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
分析欧阳询的楷书字体特点是什么
他所创造的“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对于书法这一块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的书法著作都有一定 的启示作用。他的八诀主要讲了怎么落笔,是练书法的人所追求的境界。
据说有一次,欧阳询在外面游玩,看到了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一块石碑,看了一会觉得也就 这样,于是就离开了,可是走了百步元的时候又想了想,索靖是有名的书法大家,那么这其中 一定有独特的特色和风格。于是又反覆地观看临摹了几遍,这才发现了其中比较值得深究的地 方,于是欧阳询竟然在石碑旁摸索了三天三夜之后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髓,也就是欧 阳询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让他书法的水平日益提高,最后成就了一大书法名家。
当然他的字除了运用手指间的力量,还力求用笔,严格控制笔画中段的力度,就说简单的一 横,中断用笔饱满;还有一些字的主笔则讲究向外延展,以显现字的紧密,尤其是在写右半边的 竖画时,常常会有向上的夸张延伸。欧阳询用笔的这些特有的章法显示了他非同于常人的胆 魄。
欧阳询还创立了“八诀”,为人们很好的诠释了他对书法的独特见地。有唐人评价其八诀将笔法运 用到了极致,完美的展现了力道的险绝
欧阳询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分别是南朝陈,隋和唐朝,当然隋朝已经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了,所以欧阳询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为国效力。
欧阳询的一生担任过许多的官职,都是一些关于礼仪或文书编撰类的,这也就证明了他在文学 书法方面的造诣。如果你认为担任一个文职只要有学识你就错了,还得字写得好啊,如果你字 写的别人都不认识,那么你编撰的书也就没有作用。
那么欧阳询九成宫所写的这个九成宫又是什么呢?九成宫其实是隋文帝避暑的地方,寓意有九 层,在唐朝时期,曾经被改成万年宫,是历代皇帝避暑的好地方。但是这个九成宫却是统治者 在压榨百姓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现在这个九成宫在陕西境内,已经成了旅游区。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
七、让就:
要求字内的点画不是机械的摆 放,而是点画之变,单字内,相同的点 画、部分要变化,如“炎”字; 相邻两字间,如有雷同的点画、 偏旁部首也要变化。如图8:
九、连贯:
严格来讲,连贯理应划归用笔部 分,在结字规律中提出,强调了点画 安排的有机整体性。字内的所有点画 的形状、布置都应该团结一体、血脉 相连的。楷书相对行草书来说是静态 的,静态中安排点画的连贯,更加含 蓄。如图10:
2、落款字体的选择
传统的惯例是“今不越古,动不制静”。 如隶不用篆、楷不用隶。因为篆隶是静态 的,行草是动态的,所以行书和草书不用 楷书、隶书和篆书题款。一般地说,传统 的搭配方法是正文是篆书的,款就用隶书 和楷书,正文是楷书的,款就用楷书或行 书。从实践看,用行书落款的比较普遍, 行书适用于任何一种字体。
欧阳询小传:
欧阳询(57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字 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 隋、唐三个朝代,阅历丰富,聪敏过人,勤奋 好学,博通经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 之)书,兼取汉隶、北碑,博采众长,勤学苦 练,细心揣摩,渐得书法之道,从摹体中脱出, 形成自家体势、风格,其书以险劲的独特风貌 而令人耳目一新。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 称为“初唐四大家”。
5.关于行笔 如何中锋行笔?笔尖在笔画
之内 6.悬肘与枕肘
基本笔画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竖的写法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撇的写法
此碑书法笔力强健,结构紧 密。早《九成宫》一年而书, 故风格极相似,但谨严有余舒 展不足。元赵孟俯评论云:“ 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 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 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家翁方 化 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 度 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 寺 赞誉虽嫌过头,但可以说明此 碑 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欧阳询作品特点
欧阳询作品特点欧阳询(公元557年-公元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楷书之祖”,其书法风格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故他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欧阳询的作品有很多特点,其中一些主要特点如下:1. 勾勒整体布局,注重结构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注重整体布局的策划和勾勒,对结构的掌握非常巧妙,常常用横平竖直、勾连着写、相间交错等手法,使字与字之间互相呼应、相得益彰,看起来非常有条理和美感。
2. 筆安厚重,造型准确欧阳询的字体平稳流畅,笔势丰满厚重,富有力度和气韵,字形舒展自如,其线条流畅自然,书写姿态肃穆大气,传递出良好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3. 追求简洁明快的格调欧阳询作品追求简洁明快的格调,注重“以简为重”的书法风格,表现文字的本质和特点。
他讲究笔画平稳流畅、造型准确,注重装着风格的美感和力度,使笔画显得形神兼备、有力量,极具运动性和动感性。
4. 集创意、造型、结构为一体欧阳询作品集创意、造型、结构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能够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写法,而是融合了多种写法,使每一幅作品都独具风情和魅力。
5. 文房雅韵,气度非凡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文房雅韵,气度非凡。
他用笔非常厚重、洒脱、奇峭,笔画多富有讽刺、寓意、幽默的意味,字体特别刚劲有力,给人一种威武、刚健、朴实的感觉,同时又不失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总之,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颇具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书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他的作品被誉为“工整洒脱、刚劲有力、气势磅礴、有内涵”的杰作,对后世书法家的影响深远。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
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中地重要历史时期,一方面楷书经魏晋六朝地不断演变,法度已臻成熟,体势亦趋完备,气骨刚健、端庄平正地优美楷书为世人立极,以晋人之理而立法,从而表现出一种理性地时代风格;另一方面在草书地书写上,特别是狂草(大草),于理法中溶入性情,以类乎于颠狂地即兴创作,从而又表现出一种极其浪漫地风格.在规矩法度森严地楷书中当首推欧阳洵地楷法,其骨力地刚健、笔法地精到、结构地森严,堪为后人立法,历代书家,莫不受其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唐人楷法,作为学书地基础,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地作用.下面我们试从三方面来介绍欧书地艺术风格.欧阳询生平欧阳询,字信本,历太子率更令,故世称欧阳率更,又因封爵为“勃海县男”,人呼之为“渤海”、“欧阳勃海”.欧氏祖籍潭州临湘(湖南),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享年岁(公元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阳询出身世家望族,自幼敏悟过人,博贯经史.作为书家,欧阳询孜孜求学,博采众家之长,且不拘泥于先人,他以破胆夺气地个性,创出自己地独特风格,世人以欧体相称,其时书名远播域外,高丽亦曾遣使求书.欧阳询书法“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但又兼容南方“秀骨清相”之气象.入唐以后,渐臻佳境.“欧体”书承“王书”,都“风神严于智永(张怀灌语),于是,它与“虞(世南)体”之圆滑,“褚(遂良)体”之流动与薛(稷)体之瘦硬而被世人称之谓“初唐四大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体”地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于欧阳询书艺特点之评说,历来众说纷纭.《新唐书欧传》:“欧初效王书,后险劲过之,固自名其体.”张怀灌《书断》:“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杨士奇《东里全集》:“询书虽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醴泉铭》:“欧书以圆笔为性情,而以方整之笔为形貌,其淳古处乃直根抵篆隶.”苏轼:“欧阳率更书,妍弩拔群,尤工于小楷,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余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高貌耳.”上述评家,对欧字笔力之险劲,结体之严整,可谓“共识”,而东坡“劲险刻厉”四字,实为精要之概括.欧阳洵楷书刻碑举要:、《欧阳询书兰亭记》唐太宗贞观二年立,岁书.、《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也名《化度寺碑》)贞观五年立,岁书.、《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四月立.岁书.、《虞恭公温彦博碑》贞观十一年十月立.岁书.、《皇甫诞碑》,此碑作于贞观年间,具体年限不详.究其如入化境之书风推测,一般认为是欧阳询晚期之作.欧字地书写笔法不善学欧字者,往往失之过猛“剑拔弩张,方棱出角),原因是只知其“方”而不知其“圆”.所谓“不方不圆,亦方亦圆”,乃指欧字方圆兼容之特点.就用笔而言,自古有方圆之说,所谓“圆”则强调中锋运笔,得其骨力;“方”则运用侧锋取妍,求得精神.圆笔中锋源于“篆法”,方笔侧锋源于“隶法”.各种书法,除篆书这外,隶、楷、行、草诸体都离不开侧锋用笔.实践证明,书写楷、行、草诸体,要达到笔笔中锋是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地.正如姜夔《续书谱》中所说:“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正锋(中锋)与侧锋,构成了笔法中既对立又统一地一对矛盾,用笔时两者都不可偏废,当以正锋为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体”兼用侧锋隶法,其特征表现为点画起笔、收笔、波撇、转折、钩趯之处常现棱角或露锋.故其透出一种竣利沉着、骨气雄强、斩钉截铁地明快风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体楷法主要笔法简介如下.一、折法折以成方,是欧体地主要笔法.“折”又分为右折和左折两种.(一)右折、引笔右行,至折角时以腕法将锋提至画地右上角,以笔不离纸为度.、然后迅速翻笔,笔锋在纸面上作一暗圈,将锋由阴面翻到阳面.、然后顺势朝右下作点,稍一挫动笔锋(调锋后)再引笔下行(例图).右折称之为“提翻法”.此法较难,初学者可分两步练习:第一步先练横画收笔之提和竖画发笔之顿;第二步再练提翻时地暗圈动作.难就难在作暗圈须“笔不离纸”,其实这种动作无非是在转折时将两笔吻合得自然些罢了.折法宜干净明利,竣快爽捷,提翻动作要轻捷.如提得太高,超出画外,翻笔后即形成“扛肩”;如不到翻就向下作斜横落点即形成“塌角”;如提翻时犹豫不决,墨迹即渗透外画外而形成“鹤膝”.这是右折时常见地误笔(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左折、引笔向下,至折角时以腕法将锋提至竖地左下角,以不离纸为度.、然后迅速侧势一翻,笔锋在纸面上作一暗圈.、翻笔后顺势朝右下切入作点,点后逐步顿挫笔锋向右上挑出(例图).二、侧法“侧法”即是点法.称之为“侧”,实际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笔画形态上呈斜伏状,点以斜势居多,斜则多姿;二是作点时皆顺势落笔,尖锋入纸,以侧取势,十分便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点”法要重,笔力要深入沉着,其势如“高峰坠石”.“点”法化势:凡露锋之点,起笔时用尖锋入纸,顺势落笔;方笔之点,即用逆势切入,收笔出锋方向,应与下一笔点画地起笔相呼应,则自然盼顾有情,血脉相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点”法化势举例如下:半蚁点、蝌蚪点、粟子点、直三角、横三角、杏仁点、悬胆点、打点、柳叶点、曾头点、反捺点、直波点、三开点、悬珠点、三往一复点等(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勒法所谓“勒法”,即横画地写法.“勒”有欲行不行,意存所顾,强抑力刺,愈收愈紧地意思.故写横画时,不宜顺锋平过,用笔轻滑则意思浅薄.写横画时要注意三个方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势欲平而画欲曲楷法虽以“画平竖直”四字为律,但决不是平直机械地排列,而是一种动态地平衡.横之平,指势而言,有了轻重、粗细、曲直地变化,不但能够产生笔力,还可以产生韵律、点画就会生动起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大法“画如长锥界石”.可以设想,锥在石面上要划出痕迹,锥尖势必与石面形成一种对抗地力,而锥尖深入石面后又十分艰涩地用力划过去,这就很形象地比喻写横画时“勒”地意思.所以,写横画时要锋先笔后,逆势涩进,令笔画丰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凡横画重叠时要富有变化、笔形变.包括长短、肥瘦、仰覆、起止处地方圆藏露以及用墨处地浓淡枯润等,特别是发笔处变化最大.、角度大.或平,或斜向右上,或斜向右下.几种常见横画地具体写法:()平画.逆势切入,调锋后铺毫提运,逆势涩行,至收笔时,将锋略提至右上角,然后向右下顿一顿,再反揭回锋收笔.所谓落笔时取“逆势”,即笔锋在离纸面不远处“空中作势”,也可用尖锋轻触纸面逆入.欧体多用“切入平出”法(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写平画要注意其势上平,首尾俱低,中段略细,宜丰实而不可空怯.这种笔常为一字主画. ()露锋短画.尖锋入纸,顺势落笔后着力右行,力量偏于上侧,至收笔时轻提、轻顿,疾收.(例图).写露锋短画,发笔要尖,收笔要圆.这种笔画常为一字之次画.()仰势和覆势.仰势用笔用露锋短画,只是画势微曲,有上仰之意;覆势同平画用笔,只是画势微曲,有下俯之态(例图).四、努法“努法”即竖画地写法.“努”有用力之意.“谓作直画必笔管逆向上,笔尖亦逆向上,平锋着纸(即斜横落点后中锋运笔),尽力下行.有引弩两端皆逆之势(即发笔时逆入,收笔时上缩,画地中段绷得紧紧地,故名努也.”(包世臣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几种常用竖画地具体写法:(一)垂露轻锋逆上即将锋略提至竖地左上角,然后迅速向右下方切入作一斜横落点,调锋提运,着力向下,至收笔时将锋向上略提,然后向下顿两顿,再向右上或左上回收(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悬针发笔同垂露,至收笔时以腕带动笔尖,微微上下挫动笔锋,边走边提,由中抽出后迅速于空中作收势.关键是出锋收笔用劲得当,令竖画饱满尖锐,而切忌“针尖”细长(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曲头此画发笔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至收笔时轻提、轻顿、疾收,书写起来有便捷爽利之势.在楷书“尖按法”中运用(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向背此两竖相对之法.所谓“背”,即两竖势微弯,如两人背向而立,欧楷喜用此法而少用向势(例图).向势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掠、喙法“掠”即长撇地写法,“喙”即短撇地写法.“掠”字形象地比喻写长撇时末锋飞起之笔法,有如妇女梳长发之态,而“喙”则形容写短撇地动作如禽鸟啄食一样迅疾,且短小、锐利、饱满地笔形亦像鸟喙,有双重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写长撇,可用“努”法向左下斜行;出锋时,势微曲而力匀.“掠”法当地腕送,决不可以指头挑剔,而作虚尖斜拂.写短撇时用逆势切入后,稍一顿挫,即向左下斜出,以轻捷劲利为胜(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策法“策法”就是挑法.谓之“策”,因为好比用马鞭子策马一样,发力于执鞭处,得力在鞭稍处,这十分形象地比喻挑法地发笔和收笔地动作,力量要聚在收笔地锋尖处.起笔时,笔肚着纸,侧锋斜铺,然后转中锋于空中暗收(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趯法“趯法”即钩法.“趯”含有跳跃之意,是书法用笔中地重要笔法,也是写欧字最难掌握地笔法.其难在钩多有棱角,书写时要充分利用侧锋,在蹲锋同时须运腕得当,即出钩前笔杆微倾(倾倒地方向与运笔地方向相反),笔毫铺开(用力不匀称,一般借力于钩之外侧),而笔身仍保持斜挺之状——这是关键之关键.有地学者在理论上虽有所悟,但在书写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应题就在于笔力不够,未能做到笔身挺而笔毫斜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几种常见地钩法:(一)直侧锋钩轻锋逆入,如作竖画切入作斜横落点,稍一调锋后即将笔杆倒向右侧,使笔毫斜铺展开,引笔下行,同时笔杆渐向右上方欹侧,至出钩时借力在毫外侧,轻轻向下快速一顿(即蹲锋),并运腕力向左前方猝然趯起,钩法自然尖锐饱满(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心钩、戈钩、浮鹅钩这三种钩地运腕方法类似,均为右钩,且比直钩易于掌握.关键是发笔时手腕皆微左仰,笔管微右倾,取其侧势,而出锋时手腕均需向右侧微微翻动(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平钩平钩地关键在于掌握右折法(详见折法),行笔至折角处,翻笔作暗圈后朝右下点,再微微挫动笔锋,得势后方可向左下钩出,出钩方向当与下笔相呼应(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八、磔法所谓“磔法”,即捺法,是书法用笔中地主要笔画.捺法势宜开张,一波三折(起笔向右上为一折,中驻向右下为二折,末笔平出为三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平捺(例图).“道”、“之”等字用之.、侧捺(例图).“文”、“是”等字用之.一字中有数捺,则以合代开,敛其捺脚,不可多捺,如“途”、“森”等字.。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征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四大楷书,在森严细微与俊朗大气中见分晓。
一.欧阳询(公元557年一公元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欧体:欧阳询出身世家望族,自幼敏悟过人,博贯经史。
作为书家,欧阳询孜孜求学,博采众家之长,且不拘泥于先人,他以破胆夺气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世人以欧体相称,其时书名远播域外,高丽亦曾遣使求书。
欧阳询书法“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但又兼容南方“秀骨清相”之气象。
入唐以后,渐臻佳境。
“欧体”书承“王书”,都“风神严于智永(张怀灌语),于是,它与“虞(世南)体”之圆滑,“褚(遂良)体”之流动与薛(稷)体之瘦硬而被世人称之谓“初唐四大家”。
“欧体”的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
“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妙。
对于欧阳询书艺特点之评说,历来众说纷纭。
《新唐书··欧传》:“欧初效王书,后险劲过之,固自名其体。
”张怀瓘《书断》:“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杨士奇《东里全集》:“询书虽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醴泉铭》:“欧书以圆笔为性情,而以方整之笔为形貌,其淳古处乃直根抵篆隶。
”苏轼:“欧阳率更书,妍弩拔群,尤工于小楷,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余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高貌耳。
”上述评家,对欧字笔力之险劲,结体之严整,可谓“共识”,而东坡“劲险刻厉”四字,实为精要之概括。
字体以“二王”为基础,融和了汉隶魏晋书法余韵,吸收诸家之长,于平正中求见险绝,自创新意,独树一帜。
唐代楷书四大家的特点
唐代楷书四大家的特点
唐代楷书四大家包括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他们的特点分别如下:
1. 欧阳询的书法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稳固,无斜倾之感,寓险于正。
2. 颜真卿的楷书雄秀端庄,用笔浑厚强动,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且有锋芒。
横竖笔画的书写一波三折,有内在的张力。
结体宽博大度,字字严谨,颇具庙堂气,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3. 柳公权的书法与颜体不同,偏重骨力,顿挫转折明确,却又道媚得体。
柳书与颜体被誉为“额筋柳骨”。
4. 赵孟頫的书法崇尚平和静穆,浅近易学,运笔周正。
结字俊美灵秀,用笔道劲挺健,笔圆带方。
其楷书风格外观温文尔雅,而内则愈刚劲。
以上是对四位书法家特点的大致描述,他们各自的特点在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影响和地位。
欧、颜、柳、赵四大楷书的特点比较
欧、颜、柳、赵四大楷书的特点比较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四大楷书,在森严细微与俊朗大气中见分晓。
今天,我们分别为大家着重聊聊四大字体的区别和特点比较。
欧体1、欧阳询(557一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欧体欧体:字体以“二王”为基础,融和了汉隶魏晋书法余韵,吸收诸家之长,于平正中求见险绝,自创新意,独树一帜。
在用笔上和点画上基本上以方笔为主,间用圆笔,落笔轻松自然,干净利落,行笔缓慢含蓄,有顿无蹲,收笔不苟。
点画讲究呼应连贯之气,笔画追求变化,点像三角形,横竖起笔多用方笔,撇奈多用圆笔,笔势灵活生动。
钩画取法于隶,仪态饱满,气势开展,转折又多是方中带圆势,既显方劲,又见浑厚。
在结构上取修长,四面均匀停当,严紧欹侧,峰棱比较突出,左收紧,右舒展,竖为主干,横成图案,法度森严,于平正中求见险劲。
中间匀集紧密(中宫较紧),大都向右扩展,而字的中心一般多见稍偏左,险劲奇巧,沉稳严谨,无懈可击。
颜体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代表作《颜勤礼碑》。
颜体颜体:广泛吸纳六朝、隋、唐书家的技法,兼收并蓄融为一炉,法前人而愚新意,开创新的风格,笔画劲挺肥厚,间架平整茂密,气势磅礴多变,上密下疏,似泰岳之高耸。
行笔雄健,起笔藏锋圆转,笔笔中锋,用墨横轻竖重,奈笔有“蚕头燕尾”之态,转笔多长用提法,圆转直下,而不取折笔。
转折处多呈现内方外圆。
钩笔笔法多成鸟嘴状,字形结构宽博方正饱满,左右基本对称,端庄平稳,表现出雍荣度大、开阔雄伟的气概。
楷书四大家书法风格
楷书四大家书法风格
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和柳公权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四大家”。
他们的书法风格各具特色,以下是他们的字体特点:
1.赵孟頫(1254-1322):
赵孟頫的书法风格被称为“赵体”,他的楷书圆润、端庄,行书流畅、自然。
赵孟頫擅长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他的楷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颜真卿(709-785):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被称为“颜体”,他的楷书端正、雄伟,行书豪放、大气。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楷书之冠”。
3.欧阳询(557-641):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被称为“欧体”,他的楷书严谨、规范,行书流畅、优美。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楷书之典范”。
4.柳公权(778-865):
柳公权的书法风格被称为“柳体”,他的楷书端正、秀丽,行书流畅、自然。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楷书之冠”。
总之,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各具特色,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世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楷书四大家及其书法特点
楷书四大家及其书法特点
1. 欧体啊,那可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字体!欧体就像是一位严谨端庄的君子,结构险峻,法度森严呢!比如说《九成宫醴泉铭》,那字写得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啊!你看看那笔画,多挺拔,多有力道!这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呀!
2. 颜体呢,是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呀!颜体仿佛是一个气宇轩昂的壮士,气势磅礴,浑厚大气!就像那《多宝塔碑》,是不是超级有气魄啊?那字体多雄浑啊,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呀!
3. 柳体是柳公权的呀!柳体就像一位身姿绰约的美女,风骨铮铮,刚柔并济呢!你想想《玄秘塔碑》,那笔画精致得很呐,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模仿得了的哟!
4. 赵体,嘿嘿,那是赵孟頫的风格哦!赵体好似一位温润如玉的雅士,笔法圆润,秀丽优美。
瞧瞧那《洛神赋》,哇,写得真是太好看了,难道你不觉得吗?
5. 欧阳询的字啊,真的是独具匠心,每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那叫一个厉害呀!
6. 颜真卿的书法啊,那可是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每一笔都饱含着他的情感与气魄,这难道不神奇吗?
7. 柳公权的字呀,那可是让人看了就难以忘怀,就如同烙印在心里一样,这得多牛啊!
8. 赵孟頫的字体呢,充满了灵动之美,犹如灵动的音符在纸上跳跃,是不是超级迷人啊?
9.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各有千秋,都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呀!每一种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去学习、去钻研!真的是太赞了!。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征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四大楷书,在森严细微与俊朗大气中见分晓。
一.欧阳询(公元557年一公元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欧体:欧阳询出身世家望族,自幼敏悟过人,博贯经史。
作为书家,欧阳询孜孜求学,博采众家之长,且不拘泥于先人,他以破胆夺气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世人以欧体相称,其时书名远播域外,高丽亦曾遣使求书。
欧阳询书法“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但又兼容南方“秀骨清相”之气象。
入唐以后,渐臻佳境。
“欧体”书承“王书”,都“风神严于智永(张怀灌语),于是,它与“虞(世南)体”之圆滑,“褚(遂良)体”之流动与薛(稷)体之瘦硬而被世人称之谓“初唐四大家”。
“欧体”的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
“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妙。
对于欧阳询书艺特点之评说,历来众说纷纭。
《新唐书··欧传》:“欧初效王书,后险劲过之,固自名其体。
”张怀瓘《书断》:“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杨士奇《东里全集》:“询书虽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醴泉铭》:“欧书以圆笔为性情,而以方整之笔为形貌,其淳古处乃直根抵篆隶。
”苏轼:“欧阳率更书,妍弩拔群,尤工于小楷,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余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高貌耳。
”上述评家,对欧字笔力之险劲,结体之严整,可谓“共识”,而东坡“劲险刻厉”四字,实为精要之概括。
字体以“二王”为基础,融和了汉隶魏晋书法余韵,吸收诸家之长,于平正中求见险绝,自创新意,独树一帜。
关于欧阳询楷书书法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欧阳询楷书书法的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欧阳询楷书的魅力无限序言:你们有没有看过欧阳询的楷书呀?它们可真是太棒了!就让我来告诉你它有多么的了不起吧。
第一部分:欧阳询的生平欧阳询是唐代非常有名的一位书法家。
他在835年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府什么地方。
从小就很聪明,7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很多诗词了。
长大后考上了进士,做了很多重要的官。
可是因为忠言逆耳,被贬到了很偏远的地方。
可是欧阳询一点也不灰心。
在被贬的时候,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练习书法上。
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创造出了令人赞叹的楷书风格。
他还写了一本《勘定书录》,对历代的名家书法进行了评论,让人对书法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第二部分:描述欧阳询楷书的特点欧阳询的楷书有几个最大的特点:首先,他的字体笔画劲健有力,线条圆活流畅。
就像一条小溪哗哗地向前流淌一样,充满了动感。
看着让人感觉非常有活力!其次,欧阳询的字体布局层次分明,疏密有致。
有的字的笔画离得近一些,有的离得远一些。
就像一个人站在那儿,周围还站着其他人一样,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再次,欧阳询的字体结构工整大方,给人一种稳重威严的感觉。
就好像是一位将军骑在马上,英姿飒爽地在战场上指挥部队一样,让人生畏。
最后,欧阳询的书法在笔画上讲求圆转遒劲。
这就好像是一个运动员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动作潇洒优雅,浑然一体。
让人看了十分赏心悦目。
第三部分:欧阳询楷书的影响欧阳询创造出了这种新的楷书风格后,影响力可是非常大的哦!首先,他的书法大大推动了楷书的发展。
从此以后,楷书的字体结构和用笔方法都有了新的规范。
很多后来的书法家在欧阳询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流派和风格。
其次,欧阳询的书法艺术造诣卓越,让楷书的地位、欣赏价值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人们从此不但更加认识到书法的独特魅力,也让书法在艺术领域的分量变得更加重了。
最后,欧阳询亲自写的一些字迹宝贵万分,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文物。
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乙瑛碑》就是他亲笔所书的名作,受到世人瞻仰和艺术爱好者的钦佩。
欧阳询的字特点
欧阳询的字特点
欧阳询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以楷书为主,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险峻严谨:欧阳询的字结构紧凑,笔画刚健有力,险峻而不失严谨。
他的字常常呈现出一种端庄、稳重的气质。
2. 笔画规整:欧阳询的字笔画规整,结构平稳。
他的楷书笔画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转角圆润。
这种规整的笔画使得他的字显得非常整齐、端庄。
3. 中宫紧密:欧阳询的字中宫紧密,四周舒展。
他在书写时非常注重字的中心部分,使得字的重心稳定,同时又通过舒展的笔画来增加字的灵动性。
4. 创新精神:欧阳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他的字在结构和笔画上都有独特的处理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5. 融会贯通:欧阳询的字融合了南北书风,既保留了北碑的险峻,又吸收了南帖的圆润。
这种融会贯通的特点使得他的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欧阳询的字以险峻严谨、笔画规整、中宫紧密、创新精神和融会贯通等特点而著称。
他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的楷书特点
欧阳询的楷书特点
欧阳询的楷书特点
欧阳询(825-872年)是宋代文学家,也是宋代楷书书法家,他的楷书书法以婉约、流畅、稳健而突出,具有浓郁的宋代现实主义特色,流传古今,得到后代赞赏。
欧阳询的楷书有如下特点:
一、字体优美婉约,笔触流畅。
欧阳询的楷书字体优美婉约,笔触流畅,挥洒自如,具有宋代古朴、清淡、流畅之风,这是他把正等宋体弯转、改变而形成的楷书新样。
二、笔划稳健清晰,结构严谨有序。
欧阳询的楷书挥洒自如,构思精湛,笔划稳健清晰,结构严谨有序,笔势大方,按章叠句,艺术上给人以一定的风格,使其表达的意思更为震撼人心。
三、质地楚楚动人。
欧阳询的楷书文笔楚楚动人,苍劲有力,挥洒自如,具有浓郁的宋代现实主义特色。
他的楷书有着淡淡的意境,说话从容不迫,清新脱俗,表达的意思非常深刻。
四、阐释深厚平实。
欧阳询的楷书与他的文学作品融为一体,既能表达出其对诗文的真情实感,又能通过字迹表达出他的思想感悟,其书法深厚平实,也把古人书法表达思想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 1 -。
欧阳询楷书特点
欧阳询楷书特点
(一)欧阳询书法风格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魏晋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及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欧阳询楷书碑版多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等。
(二)欧阳询书法用笔特点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简。
清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就是说欧字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
每一笔画都是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
欧字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做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
这些都是欧字用笔的独特之处。
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
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概述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形成于唐代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中。
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风格,是中国书法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全面、详细、深入地探讨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的特点和技巧。
36诀的起源与发展1.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的起源:起初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其书法作品中总结的经验和技巧。
2.发展历程:欧阳询的36诀经过后世书法家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36诀的特点1.线条优美流畅: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注重线条的流动性,力求造型优美。
2.结构严谨有序:36诀要求书写结构整齐有序,每个字的构造必须合乎规范。
3.书法笔画丰富多样: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的作品中,各个字的笔画运用丰富多样,既注重笔画的粗细变化,又注重笔画的形态变化。
书写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的技巧1.初学者可以通过模仿欧阳询的作品来掌握36诀的书写技巧。
2.提高笔画的丰富性:可以通过练习各种笔画的结构和运笔技巧来提高书写的水平。
3.注意结构的整齐与有序: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讲究整齐有序的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每个字的位置和间距。
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的应用领域1.书法艺术欣赏: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用于书法艺术的欣赏与研究。
2.教育教学: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书法水平。
3.文化传承: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欧阳通楷书结构36诀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精髓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独特的书写技巧。
通过学习和研究36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魅力,并将其应用于艺术欣赏、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承等领域。
欧阳询楷书的书法艺术内涵
欧阳询楷书的书法艺术内涵□龙莺鑫/文时至今日,人们一提到书法中的楷书,首先想到的大多依然是欧阳询,也有很多人是从欧阳询的楷书临摹,开启了自身的书法学习道路[1]。
之所以欧阳询的楷书能够取得这样的历史成就,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喜爱和学习,少有争议,原因在于其楷书书法所表现出来的丰富艺术内涵,给人以端雅、质朴而又险绝的审美感受。
本文将分别从用笔、结字和章法三个层面,对欧阳询的楷书书法艺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以此加深和拓宽对欧阳询楷书书法艺术的学习认知。
1 欧阳询楷书的用笔1.1 方整劲挺纵观欧阳询的楷书作品,其在用笔上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方整、劲挺,这完美地符合了人们对楷书的第一印象、第一要求。
特别是在欧阳询楷书的横画中,方整、劲挺的用笔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书法脉络的承接,以及欧阳询楷书横画的形态,可以看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汉隶的笔法,对用笔和笔画的掌控非常匀称,从横画的起笔到收笔整个过程,提按和粗细的变化非常有限[2]。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变化,而是对变化的掌控非常细微、精密,因此一眼看上去虽然笔画方整、劲挺而又平直、明朗但是却并不呆滞、僵硬。
特别是从欧阳询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图1)来看,其中的大量横画都表现出了这样的艺术特色,起笔为方,简洁明朗,行笔平直劲挺,细微的控笔提按,筋力内裹,收笔也果断、流畅,宛若“千里之阵云”。
这与柳公权和颜真卿的楷书用笔是完全不同的,颜真卿的起笔、收笔动作明显更多,而柳公权的行笔提按又非常明显,三家各具特色,不过其中依然以欧阳询给人的感受最为端雅、质朴。
1.2 敛势挺拔除了方整、劲挺之外,敛势和挺拔是欧阳询楷书的另一个突出用笔特点。
如欧阳询在书写竖画的时候,就存在着明显的敛势,将气势、气韵内收,用笔沉稳、有力,敛而不放,为储势之状态,这一点不论是在其悬针竖还是垂露竖的书写中,均是如此。
正是因为欧阳询对用笔的敛势,使得其用笔具有了曲中见直的视觉效果,以及筋骨有力的视觉感受,不会让人觉得纤弱无力[3]。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人物介绍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着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欧体字的特点和笔法
1、欧体字的特点是: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2、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3、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
4、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5、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寿、藁、画、窦、笔、丽、赢、爨”之宇,“奉”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
6、高宗《书法》所谓“堆垛”亦是也。
7、扩展资料:代表作:唐代碑刻——
《九成宫醴泉铭》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
8、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
9、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
10、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11、欧阳询从小学写字,写这块碑的时候已经70多岁,那就是已经所谓的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想写不好都不可能的化境。
12、自从欧阳询辞世以后,历代不乏模仿追慕者,但是,不要说超越,就是比肩的都没有出现过,许多人写白了头,也就还是在照猫画虎,仅得其形,未得其神韵。
用一句话点评欧字体
用一句话点评欧字体用一句话点评欧字体就是:端雅质朴在中国书法大家庭中,楷书是最晚诞生的一种字体,由汉末魏晋发展至唐而日臻成熟。
欧阳询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楷书大家。
他的楷书以险劲闻名于世,其书法点画纤浓得中,结字工妙,意态端雅刚劲。
明王世贞评价欧阳询楷书:“书法自率更而始变晋体,然谓之诚楷也。
”旨在认定和说明欧阳询对楷书定型的贡献。
欧体楷书无论在笔法上还是结构上都能自成一家、别具风貌,在楷书的艺苑里挺拔有姿。
清代梁巘曾评价欧体楷书:“险劲遒刻,锋骨凛凛,特辟门径,独步一时。
”所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据有关专家考证,目前能确定为欧阳询楷书真迹的只有四件,皆为碑刻书迹。
它们是《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其中,《虞恭公碑》点画精密,结体瘦长,刚劲挺拔,风骨峥嵘;《皇甫诞碑》字迹风格流利秀美。
但历来受到最多评价的是《化度寺碑》和《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化度寺碑》点画腴润、笔力雄强,书风平静高古。
黄庭坚评此书:“所谓直木曲铁法也。
”明郁逢庆评:“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明王世贞评:“赵子固以欧阳率更《化度》《醴泉》为楷法第一,虽不敢谓然,然是率更碑中第一,而《化度》尤精紧,深合体方笔圆之妙。
”清代刘熙载评:“率更《化度寺碑》,笔短意长,雄健弥复深雅,评者但谓是直木曲铁法,如介胄有不可犯之色,未尽也。
”《九成宫醴泉铭》点画淳厚,用笔稳健含蓄,结体化长为方,峭拔遒劲,布白疏朗。
宋朱长文评:“体力完备,奇巧间发。
”清代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评:“高华浑朴,法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伯施以外,谁可抗衡。
”学习和欣赏欧体楷书,应仔细体悟其“神采”之妙。
王僧虔讲“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我们当以此话时时警醒。
清代梁巘《评书帖》评欧书“以劲胜,力健而笔圆”“欧书劲健,其势紧”。
刘熙载《艺概》评:“欧、虞并称,其书方圆刚柔,交相为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时期,一方面楷书经魏晋六朝的不断演变,法度已臻成熟,体势亦趋完备,气骨刚健、端庄平正的优美楷书为世人立极,以晋人之理而立法,从而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时代风格;另一方面在草书的书写上,特别是狂草(大草),于理法中溶入性情,以类乎于颠狂的即兴创作,从而又表现出一种极其浪漫的风格。
在规矩法度森严的楷书中当首推欧阳洵的楷法,其骨力的刚健、笔法的精到、结构的森严,堪为后人立法,历代书家,莫不受其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唐人楷法,作为学书的基础,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试从三方面来介绍欧书的艺术风格。
欧阳询生平欧阳询,字信本,历太子率更令,故世称欧阳率更,又因封爵为“勃海县男”,人呼之为“渤海”、“欧阳勃海”。
欧氏祖籍潭州临湘(湖南),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享年85岁(公元557~641年)。
欧阳询出身世家望族,自幼敏悟过人,博贯经史。
作为书家,欧阳询孜孜求学,博采众家之长,且不拘泥于先人,他以破胆夺气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世人以欧体相称,其时书名远播域外,高丽亦曾遣使求书。
欧阳询书法“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但又兼容南方“秀骨清相”之气象。
入唐以后,渐臻佳境。
“欧体”书承“王书”,都“风神严于智永(张怀灌语),于是,它与“虞(世南)体”之圆滑,“褚(遂良)体”之流动与薛(稷)体之瘦硬而被世人称之谓“初唐四大家”。
“欧体”的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
“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妙。
对于欧阳询书艺特点之评说,历来众说纷纭。
《新唐书欧传》:“欧初效王书,后险劲过之,固自名其体。
”张怀灌《书断》:“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杨士奇《东里全集》:“询书虽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醴泉铭》:“欧书以圆笔为性情,而以方整之笔为形貌,其淳古处乃直根抵篆隶。
”苏轼:“欧阳率更书,妍弩拔群,尤工于小楷,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余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高貌耳。
”上述评家,对欧字笔力之险劲,结体之严整,可谓“共识”,而东坡“劲险刻厉”四字,实为精要之概括。
欧阳洵楷书刻碑举要:1、《欧阳询书兰亭记》唐太宗贞观二年立,72岁书。
2、《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也名《化度寺碑》)贞观五年立,75岁书。
3、《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四月立。
76岁书。
4、《虞恭公温彦博碑》贞观十一年十月立。
81岁书。
5、《皇甫诞碑》,此碑作于贞观年间,具体年限不详。
究其如入化境之书风推测,一般认为是欧阳询晚期之作。
欧字的书写笔法不善学欧字者,往往失之过猛“剑拔弩张,方棱出角),原因是只知其“方”而不知其“圆”。
所谓“不方不圆,亦方亦圆”,乃指欧字方圆兼容之特点。
就用笔而言,自古有方圆之说,所谓“圆”则强调中锋运笔,得其骨力;“方”则运用侧锋取妍,求得精神。
圆笔中锋源于“篆法”,方笔侧锋源于“隶法”。
各种书法,除篆书这外,隶、楷、行、草诸体都离不开侧锋用笔。
实践证明,书写楷、行、草诸体,要达到笔笔中锋是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的。
正如姜夔《续书谱》中所说:“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
”正锋(中锋)与侧锋,构成了笔法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用笔时两者都不可偏废,当以正锋为主。
“欧体”兼用侧锋隶法,其特征表现为点画起笔、收笔、波撇、转折、钩趯之处常现棱角或露锋。
故其透出一种竣利沉着、骨气雄强、斩钉截铁的明快风格。
欧体楷法主要笔法简介如下。
一、折法折以成方,是欧体的主要笔法。
“折”又分为右折和左折两种。
(一)右折1、引笔右行,至折角时以腕法将锋提至画的右上角,以笔不离纸为度。
2、然后迅速翻笔,笔锋在纸面上作一暗圈,将锋由阴面翻到阳面。
3、然后顺势朝右下作点,稍一挫动笔锋(调锋后)再引笔下行(例图1)。
右折称之为“提翻法”。
此法较难,初学者可分两步练习:第一步先练横画收笔之提和竖画发笔之顿;第二步再练提翻时的暗圈动作。
难就难在作暗圈须“笔不离纸”,其实这种动作无非是在转折时将两笔吻合得自然些罢了。
折法宜干净明利,竣快爽捷,提翻动作要轻捷。
如提得太高,超出画外,翻笔后即形成“扛肩”;如不到翻就向下作斜横落点即形成“塌角”;如提翻时犹豫不决,墨迹即渗透外画外而形成“鹤膝”。
这是右折时常见的误笔(例图2)。
(二)左折1、引笔向下,至折角时以腕法将锋提至竖的左下角,以不离纸为度。
2、然后迅速侧势一翻,笔锋在纸面上作一暗圈。
3、翻笔后顺势朝右下切入作点,点后逐步顿挫笔锋向右上挑出(例图3)。
二、侧法“侧法”即是点法。
称之为“侧”,实际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笔画形态上呈斜伏状,点以斜势居多,斜则多姿;二是作点时皆顺势落笔,尖锋入纸,以侧取势,十分便捷。
“点”法要重,笔力要深入沉着,其势如“高峰坠石”。
“点”法化势:凡露锋之点,起笔时用尖锋入纸,顺势落笔;方笔之点,即用逆势切入,收笔出锋方向,应与下一笔点画的起笔相呼应,则自然盼顾有情,血脉相连“点”法化势举例如下:半蚁点、蝌蚪点、粟子点、直三角、横三角、杏仁点、悬胆点、打点、柳叶点、曾头点、反捺点、直波点、三开点、悬珠点、三往一复点等(例图4)。
三、勒法所谓“勒法”,即横画的写法。
“勒”有欲行不行,意存所顾,强抑力刺,愈收愈紧的意思。
故写横画时,不宜顺锋平过,用笔轻滑则意思浅薄。
写横画时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势欲平而画欲曲楷法虽以“画平竖直”四字为律,但决不是平直机械地排列,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横之平,指势而言,有了轻重、粗细、曲直的变化,不但能够产生笔力,还可以产生韵律、点画就会生动起来。
(二)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大法“画如长锥界石”。
可以设想,锥在石面上要划出痕迹,锥尖势必与石面形成一种对抗的力,而锥尖深入石面后又十分艰涩地用力划过去,这就很形象地比喻写横画时“勒”的意思。
所以,写横画时要锋先笔后,逆势涩进,令笔画丰实。
(三)凡横画重叠时要富有变化1、笔形变。
包括长短、肥瘦、仰覆、起止处的方圆藏露以及用墨处的浓淡枯润等,特别是发笔处变化最大。
2、角度大。
或平,或斜向右上,或斜向右下。
几种常见横画的具体写法:(1)平画。
逆势切入,调锋后铺毫提运,逆势涩行,至收笔时,将锋略提至右上角,然后向右下顿一顿,再反揭回锋收笔。
所谓落笔时取“逆势”,即笔锋在离纸面不远处“空中作势”,也可用尖锋轻触纸面逆入。
欧体多用“切入平出”法(例图5)。
写平画要注意其势上平,首尾俱低,中段略细,宜丰实而不可空怯。
这种笔常为一字主画。
(2)露锋短画。
尖锋入纸,顺势落笔后着力右行,力量偏于上侧,至收笔时轻提、轻顿,疾收。
(例图6)。
写露锋短画,发笔要尖,收笔要圆。
这种笔画常为一字之次画。
(3)仰势和覆势。
仰势用笔用露锋短画,只是画势微曲,有上仰之意;覆势同平画用笔,只是画势微曲,有下俯之态(例图7)。
四、努法“努法”即竖画的写法。
“努”有用力之意。
“谓作直画必笔管逆向上,笔尖亦逆向上,平锋着纸(即斜横落点后中锋运笔),尽力下行。
有引弩两端皆逆之势(即发笔时逆入,收笔时上缩,画的中段绷得紧紧的,故名努也。
”(包世臣语)几种常用竖画的具体写法:(一)垂露轻锋逆上即将锋略提至竖的左上角,然后迅速向右下方切入作一斜横落点,调锋提运,着力向下,至收笔时将锋向上略提,然后向下顿两顿,再向右上或左上回收(例图8)。
(二)悬针发笔同垂露,至收笔时以腕带动笔尖,微微上下挫动笔锋,边走边提,由中抽出后迅速于空中作收势。
关键是出锋收笔用劲得当,令竖画饱满尖锐,而切忌“针尖”细长(例图9)。
(三)曲头此画发笔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至收笔时轻提、轻顿、疾收,书写起来有便捷爽利之势。
在楷书“尖按法”中运用(例图10)。
(四)向背此两竖相对之法。
所谓“背”,即两竖势微弯,如两人背向而立,欧楷喜用此法而少用向势(例图11)。
向势略。
五、掠、喙法“掠”即长撇的写法,“喙”即短撇的写法。
“掠”字形象地比喻写长撇时末锋飞起之笔法,有如妇女梳长发之态,而“喙”则形容写短撇的动作如禽鸟啄食一样迅疾,且短小、锐利、饱满的笔形亦像鸟喙,有双重意义。
写长撇,可用“努”法向左下斜行;出锋时,势微曲而力匀。
“掠”法当的腕送,决不可以指头挑剔,而作虚尖斜拂。
写短撇时用逆势切入后,稍一顿挫,即向左下斜出,以轻捷劲利为胜(例图12)。
六、策法“策法”就是挑法。
谓之“策”,因为好比用马鞭子策马一样,发力于执鞭处,得力在鞭稍处,这十分形象地比喻挑法的发笔和收笔的动作,力量要聚在收笔的锋尖处。
起笔时,笔肚着纸,侧锋斜铺,然后转中锋于空中暗收(例图13)。
七、趯法“趯法”即钩法。
“趯”含有跳跃之意,是书法用笔中的重要笔法,也是写欧字最难掌握的笔法。
其难在钩多有棱角,书写时要充分利用侧锋,在蹲锋同时须运腕得当,即出钩前笔杆微倾(倾倒的方向与运笔的方向相反),笔毫铺开(用力不匀称,一般借力于钩之外侧),而笔身仍保持斜挺之状——这是关键之关键。
有的学者在理论上虽有所悟,但在书写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应题就在于笔力不够,未能做到笔身挺而笔毫斜铺。
几种常见的钩法:(一)直侧锋钩轻锋逆入,如作竖画切入作斜横落点,稍一调锋后即将笔杆倒向右侧,使笔毫斜铺展开,引笔下行,同时笔杆渐向右上方欹侧,至出钩时借力在毫外侧,轻轻向下快速一顿(即蹲锋),并运腕力向左前方猝然趯起,钩法自然尖锐饱满(例图14)。
(二)心钩、戈钩、浮鹅钩这三种钩的运腕方法类似,均为右钩,且比直钩易于掌握。
关键是发笔时手腕皆微左仰,笔管微右倾,取其侧势,而出锋时手腕均需向右侧微微翻动(例图15)。
(三)平钩平钩的关键在于掌握右折法(详见折法),行笔至折角处,翻笔作暗圈后朝右下点,再微微挫动笔锋,得势后方可向左下钩出,出钩方向当与下笔相呼应(例图16)。
八、磔法所谓“磔法”,即捺法,是书法用笔中的主要笔画。
捺法势宜开张,一波三折(起笔向右上为一折,中驻向右下为二折,末笔平出为三折)。
1、平捺(例图17)。
“道”、“之”等字用之。
2、侧捺(例图18)。
“文”、“是”等字用之。
一字中有数捺,则以合代开,敛其捺脚,不可多捺,如“途”、“森”等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