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瓜的谣言与真相

合集下载

西瓜八卦史

西瓜八卦史

西瓜八卦史作者:来源:《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第08期倒退到5000年前,地球上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西瓜,那就是埃及。

这是因为西瓜原来就是生长在非洲的一种植物。

最早是古埃及人发现了它,然后开始食用。

由于那里气候干燥,天气炎热,所以西瓜很快成为最受欢迎的解暑食品。

连法老陵墓墙上的壁画中都留下了西瓜的形象。

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西瓜开始了自己向东方的“旅行”。

从中东到中亚,广大干燥炎热的地区都引入了这种水果。

不久又跨越了地中海,被传到了欧洲,成为流行全世界的水果。

一说西瓜的同类,我们肯定第一想到的是香瓜、哈密瓜……但是,这些“瓜瓜一族”在植物学上还有一个更大牌的“亲戚”,那就是——葫芦!原来,所有的瓜类植物都被划分到了葫芦科,包括西瓜、南瓜、冬瓜、黄瓜、丝瓜……等等。

整个葫芦科的植物一共有八百多种,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可以吃的蔬菜水果,真的很了不起!很多历史课本上都讲到,在汉朝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很多当地的蔬菜水果种子,引进到中国。

西瓜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它被命名为“西瓜”。

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考古发现能证明这一点。

汉朝时的壁画、墓葬、文物中,都没有发现有西瓜的形象。

东汉的史学家班固在《前汉书》中提到,敦煌在古代时曾被人成为“瓜州”,这里出产一种又甜又大的瓜。

有狐狸到瓜地里去偷吃,吃着吃着,甚至可以把身子都钻进整只瓜里,连尾巴都不会露出来。

可见这个瓜有多大了。

但这些种植在敦煌的西瓜,并没有被带到内地。

而在中国别的地方既没有种西瓜的记载,似乎也没人吃西瓜。

一直到公元924年,契丹人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攻打甘州的回鹘人。

从此以后,西瓜才从西域传到了中国北方。

在内蒙古的辽代墓葬壁画中,留下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西瓜画像。

图中的墓主人正在吃饭,面前的桌案上摆着石榴、杏、桃和三个碧绿的西瓜。

就这样,中国的北方人总算是吃上了西瓜,而南方人还根本就不知道世上有这种东西。

要等到200多年后,南宋和北方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对峙。

揭秘西瓜的8种惊人事实

揭秘西瓜的8种惊人事实

揭秘西瓜的8种惊人事实西瓜是夏天最受欢迎的美味水果,几乎每个人都喜欢。

西瓜低热量(每杯46卡路里),富含维生素A和C(它提供每日维生素A摄入量的17%和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的20%),西瓜还富含膳食纤维和钾。

虽然有这么一个强大的争论:西瓜是蔬菜还是水果?我们许多人认为西瓜都属于这两种。

如果你想学习一些关于西瓜非常有趣的事实,请继续阅读…1、西瓜促进脑力你知道西瓜可以帮助你提升脑力吗?事情是这样的,西瓜是维生素B6非常好的来源,对脑功能正常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这美味水果的水分比例类似于水在大脑中的比例。

2、它含有高水分西瓜含水分极高。

据美国农业部研究,西瓜含有91.5%的水,这意味着这种水果可以帮助你保持水分。

每天吃西瓜或喝西瓜汁是在这干燥的季节里保持水分的最美味方法之一,不是吗?3、它含有大约40%的番茄红素,比生西红柿还多一杯西瓜汁比大量新鲜番茄含有的番茄红素要高出1.5倍。

番茄红素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止自由基导致细胞损伤,可以提高你的免疫系统。

此外,这种抗氧化剂已被证实能够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4、一种黄色的西瓜西瓜有不同的品种。

有一种西瓜,里面不是粉红色的,如果你想尝试一些新东西,选择黄瓤西瓜。

这各种各样的黄瓤西瓜很甜,像蜂蜜的味道,你一定会喜欢。

但是很难买到这种黄色的西瓜,因为它与其他西瓜品种几乎相同。

5、这对你的眼睛有好处西瓜富含维生素A,这对你的眼睛是极好的。

它有助于提高你的视力和保护你的眼睛免受各种感染。

每天摄入约100克的西瓜来保持你的眼睛健康和视力敏锐。

6、西瓜汁可以减少肌肉酸痛大量研究表明,西瓜汁可以帮助减轻肌肉酸痛,所以这是疲乏的运动后的一种非常好的饮品。

事情是这样的,西瓜是瓜氨酸的最高来源之一,这有助于改善动脉功能,降低血压。

如果你有肌肉酸痛,考虑饮用西瓜果汁。

不过,我建议你先咨询你的医生。

7、它有助于减肥西瓜很好吃,而且这是净化你身体和减少一些多余重量的一种非常节俭的方式。

食品安全辟谣小常识作文

食品安全辟谣小常识作文

食品安全辟谣小常识作文咱老百姓过日子啊,最关心的事儿之一就是食品安全。

可是这网络发达了,各种消息满天飞,真真假假让人头疼。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辟辟谣,说说那些常见的食品安全误区。

先说说这“打针西瓜”的事儿吧。

不知道啥时候起,有传言说西瓜都是打了针才这么甜的,里面注了甜蜜素还有红药水啥的。

这可把不少吃瓜群众吓得不轻。

我就想问问了,西瓜那皮又不是塑料,它能随便让人打针啊?要是真给西瓜打针,西瓜很快就会烂掉,瓜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西瓜,会干这种傻事儿吗?而且打针这种操作又麻烦又费事儿,根本就不符合实际嘛。

所以啊,大家放心大胆地吃西瓜,只要是正常渠道买的,就不会有这种打针的怪事儿。

还有那个“香蕉致癌”的谣言。

说是香蕉里有致癌物,吃了会得癌症。

这可把那些喜欢吃香蕉的人给愁坏了。

其实呢,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香蕉里是含有一种叫“乙烯利”的东西,但这个乙烯利可不是啥致癌物。

它只是一种催熟剂,能让香蕉快点成熟,方便运输和售卖。

只要是在合理的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香蕉富含钾、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肠道蠕动还有好处呢。

咱可不能因为这么个谣言,就把这么好的水果拒之门外。

再讲讲“小龙虾脏不能吃”这个说法。

很多人觉得小龙虾生活在臭水沟里,身上全是脏东西,吃了肯定不健康。

其实啊,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小龙虾都是人工养殖的。

养殖户们可精心了,给小龙虾提供干净的水和合适的食物。

而且在烹饪小龙虾之前,咱都会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做的时候也会高温煮熟。

只要处理得当,小龙虾那可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麻辣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吃起来别提多带劲了。

另外,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就是没打农药的,更健康”。

这可不一定哦。

有虫眼只能说明这个蔬菜可能被虫子光顾过,但不能证明它就没打过农药。

说不定是先有了虫,然后菜农才打的农药,虫子没被药死,菜上就留下了虫眼。

咱买菜的时候,不能光看有没有虫眼,还是要选择正规的市场,从正规渠道购买蔬菜才更靠谱。

还有个很搞笑的谣言是“喝牛奶致癌”。

最有名的十大谣言

最有名的十大谣言

最有名的十大谣言1. 嘿,你听说过“手机辐射能致癌”这个谣言吗?好多人都被它吓得不轻呢!就像一只突然冒出来的大怪兽,让人心里发慌。

我有个朋友,一听这说法,整天担心自己的手机会害了自己,连睡觉都不敢把手机放旁边。

其实啊,科学家们都研究过啦,手机辐射那点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根本没那么可怕。

就好比我们每天晒太阳也有辐射呢,难道还能不晒太阳啦?你觉得这谣言是不是很离谱呀?2. “吃转基因食品会改变基因”,这也是个很有名的谣言哦!它就像一阵妖风,吹得大家人心惶惶。

有一次家庭聚餐,亲戚们就聊起这个,有的说吃了转基因食品后代都会变异呢!可实际上,转基因食品经过了严格的安全评估,我们吃进去的只是营养成分,就像吃普通食物一样,怎么会改变我们的基因呢?这不是瞎担心嘛!你身边有人相信这个谣言吗?3. “打针西瓜”的谣言你听过没?说什么西瓜里被打了甜蜜素和色素,这简直就是无中生有嘛!西瓜就像一个无辜的小胖子,被人无端抹黑。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这个谣言传得可凶了,好多人都不敢买西瓜吃。

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给西瓜打针多费劲啊,而且针孔那么明显,西瓜很快就会坏掉,商家才不会这么傻呢!你有没有因为这个谣言而对西瓜产生过怀疑呢?4. “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这个谣言也忽悠了不少人呢!微波炉就像一个被冤枉的小助手,明明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却被说成是健康杀手。

有个邻居阿姨,以前特别相信这个,都不敢用微波炉热饭了。

但事实上,微波炉加热食物只是通过电磁波让食物分子振动产生热量,和致癌根本没关系。

就像用火烧水一样,只是一种加热方式而已,哪有那么多危险呀!你对微波炉加热食物有过担忧吗?5. “WiFi辐射对孕妇有害”,这也是个流传很广的谣言哦!WiFi 就像一个默默工作的小天使,却被说成是孕妇的“敌人”。

我有个怀孕的朋友,一开始特别在意这个,家里人都不让她开WiFi。

后来咨询了医生才知道,WiFi的辐射强度比手机还小呢,对孕妇和宝宝根本没什么影响。

关于西瓜的谣言与真相

关于西瓜的谣言与真相

西瓜(xīguā)盖上保鲜膜会害死人?又红又甜的西瓜(xīguā)全靠打针?无籽西瓜会导致(dǎozhì)不孕不育?还能不能愉快(yúkuài)地吃瓜了?!夏天到了,又可以痛痛快快地吃西瓜了,关于西瓜的流言也开场甚嚣尘上,真相(zhēnxiàng)到底是什么?西瓜盖上保鲜膜会害死人?网传合肥一名50岁的赵女士,吃了半个包裹了保鲜膜、放在冰箱中冷藏两天的西瓜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病症,险些丧命,原因可能是西瓜盖了保鲜膜。

西瓜吃不完,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是非常常见的举动,怎么会害死人?实验数据图检测人员经过实验后发现,西瓜包了保鲜膜后,确实细菌增长速度更快。

原来保鲜膜覆盖在切开的西瓜外表,可使西瓜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保存西瓜内部水分的同时,也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实际上,细菌繁殖的速度取决于两点,一是食物受污染的程度,二是食物的保存环境。

切开的西瓜覆盖保鲜膜后菌落数更高,这不能仅仅看做是保鲜膜的问题,切西瓜的刀具以及砧板是否进展清洗、灭菌也是关键。

保鲜膜是由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本身不会产生细菌,对食物上细菌繁殖速度的影响也很小。

所以,与其在西瓜保存上纠结,不如在西瓜用的刀上下点功夫。

首先,切西瓜的刀一定要干净,应该在切西瓜前反复烫刀;其次,西瓜不宜存放太久,最好在短时间内吃完西瓜。

假如做到这两点,西瓜包不包保鲜膜问题都不大,除非你冰箱太脏。

又红又甜的西瓜全靠打针?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又开场流传起“不法商贩用注射器给西瓜注射色素、甜味剂,让西瓜变得又红又甜〞,还说“西瓜中黄白色粗纤维局部就是打针的痕迹。

〞其实针头真的很难插进西瓜。

用力太小,针头都无法穿透西瓜皮,用力过猛,西瓜就裂开了。

而且,这些注射液很难在西瓜内均匀扩散。

来自央视的实验结果▼另外,给西瓜戳一针,针孔对西瓜而言就是伤口了,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瓜还没卖掉就烂掉了。

其实,那些黄白色的局部主要是一些纤维构造,有些是品种问题,有些那么可能是因为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不适造成的,比方温度过低。

催熟水果没那么可怕!

催熟水果没那么可怕!

催熟水果没那么可怕!给西瓜打针,给荔枝泡药,给橙子打蜡――听到这些古怪的水果处理方式之后,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吃水果了?这些听上去很不靠谱的技术有的只是谣言,水果的保鲜措施远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

给西瓜打针?瓜农没那么闲有传言说西瓜是靠打针催熟的,但这完全不是事实。

西瓜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熟的水果,在实际生产中,也没有瓜农会闲得无聊去给每个西瓜打针――无论是打激素、糖水还是色素,这些都不会促使西瓜变红变甜。

相反,还会使针眼附近的瓜肉腐烂变质。

市场上出售的所谓“西瓜增甜剂”,其实大部分是叶面肥。

至于有些外观正常的西瓜切开后有异味,生产上叫作“水脱瓜”,是由恶劣的天气或病毒导致的。

打针西瓜有白籽?白籽是未发育的种子的种皮,出现这样的瓜子只与西瓜的品种有关。

虽然西瓜没法打针,但可以注水:一些瓜农会在西瓜采收前往地里浇水让西瓜增重,当然,代价是西瓜口感会变差。

保鲜荔枝不可怕给荔枝泡药是真的。

荔枝的保鲜是水果保鲜中的难题,红色的荔枝在采收后很快会变成褐色,影响卖相,香味也会受影响。

现在我国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处理方法,并结合低温运输来为荔枝保鲜。

处理荔枝的化学药剂主要是二氧化硫或二亚硫酸钠――前者是气体,可以用来熏蒸,后者配成水溶液来浸泡。

只要按照规定使用,这些药剂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相反如果不采用这样的保鲜技术,远途运输荔枝的损耗会非常高,你可能需要有“山顶千门次第开”的财力才能把荔枝吃到爽。

没有催熟就没有香蕉香蕉对乙烯非常敏感,少量的乙烯就能让香蕉迅速成熟,而成熟的香蕉又会不断地产生乙烯。

对香蕉的储存运输来说,乙烯像是一把双刃剑:过早出现会让香蕉过早成熟,在运输过程中烂掉;过晚出现,会让香蕉又生又硬。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确保香蕉在运输储藏过程中保持绿和硬,不仅要靠11℃左右的低温和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来抑制乙烯的产生,还要通过高锰酸钾或者臭氧来分解已经产生的乙烯。

其实人工催熟并不会影响香蕉的口感,想要吃到传说中的“自然熟”香蕉,只有到香蕉园旁等着。

夏天到,西瓜界“谣言”肆虐

夏天到,西瓜界“谣言”肆虐

50谣言一:西瓜用了保鲜膜细菌增加10倍?真相:保鲜膜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最后换来的却是这个……对于西瓜是否使用保鲜膜,其实是有过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不包保鲜膜的西瓜更容易变得难看、难吃、变坏。

至于网传“保鲜膜会让西瓜温度变高,利于细菌生长。

”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根据。

事实上,保鲜膜很薄,这样的温度差别,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说保鲜膜阻止水分蒸发,利于细菌生长。

事实是,不管包不包,西瓜表面的含水量都远远高于细菌生长的需要,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就是……没影响。

保鲜膜有哪些作用?防止水分流失:干了就不好吃了;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污染和串味儿;减少食物与外部空气本身的接触,延长保存期。

这样说来,谣言好像欠保鲜膜一句诚意满满的“对不起”。

谣言二:西瓜又红又甜,全靠打针?真相:这个谣言就好像在说,全天下的美人都是靠整形化妆才有的。

然而,真不是。

有的人,就是好看,不化妆也好看,好吃的西瓜也是如此,人家生来就是好吃。

每到吃西瓜季节,都会有“打针西瓜”的消息。

传言黑心商贩为了让西瓜卖个好价钱,往里面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红等食品添加剂,这令很多人感到担心。

对此,专家和瓜农均表示,不可能存在打针西瓜,因为给西瓜打针,既不能被吸收,还不利于保存销售。

想给西瓜打针?你试一下……用力太小,针头进不去;用力太大,西瓜就裂开了。

退一步说,针头真的扎进去了,但所谓的色素、甜味剂也很难在里面均匀散开来。

至于谣言里说到的“西瓜中黄白色的部分就是打针的痕迹”,纯属谣言。

那些黄白色的部分主要是一些纤维结构,其中有些是由于特殊品种天生就有,有些是由于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出现的,和打针一点半点的关系都没有。

专家指出,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给西瓜采用打针方式注射液体物质,夏天到,西瓜界“谣言”肆虐 越是好吃的东西,谣言越是多,正所谓树大招风。

就好比西瓜,明明每吃一口,都好像可以幸福整个夏天,可关于它的谣言,天气一热就开始兴风作浪。

这些关于西瓜的谣言就不要再传了

这些关于西瓜的谣言就不要再传了

这些关于西瓜的谣言就不要再传了入伏前后,天气热辣辣,吃点西瓜清凉解暑。

但是,每到夏天,关于西瓜的各种传言就开始蔓延,真假难辨。

前段时间,西瓜和樱桃同食会中毒的谣言一度热传。

今天,P仔收集了一些关于西瓜的传言,来给您做个测试,看看您的辟谣指数有多高。

以下是六个传言传言一:无籽西瓜含有大量激素,它是用避孕药处理来达到无籽的。

传言二:白籽西瓜是催熟瓜。

传言三:西瓜爆裂是因为打了膨大剂。

传言四:西瓜好吃是靠打针,西瓜中黄白色粗纤维部分就是打针的痕迹。

传言五:西瓜内部能长出塑料片,据说“西瓜塑料的柔韧度可与塑料袋媲美,并且在水流下可以越洗越白,跟平常用的塑料袋别无二致,并且这些西瓜味道很差”。

传言六:吃西瓜容易长胖。

好,现在公布答案:传言一“无籽西瓜含有大量激素,是用避孕药处理来达到无籽的”是谣言。

真相:其实无籽西瓜是为了迎合人类“偷懒”的需要,人工育种出来的西瓜。

简单地说,就是用普通的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形成的三倍体西瓜。

因为三倍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不能产生种子,也就没有籽。

这种无籽西瓜只是没有能力正常发育下一代,并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避孕药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香蕉也是三倍体植物,你吃香蕉的时候没有籽吧。

传言二“白籽瓜是催熟西瓜”是谣言。

真相: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郑晓芸教授表示,白籽瓜不是被催熟的瓜,可能是使用了植物生长激素的瓜。

如果是用喷洒药物方式催熟的西瓜,口感很差,也不易保存。

一般来说,西瓜保存期在10天左右,但催熟的西瓜只能放2天左右。

传言三“爆裂西瓜是因为打了膨大剂”是谣言。

真相:不需要谈膨大剂色变,膨大剂是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是合法的。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郑晓芸教授认为,“西瓜裂瓜”现象应该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

首先,与种植的品种有关。

有些瓜种本身特点就是皮薄、易裂,比如有一品种叫“崩瓜”,稍一不注意就崩开。

其次,是天气因素和西瓜生长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西瓜的谣言与真相
西瓜盖上保鲜膜会害死人?
又红又甜的西瓜全靠打针?
无籽西瓜会导致不孕不育?
还能不能愉快地吃瓜了?!
夏天到了,又可以痛痛快快地吃西瓜了,关于西瓜的流言也开始甚嚣尘上,真相到底是什么?
西瓜盖上保鲜膜会害死人?
网传合肥一名50岁的赵女士,吃了半个包裹了保鲜膜、放在冰箱中冷藏两天的西瓜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症状,险些丧命,原因可能是西瓜盖了保鲜膜。

西瓜吃不完,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是非常常见的举动,怎么会害死人?
实验数据图
检测人员经过实验后发现,西瓜包了保鲜膜后,的确细菌增长速度更快。

原来保鲜膜覆盖在切开的西瓜表面,可使西瓜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保存西瓜内部水分的同时,也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实际上,细菌繁殖的速度取决于两点,一是食物受污染的程度,二是食物的保存环境。

切开的西瓜覆盖保鲜膜后菌落数更高,这不能仅仅看做是保鲜膜的问题,切西瓜的刀具以及砧板是否进行清洗、灭菌也是关键。

保鲜膜是由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本身不会产生细菌,对食
物上细菌繁殖速度的影响也很小。

所以,与其在西瓜保存上纠结,不如在西瓜用的刀上下点功夫。

首先,切西瓜的刀一定要干净,应该在切西瓜前反复烫刀;其次,西瓜不宜存放太久,最好在短时间内吃完西瓜。

如果做到这两点,西瓜包不包保鲜膜问题都不大,除非你冰箱太脏。

又红又甜的西瓜全靠打针?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又开始流传起“不法商贩用注射器给西瓜注射色素、甜味剂,让西瓜变得又红又甜”,还说“西瓜中黄白色粗纤维部分就是打针的痕迹。


其实针头真的很难插进西瓜。

用力太小,针头都无法穿透西瓜皮,用力过猛,西瓜就裂开了。

而且,这些注射液很难在西瓜内均匀扩散。

来自央视的实验结果▼
另外,给西瓜戳一针,针孔对西瓜而言就是伤口了,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瓜还没卖掉就烂掉了。

其实,那些黄白色的部分主要是一些纤维结构,有些是品种问题,有些则可能是因为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不适造成的,比如温度过低。

无籽西瓜会导致不孕不育?
有传言说,无籽水果中含有大量激素,是用避孕药处理来达到无籽效果的,经常吃对人体有害。

无籽西瓜是为了迎合人类“懒”的需要,人工育种出来的西瓜。

简单地说,就是用普通的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形成的三倍体西瓜。

因为三倍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不能产生种子,
也就没有籽啦。

这种无籽西瓜只是没有能力正常发育下一代,并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避孕药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香蕉也是三倍体植物,你吃香蕉的时候没有籽吧。

网传的挑瓜方法靠谱吗?
民间有很多挑瓜技巧,流传最广的就是看瓜皮纹路,瓜底的圈圈,以及瓜蒂是不是卷曲等等。

实际上,这些大多都只能用来衡量西瓜“颜值高不高”,对于判断它甜不甜,基本没啥帮助。

(1)看品种
西瓜好不好吃,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品种,这是基因层面的碾压。

如果你发现某次吃的瓜很合口味,那最好第一时间查清楚这是什么品种,以后就认定它。

(2)看新鲜度和成熟度
除品种之外,成熟度和新鲜度也很重要。

看瓜蒂的状况能够一定程度上了解新鲜度,干枯发黄可不是好现象。

至于是卷还是直,则和品质无关,纯属个人喜好。

不过,流传了很久的“拍瓜”方法,确实是有点用的。

在成熟的过程中,西瓜果肉中的纤维素逐渐被降解,组织结构不再致密,出现“沙瓤”的现象。

此时,拍打西瓜的声音会闷、沉一些。

但过于低沉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可能熟过了。

其实呢,判断西瓜甜不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老板现杀一个,不甜不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