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诗歌赏析
在经历了学习生活的种种不顺利后, 你有过特别想家的时候吗?请你设想一下 若干年后,当你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时 候,你是会留念外面的世界多一些呢?还 是会想家多一些呢?
拓展迁移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要出去建功立业——《观沧海》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热爱家园——《次北固山下》
课外探究
关于《观沧海》:
1、什么是“乐府诗”?《观沧海》为什么被视为 “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阔,船顺风东下,白帆高悬。
颈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
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尾联:家书寄到哪里去呢?北归的大雁啊,帮我把
它带到洛阳吧。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因为“潮平”,所以显得“阔”。春潮涌涨,江 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 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 “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 以保证“一帆悬”。因为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 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 保证“悬”。
理解诗歌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 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繁多而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 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走不完,游不 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自主探究
1、诗人是按怎样的线路春游西湖的? 2、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这些 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征? 3、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 之中了? 4、从所写景物来看,诗歌描绘的是西湖什么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曹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观沧海》的?为什么常 人见到日月之行发不出像曹操这样的感慨? 3、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曹操塑造成了 一个“奸雄”的形象?而在戏剧艺术中,曹操为什么 一直被塑造成“白脸曹操”?“白脸”有什么含义? 而你又是如何看待曹操的?
课外探究
关于《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描写乡愁的古诗, 有关于“思乡”这个主题,你还能想起什么古 诗?
此四句最能表现诗 人博大的胸怀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如现代书信的“此致、敬
礼”,只是汉乐府的一种格式, 与诗的内容无关。
诗歌总结
主旨:诗人通过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自己统一 中国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赏析: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的直接表 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 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 着饱满的激情。
(1)次: 住宿,止歇,这里指船停泊。诗人此刻在船 上,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句中已 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正值岁末,大家都在团聚,而他依 然在外奔波,作者的思乡之情可想而知。 (2)客路: 即驿道,代指旅途。青山:指北固山。
(3)绿水: 指长江。连上两句,大意是说,旅途舟行于 青山绿水之间。
古诗鉴赏
一、考查要点 1、词语在诗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诗文所运用的表达手法是如何体现和怎 么起作用的,作用又是什么。 3、千古名句的分析理解。
4、明确诗歌的实笔和虚笔,现实和想象。
古诗鉴赏
二、应试对策
1、进行大量的背诵积累,包括古诗、词、曲。
2、既落实对字词的理解,又不死扣语句。
3、熟悉相关的修辞、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功能。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该诗押的韵是_________,韵脚是___________。 11、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 12、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 改 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 13、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理解名词名句要立足于两点,即内容上给人的启 发和艺术上的感染力。
5、考题常涉及实写和虚写的问题,常在选择题的选 择项中出现。
古代诗歌四首
风筝的命运
飞翔,展翅翱翔于晴空!
可是无论它飞得多高,都有落下来 的时候,它手中的那条线就是对地面不 依不舍的眷念。当它飞累了的时候,它 就该回家了。
人生的两大情感:出;归。
(4)潮平: 指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5)风正: 风顺。 (6)海日: 指长江下游宽阔满面上升起的太阳。 (7)江春: 指江上景物萌动的春意。入旧年:是说春意在旧 年未尽就先新年而来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乡书: 指寄加家乡的书信。


首联:旅途中路经北固山下,船在碧水之上航行。
颔联:春潮涌涨,江面似乎与岸平了,顿觉视野开
唐 白居易
作家作品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 山居士,唐代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 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是新乐府运动的倡 导者。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 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忆江南》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 《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 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课前检测
3.下面的译句符合原文意愿的一项是(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A.日月的运转,就像从海中升起;星汉的明亮就像 从海底照耀。 B.日月好像在海中运行,星汉好像在海里照耀。 C.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都好像出于沧海之中。 D.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假如都能出于沧海之中。
钱塘湖春行
2、《次北固山下》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诗 中的景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课前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1)《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 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 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___见称。 他与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三曹”。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_,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填空。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3)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乱世之奸雄,
治世之能臣。
作家作品
曹 操
(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 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
曹操的诗气魄雄伟,以“慷慨悲壮”著称, 有的诗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诗反映了 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 夏门行》中的一章。

dà n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
仰视,远景 “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动静结合,显示了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近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静结合,显示了 大海的惊人力量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宏伟气象。
实 景
诗歌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起落,好象是在沧 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 银河,好象是沧海里映上 去的。 (虚景)
诗歌总结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描绘了西湖早春 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喜爱 之情。 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是在行进途中展 开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 到东湖白沙堤;二是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 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 春色的景物,写出早春的一派生机,告诉人们: 姹紫嫣红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 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 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我的鉴赏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思考:诗中哪些词和 句用得恰到好处?为什么?
可采用:
1、“我认为------这个词(句)用得恰到好处, 因为它-----------------------。” 2、“我最喜欢------------------------这一句, 读了这句诗 ,我仿佛看(听、闻、感受)到了 ------------------------。”的模式交流。


jié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sǒng zhì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理解字词
〔碣(jié )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207年7 月,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山。 〔澹(dà n)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竦(sǒng)峙〕:耸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 极点。最后这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 直接关系。
次北固山下
唐 王 湾
作家作品

生卒年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玄 宗先天年间进士。后参加 群书整理工作。以洛阳尉 终。王湾曾往来于吴、楚 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他早年即以诗著名,但今 收录在《全唐诗》的只一 卷,十首。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观沧海
(曹操)
——出(到外面的世界去建功立业)
次北固山下(王湾)
——归(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想回家了)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热爱祖国的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 位和审美情趣。
观 沧 海
东 汉 曹 操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207秋。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 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 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 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 篇,抒发了统一中国和建功立业 的抱负,留下了我国诗歌史上最 早最完整的写景诗。
诗歌总结
主旨:
诗人通过描写旅途中江南秀丽的风景,表达 了自己久别家乡的一种淡淡乡愁。
赏析:
全诗写景意境开阔、雄奇。特别是“潮平两 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尤为突出。而“海日生 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蕴含新事物一定会代替 旧事物的哲理。
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 音的把握,并正确划分诗歌的停 顿。
拓展迁移
这两句写出了视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的情景,写景极为传神。
这句诗包含 了什么哲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大意: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赏析: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 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这两句诗蕴含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包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 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 眼前。
合作探究
1、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 来的? 2、“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 低”? 3、“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树”?燕 子啄泥衔草、莺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么? 4、第五、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 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浅草有什么用意? 5、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理解诗歌
1、请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 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 意思。
理解诗歌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水初涨, 水平齐岸,与云气相接。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 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比谁读得准确,富 有情感,声音响亮。 2、注意诗的节奏,找出停顿。
3、思考:从体裁上讲,这是一首什么 诗?找出诗的韵脚。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七言律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ní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tí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ī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