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实例分析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实例分析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实例分析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是用于确定建筑工程中各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而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主要用于支撑土层,稳定土体,承受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的力荷载。

下面将通过一个桩基施工实例来分析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假设建筑项目需要进行桩基施工,具体参数如下:-地下室深度:10米-地下室宽度:20米-桩基直径:1米-桩基间距:2米-桩基长度:12米-桩基材料:混凝土首先,我们可以计算需要施工的总桩基数量:总桩基数量=地下室宽度/桩基间距=20米/2米=10个接下来,我们计算桩基的体积:桩基体积=π*(桩基直径/2)^2*桩基长度=3.14*(1米/2)^2*12米≈18.84立方米由于需要施工的桩基数量为10个,因此总体积为:总体积=桩基体积*总桩基数量=18.84立方米*10个=188.4立方米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桩基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量。

一般来说,施工中会有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输送到桩基现场,因此需要知道混凝土的抗坍性。

假设混凝土的抗坍性为C20,那么根据混凝土抗坍性与泵送深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具体的泵送深度。

一般来说,C20抗坍混凝土的泵送深度可以计算为0.9米。

混凝土的体积可以根据泵送深度和桩基直径计算:混凝土体积=π*(桩基直径/2)^2*泵送深度=3.14*(1米/2)^2*0.9米≈0.32立方米由于需要施工的桩基数量为10个,因此总混凝土量为:总混凝土量=混凝土体积*总桩基数量=0.32立方米*10个=3.2立方米最后,我们可以计算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用量:混凝土用量=混凝土体积*混凝土密度=0.32立方米*2400千克/立方米=768千克以上就是桩基施工实例的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分析。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如何根据具体参数来计算桩基施工所需的总桩基数量、总体积、总混凝土量和混凝土用量,从而帮助我们合理规划桩基施工。

桩基础工程量计算

桩基础工程量计算

5)送桩:
打桩过程中如果要求将桩顶面打到低于桩架 操作平台以下,或打入自然地坪以下时,
由于桩锤不能直接触击到桩头,就需要另用 一根冲桩(送桩),放在桩头上,将桩锤的 冲击力传给桩头,使桩打到设计位置,
然后将送桩去掉,这个施工过程叫送桩。
送桩
送桩工程量:送桩按桩截面面积乘以送桩长度( 即打桩架底至桩顶面高度或自桩顶面至自然地面另加 0.5米)计算。
1)桩制作:
1预制桩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制作,按设计桩截面积 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实体积计算。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按设计桩截面积(包括 空心部分)乘以桩长(包括桩尖)以体积计 算。
1)桩制作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单桩体积乘以根数
2、管桩体积:V=1/4πd2L(包括空心)
2)桩运输:
12)锚杆钻孔、灌浆按图示孔深计算,锚
14)喷射混凝土图示支护面积计算。
7)喷粉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
8)灌注桩要求复打时,按复打深度沉管外径尺寸, 以体积计算。
9)导墙土方量和混凝土量按施工组织设计以实体积 计算。
10)地下连续墙成槽土方量和混凝土量按设计图示墙
中心线长乘厚度乘槽深以体积计算
公式 V=LBH
11)地基强夯按设计图示处理范围以面积计算。
中的若干个单桩的顶部联系起来的一种 基础。
2、桩基础的分类:
1)桩基础由承台和桩身两部分组成 , 2)桩基础分群桩基础与单桩基础 3)按桩体材料分-----砂桩、木桩、灰土桩、碎石桩、砼
桩、钢桩(钢管桩、钢板桩)等 按施工方法分: 预制桩 ----锤击沉法、静力压沉桩等; 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复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一、桩基础工程量公式的基本原理
其中,桩的立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桩的立方体体积=π×(桩的底面半径^2)×桩的高度
二、桩基础工程量公式的实例
以水平方向钻孔灌注桩为例,假设钻孔灌注桩的规格为直径为1米,高度为10米,工程需要铺设100根该规格的桩。

1.计算桩的立方体体积:
桩的底面半径为0.5米,桩的立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桩的立方体体积=π×(0.5^2)×10=π×0.25×10=2.5π米³
2.计算桩基础工程量:
3.将桩基础工程量转换为实际数值:
由于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法精确计算,一般将π取3.14进行近似计算。

将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转化为实际数值为: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该水平方向钻孔灌注桩工程所需的桩基础工程量为785立方米。

三、桩基础工程量公式的应用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注意其适用范围。

2.在实际计算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如考虑桩顶扩展部分等因素。

3.在计算桩的立方体体积时,需要保留足够的有效数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是用于计算桩基础工程量的一种常用预算方法。

通过计算桩的立方体体积和桩的数量,可以得到桩基础工程量的估算值。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并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

对于复杂的桩基础工程,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工程经验来进行估算和预算。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一、桩基础数量计算1.桩基数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为:N=L/(S+P),其中N为需要的桩数,L 为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S为桩的间距,P为桩的排距。

该公式适用于桩基的平面布置情况。

2.桩基数量计算的细化公式为:N=(L+l)/S,其中N为需要的桩数,L 为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l为建筑物两端的投影长度,S为桩的间距。

该公式适用于桩基的非对称布置情况。

3.桩基数量计算的考虑因素包括建筑物的荷载、土壤的承载力和桩的承载力。

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和现场调查结果来确定,以确保桩基的稳定和安全。

二、桩基础材料计算1.桩基础材料计算包括桩的长度、直径和总体积的计算。

桩的长度一般要求超过地下水位,以确保钢筋不会被腐蚀。

桩的直径一般根据桩的类型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桩的总体积通过桩长和桩的截面积计算得出。

2.桩基础材料计算还需要考虑桩的原材料消耗,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钢筋的计算一般遵循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根据桩的直径、长度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混凝土的计算一般按照桩的长度和截面积来确定,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用量。

三、桩基础人工计算1.桩基础人工计算包括桩的施工人工和机械设备的计算。

施工人工的计算一般按照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时间来确定。

机械设备的计算一般根据施工工艺和现场条件来确定,包括起重机械、打桩机和挖掘机等。

2.桩基础人工计算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其他人工费用,如运输费用、安全费用和临时设施费用等。

这些费用一般通过现场调查和施工管理来确定。

综上所述,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涉及桩基数量计算、桩基材料计算和桩基人工计算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确定桩基础工程的数量和材料用量,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之一,也是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桩基施工时,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以确定所需材料和人工等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桩基施工的一般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桩基的数量计算桩基的数量计算通常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桩基示意图进行。

首先需要确定每个桩基的直径和长度,然后根据图纸上的桩基之间的间距计算需要的桩基数量。

桩基的数量计算公式如下:桩基数量=地基长度/(桩基间距+桩基直径)2.桩基的体积计算桩基的体积计算是为确定所需的混凝土或其他填充物的材料用量。

桩基的体积计算公式如下:桩基体积=π*(桩基直径/2)^2*桩基长度3.桩基周长的计算桩基周长的计算是为了确定钢筋的用量和施工的周边长度。

桩基周长的计算公式如下:桩基周长=π*桩基直径4.桩基混凝土用量计算桩基混凝土用量计算是为了确定需要的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桩基混凝土用量=桩基体积*混凝土密度5.桩基钢筋用量计算桩基钢筋用量计算是为了确定需要的钢筋材料的用量。

钢筋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每米桩基钢筋用量=(桩基周长/钢筋间距)*钢筋截面积桩基钢筋用量=每米桩基钢筋用量*桩基长度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普通直径桩基的计算,对于特殊形状或尺寸的桩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如桩帽、桩身加固和桩基连接处的混凝土用量等。

对于每种具体的桩基形式和施工要求,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计算和规划。

在实际的桩基工程中,还需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考虑和调整,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修正。

此外,建议委托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规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桩基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桩基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桩基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一、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二、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心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桩内灌芯工程量计算,计量单位:m3 V=管桩桩孔内径截面积×设计灌芯深度三、灌注桩(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 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 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 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0、25)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旋挖桩工程量计算公式

旋挖桩工程量计算公式

旋挖桩工程量计算公式
1.桩长计算公式:
桩长=桩的实际长度-长度减扣量
其中,实际长度是指桩的实际施工深度,长度减扣量是指为了保证桩底范围的连贯和抗浮托能力,减去的桩长。

2.桩基面积计算公式:
桩基面积=桩的直径×桩的直径×π/4
根据旋挖桩的形状为圆形,桩基面积可以根据桩的直径来计算,即桩的直径的平方乘以π除以4
3.桩体积计算公式:
桩体积=桩基面积×桩长
桩体积等于桩基面积乘以桩长,表示桩的体积大小。

4.桩的数量计算公式:
桩的数量=总工程量/单桩体积
总工程量是指需要挖掘的土方量,单桩体积是指每根桩的体积大小。

5.总工程量计算公式:
总工程量=土方量+弃土量
土方量是指需要挖掘的土方数量,弃土量是指挖掘后被清理的土方数量。

6.土方量计算公式:
土方量=桩基面积×桩长×(1+土方超高)×土方密度
土方超高是指挖掘桩基底下超过设计标高的土层的厚度,土方密度是指挖掘的土方的湿密度。

7.弃土量计算公式:
弃土量=桩基面积×清理高度×清理深度×土方密度
清理高度是指清理深度以下的土方高度,清理深度是指清理的深度限制,土方密度是指挖掘的土方的湿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公式仅是旋挖桩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质情况、设备效率等。

同时,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还应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详细计算和校核。

桩基中常用公式及数据

桩基中常用公式及数据

1234567或9108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厚度*2+弯钩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Δl)*2180º弯钩每个长6.25d 135º弯钩每个长4.d 加劲箍筋长度=圆箍中心周长+搭接长度=π(桩直径-2保护层厚度-加劲箍筋直径)+10d 90º弯钩每个长3.5d定位筋根数=桩长/间距+1(如果有加密区还要加上加密的圈数纵径长度=桩长+35D(锚入承台的锚入长度)+10D(焊接长度)构件断面外边周长+箍筋长度=构件长-2个保护层-钢筋直径单圈螺旋箍筋长度=√螺旋箍筋螺距²+[π(桩直径-2保护层厚度+箍筋直径)]²120.2826m²130.5024m²140.785m²15 1.1304m²161711工程量=钢筋分规格长*分规格每米重量钢筋理论重量=钢筋长度*每米重量每米重量=0.006165d²(d——以毫米为单位的钢筋直径)D1200的桩的断面积=πR²=3.14*0.6²=D600的桩的断面积=πR²=3.14*0.3²=D800的桩的断面积=πR²=3.14*0.4²=D1000的桩的断面积=πR²=3.14*0.5²=上联:吃设计亏死在审计手上;下联:为预算生,为结算死,为数据争吵一辈子。

横批:造价人生φ6钢筋每米理论重量=1*0.006165*6*6=0.22194kg/m φ8钢筋每米理论重量=1*0.006165*8*8=0.39456kg/m时不应小于70mm。

(Δl)*2层厚度-加劲箍筋直径)+10d的圈数)长度)周长+箍筋增减值护层厚度+箍筋直径)]²径)设计亏,上施工当,最后在审计手上;联:为预算生,为结算死,为数争吵一辈子。

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

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
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
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
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
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
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
后再继续打桩
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
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二、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
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
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心部分设
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

桩基础计算公式

桩基础计算公式
桩心钢筋
B12钢筋总重量(kg)
6000/1000*12*0.00617*12*12*2=127.94
A8螺旋箍筋总重量(kg)
0.8*3.14*(15+19)*0.00617*8*8*2=67.45
B14钢筋总重量(kg)
800*3.14*4/1000*0.00617*14*14*2=24.30
护壁钢筋
2~N节护壁体积(单节)V2(m3)
3.14*0.55*0.55*1-3.14*(0.4*0.4+0.475*0.475+0.4*0.475)/3=0.374
护壁混凝土体积(m3)
[V1+V2*(5-1)]*2=3.637
护壁模板面积
护壁模板面积(m2)
3.14*(0.8+0.15*2)*1*5*2=34.54
桩心钢筋
B12钢筋总重量(kg)
6000/1000*12*0.00617*12*12*2=127.94
A8螺旋箍筋总重量(kg)
0.8*3.14*(15+19)*0.00617*8*8*2=67.45
B14钢筋总重量(kg)
800*3.14*4/1000*0.00617*14*14*2=24.30
护壁钢筋
6
桩长(M)
护壁节数
个数
WKZ-1
7.5
5
2
桩心混凝土
有护壁部分V1(m3)
3.14*(0.4*0.4+0.475*0.475+0.4*0.475)*5/3=3.012
圆台部分V2(m3)
3.14/3*(7.5-5)*(0.5*0.5+0.4*0.4+0.4*0.5)=1.596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桩基础工程量公式
1.桩身材料的计算:计算桩身所需的混凝土、钢筋及其他辅助材料的用量。

桩身的材料计算是根据桩的直径、长度和构造等参数进行的。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桩身体积=π*(桩径/2)^2*桩长
2.桩周边材料的计算:计算桩周边沉管所需的背填料、砂浆等材料的用量。

桩周边材料的计算一般是根据桩的直径以及所用材料的垫层和厚度等参数进行的。

3.桩机的工作时间计算:计算桩机进行桩基础施工的工作时间,即桩机在承担该项目施工任务所需的总工作时间。

桩机的工作时间一般由桩机工作效率、工作日历、班次情况等因素决定。

4.劳力和机械设备的计算:计算进行桩基础施工所需的劳动人员数目和机械设备的数量。

劳力和机械设备的计算一般是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工期、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的。

5.辅助材料的计算:计算桩基础施工需要的其他辅助材料的用量,如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填缝密封材料等。

计算桩基础工程量的公式和方法会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和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由专业的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或工程量清单专员进行的。

他们会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情况,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对各项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和估算。

对于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施工中的浪费、修补、前期工程等。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综上所述,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和参数,并采用适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准确计算和估算。

这样才能为桩基础施工提供正确的工程量数据,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达标。

桩基础各类土的工程量计算

桩基础各类土的工程量计算
0.5/26.4=0.019
0.5/26.4=0.019
工程量
(桩长×比例)
16×0.019
=0.304
16×0.019
=0.304
23×0.019
=0.437
17×0.019
=0.323
淤泥粉质粘土
3.5
3.5
3.5
3.5
占总长的比例(土长∕孔长)
3.5/26.4=0.133
3.5/26.4=0.133
0.6
0.6
0.6
0.6
0.6
占总长的比例土长∕孔长
0.6/30
=0.02
0.6/30
=0.02
0.6/30
=0.02
0.6/30
=0.02
0.6/30
=0.02
0.6/30
=0.02
工程量
桩长×比例
18×0.02
=0.36
18×0.02
=0.36
18×0.02
=0.36
13×0.02
=0.26
13×0.02
2.1/35.3=0.059
2.1/35.3=0.059
工程量
桩长×比例
23×0.059
=1.357
23×0.059
=1.357
23×0.059
=1.357
23×0.059
=1.357
淤泥粉质粘土
3.5
3.5
3.5
3.5
占总长的比例土长∕孔长
3.5/35.3=0.099
3.5/35.3=0.099
3.5/35.3=0.099
3.1/28.9=0.107
3.1/28.9=0.107

挖孔桩工程量有关参数计算公式

挖孔桩工程量有关参数计算公式

挖孔桩工程量有关参数计算公式
工程量=直径×π×深度×单位长度挖土量×单价
其中,直径为桩的直径,深度为挖孔的深度,单位长度挖土量为每米
挖土的土方量,单价为挖土量的单位工程造价。

直径和深度是确定挖孔桩工程量的基本参数。

直径一般以米为单位,
深度一般以米为单位。

单位长度挖土量是指每米挖土的土方量,一般以立方米为单位。

它与
每米挖土量的具体情况有关,可以通过勘测和设计来确定。

单价是指挖土量的单位工程造价,一般以元/立方米为单位。

可以根
据施工单位的报价或者市场行情来确定。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挖孔桩工程量的具体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挖孔桩工程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有无降水、土方开挖条
件等,这些因素也会对挖孔桩工程量产生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准确计算挖孔桩工程量,可以通过施工勘测和桩
基设计来获取相关参数。

同时,施工单位也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
理调整和估算,以确保挖孔桩工程量的准确性。

总之,挖孔桩工程量的计算涉及多个参数,包括桩的直径、深度、每
米挖土量以及挖土量的单价等。

通过合理计算和估算,可以准确确定挖孔
桩工程量,为土木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工程量的计算一、桩基数量的计算桩基数量的计算是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承载力计算得出的。

一般情况下,桩基的数量可以由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估算,通过试验中测得的桩的总载荷除以单桩的承载力,得到的结果即为桩基的数量。

在没有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单桩承载力计算的公式。

二、基础面积的计算基础面积的计算是为了确定桩基所需要的土方开挖和填筑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桩基基础面积可以由桩的数量和间距进行计算,即基础面积=桩的数量×桩的间距。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桩身的直径以及基础上部设备(如墙体、柱子等)的尺寸,从而确定基础的净面积。

三、桩的体积的计算桩的体积的计算是为了确定桩基所需要的混凝土的用量。

桩的体积可以由桩的数量、长度和直径进行计算,即桩的体积=桩的数量×桩的长度×桩的截面积。

在计算桩体积时,需要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如圆形、方形等)以及截面曲线形状(如锥形、哑铃形等)。

四、钢筋量的计算钢筋量的计算是为了确定桩基所需要的钢筋的用量。

钢筋量的计算可以由桩的数量、长度和直径进行计算,即钢筋量=桩的数量×桩的长度×钢筋的含量。

在计算钢筋量时,需要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和截面曲线形状,以及钢筋的间距、直径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桩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桩基在不同截面处所需要的钢筋数量。

综上所述,桩基工程量的计算包括桩基的数量、基础面积、体积、钢筋量等方面的计算。

这些计算是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承载力计算得出的,可以根据静载试验结果或者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桩的数量、间距、长度、直径,以及桩的截面形状和截面曲线形状,从而确定桩基所需要的土方开挖、填筑以及混凝土、钢筋的用量。

这些计算结果对于桩基工程的预算和进度控制非常重要。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之桩基施工桩基施工的工程量主要包括了桩的数量和桩的长度。

计算桩的数量需要根据建筑设计文件中的桩基图纸确定,桩的长度则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决定的。

下面是桩基施工工程量计算的具体步骤及相关公式。

1.根据设计文件确定桩基的布置数量和位置。

设计文件中会明确规定桩基的布置形式,包括桩的横纵坐标和深度等信息。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的直径和长度。

桩的直径和长度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的,通常采用的桩直径包括400mm、500mm、600mm等,桩的长度则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

3.计算桩的数量。

根据设计文件中桩的布置形式,可以计算出桩的数量。

例如,若桩基布置形式为矩形桩网,横向桩间距为3m,纵向桩间距为4m,那么桩的数量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桩间距的乘积得到,即数量=横向桩间距/间距+1×纵向桩间距/间距+14.计算桩的长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可以计算出桩的长度。

例如,若设计要求桩的埋深为12m,那么桩的长度可以设定为14m或15m 等。

5.计算桩基的总工程量。

桩基的总工程量可以通过桩的数量和桩的长度相乘得到,即总工程量=桩的数量×桩的长度。

桩基施工工程量计算的实例:假设一些建筑项目的桩基布置形式为矩形桩网,横向桩间距为3m,纵向桩间距为4m。

根据设计要求,桩的直径为500mm,长度为14m。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桩基的工程量。

桩的数量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桩间距的乘积得到,即数量=横向桩间距/间距+1×纵向桩间距/间距+1=3/3+1×4/4+1=2×2=4桩的总工程量可以通过桩的数量和桩的长度相乘得到,即总工程量=桩的数量×桩的长度=4×14m=56m。

因此,该建筑项目的桩基施工工程量为56m。

总结: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施工方式之一,计算桩基施工工程量的规则主要包括确定桩的数量和长度两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
后再继续打桩
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
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二、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
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心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
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桩内灌芯工程量计算,计量单位:m3
V=管桩桩孔内径截面积×设计灌芯深度
三、灌注桩
(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
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
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
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
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 ×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
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 ×(设计桩长+0.25)
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3)钻孔混凝土灌注桩
成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
钻土孔V=桩径截面积×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钻岩孔V=桩径截面积×入岩深度度
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计量单位:m3 V=桩径截面积×有效桩长,有效桩长设计有规定按规定,无规定按下列公式:
有效桩长=设计桩长(含桩尖长)+桩直径
设计桩长桩顶标高至桩底标高
基础超灌长度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

泥浆运输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计取。

四、人工挖孔桩
(1)、人工挖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
V(人工挖土)=护壁外围截面积×成孔长度成孔长度自然地坪至设计桩底标高
V(淤泥、流砂、岩石)=实际开挖(凿)量
(2)砖、混凝土护壁及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计量单位:m3 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
五、水泥搅拌桩、粉喷桩,以立方米计算
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

双轴的工程量不得重复计算,群桩间的搭接不扣除。

六、长螺旋或旋挖法钻孔灌注桩,以立方米计算
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或螺旋外径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