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的刑事责任
侵占罪立案标准和量刑
侵占罪立案标准和量刑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
罪行为。
那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成侵占罪的客观条件,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物;二是构成侵占罪的主观条件,即有故意,即主观上明知是他人的财物,而侵占为己有;三是侵占罪的客观结果,即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已经完成。
只有在以上三个方面都符合的情况下,才能构成侵占罪,才能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侵占罪的量刑主要是根据犯罪的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如果侵占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那么量刑就会比较重。
相反,如果侵占数额较小,情节较轻,对社会危害较小,那么量刑就会比较轻。
此外,如果犯罪人能够自愿退赔所侵占的财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刑事责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立案和量刑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其辩护权利,确保司法公正和程序合法。
同时,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科学、公正地确定立案标准和量刑幅度,做到罪有应得,刑罚相当。
总的来说,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是根据犯罪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来确定的,同时也要考虑犯罪的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
在处理侵占罪案件时,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司法公正,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希望广大公民能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职务侵占罪案例
职务侵占罪案例在我们生活中,职务侵占罪案例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真实的职务侵占罪案例。
某市政府一名负责财政的副局长,在处理公款时,将一部分公款挪用于个人投资。
由于其职务之便,他能够轻易地将公款转移至个人账户,并在没有经过任何程序审批的情况下,将公款用于个人投资。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更严重地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
首先,这名副局长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这名副局长利用其财政副局长的职务之便,将公款挪为个人所用,显然已经构成了职务侵占罪。
其次,这种行为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政府的公款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是用来为民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建设的。
而这名副局长的行为,导致公款被挪用于个人投资,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也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公款的侵占,更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最后,对于这样的职务侵占行为,我们应该依法严惩不贷。
职务侵占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只有严惩不贷,才能有效地震慑这样的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当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打击职务侵占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纳税人的权益,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侵占公款罪量刑标准
侵占公款罪量刑标准
侵占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挪用、窃取、骗取、挥霍、浪费国家资金、财物的行为。
侵占公款罪是一种损害国家利益、损害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财政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秩序。
对于侵占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我国刑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犯侵占公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犯侵占公款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再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犯侵占公款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最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犯侵占公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综上所述,侵占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数额大小、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
同时,我国对于侵占公款罪的惩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以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希望广大国家工作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远离侵占公款罪,共同营造廉洁、公正、透明的社会环境。
职务侵占的量刑标准2020
2020年职务侵占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对于职务侵占相信很多的人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职务侵占属于一种犯罪行为,我国对于职务侵占的量刑标准也是有一定的规定的。
那么,2020年职务侵占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2020年职务侵占量刑标准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第一百八十三条【职务侵占罪】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由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每年都会出现新变化,苏义飞律师将在此网站页面每年更新一次该罪名刑法理论和量刑标准:刑法理论通说认为,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将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职务上的便利不同于工作上的便利,前者是职位所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而形成的便利;后者是与职位无关,仅因是本单位工作人员,熟悉本单位的环境状况而带来的较易接近作案目标或对象的便利。
因此,同是本单位工作人员,若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则构成职务侵占罪。
个人侵占罪案例
个人侵占罪案例
在刑法中,个人侵占罪是指个人占有他人财物,明知不属于自己,而将其据为
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个人侵占罪的案例。
某市某公司的员工小王,因家庭经济困难,多次伙同他人盗窃公司财物。
2018
年5月,小王在公司财务部门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公司现金共计人民币50万元。
案发后,小王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经法院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在这个案例中,小王的行为构成了个人侵占罪。
首先,小王占有了公司的财物,这是侵占的第一要件。
其次,小王明知这些财物不属于自己,但仍然将其据为己有,这是侵占的第二要件。
最后,盗窃数额达到了5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符合个人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个人侵占罪是一种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社会的正常
秩序。
因此,对于个人侵占罪,法律必须严惩不贷,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个人侵占罪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对社会造成了不
良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的事情,更不要触犯刑法。
同时,对于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保持职业操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物,以免陷入刑事责任的漩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不仅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还要积
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只有全社会都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上就是关于个人侵占罪案例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遵纪守法,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刑法第七部224条
刑法第七部224条刑法第七部224条是中国刑法中的一条重要法条,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对刑法第七部224条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刑法第七部224条规定了非法侵占、交付他人保管、挤占顾客资金等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侵占罪是一种典型的危害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主要针对的是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根据该条款的规定,犯罪主体对于他人的财物实施非法侵占行为,即视为犯罪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非法侵占的行为包括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和占有他人财物后违反约定的行为。
这是为了保护合法财产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个人对他人财产的任意侵占。
在实践中,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会利用职务之便或其他手段,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益,也损害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
交付他人保管罪则是指将自己负责保管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或者违反保管协议将财物交由他人保管后未返还等行为。
该罪主要针对的是在特定的保管关系中,保管人违反信任,将保管物据为己有或者不按照约定交还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也打击了人们对社会秩序的信任感。
挤占顾客资金罪则是指营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挪用、擅自使用顾客资金,严重损害顾客合法权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商业道德,也侵犯了顾客的财产权益,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至关重要。
根据刑法第七部224条的规定,对于以上三种犯罪行为,一旦被定罪,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具体的刑罚根据犯罪的性质、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裁定。
对于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刑罚。
刑法第七部224条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它强调了合法财产的保护和维护,减少了个人对他人财产的侵害行为。
同时,它也起到了对于违背保管协议、挪用顾客资金等违法行为的震慑作用。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法律的敬畏,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侵占罪立案标准金额
侵占罪立案标准金额侵占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行为,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将就侵占罪立案标准金额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是有明确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是在2000元以上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
也就是说,如果被告人侵占的金额在2000元以下,是不构成犯罪的。
其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与被侵占财物的价值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实际案件中,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被侵占财物的价值、被告人的行为动机、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
只有在被侵占财物的价值达到2000元以上,并且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才能构成侵占罪的犯罪事实。
再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的确定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
在侦办侵占罪案件时,司法机关需要严格依法认定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罪行,确保依法公正地审理案件。
同时,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的认定,也需要符合刑法的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标准金额的范围。
最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的确定需要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在侦办侵占罪案件时,司法机关需要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让被害人得到应有的赔偿。
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的认定,也需要充分考虑被害人的损失情况,确保依法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是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而来,需要在2000元以上才能构成犯罪。
在侦办侵占罪案件时,需要严格依法认定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罪行,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依法公正地审理案件。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侵占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有所帮助。
侵占罪立案标准
侵占罪立案标准侵占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财产犯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我国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将就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作一详细介绍。
首先,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构成侵占罪的客观行为和主观方面的故意要素。
对于构成侵占罪的客观行为,主要是指被告人实施的占有行为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占有他人财物并实施占有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
而对于主观方面的故意要素,则是指被告人必须是以明知是他人财物为目的,实施占有行为的。
只有当被告人的行为同时具备了客观行为和主观故意要素,才能构成侵占罪,才能依法立案。
其次,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了一定的数额要求。
具体而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应当以被告人侵占财物的数额是否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为依据。
一般情况下,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侵占罪的数额标准是以人民币二千元为界限,即被告人侵占财物的数额达到或者超过人民币二千元的,才能构成侵占罪,才能依法立案。
最后,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了一定的检察机关的审查要求。
具体而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检察机关在审查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时,应当对案件的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清楚、定罪量刑是否适当等进行审查,只有在审查后认为案件符合立案条件,才能依法立案。
总之,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依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包括了构成侵占罪的客观行为和主观故意要素、一定的数额要求以及检察机关的审查要求。
只有当案件符合了这些立案标准,才能依法立案,并依法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审判和定罪量刑。
侵占治安处罚的条款
侵占治安处罚的条款
侵占是指未经合法授权占有他人财物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侵占治安处罚的条款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侵占财物的处罚:对侵占财物的人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措施,并要求其归还被侵占的财物。
根据财物的不同价值和性质,罚款数额也会有所不同。
2.合伙侵占的处罚:如果多人合伙侵占财物,则要求其归还被侵占的财物以及按照各自侵占的比例分别承担罚款和拘留等处罚措施。
3.恶性侵占的处罚:如果侵占行为具有恶性,比如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实施,或者侵占的财物价值较高,涉及到重要的社会利益等,那么要求其承担更加严厉的处罚,可能会被判刑。
4.非法占有的处罚:如果侵占财物已经造成了损失,或者被侵占人提起了民事诉讼,侵占的行为就属于非法占有,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在刑事上受到相应的处罚。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职务侵占罪是一种违法行为,指的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共财物或者权益据为己有。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还涉及到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一、法律风险1.1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1.2 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1.3 职务侵占罪的社会影响和声誉风险二、风险源头2.1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和手段2.2 职务侵占罪的典型案例分析2.3 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和串通风险三、风险防范3.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3.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3.3 强化惩治力度和打击力度四、风险防控4.1 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选拔和培训4.2 完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机制4.3 健全举报和监督机制五、风险应对5.1 及时发现和处理职务侵占罪行为5.2 加强证据采集和调查取证工作5.3 严肃追究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正文内容:一、法律风险1.1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将公共财物或者权益据为己有的行为。
其构成要件包括:公职人员身份、职务行为、侵占公共财物或者权益、据为己有等。
1.2 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职务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公职人员一旦犯罪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根据犯罪的情节和后果,法律规定了相应的量刑标准,包括罚金和刑期等。
1.3 职务侵占罪的社会影响和声誉风险职务侵占罪不仅伤害了公共利益,还会对公职人员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一旦被暴光,将面临舆论压力、职务调整甚至失去工作的风险。
二、风险源头2.1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和手段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挪用公款等。
公职人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报、冒领、挪用等手段侵占公共财物或者权益。
2.2 职务侵占罪的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职务侵占罪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职务侵占罪的具体行为和后果,从而更好地认识风险的源头和特点。
刑法第271条第一款职务侵占罪
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
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
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
包括:(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
至于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他罪如盗窃罪论处。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
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
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
职务侵占的刑法解释及其法理
职务侵占的刑法解释及其法理职务侵占是指在担任特定职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占有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物或者侵占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物以及刑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务侵占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利益,因此在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对这一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规范。
下面将为大家解释一下职务侵占的刑法解释及其法理。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的行为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形: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侵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集体的财物,或者国家机关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外的单位的工作人员侵占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物;利用管理权或者履行职责之便办理承揽、承租、销售、供应、施工、运输、保险等业务,非法收受价外款项;接受当事人请托,违法为其谋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等情形。
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职务侵占不仅仅包括了国家工作人员,还包括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人员。
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侵占他人的财物或者非法谋取利益的行为都构成了职务侵占。
根据刑法学的相关理论,职务侵占的行为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一种严重的职务侵权行为。
职务侵占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于不法侵占行为一直都是严惩不贷的。
因为侵占他人财产是一种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犯,严重破坏了法律对于财产权的保护。
职务侵占行为破坏了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形象和信誉。
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代表,他们的形象和信誉关乎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而职务侵占行为严重地损害了这些单位的形象和信誉,因此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打击和制裁。
职务侵占行为破坏了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平正义。
职务侵占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平公正,给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职务侵占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一种严重的职务侵权行为,需要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惩。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职务侵占行为的相关规定,对于职务侵占行为应该给予一定的法律制裁。
什么叫侵占罪,如何正确认定侵占罪,侵占罪判几年
什么叫侵占罪,如何正确认定侵占罪,侵占罪判⼏年依据刑法的规定,刑事犯罪可以分为刑事公诉案件和刑事⾃诉案件,⽽刑事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提出起诉的,⽽刑事⾃诉案件是由被害⼈⾃⾏提出,⽽侵占罪是属于⾃诉案件,那么什么叫侵占罪,如何正确认定侵占罪,侵占罪判⼏年?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什么叫侵占罪(⼀)侵占罪的概念侵占罪,是指以⾮法占有为⽬的,将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法占为⼰有,数额较⼤,拒不交还的⾏为。
(⼆)侵占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犯罪客观⽅⾯本罪在客观⽅⾯表现为将他⼈的交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法占为⼰有,数额较⼤,拒不交还的⾏为。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的⾃然⼈均可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本罪在主观⽅⾯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交与⾃⼰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仍⾮法占为⼰有。
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如何正确认定侵占罪(⼀)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为⼈控制之下;⽽侵占罪则是⾏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财物,其实施侵占⾏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1、犯罪对象不同。
贪污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
侵占罪不仅可以是公共财物,还可以是私⼈财物,且包括不动产。
2、犯罪客观⽅⾯表现不同。
贪污罪表现为⾏为⼈必须利⽤职务上的便利,即利⽤⾃已职务范围内的权⼒和地位所形成的经⼿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
⽽侵占罪中⾏为⼈是否利⽤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
3、犯罪主体不同。
侵占罪的主体是⼀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作⼈员。
三、侵占罪判⼏年犯本罪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数额巨⼤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首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侵占的客观行为,二是侵占的主观故意。
侵占的客观行为是指具体的行为表现,包括占有、转移、隐匿、挪用等行为。
而侵占的主观故意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对侵占行为的主观认识和目的。
只有在客观行为和主观故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构成侵占罪。
其次,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司法机关在审查立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被侵占财物的价值大小。
对于价值较小的财物,司法机关可能会更倾向于调解和解决,而对于价值较大的财物,则更有可能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侵占行为的持续时间和频率。
如果侵占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率较高,就更容易构成犯罪行为。
三是侵占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失程度。
如果侵占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司法机关也更有可能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和犯罪动机。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和犯罪动机较为恶劣,也会更容易构成犯罪行为。
最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也需要考虑到相关的证据和法律适用。
在立案过程中,需要充分收集、审查相关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正确适用法律,确保依法办案,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总的来说,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客观行为、主观故意、价值大小、持续时间和频率、损失程度、主观恶意和犯罪动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公正地审查立案,依法打击侵占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关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关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侵占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行为,也是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
侵占罪是指盗窃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那么,关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立案侦查或者提起公诉。
根据我国刑法,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占有他人财物;二是占有行为具有明显主观恶意。
具体来说,就是指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物,并且其行为具有主观上的明显恶意,即明知是他人的财物,却仍然占有不退还。
其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一定的数额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侵占罪的数额标准是指被告人占有的财物数额达到一定的标准。
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占罪的数额标准是指被告人占有的财物数额达到人民币五千元以上的标准。
也就是说,只有被告人占有的财物数额达到五千元以上,才能构成侵占罪,才能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证据确凿的要求。
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对于侵占罪来说,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在立案侦查或者提起公诉时,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告人占有他人财物,并且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
只有有了确凿的证据,才能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的来说,关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比较明确的,主要包括占有他人财物、占有行为具有明显主观恶意、数额达到一定标准以及有确凿的证据。
只有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才能依法立案侦查或者提起公诉。
希望广大民众都能加强法律意识,不要触犯法律,遵纪守法,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相关法条规定职务侵占罪量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司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伙企业法》
第六十八条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的,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侵占罪立案标准
北京侵占罪立案标准
北京市侵占罪是指占有他人财物,情节严重,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那么,根据北京市的相关法律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侵占罪是指占有他人财物,情节严重,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具体来说,符合以下条件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占有他人财物;情节严重。
在北京市,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侵占的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情节严重是指侵占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在北京市,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中,侵占的金额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侵占的金额较大,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会构成侵占罪,符合立案的条件。
此外,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占有行为的情节。
除了侵占的金额外,占有行为的情节也是侵占罪立案的重要标准之一。
具体来说,如果占有行为具有严重的情节,比如采用欺骗、胁迫等手段进行占有,或者占有行为造成被害人严重损失,那么就会构成侵占罪,符合立案的条件。
最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还包括社会危害性的评估。
在北京市,对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中,还会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评估。
如果侵占行为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比如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公共利益,那么就会构成侵占罪,符合立案的条件。
总的来说,北京市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侵占的金额、占有行为的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评估。
只有在符合这些标准的情况下,侵占行为才会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加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广东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广东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广东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
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国有财产或者集体财产的行为。
对于这一类犯罪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了相应的量刑标准,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律权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
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数额较大的职务侵占罪,即侵占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可以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一条款主要是针对侵占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对于侵占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下的职务侵占罪,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
其次,对于数额较大的职务侵占罪,如果情节特别严重,或者数额特别巨大,
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一条款主要是针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职务侵占罪,对于这类犯罪行为,法律要求严厉打击,以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对于数额较小的职务侵占罪,即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对于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职务侵占罪,法律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以保障对于不同情况的公正处理。
总之,广东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犯罪行为的数额大小、情节严重程度
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的。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量刑裁定,以保障对于不同情况的公正处理。
同时,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犯罪行为,我们也应该加强预防意识,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侵占和盗窃罪哪个严重
侵占和盗窃罪哪个更严重在刑法领域,侵占和盗窃是两种常见的违法行为,它们都涉及到财产的非法获取。
但侵占和盗窃之间存在着一些区别,同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法律后果。
那么,侵占和盗窃罪哪个更严重呢?让我们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探讨。
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
侵占行为通常是指借用他人财务、财物等,但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归还或退还。
侵占行为的特点是未经所有人同意,通过各种手段占有或使用对方的物品。
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犯罪构成的关键是非法占有,而非通过使用、挪用等方式导致对方丧失财产。
侵占行为通常涉及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并不一定导致对方财产的直接消失。
侵占罪通常处罚较为轻微,如果情节轻微,可能会被视为轻微侵犯财产罪而被警告或处以罚款。
但如果侵占行为较严重,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严重的可能会面临刑事拘留或有期徒刑的惩罚。
盗窃罪盗窃罪是指通过行为侵占他人的财产,而触犯刑法的行为。
盗窃行为通常是指未经所有人同意,通过非法手段占有或移动对方的财产,并导致对方丧失了财产。
盗窃罪行为直接导致了他人财产的失窃,通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是一种严重的侵犯财产行为,一旦被定罪,可能会面临拘役或有期徒刑的刑罚。
侵占和盗窃罪的区别侵占和盗窃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行为的主观意图。
侵占行为是为了占有或使用对方的财产,但却不一定导致对方财产的实际丧失;而盗窃行为则是针对对方财产的实际占有,导致对方丧失财产。
另外,侵占和盗窃罪在法律上的认定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侵占通常要求涉及一定的期限问题,而盗窃行为则关注于行为对对方财产的实际损失。
哪个更严重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盗窃罪通常被视为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盗窃直接导致对方财产的丧失,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盗窃罪受到了更为严厉的法律惩罚。
而侵占罪通常情节较轻,未必导致对方财产的实际丧失,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小。
因此,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较为轻微的侵犯财产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占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70条第1、2款的规定,犯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在处理侵占罪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侵占罪的数额问题
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遗忘物、埋藏物的,只有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才构成侵占罪。
而“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刑法和司法解释均未予明确。
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普遍比照盗窃罪的数额标准,而最高人民法院对盗窃罪的“数额较”、“数额巨大”规定了一个浮动的数额,授权各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浮动数额范围内制定具体数额,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盗窃罪数额较大规定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
(二)、侵占罪中的其他严重情节
侵占罪中的“其他严重情节”,刑法和司法解释都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学者们的观点也不相一致。
目前,被司法机关接受的是周道鸾、张军的观点,认为“其他严重情节”是指侵占数额达到了数额较大以上并具有以下情节: 第一,侵占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
第二,侵占他人重要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
第三,侵占他人财物行为引起他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劝阻仍拒不交出财物;
第四,将侵占财物肆意挥霍,造成他人重大损失的;
第五,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三)、“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仅是决定侵占罪处罚轻重的主要依据,而不是唯一标准。
因此在处罚侵占罪时,既要坚持以侵占罪数额为主要依据,又不忽视其他情节因素,如犯罪动机、目的、犯罪手段、方法等,才能真正贯彻好罪刑相适应的原则。