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学第三章第三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地位与特点:(1)“水的沸腾”实验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

(2)汽化和液化现象与生活及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紧密相关,能较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本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众多方面的能力和品质。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了解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制冷。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父母、爱生活和爱祖国的热情、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2)难点是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保温瓶(热水)、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纸盖、温度计、停表(钟表)(演示实验1用);讲课仪、硬纸板、酒精若干、棉签若干(学生体验活动、演示实验2用)。

二、说学情1.经过上一节《熔化和凝固》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描点作图能力。

2.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新课的学习起到很大的知识迁移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与学法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1.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究物理奥秘,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讲授法:利用实验现象,结合理论讲解。

4.问题法: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主备人:孔祥超副备人:王东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5.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水、烧瓶、玻璃片、胶头滴管、棉花、火柴、冰镇可乐一瓶、常温可乐一瓶、小镜子、注射器、乙醚、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酒精、胶头滴管、塑料袋、水槽、热水、烧杯、水、酒精灯、棉签、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火柴、小镜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想想做做】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2. 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同学们,你能解释这些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汽化和液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欲望。

)动手做一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

分组实验并观察酒精状态的变化:酒精不见了,变成了气态的酒精蒸气。

大气物理学

大气物理学
推出抬升凝结高度的估算公式为
Td Td 0 h 123(Td Td 0 )(m) 2 (0.98 0.17) 10
注意:有时误差很大。
第三节 大气中的湿绝热过程
定义:大气中有相变发生的绝热过程
一、两种极端情况
1、可逆湿绝热过程
水汽相变所产生的水成物不脱离原气块,始终跟随气块上升或 下降,所释放的潜热也全部保留在气块内部。
g dT dz c pd
∴近似为
dT g d 9.8 /1004 0.98K /100m dz c pd
三、位温
1、定义
气块经过干绝热过程气压变为1000hPa时, 气块所具有的温度。用θ表示,其定义式为
1000 T p

在精度要求不高的计算中常用kd代k计算θ。
1、坐标系
x T , y ln p
2、基本线条 等温线、等压线、等θ线(干绝热线)、 等qs线(等饱和比湿线)、等Θse线(假绝热线)。
等温线:平行于纵坐标的一组等间距(黄色)直线,每隔 1 ℃ 一条线,每隔 10 ℃ 标出温度 数值,其中大字体为摄氏温度 ( ℃ ) ,小字体为绝对温度( K )。 等压线:平行于横坐标的一组(黄色)直线,从 1050 百帕到 200 百帕之间,每隔 10 百帕一 条线,图左右两侧每隔 100 百帕标出气压数值。 干绝热线:即等位温线,是一组近似于直线的对数曲线,自图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黄色实 线,线上每隔 10 ℃ 标出位温( q )数值。当气压值低于 200 百帕时,位温使用括号内数值。
• 对位温定义式求对数,
将x = T, y = ln(1000/p) 代入上式得,
1000 ln ln T k ln p

山东省枣庄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山东省枣庄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某某省枣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4、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5、会查沸点表6、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2、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在探究过程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品质4、通过交流使学生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2、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实验准备】蒸发皿、小瓶液化气、一茶杯冷水、一茶杯开水、毛玻璃2个、一瓶酒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棉球、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共分12组)、两块相同的铁片、水、酒精、滴管、小扇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使自己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1、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2、需要吸热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是不同的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发生液化的条件: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两者兼用气体液化时要吸热【教学反思】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物理现象中发现并找出产生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保持并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爱上物理课,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大气 第3章 除尘技术基础

大气 第3章  除尘技术基础
散的粉尘(粒径皆相同)。
38
如果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则无论是质量分布、粒径分布,还是表面分布:

他们的几何标准差бg相同; 频率密度分布曲线形状相同; 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在对数概率坐标图中为相互平行的 直线,只是沿粒径坐标移动了一个常量距离。
39
若用MMD表示质量中位直径,NMD表示个数中位直
值有关。
36
对这 数也 正是 态检 分验 布粉 的尘 一粒 种径 简分 便布 方 法是 。否 符 合
d15.9 d50 d84.1
37
对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标准差的计算:
d 84.1 d 50 d 84.1 1 / 2 g ( ) d 50 d15.9 d15.9
几何标准差总是бg≥1。当бg=1时,则称为单分
dp dp
( %)
22
最常用的有算术平均直径、中位直径、众径及几
何平均直径等。
23
三、平均粒径
平均粒径
几何平均直径 众径
算术平均直径 中位直径
24
1、算术平均直径 d L

所有颗粒直径之和与颗粒总粒数之比。
dL
式中
nd n
i i
i
ni——以di为中值的粒径间隔内的颗粒粒数;
∑nidi——颗粒群总长度; ∑ni——颗粒总粒数。
3
(1)定向直径dF (Feret直径)

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
图4-1 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直径的三种方法
4
(2)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 (Martin直径):

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 等分的线段长度
图4-1 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直径的三种方法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天气系统 教学课件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天气系统 教学课件
面形成在等压线□33 _转__折_____比较显著的地方。
[小提醒]锋面一定位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 低压槽两侧大气运动方向相对,冷暖气团会相遇;高压脊两侧大气 运动方向背离,不会发生冷暖气团的相遇。
【名 师 助 学】 想一想1: 暖气团一定比冷气团温度高 吗? 【答案】冷暖气团是相对的, 暖气团的温度不一定比冷气团的温 度高。如图所示。
小技巧: 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风向的判断方法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 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 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 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流方向。 ①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如图示 意气旋中心经过巴黎前后当地的气压变化情况,在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 出现降水现象。据此完成第3~4题。
3.受该天气系统控制,巴黎4日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4.7日巴黎出现降水的原因是
A.温度较高
B.湿度较大
C.出现上升气流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三节 与天气 1.气团: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 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 _大__团__空__气_。
2.锋的结构 (1)锋面:b __冷__气__团__和a _暖__气__团___相遇后中间的交界面。 (2)锋线:锋面与 ___地__面___相交的线。 (3)锋: __锋__面____和 __锋__线____的统称。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向中心□27 ___辐__合___,北半球 向四周□29 __辐__散____,北半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①蒸发A、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B、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C、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腾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C、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D、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①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②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③作用:液化放热。

二、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对液化的理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蒸发、沸腾异同比较表项目蒸发沸腾不同点1、任何温度下;2、缓慢的;3、只在液体表面;4、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上升。

1、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2、剧烈的;3、在液体表面和内部;4、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

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热。

水的沸腾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后气泡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温度逐渐升高保持不变声音大小四、知识拓展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相当于热的“搬运工”,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向当地的温度。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2•肇庆)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液体的沸点与气体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压强越小,液体沸点越低,减小压强液体沸点降低。

第三章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

第三章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

第三章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即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及运动轨迹。

过程如下:(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解决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

过程如下:2、正交分解法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应用所谓正交分解法是指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的方法。

正交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矢量运算方法。

其实质是将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从而简洁方便地解答问题。

正交分解法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最基本方法,物体在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时,一般都用正交分解法。

表示方法⎩⎨⎧=+++==+++=y y 3y 2y 1y x x 3x 2x 1x ma F F F F maF F F F注意:为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坐标系时,确定x 轴正方向有两种基本方法。

(1)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通常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在x 轴和y 轴上,分别求得x 轴和y 轴上的合力y x F F 和。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各个方向上的力分别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得方程组:.0F ,ma F y x == (2)分解加速度而不分解力若物体受几个互相垂直的力作用,应用牛顿定律求解时,若分解的力太多,比较繁琐,所以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可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使尽可能多的力位于两坐标轴上,分解加速度a 得到y x a a 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方程组.ma F maF y y x ⎩⎨⎧==说明:①在建立正交坐标系时,不管选取哪个方向为x 轴正方向,所得的最后结果都一样。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标题
第三章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引入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熔化
固态
液态 凝固
气态
实验1: 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精,
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 请观察现象。
引入 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 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 吸热。
气球膨胀
物质从气态回到 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需要放热。
气球收缩
分解目标
5.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车一段时间后
下车,有时会发现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 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 )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6.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的 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B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4)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 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Leabharlann 水中气泡 变化情况水的声音
停止加热
85
沸腾前:
沸腾时: 沸腾前较________(大\小) 沸腾时较_________(大\小) 水_____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
目标二:沸腾 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
4.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1)温度变化规律: 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中,水吸 热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继续吸热。
目标二:沸腾
实验注意事项: (1)安装实验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或者容器壁。 (2)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烧杯中水要适量,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全部浸入 水中,太多加热时间太长。 (4)硬纸板作用: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5)液体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激发极化法

第三章 第三节 激发极化法

一、激发极化效应及其成因 (一)电子导体激电场的成因
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在电子导体和围岩溶液 间的激发极化效应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这一 过程所产生的过电位(或超电压)是引起激发极化 效应的基本原因。
前已述及,处于同一种电化学溶液中的电子导 体,在其表面将形成双电层,双电层间形成一个稳 定的电极电位,对外并不形成电场。这种在自然状 态下的双电层电位差是电子导体与围岩溶液接触时 的电极电位,称为平衡电极电位。
U fD 0 和 U fG 时,两种方法会有
完全相同的测量结果。
3、衰减度( D ) 衰减度是反映激发极化场衰减快慢的一种 测量参数,用百分数来表示。二次场衰减越 快,其衰减度就越小。其表达式为
D U2 100% U2
(3.3.4)
式中△U2为供电30s、断电后0.25s时的 二次场电位差;△U2为断电后0.25 ~ 5.25s内 二次电位差的平均值。即
当断去外电流之后,由于离子的扩散作用 ,离子浓度梯度将逐渐消失,并恢复到原来 状态。与此同时,形成扩散电位,这便是一 般岩石(或离子导体)上形成的激发极化现象。
二、激发极化特性及测量参数 (一)激发极化场的时间特性
激发极化场的时间特性与极化体与围岩溶液的 性质有关。下面,我们以体极化为例来讨论岩、矿 石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激发极化特性。图3.3.3表示 体极化岩、矿石在充、放电过程中电位差与时间的 关系曲线。在开始供电的瞬间,只观测到不随时间 变化的一次场电位差△U1,随着供电时间的增长, 激发极化电场 (即二次场)电位差△U2先是迅速增大 ,然后变慢,经过2~3分钟后逐渐达到饱和。

fD U
U
fG

fG

100%
(3.3.3)

第三章 第三节 冰川【精选】

第三章 第三节 冰川【精选】

冰川冰
• (三)冰川的类型 • 现代冰川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
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 一致。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标志划分冰川类型。 通常按照冰川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形条件把 冰川分为山岳冰川、大陆冰川
• 1.山岳冰川 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山区,由于雪线 较高,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的严格 限制。山岳冰川按形态又可以分为:
天氣好的時候,企鵝們還是會在雪地上開展各種豐富的體育 運動,比如滑雪啦、跳高啦、跳遠啦,熱鬧得很。
雪转变成冰的主要过程
粒雪化 (最小自由能) 机械压密(自重和上覆雪的压力) 烧结 (太阳辐射、机械压密)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作用:(压力进一步增大,单个气泡) 气泡压缩 (压力进一步增大,气泡变小) 融水作用 (加速成冰过程)
粒雪化过程
新降的雪呈现为多种形态,雪花 降落在冰川上后在表面自由能趋 于最小的自由能稳定原理支配下, 自动向球形颗粒状变化,这一过 程称为粒雪化。
运动特性划分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按发育的水热条
型 件和物理性质
大陆性冰川 海洋性冰川
北极科学家拍摄到的海上冰川
大陆冰川--南极冰盖
大陆冰川--南极冰盖
二. 冰川的运动、积累和消融
(一) 冰川的运动
流速慢,年数十至数百米。 由内部挤压和表面拉张形成。 沿程流向上,坡度大则冰川形成拉张流 ,流速大
4 700 3 200
40°­£ 50°60°­£ 70°70°­£ 80°80°­£ 90°
2 750 1 275 650
25
1 700
0
• (2)降水量——降水多雪线低。赤道附近的雪线比副 热带高压带低,说明温度的影响没有降水大。海洋性气 候区降水多,雪线低。如南半球海洋面积大,雪线高度 比北半球同纬度低。

高中地理学案第三章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学案第三章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1.大气运动:(1)原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分类:大气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2.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如图)。

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1.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山谷风、海陆风和城市热岛环流。

2.案例:山谷风。

(1)概念: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有山风和谷风之分。

(2)形成:白天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

(3)特点:谷风的风速大于山风,谷风沿山坡上行时,常形成山顶积云,甚至出现降水。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2.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3.近地面空气受热的地方气压高,空气受冷的地方气压低。

(×)4.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

(√)1.在图中的线上标注箭头,以表示因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运动状况。

2.在上图中甲、乙、丙对应的近地面及高空标注高气压或者低气压。

3.画出等压面(线)。

提示:能力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与常见形式1.热力环流的形成:2.热力环流中的几个规律:①近地面的气压高于对应的高空的气压;②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③近地面为低压,则气流上升;近地面为高压,则气流下沉;④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弯曲相反;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同一水平面的高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同一水平面的低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34张PPT)
例: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两幅图:AC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两幅图:AB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上方空气流速的两幅图
AD
取两支温度计,先观察它们的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浸 了酒精的棉花抹湿,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下降。
酒精擦在手上,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酒精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它依附的 物体温度下降--蒸发制冷
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 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 单变量的问题,控制其他变量不变而只改变其中 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汽化(吸热)。
三、进行实验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温度/℃
105
100
95
90
0
5
15
时间/min
实验现象
1.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 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吸热,温度不变。 2.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温度
实验结论
液体沸腾时都有确 定的温度,沸点。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9_8____℃。水沸腾时需要___吸_____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__保__持__不__变____。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经过的物态变化是__液__化__。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 根据图象可知,用较多的水进行实验得到的是____b____(选填“a”或“b” )图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主备人:孔祥超副备人:王东平【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认识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认识负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必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5.能依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依据液体沸腾的图象表达液体沸腾的特色。

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说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丈量的实验技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剖析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念,乐于研究自然现象,乐于认识平时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经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谨慎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并养成优秀的实验习惯。

【教课重难点】要点: 1.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观点。

2.研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色。

难点:研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色。

【教课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水、烧瓶、玻璃片、胶头滴管、棉花、火柴、冰镇可乐一瓶、常温可乐一瓶、小镜子、注射器、乙醚、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酒精、胶头滴管、塑料袋、水槽、热水、烧杯、水、酒精灯、棉签、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 ( 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 ) 、火柴、小镜子。

【教课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课内容教师活动【想一想做做】一、创建情形, 1.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引入新课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而后放入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同学们,你能解说这些变化吗?今日我们就来研究液态随和态之间的互相转变——汽化和液化。

(设计企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研究欲念。

)学生活动着手做一做认真察看实验现象,思虑教师出示的问题。

分组实验并察看酒精状态的变化:酒精不见了,变为了气态的酒精蒸气。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汽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经历汽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沸点。

了解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能用汽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的第三节内容。

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汽化的定义、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汽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准确地表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发展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充满求知欲,对动手实验有良好的兴趣,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但他们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基本步骤的掌握有所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经过前面对温度、熔化和凝固的学习,对物态变化这一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4.知道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温度特点。

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1)挂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干了,水去哪里了?(2)在地面上用水写的字一会儿没了,水去哪里了?(3)我们给一壶水加热,壶和水的总重量为什么一直在减小?(4)播放视频,杯中水上有一些汽油,现在利用快放的形式来看杯中汽油的变化,大家会看到汽油明显在减少,汽油去哪里了?教师总结: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沸腾,一种是蒸发。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1)变成水蒸气了。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
▪ 在垂直方向上影响空气密度的因素不仅仅是温度,地球的引力作用对高低空 大气密度分布也有着重要影响,越靠近地面,引力越大,空气密度也就越大, 相反就越小。在对流层里上冷下暖的温度结构,可以减小由于引力作用所造 成高低空大气密度的差异,因而有利于对流运动发展,特别是在上冷下暖差 异特别大时最为有利。
▪ 这里说对流层里上冷下暖有利于空气对流,意思是它并不一定形成大气对流 运动,还需要在水平方向上冷热分布不均,才能产生对流运动。因此,对流 层里大气的对流运动,是由于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递减和水平方向上冷热 不均所造成的。
2023/4/30
2
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大气的特性和状态:包括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 湿度、温度、压强和密度等等。
➢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转化。
➢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解释大气现象发生、变化的规律。
➢讨论如何利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更好的满足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 循环:来源于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 蒸腾,特别是海洋蒸发;借助空气对流垂直上升凝结后又 以降水的形式降到陆地和海洋。
➢ 循环周期:32次/年,11D/次。
➢ 水汽的变化:时间变化特征: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变化特征:低纬度低空中水汽含量最大;高纬度寒冷 干燥陆面极少。
垂直方向,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规律: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离海洋愈远水汽含量减少。
➢ 特性:唯一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相变过程中释放和吸收 热量。
2023/4/30
15
水汽的循环过程(相位变化)
2023/4/30
16
2023/4/30
17
1.3 固、液体杂质
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以称之为气溶胶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 g dr d G 0 r ( L) ( L)
(r )
M 1 2 2 G R c r 2
等重力位势面 是回转椭球面
1 2 2 Q dr d R 0 2 ( L) ( L)
Z
z
0
gdz
( gpm) z ( gpm)
几何高度、位势高度及在纬度 40 处的重力 重力 g( m / s 2 ) 9.802 9.798 几何高度 z(km) 位势高度 H(gpm) 0 1 0 1
9.771
9.741
10
20
9.986
19.941
9.710
9.620
30
60
29.864
重力随纬度和距地心的远近而变化
:地理纬度
a1 2.59 10 3 a2 3.14 10 7 m 1
重力变化的范围是千分之几
g45,0 1 a1 cos2 1 a2 z 9.8(m / s )
2
二、重力位势
保守力:作功只与质点的前、后位置有关, 而与运动路径无关的力;或质点沿任一闭合路径 运动一周,做功都为零的力:
(r ) g dr
r0
r

g
(r0 ) 0 r0 :是零势能参考点
重力的方向和重力位势升度的方向相反

等位势面: 位势相等的各点组成的曲面为等位势面。
* M r 2 g g Q G 2 ( ) R r r
(r ) g dr
r0
r
海平面(大地水准面)是等位势面, 定义为0位势面. 等位势面间的距离不相等,赤道大于极地,高空大于低空。
2 1
g
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重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 2
引入重力位势的目的:
大气中常用的等压面坐标系中的方程用位势 比用高度方便 重力位势是大气能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重力
g gk
重力位势 (r )

r
r0
r g dr gk (dxi dyj dzk ) r0 z z
( z ) gdz d
z0 z0
重力位势只是高度的函数,且有
( z0 ) 0
第三章 大气压力
内容

第一节
大气静力学方程和气压高度公式
大气模式 气压-位势高度分布 标准大气 气压的时空分布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重力 重力位势 (新概念?) 位势高度、位势米 (新概念) 以位势米表示的压高公式
一、重力
定义: 惯性离心力与万有 引力的合力。

称 (r ) 为质点在 r 处的势能。 取 r0 处势能为0 ( (r ) 0) ,则 r 处势能为:
r0
0
的函数,满足
r
F保 dr [ (r ) (r0 )]
(r ) F保 dr
r r0
d F dr
r0
d dx dy dz x y z
dr dxi dyj dzk
d dr
i j k x y z

重力势能(重力位势):
——受重力作用的质点在空间某一点的重力势能等于质点 从零势能参考点移到该点的过程中重力所作的功的负值。
——受保守力作用的质点在空间某一点的势能等于质点从 零势能参考点移到该点的过程中保守力所作的功的负值。

势能与保守力之间的关系:
势能——空间的函数,其梯度等于力。 能以此式表达的力称为“保守力” 。
F保

r
r0
r F保 dr [ (r ) (r0 )] d
59.449
四、用重力位势表示的静力 平衡方程
d gdz g0 dZ
d dp
( g0 9.8)
dp gdz g0dZ d
* g g Q M r 2 G 2 ( ) R r r
重力的方向并非指向地心

Q

* g
g

重力的大小:
由于重力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夹角 很小,所以重力的大小可以近似 地等于地心引力的大小减去惯性 离心力在地心引力反方向上的分 量的大小:



M g G 2 2 r cos cos r M G 2 2 r cos2 r



r
r0
F保 dr [ (r ) (r0 )]
( L)
F保 dr 0
此两式是等价的

保守力场:如果质点在某个空间内任何位置,都 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完全确定的保守力的作用, 称这部分空间中存在着保守力场。 重力场、引力场

势能(potential energy): (r ) 是位置(空间)
取 Z0 0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gdz
0
z
——高度 z 处的位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气团从海面抬 升到这一高度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势的单位?
焦耳/千克( J/kg )
( z ) gdz
0
z
( J / kg)
引入
Z ( gpm) 9.8
无量纲数
1位势米(gpm)=9.8焦耳/千克(J/kg)
(geopotential meter)
用位势米表示的位势称为位势高度(Z)。 由Bjerknes引入 大气 海洋
注意:

位势米是重力位势的单位,是能量单位

位势高度的大小与几何高度相近:
9.8 高度和位势高度之间的区别有时可以很大, 比如,1000位势米面在极地是1017.40 m ,在赤道是1022.78 m ,二者相差 5.38 m.

若在等几何高度面上来研究空气运动,必须 考虑重力的切向分力的作用。而在等位势面上 研究空气运动,由于重力与等位势面垂直,就 没有重力切向分力的影响。这样就使我们在处 理问题时比较简单,这也就是我们引出重力位 势的目的。 所以等位势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平面。

三、位势米
取局地坐标系: 坐标原点取在局地,x、y、z 轴分别由局地指 向东、局地指向北、垂直于局地指向上(等位势面 的法线方向),三个方向的单位向量分别是 i 、j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