)
〔练一练〕1.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B)
A.CuSO 4·5H 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
2.乙醇的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 当乙醇与钠反应时, ① 键断裂;
当乙醇与氧化反应,(Cu 作催化剂)时, ①③ 键断裂.
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均为( C )
A.硫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课后作业〕课本P76 习题 1、2、3、10
点燃 酒精① ⑤③
④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